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9935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docx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5)——物质的质量和密度

一.物质的基本属性(共2小题)

1.(2020•淮安)如图所示,将金属勺与塑料勺同时放入同一杯热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勺尾,发现塑料勺不烫手,而金属勺很烫,主要是因为金属勺具有(  )

A.良好的导热性B.较大的硬度

C.良好的导电性D.较大的密度

2.(2020•连云港)2020年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疫情之下,医用口罩人人必备,下列关于医用口罩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面料具有较强的过滤性

B.面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

C.鼻梁上的压条应选用可塑性差的材料

D.鼻梁上的压条应选用密度大的材料

二.质量的估测(共1小题)

3.(2020•镇江)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质量约为500kg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0m/s

C.LED节能台灯的功率约为500W

D.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三.质量的单位换算

四.密度及其特性(共1小题)

4.(2020•盐城)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橡皮的密度。

如图所示,他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出橡皮的质量为  g,再用量筒测出橡皮的体积为10cm3,则橡皮的密度为  g/cm3.橡皮的硬度比钢尺  。

五.密度的计算(共1小题)

5.(2020•扬州)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的密度关系ρa>ρb>ρc

B.a的密度是b的两倍

C.若将b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变为0.5×103kg/m3

D.若将c的体积增大到4×103m3,它的密度不变

六.密度公式的应用(共2小题)

6.(2020•常州)北方寒冬,为制作冰雕所需的冰块,艺术家找来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箱子,箱内空腔长1m、宽0.6m、高0.5m。

在箱内加深度为h0的水,一夜之后水完全结冰,且冰块恰好与空腔形状完全一致。

已知ρ水=1×103kg/m3,ρ冰=0.9×103kg/m3,则h0为(  )

A.0.5mB.0.45mC.0.4mD.0.35m

7.(2020•徐州)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地基沉降

建在地面的房屋往往会面临地基沉降问题,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就是因为地基沉降不均匀而倾斜的。

房屋下方的地层通常包括土层和岩石层,岩石风化、脱落形成的细小颗粒称为土粒,土粒很坚硬,很难被压缩。

但土粒之间有很多孔隙。

如图a所示,土由土粒和土粒间的孔隙构成,土中孔隙的总体积和土粒的总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与坚固的岩石层不同,外加压力时,土粒会发生移动。

重新排列、靠紧,土的体积就变小了,如图b所示,房屋对下方地层的压力很大。

土层被压缩,就造成了房屋的地基沉降,因此在建造房屋之前要勘测地层,预估地基的沉降量。

(1)从土的构成看,土被压缩的体积可以认为等于  减小的体积。

(2)在一次建造房屋前的地层勘测中,从上层中取一些土作为样本,烘干后测得密度为1.8×103kg/m3,已知土粒的密度为2.7×103kg/m3,则土的孔隙比为  。

(3)对上述样本土进行压缩试验,得到孔隙比和所加压强的数据如表所示请在坐标图中画出e﹣p关系图象

压强p/105Pa

1

2

3

4

孔隙比e

0.45

0.42

0.40

0.39

(4)若该房屋的重力为1×107N,地基面积为40m2,下方土层厚度为6m。

请根据以上数据,预估地基的沉降量为  m。

七.固体密度的测量(共1小题)

8.(2020•苏州)用天平测量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将该石块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a/b/c)。

石块的密度是  kg/m3。

八.液体密度的测量(共1小题)

9.(2020•淮安)在测量酒精密度的实验中,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酒精和烧杯的总质量m1=64g;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内,如图甲所示,量筒内酒精的体积V=  cm3;接着测量剩余酒精和烧杯的总质量m2,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m2=  g,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酒精的密度ρ=  g/cm3.

九.密度与温度

一十.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共1小题)

10.(2020•常州)劳技小组在实验室用1份体积的水和3份体积的纯酒精充分混合而成消毒液。

已知ρ水=1×103kg/m3.ρ酒精=0.8×103kg/m3.则该消毒液的密度(  )

A.恰好等于0.8×103kg/m3

B.略微小于0.85×103kg/m3

C.恰好等于0.85×103kg/m3

D.略微大于0.85×103kg/m3

一十一.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共3小题)

11.(2020•无锡)小红利用托盘天平(最大测量值200g。

分度值0.2g)、量筒、水(ρ水=1.0×103kg/m3)、食盐,烧杯、白纸、滴管、勺子等器材配置盐水,步骤如下:

(1)调节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为称量出2g盐,小红先将一张白纸放在天平左盘上,仅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游码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白纸的质量为  g;接下来,应该先将游码移至  g处,再用勺子向左盘的白纸上逐渐加盐,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3)用量筒量取50mL的水,并全部倒入烧杯中,再将2g盐全部倒入烧杯中(假设加盐后烧杯中水的体积不变),则小红所配置的盐水密度为  g/cm3。

(4)小红发现可以用实验中的天平和烧杯制作“密度计”。

她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0g。

然后在烧杯中加水,使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0g,并在水面位置处做好标记,如图乙所示。

测量液体密度时,将待测液体加至“标记”处,用天平称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为方便使用该“密度计“,小红做了如下的使用说明:

①图丙中横坐标表示m,纵坐标表示待测液体密度ρ.请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ρ﹣m图象,并在坐标轴上标出ρ的最大值。

②理论上,该“密度计”可以鉴别密度差异不小于  g/cm3的液体。

12.(2020•泰州)为做好消毒防疫,学校给各班准备了一些瓶装的75%消毒酒精。

小明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围绕这些消毒酒精开展下列活动。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先将  ,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接着小明用天平测出一瓶酒精的总质量为96.2g,再将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液面如图甲所示:

最后用天平测出剩余酒精和瓶的总质量,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天平的读数为  g,75%消毒酒精的密度为  g/cm3;

(2)如图丙所示是小明用粗细均匀吸管制成的简易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水中时,水面位于图中A处,图中AB间距离为10.5cm,则A处应标为  g/cm3.再将该密度计漂浮在75%消毒酒精中,此时所受的浮力的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它浸入酒精中的深度h为  cm;

(3)如图丁所示是三位同学用不同的粗细均匀吸管制成的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水中时的情形,其中密度计  (选填“①”、“②”或“③”)在测量其他液体密度时结果更精确。

13.(2020•南京)现有一瓶饮料,小明用托盘天平、烧杯和已知密度为ρ0的金属块测出了饮料的密度ρ。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1,读数如图所示,为  g。

(3)把金属块放入空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饮料,使金属块浸没在饮料中,在烧杯液面位置做好标记。

测出此时瓶和饮料的总质量为m2。

(4)取出金属块,放在台面上,往烧杯中倒饮料,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  的总质量为m3。

(5)ρ=  (用符号表示),金属块取出时带走部分饮料,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一十二.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共2小题)

14.(2020•宿迁)小明想知道橡皮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的  处,若此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橡皮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橡皮的质量为  g;他又用量筒和水测出橡皮的体积为8cm3,则橡皮密度为  g/cm3。

15.(2020•扬州)某学习小组利用空矿泉水瓶、烧杯、量筒、剪刀、记号笔、细线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测量了一块小矿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1)实验步骤:

A.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如图1);

B.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将石块放入剪下的矿泉水瓶内,使矿泉水瓶漂浮在烧杯中,并用记号笔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如图2);

C.取出矿泉水瓶,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至  ,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V2(如图3);

D.再用细线拴住小矿石缓慢放入量筒中,此时总体积V3(如图4)。

(2)小矿石的密度表达式ρ石=  (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

(3)由于矿泉水瓶有质量,会导致小矿石密度测量值  ,有同学指出只要在步骤C进行适当修改就可以,该同学修改的内容是  。

一十三.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共3小题)

16.(2020•南通)学习小组用侧壁扎有小孔的长塑料瓶做“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时,发现每次小孔中水的流量Q(单位时间内喷出水的体积)不同,水的流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大家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

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猜想2:

与小孔距水面的深度h有关

猜想3:

与小孔的横截面积S有关

(1)为验证猜想1,他们在三个相同塑料瓶侧壁的同一位置各扎一个小孔,三孔形状如图甲所示,在小孔处安装阀门和流量计(测流量的仪器)将瓶中均装满水,打开阀门,测出流量,此步骤存在的问题是  。

(2)肯定猜想1后,为探究猜想2,他们在同一塑料瓶的不同位置,分别开相同的圆孔。

进行实验。

①下表是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流量Q与小孔深度的平方根

的关系图线,表格中第3次流量Q=  cm3⋅s﹣1。

序号

孔面积S/cm2

孔深度h/cm

h平方根

/cm

流量Q/cm3•s﹣1

1

0.2

10

3.2

28

2

0.2

16

4.0

36

3

0.2

25

5.0

  

4

0.2

36

6.0

54

5

0.2

50

7.1

64

②进一步分析,他们认为深度影响流量的原因是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  ,喷出小孔的水流速也越大。

(3)对于猜想3,大家认为是正确的,为进一步探究流量Q与小孔横截面积S之间的定量关系,老师画了图丙所示的水柱模型,其中v表示水从小孔流出的速度,l表示时间t内流出水柱的长度,S表示小孔的横截面积。

①根据流量定义并结合模型,推导流量Q与流速v、面积S的关系式:

Q=  ;

②通常情况下,喷泉竖直向上喷出的水柱在上升阶段粗细并不均匀,则喷出水柱在空中上端较  (选填“粗”或“细”)。

17.(2020•常州)疫情期间,伊朗一度流传“甲醇可治新冠”的谣言,导致多人中毒。

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我国支援伊朗乙醇(即酒精)等大量医疗物资,并外派专家指导民众科学抗疫。

甲醇、乙醇是不同物质,属性如表格所示:

物质/属性

毒性

可燃性

密度(kg/m3)

沸点(℃)

比热容[J/(kg•℃)]

热值(J/kg)

甲醇

毒性大

易燃

0.8×103

64.7

2.5×103

2.3×107

乙醇

毒性低

易燃

0.8×103

78

2.4×103

3×107

实验室两个相同容器内分别装有甲醇、乙醇,但标签污损,为准确鉴别,同学们对这两种液体分别用字母A、B标识,并设计如图所示的三种实验方案,展开可行性、安全性论证。

方案甲

方案乙

方案丙

(1)方案甲可测量A、B液体的  ,但无法鉴别。

(2)方案乙可根据A、B液体的  不同进行鉴别,当把两同规格烧杯内的水由常温都加热至90℃,同规格燃料瓶内剩余较多的液体是  。

(3)方案丙:

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同规格烧杯内初温相等的A、B液体,一段时间后(液体都未沸腾)温度较高的液体是  ;继续加热,直至两烧杯内液体都沸腾,温度较高的液体是  。

从安全性考虑,由于  ,该方案被明令禁止。

18.(2020•扬州)疫情防控期间,小明是班级的卫生员,负责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同学们的体温,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同学们之间的体温相差较大,同一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不相同。

为了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小明提出猜想:

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距离有关。

并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

(1)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  相同。

对四位同学的额头与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据记录如表:

额头

36.6

37.0

36.8

36.8

手腕

36.4

36.4

36.2

36.3

实验数据表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小明建议要考虑不同部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保持  相同,实验数据如表:

间距(cm)

1

2

3

4

5

10

15

20

25

30

温度(℃)

36.5

36.5

36.5

36.4

36.3

36.1

35.7

35.1

34.7

34.1

由数据可知,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  (填“有关”或“无关”),小明建议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  cm以内。

(3)小明进行深入探究,找来了如图所示红外测温仪的结构简图。

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热辐射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透镜会聚于图中  中心位置。

由此可知,导致温度测量值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

一十四.物理常识(共1小题)

19.(2020•泰州)下列关于科学家与其贡献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杠杆原理

B.奥斯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安培﹣﹣发现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D.托里拆利﹣﹣最早测出大气压值

一十五.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共1小题)

20.(2020•无锡)如图所示,是服装店内贴在墙壁上的刻度尺,可以方便儿童测量身高,该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  )

A.mmB.cmC.dmD.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物质的基本属性(共2小题)

1.【解答】解:

将塑料勺、金属勺分别放入同一杯热水中,用手触摸勺尾,发现塑料勺不烫手,而金属勺很烫,这是因为金属的导热性好,是热的良导体。

故选:

A。

2.【解答】解:

A、医用口罩能够有效隔离吸入呼吸道的固态颗粒物,同时不能影响正常的呼吸,所以面料要具有较强的过滤性。

故A正确;

B、使用口罩的目的是为了卫生、健康,面料与导电性无关。

故B不正确;

C、为保证口罩与面部紧密接触,口罩上方的压条应选用可塑性强的材料。

故C不正确;

D、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鼻梁上方的压条尽可能选择密度小一些的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减小对鼻梁的压力。

故D不正确。

故选:

A。

二.质量的估测(共1小题)

3.【解答】解:

A、中学生质量约为50kg,故A错误。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m/s左右,故B错误。

C、LED节能台灯的功率约为5W,故C错误。

D、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5℃,符合实际,故D正确。

故选:

D。

三.质量的单位换算

四.密度及其特性(共1小题)

4.【解答】解:

①由图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橡皮的质量是m=20g+1.2g=21.2g;

②橡皮的密度为ρ

2.12g/cm3;

③由生活经验可知,橡皮的硬度小,钢尺的硬度大。

故答案为:

21.2;2.12;小。

五.密度的计算(共1小题)

5.【解答】解:

由图象可知,横轴是质量,纵轴是体积。

AB、由图象可知,当Va=Vb=Vc=2×10﹣3m3时,ma=1kg,mb=2kg,mc=4kg,则a、b、c的密度分别为:

ρa

0.5×103kg/m3,

ρb

1×103kg/m3,

ρc

2×103kg/m3,

所以三者的密度关系ρa<ρb<ρc,

a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

,故AB错;

CD、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所以将b的质量减半,b的密度不变,还是1×103kg/m3;

将c的体积增大到4×103m3,它的密度不变,还是2×103kg/m3,故C错误、D正确。

故选:

D。

六.密度公式的应用(共2小题)

6.【解答】

解:

在箱内加深度为h0的水,水的体积:

V水=1m×0.6m×h0,

水结冰,冰的体积:

V冰=1m×0.6m×0.5m,

水结冰,状态变化、质量不变,可得:

m水=m冰,

由ρ

可得:

ρ水V水=ρ冰V冰,

1×103kg/m3×1m×0.6m×h0=0.9×103kg/m3×1m×0.6m×0.5m,

解得:

h0=0.45m。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

B。

7.【解答】解:

(1)土中存在孔隙,压缩时能够将这些孔隙压缩掉,所以土被压缩的体积可以认为等于空隙减小的体积;

(2)设样品的质量为m,烘干后样品和孔隙的总体积为:

V总

实心的土粒体积:

V土粒

空隙体积:

V孔=V总﹣V土粒

孔隙比:

e

0.5;

(3)取对应的孔隙比数据为纵坐标,压强数据为横坐标,描点作图,如图所示:

(4)地基总体积为:

V=Sh=40m2×6m=240m3=V土粒+V孔隙……①;

0.5﹣﹣﹣﹣②;

由①②得V土粒=160m3,

V孔隙=240m3﹣160m3=80m3,

房屋对地基的压强为:

p

2.5×105Pa,

由图可知,此压强下对应的孔隙比约为e=0.41,

0.41,

V孔隙′=0.41V土粒=0.41×160m3=65.6m3,

压缩的体积为:

△V=V孔隙﹣V孔隙′=80m3﹣65.6m3=14.4m3,

沉降量为△h

0.36m。

故答案为:

(1)孔隙;

(2)0.5;(3)如图所示:

(4)0.36。

七.固体密度的测量(共1小题)

8.【解答】解:

(1)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示数的和,石块的质量m=20g+5g+4.2g=29.2g;

(2)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凹面最低处相平,故b的读数方法正确;量筒的分度值为1mL,石块与水的总体积为40mL,量筒内装有30mL水,石块的体积为:

V=40mL﹣30mL=10mL=10cm3,

石块的密度:

ρ

2.92g/cm3=2.92×103kg/m3。

故答案为:

29.2;b;2.92×103。

八.液体密度的测量(共1小题)

9.【解答】解:

(1)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内酒精的体积为V=40mL=40cm3;

(2)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剩余酒精和烧杯的总质量m2=20g+10g+1.2g=31.2g;

(3)酒精的质量m=m1﹣m2=64g﹣31.2g=32.8g,

酒精的密度为:

ρ

0.82g/cm3。

故答案为:

40;31.2;0.82。

九.密度与温度

一十.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共1小题)

10.【解答】解:

设一份的体积为V,

因为ρ

所以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

酒精的质量为m酒精=3ρ酒精V,

所以混合液体的总质量为m合=m水+m酒精=ρ水V+3ρ酒精V,

混合液体的总体积为V合=V+3V=4V,

混合液体的密度为ρ合

0.85×103kg/m3,

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所以两种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略小于4V,

因此混合液体的密度略大于0.85×103kg/m3。

故选:

D。

一十一.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共3小题)

11.【解答】解:

(1)由题意可知,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且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

由“右偏左调,左偏右调”的规则可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由甲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白纸的质量为0.4g,

要称量出2g盐,可以先将游码移至2.4g处,再用勺子向左盘的白纸上逐渐加盐,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3)水的体积V水=50mL=50cm3,由ρ

可得,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g/cm3×50cm3=50g,

则盐水的质量m盐水=m水+m盐=50g+2g=52g,则小红所配置的盐水密度ρ盐水

1.04g/cm3;

(4)①由题意可知,空烧杯的质量m0=50g,然后在烧杯中加水,使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100g,

则烧杯内水的质量m水=m1﹣m0=100g﹣50g=50g,烧杯内水的体积V水=50cm3,

测量液体密度时,将待测液体加至“标记”处,用天平称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则液体的体积V液=V水=50cm3,

则烧杯内液体的质量m液=m﹣m0=m﹣50g,液体的密度ρ液

1.0g/cm3,

所以,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与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的关系为一次函数,

当烧杯内没有液体时,m=50g,液体的密度ρ液=0g/cm3,

当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0g时,液体的密度ρ液=1.0g/cm3,

当托盘天平称量达到最大测量值200g时,液体的密度最大,即ρ液=3.0g/cm3,

则ρ﹣m图象如下图所示:

②由托盘天平的分度值0.2g可知,该“密度计”可以鉴别液体质量的差异为0.2g,

则该“密度计”可以鉴别密度差异△ρ

0.004g/cm3。

故答案为:

(1)右;

(2)0.4;2.4;(3)1.04;(4)①如上图所示;②0.004。

12.【解答】解:

(1)使用天平时,应该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接着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剩余酒精和瓶的总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即m剩余=50g+10g+1.2g=61.2g,

酒精的质量m酒精=96.2g﹣61.2g=35g,

由图甲读出酒精的体积是40mL=40cm3,酒精的密度为ρ酒精

0.875g/cm3。

(2)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水中时,水面位于图中A处,说明此时密度计在A处显示的密度值应该为该液体的密度,所以则A处应标为1g/cm3。

由题意可知,密度计在酒精消毒液中处于漂浮状态,所受的浮力等于密度计的重力;由于密度计在水中也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密度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也等于密度计的重力,所以密度计漂浮在75%消毒酒精中,此时所受的浮力的等于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由于密度计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F浮水=F浮酒精,

则ρ水gV排水=ρ酒精gV排酒精,

ρ水gS吸管h水=ρ酒精gS吸管h酒精,

解得h酒精

12cm,

故它浸入酒精中的深度h为12cm。

(3)密度计的特点是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上小下大,而且分度值越小越准确;深度深,刻度间隔越大;由题图可知密度计②所处的深度最深,刻度间隔最大,测量值最准确。

故答案为:

(1)游码归零;61.2;0.875;

(2)1;等于;12;(3)②。

13.【解答】解: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然后再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金属块的质量:

m1=50g+20g+10g+2.4g=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