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9153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docx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docx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

1500字论文中国古典建筑

篇一:

关于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之论文

关于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之探讨

摘要:

我国古典建筑向来重视与环境的协调,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其色彩鲜明,把自然风景纳入建筑的构图设计里,作为建筑物的环境来加以建筑的处理,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

本文就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特点做出简略分析。

关键词:

古典建筑;和谐;自然山水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2-7661(2021)16-001-01

我国古典建筑之所以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主要是因为她在建筑的各个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她追求含蓄的艺术风格,强调自然山水的意境,突出图腾崇拜和封建礼教,在体现中国传统思想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一、追求含蓄与沉稳风格

中国建筑向来重视与环境的协调,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

所谓“危楼跨水、高阁依云”,置亭阁于山间,筑楼于溪畔,会使山光水色更富有生气和魅力。

黑格尔曾说:

“园林艺术不仅替精神创造一种环境,一种第二自然,一开始就用完全新的方式来建造,而且把自然风景纳入建筑的构图设计里,作为建筑物的环境来加以建筑的处理。

”中国的风水学说最热衷追求的审美理想是求取自然天地与人的亲和浑一。

其堪舆工具“六壬盘”——风水罗盘,为时空合一的相卜占地工具,将天人合一思想模式化和仪规化。

例如:

避暑山庄的120余组风格各异的古建筑,融入了塞北风情,如在绿草如茵的

篇二:

古建筑论文

中国古建筑与传统文化

作者姓名:

崔清林学号:

10199581

【摘要】:

中国古代建筑,称得上是三千年不变,从殷周进入文明时代开始,直到19世纪中叶,其建筑形式及其空间形态,没有太大的本质性的变化。

这其实正是建筑的文化背景所致。

中国古代文化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形成了建筑及其空间上的不变形,所谓改朝换代,结构不变。

本文着重介绍古代建筑等级制度、风水术、建筑布局艺术对建筑形式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古建筑建筑等级制度风水建筑布局影响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连接中华民族的是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文化是份遗产,同时又是实实在在的遗产。

先人给我们留下了古建筑,给我们后人细细品味,而我们也能从古建筑中看到古代文化。

古代建筑文化中的那份厚重与天人合一,也让如今的建筑设计者们汗颜。

古建筑中强调的个体与整体,个体与环境的统一是现代大多建筑所不能体现。

本文从古建筑的等级制度、风水术、建筑布局艺术来论述这些文化对古建筑的影响

1、古代建筑等级制度与古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各级城市、衙署、寺庙、第宅建筑和建筑群组的层次分明、完美谐调,城市布局的合理分区,次序井然,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建筑等级制度在其间起了很大作用。

但另一方面,建筑等级制度也束缚了建筑的发展,成为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发展和推广的障碍。

凡建筑上发明新的形制、技术、材料等,一旦为帝王宫室所采用,即著为禁令,成为禁脔。

中国古代建筑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建筑等级制度的限制也是一个原因。

1.1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统治者为了保证理想的社会道德秩序和完善的建筑体系,往往制定出一套典章制度或法律条款,要求按照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差别,来确定其可以使用的建筑形式和规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

中国古代按建筑所有者的社会地位规定建筑的规模和形制。

这种制度在周代已经出现,直至清末,延续了2021余年,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

从汉代以来,朝廷都颁布法令作出规定,下面列举几个典型例子。

1/5

周代:

据先秦史料,周代王侯都城的大小、高度都有等级差别;堂的高度和面积,门的重数,宗庙的室数都逐级递降。

只有天子、诸侯宫室的外门可建成城门状,天子宫室门外建一对阙,诸侯宫室门内可建一单阙;天子宫室的影壁建在门外,诸侯宫室的影壁建在门内;大夫、士只能用帘帷,不能建影壁。

天子的宫室、宗庙可建重檐庑殿顶,柱用红色,斗、瓜柱上加彩画;诸侯、大夫、士只能建两坡屋顶,柱分别涂黑、青、黄色。

椽子加工精度也有等级差别。

唐代:

据不完全的唐《营缮令》资料,唐制仅宫殿可建有鸱尾的庑殿顶,用重藻井;五品以上官吏住宅正堂宽度不得超过五间,进深不得超过九架,可做成工字厅,建歇山顶,用悬鱼、惹草等装饰;六品以下官吏至平民的住宅正堂只能宽三间,深四至五架,只可用悬山屋顶,不准加装饰。

从其他史料得知唐代城门也有等级差别:

都城每个城门开三个门洞,大州正门开两个门洞,县城开一个门洞;城中道路宽度也分级别。

明代:

明代建国之初,对亲王以下各级封爵和官民的第宅的规模、形制、装饰特点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并颁布禁令。

公、侯至亲王正堂为七至十一间(后改为七间)、五品官以上的为五至七间,六品官以下至平民的为三间,进深也有限制。

宫殿可用黄琉璃瓦,亲王府许用绿琉璃瓦。

对油饰彩画和屋顶瓦兽也有等级规定。

地方官署建筑也有等级差别,违者勒令改建。

1.2建筑等级制度下的古建筑

例如紫禁城的布局就以一种无言却有形的方式体现了尊卑、上下、亲疏、贵贱、男女、长幼、嫡庶等一整套伦理秩序,从而赋予本无意识的建筑以浓厚的伦理意识。

这种建筑布局造型,不仅是一般家庭建筑的特点,也是宫殿建筑布局造型的规范。

在紫禁城中,前三殿、后三宫等主要建筑都集中到居中的主轴线上,在主轴线上,又把宫城的主体——前三殿置于核心部位,这种层层“居中为尊”的“择中”布局,体现着礼制规范要求。

中轴线上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建筑,占地面积85000m2,其中的太和殿庭院,东西宽200m,南北深190m,占地面积达38000m2。

太和殿建筑自身也用了最高的建筑等级,采用了三重须弥座台基,面阔11开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殿内面积达2370m2,从建筑形制到建筑规模,在古代建筑中首屈一指。

乾清宫和坤宁宫也处于中轴线上,采用的也是重檐庑殿顶。

按礼制,后寝比前朝要低一等级,所以这里的台基只有一层。

位于中轴线上,从南到北的四个门:

午门、太和门、乾清门、神武门也各不相同。

午门是整个宫城的大门,

2/5

神武门是宫城的后门,屋顶采用的都是最高级样式的重檐庑殿顶,然而神武门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周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比九开间的午门低。

太和门和乾清门在形制上更低。

太和门采用的是重檐歇山式屋顶,比重檐庑殿顶低一级;而乾清门只能采用单檐歇山式屋顶。

此外各门、各殿的面阔大小、台基高低甚至于铜狮子的形态在礼制上都有严格的

规定。

2、古代风水文化与古建筑

2.1风水术介绍:

中国古代风水术积累了先民相地实践的丰富经验,承继了巫术占卜的迷信传统,揉合了阴阳、五行、四象、八卦的哲理学说,附会了龙脉、明堂、生气、穴位等形法术语,通过审察山川形势、地理脉络、时空经纬,以择定吉利的聚落和建筑的基址、布局,成为中国古代涉及人居环境的一个极为独特的、扑朔迷离的知识门类和神秘领域。

它的历史相当久远,早在先秦时期已孕育萌芽,汉代已初步形成,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逐步走向成熟,到明清已达到泛滥局面。

它对中国建筑活动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上至都邑、宫庙、陵墓的选址、规划,下至山村、民宅、坟茔的相地、布局,都深受风水意识的制约。

风水学中说的“阴阳五行说”实际上源于《易经》,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春夏秋冬),四象生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这八卦再上下重叠组合,便推演成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中的任一组卦,都由上下两卦组成,如泰卦就由上坤下乾两卦组成。

对居住建筑而言,坐北朝南最理想。

正房建在北端,卦位为“坎”,称“坎宅”。

宅门修在东南“巽”方或正南“离”方皆大吉,如“巽门坎宅”则以东南方为宅门,排布吉凶星位,北向正房为“生气天狼木星”,上吉;西南向为“五鬼廉贞火星”,大凶,一般为厕所使用。

许多传统民宅,如北京的四合院都采用这种类型。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最突出的哲学思想,认为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自然和人际是相通的。

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正是风水学说的思想根基。

风水学说的前提就是认为天、地、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天时、地利、人和存在着密切的制约关系。

同时风水学说认为所有人居环境,无论是建筑内环境还是建筑外环境都受到风水的影响,居住环境的“安”与“不安”都关系着直接影响到家族兴衰,因此风水术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人居环境的吉凶问题。

以陵墓为例,在汉代,葬地堪舆之术就已被得到重视。

古人把死者葬地的优劣和后代贫富贵贱相联系,葬地的选择关系着人间的凶吉,因此建造陵墓除了有侍奉、祭祀祖先的意义外,还有求得祖先荫庇的目的。

在《阳宅十书》中说到“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

3/5

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也。

”具体来说就是背靠祖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二山相辅,前景开阔,形成一个四周有山环抱,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良好地段。

这种“聚风藏气”的模式在风水术中被认为是理想环境,因此长时间以来建筑选址甚至村落选址都是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的。

例如浙江兰溪市诸葛村的选址就是依据这个理念。

2.2风水学说下的古代建筑

风水术热衷地追求天时、地利、人和的“天人和一”融洽境界,同时也很注意以人工弥补自然的缺憾,对环境进行改造,使环境由不利转为有利,能逢凶化吉。

这种改造之法归纳起来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对自然界的山、水、地势本身进行改造。

如遇到缺水或水势不佳的地区,则用开沟引水,挖湖、塘蓄水,筑堤坝拦水等办法取得宝贵的水;遇到不利的山则用山上植树,挖补山形以达到逢凶化吉。

如兴建紫禁城时,为了造成背山面水的吉利环境,用挖掘护城河的泥土在宫城的北面堆筑了一座景山,又从护城河中引出水流,自紫禁城的西北角流入宫中,并让它流经几座重要的建筑前面。

其二是采用象征性的改造办法。

如水口建桥、造亭以锁住水源;村头筑塔建阁以保住文运等等。

如在风水理论中认为,村子进水口大,则财路通畅;而出水口太大,则留不住财,因此石桥村建了一座“丰稔堂”镇守下水口。

3、建筑布局艺术与古建筑: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

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

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

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

”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

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

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

4/5

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

而中国的古建筑,却象一幅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

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

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

故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结论】:

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风水术、建筑布局艺术只是绵延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国的一部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古建筑上的运用,给了我们后代无尽的遗产。

中国古建筑上所体现的建筑并非一般的建筑而是一个统一体,是一个与自然、与文化的统一体,这让我们这些身处现代,从事建筑领域的人来说值得学习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姜哓萍.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N]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21—12第一卷第四期.

[2]宋昆,易林.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70.

[3]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4]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92.

[5]XX百科.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历代规定

5/5

篇三: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摘要: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有着独特的单体造型,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以及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和缤纷绚丽的色彩运用。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

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

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

(二)独特的单体造型

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

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为一层,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

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

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对构成建筑物单体的立面形象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采用木构架结构,屋身的处理得以十分灵活,门窗柱墙往往依据用材与部位的不同而加以处置与装饰,极大地丰富了屋身的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丰富多彩。

早在汉代已有庑殿、歇山、悬山、囤顶、攒尖几种基本形式,并有了重檐顶。

以后又出现了勾连搭、单坡顶、十字坡顶、盂顶、拱券顶、穹窿顶等许多形式。

为了保护木构架,屋顶往往采用较大的出檐。

但出檐有碍采光,以及屋顶雨水下泄易冲毁台基,因此后来采用反曲屋面或屋面举拆、屋角起翘,于是屋顶和屋角显得更为轻盈活泼。

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

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

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三)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对于装修、装饰特为讲究,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

于建筑物上施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一项装饰艺术。

它原是施之于梁、柱、门、窗等木构件之上用以防腐、防蠹的油漆,后来逐渐发展演化而为彩画。

古代在建筑物上施用彩画,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庶民房舍不准绘彩画,就是在紫禁城内,不同性质的建筑物绘制彩画也有严格的区分。

其中和玺彩画属最高的一级,内容以龙为主题,施用于外朝、内廷的主要殿堂,格调华贵。

旋子彩画是图案化彩画,画面布局素雅灵活,富于变化,常用于次要宫殿及配殿、门庑等建筑上。

再一种是苏式彩画,以山水、人物、草虫、花卉为内容,多用于园苑中的亭台楼阁之上。

(四)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建筑色彩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

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缤纷绚丽的色彩世界,而且通过漫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建筑色彩的认识和运用。

中国建筑的色彩艺术以其特有的艺术视觉、艺术形式和美学追求独树一帜,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世界建筑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早期中国建筑中的色彩艺术

中国建筑的萌芽虽然可追溯到原始初民的洞穴,但是直到商周时期中国的建筑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并且初步形成了如方整规则的庭院,纵轴对称的布局,木梁架的结构体系,

由屋顶、屋身、基座组成的单体造型等一些重要的中国建筑艺术特征。

秦统一全国后建筑风格才趋于统一,建筑室内墙壁出现了以人物、动物、车马、植物、建筑、神怪和各种边饰为内容的壁画,黑、赫、大红、朱红、石青、石绿等的建筑色彩才在建筑上得到体现。

2唐代建筑色彩艺术:

等级的象征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建筑气势雄大,造型质朴,体态道劲。

由于唐代建筑有了统一的规划,建筑归“礼部”所管,因此有了等级制度的划分。

依附在建筑上的色彩也就自然成了等级和身份的象征:

黄色成为皇室特用的色彩,皇宫寺院采用黄、红色调,红、青、蓝等为王府官宦之色,民舍只能用黑、灰、白等色。

可以说,唐代是用色彩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3宋代建筑色彩艺术:

主流文化的印证

唐宋建筑一脉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

但宋代建筑比唐代建筑规模小,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

受唐代建筑的影响,宋代建筑主要以殿堂、寺塔和墓室建筑为代表,装饰上多用彩绘、雕刻及琉璃砖瓦等,油漆在这一期开始大量使用,建筑构件也开始趋向标准化,装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是宋代的一大特点。

受儒家理性主义和禅宗的哲理作基础的宋代社会思想所致,宋代建筑用色喜用稳重而单纯、清淡高雅的色调。

4元代建筑色彩艺术:

宗教文化渗透下,风格秀丽而绚烂

5明代建筑色彩艺术:

鼎盛时期的开始,浓重悦目、细致华丽

6清代建筑色彩艺术:

建筑色彩的颠峰时期,油漆彩画盛行,施色走向复杂化

中式风格是以宫廷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艺术风格,气势恢弘、壮丽华贵、高空间、大进深、雕梁画栋、金壁辉煌,造型讲究对称,色彩讲究对比装饰材料以木材为主,图案多龙、凤、龟、狮等,精雕细琢、瑰丽奇巧。

但中式风格的装修造价较高,且缺乏现代气息,只能在家居中点缀使用。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今天建筑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建筑的高度成熟与伟大成就及其建筑艺术理论与建筑哲理对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研究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传统建筑文化对现代建筑的影响一直是建筑界重要的课题,我们也从不同角度领悟到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手法大致可分为传统

符号的运用、传统形制的运用和传统材料的运用。

1传统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所谓符号即是用一种明确的信息单元来表达一些概念和具体事物内涵。

建筑中的传统符号则是通过一种高度概括和提炼的方法,以某一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图案或造型来强调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

真正尊重传统的建筑并不是简单的复古,更不是传统符号的简单叠加和堆砌,而是恰当地把握传统的神和意,抓

住其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3.2传统形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形制,常指器物或建筑物的构造和形状,即形式上的模式。

建筑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要从整体上体现民族特性,就需将传统形制通过各种原型进行演化、拼贴、从而叠合成具有时代精神、又兼顾传统形制的新建筑,对传统的理解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的表层结构上,而要通过多方面感悟、从深层结构来表达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构建新的建筑形式。

3.3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上的应用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有一种,便是材料上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新的高科技材料不断地呈现出来。

但新材料的更新与发展,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材料的摒弃,从考虑当地的文化背景与环境氛围出发,适当地运用传统材料,既能节省资源,又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传统材料在提炼与简化当中

得到延续,从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传统文化的借鉴上,并不是单纯采用某一符号、某种形制或某些传统材料,而是要将几方面有机结合,整体权衡,把握适度,才能产生出更好的设计思路,才能使我们的设计既有传统意识又富有时代精神,更具有创新的品质。

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起点放在传统与现代的时空坐标上,建构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点,其实探究传统与现代并不是为了区别新与旧、是

与非,我们珍视历史遗产是为了探索明天,创造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