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7675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docx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

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花之咏》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在自读的基础上自悟,进而再体会如何读好,让孩子我口述我心,联系上下文品读、体味,体现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把字写美观、工整。

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喜欢的段落。

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写一篇关于花的想像作文。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直接出示课题。

2、咏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

3、花之咏实际上是咏花,那么课题是不是也可以改成咏花呢?

(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4、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

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

[点评:

从课题入手,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好方法。

]

二、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1、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采取你所喜欢的方法解决。

(2)各自练读,同伴互读。

(3)小组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点评: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生字,培养自学能力。

]

2、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课文里的生字学会了吗?

如果你还有些困难,请四人一组,合作学习生字,要读通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忘记评评自己学得怎样,小伙伴学得怎样。

3、词语朋友都急着要和大家见个面,你们看,他们全都跑到屏幕上了,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我们读一读。

(请两名学生带读)

(1)出示生字。

湛蓝天幕孕育入眠赠物招徕啜饮琼浆聆听

(2)请小老师到前面领读。

(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理解字义等。

重点指导幕与慕、墓等形近字的区别。

(3)齐读词语。

[点评:

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及运用情况。

]

4、书写生字。

(1)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

(指名让学生回答。

(2)写这几类生字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赠的写法。

(4)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

[点评:

学生自评、互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花儿到底唱了什么。

(指名读。

2、你有什么感受?

3、随机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

可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可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学习第四自然段:

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意;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可引导学生拓展想像,我还会做些什么。

学习第七自然段:

可开展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

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

这是本文的重难点。

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大胆地说;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的理想,这里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点评:

教学中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

四、内化语言,多样表达

1、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如用几个成语概括,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引用一首诗词等。

5、全班配乐读文,鼓励背诵。

[点评: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鼓励背诵,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对文本理解的呈现方式可多样化。

]

五、拓展升华,领悟内涵

1、思考:

把这篇课文的课题换成《咏花》可以吗?

谈谈的理由。

(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这是花在自我歌唱,作者与花融为一体了,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因此,题目花之咏――花的歌唱是与课文内容吻合的。

而题目咏花,就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客观地歌咏花,这与课文内容是不相符的。

2、学生发表看法。

引出本文的写法第一人称拟人化。

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

[点评:

作文教学的根在阅读教学,要打通作文和阅读之间的关系,读写结合,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段,举办摘录笔记展览活动。

2、根据课文1―4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自己仿写一段,要写出真情实感。

[点评:

放手让学生写心中所想所感,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对文本进行个人独特的再创造。

]

总评:

识字教学扎实。

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及运用情况。

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教师指导赠的写法。

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写法,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这些基本的训练扎实而有效。

采取不同学法。

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等,教学中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各自的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引导学生背诵。

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感悟写作方法。

课文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教师引导学生发表看法。

引出写作方法第一人称,拟人化。

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

打通了作文和阅读之间的关系,读写结合,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手,围绕这一主题,教材安排了三篇主体课文:

《我们的手》、《一双手》和《手上的皮肤》。

此外,在语文天地里安排了一篇自读课文《手指》。

本单元从友爱、劳动、科学知识等几个角度选编课文。

《我们的手》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实际操作,体会手在传递情感方面的作用。

《一双手》从手的角度写张迎善的巨大贡献,赞美了普通劳动者勤劳、坚韧、敬业的高尚品质;《手上的皮肤》写出了手上皮肤的特点和功能,培养学会快速搜索主要信息的能力。

《我们的手》是一首诗歌,全诗共四个小节,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借手的意象,把手分别比作电线、桥、船、小鸟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幸福、友好、真诚、快乐等人性中美好的情感传递给热爱生活的人们。

诗的结构相同,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和绘画美。

《一双手》向我们介绍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那双宽大、粗糙、有力、勤劳、创造了美好生活的手,透射出这位普通劳动者质朴美好心愿及其高尚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意。

《手上的皮肤》是一篇富于情趣的说明文,详细、生动地介绍了手上的皮肤、纹路和褶皱、指纹、指甲的用途和奇妙之处。

提醒学生们要爱护自己的手。

语文天地里的自读课文《手指》也是一篇说明文。

文中分别介绍了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特点和作用,最后总写它们的兄弟情谊和动手又动脑的重要性。

其中,重点介绍了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的特点和作用,详略安排得当。

本文的语言也十分生动有趣,众多拟人手法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

教学目标:

识字写字:

1、综合运用识字方法认识本单元15个生字,运用正确笔顺独立书写18个生字。

2、正确辨析音近字、形近字和多音字。

词语句子:

1、学会做批注笔记。

2、积累相关的词汇、成语和古诗等。

3、学会使用修改习作常用的符号。

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是在比喻句中的作用;学会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做简单的批注笔记。

3、体会普通劳动者勤劳、坚韧、敬业的高尚品质;感受手所传递的情感和快乐;了解手上皮肤的特点和手指的重要作用。

实践活动:

1、仔细观察一个人的手,能够进行仿写。

2、通过多渠道了解有关手的更多知识,整理、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

3、做翻绳游戏和打手影游戏,观察手的动作,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

课时安排:

《我们的手》2课时《一双手》2课时

《手上的皮肤》1课时《语文天地》4课时

教学建议:

四年级学生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能力逐渐提高,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能力和经验,在巩固的同时提升。

具体建议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字词的学习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抓好字词教学,加强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基本功的全面训练,可以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由于教材鼓励学生个性化识字,实际上学生的识字量是有差距的,识字能力也存在着差别。

在识字教学中要照顾差异,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采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鼓励交流学习经验,启发旁人;鼓励互助合作。

在识字过程中,应该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以词为单位进行识记,不专门对字进行反复认记;要培养学生借助字词典,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字词的能力。

识字要和阅读紧密结合,不能单独进行,为完成识字任务而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继续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学句,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识字,鼓励学生主动识字,独立识字。

如:

《一双手》一课,在学习老茧这个词语时,学生查字典可以理解老茧是手掌或脚掌上因长时间摩擦而生成的硬皮。

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

你知道谁的手上有老茧?

是怎样形成的?

再将词语放到文中,张迎善的手是老茧布满每个角落,从而对他的勤劳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适当调整识字的阶段目标,但生字表中列出的生字是保底的识字量。

二、主体课文的学习

语文基础知识是为学习语文服务的,完全避开将不利于语文教学,但不能走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强化记忆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考试为最终归宿的老路。

语文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语文知识教学的度。

总的原则是有用、精要、好懂,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学以致用。

要按照《课标》的要求去做: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比如教学《我们的手》时,比喻词是,可以让学生在仿照课文写一段时感悟,然后借金钥匙简单了解是有时表示像的意思,还可以让学生造几个类似的句子,如老师是园丁,我是祖国的花朵加以理解和运用。

在本课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我们的手能干什么,激发学生想象探究的兴趣,在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默读思考,在书上作批注,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要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让学生充分感悟文章的内涵。

最后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再编一段。

关于仿写,如果老师不加指导,学生可能无从下笔,或是单纯模仿课文的写作形式。

要指导学生有效的仿写,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入手:

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范文。

范文是仿写的依据,理解范文是仿写成功的前提。

因此,在教学中,应有计划地加强默读、朗读、复述、背诵、听写训练。

2、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学生能够读懂范文,也就有了仿写的基础,但还必须使学生有仿写的具体内容,即有东西可写。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毕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让学生在这些个人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自然生活中观察、分析、体悟,学会用鲜活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在实践中得到心灵的熏陶,尝到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的甜头和乐趣。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学习范文之前组织学生观察。

另一种是先学好范文,然后按照范文的内容和提供的写作方法组织观察。

观察的内容一定要适合于仿效范文的写作需要。

《我们的手》一课的仿写适用第二种方式,在学过范文之后,根据范文的内容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手还可以是什么?

它的作用是什么?

细致的观察生活,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之仿创结合,写出新意。

3、仿写时,要加强联想、想象创新能力的训练。

想象是激情奔驰的骏马,是智慧腾飞的翅膀。

有了丰富的联想、想象力,才能有创新,才能产生新的意象、新的思想,才能写出佳作。

《一双手》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意义较深,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第二学段课标提出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默读能力和略读的能力,这篇文章是适于默读的,重要的段落需要默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圈点、做批注。

具体来说,先由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然后让学生思考:

这是一双怎样的手?

从哪里知道的?

再默读,一边读一边批注。

通过对手的描写,去感知文中主人公的可贵精神。

本课的写作方法也是很值得学习的,通过比较、细读,再次体会细节描写、列数字对于突出人物特点的重要性。

课文的后面设计的两个思考题,从对全文的理解和说明方法两方面提出问题,都是从文章的整体出发进行设计的。

其中,张迎善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这个问题,着眼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理解时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这里的局部不是每词、每句、每段,而是与整体关系密切的关键的词语、重点的句子、重要的段落,抓重点突破难点。

如理解张迎善的手粗糙时,在初读时,学生会概括这是一双粗糙的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从哪里看出来的?

抓住文中重点的句子谈谈。

在交流时,重点关注几处细节描写:

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等理解方法来深刻感受这双手的粗糙程度,对张迎善手的特点有一个直观、深刻的认识。

《手上的皮肤》一课在课前可以先布置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和身边人的手,写一写观察日记。

课堂上,从学生们写的几篇关于手的观察笔记入手,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然后尝试给这篇文章列一个提纲。

在细读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给课文做批注,结合语文天地里的金钥匙,指导学生做批注的方法:

画出自己喜欢的重点词句;记下不懂的问题;做简单的归纳概括;在课文旁边或者页下写一两句自己的想法谈到记下不懂的问题,体裁不同的文章,问题提出的着眼点是不同的。

本课课后的金钥匙就指导了怎么解答阅读中产生的问题。

解答问题的基本方法是看问题的上文,看问题的下文,从全文整体内容理解。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要从文本中回答,避免学生阅读理解时断章取义或脱离文本。

这种方法的指导,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培养,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语文天地的处理

语文天地的内容应该分散在整个单元的时间里,根据每课的特点在课后相机穿插。

如:

在教学说明文《手上的皮肤》之后,带领学生拓展阅读体裁相同的文章《手指》。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项活动都应该做到:

活动前有要求,活动后有展示、有评价。

日积月累

我的摘录笔记:

如果学生已经有了良好的摘录习惯,摘录可以放在课外;如果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摘录习惯或是能力不够,可以放在课内进行指导。

对于摘录的内容,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摘录要求,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定最低的摘录数量,对于摘录较多的学生给予鼓励。

鼓励的方式可以多样,定期进行展示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读一读:

让学生读一读这些和手有关的四字词语,鼓励孩子背过并合理运用。

将这些词语积累在我的摘录笔记当中。

课后还可以再搜集一些和手有关的成语,认真的下来。

开卷有益:

可以在教学《手上的皮肤》一课后作为拓展阅读的篇目。

在教学时,先由学生参照提示独立阅读、思考,发表阅读感受,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效果,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笔下生花:

此次作文以手为话题,那么手就是文章写作的主体,是文章自始至终要紧紧抓住叙述、描写、议论或抒情的对象。

第一个作文题目的手,可以填上不同修饰的词语,如人物可以写爸爸、妈妈职业可以写老师、医生突出某一特点可以写温暖、严厉、有力、友谊横线上填写的词语不同,文章的立意自然就不同。

行文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不管如何立意,均要从手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手特征、功能作用的叙述、描写或抒情,来阐释中心。

本次作文另一个题目《五指兄弟》是一篇想象作文。

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关于手指的知识,掌握一定的素材。

素材的积累是写好想象作文的基础。

可以仔细读读语文天地中《手指》这篇文章,从中了解人类五个手指的特征、作用等,如大拇指生得短粗,不好看,但工作起来,不怕吃苦,而且还具有独当一面的本领。

掌握了这些素材,文章写起来就不会凭空胡想,也不会偏离主题。

其次,发挥想象,写出童趣。

用巧妙的情节将材料组织起来,要把手指当作我们身边的人来写,赋予他们思想、语言、行为,这样才会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五个手指的情感。

最后,结合生活,写出明确的主题。

写想象作文,不是胡编乱造,而是要有鲜明的主题,也就是在文章中表现出作者要赞扬的某一种情操或美德,比如对勤劳、诚实、助人为乐等品质的赞扬,相反也可以就懒惰、说谎、贪婪等不良品质加以批评。

文章的立意要巧妙地通过故事中的人物语言、动作表现出来。

初显身手:

要求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细致的观察,用准确的词语来描述动作。

在教学时,学生的热情一定会很高涨,要让学生在愉快游戏的同时细心观察,就必须在游戏前明确的提出观察要求。

调动学生已有经验,说一说所积累过的描写动作的词语,然后将动作准确的描述出来。

教材分析:

《我们的手》是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是以手为主题的组合单元。

手是劳动的工具,是创造的凭借,也是传递情感的介质。

《我们的手》一课则是从友爱的角度选编的课文。

全诗共4个小节。

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借手这一意象,把手分别比做电线、桥、船、小鸟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幸福、友好、真诚、快乐等人性中美好的情感传递给热爱生活的人们。

各小节的结构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美和构图美。

诗的内容浅显,但意境深远,是一首文质兼美的诗。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以大语文教学观为基础,承担了省级科研课题小学生阅读心理的研究,我们四年级教研组成承担了子课题之一的小学生阅读情感的研究。

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学生已能从已知经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出发,对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2)学习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结合本单元金钥匙默读思考,学习作批注笔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文中对手的比喻,从而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伸出你的手,看看你的手像什么?

(枫叶、海星)你用你的手做些什么?

(剪纸、画画、写字)看来同学们有的拥有灵巧的手,有的拥有能干的手,有的拥有智慧的手。

不过,我们的手还有神通广大的本领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手》,看看作者还发现了手的哪些功能。

(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看看你读懂了哪些。

在书上做出简单的批注。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是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句子怎么办?

(遇到生字可以查生字表或者查字典,还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多读几遍。

)你们的办法都不错!

聪明的孩子最会学习。

开始学习吧!

3、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读、齐读。

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思考:

我们的手是什么?

(电线)

(2)现在,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

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电线?

每位同学说时,其他同学认真听,做出评价。

小组汇报。

(3)(出示第一句)我们的手,是电线。

齐读这句话。

谁能把加点的字换掉,句子意思不变?

(像)由此看来,这也是比喻句。

(出示课后的金钥匙。

(4)这一小节,同学们学得真认真。

老师相信,通过有感情的读,大家会体会得更好。

指名读,美读。

让读的学生自己或其他学生谈谈读的怎么样?

好在哪里?

2、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

思考:

我们的手是什么?

(桥)

(2)为什么这样比喻?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你们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

指名读。

比赛读。

3、学习第三节、第四节。

(1)自由读第三、四节。

边读边思考:

我们的手是什么?

(2)齐读。

(3)有感情的朗读。

四、品读课文,感悟内涵

(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手的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么呢?

(传递美好的感情)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接读。

(4)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

师生互动。

当你握住我的手,我们的手是什么?

学生仿写。

伸出你们的手,互相握一握吧,说说你们的手是什么?

五、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同学们说得好极了。

最美好的时刻,是心贴心的时刻,是手拉手的时刻。

人们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愿我们能将人们美好的感情传递下去。

六、布置作业手还会是什么?

仿照课文,再写一段。

总评:

本诗清新明朗、意境丰富、图文并茂、富有想象空间。

林琳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导入新课时首先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看看自己的手像什么?

用手做些什么?

在激发学生想象探究的过程中自然导入。

然后老师顺着学情,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从中获得感悟,读得入情入境。

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手的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么呢?

这一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同时展开更深一层的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老师提问:

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

先师生互动,再让学生合作创编,接着又采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交流。

这既是对课文理解的延伸,又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也是对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一双手》教案

教材分析:

《一双手》是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奇手的细节描写,透射出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

课文两次对张迎善的手作了特写,第一处:

第5―7自然段,作者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比喻句:

掌面像鼓皮一样硬。

一个手指好似三节老干蘑。

这些打比喻句,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

第二处:

第17自然段:

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

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这里通过数字描写的方法让人感受到这双手是天下第一号大手。

这样一双手就在作者浓墨重彩之下像特写镜头一样展示在读者面前,透过这双手我们看到的是张迎善这位普通劳动者甘心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人们的美好愿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

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重点难点:

文章两次对手作了特写,分别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打比方和数字描写的方法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

而这双手所透射出的是一位平凡又不平凡的林业工人甘心奉献,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所以了解这双手的特点,在探讨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感受张迎善的美好心灵应该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