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2084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docx

XX企业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doc

 

XX企业

水效领跑者申请报告

 

201X年X月

填写说明

1、申报企业应认真阅读《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施细则》,按照有关要求如实编写申请报告,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2、申请报告包含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企业基本信息表

(2)企业水效分析报告

(3)企业自评表

3、以上材料需按顺序编排,并在相应位置加盖公章。

企业基本信息表

一、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邮编

详细地址

法定代表人

法人代表联系电话

联系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手机

电子邮箱

企业类型

内资(□国有□集体□民营)□中外合资□港澳台□外商独资

二、企业水效指标

主要产品

主要水源

上年总产值(万元)

上年取水量(m3)

近三年企业单位产品用水量指标(请注明单位)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材料真实性承诺:

我单位郑重承诺:

本次申报国家水效领跑者所提交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均真实、有效,愿接受并积极配合主管部门的监督抽查和核验。

如有违反,愿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责任。

单位负责人(签字):

(申报单位公章)

年月日

推荐单位意见:

(推荐单位公章)

年月日

企业水效分析报告(格式)

一、基本情况

(一)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规模:

包括企业地理位置(流域)、近三年的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历年产量产值、组织结构、员工人数;

2.生产情况:

包括企业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用水环节、主要用水设备等;

3.取用水情况:

包括企业的取水水源(常规水资源、非常规水资源)、取水量、排水量、用水计量设备配备、用水计量、水质数据监测等情况。

(二)申请水效领跑者的相关生产情况

二、工艺及技术水平

(一)主要工艺流程

包括企业生产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工艺流程图等。

(二)主要用水设备规模及其技术水平

包括企业循环水系统、冷却塔、换热器、锅炉、制冷、制氧、软化处理、污水处理等主要用水设备的设备配置、服务区域、运行情况、处理能力等,以及主要用水设备的技术水平情况。

(三)与国内外同类企业相比在节水方面的突出做法

采取的先进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情况、节水技术改造项目情况、节水管理措施等。

三、取用水情况及水效指标

(一)主要用水工序、用水设备的取用水情况

包括企业生产主要用水工序、用水设备的取水量、排水量、水质情况等。

(二)近三年单位产品取水量及水效指标。

水效指标主要包括单位产品取水量、重复利用率、循环利用率、废水回用率、用水综合漏失率等。

具体指标要求及报表格式依据以下标准的最新版本:

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7119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T26923节水型企业纺织染整行业

GB/T18820-2011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

GB/T18916.4-2012取水定额第4部分:

纺织染整产品

GB/T18916.14-2014取水定额第14部分:

毛纺织产品

GB/T18916.20-2016取水定额第20部分:

化纤长丝织造产品

GB/T18916.21-2016取水定额第21部分:

真丝绸产品

GB/T18916.24-2016取水定额第24部分:

麻纺织产品

GB/T18916.25-2016取水定额第25部分:

粘胶纤维产品

再生化学纤维(涤纶)行业规范条件

四、水效提升经验

(一)企业节水管理经验。

介绍企业在节水方面采取的管理措施、方法以及制定的相应管理制度以及取得的效果。

(二)企业节水技术改造经验。

介绍企业采用的先进节水技术、装备和产品,采取的优化运行、水重复利用等方面的节水措施以及取得的节水效益。

(三)重大节水工程。

介绍企业实施的重大节水技术改造工程,包括种类、数量以及因此取得的节水效益。

五、未来三年拟采取的主要水效提升措施

未来三年拟采取的主要水效提升措施,如节水技术改造项目(如水重复利用等)、节水管理措施(如合同节水管理等)。

请分项简述建设内容、预期投资和预期节水效果。

六、证明材料

此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料:

(一)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二)企业取用水相关证明材料(取水许可证或用水合同协议、废水达标排放、近三年用水无超计划等。

若地方部门并无相关证明,可由企业书面做出相应承诺);

(三)企业用水相关材料(企业用水记录、统计报表、费用账单、水计量器具台账、供排水管网图、维修及校验记录等);

(四)企业用水设备相关材料(用水设备设计图纸、设备配置情况、运行记录等);

(五)企业节水管理相关材料(水平衡测试报告、节水管理制度文件、节水规划和年度节水计划文件、节水统计报表等)。

七、企业自评表

1.自评总则

(1)水效领跑者企业自评表分为一票否决指标和量化评价指标。

(2)一票否决指标如有不满足项,取消该企业水效领跑者评选资格,不参加后续量化打分。

(3)量化评价分管理考核指标和技术考核指标。

管理考核指标总分达到48分,且技术考核指标达到表中最低限值,才具备申报条件。

2.一票否决指标

序号

评价指标

评价情况

1

有取用水资源的合法手续

□是□否

2

近三年用水无超计划

□是□否

3

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和环境事故,无违法行为

□是□否

4

上一年度单位产品取水量达到节水型企业国家标准先进企业指标

□是□否

5

未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列入禁止、淘汰目录的用水设备和器具

□是□否

6

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各生产环节有配套的节水措施

□是□否

7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时实施节水“三同时”“四到位”制度

□是□否

8

水计量器具配备满足国家标准《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24789)要求,并依法检定或校准

□是□否

3.量化评价指标

(1)管理考核指标

序号

考核指标

考核内容

考核方法

总分

自评得分

自评说明

1

管理制度

有科学合理的节水管理网络和岗位责任制。

查阅文件、网络图和工作记录。

4

有制定节水规划和年度节水计划。

查阅有关文件和记录。

4

有健全的节水统计制度,定期向相关部门报送节水统计报表。

查阅有关资料。

4

2

管理机构和人员

有主要领导负责用水、节水工作。

查阅有关文件及会议记录。

4

有用水、节水管理部门和专(兼)职用水、节水管理人员。

查阅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文件。

4

3

管网(设备)管理

有详细的供水管网图、排水管网图和计量网络图。

查阅图纸及查看现场。

4

有日常巡查和保修检修制度,定期对管道和设备进行检修。

查阅巡查记录和落实情况。

4

4

水计量管理

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完整规范并定期进行分析。

查阅台账和分析报告,核实数据。

4

内部实行定额管理,节奖超罚。

查阅定额管理节奖超罚文件和资料。

4

5

水平衡测试

按规定周期进行水平衡测试。

查阅水平衡测试报告书及有关文件。

8

6

生产工艺和设备

开展节水技术改造。

查阅有关工作记录。

4

使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节水设备管理好且运行正常。

4

7

节水宣传

经常性开展节水宣传教育。

查看相关资料。

4

职工有节水意识。

询问职工节水常识。

4

注1:

1)自评打分依据:

1.企业管理考核的计分标准满分为60分,得分在48分以上(含48分)的企业达到水效领跑者企业管理考核指标的要求;2)相关文件、资料、记录等齐全完善的满分,缺一项扣1分,数据不实的扣1分;3)针对第6项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考核中,节水设备运行正常且管理严格的满分,运行有缺失的扣1分,管理不完善的扣1分。

注2:

自评说明:

附上相关文件、记录等证明自评得分的材料。

(2)技术考核指标

各行业企业根据计算方法中的计算公式计算本企业的技术考核指标值,并给出相应的计算过程。

技术考核要求(纺织整染行业)

一、取水量

单位产品取水量

1、棉、麻、化纤及混纺机织物

(m3/100m)

≤1.5

2、丝绸机织物

(m3/100m)

≤3.0

3、针织物及纱线

(m3/t)

≤80

二、重复利用

1、重复利用率

(%)

≥45

2、间接冷却水循环率

(%)

≥95

3、冷凝水回用率

(%)

≥98

4、废水回用率

(%)

≥20

三、用水漏损

用水综合漏失率

(%)

≤6%

注a.各参数计算方法参见GB/T26923-2011《节水型企业纺织染整行业》。

b.以棉色布为标准品,将标准品折合系数为1,机织物百米基准值为布幅宽度106cm、布重12.00kg/100m的合格产品,当棉机织产品布幅宽度或布重不同时,计算其产品产量可按附录C——基准棉印染产品产量计算公式进行相应的换算。

其他产品,可根据织物的长度、幅宽、厚度等数据按照FZ/T01002-2010《印染企业综合能耗计算办法及基本定额》中附录B的规定进行换算。

c.毛织物单位产品取水量考核指标另行制定。

 

技术考核要求(纺织染整行业除外)

一、取水量

单位产品取水量

毛纺织行业

GB/T18916.14-2014取水定额第14部分:

毛纺织产品

化纤长丝织造行业

GB/T18916.20-2016取水定额第20部分:

化纤长丝织造产品

丝绸行业

GB/T18916.21-2016取水定额第21部分:

真丝绸产品

麻纺行业

GB/T18916.24-2016取水定额第24部分:

麻纺织产品

粘胶行业

GB/T18916.25-2016取水定额第25部分:

粘胶纤维产品

再生化学纤维(涤纶行业)

再生化学纤维(涤纶)行业规范条件

二、重复利用

1、重复利用率

(%)

≥50

2、间接冷却水循环率

(%)

≥95

3、冷凝水回用率

(%)

≥98

4、废水回用率

(%)

≥20

三、用水漏损

用水综合漏失率

(%)

≤5%

注a.单位产品取水量参见相应的取水定额标准中新建企业取水量要求。

b.各参数计算方法参见相应的取水定额标准。

XX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技能人才的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的技能人才队伍,已成为我区实施人才强区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全面掌握技能人才队伍状况,加快我区“十一五”期间技能人才的培养开发,我们组织了课题调研组,深入到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区渔农办、区统计局、区教育局等部门及部分乡镇(街道)、非公企业,对全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及主要特点

(一)技能人才总量:

据区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05年5月,我区共有各级各类技能人才12168人,全市技能人才的总数为56192人,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单位:

全市市属比例定海比例普陀比例岱山比例嵊泗比例

5619246367.2%2552645.4%1216821.7%798014.2%588210.5%

从表1可见,定海、普陀、岱山、嵊泗四个县(区)技能人才在全市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4%、21.7%、14.2%、10.5%。

我区技能人才仅占了全市的21.7%,比定海区的45.4%少了一半,而岱山和嵊泗两县由于从业人员总量比我区小,因此可比性不大。

从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例看,我区为16.4%,与全市的22.0%相比低了5.6个百分点。

以上两项数据反映,我区技能人才的的总量以及占从业人员的比例都相对偏低。

(二)技能人才分布情况:

按地域分,渔农村为3480人,占28.6%,城区为8688人,占71.4%。

我区技能人才大部分集中在城区,渔农村所占比例还不到三成,地域分布不均,技能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渔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为2390人,第二产业为5811人,第三产业为3967人,一、二、三产技能人才之比为20:

47:

33,第一产业的技能人才相对较少,只占20%,二、三产业技能人才占了80%,其中第二产业技能人才占了总数的将近一半。

按行业分(见表2):

表2单位:

船舶比例机电比例旅游比例水产比例建筑比例

365030%170314%133811%121710%8527%

表2续

交通比例商贸比例宾馆比例餐饮比例石化比例其他比例

8527%7306%4884%3653%2432%7306%

由表2可见,我区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船舶、机电、旅游、水产等行业,所占的比例都在10%以上,特别是船舶行业,更是达到了30%。

技能人才在宾馆、餐饮行业占了一定的比例,达到了7%,而在石化行业只占了2%,这也反映了目前我区船舶工业、水产行业、服务业等发展较快,技能人才相对较集中,而石化工业、医药工业等相对发展较慢,技能人才较缺少的现状。

如果按工种分,我区技能人才覆盖了摄影、计算机操作、美容美发、维修电工、汽驾等多个工种,涵盖工种较为广泛。

(三)技能人才结构状况:

按学历分,大专以上为587人,占4.9%,中专(职高)为3465人,占28.4%,初中及以下8116人,占66.7%,初中及以下学历仍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技能人才总体素质不高;按年龄分,35周岁以下为5877人,占48.3%,35-50周岁4101人,占33.6%,50周岁以上2190人,占18.1%,我区技能人才队伍总体显年轻,35周岁以下的青年技能人才占了总数的近一半,但这一年龄段以初级工居多,技能素质偏低。

50周岁以上的技能人才也占了较大的比例,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大部分集中在这个年龄段。

(四)技能人才持证情况:

全区技能人才中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4692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38.6%,持证人员的范围较广,基本覆盖了不同产业和行业。

技能人才具体职称分布情况(见表3):

表3单位:

持证人数技师以上比例高级工比例中级工比例初级工比例

46921944.1%3697.9%117325.0%295663.0%

从表3可见,我区技能人才中持证人员还不到总数的一半,说明技能人才参加培训考级还不够普遍。

高级、中级、初级技能人才三者之比为12:

25:

63,初级技能人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中级技能人才次之,高级技能人才最少,整个结构呈明显的金字塔状,技能人才的效能难以充分发挥,而较合理的技能人才结构应该是呈橄榄型的,即高级、初级技能人才少,中级技能人才多,这样更能发挥组合效率作用。

(五)技能人才工资情况:

调研中,我们抽样调查了勾山工业园区的几家机械加工和水产品加工企业,由此推算出这两个行业技术工人的年平均工资状况(见表4):

表4单位:

元人、年

机械加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水产品加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10000-1200012000-1800030000以上8000-1200012000-1500018000以上

由表4可见,不同行业技能人才的工资标准各不相同,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其技术工人的工资相对比较高。

据区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区机械加工和水产品加工行业从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2065元和12744元,经比较,这两个行业初级工工资均低于这个水平,中级工工资等于或略高于这个水平。

因我区技术工人以初级工居多,所以技术工人的整体工资水平相对偏低。

二、技能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从现状看,我区技能人才队伍具有年纪轻、覆盖面广等特点,但总量小、学历不高、技能等级偏低、高技能人才缺乏、分布不均衡、结构欠合理等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与当前我区实施开发海洋战略,打造水产品精深加工、船舶工业、海岛文化旅游休闲、海洋物流和现代海洋渔业全国性五大基地,建设海洋经济强区和海岛文化名城的要求有比较大的差距。

造成技能人才短缺、整体素质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观念以及舆论误导。

当前,虽说技能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技校毕业生较为抢手,技术工人在我区的就业率也比较高,但“技能人才不是人才、技术工人社会地位低”等传统观念仍然存在,“重文凭、轻技能”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因此,出现了许多学生宁肯放弃学业,也不愿读技校、不想当技术工人的尴尬状况。

另外,社会舆论对高学历、高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过分渲染,而缺少对技能人才的宣传报道,降低了人们当技术工人的光荣感和成就感,影响了他们的社会价值观,结果导致技能人才后继乏人。

(二)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较小。

目前,我区只有沈家门中学、普陀机械学校、普陀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普陀水产技校等四所职业技术学校,有专职技能教师40人,每年毕业生为1100人左右,职业教育的规模比较小。

近年来,由于受观念、体制、经费等因素影响,我区职业教育发展不快,技能教育存在着师资力量特别是数控车床操作、精密仪器操作等高新技术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设置重复、布局不合理、缺乏统筹协调等问题,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培养的速度跟不上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培训和技能鉴定意识不强。

从调研情况分析,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技能人才参加技能培训和职业鉴定比较正常,因此,职业资格证书持有率也较高。

达到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要求,而没有持证的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非公企业。

这与我区非公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一些企业主认识不到位,重生产投入、轻培训开发,忽视职工技能再提高有关;也与企业管理较松散,用人随意性较大,准入的要求和门槛较低有关。

还与我区技能考评师资力量缺乏,政府部门对于技能人才的培训经费投入较少,技能培训鉴定费用还较高,以及技能人才自身的职业资格意识淡薄等有关。

(四)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单一。

目前,我区参与技术技能培训的主要力量除职校以外,还有区成教中心、各级乡镇成校和企业本身。

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他们组织的培训规模小、时间短、层次低,主要以适岗培训和初级技能培训为主。

而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要求高、投资较大、时间较长,因此,相关培训机构和企业都不愿意承担此类培训,或是根本没有条件开发此类培训。

所以,我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前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师带徒”方式、再辅以岗位锻炼来完成。

由于培养方式单一,所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速度较为缓慢。

(五)相关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技能人才考评机制滞后。

当前,我区对技能人才的考核评价仍存在着工龄、资历、身份等限制,没有建立符合市场需求、具有本地特色的技能人才考评体系,一定程度影响了技能人才技能素质的提升和技术等级的晋升。

二是技能人才薪酬待遇不高。

调研中,我们就技术工人对待遇问题的满意度作了调查,感到满意的占25%,基本满意的占10%,不太满意的占65%,其中认为“工资涨幅太慢、福利待遇有待于提高”的绝大多数是熟练工人。

三是对技能人才奖励力度不大。

调查中发现,相当部分企业内部没有建立技术工人参与技能比武、工艺改进、技术攻关的奖励制度,即使有奖励的力度也较小,技能人才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由于激励机制不够健全,薪酬相对偏低,培训考评与使用奖励相脱节,每年大概有2%左右的技能人才流向了宁波等周边经济发达地区,虽然外流量并不大,但出去的多是中高级技能人才,进一步加剧了我区高技能人才缺乏的状况。

三、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随着我区改革开放的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加快培养和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手艺高超的技能人才队伍已迫在眉睫。

为此,要树立“以技能稳定就业,靠技能成才、创业”等新观念,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术创造、爱护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在具体措施上要着重抓好五个机制建设:

(一)构建多元化的职教培训机制,形成城乡联动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一是整合职业教育学校资源。

目前,我区建高等职院的条件还不成熟,现阶段应先对区内四所职校进行整合,成立区职业教育中心,通过调整学校布局,提升办学层次,扩大我区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提高技能人才的培训质量,切实发挥职校技能教育主渠道作用。

二是大力发展区成教中心和各乡镇成校。

近年来,成人学校已成为渔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的重要基地。

因此,要加强成人学校的办学力量,改善其办学条件,进一步发挥成人学校培养渔农村初级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作用。

三是鼓励企业和社会参与技能人才的培养。

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自主开展各种技能培训,鼓励社会各方支持参与技能人才的培养。

四是与市内外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办学。

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外地高等职院的合作,以联合办学的形式,开展特色技能培训,打造我区技能教育的新品牌。

当前,要紧扣我区产业发展的特点,重点开展船舶修造、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精密仪器操作等紧缺专业的培训合作,大力培养相关职业工种的高技能人才。

(二)构建多渠道的经费投入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体系。

一是政府部门要在加大职教经费投入的同时,适当地对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和职工参加技能培训进行补助,发挥好政府引导作用。

如“暖促”活动开展以来,我区采取了对参加技能培训人员给予适当补助的办法,进一步增强了渔农民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二是要引导企业增加对技能培训经费的投入,自主开展各种技能培训。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各级各类技能培训,逐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渠道的技能培训经费投入机制。

在加强经费投入的同时,要尽快出台《普陀区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政策措施的研究制订,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开发、评价鉴定、考核激励和服务保障的政策体系。

(三)构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培养开发机制,拓展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的方式和途径。

一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师带徒”的技能传授方式。

要大力挖掘和整理绝技和绝招,总结完善技师、高级技师传授技艺的经验和方法,以实施“名师带徒”工程、设立名师工作室、进行观摩研讨、指导技术攻关等多种方式,加快对相关高新技术技能的学习和传承。

二是要继续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大比武活动。

今后,要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逐渐形成敬业爱岗、钻研技术的良好风气,促进岗位成才。

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举办全区性或行业性的技能大比武活动。

通过技能大比武,为技能人才提供交流技术和砌磋技艺的平台。

三是要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

要明确“十一五”期间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的目标,探索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载体,增加我区技术型、知识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以

(四)构建和推行就业准入机制,增强技能人才的技术等级意识和水平。

近两年来,随着中远船务舟山分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的落户,给我区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由于这些企业管理较规范,用工制度较严格,相关工种都设立了相应的素质门槛,提高了技术等级证书的含金量,因此,促使一大批想到这些企业就业的无证技能人才参加各级技术等级考试。

据统计,现在我区每年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人数超过了1000人,且有明显的增加趋势。

下步,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在全区企业中逐步推行持证上岗的用工制度,严把就业准入关口,促使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和技术等级考试,进一步发挥技术等级证书的作用,切实提高关键技术岗位从业人员的素质。

(五)构建多层次的奖励激励机制,积极鼓励技能人才创业创新。

一是改进技能考评制度。

要打破学历、资历、资格等条件限制,逐步建立以能力为导向、以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尝试以考为主、考评结合,以评为主、以考为辅的考评办法,形成合理的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