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319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docx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总14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案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枣、浅、秃、忍、呗、虽、乘、思”八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课文内容,并懂得道理,使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

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将生字画上记号,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文中生字组成的词和读读抄抄中的词语。

  3、同桌互相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和朗读情况。

  4、指名读课文。

边听边想。

课文讲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什么故事?

  三、识记生字。

  1、“我读你找”。

师读生字,生在“我会认”中迅速找出这个字。

读准枣、忍、虽、乘、思。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选自己熟悉的字组词。

  四、自读课文。

  1、学生高声朗读课文。

  2、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

  3、找出与插图相应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自主观察书上的范字,说说字形特点。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穿:

上下结构,上部分为“穴”字头,下半部是“牙”。

  弯:

第四笔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描红临写,完成“读读抄抄”。

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教学步骤

  一、学习第l~4自然段。

  1、自由读。

  2、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弯弯曲曲,浅绿色的衣服、光秃秃、又细又长”。

  4、指导朗读,小黑板出示。

  小柳树说:

“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

你看我,多漂亮!

  小柳树说: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

你看我,多漂亮!

  (读出骄傲、得意、瞧不起别人的语气。

  5、引导想象。

  面对小柳树的骄傲,小枣树可能会怎么想?

  6、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5、6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知道了什么?

  2、比较小枣树和小柳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3、从“过了一天又一天”“实在忍不住了”可以看出什么?

  4、再读读第5、6自然段。

  三、学习第八8自然段。

  1、指名读,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2、理解“温和”的意思,指名用温和的语气读小枣树的话。

  3、你从中看出了小枣树的什么品格?

  4、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此时,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四、朗读全文。

  l、接力读,其余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还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2、赏读。

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

然后小组同学在一起开展比赛,看谁读得好听。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绿绿的弯弯曲曲

  又细又长光秃秃

  跳舞结果实

  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二)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和会写两个生字,有感情地读文。

  【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用自己的语言来夸夸漂亮的小柳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师: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小客人,瞧,它们是谁(

课件出示: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照片)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他们的名字:

小柳树和小枣树。

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事情,想不想一起看看。

  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教师事先给出的三个温馨阅读提示朗读全文:

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带拼音的生字圈起来,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说一说:

()的小柳树和()的小枣树。

  

(2)出示8个含有生字的词语,指生读正音,并指导如何记住生字。

  (3)去掉生字的拼音,让学生挑战读。

  (4)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样的小柳树和什么样的小枣树。

  2、再读课文,突破重点

  

(1)请3名学生分别朗读课文2、3、4自然段,同时加以点评。

  

(2)同桌互读,同时用波浪线画一画在这三个自然中描写小柳树长得漂亮的语句。

  (3)讲解由学生反馈得到的描写小柳树漂亮的语句,通过指生读,齐读,领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小柳树的漂亮。

  (4)朗读升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句也来赞扬小柳树的漂亮。

  又过了几天,小柳树()。

  3、精读课文,加强语感

  

(1)教师引导与小柳树漂亮对比,小枣树就显得不漂亮,让学生找找描写小枣树不漂亮的语句。

  

(2)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三、拓展与巩固

  1、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

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醒。

先自己想想,然后小组交流。

  2、巩固会认的字,指导书写“怎、思”两字、游戏:

听音出示字卡。

(教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3、全课总结

  师: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朗读全文给大家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吧!

  【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课文都蕴涵了深刻而丰富的生活哲理。

对于这组课文的教学,要特别关注人文精神的挖掘与落实,在让学生不离开对语言文字感悟的同时进行自然的思想教育,使生动的教材显得更加鲜活。

授以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的能力,逐渐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

  那么针对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训”,结合我上课的这篇课文谈谈我的感想。

  首先,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在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学生以后对语文学习是否报抱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兴趣。

同是它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基础,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

那么针对长篇的低年级课文,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处理。

逐段的讲解必然会使学生降低学习兴趣。

所以,抓语言指导朗读显得尤其重要。

与教研员唐老师的沟通中也了解到朗读的形式也很多种:

领读、小组读、师生读等。

如果单单采取一种形式,对于学生的朗读毫无促进。

只有不断地变化朗读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来。

对于这一点,我在试教的过程中也深有体会。

在此次上课过程中,也试验到确实应该要这样。

  其次,教材是资源,学生也是资源,拥有不可估量的潜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

当前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学生能不能进行探究式的、自主发现式的学习,把学生当作资源去开发却并未得到普遍的共识。

比如强调语文阅读,便满堂读,由词到句,由句到段,最后由段到篇,形式上多读、多问、多发言,实质上只是反映了教师为主的阅读主体对教材的理解,学生完全是被动地顺着教师设计好的思维猜想,学生的情感思维得不到激发和定向,甚至完全被抹杀。

只有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读喜欢的句子,从自己的朗读中感受到句子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高。

  最后,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在课堂学习生活中主动自我教育,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还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鼓励学生,或者表扬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三)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读题想象,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知道的枣树和柳树。

  二、学生闭眼,伴随音乐,教师绘声绘色简述

  师:

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教师留出30秒左右的思维空间,任其发挥丰富的想象。

  师:

听到什么了吗?

  师:

再听听看!

然后音乐开始,教师绘声绘色简述。

“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柳树便成了春天的使者,它挺起细腰,最先向人们奉献绿色。

在微风中它披着飘逸的长发翩翩起舞,显得那么妩媚迷人。

可是小枣树呢,春天来了,那弯弯曲曲的树枝仍是光秃秃的。

刚开始,我也感到很奇怪,可是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小枣树是想把自己的营养保留下来,秋天能结出又大又红又甜的枣子奉献给人们。

多么优美的柳树,多么可爱的枣树,老师最爱这枣树和柳树……”你们听懂了什么?

  过渡:

多么可爱的枣树和多么优美的柳树,可是有一天,在它们之间却发生了一件事。

你们想了解他们之间的故事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

小柳树和小枣树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学生读生字

  (3)学生交流对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印象,相机板书。

  四、研读文本,感受不同性格

  

(一)

  1、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2、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3、指导读出小柳树的美。

  4、读中感知小柳树的骄傲。

  5、看到枣树弯弯曲曲的树枝,小柳树说些什么?

  “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

你看我,多漂亮!

  6、从小柳树的话里你听出了什么(

瞧不起、神气、骄傲)

  7、谁能比她读得更神气?

范读。

加上动作表情读。

  

(二)

  1、春天到了,你看到小柳树和小枣树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2、课文中那几句话写出了小柳树和小枣树在春天的变化呢?

  指读:

  

(1):

春天,小柳树发芽了。

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2):

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3、指导读出小柳树春天里的美丽。

  4、感悟小柳树更加瞧不起小枣树。

  

(1)这一次小柳树又对小枣树说了些什么你又听出了什么

  5、更加得意骄傲了,外表比原来还漂亮的她,和光秃秃的小枣树形成了更为鲜明的对比。

  

(2)对比两次说的话,要读出小柳树第二次比第一次更加骄傲得意的表情和语气来。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

你看我,多漂亮!

  6、更加骄傲,瞧不起小枣树,语速放慢,语调上扬。

做出动作,范读,指导。

  (三)

  1、小柳树越来越漂亮,也越来越骄傲。

难道小枣树一直就光秃秃的没有任何变化吗?

  2、从哪个词最能看出此时小柳树的心情(

得意)进行换词练习。

  3、指导学生表演朗读出小柳树在风中舞蹈的美丽姿态,和得意的心情。

  (四)

  1、看到小枣树结了满树枣子,又受到人们的喜爱,小柳树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想象:

如果你是小柳树,你认为此时小枣树会说她什么?

  3、小枣树说她什么“

春天小柳树发芽长叶早;秋天落叶晚;虽然不会结枣子,但长大了可以让人们在树阴下乘凉。

  4、从小枣树的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师帮助总结出小枣树宽容大度,谦虚,发现小柳树的长处夸奖她。

  5、齐读小枣树的话,体会枣树的为人。

  五、剖析总结

  1、你喜欢小柳树和小枣树吗为什么

  小结:

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

但是,老师也喜欢小柳树,因为小柳树长得很美,老师喜欢一切美的事物。

同时,小柳树还能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2、拓展:

《骆驼和羊》

  3、教师总结:

同学们,无论什么事物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人,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也要向小枣树学习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真诚地赞美他夸奖他。

对别人真诚地微笑,真心地赞扬,会让你、我、他心中充满阳光、充满自信!

愿每个同学都学会多看别人的长处,学会欣赏他人。

  六、板书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

  美温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教学反思:

  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

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

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的掠过水面,那它就静不下来了。

在课堂上,我努力想放飞一群蜻蜓,想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们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来,让孩子感受到朗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阅读的`快乐。

从开始确定研讨课的课文来,我就试图努力走进教材,走进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精神世界里,于是,确定了在朗读中让孩子们去感受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性格。

  从设计理念上,我试求以人为本。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篇清新的童话,课文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语言清新明丽,充满童趣,学生的情感容易被调动起来。

学生有情,文亦有情,“课文――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就是教师的情感,要由老师去点燃、去传递、去深化,让学生的情感随文波动起伏,与文共鸣,与情相融。

  从设计思路,我设计了以下几大部分:

  1、未成曲调先有情

  儿童的情怀是一湾浅浅的河,无风不起浪,无物不扬波,外力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它就平静不下来。

新课伊始,老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

情感的酝酿有赖于“情境的创设”,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入新课:

随着抒情音乐的播放,让学生闭眼欣赏,我向她们输送了一段抒情的结合文本的文字:

“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孩子们想象文字带给他的画面,音乐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想进入文本的情感。

此时,问孩子们:

“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学生的视觉、听觉、想象、思维“多频道运作”,全身心感应,“未成曲调先有情”。

  2、一言一语总关情

  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了,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

因此我让学生美读、做动作读。

在反复品读欣赏后,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当问到孩子们:

“假如你是小柳树,看到这满树又大又红的枣子,你会说什么”

学生的话夹子一下打开了,说得好极了,这时,我再出示文中小枣树的话,前后的对比,小枣树的性格就深深地烙在孩子们的心中了!

孩子们对小枣树充满了喜爱,这样子,他们一下就把小枣树说的温和的语气读出来了。

又如在理解小柳树的骄傲时,我重在引导孩子们谈感受后再读,听听!

孩子们的朗读多动情啊,小柳树的神气都被她们表现出来了!

  3、心有灵犀一点通

  语言的学习,是学生与课文的对话。

学生的情感总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如抓住“小柳树在微风中得意地跳起舞来。

”的“得意”一词,让孩子体会这时柳树的神气。

进而引导学生“:

你会给得意一换什么词”

打开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思维空间,继而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

接着让学生做动作朗读文字,使学生感受自己就是那舞姿翩翩的柳树,把柳树的动作、情感移植到自己身上,达成与柳树的融合。

读得也就有滋有味了。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精神能集中,聆听得很认真,大部分能在我的引导下去品读,感受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性格。

课堂上,有孩子们美美动情的朗读,有孩子们理解后尽情的表达,挺好!

可是,也暴露了我的缺陷。

对待课堂,对待孩子,我不够自信,放不开,总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想他们,我总想也把握他们回答的度,这样就导致了课堂上孩子们少了思想火花的碰撞,少了生成。

其实,孩子们的天性是很聪明的,就像我课后问他们的:

“怎么会回答得这么好啊!

”小家伙们说因为认真听了,觉得不难!

往往,因为我们过多的“担忧”,过多的“牵护”。

孩子们的灵动就会被我们扼杀了!

还有,如肖老师说的,二年级的孩子是最好培养质疑能力的,可是,在我的课堂上,却疏忽了孩子们这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下来,想挑战别的类型的课文,想提高自己的课堂调控生成的能力,想看到课堂上有更广泛的学生参与回答,想努力突破自己的教学模式。

好多好多,想起了省略号,想起了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好多,愿意向更多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惟有学习,才能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