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8263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医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急救医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救医学.docx

《急救医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医学.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急救医学.docx

急救医学

急救医学

第一章

原则:

生命第一,时效为先

范畴:

院前急救;复苏学;危重病医学;灾害医学;创伤医学;毒理学;急救医疗管理学

专业特点:

多学科交叉;时间紧迫性;救治复杂性;组织协同性

中医急救历史渊源及特点:

雏形--《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腹腔穿刺治疗腹水

张仲景《伤寒论》中医急救学辨证论治首创灌肠法

《金匮要略*杂疗方》救治自缢现代心肺复苏雏形

最早急症专著----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首创肠吻合术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扩创引流术

孙思邈首创导尿术

张从正:

汗吐下

中医学对急症病因特点认识

内因(七情,饮食,劳损,内生痰饮瘀血),外因(外感六淫、戾气)、意外损伤

中医对急症病机特点认识

1.邪气极盛2.正虚邪实3.正气极虚

第二章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

院前急救、院后急救、危重症监护治疗、生命绿色通道

院前急救

猝死抢救最佳时间:

4min;严重创伤最佳时间:

30min;创伤最佳:

12h

特点:

1.社会性强,随机性强;2.时间紧急;3.流动性大;4.环境条件差;5.病种复杂多样;6.对症救治为主

组织形式:

1.北京模式(独立型)2.上海模式(单纯型)3.重庆模式(依附型)4.广州模式(指挥型)

5.香港模式(附属消防型)

第三章

心脏骤停与复苏

心跳骤停/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即为心跳骤停,其中心脏自身病变以冠心病最为多见。

心脏骤停--“卒死”葛洪《肘后备急方》现代心肺复苏雏形

病因:

原发于心脏(冠心病、心肌炎及心肌病、心室肥厚、电生理异常)

继发于心脏以外器官(严重呼吸功能抑制、胸部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大失血和严重休克中毒、严重电解质紊乱)

临床资料

1.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冠状动脉疾病等;频发心动过速及眩晕)、症状(先兆、神经:

阿-斯综合征<意识丧失,癫痫样抽搐>;循环:

颈动脉和股动脉消失有意义;呼吸系统:

点头样或叹息样呼吸)

2.查体要点(意识,瞳孔,皮肤,大动脉,呼吸)

意识丧失,常伴抽搐;

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

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0-60s

瞳孔散大45s

瞳孔固定1-2min

皮肤苍白或发绀

3.理化检查要点

心电图(心脏骤停表现)室颤最多见

室颤或室扑:

心室不规则蠕动而无排血;室颤:

形状不同,大小不一,不均匀颤动,150-500次/分;室扑:

宽大均匀正弦曲线状波形,200次/分;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重症心肌炎、室早、室速、洋地黄中毒等。

心肌电-机械分离有心电活动,无机械收缩及排血功能;宽大畸形,频率缓慢完整的QRS波,见于广泛心肌损害,心脏破裂,心脏压塞,大失血

心室停搏心肌完全静止状态,QRS波群消失,基线一直线;见于高血钾,缓慢室性心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骤停指征:

(确诊)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大动脉消失;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呼吸挣扎一两次后停止;瞳孔散大或固定;大小便失禁;皮肤苍白或发绀。

4.治疗:

急救处理

西医:

勿反复判断;即刻复苏(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心率加快或减慢)

中医:

益气救阴,回阳固脱(独参汤、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化痰解毒,醒脑开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醒脑静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清注射液)

西医治疗

心肺脑复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现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LS/ACLS)、后续生命支持(PLS—以脑为重点的加强医疗)

基础生命支持(BLS)识别心脏骤停情况(判断意识、脉搏)、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实施高质量CPR(循环支持、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电除颤(5周期2minCPR。

室颤终止即成功)

高级生命支持包括预防和治疗心脏骤停(通气和氧供,药物治疗),恢复自主循环(复苏后监护与器官功能支持:

监测,循环、呼吸、肾功能、控制体温、中枢神经系统支持<维持平均动脉压,低温诱导,应用脱水药和神经营养药,高压氧治疗,不推荐预防性抗癫痫药>)

3中医治疗

元阳暴脱—通脉四逆汤加减/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回阳固脱)

气阴两脱—生脉散加减/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益气救阴)

痰瘀蒙窍—菖蒲郁金汤/醒脑静、血必净、清开灵注射液(豁痰化瘀,开窍醒神)

休克

概念:

在严重致病因素(失血、感染、创伤、过敏)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微循环灌溉不足,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

中医—脱证

病因病理

中医(热毒过剩、气阴耗伤;失血失液、气随血脱;久病正虚、元气虚耗)

西医(心脏疾患、大量失血失液、严重感染、过敏、剧烈疼痛、麻醉意外)

病理机制

微循环改变(缺血期-淤血期-衰竭期)体液代谢变化(酸中毒)

临床资料

病史(手术、创伤史等)+症状(精神烦躁/淡漠,皮肤苍白/发绀,口渴、少尿、脉搏细弱不能触及)+查体要点(意识、皮肤、血压、心率、尿量)+理化检查

休克分类:

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

诊断思路

危险性评估:

①休克严重程度(一看,二摸,三测压,四量尿);

②原发病严重程度;

③重要脏器损害

诊断流程:

①根据血压、症状、体征作出休克判断;

②询问病因、理化检查,判断休克类型;

③判断有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西医诊断:

诱因+临床表现(1神志异常;2.脉搏细速>100,或不能触及3.四肢湿冷,指压阳性,皮肤苍白发绀,尿量<30;4.血压,收缩压<80;5.脉压20;6.高血压者,收缩压下降30%)+类型

治疗

急救处理

急救处理

西医:

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液体复苏(先快后慢,先晶后胶,按需补液)、吸氧、纠正酸碱水电解质紊乱、监测血流动力学、防治心肝脑肾重要脏器损害

1.常规处理2.液体复苏3.纠正酸中毒4.血管活性药物(收缩、扩张)5.判断病因,对症处理

中医

益气回阳,救阴固脱,急固其本

中药注射液:

气脱者,阴脱者—参麦注射液阳脱者—参附注射液

针灸治疗

素髎水沟内关

西医治疗

1心源性休克:

抗心律失常;抗心衰;心肌保护;机械性辅助循环

2低血容量性休克:

原发病治疗,制止出血;补充血容量;

3感染性休克:

抗感染,清除感染病灶

4过敏性休克:

确定并消除致敏因素;药物:

肾上腺素

5神经源性休克:

去除病因;呼吸道通畅,吸氧

中医治疗

气脱-独参汤(益气固脱)

阴脱—生脉散(救阴固脱)

阳脱—参附汤(回阳救逆)

热毒内陷-白虎汤合紫雪丹(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第五章

恶心心律失常—心悸

心律失常:

心脏冲动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激动次序异常

病因

西医:

1.器质性心脏病2.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3.导管检查或心脏手术直接刺激

4.感染、高热、缺氧、低温5.药物过量或中毒6.其他(甲亢、嗜铬细胞瘤、胆囊炎、胆石症)

病理机制:

1.自律性增高2.触发活动异常3.折返激动4.传导障碍

临床资料

病史(心脏病、内分泌,贫血)+症状(心悸、胸闷、乏力、休克症状)+查体(血压、心率、杂音)+理化检查(心电图)

诊断思路

危险性评估

血流动力学评估(不稳定;进行性胸痛、神志改变、低血压、晕厥;稳定:

窄QRS波心动过速-房性;宽QRS波心动过速-室性)

诊断流程

病史+查体+理化检查

西医诊断

1.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扑或室颤;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多于舒张早期室早诱发、增宽畸形QRS波)

2.缓慢性心律失常: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治疗:

急救处理;

西医(判断-终止-改善-治疗)—判断恶性心律失常、终止致命性心律失常;改善血流动力学形态;治疗原发疾病和诱因

西医治疗1.猝死者按心搏骤停处理

2.快速性心律失常(①室扑/室颤-电除颤;②室速-不稳定易发生室扑室颤,同步直流电复律,无脉性或多型室速、室颤为非同步直流电,首次单相波360J、双相波150-200J,除颤无效胺碘酮,重复除颤,成功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稳定选用药物治疗:

利多卡因、胺碘酮、自动复律除颤器。

③尖端扭转型室速:

静脉补钾补镁,持续发作按心脏骤停处理,室颤倾向电复律,缓慢心律失常或长时间TDP,临时心脏起搏)

3.缓慢性心律失常:

给予提高心室率和促进传导的药物(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肾上腺素),必要时置入临时起搏器,针对病因治疗

4.急救疗效评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室性心动过速-专科治疗

中医治疗

1.邪热伤阴—三甲复脉汤(滋阴潜阳,定悸安神)

2.痰火扰心—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3.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4.气血亏虚—炙甘草汤(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5.心阳不振—桂枝干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6.心脉瘀阻—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7.心阳暴脱—独参汤(益气回阳救逆)

第六章

脓毒症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概念:

脓毒症-由感染因素引起损害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循环衰竭

中医—伤寒、温病

病因病理

中医--邪气侵入,正气不足

西医—感染(肺炎、腹膜炎、胆管炎、泌尿系感染等)免疫防御能力出现障碍

临床资料

病史症状:

①寒战发热;②心悸,呼吸急促或困难;③头痛头晕,意识模糊,恶心呕吐,少尿或无尿;④面色苍白潮红,冷汗

查体:

①体温>38/<36,高热40-41;②神志淡漠烦躁昏迷;③呼吸急促困难,频率>30;④心率>90,脉搏细速、血压下降;⑤腹部叩诊鼓音,肠鸣音减少,肝脾肿大;⑥毛细血管再充盈>2s

理化检查:

常规、病原微生物(感染诊断)、PCT、CRP,血乳酸水平检测

诊断思路

危险性评估:

1.判断是否是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监测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体温、意识、尿量、血氧饱和度)监测白细胞、血糖、PCT/CPR

2.及时评估缺氧、低灌注状态

3.重要脏器功能评估

西医诊断

1感染指标(发热、心率、气促)2.炎症反应生化学指标(白细胞、CRP、PCT、血浆内毒素、血糖)3.器官功能障碍指标(低血压、低血氧、急性少尿、血肌酐、高胆红素血症、血小板减少、腹胀、意识状态)

治疗

急救处理

西医:

①早期复苏,保证组织灌注;②经验性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③低血压暂时使用血管加压剂;④液体复苏,需升压药休克者推荐激素;⑤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时机械通气

中医:

实证用清开灵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虚证用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西医治疗

常规治疗;抗感染(清创引流、广谱抗菌药物);容量复苏(脓毒性休克:

序贯集束化);血管活性药物;糖皮质激素;胶体液复苏;山莨菪碱

抗菌药使用原则;及早发现,及时使用;强力有效,初期广谱足量和针对性治疗

综合治疗

并发症防治

1应激性溃疡

2心血管功能损害(中毒性心肌炎和脓毒性休克)

3深静脉血栓

4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小潮气量)

中医辨证论治

1邪毒袭肺,气壅喘逆—普济消毒饮(清热解毒,宣肺通络)

2.热盛腑实,气营两燔—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病因病理:

中医-病因:

邪毒、痰饮瘀血、正虚;病机:

热毒炽盛,腑气闭塞,瘀血停滞,脏真受损

西医-(严重创伤、感染)①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②休克、心脏骤停、复苏、肺炎肺损伤、低氧血症、妊娠中毒;③大面积烧伤、损伤、大手术、坏死性胰腺炎、全身缺血再灌注、肠源性感染;④大量输血输液、凝血功能障碍

临床分型

原发性MODS呼肾、呼肾心血呼肾

继发性MODS继发严重感染第二次感染

临床资料:

病史症状:

1.发病特点:

急骤;出现高热、神昏、呼吸困难、尿量减少进入休克,低氧血症、高分解

2.病因诱因:

创伤、感染、手术失血、挤压综合征、复苏、重症胰腺炎

3.慢性基础性疾病:

冠心病、肝硬化、尿毒症、慢阻肺、糖尿病

查体:

生命体征、脑、呼吸、心脏、消化、血液、肾脏、四肢末梢

理化检查

诊断思路:

危险性评估SOFA>3分,明显功能障碍

诊断流程:

1.判断MODS高危因素;2.评估脏器功能;3.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

西医诊断

治疗

西医—去除病因;器官支持

中医

西医治疗

1.循环功能-液体复苏2.呼吸功能-通气氧合3.心脏功能4.肝脏功能5.胃肠道功能6.脑保护7.血液系统8肾功能9.维持内环境稳定10营养支持及免疫营养支持11.ICU主导的治疗体系12.整体化护理

第七章

急性发热:

病程在2w以内

中医-外感发热,内伤发热

病因病理

中医—

西医—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吸收热、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代谢,皮肤散热减少多为低热;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多为高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低热);不明原因发热(3周;38.3;1周不能确诊)

病理机制:

致热源性发热(外源性,内源性—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非致热源性发热

临床资料

病史(起病方式及首发症状、诊疗经过、伴随症状)、伴随症状

查体(面容、神志、咽喉、特征性皮疹-伤寒玫瑰疹、淋巴结、心肺肝脾、)

理化检查

急性化脓性感染引起发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不高或偏低提示病毒感染或伤寒;

血清学实验伤寒-肥达试验;斑疹伤寒-外斐试验;钩端螺旋体病-凝集溶解试验;乙脑—补体结合试验,抗核抗体检查

痰、血、骨髓培养:

伤寒、脓毒症、细菌性心内膜炎有重要意义。

在抗生素应用前和畏寒、寒战期间多次抽血

诊断思路

危险性评估:

发热伴生命体征不稳定;发热伴呼衰、中枢感染等;传染病所致发热

诊断流程

1.询问传染病接触史,判断传染或非传染

2.感染性发热特点:

①起病急,②血象:

白细胞计数高或低,③CRP测定,阳性有细菌感染或风湿热,④其他症状体征,⑤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增高

3.明确发热病因

4.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进一步明确病因

鉴别诊断

1.感染或非感染

2.传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

流行性感冒;SARS;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鼠疫);流行性乙型脑炎(蚊虫传播)

西医诊断

1判断病因(发热时间程度)①急性发热:

多数是感染性发热;②超高热:

41;脑组织损害,如中暑或热射病;③中枢系统疾病,输血或输液感染等

2热型①稽留热(恒定39-40,波动不过1;大叶性肺炎,伤寒或斑疹伤寒)②弛张热(败血症热型;39;波动2;败血症、风湿热、肺结核、化脓性炎症)③间歇热(高热无热交替)④波状热(布氏杆菌)⑤回归热;⑥双峰热⑦不规则热

治疗

急救处理

西医:

①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②维持生命体征(静脉通路,补液,吸氧,必要时呼吸支持);

③紧急降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惊厥谵妄者用镇静药)

中医:

擦浴;刺血;中药注射

西医治疗

1对症治疗(休息,降温,维持水电平衡);

2病因治疗(感染:

抗感染,处理局部病灶-化脓性病灶穿刺或引流;非感染,传染病)

3糖皮质激素应用(诊断为药物热、结缔组织病或炎症性疾病);

4并发症应用(抽搐、呼吸衰竭、循环衰竭:

升压药、强心药、利尿药)

传染病治疗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早期诊断,隔离治疗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环,纠正酸中毒

2.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

3.流行性乙型脑炎一般治疗(隔离,防蚊,补液);对症治疗(高热物理降温、抽搐去除病因及镇静解痉:

高热以物理降温,脑水肿甘露醇,脑实质用地西泮;呼衰:

中枢首选洛贝林、循环衰竭:

补充血容量)

中医治疗

风寒束表-麻黄汤

风热袭表-桑菊饮银翘散

湿热内郁-三仁汤

气分热盛-白虎汤

气营两燔—清瘟败毒散

热入营血-清营汤或犀角地黄汤

热极生风-羚角钩藤汤

第八章

急性痛症

急性头痛

病因病理

中医-外感;内伤

西医-物理因素生化因素内分泌因素心理因素

临床资料

病史、症状(部位、性质、时间、速度、诱因、伴随症状)

查体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五官检查

理化检查

诊断思路

危险性评估:

高位头痛或低位头痛

诊断流程:

①询问头痛情况及病史;②判断生命体征,进行体格检查;③相关辅助检查;④综合判断急性头痛所属疾病;⑤留观评估诊断未明的剧烈疼痛

常见危险性头痛诊断要点

1高血压脑病

血压突然升高180/120,尤其是舒张压>120;

临床表现:

诱发因素;急骤、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

理化检查:

CT、MRI;顶枕叶水肿

2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表现:

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

理化;脑脊液检查、CT、DSA

并发症:

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积水

3脑出血

发于基底核区

临床表现:

严重头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小便失禁、肢体活动障碍及意识障碍

理化:

CT首选

4急性脑梗死

临床表现:

头痛、眩晕耳鸣、偏瘫、吞咽困难

理化:

CT低密度影

5颅脑外伤性头痛

6感染性头痛

7颅内占位

治疗

急救处理

西医-稳定生命体征,对症治疗;病因治疗

中医-中成药、针灸、平衡针

常见危险性头痛

监测生命体征、卧床休息、维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高血压脑病:

降血压、颅内压、防抽搐

2.蛛网膜下腔出血控血压、降低颅内压、防治并发症,防治抽搐,病因治疗

3.脑出血控压、防治再出血;防治脑水肿;手术指征手术治疗

4.急性脑梗死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病因治疗

5.颅脑外伤性头痛

6.感染性头痛

7.颅内占位

中医辩证治疗

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

痰浊蒙窍-半夏白术天麻汤

瘀血痹阻-通窍活血汤

急性胸痛

病因病理

中医-心、肺、胸膈、食管

西医-心源性(心绞痛、心肌梗死)、非心源性(主动脉病变、肺部疾病、胸膜疾病)

临床资料

病史、症状:

发病年龄、疼痛部位、放射部位、疼痛性质、时限、诱发缓解因素、伴随症状

查体;生命体征、颈部、胸部、腹部、下肢

诊断思路

危险性评估;高危胸痛或低危胸痛

诊断流程:

病史要点、体格检查、理化检查、识别高危或低危

常见危险性胸痛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

理化检查心电图、心肌坏死标志物

诊断标准

2.主动脉夹层

临床表现:

老年人;突发刀割样或撕裂样胸痛

查体:

心血管;神经系统;压迫体征

理化:

分型:

诊断标准:

3.肺栓塞(PE)

临床表现:

查体

理化:

动脉血气分析、D-2聚体CT肺动脉造影

西医诊断;病史、危险因素;症状()体征()理化()

治疗

急救

西医-原则:

镇痛、循环支持、稳定生命体征

中医-原则:

急性期理气活血通络

西医治疗

1.ST段

1紧急处理:

监测、休息、静脉通道、吸氧、给药(硝酸甘油、阿司匹林)、饮食通便

2再灌注心肌治疗:

介入、溶栓、主-冠旁路移植术

3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硝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抗凝、钙拮抗剂、调脂,B受体阻滞剂

2.非ST段

3.主动脉夹层内科(缓解疼痛,控制血压和心率;插管通气,补充血容量);介入或手术治疗

4.肺栓塞治疗(呼吸;循环;溶栓;抗凝)

中医治疗

心血瘀阻-血府逐瘀汤

痰浊闭塞-瓜蒌薤白半夏汤

寒凝心脉-当归四逆汤

气滞心胸-柴胡疏肝散

心阳不振-桂枝干草龙骨牡蛎汤

阳脱阴解四逆汤合人参汤

急性腹痛

病因病理

西医—外科;内科

病理机制:

内脏痛,躯体痛;牵涉痛

临床资料

病史(腹痛时间、部位、性质、影响因素、诱发因素、伴随症状、溃疡史或手术史;女性经期史;治疗过程)

查体:

视听叩触肛门指检

诊断思路

危险性评估:

生命体征是否稳定、是否需手术

诊断流程

判断是否为急性腹痛-是否为外科腹痛-器质性或功能性-病位-性质-三大常规,急诊生化,腹部X片

常见急腹症诊断要点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急性胰腺炎

急性阑尾炎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急性肠梗阻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症状体征分离绞窄性肠梗阻

治疗

急救

西医-1.控制疼痛症状,静脉通道,术前准备;

2稳定生命体征,对症治疗;

3.慎用止痛药;

4.去除病因,剖腹探查

中医-通腑、行气止痛

治疗

西医治疗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

急性胰腺炎胆道有梗阻需手术

急性阑尾炎:

早期手术,术前抗生素,腹腔引流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

解除梗阻引流;

急性肠梗阻:

基础疗法;解除梗阻(手术-绞窄性肠梗阻、肿瘤、肠道畸形;非手术)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药物治疗(循环复苏及稳定生命体征)手术:

腹膜刺激征

中医治疗

寒邪内阻-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湿热壅滞-大承气汤

饮食积滞-枳实导滞丸

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

瘀血阻滞-少腹逐瘀汤

急性腰痛

病因病理

病理机制放射痛、牵涉痛、反射痛

临床资料

病史(外伤史)症状

1.脊柱及其附近:

继发性脊柱肿瘤、急性脊髓炎

2.腰背邻近肾结石、肾结核、急性胰腺炎、阑尾异位

3.内科系统腹主动脉瘤

查体:

理化

诊断思路

危险性评估高危腰痛;低危腰痛

诊断流程病史体格检查疼痛性质特点伴随症状辅助检查

危险性腰痛

1.腹主动脉瘤

2.泌尿系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3.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急救处理

西医-排除重症;止痛;防治继发性损伤;病因诊治

中医-

常见急性腰痛治疗

腹主动脉瘤-手术直径大于6cm;

泌尿系结石缓解疼痛、消除梗阻、保护肾功能、去除结石、防止复发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辨证论治

寒湿腰痛-甘姜苓术汤

湿热腰痛-四妙散

瘀血腰痛-身痛逐瘀汤

第九章

急性出血

咯血

中医-肺

西医-呼吸道肿瘤;血管相关性疾病;感染;凝血功能障碍;

病理机制:

①血管通透性增加;②血管壁侵蚀、破裂;③肺血管内压力增高;④凝血功能障碍;⑤机械性损伤

临床资料

病史、症状要点:

咯血咯痰、伴随症状

查体:

叩诊肺部、听诊心脏和呼吸音

诊断思路

危险性评估

1.大量失血:

少量100ml/24h;中量100-500ml/24h;大量>500ml/24h;

2.并发失血性休克;

3.大量粉红色泡沫血痰、呼吸困难;伴呼吸困难、意识改变

诊断流程

1细问现病史既往史

2判断出血量多少、颜色,观察生命体征;

3体格检查、理化检查

4明确出血部位

5明确咯血原因

西医诊断

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

治疗

急救处理

原则:

及时止血,维持生命体征,救治失血性休克;保持气道通畅,预防气道阻塞

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解除恐惧;侧卧位);药物止血治疗(垂体后叶素)急诊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动脉栓塞、急诊胸外科手术、基础病处理

中医辨证论治

治火、治气、治血

燥热伤肺-桑杏汤

肝火犯肺-泻白散和带个伞

阴虚肺热-百合固鸡汤

气不摄血-归脾汤

呕血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病理

中医-脾胃病变

西医-消化性溃疡;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胃粘膜出血

临床资料

病史、症状:

排除咯血;胃肠道;病史;

查体:

生命体征、消化系统查体

理化:

急诊胃镜检查(首选)

诊断思路

危险性评估

诊断流程

治疗

急救处理

西医-建立静脉通道、扩容、输血、鼻胃管、禁食、导尿、监测尿量、吸氧

中医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内镜下局部止血

中医辨证论治

胃热

肝火

脾虚

瘀阻

第十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