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6096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5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学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

  三、归纳分析、明辨异同

  中药为数众多,而一味药常有数种功效,内容复杂,容易混淆。

其实药物之问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学习时可以将有可比性的药物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其异同点。

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中药的性能、功效及适应证等内容。

  将功效相近的药物进行对比,比较其异同点,如麻黄与桂枝,石膏与知母,半夏与南星等。

通过分析对比加深印象,便于理解掌握。

将主治证相近的药物进行比较,有利于全面理解功效,指导临床正确用药。

如黄连、干姜、党参均能治泄泻,但其功效有异,主治有别。

同样的如均治咳喘的麻黄、黄芩、北沙参、五味子;

均治呕吐的干姜、半夏、竹茹、藿香等。

同一药物因品种不同,炮制不同及药用部位不问其性味功效主治也有差别,通过比较可加以区别,避免混淆,如川贝母与浙贝母,生地与熟地,生大黄与制大黄,附子与乌头等。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应用以上学习方法,可以综观教材全貌,从纵横两方面掌握药物之问的内在联系,使所学中药学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提纲挈领,执简驭繁地学好中药学。

  学习目标

  1.掌握中药药性的含义及药性理论的内容。

  2.掌握四气的含义、确定依据、表示的效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3.掌握五味的含义、表示的效用与临床应用。

气味配合的原则及综合效用。

  4.掌握升降浮沉的含义、确定依据、表示的效用、临床应用及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5.掌握归经的含义、理论基础、确定

  依据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6.掌握有毒与无毒的含义、确定依据、影响因素、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及使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7.掌握中药配伍的含义、内容及目的,"

七情配伍"

的含义、内容及应用原则,君臣佐使的含义及内容。

  8.掌握配伍禁忌的内容。

  9.掌握妊娠用药禁忌的含义及确定妊娠禁用、慎用药物的原则。

  10.掌握煎药时常用的特殊处理法。

  11.熟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的作者、成书年代和学术价值。

  12.熟悉中药剂量的含义。

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的换算、确定剂量的依据及服药方法。

  13.了解饮食禁忌的含义、内容。

  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神农本草经》

  成书于东汉末期(公元二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本书载药365种,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根据各种药物的效果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共记载病名170余种,包括内、外、妇、儿各科。

书中还简要而完备地记述了药学的基本理论。

  《神农本草经集注》

  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代表作,作者陶弘景,成书于公元500年左右,《神农本草经集注》,对《神农本草经》条文逐一注释、发挥,对魏晋以来三百余年间药学的发展作了总结,载药达七百三十种。

又创用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新修本草》

  隋唐时期本草代表作,唐代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李励、苏敬等人主持编写了《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全书卷帙浩博,收载中国和外国输入药物达844种。

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开创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先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称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宋代本草学代表作,作者唐慎微,成书于1108年,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该书图文并茂,方药并收,资料翔实,医药结合,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本草纲目》

  明代本草学代表作,作者李时珍,成书于1578年,李时珍对古代本草学作了全面整理、总结和提高,并吸取了大量的民间药和外来药,写成了伟大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该书52卷,附方11000余首,载药1892种。

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16纲、60类。

这种科学的分类法,是中古本草学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本书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将本草学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高度,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本草纲目拾遗》

  清代本草学代表作,作者赵学敏,成书于1765,对民间草药作了广泛搜集和整理,于载药921种,新增药物达716种之多。

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而且还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中华本草》

  当代本草学代表作,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

全书共34卷,前30卷为中药,已于1999年出版,收载药物8980种,插图8534幅,引用文献1万余种,计约2800万字。

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二千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

  第二章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要全面地认识和掌握药物的性能和作用,必须从不同角度如作用性质、作用范围、作用强度、作用的益害性等进行认识。

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中医理论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调的结果。

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邪扶正,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阳平衡状态。

药物针对病情,发挥治疗作用,是由于药物本身具有的特性和作用,即药物的偏性,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第一节四气

  一、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

此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

平性"

,"

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二、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即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

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

  三、所示效用

  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

一般来讲,凡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

凡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注意:

应用药物必须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四、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在具体表述时,除上述五种外,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五、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六、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辨证用药

  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

  寒证热药;

热证寒药

  2.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的药物。

  大寒证(亡阳证)大热药(附子、肉桂)

  微寒证(脾胃虚寒证)温性药(煨姜)

  3.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

  4.真寒假热,用热药,真热假寒用寒药。

  第二节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它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但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五味的确立一方面是通过口尝而获得,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乌梅、木瓜之酸,芒硝之咸等,但更主要的是以药味与疗效的关系为依据,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进行不断的归纳、整理而总结出来的。

如葛根、石膏均能透热解肌,即云其味辛,但实际口尝却并无辛味。

故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药物的不同功效。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辛:

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

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都有辛味。

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

辛"

,亦称辛香之气,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外,还包含了芳香辟秽,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等作用。

  辛味药多辛散燥烈,易耗伤气阴(津),故气虚、阴(津)亏,表虚多汗等不宜用。

  甘:

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的作用。

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

某些甘味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说,如甘草、绿豆等。

  淡味附于甘,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薏苡仁等。

  甘味多腻滞,易助湿碍脾,脾虚湿滞勿用甘味滋补,古人有"

中满忌甘"

之说。

  酸:

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所致诸证。

如五味子涩精、敛汗,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

  涩味附属于酸,亦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涩肠止泻,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等,但酸味与涩味相似而不尽相同,如酸能生津开胃、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所不具备的。

  酸能敛邪,故有实邪者勿用。

  苦:

能泄、能燥、能坚。

泄即通泄、降泄和清泄,如大黄通下泻火为通泄,杏仁降气平喘为降泄,栀子清热泻火为清泄;

燥即燥湿,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故苦味药相应地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二类,如黄连苦寒用于湿热证,苍术苦温用于寒湿证。

坚阴含义有二,一是通过泻火而达到存阴的目的,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亏而相火亢盛之证。

二上指坚厚肠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边有厚肠止泄作用。

  此外,药理研究表明,少量苦药有开胃进食的作用,但服用过量,反能伤胃,临床上对芦荟、穿心莲等极苦的药物,多采取入丸、装胶囊吞服等用法,以减少对胃的刺激,避免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因苦能燥,易伤阴津,阴津不足者不宜用。

  咸:

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肠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等病证。

如海藻、昆布消散瘰疬,鳖甲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此外,咸味还能入肾补肾,如紫河车、鹿茸、蛤蚧等能补肾壮阳益精。

咸又入血,如犀角、玄参味咸入血分而有凉血的作用。

  但咸味药不宜多食,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更是如此,另有的咸味药有伤脾胃,如芒硝,脾虚便溏者慎用。

  四、阴阳属性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气味配合

  四气和五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气味配合原则有二:

一为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二为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二个或更多。

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气味配合规律有二:

一为气味均一,二为一气二味或多味。

  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

气味相同,作用相近,如麻黄、紫苏均味辛性温而发散风寒;

气同味异,功能不同,如浮萍辛寒能发汗清热,芦根甘寒能清热生津,黄连苦寒能清热泻火,牡蛎咸寒能育阴潜阳;

味同气异,功效有别,如石膏甘寒能清火生津,石斛甘凉清热生津,黄芪甘温能补气升阳,山药甘平能平补脾肺肾;

一气多味,作用广泛,如白术苦甘,苦能燥湿,甘能补脾。

  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核心内容,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节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对药物作用趋向的概括。

  1、药物的质地药物所具有的升降浮沉特性与药物的质地有关,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

  2、药物的气味厚薄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苏叶、银花,气味厚者多主沉降,如熟地、大黄等。

  3、药物的性味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

  4、药物的效用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

凡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是升浮的;

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

  但有少数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不明显,或存在着既升浮又沉降的"

双向性"

,如川芎能"

上行头目"

(升浮)以祛风止痛,又可"

下行血海"

(沉降)以活血调经。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五、影响因素

  每一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影响其转化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

即炮制和配伍,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物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减弱。

故李时珍说:

"

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第四节归经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示药物作用的部位,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联系起来,用以说明药物功效的适应范围,从而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选择用药的依据。

  二、理论基础

  药物的归经是以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三、确定依据

  1、药物的特性

  关于药物的归经,古代文献上又曾将它和"

五味"

联系起来,认为:

  味酸——能入肝。

  味苦——能入心。

  味辛——能入肺。

  味甘——能入脾。

  味咸——能入肾。

  这种归纳,虽然对一部分药物是符合的,但绝大部分与客观实际情况并不一,不能作为规律性来认识。

  2、药物的疗效

  如肺有病变时,常出现咳嗽、气喘等症;

肝有病变时,常出现胁痛、抽搐等症;

心有病变时,常出现心悸、神志昏迷等……。

在临床上,用贝母、杏仁能止咳,说明它们能归入肺经;

用青皮、香附能治胁痛,说明它们能归入肝经;

用麝香、菖蒲能苏醒神志,说明它们能归人心经……。

由此可见,药物的归经也是人们长期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四、表述方法

  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常直接书为归心、肺、脾、肝、肾等脏腑的名称,或不提脏腑之名而用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如少阴、太阴等,有时也将二者结合起来,如少阴心经等。

  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

如头痛的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亦各有不同,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治疗时必须考虑到药物的归经特点方可提高疗效。

  归经学说主要阐明药物作用的定位,与气味的定性,升降浮沉的定向,构成了中药"

三位一体"

的药性基础,对于完整地解释药物的作用原理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还须注意,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

  第五节有毒与无毒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必须认识中药的毒性,了解毒性反应产生的原因,掌握中药中毒的解救方法和预防措施。

  1、含不含有毒成分:

如砒石、马钱子等含有毒成分。

  2、整体是否有毒:

  3、用量是否适当:

使用剂量是否适当,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未超过人体对药物的最大承受量,即为无毒,超过则为有毒。

有毒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因而治疗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

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如人参、知母等皆有产生中毒反应的报道,这与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等有密切关系。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三、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

  药物的毒性与品种、入药的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在皮肤粘膜施用面积大小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种属、证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使用有毒药物时,应从上述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的发生。

  四、引起中药中毒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品种混乱

  2、误服毒药

  3、用量过大

  4、炮制失度

  5、剂型失宜

  6、管理不善

  7、疗程过长

  8、配伍不当

  9、辨证不准

  10、个体差异

  五、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

  1、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要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毒。

  2、采制要严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的各个环节,杜绝伪品。

  3、用药要合理,杜绝乱用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

  4、识别过敏者,及早予以防治。

  第三章中药的应用

  中药的应用包括配伍、用药禁忌、剂量和用法等内容。

  第一节配伍

  配伍,就是按照病情需要、治法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的方法。

  二、目的

  增强治疗效果、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

  三、内容

  

(一)七情配伍

  七情配伍,除单行外,论述的是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共有七种情况,故叫做药性"

七情"

,内容如下:

  1、单行:

  2、相须

  3、相使:

  4、相畏:

  5、相杀:

  6、相恶:

  7、相反:

  以上药性"

,除了单行以外,都是说明药物配伍需要加以注意的。

  相须、相使,是临床用药尽可能加以考虑的,以便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一般用药"

当用相须、相使者良"

.

  相畏、相杀,是临床使用毒性药物或具有副作用药物时要加以注意的,"

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

  相恶、相反,是惟床用药必须注意禁忌的配伍情况,所以"

勿用相恶、相反者"

  

(二)君臣佐使

  1、含义

  君臣佐使是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它高度概括了中医组方原则,是七情配伍的发展。

  2、内容

  君药:

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又称主药。

  臣药:

是协助主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又称辅药。

其意义有二:

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

有三个意义。

一是佐助药,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

二是佐制药,用于主药有毒,或药性峻烈须加以制约者,即"

因主药之偏而为监制之用"

之义。

这两种一般称为"

正佐"

法;

三是反佐药,用于因病势拒药而加以从治者,如温热剂中加入少量寒凉药,或于寒凉剂中加入少量温热药以消除寒热相拒,药不能进的现象。

  使药:

有两种意义。

一是引经药,即引导它药直达病所的药物,如治上部疾患用桔梗为引,治下部疾病以牛膝为引等;

二是调和药性的药物,如方剂中常用甘草、大枣以调和药性等。

  第二节用药禁忌

  用药禁忌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用药禁忌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另外还有证候禁忌。

  一、配伍禁忌

  是对一般情况下不宜相互配合使用的药物,包括"

十八反"

和"

十九畏"

  十八反诸药:

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乌头反贝母、栝蒌、半夏、白蔹、白芨;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槛炙膊莫相依。

  二、妊娠用药禁忌

  凡能损害胎元或可引起流产的药物,均属妊娠禁忌。

  按药性和毒性的强弱一般分禁用和慎用。

  禁用药一般毒性强、药性猛,属于绝对禁用,如巴豆、牵牛子、水蛭、土元、麝香、三棱、莪术、大戟、甘遂、芫花、商陆、水银、雄黄等。

  慎用药要根据病情慎重选择,要注意用量和时间,一般包括活血祛瘀、行气破滞、攻下通肠及辛热滑利等药,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王不留行、大黄、枳实、附子等。

  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称食忌,俗称忌口。

一般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粘滑及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胃肠刺激,或助热,助升散,以及敛邪等不良作用。

具体病症具体应用。

如胸痹患者,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烈性酒;

肝阳上亢,忌食胡椒、辣椒、大蒜、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者,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等不易消化之物;

疮疡、皮肤病,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和辛辣刺激之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