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9895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docx

《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docx

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

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规划

(框架思路征求意见)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〇一九年十月

 

第一章前言

纺织产业是苏州市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在吸纳社会就业、出口创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苏州纺织产业历史悠久,在苏州的GDP总量中占有重要份额。

而纺织产业链中的印染环节在提高纺织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印染行业的能力提升将有效提高中国纺织业的竞争力。

将印染行业定为重污染行业是不严格的,为了促进苏州市印染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对接国家、江苏省、苏州市等系列上位规划,结合苏州市发展实际,研究明确印染产业的产业重点、发展路径和政策保障,用于推动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提升苏州纺织业的综合竞争力,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主要依据:

《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

《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印染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7)

《2018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n

第二章背景分析

第一节国家印染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印染业是纺织品精加工和提高附加值的关键行业,在整个纺织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是纺织业发展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

我国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印染生产加工基地,具有较明显的产业规模优势和产品竞争优势。

(一)产业布局

印染产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印染产业集群逐年增强,如浙江的绍兴、萧山,江苏的盛泽,福建的石狮,山东的昌邑等地区,在印染产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2018年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和山东等东部沿海五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为95.65%,其中,浙江省排名第一,江苏省印染布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66%。

表1.2015-2018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产量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浙江

产量

317.63

322.09

313.26

289.22

占比

62.34

60.35

59.72

58.94

江苏

产量

64.47

67.04

66.94

62.13

占比

12.65

12.56

12.76

12.66

福建

产量

40.23

47.67

49.36

56.24

占比

7.90

8.93

9.41

11.46

广东

产量

38.22

37.99

39.56

34.55

占比

7.50

7.12

7.54

7.04

山东

产量

27.51

29.98

28.67

27.21

占比

5.40

7.12

5.46

5.54

其他

产量

21.47

28.93

26.80

21.35

占比

4.21

5.42

5.11

4.35

合计

产量

509.53

533.70

524.59

490.69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二)技术装备情况

目前,我国印染技术在许多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主要技术与产品基本满足市场需要,企业也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前处理工艺如高密化纤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关键技术、退煮漂二步法或者一步法短流程工艺等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染色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低给液短流程印染技术、小浴比染色、羊毛高效深度染色等技术不断完善。

在印花技术方面,圆网印花和平网印花的精细度大幅提升,喷墨印花技术在装备、墨水和产品设计开发等方面发展迅猛;染料超细化技术达到产业化水平,涤纶短流程印花系统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污染物治理方面,废水处理新技术得到不断的推广应用,定型废气深度治理技术技术、印染废水低成本处理与高效再生利用关键技术成功推广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等多项具有节能减排效果的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

近几年,我国印染装备水平大幅提高,节能、节水、环保、高效的生产设备得到广泛应用,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高精度圆网印花装备、超高速数码喷印设备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连续式退煮漂设备、丝光机、连续轧染设备、针织物连续练漂水洗设备等高效连续加工设备得到推广应用;小浴比间歇式染色机得到广泛推广;高精度平网圆网印花,电脑测色配色系统,电脑分色、电脑制网系统,白坯、成品立体智能仓储系统等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正在逐步推进。

(三)管理水平及产品现状

印染行业是管理复杂、管理要求高的行业,涉及原料、染化料、工艺、能源以及三废治理等诸多方面。

目前我国印染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三级计量管理、化学品管控、大量信息、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在有实力的企业得到应用。

随着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升,我国产品档次和优质面料的比例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产品档次与一流的加工水平不匹配,品牌影响力不够、设计能力较弱等;产品同质化严重,大多为委托加工,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下降及产业生态安全性的要求,一些企业试图向东南亚转移。

(五)污染防治现状

1、废水治理

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纺织工业排放的废水总量不断增加,对我国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十二五”以来环境保护部将纺织印染行业纳入环境重点监控行业之一,并将CODCr和氨氮列为约束性指标,加大纺织印染行业环境治理的力度。

印染行业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设备和生产工艺,升级生产装备及废水处理设施、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污染物治理等手段和措施,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排放量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是仍然形势严峻。

2、废气治理现状

印染企业的废气主要来自于热定型、涂层工艺以及锅炉产生的废气,由于大部分企业采用集中供热方式,部分企业使用其他热源的锅炉。

定型机废气具有温度高、湿度大、含油烟和成份复杂等特性,危害职工和居民身体健康,危及企业的安全生产,并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多个行业进行工业废气重点治理,纺织印染行业是其中之一。

近几年来,我国东南沿海的部分城市,针对印染定型机烟气的专项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3、固体废弃物治理现状

印染企业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包装、印染废布及、染料废物、锅炉燃烧产生的废渣、污泥等。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布、污泥等按一般固体废弃物处理,定型废油和废原料包装桶属于《国家危险固废名录》中列明的危险固废,废原料包装桶收集后应及时由供应商回收;废染料、定性废气治理装置产生的废油经收集后由有资质的单位收集。

第二节苏州市纺织产业链现状分析及发展要求

苏州纺织行业是传统产业,在苏州市的GDP总量中占有重要份额,在全省纺织行业中约占三分之一,出现了波司登、华芳、澳洋、AB、梦兰、华佳、恒力、盛虹、雅鹿等一批强势企业,在全国纺织行业中也占有较高地位。

全国百强企业中苏州纺织行业就占了4家,苏州百强企业中纺织行业有27家。

全行业拥有一个中国世界名牌,20个国家名牌,形成了16个国家产业集群。

苏州纺织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偏低,发明专利数量少,阻碍了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大部分高端纺织设备依赖进口。

纺织原料开发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影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我市纺织产业经济总量虽高,但效益水平不高。

客观因素是企业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原材料、用工等成本费用较高。

(3)技术装备水平仍显落后。

印染行业缺乏大的投入,节能减排压力大,与环境保护矛盾较为突出,企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对印染行业来说,主要任务为采用国际先进技术进行印染装备升级,淘汰落后生产设备以及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工艺装备。

开发功能性特种印染后整理新技术。

大力推广高品质、低能耗、低污染的转移印花、数字印花、节能节水新型印染技术。

提高天然纤维后整理技术,化纤仿真技术,多种纤维复合染整技术。

注重研究欧美发达国家的环保及生态技术标准,开发使用新型染化料和助剂,达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第三节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及竞争力分析

苏州市印染企业300多家,地理条件优越,产业配套齐全。

以江苏省吴江市为例说明,吴江是印染企业比较集中的印染产业集群。

为进一步加快吴江市印染行业落后设备淘汰步伐,提高印染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促进印染行业结构调整,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吴江市政府制定加快淘汰印染企业落后设备的实施办法。

市政府组织对印染设备现场核查,提出通过三年的努力,淘汰20%的落后印染设备,确保全市印染企业实际排污量减少10%以上。

1、制定淘汰设备的范围和标准

吴江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结合吴江市印染行业发展现状,制定淘汰设备的具体范围和标准。

凡达不到环保、安全、质量等标准的落后染整设备,经环保、安监、质监等部门检测确定为不宜使用的,依法实施强制淘汰。

2、政府补助政策

市财政对完成年度淘汰落后设备任务的企业给于一定的经济补助,具体标准为按淘汰印染设备出售价格的50%进行补助,并制定单台设备补助金额的规定限额。

补助资金直接划拨给企业。

3、配套措施

市政府设立引进先进进口设备专项基金,分三年实施。

对完成年度淘汰任务的企业,当年实现废物达标排放和上级下达的污染物减排指标,并且其引进设备符合市政府鼓励发展的重点先进设备目录的,市财政按引进设备总额的一定比例予以奖励。

对于未实现淘汰目标的企业,不得享受各级优惠政策。

环保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对其实际排污量进行核定,对超出《排污许可证》核定量的,严肃处理。

此外,拥有大型标杆企业,如盛虹集团有限公司。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印染企业之一,设计建设了国内领先的印染废水处理与深度回用工程。

盛虹印染根据加工产品及废水的相关特性及清洁生产的相关要求,研发设计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淘汰使用产生二次污染的有害物质(如有害絮凝剂等),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妥善处置防止二次污染和污染转移,减少处理后的水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并实现废水资源化,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盛虹集团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引进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印染设备,通过设备更新实现提档升级。

并根据现代化进口设备特点,集团对各类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综合能耗。

第三章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升级的意义

第一节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分析

一、苏州市印染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通过调研,回收苏州市下辖的常熟、吴江、张家港、太仓、相城合计301份调查问卷。

其中常熟135家,吴江61家、张家港71家、太仓35家、相城3家。

印染产品主要有棉、化纤机织布、丝绸、针织布、纱线等,其中棉、化纤印染精加工企业占比较大。

根据305家企业调查表统计,主要设备以国产设备为主,有部分需要淘汰的落后装备。

热定型机基本上有定型机的企业都已安装了烟气余热回收和净化处理装置。

根据调研统计,近年来,多数企业采用中压蒸汽和天然气定型,配置了冷却水、冷凝水回收装置,大部分企业对生产排水进行清浊分流、分质处理、分质回用;有碱减量工艺的配置了碱减量工艺回收装置。

定型机废气净化、余热回收情况较好,配备热定型机的企业均对定型机废气净化、余热回收采取了相应措施。

从企业调查表统计,苏州市印染企业大部分都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实现水电汽三级计量管理,少数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第二节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面临瓶颈问题

1、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根据问卷调查,只有部分企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较高,配备了染化料助剂自动配送、加工过程主要参数自动监控、验布、包装自动化系统。

大部分企业主要设备配置了在线检测与控制系统,多数印染企业使用普通仓库进行物料仓储管理。

2、企业管理总体较为粗放

一些企业生产作业区布局不合理,染化料存放不够规范,现场管理不到位,个别企业车间卫生情况差。

企业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除此之外,企业的设备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和机物料管理等也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总体上,苏州市印染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近几年苏州市政府鼓励企业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引进新设备。

5年以内的设备占比较大,但基本上是国产设备,进口设备相对偏少。

节能节水、高效环保的设备较少,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的后整理设备也偏少。

4、企业以加工生产为主,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企业大多以来料加工为主,印染产品主要是通用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缺乏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自主品牌少。

第三节苏州市印染产业升级的基础及意义

苏州市地处太湖流域,地理位置优越,纺织产业上下游配套齐全,通过产业升级,可推动苏州市产业集聚化、高质量发展。

具体路径及意义如下:

(1)充分利用技术、资金、研发、品牌、营销渠道的优势,跟踪国际最新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装备,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和能源消耗低的产品。

(2)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生产能力。

(3)加强节能管理和成本管理,学习、引进、消化国际先进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经验,并在行业内全面推广,确保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切实发挥先进的效益。

第四章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及路径

第一节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围绕“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园区为载体,不断推动苏州印染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努力再造苏州纺织经济发展新优势,为全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供可行性经验。

在省、市政府的指导下,苏州印染产业面向未来,在产品质量、创新水平、自主品牌、管理能力等产业竞争力方面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主要指导思想有以下建议:

一、坚持政府引导和企业为主相结合

二、坚持资源保障和控制约束性指标相结合

三、坚持循序渐进和攻坚突破相结合

第二节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的定位及目标

经过5-10年的发展,将苏州市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生态印染产业发展基地、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

印染园区的搬迁企业要高起点、高水平建设,企业入园标准的制定应兼顾当前行业发展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容量,使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从规模、技术装备、资源与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质量管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印染企业提出入园要求。

 

第三节苏州市印染产业发展的路径与规划

建立印染产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

建立和完善园区内企业污水等污染物的集中处理,特别对印染集中区,建立污水处理厂,集中控制和处理。

除生产企业外,积极完善物流、研发、检测、信息等配套产业;在土地等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促进企业合作,提高集群的聚合程度。

园区规划另外委托专业的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