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0410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docx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总结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

二〇一四年六月

 

目  录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的总体情况.........................................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

(一)完善了“校企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二)提升师资队伍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

(三)深化校企合作与工学交替运行平台..............................

三、特色项目建设情况..............................................

四、项目资金投入、使用与管理情况....................................

(一)中央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二)地方配套经费使用情况........................................

五、贡献与示范...................................................

(一)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二)对区域职业教育的示范成效...................................

(三)对省市同类专业带动辐射.....................................

六、建设成果.....................................................

(一)总体建设成果.................................................

(二)典型案例..................................................

七、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措施.........................................

 

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于1985年,1999年被青海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2007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9年青海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技工学校,2012年被教育部、人社部和财政部审定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学校。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我校项目建设任务为:

建设3个重点专业和1个特色项目,完成7项具体任务。

目前,各个项目建设均如期全面完成。

一是构建了“多渠道,多途径”的学历教育模式。

与北京示范大学开展“授予计划”学历提升教育,与山东莱芜技师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学院、河南新闻出版学校等国内高职院校开展“二三分段”自主招生合作,畅通中高职衔接渠道。

二是建立了“校企合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校中建厂,厂中建校”的方式,与青海伊佳民族服饰、互助威远生态度假村、青海华宇物流等公司紧密合作,实现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实训实习与企业生产的高度一致。

三是建立了“集团办学,互惠共赢”的发展模式。

牵头成立了海东职业教育集团,将政府部门、行业企业、职业学校融为一体,推进了政企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和企业间的合作。

四是建立了“联合办学,职教帮扶”模式。

帮助周边平安职校、民和职校、大通职校等区域内兄弟中职学校指导建设专业、培训教师、开展中职论坛。

五是优化了工作方式,开展课题研究。

立项省级以上课题1项,校本课题3项,开发教材30本。

2年间全校教师在全国教育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169篇。

六是优化了队伍结构,学校核心竞争力极大增强。

培养了专业带头人9人、骨干教师18人、全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金牌教练4名,引进了企业兼职教师51人,引进研究生学历教师28人。

涌现了全国“创新杯”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银牌选手5名,全省优秀教师2名。

七是优化了办学条件,办学实力显著提升。

投入8000万在新校区修建了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和校园整体建设;学校实训室增至70个,全部配齐实训设备。

表1:

学校总体目标完成情况表

建设项目

完成率

办学体制机制

100%

办学经费

87.6%

实习实训

100%

双证书

100%

专业教师

100%

校企合作

100%

就业情况

100%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1)做好顶层设计学校结合青海省产业发展趋势和学校发展方向,精心编制示范校建设各个项目实施方案,多次聘请职业教育、行业协会和企业专家诊断指导,明确了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和任务,使学校项目建设工作拥有自己的清晰路线图,推进有序,运行高效。

(2)实施项目管理学校成立示范校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示范校建设办公室,负责日常运行。

同时,成立三个重点建设专业工作组和一个特色项目工作组,主抓重点任务;成立校企合作等9个项目工作小组,协同完成各个专项任务,整体推进。

(3)强化制度保障学校制(修)定了《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40多个规章制度,保障了建设项目的进程和质量。

(4)坚持科研引领学校确立了“以经验借鉴和教学科研引领示范校建设”的基本思路。

除争取1项省级课题研究外,还开展3项校本课题研究,涉及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多方面内容,研究成果丰硕,有效引领了示范校创建工作。

(5)重视借鉴学习学校重视借鉴外部经验,校领导多次带队赴省内外高职和中职示范校创建单位参观学习,并先后派出152人次外出培训和调研。

(6)着力特色创新学校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经过总结提炼、丰富完善,形成了“校企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校企共育的专业建设特色、专兼结合的师资建设特色、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特色。

这些特色不仅鲜明,而且确实提升了育人质量,增强了学校办学的软实力。

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

(一)完善了“校企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学校通过与相关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共同制定行业企业人才标准、课程标准;共同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共同建设实训室、组织实训;共同培训教师、实施教学,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实现了“校企合一”共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表2:

示范校建设期教材编写情况一览表

类别

项目

数量(本)

合计(本)

出版教材

重点建设专业教材

2

20

其他教材

18

校本教材

专业课教材

18

30

项目实训课教材

9

公共基础课教材

3

学校三个重点建设专业构建了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制定了教材建设规划,专业教学以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为主,推行理实一体的实践教学,使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任务贴近,开发了《少数民族服装设计与制作》等27本专业校本教材。

近两年,全校共开发校本教材20本,正式出版教材8本;开发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仿真软件、教案课件、图片素材和习题试题库等。

表3:

示范校建设期资源库建设情况一览表

专业

课程

合作单位

中餐烹饪

《营养卫生》等5门专业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

《热菜实训指导》《面点实训指导》

《雕刻实训指导》《面塑实训指导》

《冷拼实训指导》校本教材

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

 

《CAD制版》等3门专业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

《民族刺绣》《少数民族服饰设计与制作》校级精品课程

《服装结构制图》《CAD制版》《缝纫工艺》《画技法》《立体造型与裁剪》校本教材

 

物流服务

与管理

 

《会计电算化》等4门专业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

《仓储与配送作业实务实训指导》《运输作业实务实训指导》《物流信息技术实训指导》《物流客户服务实训指导》《市场营销实训指导》校本教材

文化基础课

 

语文精品课程资源

数学精品课程资源

英语精品课程资源

德育精品课程资源

(二)提升师资队伍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

梯度培养,整体提升。

学校根据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进行分类组合,梯度培养。

近两年,学校专任教师接受各级培训总计达311人次,其中,9名教师参加境外培训,22名专业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76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15名专业教师参加省级培训,128名教师参加市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156名教师参加校本培训。

学校自行组织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培训、组织新教师开展业务知识培训,促进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培养,成就名师。

实施“名师工程”,制定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和《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确定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通过做科研、带竞赛、下企业、送培训等方式,锤炼名师的领军能力;实施“引凤计划”,引进15名企业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优化了专业教师的结构,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成效。

近年来,共培养了4名国赛金牌教练,5名全国“创新杯”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一等奖教师和2名“青海省优秀教师”。

(三)深化校企合作与工学交替运行机制

两年来,学校依托职教集团平台,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实训”、“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网络教学平台开发”;建立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合作企业46家。

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校企合作管理机制,修订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制度,实行以工学结合为主导的现代学徒制,推行订单培养。

推行顶岗实习与就业一体化路径学校成立了实习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顶岗实习与推荐就业连为一体,形成了以顶岗实习为核心、以就业为目标的顶岗实习一体化体系,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稳定率不断攀升。

深化校企合作课题研究学校组建了由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技能教学与技能大赛培训中心,合作研发技术服务、生产管理、经营模式、人力资源等课题。

三、特色项目建设情况

数字化校园是我校特色项目建设的内容,在建设中学校注重为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科研、数字化服务搭建平台、提供保障,严格按照项目建设任务书的要求构建了基础网络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公共认证平台、业务系统平台、统一门户单点登陆平台五大平台。

从而构建了一个融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和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校园环境,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科学管理水平,而且还为学生营造了优良学习环境,为职工工作生活创建了便利条件;构建了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建立了公共信息系统,为学校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手段,提高了管理效率;建立了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建立了“清华平台“,使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总之,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搭建了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推进了教育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

四、项目资金投入、使用与管理情况

学校坚持“用得其所、用得其时、用得有效”的原则,加强对示范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制定了《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

在建设期间,各专项经费供给充足,资金监管到位严密,经费使用科学合理、精打细算,充分发挥了最大的使用效益。

(一)中央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截至2012年8月22日,中央经费预算收入1000万元,实际到位1000万元,到位率100%,实际支出925.7万元,支出完成率为92.6%。

其中,三个重点建设专业中央经费支出分别为:

中餐烹饪专业275.8万元,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355.4万元,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294.5万元。

表4: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汇总表  单位:

万元

建设内容

预算总投入

实际投入

实际支出

完成率(%)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400

400

403.9

100.98

师资队伍建设

300

300

248.5

82.8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300

300

273.3

91.1

合计

1000

1000

925.7

92.6

(二)地方配套经费使用情况

截至2013年9月25日,地方经费预算收入400万元,实际投入400万元,收入完成率100%。

地方经费实际支出359.5万元,支出完成率89.88%。

其中,三个重点建设专业地方经费支出分别为:

中餐烹饪专业69.6万元,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0万元,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54.5万元;特色项目地方经费支出分别为:

地方财政支出250万元。

(三)行业企业和学校自筹经费使用情况

行业企业实际投入预算30万元,实际投入19.6万元,完成率65.33。

学校自筹资金70万元,实际使用69.6万元,完成率99.43%。

表5:

重点建设专业地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表(单位:

万元)

建设内容

预算总投入

实际投入

实际支出

完成率(%)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50

150

105

71

师资队伍建设

/

/

/

/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

/

/

/

合计

150

150

105

70

 

表6:

特色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表 (单位:

万元)

建设内容

预算总投入

实际投入

实际支出

完成率(%)

基础网络平台建设

150

150

151.5

101

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50

50

55.2

110.4

公共认证平台建设

20

20

14.3

71.5

业务系统建设

80

80

95

118.75

统一门户、单点登陆建设

20

20

3.9

19.5

合计

320

320

319.9

99.97

五、贡献与示范

两年来,学校借助高峰论坛、对外交流、对口帮扶等形式推广分享创建成果与经验,围绕1个目标——培养技术能手,依托2个主体——学校和牵头的职教集团,着眼3个层面——教育教学、社会培训、技术服务,不断深化社会服务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1.牵头成立职教集团,深度整合职教资源

学校依托职教集团不断推进政企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和企业间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整合了资源,为企业合作共赢提供了平台,服务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集团理事单位由最初的19家扩大到37家,集团内全日制中职在校生达到7560人,约占全市中职在校生总数的21%。

2.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城市产业升级发展

学校一方面强化人文学科教学,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方面强化学生技术技能素养的培养,突出发展学生技能专长,通过实施理实一体教学,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近年来,学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近三千余名,深受欢迎;学生参加全省全国技能大赛60余人次,学生脱颖而出,受到企业直接聘用或到高职院校就读。

同时,学校在示范校建设期间,为互助县餐饮等行业提供了技术培训,积极开展就业部门提供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两年来累计为社会提供培训和鉴定人次达8000余次,同时多次受到县级就业部门的嘉奖,2013年学校被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评为“全省技能培训先进基地”。

(二)对区域职业教育的示范成效

1.中职学生2+3模式在区域起到引领作用

学校三个重点建设专业与江苏国际科技园、山东莱芜技和中国福利彩票开设的“授予计划”等项目,对口升学的“2+3”合作办学模式得到了当地政府、社会、家长和学生广泛认可。

该模式正被广泛复制到周边其他学校间和专业间的合作中。

2.合作交流的职教帮扶模式带动了本地职教发展

两年来,学校“职教交流”的规模和区域不断扩大,先后与海西职校、大通职校、玉树州职校等多所学校签订校校合作协议,帮助建设和发展兄弟学校的专业建设,师资培训,推动了周边兄弟学校职业教育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三)对省市同类专业带动辐射

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是青海省唯一,西北最大的专业,本专业编制的《青海省物流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依据物流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吸纳该产业发展的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方法,该《方案》已成为我省中职学校开设本专业、建设课程及实施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学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以及结合当地地方民俗,积极转变思路增添民族服装加工与制作,为民族产业的兴起起到了助推作用。

学校中餐烹饪专业在强化学生技能锻炼的基础上,积极为学生实习实训搭建平台,不仅利用学校餐厅对外承包宴席,还鼓励教师带学生进村入户开设“流动酒家”服务,这些活动得到当地人民的大力认可,同时也为其它周边兄弟学校提供了经验。

六、建设成果

(一)总体建设成果

通过两年的建设,学校示范校项目建设各项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并形成了一套紧贴岗位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双师为主的师资团队,建设了一个独具特色、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基地,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与区域内的同类学校相比,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产教结合、办学效益等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可以引领示范区域内乃至更大范围内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典型案例

(1)工厂办进学校课堂搬到企业

学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通过引进企业生产线,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担任企业生产管理人员,学生担任企业实习员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岗位教学,同时该专业还积极引进企业生产线,盘活学校已濒临倒闭的服装厂,将课堂搬到企业,建立了真正的校内实训基地。

(2)整体联动多点对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示范校建设期间,我校依托三个重点建设专业和一个特色项目建设,其它专业齐头并进进行企业调研,积极邀请企业专家来校交流探讨,使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分层次、多渠道、多途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示范校建设期间,我校通过分层次、多渠道培养和多途径引进等教师专业化培养实践探索,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周边中职兄弟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借鉴。

七、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为学校发展搭建了平台,奠定了基础,提升了办学实力,拓宽了发展空间。

但由于项目建设时间短、任务重,建设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

(一)硬件设备采购的时效性不强,对建设任务有影响

在实验实训设备的建设中,根据财务制度,均采取政府采购及招标方式进行,其资金投入与完成实践与方案中计划预算有出入,因此影响了其它子项目建设的进度。

(二)校企合作的深度还不够,需从政府层面进行政策引导

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虽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实践,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均有了较大的成绩,但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若要继续深入合作,必须要有政府方面政策发到引导,尤其是在资金方面、法律法规等方面建立实质性强操作灵活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从而让学校放心,企业舒心。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应常抓不懈

建设期内,学校通过数字化校园特色项目建设,建立起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获得了课件、教案、题库、标准、视频等多种数字化文库资料,成为宝贵的示范校建设成果,但由于信息化的资源更新较快,需要今后不断更新。

今后学校将继续以职教集团为依托,探索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度推进校企紧密融合,互惠共赢,以培养大批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深圳经济社会发展。

将继续探索创新办学机制和管理运行模式,进一步健全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规范性,增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将进一步总结示范校建设的经验、机制,励精图治,创新发展,再创办学新优势,做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领跑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