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2241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道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道德.docx

《职业道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道德.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道德.docx

职业道德

第一章职业道德

第1节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一.道德和职业道德的概念

1.道德的概念:

是调整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的概念:

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职业道基本要求、职业守则、职业道德评价、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集体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五爱)

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1.鲜明的职业性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3.较强的适用性4.相对和稳定性和连续性

四.职业道德的作用

1.有助于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品质的劳动者——促进事业发展

能激发从业人员履行职业责任的内在驱动力、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和增强职业良心,珍惜职业荣誉、提高职业技能、遵守职业纪律、自觉地工作和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2.有助于调整职业关系,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调节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团结与合作

调节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承担责任

调节职业外部,即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相互支持,互相帮助

3.有助于个人提高和发展,在职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4.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五.职业道德修养

1.职业道德修养的概念:

是指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

2.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

1)外在客观的影响——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职业活动实践,开展职业道德评价

2)内在主观的修养

方法:

(1)在生活中培养

(2)在学中获取

(3)在实践中体验

(4)在自我修养中提高

3、道德的最高境界:

1)在日常中培养

2)在谦虚好学中培养

3)在实践中体验

4)在自我修养中提高

第2节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

一.概念

劳动保障协理员——是协助劳动保障部门承担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是在新时期新的形势下诞生的一个新型职业。

他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

1、严格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学习、落实)

2、热爱本职,钻研业务,保持勤奋,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乐业、勤业、精业)

3、以人为本,乐于奉献,做到文明礼貌,优质服务

4、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坚决抵制不正之风

5、顾全大局,团结协作。

第2章劳动就业

第1节就业与失业概述

一、就业的概念与特征

1.就业的概念:

就业是指在法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依法从事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

就业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2.就业的特征

(1)劳动者就业需具有劳动能力

(2)在法定劳动年龄内

(3)所从事的劳动是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职业,而不是义务劳动.

(4)这种劳动是得到社会承认的职业

二、就业方针

1、劳动者自主择业

2、市场调节就业

3、政府促进就业

三、就业结构

(一)概念:

就业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有就业人员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数量和分布比例,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的关系: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1、就业结构的变动决定产业结构的变动。

两者是相互适应,互相制约的关系,两者都是以劳动者的收入与消费为媒介,共同影响经济增长。

2、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关系

3、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促进

4、就业结构的优化是促进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必要前提,产业升级是促进就业结构优化的必要保证。

三.就业矛盾

(一)概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具有普遍性、特殊性。

(二)就业矛盾的种类:

1、就业的总量矛盾——主要是从劳动力的总量上讲,存在劳动力供给大于或小于需求的问题。

2、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从劳动力的地区与行业分布上讲,存在劳动力的地区与行业分布不平衡。

一般性就业矛盾——主要是指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而引发的就业矛盾。

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

是当前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加快同时并存,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两个相互并存,1个相互交织)

四、就业的主要形式(正非非弹自灵境外就业)

正规就业

非正规就业

非全日制就业

弹性就业

自谋就业

灵活就业

境外就业

五.失业的概念特征主要类型及原因

1.失业的概念:

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劳动者有工作能力并确实在寻找工作的情况下不能得到适宜职业而失去收入的状态.

失业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城镇常住人员。

我们通常称为城镇失业人员。

在我国,失业人员仅仅指登记失业人员。

初次登记失业人员——是指从未就业、目前正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

就业转失业人员——是指原已就业,但因各种原因又失去工作,目前正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

2.失业的特征:

(两有一低)

1)失业人员具有劳动能力

2)失业人员有工作要求

3)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3.失业的主要类型及原因

类型: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隐性失业

自愿失业

原因:

摩擦结构、季节周期、自愿隐性。

六.失业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

1.失业率=失业人数/(从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失业的平均周数/52周

2.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从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0%

两者区别:

前者大,而后者小

第2节城乡统筹就业

一.城乡统筹就业的概念与意义

1.城乡统筹就业是指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统一的职业培训制度和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的就业制度.(五个统一的就业制度)

2.城乡统筹就业的意义:

城乡统筹就业是一种制度创新

城乡统筹就业是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之一

城乡统筹就业可以使城乡居民自由择业和自由选择工作地点

第3节特殊群体就业

一.妇女就业

平等就业

女职工劳动保护

妇女权益保障法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二.残疾人就业

1)就业方式:

2)集中就业

3)分散按比例就业

4)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

5)农村残疾人的生产劳动

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

三.大学生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经因了政府统包统配安置,到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再到目前的身主择业3个阶段。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主要措施:

1、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A、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

B、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

C、对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优先录取;

D、对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的,给予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项目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报考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高职(高专)学生可免试入读成人本科;今后相应的自然减员空岗全部聘用参加项目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

2、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

E、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

F、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

G、退役后参加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生考试时,伟先录取;

H、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或经过一定考核,入读普通本科;

I、退役后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后免试推荐入读硕士研究生。

3、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

J、高校毕业生在参与项目研究期间,享受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补助,户口、档案可存放在项目单位所在地或入学前家庭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

聘用期满,根据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4、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K、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L、为到中小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输和接续等方面的服务;

M、从事个休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并享受国家相关扶持政策;

N、登记失业并自主创业的,如自筹资金不足,可申请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O、参加企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P、灵活就业并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5、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Q、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享受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

R、机关、事业单位免收招聘报名费和体检费;

S、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

T、对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由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并组织就业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

四、其他特殊群体就业

“4050”人员——是指女年满40周岁、男年满50周岁以上退休年龄以下的失业人员。

低保人员——是指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失业人员

失地农民——是指失去土地(的农民)并转为城镇户口的失业人员

长期失业人员——是指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失业人员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就业困难对象——

其就业途径为:

其他特殊群体就业

公益性岗位就业

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灵活就业

鼓励引导企业吸纳就业

第4节劳动力供求分析

一、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1、经济发展因素

2、技术进步

3、经济体制

4、教育和培训因素

5、人口因素

第5节就业服务

一、就业服务概念与功能

1、就业服务是为劳动者实现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提供的社会服务活动,是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就业服务的主要功能:

是向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帮助,包括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求职和招聘信息发布、劳动事务代理、劳务派遣、市场人力和求职时间,提高供求双方选择的成功率,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二、就业服务的种类:

一是公共就业服务(免费);二是职业中介服务(有偿)。

三、公共就业服务经费与体系(目的:

有效扩大就业、减少失业)

1、公共就业服务经费来源于同级财政预算

公共就业服务经旨的组成: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经费(场所建设、信息系统建设、专用设施建设);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日常经费(人员经费、办公经费、服务经费);专项活动经费(按照政府就业工作要求开展的各类专项就业服务活动所需的经费)

2、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组成:

职业介绍机构、就业训练和创业指导机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

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内容

1、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的具体内容:

1)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2)事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

3)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4)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5)办理就业失业登记事务

6)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2、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

1)招聘用人指导服务

2)代理招聘服务

3)跨地区人员招聘服务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专业性服务

5)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

6)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开发的其他就业服务项目

第6节积极的就业政策

一、积极的就业政策的体现:

3个文件(中共中央2002年12号文件、国务院2005年36号文件、国务院2008年5号文件)、一部法律(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就业促进法》)

二、积极就业政策的任务目标:

1)强化政府责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2)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3)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4)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5)加强失业调控努力减少失业

6)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

三、积极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1.在经济发展和结构高速中广开就业门路

2.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

3.加强对就业的管理和失业的调控

4.改进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5.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再就业

第3章社会保险

一、社会保险的分类:

养老保险、医院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二、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1.性质不同(政府行为、买卖行为)

2.对象不同(社会劳动者、一切自愿投保的国民)

3.实施方式不同(强制方式、自愿原则)

4.保险关系建立的依据不同(法律法规、保险合同)

5.保障水平不同(基本生活需要、特定需要)

6.保险费的承担者不同(劳动者个人、企业、国家投保人)

7.经营主体不同(政府、保险公司,企业法人)

8.经营目的不同(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营利为目的)

三、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

个人8%,单位20%;医疗保险:

个人2%,单位7%;失业保险:

个人1%,单位2%。

第4章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一、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推动步骤:

第一步是推动基本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

第二步是将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为其服务

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延伸与发展

今后向企业退休人员提供全方位社会化管理服务主要包括包括:

一是经济保障;二是健康状况;三是精神文化生活;四是生活环境。

三、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1.落实社会保险待遇

2.开展党组织活动

3.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4.组织文化体育活动

四、日常娱乐活动的组织形式:

主要是由劳动保障协理员通过指导退休人员自我管理和互助组织来开展的

五、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

用人单位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个人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

第五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一、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A.劳动关系协调的合同化B.劳动条件的基准化C.劳动保障的社会化D.劳动执法的规范化.

二、《就业促进法》的立法宗旨:

一是促进就业,创造就业条件,二是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把三促进作为立法宗旨的原因:

一是就业是民生之本、二是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三是促进就业是我国的长期战略任务。

3、《就业促进法》的主要内容:

政府责任、法律责任、工作机制、政策支持体系、公平就业、就业服务和管理、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业援助、监督检查

4、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区域统筹的就业政策、群体统筹的就业政策、灵活就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政策、就业援助制度、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政策

三、劳动合同:

期限为三个月以上年满一年试用期限不超过一月

期限为一年以上不满三年试用期限不超过二月

期限为三年以上和无固定期限试用期限不超过六月

四.劳动合同的定立原则与形式

1.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1).合法原则

(2)公平原则(3)平等自愿原则(4)协商一致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

2.劳动合同的形式:

是劳动合同内容赖以确定和存在的方式,即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外部表现.(书面形式、口头形式)

五、劳务派遣

1.劳务派遣的概念:

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设立劳动合同,由被派遣人向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其报酬由用工单位以劳务费向劳务派遣机构支付并代发的一种用工方式。

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代替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2.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79)

3.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80)

五.非全日制用工(80页)

1.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工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

2.非全日制用工的形式.试用期.报酬与终止.

六.劳动保障监察的工作方式(五种)

1.经常进行监督检查2.集中力量进行突击性监督检查3.是对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4.是联合有关部门开展集中大检查5.是实行年检,要求应接受检查的单位每年定期携带有关部门资料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接受检查

七.劳动争议的处理方法

1.协商2.调解3.仲裁4.诉讼

八.劳动争议的仲裁

1仲裁机构

(1)争议仲裁委员会

(2)劳动争议仲裁庭

2劳动争议仲裁的参加人

(1)当事人

(2)第三人(3)代理人

3劳动争议仲裁管辖

4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5.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

(1)申请

(2)受理(3)调解(4)裁决

九.劳动争议的诉讼:

是指人民法院在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劳动争议案件的活动

劳动争议的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

社区建设

一、社区建设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质量的过程。

二、社区建设的意义:

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

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权责统一,管理有序

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四、社区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1、社区组织是指以某一社区为范围建立起来的,有目的、有计划地满足居民一定需要的各类组织,不同社区组织通过各种关系相互联结成为完整的社区组织有机系统

五、我国社区的主要组织:

街道办事处

社区居民委员会

业主委员会

志愿者组织

文化体育兴趣组织

第7章统计与社会调查

第一节统计基础知识

一、统计的含义

二、统计的工作过程:

统计设计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三、统计数据的采集

1、统计调查方式:

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2、统计调查中数据采集的基本方法:

直接观察法、报告法、访问法、文献法、问卷法

四、统计数据的整理

1、统计数据的整理的内容和步骤:

设计方案、资料审核、资料分组、统计汇总、编制统计图

2、统计数据的审核内容:

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时效性、数据的准确性

第二节社会调查

一、社会调查的过程

1、调查准备:

选择调查课题、设计调查方案、组建调查队伍

2、调查实施:

搜集调查资料、整理资料、研究资料

3、调查总结:

形成调查报告、调查结果的评估、调查结果的应用

二、社会调查的方法:

收集资料方法、整理资料方法、分析资料方法

第三节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概述

劳动保障统计的特点:

涉及面广、关联性强、隐蔽性强

二、劳动保障统计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方案拟订、信息采集调查、住处整理分析、统计信息上报

三、劳动保障统计调查分析报告的写作要求

1.语言准确、乘法、通俗易懂

2.逻辑性强

3.标题确切、乘法、新颖

4.结构层次统一、明晰

四、劳动保障统计的内容

1、劳动力资源统计

2、就业再就业工作统计

3、职业培训统计

4、劳动力管理情况统计

5、劳动收入与报酬统计

6、劳动关系统计

7、社会保障统计

8、职业安全卫生统计

第8章公务礼仪与人际沟通

第一节公务礼仪

一、礼仪概述

(一)内涵(鉴定点)

o指人们在各中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美化自身、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在礼貌、礼节、仪表及仪式等

(二)原则(5原则)(鉴定点)1、遵守原则2、敬人原则3、从俗原则4、适度原则5、沟通原则

(三)礼仪的分类(5种)(鉴定点)

1、公务礼仪2、商务礼仪3、服务礼仪4、社交礼仪5、国际礼仪

第二节人际沟通

(二)沟通的目标、原则及内容

1、目标:

传递、理解、接受和行动

2、原则:

清晰、简明、准确、完整、有建设性、礼貌(鉴定点)

3、内容:

为什么、何人、何地、何时、何事、如何

五、人际沟通中的说话策略(7个)鉴定点

1、分析听话者

2、选择话题

3、注意场合和说话对象

4、把握时机

5、控制语言

6、美化声音

7、运用非语言暗示

六、沟通中交谈策略(2个)(鉴定点)

(一)了解将要进行的交谈

1、了解主题

2、了解方式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

1、选择适合的情景和方式

2、寻求共同点

3、了解交谈对象

七、沟通中演讲策略

5、演讲构思(鉴定点)

(1)确定论题

(2)处理材料

(3)营造结构

(4)锤炼语言

第一章社区劳动力和退休人员信息管理

第1节信息采集

一、劳动力资源的有关概念

1、劳动力的定义:

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特征:

1、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

2、劳动力不能脱离活人而独立存在。

3、劳动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部分。

二、劳动力资源是指全部人口中已经或可能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

劳动力资源的构成:

1.适龄就业人口

2.老年就业人口

3.求业人口即失业人口

4.就学人口10

5.家务劳动人口

6.军队服役人口

7.其他人口

三、社区劳动力资源统计内容

1、社区从业人员的统计

(1)从业人员的界定

从业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充分就业:

劳动报酬达到和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不充分就业:

是指劳动时间少于法定工作时间,且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本人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

(2)从业人员的分类:

按所在单位性质划分:

可分为国有单位(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集体私营、股份制、三资企业和其他从业人员;

按就业去向划分为:

单位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劳务输出就业、公益岗位就业等从业人员;

按产业划分为: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第一产业包括:

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包括:

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包括:

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即: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

2、社区新增就业岗位的统计

新增就业岗位数=期末城镇从业人数—期初城镇从业人数

3、社区失业人员的统计

失业人员是指在法定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

失业人员的分类:

(1)按就业经历分为:

就业转失业人员、没有就业经历(新成长的劳动力)的失业人员。

(2)按地域划分为:

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

(3)按是否进行失业登记划分为:

登记失业人员、未登记失业人员。

(4)按是否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划分为:

享受社保失业人员、未享受社保失业人员。

(5)按年龄性别划分为:

大龄失业人员(4050人员)、青年失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