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2223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docx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龚场中学2020年高二生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

参考答案:

D

2.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通过遗传使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子代中得以延续和传递

B.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地理隔离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可能会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突变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B

3.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

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人凝血因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已知,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该目的基因

B.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进入羊受精卵细胞后,其传递和表达不再遵循中心法则

C.在该转基因羊体内,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聚合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参考答案:

A

4.用含15N的培养基培养某种细菌较长时间,再将这些标记了15N的细菌(第0代)转入含14N的培养中培养。

在连续分裂4次后,出现3种DNA分子:

              

①只含15N ②既含15N又含14N  ③只含14N。

这3种DNA分子的数目之比为

A.2:

2:

16     B.0:

2:

16      C.2:

1:

14      D.0:

2:

14

参考答案:

D

5.挤牛奶的女工常与患牛痘的奶牛接触,她们手上会出现牛痘脓疱,但在天花流行时,却从不感染天花.这种免疫物质的产生与下列哪种细胞器的关系最密切

A.线粒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参考答案:

D

6.基因组成为XBXbY的甲,其父色盲、母表现正常。

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

  ①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

  ②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

  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

  ④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B

7.俗话说: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

A.小鱼吃的小虾B.吃小鱼的大鱼

C.泥巴中的藻类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参考答案:

C

【考点】G3:

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其中含有的食物链是泥巴中的藻类→小虾→小鱼→大鱼.

【解答】解:

A、小鱼吃的小虾属于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A错误;

B、吃小鱼的大鱼属于三级消费者,为第四营养级,B错误;

C、泥巴中的藻类属于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C正确;

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属于分解者,不属于营养结构,D错误.

8.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蛋白。

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

B.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

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

D.同一种限制酶处理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

参考答案:

B

9.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

A.遗传性状传递的规律              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规律

C.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D.生物性状表现的一般规律

参考答案:

C

10.自然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虫不成灾”,其根本原因是 (     )                 

A.昆虫的繁殖能力 B.食物的限制 

C.天敌的捕食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参考答案:

D

11.下列关于培育试管婴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培育试管婴儿要进行体外受精过程

B.试管婴儿的发育场所主要在试管内

C.试管婴儿的发育场所主要在母体内

D.试管婴儿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参考答案:

B

12.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   )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

参考答案:

C

13.科学家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方法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甲产生的R有四种表现型   B.该育种方法选育的优良品种不可育

C.过程乙培养的幼苗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   D.该育种方法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参考答案:

D

过程甲表示纯种的高秆抗锈病(DDTT)小麦与矮秆易染锈病(ddtt)小麦杂交,产生的F1(DdTt)有一种表现型,即表现为高秆抗锈病,A错误;该育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选育的优良品种可育,B错误;过程乙培养的幼苗为单倍体,其体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C错误;该育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正确。

【点睛】单倍体育种的过程是:

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幼苗→染色体数目加倍→纯合子→选择所需要的品种类型,最终得到的植株都是纯合子,所以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14.在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中分别加入淀粉酶后,鉴定淀粉和蔗糖是否被分解时,使用下列哪一种试剂?

A.本尼迪特试剂            B.双缩脲试剂

C.苏丹Ⅲ试剂              D.95%乙醇溶液

参考答案:

A

15.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导弹是用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杀死癌细胞

B.动物细胞培养的基础是细胞具有全能性

C.细胞融合是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D.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第二次筛选是选出杂交瘤细胞

参考答案:

C

【分析】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

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A、“生物导弹”利用了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来识别癌细胞,而不是利用单克隆抗体杀死癌细胞,错误;

B、动物细胞培养的基础是细胞增殖,错误;

C、细胞融合是利用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正确;

D、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第二次筛选是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错误。

故选C。

【点睛】1、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2、两次筛选:

(1)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

(2)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16.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血浆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C.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

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参考答案:

C

17.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B.刺激图中1、2、3、4四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

C.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D.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参考答案:

A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分析】据图分析:

1表示轴突,2表示突触小体,3表示轴突,4表示轴突.图中共有4个突触结构.突触的类型有:

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解答】解:

A、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A正确;

B、刺激图中1、2、3处,均符合兴奋产生与传递的调节,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4处,兴奋不能逆突触传递到肌肉,B错误;

C、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负内正,C错误;

D、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方式单向传递,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与传递,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18.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参考答案:

C

19.右图为生物膜简明结构模式图,a、b表示两种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物膜的结构特征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B.若该图表示细胞膜,则膜两侧都分布着多糖

C.若b表示性激素,则该图表示内质网膜

D.若a表示水,b表示氧气,则该过程的进行需要消耗ATP

参考答案:

C

20.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

其中“一少”的主要原因是:

A.血糖含量过低              B.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脂肪消耗

C.肾小管肾炎大量丢失糖      D.肾上腺素分泌过少

参考答案:

B

21.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

年)的变化关系。

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B.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4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参考答案:

A

22.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北方农区的一种“四位一体”的生态家园示意图,其中沼气池、猪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保持了合理的结构和比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农村发展沼气不利于保护林草植被

B.该工程充分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C.保持生物间比例合理等遵循整体性原理

D.能量可随着沼气的使用而流入生物体内

参考答案:

 B

 在农村发展沼气可减少林草植被等能源的使用;整体性原理是系统的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而生物间的比例合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沼气燃烧释放的热能无法被生物体利用,即不能流入生物体内。

23.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

l,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参考答案:

A

24.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D

25.下列关于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表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流程是:

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B.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具有较高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不与水混溶

C.用纸层析法对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进行鉴定,鉴定时需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照

D.胡萝卜颗粒干燥时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提取到的胡萝卜素越多

参考答案:

D

提取胡萝卜素最常用的方法是萃取法,也就是让胡萝卜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获得胡萝卜素,操作的一般流程是:

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A正确;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等特点,B正确;实验室中常用纸层析法进行胡萝卜素的鉴定,C正确;干燥时间太长、温度太高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提取到的胡萝卜素会变少,D错误

26.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糖的组成元素是C、H、O、N

B.脱氧核糖属于单糖

C.1分子蔗糖水解后产生2分子葡萄糖

D.糖元是植物细胞中的重要贮能物质

参考答案:

B

27.从下列物质的结构层次看,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   )

A.脱氧核苷酸→基因→染色体→DNA  B.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

C.基因→脱氧核苷酸→染色体→DNA  D.基因→DNA→脱氧核苷酸→染色体

参考答案:

B

28.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探究遗传物质和光合作用暗反应的研究

B.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C.鸟类的红细胞不适合用于制备细胞膜

D.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实验中,蔗糖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参考答案:

D

探究遗传物质和光合作用暗反应,都涉及到物质的变化,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法来探究,A正确;盂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B正确;鸟类的红细胞有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不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材料,C正确;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实验中,要选择合适浓度的蔗糖溶液,蔗糖浓度太高,细胞过度失水会死亡,D错误。

29.肽链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一步形成蛋白质时往往要进行加工,在加工时常常要切去一部分氨基酸,再构成蛋白质。

现有一条含100个氨基酸的肽链,其中含游离的氨基18个,加工时共切去氨基酸16个,则加工后多肽链所含的游离氨基至少还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参考答案:

B

30.下列是人类有关遗传病的四个系谱图,与甲、乙、丙、丁四个系谱图相关的说法正

确的是            (   )

A.乙系谱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B.丁系谱中的夫妻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1/8

C.甲、乙、丙、丁都可能是白化病的系谱图

D.甲、乙、丙、丁都不可能是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

参考答案:

B

31.下列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A.皮肤和黏膜            B.血液和消化液  

C.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    D.溶菌酶

参考答案:

C

32.不含有磷脂的细胞器是(   )

A.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中心体和核糖体

C.中心体和线粒体        D.染色体与和核糖体

参考答案:

B

33.在伦敦奥运会的足球赛时,球员踢球瞬间,在突触小体上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A.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

参考答案:

B

34.下列有关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B.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D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参考答案:

C

35.受精作用完成的标志是

A.释放第二极体                B.雌、雄原核形成

C.两原核融合形成合子         D.第一次卵裂

参考答案:

C

36.下图表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抗体的消化作用,根据图示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蛋白酶能使抗体失活

   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胃蛋白酶催化抗体分解断裂的肽键数目多于木瓜蛋白酶

参考答案:

C

3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之间的斗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

D.突变的可遗传性不利于生物进化

参考答案:

D

【考点】B3: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

A、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生物之间的斗争是一种选择、共同进化的过程,A正确;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B正确;

C、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即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

D、突变的可遗传性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有利于生物进化,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在解题时要掌握知识的关键所在,比如要知道:

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来决定的;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形成生殖隔离.

38.果农常在果园里除草,从生态学观点来看,除草是为了(   )

A.增加果园物种多样性B.促进果园能量循环利用

C.增强果园抵抗力稳定性D.调整果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参考答案:

D

分析】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意义:

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详解】果农常在果园里除草会降低果园物种多样性,A错误;能量是单向传递的,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果农常在果园里除草会降低果园的抵抗力稳定性,C错误;果农常在果园里除草的目的是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果树,D正确。

39.人工种子是人们模仿天然种子结构制造出来的生命有机体,它能像天然种子一样萌发生长.人工种子的核心部分胚状体可以由悬浮培养的芽尖细胞得到,也可以通过试管培养的花粉或胚囊获得,由此人们把胚状体分为“体细胞胚”和“花粉胚”.请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发芽率低等问题

B.培育胚状体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同一种植物“体细胞胚”和“花粉胚”的染色体组的数目比为1:

1

D.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反映了细胞的全能性

参考答案:

C

【考点】R6:

人工种子的制备.

【分析】1、人工种子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2、优点:

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很方便运输和储存;不会造成遗传性状的改变.

3、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为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培养过程的顺序是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进而形成新的植物体.

【解答】解:

A、人工种子具有很多优点,如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籽困难、发芽率低等问题,A正确;

B、胚状体的形成是离体的细胞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体细胞胚是由植物的体细胞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而花粉胚是由花粉(经减数分裂形成)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因此,同一种植物的体细胞胚和花粉胚的染色体组的数目比是2:

1,C错误;

D、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故选:

C.

40.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41.科学家用植物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过程②的技术            。

如果将已除去壁的植物细胞放入等渗溶液中,细胞是何形状?

            。

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为。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           ,其中过程④相当于         过程,⑤涉及的分裂方式为         。

若利用此技术生产治疗癌症的抗癌药物——紫杉醇,培养将进行到         (填字母编号)。

(3)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  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为“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物属于      倍体植株。

(4)如果形成c细胞的a、b细胞都是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植株f的处理方法是           。

(5)若a、b依次为小鼠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那么该方案的目的是                  。

若将该方案用在SARS的研究和治疗上,则从理论上讲c细胞的制备可采用            细胞和                                的融合。

如果分析出了所产生的氨基酸序列,则可采用          方法,以               为原料合成出该SARS抗体的基因。

参考答案:

(1)原生质体融合  呈圆球形 高尔基体

(2)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 有丝分裂 e

(3)m+n 单

(4)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5)制备单克隆抗体 小鼠的骨髓瘤    SARS患者或康复者的B淋巴细胞 化学合成 脱氧核苷酸

42.下图1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图2表示苯丙酮尿症、尿黑酸尿症和血友病的系谱图。

(1)图2中Ⅱ-1苯丙酮尿症患者毛发和肤色浅,血液中苯丙氨酸及其酮酸含量高,但酪氨酸的含量低,患者体内高浓度的苯丙酮酸会损害大脑。

据图1分析,这是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