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0085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docx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

一、训诂工作与训诂材料

1.训诂名称的由来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的《毛诗诂训传》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的疏中对“训”和“诂”分别作了解释。

他说:

“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训者,道也。

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孔颖达的意思是说,诂和训,是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

(一)“诂”是解释“异言”的。

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

因时代不同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古语。

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方言。

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雅言)去解释,这就是“诂”。

(二)“训”是道形貌的。

所谓“道形貌,就是对文献语言的具体的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对于训诂二字的理解,马瑞辰有《毛诗诂训传名义考》;黄侃说,“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2.训诂工作

(1)注释工作。

用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文意训释和词义训释。

(2)纂集工作。

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类聚工作。

(3)考证工作。

考释和证明的合称,考释是指找出已经作出的训释的原始依据;证明是提出有力的证据。

3.训诂材料

(1)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2)纂集类训诂专书。

例如《尔雅》、《说文解字》、《释名》、《方言》等。

(3)考证材料。

清代一些大家的考证专书有顾炎武的《日知录》、王念孙和王引之父子的《读书杂志》与《经义述闻》、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等。

也有的直接以“考”命名,如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赵翼的《亥余丛考》、沈家本的《历代刑法考》等。

二、训诂体例与训诂原理

1.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

2.训诂原理,指从训诂工作和训诂材料中总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

三、训诂学

1.内容和范围

训诂和训诂学虽密不可分,又不是一回事,前者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工作和材料,后者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

黄侃辨析: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

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训诂学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2.训诂学定位及与其他学科关系

训诂学是古代“小学”的一个分支

第一章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训诂的产生期——先秦两汉萌芽期先秦,系统化期两汉。

二、深入与扩展期——魏晋隋唐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再度注释的出现。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2.训诂范围的扩大。

在南朝宋徐广《史记音义》的基础上,裴骃作了《史记集解》。

唐代司马贞作《史记索隐》,张守节撰《史记正义》。

后人将三书合刊,称为《史记三家注》。

3.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三、更新与变革期——宋元明

1.宋代的疑古与创新.。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程颢、程颐、朱熹等代表的宋明理学的需要,二是训诂工具的改进,宋代开创了古音的研究。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2.明末训诂的进展。

梅膺祚著《字汇》,张自烈有《正字通》,朱谋玮《骈雅》、方以智《通雅》、陈士元《俚言解》、张存绅《雅俗稽言》、李实《蜀语》、黄生有《字诂》和《义府》。

四、实践的兴盛与理论的探讨期——清代

1.顾炎武与乾嘉学派兴起。

开清代朴学风气之先的是顾炎武,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韵补正》《金石文字记》《左转杜解补正》《肇域志》《天下君国利病书》等。

2.段玉裁王念孙为代表的乾嘉训诂学。

段、王二人的老师戴震是当时影响最大的皖派的开山祖师,著述很多,主要有《方言疏证》、《孟子字义疏证》、《尔雅文字考》等。

段玉裁的著作有代表作《说文解字注》和《六书音韵表》、《汲古阁说文订》、《古文尚书撰异》、《诗经小学》、《周礼汉读考》等。

段氏《说文》直承戴震形、音、义互求的研究方法,定古韵十七部。

王念孙笃好经术,尤精小学,著作不多有《广雅疏证》《读书杂志》《释大》等,其子王引之著有《经义述闻》和《经传释词》等。

王念孙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

其次,注重研究复音词,对汉语复音词的内部语义构成作了深入分析,分出了其中具有同义语素的一类,即“连语”,揭示了“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的本质特征。

第三,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揭示了许多修辞条例和语法规律,特别在虚词训诂方面功不可灭。

3.晚清的实学派训诂

五、理论的创建期——近现代

1.章太炎黄侃初创的理论训诂学。

章太炎使“小学”真正摆脱经学的附庸地位,从而开创了一门独立的语言文字学。

指出:

“今日言小学者,”“当名语言文字之学”。

代表作《国故论衡》(上)、《小学答问》、《新方言》、《文始》。

建立系统的训诂学理论,使训诂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的是章太炎的学生黄侃。

黄侃著作不多,其侄黄焯整理有《尔雅音训》《说文笺识四种》《广韵校录》《文选评点》《文字声韵训诂笔记》《量守庐群书笺识》等。

他的《训诂学讲词》是一部初具规模的训诂学教材,书中介绍的训诂学要籍包括:

《尔雅》《小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广雅》《玉篇》《广韵》《集韵》《类篇》十种。

关于训诂的方式方法,黄侃继承并发展了章太炎的学说,认为“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论其方式有三:

一曰互训、二曰义界、三曰推因。

2.训诂学走向现代。

继张黄而标志着训诂学走向现代的是胡朴安的《中国训诂学史》和齐佩瑢的《训诂学概论》。

《训诂学概论》从“学”的角度标志着现代训诂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完善和确立。

沈兼士留日期间受业于章太炎,有关词源学和训诂学的论文,以《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声训论》《研究文字学“形”和“义”的几个方法》三篇影响最大。

杨树达有《训诂学讲义》《微积居小学述林》《微积居小学金石论丛》《词诠》《汉书管窥》等。

第二章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

一、随文释义训诂材料的体式

1.传注类。

如毛亨的《毛诗诂训传》,郑玄的《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唐代颜师古《汉书注》等。

2.章句类。

章句是离章辨句的意思。

以句子为基本训释单位,把字词的注释融嵌进句子的直译之中,进而达到对章旨的探讨。

如东汉流传至今的王逸的《楚辞章句》和赵岐的《孟子章句》。

3.义疏类。

既注释典籍原文又解释这些典籍中前人传注。

如:

黄侃《论语义疏》,孔颖达《五经正义》。

4.集解类。

汇集各家对同一部典籍的注解、间下己意而成。

现存较有代表性的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庄子集解》等。

不冠以“集解”之名,但属于集解类的是清孙诒让《墨子间诂》;虽以“集解”命名,但不能归入这一类的是晋杜预的《春秋左转集解》。

5.征引类。

钩稽故实、征引出处的形式探明文献中的词语源流,并将说解语义与阐明文意的训释目的融于其中,成熟的体式自唐李善《文选注》始。

6.音义类。

注释以辨音释义为本,兼及文字形体的解说和校勘。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较有代表性。

二、注释书中的训诂内容

1.解释词义。

解释词义的训释用语:

谓之、曰、为,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叫作”,通常在属中求别,兼含同义词的辨析;谓,可能指特定语言环境中词语的特殊义、灵活义。

犹,相当于“等于说”;之言(或之为言),以音义相通的词,沟通两词的同源关系;貌,相当于“……的样子”。

2.解释句意。

3.讲解语法现象。

4.说明特殊的修辞表达方法。

互文:

并列的两个词组或对偶句中相应位置上的两个词或词组互为补充、互相发明的修辞方法。

连文:

连用相关词语的方法。

变文:

行文中运用同实异名关系改变用词的一种方法。

5.说明古代制度、习俗等文化常识。

第三章训诂纂集专书

一、专书的性质和意义

1.训诂纂集专书的性质。

是在随文释义训诂的基础上形成的,按一定原则编排起来的,有目的的类聚字、词、义系统的训诂材料。

大约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尔雅》,是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

《方言》的作者一般认为是西汉末年的扬雄。

清阮元撰有《经籍纂诂》。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许慎。

《释名》的作者一般认为是东汉刘熙。

黄侃举出的“现存完全切用的十种根柢书”,按其类聚方式,大致可归为以下三种:

义书:

《尔雅》《小尔雅》《方言》《释名》《广雅》

形书:

《说文》《玉篇》《类篇》

音书:

《广韵》《集韵》

二、训诂纂集专书的类型:

集合贮存型、整理编选型、理论证实型。

第四章注释原理

一、字与词的关系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是音与义的结合体。

字与词是相互关联而彼此区别的两个概念,词是语义的运用单位,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在使用过程中,字词关系的对应表现得比较复杂。

首先,字与词不是一一对应的。

从一个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来看,可以有种种现象:

一个字记录一个单词;一个字记录多音词中的一个语素;一个字记录多音语素中的一个音节;一个字记录两个单音词的组合。

其次,字与词的对应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语言文字的错综变化可能影响相对稳定的形音义关系,例如:

(1)因词义引申渐远,分化为新词而文字未变,形成一字记录两词的现象。

(2)因文字假借而记录了不同的词,形成一字记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现象。

(3)因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产生大量异体字,形成多字记录一词的现象。

(4)因词义引申或意义使用的范围不同产生文字孳乳现象,形成以不同的汉字记录音义相通的同源词的现象,这些汉字的形体或相关,或不相关。

二、义与训的关系

义指词义,即词所负载的客观内容;训指训释,即对词义这一客观内容的人为表述。

就语义而言,通常以两种状态存在,一是贮存状态,一是使用状态。

1.贮存状态。

词义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2.使用状态的词义及其训释。

词义可能带有说、写者个人的经验和感情色彩。

贮存状态的词义因经过概括而有广义性,使用状态的词义因受到语言环境的限定,指向是单一的,意义是具体的。

随文释义的任务主要有三:

确定义项、明确指向、陈述具体义值。

三、三种不同性质的训释

1.形训:

与字形相贴切的意义训释。

2.声训:

取音同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

3.义训:

直接从意义上解释词语。

第五章训诂考证的工作与材料

一、考证综述

考证的一般步骤:

提出考证对象、考求材料证据、论证。

二、考证的两大类型

证实类,对未有结论的问题证明其结论;对已有的结论考察核实。

反驳类,对已有的结论提出异议,以证据推翻之;同时提出新的证据而易以新的结论。

三、考证的结构

三部分组成,发疑、取证、释理。

四、考音与考义

1.音同与音近的考证。

考证古音的材料。

重文:

异体字互换的声符也可以确定为音同音近。

直音材料:

“读如”“读若”“度为”“读曰”,声音肯定相同或相近。

异文:

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以及文献的本文与该书在他书的引文用字的差异,及同一个词在不同文献中或同一文献中不同地方的用字差异。

声训:

一般是同源词互译,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声音总是相同或相近的。

第六章训诂考证的方法

一、以形索义

以形索义是运用表意汉字的字形与他所记录的词汇相互适应的关系来推求本义的方法。

在运用字形探求词义的具体实践时,必须注意:

1.只有本义才直接与字形切合。

体现原始造字意图的字义叫本义。

2.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

3.注意“笔意”同“笔势”的区别。

“笔意”指能够体现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

“笔势”指经过演变趋向符号化,从而看不出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

4.注意“造意”同“实义”的区别。

造意是指字的造形意图,实义是由造意中反映出的词义。

二、因声求义

一种利用语音线索来明假借、系同源、考证古书词义的方法。

“因声求义”的两大作用:

破假借、求语源。

推求语源的工作可以分为两大类:

其一是系源,在根词不确定的情况下,归纳和系联同源派生词叫作系源。

其二是推源,从同源词中确定根词与源词,推寻词义来源的工作叫推源。

三、比较互证

用已知的词义相关来证明类似的词义也相关。

第七章训诂学的应用

当今社会,训诂学至少可以应用于三大领域:

文言教学、辞书编纂、古籍整理。

注释结论是否正确,可以从语言文字、文情语境、事理逻辑、客观史实等多方面进行验证。

一、训诂的功能:

汉代人去读先秦或更早的典籍,已略有困难;而到了唐代,一般人对两汉、先秦的典籍,就更不容易懂了。

所以,在阅读和研究古代文献时,就需要首先扫清文字障碍,减少语言隔阂。

二、“训诂”这两个字连用,始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的疏中对“训”和“诂”分别作了解释。

他说:

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三、《毛诗诂训传》,是毛亨为《诗经》所作的传注,简称《毛传》。

“传”是一种发明经典大义的体例。

“春秋三传”有左丘明的《左传》、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

毛亨注释《诗经》虽有叙事,但却以解释语言为主,所以叫《毛诗诂训传》。

四、孔颖达的意思是说,诂和训,是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

(一)“诂”是解释“异言”的。

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

因时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古语。

因地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方言。

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雅言)去解释,这就是“诂”。

(二)“训”是道形貌的。

所谓“道形貌,就是对文献语言的具体的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五、近代学者黄侃先生对“诂”、“训”二字的解释,反映了训诂学进一步发展后所具有的新的含义。

‘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黄侃先生对‘诂训’的解释,说明他已有了词义的系统的观点。

在解释词义的时候,首先要推求它的本义,即可以推溯的最原始或最核心的意义,然后沿着词义发展的线索,找出它不同的引申义。

这样才能完成对一个多义词词义系统的解释。

比如(诗经·大雅·大明),毛亨不把“京”解释作“京师”,而解释作“大”。

他的意思说,“京师”的意思,是从“大”这个本义里引申出来的。

六、训诂学是在发展中经过不同的阶段逐步建立起来的。

那时的训诂方式主要是注释书(包括传、注、疏、笺等)。

毛亨所作的系统解释《诗经》的《毛诗诂训传》,就是这种训诂最典型的样式。

在这种随文释义的训诂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另一种训诂的方式。

也就是从注释书中,把被解释的语言单位抽取出来按照一定的原则加以编纂,形成了类似后代字(辞)典的训诂专书。

《尔雅》始见于汉武帝时,共有十九篇。

东汉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是一部文献语言学的专著。

《尔雅》曾被称为“训诂学的鼻祖”,其实它不过是汉儒采取传注所作的训诂札记。

它将古代注释(以《毛诗诂训传》为主)中曾经有过同样训释的词归纳到一起,再依它们意义的类别加以分编,是一部我国最早的训诂资料集。

《说文》根据“部首”将文字的形体分为五百四十部,用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法则来解释字形,又用以形说义的方法来解释字的本义,用“读若”和形声声旁来说明字音。

七、清代研究训诂的学者有两个派别:

一派是以惠栋、江声为代表的“钩沉”之学。

这一学派以辩识古训、疏明古义为主,目的是运用语言文字学来阐明古书上没有弄明白的理论问题和具体问题,使学者能进一步理解前代的训诂。

另一派是以戴震为代表的“创新”之学。

如训诂学家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俞樾等都属于后一派。

张揖的《广雅》

八、传统的“小学”(古代专门研究语言文字学的一种学问)分成了三个互相有分工又有联系的门类:

文字、音韵、训诂。

这三个门类的总合,就是我国粗具规模的传统语言学。

所以我们今天谈到“训诂”时,往往有两个不同的涵义:

一个是包含在古代注释和训诂专书中的文献语言学的总称。

它的研究范围还不甚明确。

另一个则是与文字学、音韵学互相并列的以研究语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独立的门类。

九、那么,文字,音韵,训诂这三个门类如何分工?

文字学,传统语言学的文字之学,着重在识别汉字的字形,从字形出来辩明音、义,研究汉字形体的发展,从而达到归纳汉字造字法则的目的。

音韵学,传统语言学中的音韵学,着重在研究不同时期汉语语音的体系和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语语音的变化。

切韵,等韵,古韵之学,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训诂学:

语言所含的思想内容是它的核心。

传统的训诂学着重研究词语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间分化派生的关系,词的产生和发展变化。

当语法学和修辞学还没有独立出来的时候,这两个门类的内容,也是包含在训诂学中的。

如果简要地说,文字的研究偏重于形,音韵的研究偏重于音,而训诂的研究则偏重于义。

这三个门类的研究虽有以上的分工和侧重,必须相互联系和贯通。

十、(训诂分析题)《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毛诗诂训传》说:

“宜,肴也。

”《郑笺》:

“所弋之凫雁,我以为加豆之实,与君子共肴也。

”肴是煮熟可吃的肉,引申啖食熟肉也叫肴。

《说文,肉部》:

肴,啖也。

可知《毛传》、《郑笺》训肴,就是训啖。

《说文,宀部》“宜”训“所安也”,则是根据《诗经,周南,桃夭》中“宜室”“宜家”所作的训诂。

可见屋里有饭吃可以有“安”义,屋里有肉吃,也可以有“安”义。

这就说明,在作训诂时,研究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是不能脱离字形的分析的。

十一、《诗经,邶风,北门》:

“王事敦我”。

《毛传》:

“敦,厚也。

”《郑笺》:

“敦犹投”。

从表面上看,好像《毛传》和〈郑笺〉彼此矛盾,作出了两个不同的训诂。

从声音线索来寻求,就可以把两个训释统一起来。

〈毛传〉读“敦”为“堆”字。

郑玄则读“敦”为“丢”,义为搁置,所以以“投”解之,意思是都抛在我身上,其实也是堆的意思。

所以毛,郑的两种注释并无矛盾,只不过各取不同的方言来训释罢了。

十二、训诂的内容:

甲、保存在注释书和训诂专书中的训诂内容。

1、解释词义:

战国时的荀况在《正名篇》中“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

累而成文,名之丽也。

用丽俱得,谓之知名”。

荀况所说的“名”,就是今天语言中的词(古代称实词为“名”或“字”。

郑玄说:

“古曰名,今曰字,其实一也。

”)

训诂首先要揭示词的概括意义。

这种概括的词义必须是客观的,绝不能主观臆断、凭空推测。

在解释词的概括意义时,训诂学家不但注意到词义的客观性,同时还注意到词义的系统性,也就是首先解释词的本义,然后沿着引申线索,说明它的引申义。

这是训诂中解释多义词的基本方法。

如《诗经,小雅,六月》:

“比物四骊,”《毛传》:

“物,毛物也。

”又《小雅,无羊》: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词义在其概括性的基础上,还有其灵活性。

如,江淹《别赋》:

“若乃秋月如,秋露如珠,明月白露,光阴往来。

与子之别,中心徘徊。

”在这里,作者用明月和白露来说明别离的时间、环境:

秋夜月明之夕,人在花间月下告别,在月光照射下,只见微风摇曳着花枝,露水在叶上滚动。

作者用“光阴”二字来进一步描绘当时的状况。

“光阴”在这个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是一对反义词:

光是亮,阴是暗。

“光阴往来”是指月光和露珠交相照映,徘徊往来,乍明乍暗的情境,以衬托出告别时心中的徘徊不舍之情。

十三、分析句读:

句读:

我国古代文章断句的符号和方法的名称,相当于今天标点符号的作用。

如《礼记,学记》篇把分析古书的句读列为教学和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它说“一年视离经辩志。

”“离经”就是判断文章的句读;“辩志”就是审明文章的思想内容。

十四、郑玄断句“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

声教讫于四海”。

“暨”形容日光偏射(《说文,旦部》:

暨,日颇见也)。

“讫”当作迄,迄,直行也。

这段话的前三句说的是日光所照的方位:

日初升于东海,西照流沙,偏射于朔暨,南暨。

然后说,凡日光所临照之处皆行其声教。

(唐代陆德明写过一部〈经黄释文〉。

十五、《基传,哀公十七年》:

卫侯贞卜。

其繇曰:

“如鱼称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

隋代刘炫认为卜辞的文句应该押韵,其实贾、刘的断句都是错误的。

第一,繇辞是韵文,第二,“裔”和“焉”的词义怎么分析,他们把当成语气助词,因而断句是错误的。

清初顾炎武在《左传杜解补正》里强调,应当把“裔焉大国”读为一句。

因为“裔”的本义是衣边,后裔的“裔”就是衣边义的引申用法。

在声音方面,“裔”“界”“介”是一声之转;在意义方面,衣边。

田界,介画也是互相会通的。

“裔”字在此处是用作动词的,“裔”就是“介”。

“焉”字则和“于”的声义相同,是个介词。

“裔焉大国”即“介于大国”。

“灭之将亡”是说卫侯将被大国所杀,国家也要灭亡。

后来卫果为晋所灭。

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也没有正确的理解“取舍”和“类”的含义。

翻译:

《左传,僖公四年》: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第一,从语法结构上看,“不虞”是主要动词,而这个动词的宾语不是“君之涉吾地也”,而是“何故”。

第二,从上下文看,这句话不是疑问句,而是质诘句,并且是表达了严厉的责问口气。

联系上文“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段话意思是:

楚齐距离极远,就连马牛风逸的小事都连及不上,我君绝对料想不出你们派兵伐楚的缘故。

十六:

分析句读的注意几点:

首先,断句读必须结合上下文。

其次,一个句子是语法结构的具体体现,必须用语法规律说明句子的构造。

再者,句子还反映了语言的情态和感情色彩,这在分析句读时,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十九:

阐述语法,两汉时期的训诂学者已把汉语词汇分析为:

词,事,名,三类。

二十:

《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曾:

即现代汉语的“怎么”。

《方言》“訾,何也。

二十二:

用虚词确定句型。

《庸风,帝冻》:

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

不知命也。

《毛传》:

“乃如是淫奔之人也。

“淫奔”解释“怀昏姻”

二十三、,《郑风,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楚。

《毛传》:

“激扬之水可谓不能流漂束楚乎?

”毛亨告诉我们这七个字是一句,而且是反诘句。

它用散文来注解,于是就用增加虚词的方法来补足原文所要表达的情状。

二十四、说明虚词在句子里使用的位置。

“其”字在《诗经》里就有在句首,在句中,在句尾三种不同用法。

如1、《卫风,伯兮》:

“其雨!

其雨!

杲杲出日”。

这两句诗是从农民期待降雨的心情来比喻盼望丈夫回来的殷切思念。

意思是说:

下雨吧!

下雨吧!

可是云彩里又钻出明亮耀眼的太阳。

这是语气助词用在句首的例子。

2、《庸风,帝冻》“朝剂于西,崇朝其雨。

”意思说:

“一清早西边升起了虹,今天整个早晨都要下雨吧!

”这是用在句中的例子。

3、《小雅,庭燎》:

“夜如何其?

夜未央。

”意思是说:

“夜里什么时候啦?

是中夜。

”这是用在句末的例子。

二十五、为了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词不达意义和句意,训诂书有时是必须分析句子的语言结构的。

二十六、《诗经,小蚊》:

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毛传》“争为近言”是语序的解释。

《左传,昭公十九年》:

私族于谋而立长亲。

杜预注:

于私族之谋,宜立亲之长者。

这也是解释语序的。

二十七、《左传,哀公十三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

杜预注:

言灵王怒吴子而执其弟,犹人忿于室家而作色于市人。

这是用解释语序的,是用常见的语法结构形式来说明特殊的语序的。

杜预的意思是说,“室于怒,市于色”按一般的语序应为“怒于室,色于市”(在家生了气,到街上去发作)。

二十八简答:

语序的作用?

第一种,是借助语序表示客观事物在主观感触上的先后。

如《孟子,尽心》篇“若崩厥角稽首”,一般的语序是“厥角稽首若崩。

”这里的“若崩”放在句首,是重点强调声音,也就是先“缘耳而知声”,次“缘目以知形”。

第二种,为了重点突出,紧接上文,而颠倒语序。

如《左传,公元年》:

“为吴太伯,不亦可乎!

犹有令名,与其及也。

”杜注:

言虽去犹有令名,胜于留而及祸。

接正常的语序应是“与其及也,犹有令名”。

这里因为劝说申生应该权衡利害,远离晋国,所以在提出“为吴太伯”之后,就紧接着强调这样做“犹有令名”,而把“与其及也”这种不利的做法放到期其次的地位。

第三种,为了协调声律而改变语序。

如《诗经,小雅,节南山》:

弗问弗仕,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