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1913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doc.docx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doc.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doc.docx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doc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摘要】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市场经济中一种与国际接轨的全新管理模式。

它的初衷是完善企业设施,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同时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体现卫生监督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是一项社会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为此,加强领导,开展舆论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是积极稳妥地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模式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新型要求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和信誉分析形成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积极性,促进企业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加强自身管理建设,规范卫生监督行为,使执法强度、执法水平、执法效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卫生部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经验,为适应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及公众对食品卫生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建立的一种与国际接轨的全新的卫生模式。

根据卫生部关于推行食品卫生监督的量化分级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在部分行业开展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积累了一些可供各地卫生监督机构借鉴的实际经验,现分述如下。

1主要做法1.1认真学习,强化培训,营造氛围为了使大家对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有一个明确地认识,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

充分认识到学习宣传是开展量化分级管理的基础,推行量化分级管理的初衷是通过完善企业卫生设施,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加大了对卫生监督员、被监督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学习培训的力度。

一是组织有关监督员认真学习有关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文件精神和卫生部下发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并且结合我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实际状况,对评分表中的每一项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学习讨论。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卫生管理模式,卫生监督员对评分标准不熟悉、不掌握,在认识上不一致。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成立了6人量化评分小组,在10个市直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评分演练,按评分标准,进行了现场模拟评分。

经评定达到良等级的1家,占抽取单位数的10;一般等级的6家,占抽取单位数的60;差等级的3家占总数的30。

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卫生监督员准确地把握住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内涵和标准,有力地提高了他们的监督能力和执法水平。

二是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的培训,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举办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专题培训班,在培训中讲实例、谈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企业负责人对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有了明确地认识,优先争取到了企业负责人的支持和配合。

三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本岗位应知应会的卫生知识和量化分级管理的内容,对量化分级管理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四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深入地对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目的及意义进行了宣传,得到了公众的认可,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通过学习、培训和宣传,使广大的卫生监督员、被监督单位的负责人明确了各自承担的任务和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奠定了基础。

1.2自查自纠,强化监督,规范管理我市共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7159户,从业人员20150人,其中生产加工单位878户,食堂167户(学校食堂54),饮食摊点459户,个体商贩3316户,餐饮网点2719户。

由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规范化、集约化程度低,食品加工多以小型作坊为主,餐饮业主要以小型、个体摊点居多,因此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存在面大面广,任务繁重的客观现状。

为了落实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我们克服了存在的种种困难,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员的主观能动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从抓基础的摸底登记等入手,狠抓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首先由有卫生监督人员对所辖的单位逐个摸底调查,对那些具有代表性、基础条件较好和积极性高的单位进行登记率先垂范,并要求他们对照考核评分进行自查,找出自身存在的软件和硬件方面的问题,卫生监督部门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在软件方面给予指导和纠正,被监督单位按卫生监督部门的要求,投入资金改善硬件设施,两部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有效地把量化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例如有一家餐饮单位,对量化分级管理评级工作的认识比较到位,申报A级单位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自身存在的问题较多,与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差距较大,分管卫生监督员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深入到该餐饮单位,积极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

一是帮助该单位理清思路,使生产经营过程有一个符合规范的工艺流程;二是说服该单位负责人投入资金改善硬件设施;三是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评分表进行初步评定,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四是要求该单位的管理人员掌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内容,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经过近二十多次的反复监督检查,使该企业由首次监督提出二十多条整改意见的单位,变成一个由省卫生监督所食品卫生监督量化评审组首批审验通过的食品卫生信誉度达到A级的企业。

这个实例告诉我们,只要企业负责人认识明确,舍得投入,监督员吃苦耐劳,切实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帮助被监督单位解决实际困难,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企业就会朝着卫生规范的方向发展,其次在日常卫生许可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对所有新发证和复核卫生许可证件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审核发证,并且在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中,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经常性监督量化评分制度,从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完善卫生管理组织等方面入手,督促企业加大硬件投入,合理布局,增加卫生设施,改进生产加工条件,实行规范化管理。

1.3狠抓卫生安全,促进卫生管理水平由于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一个全新的卫生监督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必须依靠监督员在日常监督中严格依法监督,认真履行卫生监督职责,抓住重点单位,促进食品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形式,鼓励企业自律,提高企业的信誉度。

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不仅使企业得到一个信誉度的级别,更重要的是,由过去对食品中产品的监督转变为现在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的监督,从而使食品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守法意识和诚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卫生监督的日常监督执法工作严格遵循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核标准是统一的,审查程序是公开的,结果必须向社会公示。

因此同类企业用同一个标准衡量,既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卫生管理水平的良好机遇,又使食品卫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我市第一批申请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的26家直管食品卫生生产经营单位首次通过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验收的有18家,占申报单位的69。

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使我们深刻体会到,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领导重视、支持是基础,监督和被监督单位的配合是关键,广泛的舆论宣传是保障,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是目的。

确保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做到“四抓”、“三规范”、“两落实”抓宣传培训,抓自身管理档案建设,抓硬件投入,抓监督检查;规范监督检查标准,规范考核评分尺度,规范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责任落实到人,经费落实到位。

2存在的问题从我市的推行情况来看,量化分级管理的推行确实是提高了企业开展食品卫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达到食品卫生安全水平打下了扎实基础,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易忽视的问题。

2.1预防性卫生监督难以落实,造成卫生条件先天不足。

由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预防性建筑项目设计、审查、验收工作还没有效的开展,大多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用房在设计、工艺流程布局不合理生产加工场所面积过小、卫生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选址和设计应当符合卫生要求,其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但在法律责任上缺乏明确的规定,致使预防性卫生监督不是靠法律手段去得到落实,一些地方虽多方努力,仍收效甚微。

使人觉得预防性卫生监督不是靠法律手段去得到落实,而是靠执法人员协调关系去实施,好像某项工作搞试点一样,由于没有明确法律责任规定,能否落实完全靠被监督者的意思,使预防性卫生监督成为一纸空文,指使一些设施、场所从开始就出现先天不足,给以后日常监督带来了很大困难。

2.2思想认识不到位,有不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对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思想不重视。

部分企业负责人错误地认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是卫生监督部门的事,与企业无关,对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持观望态度,消极对待。

2.3卫生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监督员数量不能完全适应工作的需要。

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量大、面广、任务繁重,必须有一支综合素质高、数量足的卫生监督队伍来承担完成。

目前卫生监督队伍中存在着不同知识结构和层次的人员,有的监督员是非专业院校毕业的,有的监督员是初级以下的职称,有的监督员是转业军人,有的监督员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无法胜任卫生监督员工作。

卫生部规定按总人口十万分之一的标准配备卫生监督员,我市应配备80余名卫生监督员,而实际在编人员仅有35人,监督员数量远远不够,导致监督不到位,出现监督空白的现象。

2.4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宣传不到位,政府部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消费者对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仍然较低,落实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卫生监督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对策建议3.1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是一项社会工程。

要使各项食品卫生法规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必须扩大宣传,进一步提高社会各个阶层对卫生法规的认识,强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量化分级管理技术指导,积极参加各阶段的培训;必须研究讨论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在认真学习兄弟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工作方案,积极稳妥地全面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3.2积极开展舆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面,动员全社会参与,为实施量化分级管理,保障食品卫生安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实现食品卫生监督由定性管理向定性定量的动态管理转变,将注重最终产品抽检转变对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监督。

3.3继续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大多数企业对量化分级管理有一较全面、较系统地了解,必须加大宣传培训把申报工作变成自主的行为。

3.4统筹兼顾,分段实施。

认真按照卫生部和省卫生厅要求,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地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3.5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仅靠卫生监督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需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方能保质保量按计划完成,因此,要及时与各有关部门互通信息,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与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