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红色故事演讲稿1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0188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辑红色故事演讲稿1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编辑红色故事演讲稿1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编辑红色故事演讲稿1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编辑红色故事演讲稿1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编辑红色故事演讲稿1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编辑红色故事演讲稿1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编辑红色故事演讲稿1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编辑红色故事演讲稿1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编辑红色故事演讲稿1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编辑红色故事演讲稿1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编辑红色故事演讲稿1doc.docx

《编辑红色故事演讲稿1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辑红色故事演讲稿1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编辑红色故事演讲稿1doc.docx

编辑红色故事演讲稿1doc

红色故事演讲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赣州市文清小学环城校区江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人民生活幸福,我们学习环境条件无比优越,我们是幸运的一代!

可我们想过今天的幸福是怎么来的吗?

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啊!

  刘胡兰姐姐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年是刘胡兰牺牲67周年纪念日,我们深切缅怀她!

让我们重温一下刘胡兰姐姐的英勇事迹,永远记住刘胡兰姐姐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

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牺牲于1947年1月12日。

她8岁上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并成为团长,14岁担任妇救会主任,为中共预备党员。

  刘胡兰是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受到中国三代领导人题词的少年女英雄。

  1946年10月,国民党部队占领了文水县。

中共县委决定只留下少数同志坚持斗争。

刘胡兰认为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主动留了下来,组织群众掩埋粮食,掩护伤员撤离,还配合武工队处死了敌人保长石佩怀,对敌人震动很大。

1946年12月,敌人开始报复,多次进刘胡兰家乡搜查,抓走了地下交通员石三槐等6人,形势非常危急。

刘胡兰家人劝她赶快撤退,但她表示:

“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可天刚刚蒙蒙亮,敌人就包围了整个村子,强令全村所有人到观音庙集合,刘胡兰也被迫来到场地上。

她早有预料,摘下了指环,掏出了手绢和万金油盒交给母亲,决心与敌人作殊死斗争。

  刘胡兰最终在叛徒“石五则”的出卖和现场指认下,当场被捕。

国民党大胡子军官黑着脸审问她:

“你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响亮地回答:

“我就是刘胡兰,怎么样?

  大胡子恶狠狠地说:

“今天要你自白,不说就要你的命。

  刘胡兰冷静地说:

“我没有什么可自白的。

  大胡子威胁着说:

“现在有人供出了你是共产党。

  刘胡兰知道已被叛徒出卖,她把头一扬,自豪地说:

“我就是共产党员,怎么样?

  大胡子问:

“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

  刘胡兰回答:

“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

  大胡子又问:

“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

  刘胡兰大声说:

“我什么都做过!

  大胡子万万没有想到,共产党的一个小女孩都如此厉害。

见硬的不行,就用软的,他奸笑着哄骗说:

“刘胡兰你要知道,自白就等于自救,只要你自白,我就放了你,还会给你一份好地,怎么样?

  刘胡兰轻蔑地说:

“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

  这下敌人恼羞成怒,他收起阴险的笑脸,敲着桌子嚎叫道:

“你小小年纪,嘴巴这么硬,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

“怕死不当共产党!

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敌人无可奈何,站起来无耻地说:

“刘胡兰,只要你当众说句今后不再给共产党办事,我就放了你。

  刘胡兰坚定地说:

“那可办不到。

  最后,敌人为了恐吓刘胡兰,在她面前将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活活用乱棍打死,场面非常血腥。

同时对刘胡兰吼道:

“你看见了吧,怕不怕?

自白不自白,投降不投降?

”刘胡兰痛斥道:

“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党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

  最后敌人发疯了,准备用机枪屠杀全村老百姓时,刘胡兰挺身而出,用胸口挡住了枪口,大声喝斥:

“住手!

要死,我一个人死,不许伤害群众。

”刘胡兰毫无惧色,高呼:

“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躺在了敌人的铡刀上壮烈牺牲,年仅15岁。

  刘胡兰真真正正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她那种“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困难面前不低头,敌人面前不屈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群众着想”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我们应当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国美丽强大之梦而奋斗。

  毛委员送棉衣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

毛泽东在1928年11月写给中央的报告说:

”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

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

好在苦惯了。

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

  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

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

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

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

  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

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

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

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

  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赵一曼的故事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

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

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

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

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

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

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

“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

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

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

  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

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

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

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

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

大娘奇怪了:

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

这是怎么回事?

她问小儿子:

“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

“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

“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

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

“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

“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

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

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

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

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

“这回捉到了!

”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

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

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

  婶一下就认出来了:

“呀,这不是毛主席吗!

  二婶拉着毛主席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

“毛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毛主席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

生活有没有困难?

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

房子漏雨不漏雨?

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

一直谈到天擦黑,毛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

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活在人世间的革命烈士

  每年清明节这一天,人们在山东省解放战争革命烈士陵园里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身穿解放战争时期的我军制服来悼念牺牲的战友,他热泪盈汪嘴里不停的说:

“战友们,我还活着,我来看你们了,你们都听到了吗?

”人们不禁要问:

“这位老人是谁?

他为什么身穿解放战争年代我军制服来悼念牺牲的战友?

”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说:

“那位老人叫韩成山,他是一位活在人世间的革命烈士。

”人们感到很惊讶:

“怎么还有活着的革命烈士?

”这一切还得从1947年说起。

  1947年4月,国民党在对我解放区实行的“全面进攻”遭到失败后,马上改变其原有进攻战术,这就是随后的“重点进攻”。

“重点进攻”是指国民党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对我主要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

此举迫使我军要么败退黄河、要么与国民党进行决战,但这两者不管哪一者成为现实对国民党来说都是重大胜利,而对我军来说却是重大失败。

国民党的这次“重点进攻”的主攻目标是我解放区中的两个重要解放区--陕北和山东两大解放区。

而在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中,国民党更是押下了赌注,他们集中了3个兵团,45万人的兵力,这其中就包括国民党军队5大主力中的3个主力。

而我军则是刚刚由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组成的华东野战军,总兵力只有27万人,而且武器装备也很差。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军果断实行战略撤退主动让出一些地方让国民党占领,而我军主力却毫发未损的大踏步后撤,留下的地方部队负责牵制和骚扰敌军。

  韩成山当年是华东野战军的一位排长,他的这个排是加强排,武器装备略好战斗力较强,这是一个专打硬仗恶仗的排,上级部门暂时不让他们参加战斗是等到关键时候在用他们。

随着战争形势日益严峻,韩成山明显感觉到了他们将面临的是一场比以往战斗更加激烈残酷的战斗。

几天后,连长找到韩成山给他们

  下达任务:

你们排在秋风岭阻击国民党部队,至少要坚持3天,以掩护我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撤离。

韩成山表示“保证完成任务!

”为了加强火力配置,韩成山跟连长大批子弹和手榴弹,而连长也特批给他们两挺“捷克式”轻机枪和一门迫击炮。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韩成山率领所在排共32人立刻赶往秋风岭。

秋风岭名为岭,其实只是一个被树草丛包围的山头,从山上望去可以看见一条公路深向远方。

但是,如果控制了秋风岭,即可掩护我军和群众撤离又可阻击国民党军队延缓他们的进军步伐。

秋风岭的地形为坡陡石头多守方居高临下占有地形上的优势。

韩成山在仔细观察了地形后做了详细的火力配置和部署,他还命令将食物放在安全的地方用以及时补充体能上的巨大消耗。

这一夜,韩成山和他的战友们好好睡了一觉,他们很清楚未来3天的战斗将是极为激烈残酷的。

  第二天刚亮,有战士报告:

发现敌情!

韩成山通过望远镜发现国民党士兵犹如蚂蚁般气势汹汹的杀了过来,他命令战士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敌人显然发现了他们,国民党炮兵用炮火向秋风岭猛烈轰击了20分钟,但由于地形的很好掩护,韩成山和他的战友们无一伤亡。

敌人开始进攻了,他们首先集中一个营的兵力发起冲锋,但遭到韩成山和战友们的迎头痛击,韩成山更是亲自操纵一挺“捷克式”向敌群猛烈射击,那门迫击炮更是大显神威每发炮弹均在敌群中爆炸,炸得敌人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敌人的第一轮进攻失败了。

但敌人不甘心失败,在第二次进攻前他们先用炮火猛烈轰击我阻击部队阵地,随即又使用了燃烧弹和凝固汽油弹,秋风岭的树草丛基本被烧毁,山石也被烧得破裂了。

敌人的密集冲锋又开始了,但韩成山和他的战友们再次顽强的把敌人打了回去,激战至天黑,国民党军队发起的数次进攻均被我阻击部队成功击退。

敌人仍不甘心,又搞起了夜间偷袭,但我军早有防备,一痛机枪扫射就将他们赶了回去。

利用战斗间隙,韩成山和他的战友们赶紧喝水吃饭,以应对以后的战斗。

敌人虽然感觉低估了我军阻击部队的战斗力,但他们却错误的认为我军主力部队也在这里,因此他们叫空军在第二天出击协助地面部队消灭我军主力。

第二天上午9时左右,秋风岭的上空突然出现国民党飞机,它们对着秋风岭猛烈扫射轰炸,我阻击部队首次出现了人员伤亡韩成山将重伤员掩蔽好,轻伤员继续战斗。

敌人以人海战术踏着自己死亡同伴的尸体发起一轮又一轮冲锋。

为了节省弹药,韩成山命令等敌人靠近了在打。

敌人密密麻麻的怪叫着刚冲过来,我阻击

  部队轻重武器同时发出怒吼,但敌人显然不顾及惨重的人员伤亡,他们发起一波又一波的人海波浪攻势,关键时刻,那门迫击炮再次大显神威,一顿猛轰把敌人炸得肢离破碎,在惨重的伤亡面前敌人不得不再次败退下去。

但我阻击部队也付出了损失,此时能战斗的只有18人,而那门迫击炮只剩下5发炮弹了,

  韩成山命令关键时刻在用迫击炮,集中使用枪支射击。

天黑战斗结束后韩成山清点了一下能够战斗的人数只有15人了。

过于激烈的战斗使得子弹和手榴弹消耗极大,由于不能得到补充,韩成山让战士趁夜黑掩护从阵地前死亡的国民党兵尸体上捡了大量子弹和手榴弹以充实自己严重短缺的弹药。

由于敌人的不断炮轰,韩成山和他的战友们未能好好休息,因为敌人不让他们休息了。

第三天是非常关键的一天,天还未亮敌人又开始了猛烈炮击和空中轰炸,持续了很长时间。

轰炸压制刚一结束,敌人又发起了冲锋,他们判断出了我阻击部队人少,于是发起的进攻更为疯狂。

为了大量杀伤敌人,韩成山将多余子弹全部给了3挺轻重机枪,而步枪子弹却所剩无几了,还好有一些手榴弹帮了大忙,由于我阻击部队的顽强阻击,敌人的进攻又被击退了,在阵地前,国民党军遗留的尸体已达300多具!

但我阻击部队也只剩下了8人了。

晚上,韩成山集中最后8人召开了最后一次排会议,他激励战友:

“我们一定坚持到最后!

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他把包括自己在内的8人重要证件一并烧毁,随时准备牺牲。

第四天早上,敌人在进攻前却先用扩音喇叭向我军喊话,要求我军赶快投降,韩成山调整好位置后成功用迫击炮一个点射将喇叭炸坏。

敌人恼羞成怒,炮弹和炸弹再次落在了秋风岭上,此时的秋分岭早就不是什么山头了,而是一个尸横遍野的“棺材沟”。

虽然不断有敌人倒在重机枪枪口下,但敌人仍不顾巨大伤亡而采用人海战术发起波浪式进攻。

突然,重机枪停止了怒吼,重机枪手大喊一声:

“排长,没子弹了!

”正在冲锋的敌人见我重机枪突然停止射击,领头的敌军官对众人说:

“弟兄们,共军没子弹了,冲上去给我抓活的”。

敌人怪叫般的冲了过来,危急之下,韩成山急令将那门迫击炮的最后4发炮弹全部打出去!

“轰轰?

?

”,几声炮响过后,把敌人炸的血肉横飞,敌人误以为我阻击部队耍了什么花招要引诱他们上钩便匆忙退下去了。

  按理说,坚持到了第四天,韩成山和他的战友们已出色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可以撤退了。

但是由于他们的顽强阻击已将大部敌人牢牢吸引在这里,敌人早把秋风岭围的水泄不通,韩成山他们已没有退路了!

他们的身后就是悬崖深渊!

韩成山再次清点了人数--他们只有5人了,而他们现在已没有子弹了,只有几枚手榴弹,韩成山做出了最后的选择:

全体跳悬崖,誓死不当俘虏!

他用手榴弹炸毁了所有轻重机枪和那门迫击炮,其他人砸毁了剩余的枪支。

敌人已冲进了阵地,他们迅速散开将韩成山等5人包围并让他们投降。

韩成山等人看着他们,突然其中3人高喊:

“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的口号后转身跳进悬崖。

敌人被我军的这一突然壮举惊呆了!

他们瞅着韩成山和那名重伤员,此时韩成山用力抱起那名重伤员蔑视着敌人高呼:

“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中国共产党万岁!

  雷锋,你离开了我们吗?

  演讲人张汭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的坚守岗位?

”雷锋,就是这一缕阳光、这一滴水、这一粒粮食、这颗最小的螺丝钉,虽然他的一生短暂,但他的精神长存,虽然他的一生平凡,但他的形象伟岸。

  有人说:

”雷锋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真的离开了吗?

不,没有!

虽然他的肉体离开了,可他的崇高灵魂却永远伴随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你听,兰考县的父老乡亲们呼唤县长的声音响起来了,”焦县长,你怎么啦?

”声音是那样关切,是那样深情,因为他们的县长为了兰考县的人们病倒了,倒在了兰考那片贫瘠而又富饶的土地上。

  你看,新时代的焦裕禄向我们走来了,他的感人事迹,传唱大江南北。

两次进藏的他,领养了三个孤儿,让家境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据,有时甚至须靠捐血来贴补家庭,可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救济时却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多则上千元,最终实现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誓言。

这位视少数民族同胞为骨肉的汉族干部却倒下了,用他的鲜血染红了他所热恋的雪域高原。

  他们是谁?

他们就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

可他们又是”雷锋”是时代前进中的”雷锋”,你能说,雷锋已经离开了我们吗?

  老师把自己的知识和道德力量传播给莘莘学子们;工人农民们用自己的汗水描绘着祖国的蓝图;警察叔叔们用自己的青春和鲜血守护着人们的和平、安宁;白衣天使们用自己的温柔给我们带来了健康、美好……

  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雷锋的身影,他们学习雷锋精神,实践雷锋精神,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贡献,雷锋虽然逝去多年,但是他的精神却被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了,他的精神在学习中体验出来了,在生活中体验出来了,在任何一个岗位中都体验出来了。

你又能说,雷锋已经离开了我们吗?

  雷锋精神伟大,但并非高不可攀;平凡,但并非琐碎;神圣,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

当国家利益遭到损失时,”雷锋们”挺身而出;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雷锋们”倾力相助;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不能统一时,”雷锋们”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你还能说,雷锋已经离开了我们吗?

  不,没有!

也永远不会!

雷锋他那流淌着无私奉献的血液将撒遍祖国各地,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在新世纪的建设大潮中,我们也将谱写一曲曲壮丽的雷锋之歌!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