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7910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docx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

基础知识训练

(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是()

A.裨(pí)益  苑(yuàn)囿  收敛(liǎn)  骸(hái)骨

B.殷(yīn)实  隽(jùn)秀  后裔(yì)    芜(wú)杂

C.狡黠(xié)  啜(chuò)泣  胆怯(qiè)  拙(zhuō)劣

D.倔强(jiàng)赘(zhuì)述  靡(mí)费    驯(xún)熟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供词  供职  供不应求  供奉祖先  B.角色  角落  拐弯抹角  勾心斗角

C.当选  当场  锐不可当  独当一面  D.模样  模范  航空模型  模拟动作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累lěi    累次  拖累  日积月累  成果累累

B.作zuò  作孽  作祟  作威作福  自作自受

C.着zháo  着慌  着魔  歪打正着  衣食无着

D.靡mǐ  颓靡  奢靡  靡靡之音  风靡一时

4、下面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

A.癖好(pǐ)    咸与维新(yù)  豢养  (huàn)   朱拓(tà)

B.机杼(zhù)   罗绮(qǐ)    憧憬(chōng)    蹊跷(qī)

C.同仇敌忾(kài)  粳稻(gěng)   赧然(nǎn)     猿猱(náo)

D.裨益(bì)    整饬(chì)    粗犷(guǎng)  缜密(zhěn)

5、选出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A.搜救人员已经在苏拉威西岛山区发现此前失踪的飞机的残骇。

B.绞刑架成为一代枭雄萨达姆最后的落幕表演。

C.观察家指出,在年终报道时,应该慎用“捷报频传”或“盛世中国”一类的谄媚字眼。

D.两个任期内,安南以他的睿智思想和不懈努力,巩固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6、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分别是()

A.作弊       弊端     隐蔽     民生凋敝B.词典      修辞      楚辞     义正辞严

C.鱼民       渔业     鱼场     鱼龙混杂D.园林      圆形   圆满   字正腔圆

7、选出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A.赌博        通缉      摧枯拉朽      大言不惭B.妨碍        谛听      待价而沽      毕恭毕敬

C.售罄        棘手      无耻滥言      旁征博引D.矫健        清洌      贻人口实      绰绰有余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改弦更张通货膨涨动辄得咎计划慎密

B.举世震惊循序渐近兴灾乐祸掷地有声

C.莫衷一是跟踪追击哗众取宠满脸绉纹

D.孤注一掷春风化雨缀句成文惴惴不安

9、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官僚作风。

B.张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

C.当时高考制度开始恢复,曾经甚嚣尘上的“读书无用论”已宣告彻底破产,校园内弥漫着勤学苦读的气氛。

D.有的毕业生在自荐中随意制造获奖情况,明明只获得班级奖励却写成学校的或更高级的,有的推荐表则更是空穴来风。

10、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B.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C.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

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D.日本首相于4月21日突然参拜了供奉包括二战甲级战犯牌位在内的靖国神社,他这一恣意妄为的举动再次激怒了亚洲的国家和人民。

11、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无论就身高、体重、射程和威力而言,我们“洲际”这一分支在导弹家族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B.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南辕北辙。

C.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D.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 呢?

12、下列词语运用正确的是()

A.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

B.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C.他仍是教练眼中一个遵规守纪的队员,是山东大学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

D.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

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阿Q这个艺术形象,__了鲁迅先生对国民灵魂弱点的认识深度。

(2)我国政府制定了保障残疾人__的相应政策、条例和规定。

(3)因学业成绩不及格或因病退学的学生,入学前凡是国家或集体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的,由原单位__。

A. 表现 权益 接受 B.体现 权力 接收

C. 体现 权益 接收 D.表现 权力 接受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他没有听清我的话,__了我的意思。

(2)国际互连网的建立,__了各国文化,传递了最新信息。

(3)诸葛亮舌战群儒,引古论今,__。

A. 曲解 沟通 滔滔不绝 B.误解 勾涌 侃侃而谈

C.误解 沟通 侃侃而谈D.曲解 勾通 滔滔不绝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他跟着大队跑近前线,炮声越来越响了,清脆的枪声也渐渐地清楚了,淡淡的白烟也__了,心头反而一步步平静下来……

(2)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

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__下笔。

(3)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__其间,那才真有味儿;这时候风景觉得更好。

A看见 难以 徘徊 B望见 难以 徜徉

C望见 不能 徜徉 D看见 不能 徘徊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对付这些挑战。

未来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会下降,将取决于美国有效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适应新的世界。

B.叶正明对有些文章和书籍说叶挺在和党断了联系期间生活异常困难,靠开饭馆、摆小摊、卖油条等等维持生计的谬传比较反感,说这些都是假的。

C、中秋是丰收的时节,人们利用中秋节俗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庆祝。

祭祀月亮时的时令果品,既是对月亮的献祭,更是对劳动果实的享用。

D、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通知,将在所有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的一些医院,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声一样,立即组成医疗队,火速奔赴灾区。

B.墨西哥一家舞厅发生了一起有多人丧命的踩踏惨案,警方称,原因是由于夜总会老板故意制造恐慌和紧急出口处受阻引起的。

C、当一些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发生的游行示威、将中国妖魔化时,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媒体和报纸、电视台都公布了事实真相,破坏了西方媒体妄图达到它们险恶目的的图谋。

D.国家重点项目——广州东二环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珠江黄埔大桥先导索成功过江,这标志着该大桥上部结构安装首战告捷。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媒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媒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19、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B.奥运吉祥物“中国福娃”设计独具匠心,鲜明的中国特色、浓郁的传统风格以及时尚的现代造型令世人耳目一新。

C.在欧洲,玉米不仅为地主、放债者、土地领主和新的中产阶级带来了财富,也成为穷人的食品。

D.职业教育不是简单的实习,而是要告诉学生懂得尊重劳动者,帮助学生向职业角色转变的观念。

20、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梁漱溟是个考不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24岁那年却被蔡元培礼聘为北大哲学讲师。

他的学生中,有胡适、冯友兰、朱自清……等等。

B、《杂文月刊》是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发“选刊精品”。

C、鸟类为什么要迁徙,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候鸟迁徙的路线都相对固定。

D、在文学上,韩柳虽都被称为“古文运动”的旗手,但韩的口号是“文以载道”,恪守道统,柳的口号是“文以明道”,意在阐扬新见解。

2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

还是参加理论物理学习班呢?

B、王老师走进高三(5)班教室,问道:

“作业写完了吗?

同学们。

C、金老师对他的学生说:

“我们在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D、本来约好下午两点钟碰面,可我足足等了二、三个小时,他才来。

2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B、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擅长史论,文笔纵横姿肆,《六国论》是其代表作。

C、.“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

“风”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手法,“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并称,后来成了文学的泛称。

D、《羊脂球》《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都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2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字佩弦,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其《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B、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C.《雷雨》《日出》《北京人》是著名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在中国话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法国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主要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包括《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24、下列作家作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雨巷》——现代诗人戴望舒B、《哦,香雪》——铁凝,我国当代女作家

C、《我很重要》——当代作家毕淑敏D、《我的母亲》——老舍,当代作家

25、东船西舫悄无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矢交坠兮士争先。

出不入兮往不反,。

,更吹落,星如雨。

静女其姝,。

爱而不见,。

26、翻译句子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基础知识训练

(二)

1、翻译句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2、,百年多病独登台。

明月松间照,。

,王孙自可留。

乱石穿空,,。

此情无计可消除,,。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东风恶,欢情薄,,。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症(zhēng)结  攻讦(jié)    无裨(bì)于事

B.澄(chéng)澈  校(jiào)勘  喟(kuì)然长叹

C.跻(jī)身    揩(kāi)油    浑身解(xiè)数

D.愤慨(gài)    挫(cuò)折  千载(zǎi)难逢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肖(xiào)像  伛偻(lóu)  忐(tǎn)忑不安

B、抖擞(sǒu)  桅(wěi)杆  良莠(yǒu)不齐

C.曝(bào)光  肄(yì)业    越俎代庖(páo)

D.思忖(cǔn)  吮(shǔn)吸  锐不可当(dǎng)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庇护(bǐ)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

C.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èng)按捺不住(nà)

D.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

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网球运动员李婷和孙甜甜一路过关崭将夺得金牌,响誉海内外。

B、“指使”是出主意,差谴别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多指暗中进行的不正当的活动,如“他装模做样提着鱼竿,其实是想指使我偷瓜!

”“指示”是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项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如“领导的 指示,我一定照办。

C、已故巴勒斯坦民族机构主席阿拉法特曾说过:

“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变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D、抚州市“汤显祖纪念馆”假如能够仿照《牡丹亭》里那个后花园的格调来建,也许会给人还来梦换般的感觉,也许会游客迎门。

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愁莫展铤而走险既往不咎缘木求鱼

B.委屈求全再接再厉坐收渔利众口铄金

C.封妻荫子闻过饰非迫不急待流言蜚语

D.各行其是貌合神离按部就班事过境迁

8、下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抵押繁琐无微不至拾人牙慧

B.报歉凋蔽谈笑风声貌合神离

C.妥帖弘扬宣宾夺主功亏一匮

D.暇想贬抑缘木求鱼逃之夭夭

9、下列依次填入空格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我们的学习效果。

老百姓说得好,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诚实温和。

A、考查宁可品性B、考察宁愿品性

C、考查宁愿品行D、考察宁可品行

10、选择能按顺序分别填入下文甲、乙、丙、丁处的文字。

()

一个人(甲)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反映,(乙)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去办事,那么,(丙)他有善良的动机,(丁)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

A.因为  所以   虽然  但   B.由于  因此   即使   也

C.不但  而且   虽然   但D.如果   而    即使   也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遇事不够冷静,甚至流于意气用事,使他的看法不能被对方接受,而这些看法本来可能是正确的。

B.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C.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

D.小男孩吃力地推着车,但无论如何也推不上那个小土坡。

我上前帮了他一把,趁机向他聊了起来。

1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

   A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B.假使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工程,遇到这样严重的水旱灾害,其后果是不可思议的。

   C.作为课题负责人,他责无旁贷地走上了主席台。

   D.这本拼凑起来的"名家'叫。

说集中几乎无精彩之作,只有一两篇还算差强人意。

1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

   A敌人被打跑了,但战士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一定会重整旗鼓的。

   B.房租、邮费、电话费等,每个月都要近千元,若再开展活动,开支是左右为难了。

   C.我相信他说的话是真实的,为什么要怀疑别人、杞人忧天呢?

   D.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1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

A.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同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

B.因为临时有事,我未能去黄浦码头为他们送行,第一次也是恨一的一次对朋友失约,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

C."神来"、"顿悟",不是自然的水到渠成,而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必然会产生的瓜熟蒂落。

D.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15、选出下列各题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交通研究所研制的能净化低标号柴油废气的过滤器,为环保作出了贡献。

 

B、为贯彻实施《教师法》,靖江市于教师节前夕已报销了所有拖欠教师的医疗费。

 

C、木材加工厂的厂长汇报了他们如何引进先进技术,积极改进本厂设备。

 

D、南京珠江路公然出售盗版软件,对这种践踏出版法的行为,我们必须严厉打击。

 

16、选出下列各题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时代超市拥有75万会员,根据会员每年的经济收入况,缴纳一定的会费。

B、十年间,图书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C、泰州一百又有两位年轻人推到了公司常务副总的重要位置上。

 

D、一位虽还听得见雷声但已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单身老人逝去了。

 

17、选出下列各题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本台今天中午将播出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就安全生产问题的电视讲话。

 

B、他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员,这次风尘仆仆地作为校方代表也赶到民兴中学来了。

 

C、《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对象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18、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

”他惊讶地喊道。

B、“夺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姚明苦笑道:

“大家总是看到掌声和鲜花,却忽略背后的汗水和辛苦!

C、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

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

D、他说:

“有这么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

还想再活一辈子。

19、下列标点使用错误的是()

A、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B、一丛树,一小丘,一抹浮云,都具有生命;都具有诱人的魅力。

C、“预备——”生命之神在行驶裁判员的职责,向人们发出悠长的指令。

D、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关键看大家怎么分工。

20、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市第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三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

B、对于这样的作法,我们是该支持呢?

还是该指责呢?

C、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

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D、中国有句俗话:

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说的就是人们都想不断进步啊。

21、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家》《春》《秋》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B、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思考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C、我心中闪过一句诗:

“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D、老屋离我们愈远了。

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们,但我却并不感到怎么留恋。

22、下列文学作家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国殇》——屈原B、《最后一片叶子》——美,欧·亨利

C、《再别康桥》——当代,徐志摩D、《阿Q正传》——现代,鲁迅

2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A、《胡同文化》的作者是当代作家汪曾祺。

B、《兰亭集序》的作者是晋代“书圣”王羲之。

C、曹禺,原名万家宝,现当代著名诗人。

D、《致橡树》的作者是当代女诗人舒婷。

2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A、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各自的代表为柳永、李清照和苏轼、秦观。

B、《劝学》的作者是道家学派的代表荀子。

C、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D、《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

25、下面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

A.癖好(pĭ)    咸与维新(yù)  豢养  (huàn)   朱拓(tà)

B.机杼(zhù)    罗绮(qĭ)    憧憬(chōng)   蹊跷(qī)

C.同仇敌忾(kài)  粳稻(gěng)    赧然(năn)     隽永(juàn)

D.裨益(bì)    整饬(chì)    粗犷(guăng)   缜密(zhěn)

26、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跌宕缘木求鱼另僻蹊径

B、萤火虫骠骑浅尝辄止融会贯通

C、逃遁装订安置若素凤毛麟角

D、糙米鬓角富可敌国方兴未艾

2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

B.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C.他最近出版了—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D、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练习一

1、选B(A、裨bì  C、黠xiá  D、驯xùn)

2、选C(A供不应求-gōng  B角色一jué  D模样一mú)

3、选B(A.“成果累累”读léi;C.“衣食无着”读zhuó;D.“奢靡”读mí。

4、选C(粳jīng)5、A残骸6.C(渔民、渔场)7.C(无耻澜言)

7、C无耻谰言8、D(A.涨—胀、慎—缜B.近—进D.绉—皱)

9C(甚嚣尘上:

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贬义。

耳提面命:

形容师长恳切的教导,褒义。

良莠不齐:

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

不表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0、D“妄自菲薄”不能带宾语。

不知所云:

指说话人语言紊乱空洞。

此句指听话人听不懂,错。

不可思议:

神秘奥妙,不可理解。

这里形容“撒野动粗”,有愚昧或态度蛮横之意,应该用“不可理喻”。

11、B12、B13C表现:

显示出来。

 体现:

某种性质或现象通过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来。

 权益:

合法的不容侵犯的权利。

 权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