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215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 18页.docx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18页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doc18页)

总结: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2007年发展报告

——录入时间:

2008-11-15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专业委员会

据中国水委会消息

12007年度行业发展概况

2007年,以“太湖蓝藻”为首的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普通民众对水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

国务院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也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这些都给水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

2007年,水污染治理行业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

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出现双下降的局面,其中COD同比下降0.28%,这与水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壮大是分不开的。

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了235亿元支持节能减排,其中与水直接相关的中西部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资金和“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资金分别占65亿元和50亿元。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环保科研项目经费突破了3亿元,相当于过去5年环保科研项目经费的总和。

国家的重视和资金投入的增加保障了本行业在2007年度的发展。

1.1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业发展情况

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业发展较快,随着全国污染治理市场化工作的不断深入,水污染治理设施社会化运营工作得到了加强。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企业必须得到资质许可,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以改变运营操作人员素质不高,设施运营缺乏制度规范,大多处于低水平运作的状态,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开展的全国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情况调研发现,670家被检查的持证单位,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营为主的,占75%以上,说明污废水设施运营业发展十分显著。

自己2006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的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一步推动了水污染治理运营服务业的发展。

1.2水污染治理工程服务发展情况

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治理工程业发展稳步上升。

2000到2005年,我国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举世罕见,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相当于建国后50年建设总量的两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1.8%,2006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又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56%。

到2006年底,全国656个城市共有城市污水处理厂814座,日处理污水能力为6310万吨。

2007年,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许多省市采取了强有力措施,不断加大督导检查、污水处理收费征收工作力度;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运作,推动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些省市加大了对村镇污水的处理力度,新建了一批中小型村镇污水处理厂。

2007年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新建项目也不断涌现,工业废水集中处理模式不断完善、处理能力加强,为国家污染物减排任务的完成提供的保障。

1.3水污染治理产品生产情况

在水污染治理产品方面,产品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骨干企业。

2007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鼓励发展七个领域的107项产品,其重点有水质污染防治设备、在线污染物连续监测设备等,鼓励产品集中在生化废水、重金属离子废水治理、污泥处理与利用以及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消毒设备等领域。

环保设备在水污染治理产业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设备的进步引发了污染治理工艺技术升级和造价成本的调整,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2007年,由于水污染事故频发,水处理产品市场中,净水(饮水)设备、膜产品、水处理药剂等产品的关注程度较大提高。

1.4水务投资市场发展情况

水务市场升温,多种性质的投资主体积极参与水务领域。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主业为水务行业的上市公司有首创股份、合加资源、武汉控股、南海发展、创业环保、钱江水利、洪城水业、阳晨B股、原水股份9家。

不少其他上市公司也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如乐山电力、锦龙股份、漳州发展、大众公用等),并且各地开始了一些项目。

据统计,目前有20多家上市公司对水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投资,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2007年,威立雅、中法水务、深圳水务、金州集团、首创股份、中国水务投资公司等均有突出的业绩,在激烈竞争显现出我国水务市场正逐步走向繁荣的趋势。

2水污染治理新技术开发应用分析

为及时掌握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现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于2008年1月至3月开展了重点水污染治理企业2007年基本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共有38家企业参加,涉及工程服务、设施运营、产品生产三大领域。

调查显示,2007年我国环保骨干企业普遍比较重视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通过自主研发或产、学、研相结合,在水污染治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专利、成果大量涌现,一批科技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广的核心工艺技术,不断在水污染治理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有些技术已经到达国际先进水平。

在技订应用的推广方面,2007年有9项技术被评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有25项技术被列入《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有45项技术被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

2.1 技术开发应用基本情况

(1)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A/O活性污泥法、氧华沟法、SBR法一直是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站)建设中首选的三大主流好氯生理处理技术。

但随着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提高,特别是对氮、磷污染物控制要求愈发严格,单纯的好氧处理技术已不能满足要求。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一些企业开始致国于高效、节能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

例如,2007浦华控股有限公司研发成功“恒水位改良SBR新工艺”(THUNIP-SBR),该工艺是AAO工艺与SBR工艺的一种优势组合,在CFR池中可实现普通AAO工艺和各种变形工艺,如倒置AAO、A-AAO工艺等。

该技术提高了工艺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克服了SBR工艺缺氧、厌氧区分不明确。

除磷效果较差的缺点。

目前,浦华控股有限公司已完成该工艺的设计、设备集成、自控集成等。

在氧化沟处理工艺的改进及创新方面,2007年由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开发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及除磷功能的高效氧华沟工艺”,在氧化沟流态特征以及曝气机、推流器等设备对氧化沟流态的影响规律,氧化沟特征参数的分布以及沟内有机物降解过程中的规律,氧化沟工艺生物反应动力学模拟,氧化沟单沟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工艺条件及其机理,氧化沟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动态运行策略及专家支持系统等5项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

与同类技术相比脱氮除磷效果提高约20%,能耗降低约10%。

该技术在湖南长少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安徽芜湖市天门山污水处理厂等多家污水处理厂设计、改造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江苏一环集团有限公司带开发研制了“气升式深水型氧化沟”在周铁污水处理厂进行产业化性能试验。

该技术采用水下曝气的折流板的组合技术作业曝气和动力提供系统,解决了新型氧化沟工艺设计中充氧与保持微生物悬浮的关键技术问题,使氧化沟的充氧效率提高10%,占地面积减少25%;实现了同时去除有和氮磷营养物质的最佳运行方式,使COD去除率达到80%,总氮去除率达到60%,总磷去除率达到80%。

近年来膜生物反应器(MBR)一直是我国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热点之一。

抗污染、抗堵塞的膜材料的开发,以往的悬垂膜和新近的平板膜、卷式膜的应用,拓展了MBR技术的应用空间的领域,而国家提高处理出水排放标准和兴起的废水回用热潮,给予了膜生物反应器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2007年,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通过吸收引进和技术创新,将膜过滤技术与生化处理技术有机地结合,研发成功了两级过滤膜生物反应品,并在大型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与传统的膜生物反应器相比,两级过滤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膜通量高,系统造价低,占地面积小,能耗低,系统产水水质更加稳定等优点。

采用该技术的“热电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工程”被评为“2007年国家重点环保实用技术示范工程”

此外,在水处理工艺运行参数的优化控制和设备材料的改进方面也取得一定的进展。

具体表现在通过优化控制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曝气量、回流比等运和地技术参数和改良填料、搅拌、曝气装置等辅助设施的技术性能等来提高传统好氧、兼氧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效能等方面。

(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我国在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走的是一条“引进、消化、再开发、提高”的技术路线,新型、节能、高效的厌氧处理技术是我国目前新一轮的研发热点。

主要研究工作有:

(1)针对某一特定的工业废水,研究各种类型反应器的组合工艺;

(2)对现有的各种厌氧反应系统进行改造,通过添加其它的辅助处理系统,使之成为更有效的反应系统;(3)针对某种特殊的有机物处理,研制新型专用反应器。

2007年,山东德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研制开发了“DIC厌氧反应器”,由于内循环装置改变了“产气负荷”和“水力负荷”的作用方向,在高负荷下能避免污泥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负荷与污泥流失相分离”,从而使DIC具有较高的有机负荷。

独特的多套内回流系统,可以在大直径的反应器内实现良好的布水以及传质效果。

该技术可降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投资40%,减少占地面积50%以上,提高了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降低了企业的排污量,产生的沼气还可以进行能源回收,属于典型的节能减排设备。

另外,淄博市汇源环保设计院在维素醚生产废水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开展了有机化工废水UASB装置的厌氧颗粒污泥、高含盐量有机化工废水高效生化处理技术的研究、沼气发电技术在化工废水UASB装置应用的研究,以及加大沼气发电组设备在废水资源化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3)自然生物处理技术

污水稳定塘、植物塘和土地处理(快速渗滤)等是比较常用的自然处理系统,在全国各地都有很多的示范工程在建设和运行。

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探索低成本的城市河道、湖泊污染水体水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7年,深圳市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桃花龙河水体修复实验,形成了“人工复氧+高效生物菌剂”结合的复合型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克服了传统生物修复技术见效慢、菌剂易流失的缺点,可快速有效地实现污染水体原位修复。

该技术可针对污染水体水质的具体情况进行具有特定功能的高效生物菌剂开发,解决了目前国内常用的水体修复商业菌剂在实际应用中的水质适应性问题。

另外,该技术在未建造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已有污水处理厂但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截污纳污的城市和地区,对受污染水体进行修复,可有效降低水体原有污染指数,提高其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

修复后的地表水体纳污能力增强,可有效分解连续流入的污染物,减少对下游河段造成的污染压力,有利于水体整体水质的长期保持。

该技术不需要另外修建其他构筑物,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和投资、运行费用,在城市污染水体治理修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物化处理技术

由于国家提高了排放标准(普遍实行GB18918一级A标准)、环境要求(零排放和低排放)和资源化需求(污水回用),单纯的生物处理和单纯的物化处理,已难以满足现实需要,采用“物化+生化+物化”的组合工艺已经成为必然。

目前我国主要应用的物化处理技术的研发重点集中在湿式氧化技术、强化混凝技术、过滤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物化一生化工艺组合技术等方面。

2007年,浦华控股有限公司结合清华大学技术实力,联合安阳锦华中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成功“纤维转盘滤池系统”。

该技术主要用于废水的深度处理和中水的回用,可去除悬浮物,并可结合投加药剂实现除磷、脱色、去除重金属等。

具有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水量稳定;运行维护简单方便、投资低、占地小等优点,获得“2007年国家环境科学进步三等奖”,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大连老虎滩污水处理厂、河南安阳污水处理厂、河南安阳钢铁厂等。

此外,淄博市汇源环保设计院开展了FeSO及FeCl对印花废水混凝预处理机理和效率的研究。

(5)污泥处理与处置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的提高,污泥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经济实用的污泥减量化、资源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已经迫在眉睫。

2007年中钢武汉安环院华安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开展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及资源化研发工作。

其核心技术原理是采用电凝EC去除重金属;催化水解EH消灭病菌,将污泥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腐殖酸(诱发作物免疫力)等;有益微生物作用EM提供易于动物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物质;蚯蚓过腹作用EW。

其中“EC+EH”过程是污泥安全化处置的关键,“EM+EW”环节为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关键。

该技术的研发将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开辟一条新道路。

另处,2007年,江苏一环集团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了“以污水水源热泵为热源的污泥减量与干化技术”,现正处于实验室中试阶段,在昆山污水处理厂试用。

该技术利用热泵回收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后出水中的热能,辅以电能,作为污泥中/高温厌氧消化和干化的热源,置换出沼气等高品质的能源用于烘干污泥和带动曝气鼓风机,以低品质热能替代高品质热能,实现能量优化配置的污泥减量化,从而解决污泥高温厌氧消化和污泥烘干高能耗的问题。

经查新,将热泵技术和污泥厌氧消化技术集成用于污泥的减量化与干化,实现用低品质热能替代高品质热能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该技术普遍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其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6)其它方面

“水处理工艺技术设备化”是环保行业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领域。

2007年,江苏金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在IBR高效一体化生物反应器,该设备是在SBR工艺基础进行改进,使污水在系统中形成厌氧一好氧-缺氧过程。

该设备主要适用于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厂矿企业

与生活污水类似的各种工业有机污水。

既可作为预处理方法,又可作为最终处理方法,且操作费用低廉。

在高效微生物菌种分离选育与应用方面,2007年山东美陵中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在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分离高效菌种,开发出高浓度废水生物强化处理技术—QBR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可提高10倍以上的容积负荷,极大地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不产生二次污染,有着良好的环境效益。

QBR工艺在石油化工行业有着很大的潜在市场潜力。

在研究开发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研发开发的同时,反应浓集后的氮磷如何处理也已成为关注的热点。

由于应用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池或污泥消化池等产生的高浓度溶解性磷酸盐液流,特别适合于可再生的鸟粪石、磷酸钙、磷酸铝等以沉淀形式分离。

膜技术、生物新技术等氮磷回收技术途径与形式也有研究应用的发展前景。

为此,2007年江苏金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开展了《新型MAP三相流化氮磷回收技术研究及关建装备研制》工作。

与此同时,太湖蓝藻的爆发引起了人们对村镇生活污染控制和环境敏感地区水污染控制的关注,适用于分散污染治理的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水好氧与兼氧处理新工艺的设备化研究,也已成为技术研发的重要领域。

2.2重点领域废水治理技术

在国家加强重点行业的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实行高污染、高耗水行业的“零排放”和低排放政策指导下,我国重点工业行业开展了新一轮的废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2007年,我国环保骨干企业在几个重点领域废水治理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2007年,由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强化反硝化/硝化(SDN)焦化废水处理成套技术”,在包钢焦化厂、新疆八一钢铁集团、邯钢、昆明焦化制气厂等6项废水工程中得到应用。

该SDN工艺系统以强化的A/O生化处理工艺为主体,辅以必要的预处理、深度处理及污泥处理系统,比较好地解决了CODcr、NH3-N、氰化物、油及硫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达标排放问题。

但该类技术对总有机氮(T-N)的去除效果不明显。

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还开发研制了“高氨氮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并在上海青浦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工程、安徽亳州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该技术的工艺组合为:

预处理+厌氧UASB+好氧AOMBR。

该技术解决了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NH3-N中游离氨对微生物抑制问题和带来的系统低C/N比、碳源不够,出水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

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可以达到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排放标准。

2007年,银河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GALAXY“水解酸化—改良型倒置A2/O—后絮凝”高氨氮难生化城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艺,并已成功应用到济宁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和济宁高新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该工艺取消了300%~400%的内回流工序,简化了工艺,动力消耗也大大降低,运行费较传统工艺省,脱氮除磷效果显著。

2007年山东德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采用过滤、物化沉淀、厌氧—好氧生化、高级氧化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处理造纸废水,成功开发“造纸废水零排放技术”。

该技术选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DIC作为厌氧段的主要反应装置,DIC厌氧反应器系德利公司的环保专利产品,其主要特点是不需外加动力、负荷较高、泥水分离效果好、污泥易颗粒化、操作简单、控制条件少。

该技术的高级氧化和过滤系统,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困扰造纸厂的阴离子垃圾积累问题,能够保证出水达到回用的要求。

针对我国小城镇、农村、风景区、高速公路收费站以及居民生活小区等为代表的分散式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现状,2007年深圳市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成功成套化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装置—智能型MBR中水回用设备。

该设备主要采用A/O工艺及膜生物反应器原理进行设计,并辅助紫外消毒等处理装置,可实现出水直接回用。

该设备具有占地面积较小、运行管理简单且投资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成为现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扔效辅助手段。

该设备被评为2008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A类技术。

2.3技术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我国水污染治理技术开发重点将着眼于重点工业行业难处理废水,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高含氮、高含硫废水的物化处理技术、适合高盐度,高浓度含混酸盐废水的物化处理技术。

在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应攻克难降解有毒废水处理的微生物菌种分离选育、高效微生物菌株的固定方法、高效脱氮菌剂分离与培育、高含氮有机废水的高负荷生物脱氮、优化脱氮除磷组合工艺等技术关键。

在废水物化处理技术领域,要重点发展高效絮凝技术和新药剂、精细过滤技术和新材料、抗污染、抗堵塞、耐高温、耐高压的膜分离技术和新型膜材料、强氧化技术和大功率臭氧发生器、紫外光发生器,以及高效分离技术的优化与集成。

此外,各种组合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尤其是物化处理与生物处理相结合的组合处理工艺技术,将成为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外,随着污水资源化和废水回用要求的提出,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也将成为水治理技术中比较活跃的领域。

2.4存在问题及建议

(1)目前我国污水治理技术的开发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以达标排放为目的的水平上,加之我国目前的技术研究基本是以单项技术为主,缺乏足够的系统性、完整性、集成性,也缺乏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和技术经济评价体系。

因此,如何更好地将单项技术转变为技术集成,由以达标排放为目的的污染治理调整到以水资源循环利用为目的的“零排放”,进行技术的综合集成,实现污水、污泥的再生利用与资源化,应是今后研发的重点。

(2)一些重点工业行业的有机废水处理还缺少适合我国国情、经济实用的污染治理技术。

应加强特定的高浓度、难降解、含氮、高含硫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加大单项实用技术和组合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力度;对先进、成熟、高效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也应加强推广与应用,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满足市场生态环境保护对水污染治理技术的需求。

(3)环保企业应在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及时将成熟、经济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产业化,满足市场需求。

在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应及时关注国际技术研究的发展动态,跟踪国际环保前沿技术,及时引进、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成果,提升我国技术水平。

3行业发展分析

3.1重点企业发展情况

根据行业调查数据,参与调查的38家企业中,2007年水污染治理领域年收入额超亿元的有16家,占调查总数的40%以上,其中有4家年收入超过5亿元。

本次调查涉及企业总资产共计131亿元,其中5000~50000万元的有19家,占调查企业的50%;5亿元以上的有8家,占21%。

可见,所调查企业规模较大,大部分为水污染治理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具有很好的行业代表性。

 

表12007年水污染治理企业调查概况

项目

数量

调查企业数(个)

38

注册资金总数(亿元)

20.79

总资产(亿元)

131.13

从业人数(人)

13887

年总产值(亿元)

76.73

年收入总额(亿元)

69.72

年利润总额(亿元)

7.21

纳税总额(亿元)

4.27

人均收入(万元)

50.2

人均利润(万元)

5.19

表1显示了本次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从中可以,被调查企业的平均年收入利润率为10.3%,高于2004年全环保行业的8.6%,但明显低于2006年水污染治理重点企业的15%。

说明近年来行业利润率已出现明显下滑趋势,这也是行业发展更趋于成熟稳定的体现。

从人均收入可以看出,重点骨干企业人均收入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与2006年调查的人均46.72万元比较,略额增长;但在人均利润方面,却比2006年的7.15万元明显下降。

在本次调查中,涉及水污染治理行业从业人数将近1.4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41.2%,技术人员中有28%为高级职称人员。

该数据比2006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可见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和需求在不断增长。

调查中,有18家企业都在2007.年对产品和技术研发进行了投入,总投入金额为1.7亿元,占调查总收入的2.4%,研发项目共计295项。

其中,研发投入较多的额桑德、金山、天雨、汶瑞、一环,研发投入在企业当年总收入比重最大的占20%以上。

这体现出水污染治理企业的对科技重程度的增长和本行业在促进科技进步方面的力量逐步增长。

调查企业的经济性质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企业为为主,分别占42%、16%和16%。

另外调查企业中还有少量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本次调查的38家企业,2007年水污染治理领域的总产值共计76.73亿元,销售收入总额共计69.72亿元,创造利润共计7.2亿元,缴税金额共计4.3亿元。

其中,工程设计与施工、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产品生产与销售三个领域收入所占比例分别为42.4%、8.4%49.2%,详见表2

表22007年水污染治理企业调查分领域情况

项目

工程设计与施工

设施运营

产品生产与销售

企业数(个)

29

23

25

年收入总额(万元)

295664.7

58501.8

343028.6

年利润总额(万元)

21279.7

8216.7

43477.1

注:

由于个别企业涉及工程、运营、产品等领域,其项目收益额一定交叉,因此年收入、利润总额与分领域收入、利润额之和略有差额。

3.2  产品生产企业发展

根据调查数据,2007年调查的25家产品销售企业共完成产值35.3亿元,实现年收入34.3亿元,利润4.3亿元,收入利润率为12.5%。

其中有9家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超亿元,江苏金山、江苏天雨产品销售收入在5亿元以上,江苏一环、无锡通用、汶瑞机械、北京天使等企业在2007年均有较高的产品销售收入。

表32007年水污染治理企业调查产品生产与销售构成情况

项目

合计

设备

药剂

材料

监测仪器

单位数(家)

25

23

6

3

4

年总产值(万元)

353015.4

307291.4

40937

2850

1937

年收入总额(万元)

343028.61

295692.3

33022

12378

1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