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0711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拟电路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docx

模拟电路第四章低频功率放大电路

第4章低频功率放大器

§4.1教学要求

1、熟悉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和主要研究对象。

2、熟悉功率放大器的分类,掌握甲类、乙类、甲乙类的概念。

3、熟练掌握OCL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分析,熟悉交越失真的概念及克服交越失真的方法;区别OTL与OCL电路的特点。

4、正确估算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了解功放管的选择方法。

5、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

4.2基本概念和内容要点

4.2.1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和主要研究对象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功能是在保证信号不失真(或失真较小)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大的信号输出功率。

由于通常工作在大信号状态下,所以常用图解法进行分析。

在功率放大器研究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有:

1、要求输出功率Po尽可能大

Po=VoIo(4—1)

为了获得大的功率输出,要求功放管的电压和电流都有足够大的输出幅度,因此,功放管往往在接近极限状态下工作。

2、效率η要高

3、正确处理输出功率与非线性失真之间的矛盾

同一功放管随着输出功率增大,非线性失真往往越严重,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合理考虑对非线性失真的要求。

4、功放管的散热与保护问题

在功率放大器中,有相当大的功率消耗在管子的集电结上,使结温和管壳温度升高。

为了充分利用允许的管耗而使管子输出足够大的功率,功放管的散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此外,在功率放大器中,为了输出大的信号功率,管子承受的电压要高,通过的电流要大,功放管损坏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所以,功放管的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

4.2.2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通常在加入输入信号后,按照输出级晶体管集电极电流的导通情况,低频功率放大器可分为三类:

甲类、乙类、甲乙类。

如图4.1所示。

甲类;在信号的一个周期内,功放管始终导通,其导电角θ=360o。

该类电路的主要优点是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较小。

主要缺点是;直流电源在静态时的功耗较大,效率η较低,在理想情况下,甲类功放的最高效率只能达到50%。

 

乙类;在信号的一个周期内,功放管只有半个周期导通,其导电角θ=180o。

该类电路的主要优点是直流电源的静态功耗为零,效率η较高,在理想情况下,最高效率可达78.5%。

主要缺点是;输出信号中会产生交越失真。

甲乙类;在信号的一个周期内,功放管导通的时间略大于半个周期,其导电角180o<θ<360o。

功放管的静态电流大于零,但非常小。

这类电路保留了乙类功放的优点,且克服了乙类功放的交越失真,是最常用的低频功率放大器类型。

4.2.3乙类双电源(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电路组成

如图4.2所示。

由两射极输出器组成基本的互补对称电路。

OCL为OutputCapacitorless(无输出电容

器)的缩写。

2、工作原理

在输入信号vi的整个周期内,T1、T2轮流导电半个周期,使输出vo的iL是一个完整的信号波形,如图4.3所示。

 

3、电路的性能分析

(1)输出功率Po

 

最大输出功率为:

 

(2)晶体管管耗PT

 

当Vom≈0.6VCC时,具有最大管耗,最大管耗PT1M为:

PT1M≈0.2Pom(4—6)

(3)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PV

电源供给的最大输出功率为:

(4)效率η

当Vom≈VCC时,效率最高,最大效率为:

4、功率管的选择

(1)PCM≥0.2Pom(4—11)

(2)V(BR)CEO≥2VCC(4—12)

(3)ICM≥VCC/RL(4—13)

5、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路没有直流偏置,而功率

三极管的输入特性又存在死区,所以,

输出信号在零点附近会产生交越失真

图4.4交越失真

现象,如图4.4所示。

4.2.4甲乙类双电源(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引入思想

为了克服交越失真,在静态时,为输出管T1、T2提供适当的偏置电压,使之处于微导通,从而使电路工作在甲乙类状态。

2、甲乙类OCL电路静态点的设置方案

如图4.5所示。

 

图4.5甲乙类OCL电路的静态偏置

图4.5(b)所示的偏置方法在集成电路中常用到。

可以证明:

 

适当调节R1、R2的比值,即可改变T1、T2的偏压值。

3、电路的性能指标

上述电路的静态工作电流虽不为零,但仍然很小,因此,其性能指标仍可用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的公式近似进行计算。

4.2.5单电源(O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电路原理图

如图4.6(a)所示,图4.6(b)是其等效电路。

OTL是OutputTransformerless(无输出变压器)的缩写。

 

图4.6(a)与图4.2的最大区别在于输出端接有大容量的电容C。

当vi=0时,由于T1、T2特性相同,即有VK=VCC/2,电容C被充电到VCC/2。

设RLC远大于输入信号vi的周期,则C上的电压可视为固定不变,电容C对交流信号而言可看作短路。

因此,用单电源和C就可代替OCL电路的双电源。

2、电路的性能指标

OTL电路的工作情况与OCL电路完全相同,偏置电路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处理。

估算其性能指标时,用VCC/2代替OCL电路计算公式中的VCC即可。

4.2.6集成功率放大器

随着线性集成电路的发展,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OTL、OCL电路均有各种不同输出功率和不同电压增益的多种型号的集成电路。

应当注意,在使用OTL集成电路时,需

外接输出电容。

4.3典型习题详解

【4-1】在题图4.1(a)所示电路中,设BJT的β=100,VBE=0.7V,VCES=0.5V,ICEO=0,

电容C对交流可视为短路。

输入信号vi为正弦波。

(1)计算电路可能达到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

(2)此时RB应调节到什么数值?

(3)此时电路的效率η=?

【解】本题用来熟悉甲类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特点。

(1)先求输出信号的最大不失真幅值。

由题图4.1(b)可知:

vO=VOQ+Vomsinωt

VOQ+Vom≤VCC

VOQ-Vom≥VCES

因此,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为:

(2)静态时,

所以

(3)

甲类功率放大电路的效率很低.

【4-2】一双电源互补对称(OCL)电路如题图4.2

所示,已知VCC=12V,RL=16Ω,vi为正弦波。

求:

(1)在BJT的饱和压降VCES可以忽略不计的

条件下,负载上可能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Pom。

(2)每个管子允许的管耗PCM至少应为多少?

(3)每个管子的耐压│V(BR)CEO│至少应大于

多少?

题图4.2

【解】本题用来熟悉乙类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特点。

(1)对乙类放大电路,静态时,VO=0。

若忽略BJT的饱和压降VCES,则有:

Vom=VCC,因此,

 

(2)每管允许的管耗PCM≥0.2Pom=0.2×4.5=0.9W

(3)每个管子承受的最大电压为2VCC,故每管的耐压│V(BR)CEO│≥2VCC。

【4-3】电路如题图4.2所示,设vi为正弦波,RL=8Ω,要求最大输出功率Pom=9W。

在BJT的饱和压降VCES可以忽略不计的条件下,试求出下列各值:

(1)正、负电源VCC的最小值;

(2)根据所求的VCC的最小值,确定三极管的ICM、│V(BR)CEO│及PCM的最小值;

(3)当输出功率最大时,电源供给的功率PV;

(4)当输出功率最大时的输入电压有效值。

【解】本题用来熟悉乙类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特点。

(1)

故VCCmin=12V。

(2)当vo=Vom=VCC时,输出电流的幅值为:

Iom=Vom/RL=12/8=1.5A

ICM≥Iom=1.5A,故ICMmin=1.5A。

│V(BR)CEO│≥2VCC=2×12=24V,故│V(BR)CEO│min=24V。

PCM≥0.2Pom=0.2×9=1.8W,故PCMmin=1.8W。

(3)当输出功率最大时,电源供给的功率为

 

(4)由于互补对称乙类功放无电压放大作用,所以,当输出功率最大时的输入电压有

效值为:

 

【4-4】电路如题图4.2所示,管子在输入信号vi作用下,在一个周期内T1和T2轮流导电约180o,电源电压VCC=20V,RL=8Ω,试计算:

(1)在输入信号Vi=10V(有效值)时,电路的输出功率、管耗、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和效率;

(2)当输入信号vi的幅值为Vim=VCC=20V时,电路的输出功率、管耗、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和效率。

【解】本题用来熟悉乙类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特点。

(1)由于输入信号的有效值Vi=10V,所以输出信号的有效值Vo=10V。

因此,电路的输出功率为:

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为;

 

总的管耗为:

PT=PV-Po=22.5-12.5=10W,每管的管耗为:

PT1=PT2=PT/2=5W

效率为:

 

(2)当输入信号vi的幅值为Vim=VCC=20V时,输出电压的幅值Vom=20V,此时,电路的输出功率为:

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为;

总的管耗为:

PT=PV-Po=31.85-25=6.85W,每管的管耗为:

PT1=PT2=PT/2=3.425W

效率为:

 

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最高效率可达78.5%。

【4-5】一单电源互补对称(OTL)电路如题图4.3

所示,设vi为正弦波,RL=8Ω,管子的饱和压降

VCES可以忽略不计。

当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

(不考虑交越失真)为9W时,电源电压VCC至少

应为多少?

【解】本题用来熟悉单电源乙类放大电路(OTL)

的分析方法及特点。

对单电源乙类放大电路,

因此

即VCCmin=24V。

【4-6】互补对称功放电路如题图4.4所示,图中VCC=20V,RL=8Ω,T1和T2管的VCES=2V。

(1)当T3管输出信号Vo3=10V(有效值)时,计算电路的输出功率、管耗、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和效率;

(2)计算该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效率和所需的Vo3的有效值。

【解】本题用来熟悉双电源甲乙类放大电路(OTL)的分析方法及特点。

(1)该电路由两级放大电路组成,其中

T3管电路为推动级,T1与T2管组成互补

对称功放电路。

T3管的输出信号Vo3就是

功放电路的输入信号电压。

故当Vo3=10V

(有效值)时,电路的输出功率为:

 

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为:

 

管耗为:

PT=PV-Po=22.5-12.5=10W,PT1=PT2=5W

效率为:

 

(2)该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为:

 

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为:

 

效率为:

 

所需的Vo3的有效值为:

 

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效率,除与电路类型、电源电压等有关外,还与激励信号的大小有关。

【4-7】一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如题图4.5所示,设T1和T2的特性完全对称,vi为正

弦波,VCC=12V,RL=8Ω。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静态时,电容C2两端的电压应是多

少?

调整哪个元件,可以改变VC2的值?

(2)若T1和T2管的饱和压降VCES可以

忽略不计。

该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Pom应为多少?

(3)动态时,若输出波形产生交越失真,

应调整哪一个电阻?

如何调?

(4)若R1=R3=1.1kΩ,T1和T2管的β=40,

│VBE│=0.7V,PCM=400mW,假设D1、D2

题图4.5

和R2中的任何一个开路,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解】本题用来熟悉;

(1)OTL电路的分析方法及特点;

(2)交越失真的概念及其消除方法。

(1)静态时,电容C2两端的电压VC2应为:

 

R1、R3为偏置电路,故调整R1、R3可以改变VC2的值。

(2)

(3)当产生交越失真时,说明T1和T2两管基极间的电压小于│VBE1│+│VBE2│,因

此要增大T1和T2两管基极间的电压,故可调节电阻R2,使其增大。

(4)若D1、D2和R2中的任何一个开路,R1上的电流全部注入T1管的基极。

此时,

 

所以PT1=PT2=VCEIC=6×192=1152mW>400mW,故会烧坏功放管。

【4-8】某集成电路的输出级如题图4.6所示,试说明:

(1)R1、R2和T3组成什么电路?

在电路中起何作用?

(2)恒流源I在电路中起何作用?

(3)电路中引入D1、D2作

为过载保护,说明理由。

 

题图4.6

【解】本题用来熟悉;

(1)交越失真的概念及其消除方法;

(2)功率放大电路的过载保护措施。

(1)R1、R2和T3组成“VBE倍增电路”,用以消除交越失真。

由图可知:

 

调节R1/R2的值,可以改变VCE3的值。

若电路出现交越失真,增大R1/R2(VCE3)的值,使输出管在静态时处于微导通,便可消除信号在零点附近的交越失真现象。

(2)恒流源I在电路中作为电压放大级T1、T2的有源负载,用以提高电压增益。

(3)当电路输出电流过大时,D1、D2可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其工作原理如下:

IE4↑→VR3↑→VO↓→D1√→IB4↓→IE4↓;

IE5↑→VR4↑→VO↑→D2√→IB5↓→IE5↓。

【4-9】电路如题图4.7所示,当vi=0时,由VBB将甲乙类互补对称功放的静态值设置

如下:

IC1=I1=2mA,IC2=IC3=ICQ2=3mA,IC4=IC5=ICQ4=10mA,O点电位为零(即vo=0)

并设β1=β2=β3=200,β4=β5=50。

(1)说明D1、D2、RP和C的作用;

(2)说明

R1、R2的作用;(3)若VCES2=1.2V,VBE4=0.8V,计算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

(4)求在Pom下的实际效率η。

 

【解】本题用来熟悉甲乙类OCL电路的分析方法及特点。

(1)D1、D2和RP的作用是为输出互补功放管提供适当的直流偏置电压,使输出管在静态时处于微导通,从而消除输出信号在零点附近的交越失真现象。

电容C起交流旁路作用,保证T1管提供T2、T3管输入端大小相等的放大信号。

(2)电阻R1、R2的作用有两个:

一方面防止T2或T3管截止时T4或T5管基极开路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输出管T4、T5的集射间耐压参数;另一方面对T2、T3管的ICEO起分流作用,有利于提高输出级工作的温度稳定性。

(3)电路最大正向输出电压为:

 

所以

(4)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为:

 

效率η为:

 

【4-10】现有一半导体收音机,输出级采用题图4.8(a)所示电路。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

当电源接通后。

无信号输出(即喇叭不响)时,输出级BJT的损耗最小,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

(2)设输出变压器效率为80%,T的型号为3AX22,其输出特性如题图4.8(b)所示,试用图解法确定负载上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b)

题图4.8

【解】本题用来熟悉甲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和特点。

(1)此种说法不对。

理由如下:

甲类功率放大电路中,IC基本不变,PV基本不变。

无信号时,PV=PT′

有信号时,PV=Po+PT

所以,无信号输出时,输出级BJT的损耗最大。

(2)RL等效到三极管集电极的阻值为;

之后,按普通放大器进行分析。

VCEQ=-(VCC-ICQRE)=-(-6-17.8×10-3×5.5)≈-6V

首先确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在输出特性曲线上过Q点作斜率为的交流负载线MN,如题图4.9所示。

由图可见:

交流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幅值分别为:

Vcemax≈VCC=6V,Icmax≈ICQ=17.8mA

所以,输出功率为;

 

负载获得的功率为;

Po=Poc×80%=53.4×80%≈42.7mW

效率为;

题图4.9

【4-11】一个简易手提式小型扩音机的输出级如题图4.10所示。

(1)试计算负载上输

出功率和扩音机效率;

(2)验算功率BJT3AD1的定额是否超过。

提示:

(1)电路基本上工作在乙类,

Tr2内阻可忽略,变压器效率为0.8。

管子3AD1的│V(BR)CER│=30V,

ICM=1.5A,PCM=1W(加散热片

150×150×3mm3时为8W)。

(2)此题的等效交流负载电阻

 

(3)可参考双电源互补对称功放的有关

计算公式算出BJT集电极输出功率,再乘

以变压器就是负载RL上的输出功率。

【解】本题用来熟悉变压器耦合式乙类功率放大器的分析方法和特点。

(1)

Po=Poc·ηT=9×80%=7.2W

 

(2)最大集电极电流为:

每管的最大反压降为:

│VCEmax│=2VCC=24V

每管的功耗为:

 

由上述计算可知:

3AD1的定额未超过,可以使用。

【4-12】题图4.11为一输出功率大于18W的高传真扩音机复合管互补对称OCL电路。

(1)试说明该电路的结构;

(2)试说明下列元件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①R7、D1、D2;②C6、R9;③C5;④R5、R6、C3;

⑤R14、C4;⑥R10、R11;⑦R12、R13。

(3)如果输出端静态电位VO>0,应调整哪个元件?

调大还是调小?

(4)在调整输出端静态电位时,扬声器应如如何处理(接入电路还是脱开电路,或采取其他方法)?

(5)为消除交越失真应调整哪个电阻?

这个电阻应从小调大还是从大调小?

为什么?

(6)在消除交越失真时,对输出端静态电位有无影响?

怎样解决?

(7)假设电压输出最大时,T6、T7以及R12、R13总的电压损失为4V,试计算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以及输出级的效率;

 

【解】本题用来熟悉甲乙类功率放大器的分析方法和特点。

(1)该电路主体由以下三级组成:

输入级:

由T1、T2组成的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的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构成;

中间级:

由T3组成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构成,作为功放管的驱动级,R8为其集电极负载;

输出级:

由T4~T7组成的复合管甲乙类互补对称OCL功放电路组成。

(2)部分元件的作用分别为:

①R7、D1、D2为T4~T7设置静态工作点,消除交越失真。

此外,由于D1和D2选用了与T4和T5材料相同的硅二极管,可以获得较好的温度补偿作用;

②C6、R9组成自举电路,以提高该电路的负向输出幅度;

③C5用于频率补偿,以消除自激振荡;

④R5、R6、C3引入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性能,同时,R6还引入了直流负反馈,以稳定静态工作点;

⑤R14、C4与负载并联,使等效负载接近纯电阻性,以避免由于感性负载产生过电压而击穿输出功率管;

⑥R10和R11是泄露电阻,分别减少复合管总的穿透电流,并增加T6和T7的击穿电压值;

⑦R12和R13是负反馈电阻,用于提高电路的温度稳定性。

(3)若静态时VO>0,应将R2的阻值调小。

理由如下:

R2↓→VBE3↓→IB3↓→IC3↓→VC3↓→VO↓

(4)在调整过程中,为避免VO≠0时可能烧坏扬声器,宜用假负载代替扬声器。

(5)为了消除交越失真,应调整R7,并且R7应该从小调大,直到交越失真刚好消失为止,如果R7的阻值过大,有可能使T6、T7管的电流过大而烧坏。

(6)在VO=0时调整R7的阻值,会使VO≠0,因此,应将R2和R7交替反复调整,直至VO=0且刚好消除交越失真为止。

(7)电路的最大不失真电压幅值为:

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为:

 

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为:

 

输出级的效率为:

 

【4-13】一个用集成功放LM384组成的

功率放大电路如题图4.11所示。

已知电

路在通带内的电压增益为40dB,在RL=8Ω

时的最大输出电压(峰—峰值)可达18V,

当vi为正弦信号时,求:

(1)最大不失

真输出功率Pom;

(2)输出功率最大时

的输入电压有效值。

【解】本题用来熟悉集成功率放大器的

分析方法。

(1)

(2)由于Vom=18/2=9V,而20lgAv=40dB即Av=100,所以

 

【4-14】2030集成功率放大器的一

种应用电路如题图4.12所示,假定

其输出级BJT的饱和压降VCES可

以忽略不计,vi为正弦电压。

(1)指出该电路属于OTL还是

OCL电路;

(2)求理想情况下最大输出功

率Pom;

(3)求电路输出级的效率η。

【解】本题用来熟悉集成功率放

题图4.12

大器的分析方法。

(1)该电路属于OCL电路。

(2)

(3)

Pom14.06

η==×100%≈71.4%

PV17.9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