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5822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11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xWord文件下载.docx

2.2.7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计划建设组培车间296平方米,配

套种苗组培生产线1条;

建设可控温室1496平方米,网棚1056平方米;

建设业务用房198平方米,锅炉房101平方米,库房两座共392平方米,配套室外工程,购置仪器设备及农机具86台套;

建设苗圃800亩,采穗圃50亩,完善田间工程包括机井2眼,节水灌溉工程450亩,水池10个,田间道路4500平方米,供电线路1600米等。

项目建成后,年生产无病毒苗木200万株。

2.2.8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工程建设总投资概算为500.05万元,

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217.05万元,田间工程费用136.00万元,仪器及

设备购置费109.0万元,其它项目费用23.0万元,预备费15.0万元。

本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渠道为中央投资450万元,地方投资50.05万元。

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目的意义

3.1项目建设背景

苹果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以嫁接繁殖为主。

而所有果树病毒病可通过嫁接传染,病毒一经浸染,则树体终生带毒、持久危害。

在当今技术条件下,尚无有效治疗病体的方法。

杜绝嫁接传染,消除侵染中心,便可达到预防病毒传播的目的。

因此培育采穗圃的无病毒木本树,繁育无病毒苗木,是防止苹果病毒危害的根本措施。

栽培优新品种,采用矮化密植技术,以及实现无病毒化是当今世界果树生产发展的主要趋势。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发展,果树的栽培管理已力趋科学化。

在很多科学和生产技术先进国家,再想通过一般性的改进果树栽培技术来发挥其生产潜力已有很大难度。

欧美各国都把发挥果树生产潜力的重点转向于果树的无病毒栽培。

建设苹果无病毒苗木工厂化快繁基地是实现甘肃省农业及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进入2l世纪以来,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的发展由资源约束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农业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向进入小康的需要,人们对农业产品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甘肃农业结构性矛盾仍显突出,农产品品种不够丰富,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需求。

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

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继续压缩不适销品种,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

通过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开发,加速农产品品种的更新换代,使全省农产品的良种普及程度和拥有量有一个明显提高。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为陇东地区乃至全省提供优良苹果无病毒苗木,促进老果园的改造,提高苹果质量,增强市场总竞争能力,对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2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

无病毒栽培是当今果树发展的趋势,也是防止果树病毒病危害的根本措施。

它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取得早果丰产,而且可以维持长期的高产、优质、高效。

其优越性表现为:

第一,苗木生长健壮,二次枝抽生能力强,为提早结果、早实丰产提供了优良的生物基础。

第二,树势强,稳产丰产,相同的管理条件下,一般亩增产20—40%,且无隔年结果现象。

第三,果实大、结果多,光洁度好。

一般情况下,

果实超过直径70mm的果实数比带毒枝增加29.4—53.1%,果面光洁度提高13—26%。

耐贮性增强。

第四,需肥量少、抗逆性强。

一般需肥量减少40—60%,耐粗放管理,省工省时,能够适应瘠薄地栽培。

栽培苹果无病毒苗木,一般比带毒苗木增产20%—40%。

各种品种栽培均可应用,不受栽培区条件的限制,对栽培技术也无特殊要求,在不增加生产费用情况下,将大大提高苹果产量和质量。

而且由于无病毒苹果肥水需要量减少,抗逆性强,适于山坡薄地栽培,可开发荒滩地,发展苹果生产,有助于解决粮、果争地的矛盾,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因此,可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具有巨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庄浪县果业工作以“质量管理年”活动为总揽,扩张总量,提升质量,培育增量,把果产业开发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使全县的果产业在过去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仅2004年全县新发展果树经济林2万亩、其中水果l万亩,干果林l万亩;

培育出口创汇基地

2万亩,其中苹果1万亩,梨l万亩:

完成经济林更新改造5000亩;

完成果实套袋2800万枚;

高标准建设果业科技示范园区336处2.856万亩,培育出8个果园重点乡(镇),新发展果树专业村5个,全县累计有48个村达到了整村果品产业推进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全县果园种植面积达到20.38万亩、其中挂果园面积4万亩。

全县5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

4000余户,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000余户,收入l万元以上的农户达

1300余户,收入达2万元以上的农户400余户。

具体工作上主要做了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对内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进行广泛宣传;

对外以树名牌、讲信誉、打商标为目标,通过各种形式扩大影响,提高全县果品知名度。

另一方面通过配方施肥、单果管理、无公害农药使用、喷施果型剂、PBO促控剂等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果品质量上台阶,上档次,达到整齐、美观、可靠的质量要求。

其次是通过制定《庄浪县果品无公害生产技术》和《庄浪县果品无公害质量标准》等技术规范,配合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加强果品质量的检查监督,规范果品生产、销售、加工等各个环节的行为,治理购销环境,提高了果品生产的技术含量,增强了果农的市场意识和商品意识。

庄浪县果园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突出表现在一是广大果农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地区的丰产园管理粗放,幼园和新建园重栽轻管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是服务体系尚不完善,配套措施还不健全。

三是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高,产业链条不长,市场半径不大,产贮销脱节,龙头企业拉动力不强,整体效益不明显。

对这些问题,工作重点上将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加强果园管理措施,着重抓好幼园和新建园的补栽和管护工作;

强化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各级果技人员的技术水平;

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服务职能;

以参办各类果品交易会为平台,全力推介全县的果品特色,提高知名度。

真正把庄浪县果品这一名牌炒热炒大。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4.1项目实施单位

本项目承担单位庄浪县果业技术开发服务中心成立于1999年4月,为庄浪县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职工5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44人,职员5人,技术工人2人。

在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35人。

县果业技术开发服务中心科技力量雄厚,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业务技术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生产实践经验,是全县果业技术推广的骨干力量。

2003年县上对果园管理实行行政和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仅县果业技术开发服务中心参与的技术人员35人,建立示范点61处,建立示范园4290亩,通过技术人员抓点示范,辐射带动了全县果园管理上水平,使当年果品总产量达2.8万吨,果品收入2800万元。

县果业技术开发服务中心在全县果品产业开发中,积极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工作,为全县果品产业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庄浪县果业技术开发服务中心为了适应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形势,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论证后决定,围绕加快庄浪县苹果产业化开发步伐,振兴县域经济,争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优质特色林果新技术引进、试验及示范推广、农民技术培训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积累了组织农户建立优质林果基地,实施科学化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同时,庄浪县果业技术开发服务中

第五章项目总体方案设计及建设规模

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为突破口,以科技为动力,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通过引进国内外著名良种苗木品种,进行系列产品的综合开发,按照推广单位+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一

体化的产业化生产格局,探索出一条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发展的新路子,成为全省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的供应中心和龙头企业,带动地方苹果产业经济的发展,为甘肃果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5.2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项目立足于庄浪县及甘肃陇东地区苹果优势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本着做大做强苹果产业,增强苹果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宗旨,通过引进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实施苹果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形成融苹果优质种苗快繁、生产、推广销售、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于一体的具有较强科技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种苗生产示范基地,丰富和优化苹果种苗市场供应,加速苹果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的调整,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项目建成运营后,年可生产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200万株。

5.3项目建设规模

5.3.1组培车间:

本项目计划建设组培车间296平方米,配套苹果无病毒种苗组培生产线1条。

5.3.2可控温室:

本项目计划建设可控温室1496平方米。

5.3.3网棚:

本项目计划建设网棚1056平方米。

5.3.4苗圃与采穗圃:

本项目通过引进苹果无病毒优质种源,计划

建设采穗圃50亩,苗圃800亩,配套田间工程,其中包括机井2眼,节

水灌溉工程450亩,水池10个,田间道路4500平方米,供电线路1600米等。

5.3.5其它建筑:

本项目计划配套建设业务用房198平方米,锅炉

房101平方米,库房两座392平方米等单体工程。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539m2。

并配套建设室外工程及绿化等。

第六章 建设地点及总图布置

6.1建设地点环境质量要求

苹果无病毒苗木的产地应临近苹果主产区,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具体地说,就是要选在苹果的最适宜区或适宜区,并远离城镇、交通要道(如公路、铁路、机场等)无工业“三废”排放点。

并选择水源干净、光照充足、地势开阔、土壤疏松、无严重病虫害,周边200m无梨树,100m无苹果园,交通便利的地段,建脱毒母本园和采穗圃或脱毒苗圃地。

我国有三个地区符合新红星等苹果最适宜栽植区的气候条件。

一是陇东南、渭北地区,包括甘肃天水、庆阳(西峰以南)、平凉市大部分县和陕西渭北的铜川、洛川、礼泉、彬县、长武等县。

庄浪县地处甘肃平凉市,是苹果栽植最适宜地区。

6.2项目区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现状

6.2.1项目区自然条件。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的六盘山西麓,黄土丘陵沟壑区。

地理坐标为北纬35°

03′—35°

28′,东经105°

46′—106°

23′。

东邻华亭县,南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秦安县毗连,西接静宁县,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泾源县接壤。

东西长56.37公里,南北宽46.6公里,总面积1553.14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1634m。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冬寒半年,夏炎短暂,秋早春迟,光能丰富,降水偏少。

年平均气温7.9℃,最冷月在1月份,平均气温-5.5℃;

热月在7月,平均气温19.9℃;

多年平均降水量513.7mm,最多年份

753.3mm(1964年),最少年份27l.2mm(1997年);

多年平均干旱指数

1.95,多年平均风速2.3m/s,最大冻土层深63cm。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2790小时。

地表水主要有葫芦河、庄浪河、水洛河、贫李沟河四条河流,均属渭河水系,县内径流全长161.06公里,流域面积938.25公里,年均径流总量2.77亿立方米,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潜水和深层地下水。

据概算,贮量为年5042.51万立方米,可开采量年840.26万立方米,河谷川区与河谷地段藏量较丰,埋藏深度一般1—3.5米,最深不过5米。

项目区地处庄浪县水洛镇中川村的县高科技林木种苗培育中心,交通方便,秦隆公路、泾甘公路穿越全境,县、乡公路通达各村。

6.2.2项目区地形地貌与地质。

项目实施区庄浪县地形地貌属河谷

川地,属于新生代以来地壳运动比较活动的构造地区。

喜马拉雅新构造运动中,隆起六盘山山脉,东北部成为基岩棵露的高山区,西南部成为低山丘陵区,构成现代地貌骨架。

后经线状侵蚀,切割成千沟万壑,河谷、丘陵、高山相间。

东北高,西南低,群山层峦。

最高峰桃木山海拔高度2857米,最低处葫芦河下游张家下湾1405米,相对高度

1452米。

项目区水洛镇中川村的县高科技林木种苗培育中心位于庄浪县县城东部,耕地土壤是在黄土母质上发育而成的黑麻土或黄麻土,呈粉状结构,属重壤土或中壤土,土质疏松,性凉口紧,蓄水保肥性好,土壤有机质含量0.919%,其含氮0.089%,含磷0.17%,每亩地含速效氮1.1kg,速效磷0.95kg,速效钾19.5kg,肥力较高。

6.3总图布置

6.3.1总图布置依据。

(1)甲方提供的场区现有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2)场区现有区域规划、供水、排水、供电等情况。

(3)国家及行业有关总图布置的规定和规范。

6.3.2总图布置原则。

(1)组培集约化生产工厂一般要求远离主要交通路线,减少空气污染及空气微尘含量,但又要交通方便,利于产品的运出及原料的运入。

(2)远离带有水及空气污染源的工厂及村庄等,苗圃区100m以内不得栽植梨树。

(3)建场地址要有良好的水质水源,且供水方便,水源充足,具备便利的排水条件。

(4)组培车间周围有一定数量的苗圃用地,供建立大型育苗圃地使用。

(5)场区内应建立合理便捷的道路系统,排灌系统、林网系统,最好能够形成完整、合理的“生物链”,达到循环高效、合理利用的目的。

6.3.3总图布置方案。

本项目建设场地位于庄浪县水洛镇中川村县

高科技林木种苗培育中心,地处水洛河河床阶地上,水源充足,水质清淡,适于灌溉和人畜饮用,因此苗圃发展有可靠的水源保证。

10kv

输电线路遍布全县,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供电保证率高。

场区地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320m,东西平均宽230m,场地总占地面积870亩,地势基本平坦。

按项目计划在场址中部建设组培车间、日光温室及附属建筑,在周边安排网棚、采穗圃、育苗圃等种植地。

按生产需要及流程,场区沿南北向设纵向6m宽主干道路,沿横向设置4道6m宽道路,将场区分隔成十块生产小区及圃地。

组培车间及日光温室区位于场部主干道两侧,并设置砖围墙进行隔离。

该场区主干道道路宽6.0m,转弯半径9.0m,采用碎石路面,沿场区外围及干道种植防风林带,场区空余地带种植牧草,形成良好的环境。

总图布置详见总平面初设图。

第七章 工艺技术方案

7.1热处理加茎尖培养脱毒工艺流程

7.2试管快繁苹果脱毒苗的工艺流程

苹果无病毒苗木离体培养的一般工艺流程:

7.3技术参数

本项目无病毒组培苗繁育技术参数为:

试管茎尖增殖系数达到5—6

试管茎苗生根率大于70%

试管苗入土移栽成活率大于70%

7.4苹果苗木脱毒和检测技术

苹果的病毒种类较多,依据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年发布的《苹果病毒母本树和苗木检疫规程》对苹果脱毒苗木必须进行检测。

苹果病毒分为潜隐性病毒和非潜隐性病毒。

我国规定苹果无毒苗必须脱去的潜隐性病毒是:

“褪绿叶斑病毒”、“茎沟病毒”、“茎痘病毒”;

非潜隐性病毒是“苹果锈果病毒”、“花叶病毒”、“绿皱病毒”。

脱去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

酶联免疫检测和指示植物检测。

7.4.1酶联免疫检测。

苹果病毒病脱除方法主要有热处理法、茎尖培养法、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法、茎尖嫁接以及应用病毒抑制剂等方

法。

在本项目中将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法进行苹果苗脱毒。

即将

待脱毒苹果品种盆栽苗置于37±

1℃恒温下处理28天,取处理苗茎尖

0.1—0.15CM的生长点进行组培,以生产无病毒试管苗木。

对生产的试管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病毒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是用两层病毒抗体夹层吸附,从树枝上剥下树皮或叶,榨出汁液,提纯病毒。

将纯化病毒注入家兔制造抗血清,制取纯化的r-球蛋白,吸附

于塑料吸附盘中96个小穴内(Microtiterplate),r-蛋白与抗体统合后,与碱性磷酸酶相结合,从吸附盘显色中表现病毒的存在与否。

具体方

法是:

取各品种组培苗嫩枝0.5g,加入相当于嫩枝2倍体积的磷酸缓冲液(内含0.1%牛血清蛋白和2%PVP),研磨后低速离心,取粗提液再稀释到10倍,每品种处理4孔。

以只加磷酸缓冲液孔为对照。

用DG3022型酶联免疫检测仪测样。

7.4.2指示植物检测。

指示植物检测利用指示植物:

苏俄苹果、光

辉、弗吉尼亚小苹果、金冠、国光等做为指示植物。

采用“二重芽接

法”砧木选用传毒的“八棱海棠”在检测芽的上方1—2cm处搭接带双芽的指示植物,根据指示植物的典型病毒症状表现,判断待检品种的病毒种类:

7.5脱毒苗生产技术方案

7.5.1组培脱毒原种苗生产的关键技术。

(1)从国家种质资源圃引进10个无毒苹果品种以优良红富士为主

栽品种,以优良新红星系、嘎拉系为辅,脱毒授粉树比例为8:

1。

(2)在隔离条件下,将土壤消毒后盆栽脱毒苗,待新梢生长到

30—50cm时,采集1—3mm茎尖做为外殖体进行接种。

采用甘农大创建的综合无伤消毒法:

外殖体材料→流水冲洗10分钟→70%酒精30s→蒸馏水冲洗2遍→0.1%升汞5—8分钟→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水冲泡3遍

→剥取茎尖→转接在附加一定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上。

(3)培养条件:

光照3000LX、光周期16:

8或全光照、相对湿度

65%;

(4)获得无菌外殖体材料后,筛选、研究丛生芽继代高效增殖的激素配组,提高繁殖系数。

在获得大量3—5cm丛生芽后,转入1/2大量元素的MS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

(5)待生根试管苗长到6cm左右时,在连栋智能温室苗床进行光培练苗,在一定时问内光强从5000LX升高到15000LX,相对湿度从95%逐渐下降到70%;

通过光培练苗后在营养钵中进行移栽过渡。

(6)用不带病毒的山荆子(MaiusbaccataL.Borkhausen)种子层积处理后点播在营养钵中,待无毒砧木苗生长到10cm时用脱毒试管苗

的微芽嫁接。

(7)嫁接苗在外界平均温度稳定在15℃时在隔离大田苗圃移栽。

(8)将温室中部分营养钵中自根试管苗,在隔离网室中移栽获得建原原种母本园采穗圃的苗木。

7.5.2一级原种无毒苗生产圃(为建无毒采穗圃提供苗木)。

(1)选择水源干净、光照充足、土壤蔬松、周边300m无梨树(梨

苗圃和100m内无苹果园(苹果苗圃)的熟地建立原种无毒苗圃。

(2)苗圃地起垅覆膜,垅宽40cm,在气温稳定在15℃时,在垅上打孔。

每垅栽植两行在温室己微芽嫁接的营养袋苗。

株行距采用宽、窄行;

株距12cm,窄行距20cm,宽行距70cm,垅中心线距90cm。

每亩定植11600株。

(3)苗圃地的管理:

在接穗生长到30cm左右时断垂直根;

及时防治病虫害。

(4)嫁接工具、修技刀、剪的消毒:

在无毒苗圃使用前用消毒液或70%的酒精进行消毒。

严格禁止在修剪普通梨、苹果树后的工具,末经消毒又修剪、嫁接脱毒苗。

(5)土肥水管理:

同普通育苗圃。

7.5.3无毒母本园建设。

(1)选择水源干净、光照充足、土壤疏松、周边300m无梨树和

100m内无苹果树、前三年内没有育过梨和苹果苗的耕作地,建立原种无毒母本园。

(2)母本园最好采用南北行向或依地形而定(以长边为行向),株行距为2×

4m;

每个脱毒品种一行,授粉树按1:

8配置;

品种比例为优质红富士系占70%、三红优系占20%、新嘎拉系占10%。

(3)定植采用丰产沟栽法。

(4)苗木定植后及时防治病虫害,特别注意防治叶蝉类昆虫传毒。

(5)剪取接穗时严格注意工具消毒,防止接触传毒。

(6)土、肥、水管理同普通果园。

7.5.4生产用脱毒苗生产。

(1)选择水源干净、光照充足、土壤疏松、周边200m无梨树和

100m内无苹果园的地块建立生产用无毒苗圃。

(2)苗圃地最好采用宽、窄行起垅点播或平畦条播不带病毒的山荆子(Maius baccata L.Borkhausen)层积处理种子,在砧木苗离地

10cm处粗度达到0.8cm左右时,用无毒母本采穗圃的芽进行嫁接。

随采

随用严防品种接穗混杂。

苗圃地嫁接后及时绘制品种图。

及时防治病虫害,每次使用前注意嫁接工具、修技刀、剪的消毒。

(4)其它管理同普通育苗圃。

(5)苗木出圃时严格注意品种纯度和授粉树搭配并将苗木分级、挂牌。

第八章 土建工程及设备方案

8.1土建工程

8.1.1设计依据。

(2)《甘肃省庄浪县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甲方提供的设计要求,现场地形图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国家、建设部颁布的有关建筑、结构、抗震、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工程设计规范、规程等。

8.1.2项目工程安排。

本项目土建及田间工程安排详见下表:

项目名称

单位

建筑面积

结构类型

土建工程

1

组培车间

m2

296

单层砖木结构,砖条基

2

可控温室

1496

轻钢骨架中空PC板,连体式拱型

3

网棚

1056

砼立柱网棚

4

业务用房

198

单层砖混结构

5

锅炉房

101

6

库房(2栋)

392

单层夹芯板轻钢结构

小计

3539

田间工程

机井

节水灌溉

450

苗圃800亩,采穗圃50亩

水池

10

田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