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8557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历史名词解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名词解释.docx

《历史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名词解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名词解释.docx

历史名词解释

必修1的主要名词解释

学习要点:

历史是由社会多个角度构成的,因此对三个模块的学习要相互贯通融合。

必修1主要名词:

1,禅让制:

在生产力水平落后、土地财产共有的原始社会,血缘部落管理权的更替制度。

它以传位以贤为主要特点,以保证“公天下”,促进整个部落的共同发展。

2,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是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的基本政治制度。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渐提高,经济上形成了私有制,部落成员分裂为贵族和平民。

贵族为了维护其私有财产和权力时代不受侵犯,在政治上形成了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的本质特点是“家天下”,即以王为核心,维护王、诸侯权力继承的王权专制制度。

它经历了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形成:

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朝。

禹死后,启继承了王位,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

发展:

商朝发展了王位世袭制,最终确立为传子制。

完善:

西周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基本上成为了以后封建社会地位继承的正统规定。

3,分封制:

是奴隶社会(西周)时期巩固奴隶制王朝统治的主要政治制度之一。

在奴隶社会(周朝),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王。

为了对周朝实行有效的统治,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

被分封的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

诸侯在封地内可以是实行再分封。

分封制造成了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

封君中的下一级要对上一级承担义务与责任,而且,如果越级实施有关义务和责任,并不符合礼制的规定。

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逐步形成全国的交通网络,有利于促进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井田制的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建立,诸侯的实力逐渐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了破坏。

分封制所造成的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而且贯穿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之中。

如,大夫以上食肉,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4,宗法制:

宗法制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二来,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它通过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制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同支的嫡长子、嫡长孙称为大宗,次子、庶子被称为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从而形成庞大的宗族网。

分封制就是宗法制作用于国家地方政治制度的重要表现。

天子是全国的大宗,通过分封的诸侯是小宗。

在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通过分封的卿大夫是小宗,卿大夫再分封。

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

宗法制的推行一方面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另一方面,使我国古代形成了“尊祖、敬宗”的观念,影响深远。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又称为君主专制或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是封建社会时期,封建地主为维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和权力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广泛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小农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生产的主要方式。

因为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有三大要素:

(1)形成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

(2)形成一套中央行政制度;(3)建立一套地方行政制度。

皇帝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核心,体现的是专权,中央和地方的管理制度体现的分权,通过分权实现专权。

秦朝首创中央集权制度,一直延续至清朝,约计两千多年。

这一制度初步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朝。

封建社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

秦、西汉、东汉、(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魏晋南北朝(其中晋包括了西晋和东晋)、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蒙(其中宋包括北宋和南宋)、元、明、清。

发展历程:

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

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西汉巩固。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

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

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北宋加强。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元朝新发展。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

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②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矛盾)。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给当时的社会和后世有极大的影响。

在当时:

(1)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3)建立了以皇帝为核心的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造成了不可根本解决的阶级矛盾;对后世而言,(4)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但是,到了明清之际,随着君主的权力达到顶峰,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达到了顶峰。

它给社会的发展带去了极大的消极作用:

(1)经济上,进一步促进了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停滞不前,成为了近代科技的落后的根源,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社会;

(2)政治上,政治腐败,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农民起义不断;(3)思想文化上,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压抑和僵化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知识分子的创新精神,严重阻碍了我国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

6,三公九卿制:

秦汉时期的中央行政管理制度(中央政权组织)。

三公九卿制是在皇帝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

即皇权至高无上,所有官员都是由皇帝任免。

三公是指: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其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正式,受御史大夫的牵制;御史大夫负责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国家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其中秦朝不常设)。

在汉朝时,由于三公的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为加强皇权,汉武帝起用布衣(非贵族)为相,同时任用亲信侍从为尚书令(后发展成为尚书台),两者共同形成了称为“中朝”的决策机构,原来的三公九卿发展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九卿:

三公之下设置九卿掌管各项事务。

三公九卿制的特点是分权与相互制约(制衡),最后实现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

7,郡县制:

秦汉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由于在西周末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王权衰落,诸侯实力的提高,周天子已经不能凭借分封制有效地管理地方,从而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地方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

秦朝统一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统治,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经商鞅提议,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在汉初(刘邦),地方在实行秦朝的郡县制的基础上,同时又实行分封制,历史上称为“郡国并行制”。

结果地方王国坐大,形成了汉初的“七国之乱”。

后来,汉武帝肯定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点,为皇权的加强奠定了理论基础,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解除了王国的军政大权。

汉武帝后期,在郡县的基础上,把全国分为13个州,州作为监察区,设置官吏刺史为监察员。

东汉时期,刺史逐步拥有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东汉末年,州演变为地方行政区。

地方行政机构正式由郡县制发展成为州、郡、县三级制。

8,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指形成于汉代,正式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的一种古代中国中央政府机构设置制度。

这个制度中的三省在元朝灭亡之后,被明朝废除,而六部制沿用至清代。

唐朝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经济上,小农经济高度发达,在小农经济的推动下,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发达,国力强盛;政治上,唐朝统治者吸取东汉末年相权过大危及皇权的历史经验,注重加强皇权的集中,分散相权,以保证政治上的稳定。

三省是指三个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负责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负责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负责执行政令。

三省都是宰相,三省的设置使相权一分为三,三省间相互牵制和监督,实现君权的独尊。

六部是指为了更好在各部门执行政令,在尚书省下设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吏部负责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负责人口户籍、赋税财政等;礼部负责典礼、科举、教育等;兵部负责军事,防卫等;刑部负责司法刑狱;工部负责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

三省六部制的建立给封建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①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

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标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9,安史之乱:

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

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55~762年)结束,前后达七年之久。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1)经济上,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至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

(2)政治上,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

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3)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

(4)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5)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

随着唐朝均田制的破坏和政治的腐败,中央统治的实力削弱,为巩固唐朝统治,镇压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地方军阀(节度使)的实力日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第一,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生灵涂炭。

人民是战乱的最大受害者;第二,标志唐王朝自盛而衰,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地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第三,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形成唐中叶农民起义的高潮。

第四,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

10,藩镇割据:

中国唐代中叶后,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与唐廷抗衡的政治局面。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为控制和防御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边兵,并创设节度使制,节度使以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之权。

这些节度使统掌的军镇有藩卫(即保卫)唐廷之责,故又称藩镇。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府的实力严重削弱,无力监管地方,导致地方藩镇的进一步坐大,形成了割据叛乱,或藩镇相互兼并的现象。

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以后,在宋朝建立的初期,这种现象才被解决。

它给唐朝社会带来严重的恶果:

(1)导致唐朝的灭亡,引发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2)北方战乱,经济重心南移;(3)藩镇多为胡人,不重文教,不知收揽人才,中国北方文化降低。

11,宋朝的强杆弱枝政策:

“强干弱枝”是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

所谓“干”是指中央,尤其是皇帝;“枝”则指地方。

宋太祖鉴于唐末五代藩镇拥兵自重,中央无力控制,造成割据局面。

为强化中央统治,加强皇权,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实现宋朝的长治久安,故采取中央集权政策。

强干弱枝政策之原则:

中央集权,使中央各项权力如军事、行政、财政、刑法等权都超越地方。

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

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

(1)分割相权:

中央设“二府”:

“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称宰相;“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于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

(2)设置监察机构“御史台”;(3)改革地方管理制度:

宋朝地方政权分州、县两级,由中央(皇帝)任命文臣做地方官,防止武将掌权,并设立地方监察机构“路”(唐朝时称“路”)。

宋太祖中央集权政策的影响(优点和缺点):

优点:

(1)加强了皇权和中央集权,分散了相权,削弱了地方的实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

(2)由于宋初推行重文轻武,造成学术发达。

儒家思想迅速发展,推向高峰,形成了两宋的程朱理学。

缺点:

地方贫弱无权,行政效率低下。

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宋朝国力衰弱。

12,明朝的内阁制度:

明朝时皇帝的顾问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明朝统治,实行了两大政策:

(1)分散地方权力。

废除行中书省,设立分管地方的行政、军事、监察的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合称三司。

(2)彻底取消中央丞相的权力,废除丞相制度,以六部分管全国事物,直接对皇帝负责。

在丞相制度废除后,皇帝的政务繁重。

因此,明成组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文渊阁)参与机密事物的决策,标志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官员替皇帝批复奏章的票拟权,但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了明中期“部权尽归内阁”的现象,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内阁官员的任免、职权由皇帝决定,票拟是否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因此内阁只是皇帝的辅助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13,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初,满洲人的议事制度。

满洲人按照部落贵族共同议事,八旗旗主共治国事,清王朝建立后,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和六部。

票拟权由内阁负责,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高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甚至皇权也无法干预。

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14,南书房:

康熙帝时的中央行政机构。

面对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过大威胁皇权。

康熙帝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置南书房,参与机要事物,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15,军机处:

雍正帝时为皇帝服务的办事机构。

雍正帝时,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

军机大臣拟写奏章,经皇帝审批后,再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官员执行。

随着军机处的建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和南书房形同虚设,全国的军政大权通过军机处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军机处的建立标志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16,出超和入超:

在对外贸易中,买卖成交额的对比名词。

出超:

在对外贸易中,出口金额大于进口金额,称为出超。

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由于长期处在自然经济之中,对外国进口商品需求不大,因此中国处在出超地位。

入超:

在对外贸易中,进口金额大于出口金额,称为入超。

在鸦片战争前夕,英法等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因此向中国无耻输出鸦片,从而使大量金银流出国外,中国处在入超地位。

鸦片战争后,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外贸易长期处在入超地位。

17,虎门硝烟:

鸦片战争前夕,由于鸦片走私严重,危机清政府统治。

为此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两广总督到广东禁鸦片,林则徐在广东一方面整顿海防,另一方面缉拿烟犯,收缴鸦片。

1839年6月虎门硝烟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

虎门硝烟也成为了英国发达鸦片战争的借口(直接原因)

18,《南京条约》:

1840年6月,中国作为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输给了以英国为代表的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赔款2100万银元;

(2)割地香港岛;(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4)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其中关税协定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的要求。

继《南京条约》后,英国又强迫中国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从中获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等特权。

《南京条约》签订后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

(1)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近代社会。

这是给中国社会带来最重要的变化。

(2)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其中民族矛盾成为社会最主要矛盾。

(3)中国革命任务变化:

开始肩负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4)中国革命性质变化:

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5)经济变化:

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兴起。

(6)思想的变化:

促进了新思想的萌发。

1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主要历程:

1840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标志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北京条约》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半殖民地:

丧失部分国家政治、经济主权;半封建:

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仍处主导地位,但社会已经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0,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称为民主主义革命:

反帝反封建。

旧民主主义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时间范围是1840年《南京条约》的签订~1919年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封建的革命斗争。

时间范围是:

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

21,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侵略者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从1858~1860年发动了第二次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者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1)赔款200万白银;

(2)增开十口;(3)公使进京;(4)军舰入长江;(5)外国人入内地。

《北京条约》:

(1)赔款;

(2)割地九龙给英国;(3)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强盗式地洗劫圆明园。

俄国掠夺了我国最多的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但使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而且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2,《马关条约》1895年,在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在19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急速发展的同时,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改变,以控制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垄断组织开始形成,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在这一时期,帝国主义要求瓜分世界,并进行资本输出,实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控制。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大规模向西方学习经济、政治、思想、生活制度,摆脱了半殖半封的社会状态,开始走向了资本主义道路,适迎第一次工业革命即将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历史机遇,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生产力迅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侵略野心膨胀,为此制定了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

故此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使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受损,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赔款2亿两白银,迫使清政府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

③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④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开厂,产品免收内地税,体现了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总之,《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3,资本输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帝国主义为获得高额利润,对国外的贷款和投资叫做资本输出。

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在甲午战争以前是以商品输出为主,以后则以资本输出为主。

《马关条约》就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要求。

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有四种:

贷款、掠夺筑路权、争夺开矿权、建立工厂。

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扩大了在华的侵略势力,获取了巨额利润,损害了中国主权,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24,义和团和扶清灭样口号:

甲午战后农民阶级掀起的一场自发性的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甲午战后,随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人民反抗斗争加深,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一方面体现了它的爱国性质;另一方面表明它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并不深入,扶清,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

且灭洋,带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没有先进的阶级、政党、政权、革命理论的领导,故带有落后性,盲目性。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帝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加速了它的灭亡。

25,闭关锁国:

明清时期外交的基本国策。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统治得到了空前的强化,经济上,小农经济高度发达,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交流;为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明清统治者都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统治的强化,小农经济的加强使统治者思想走向了盲目自大。

另外,明朝时期沿海地区受到了倭寇的骚扰,清朝时期,明朝残余势力割据台湾,这成为了明清实行闭关锁国的导火线。

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留有广州一地进行对外贸易。

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对外采侵略有某种民族自卫作用,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

②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政策,最终导致清朝脱离世界潮流.进一步导致了闭塞、停滞、倒退。

2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奋起抗战。

民族矛盾的激化是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主要动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后期,即西安事变后初步形成;在抗战初期正式形成。

27,农民阶级局限性:

封建社会的农民阶级有勤劳、善良、质朴、憨厚等等优良品质。

但从本质上看,由于农民群众分散的落后的经济地位,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思想上不可克服的缺陷。

(1)自然经济使农民目光短浅,自由散漫,心胸比较狭窄,家族观念和地方观念较强,这就不容易形成长久坚强的内部团结;

(2)作为小私有者,农民阶级私有观念比较强,这正是历史上农民领袖往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的思想根源;(3)各种腐朽的封建思想对农民阶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