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诗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6230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谈诗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例谈诗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例谈诗法.docx

《例谈诗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谈诗法.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例谈诗法.docx

例谈诗法

诗法·意象·意境

中华经典诗词,无论长篇短章,皆属中华文化瑰宝,有的已经脍炙数千春秋,熏陶滋养过历代无数文武俊杰,功莫大焉。

诗人词家灿若群星,优秀作品浩如烟海。

如今欣逢国运盛时,且不说诗运当兴,诗词创作一脉骚香的传承需要诗才,就是以经典诗词启蒙教育人才,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升文化品味。

  诗词启蒙,本身就是传统,而且历史悠久。

资格最老的中国教育家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

两千数百余年的诗,成为我中华民族传统启蒙教育的基石,无论政乱兵燹(xiǎn),巍巍至今,即使云断山连,也没有真正因撼动而中止过。

现在,这份独特的“营养餐”不会“减量”的大局已定,下一步似乎应该集思广益,探寻一下如何更有效地搞好经典诗词的教学了。

谁都知道,语言文字教学的建设和改革最不容易。

民间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有的已经几百年的实践验证,可效可信。

本讲座试图从诗法(写诗的句法)、意象(景物、人物或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的物化形象或诗意的想象)和意境(词中所描绘的形象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境界)等三个方面作些探讨。

1.入常法

所谓入常法,即语言顺序完全按照常态的主谓句型或主谓宾句型,与现代汉语的语序完全一致,无任何区别。

这也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诗法。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好比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样,他是一种常态。

我认为是一种处于自然状态的语序,与现代汉语用语习惯相吻合,便于接受,易于仿效。

1.1.主谓宾句型

(1)

诗法分析: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主谓宾主谓宾

意象意境: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未满16岁的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诗的前四句“原上草”、“野火”、“春风”三个意象(意象与散文作品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一样),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的“远芳”、“古道”、“晴翠”、“荒城”、“王孙”等5个意象,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极言春草的茂盛、原野的阔远及春日的和煦。

“古道”、“荒城”紧扣题中“古原”,用人事的代谢与自然界的光景常新作对照,以“侵”、“接”二字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传神写照,可谓善于体物。

用春草之繁茂借喻别离之情的传统,由来已久。

1.2.主状谓句型

(2):

 诗法分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主状谓主状谓

表情态或运行状态的状语。

意象意境:

诗的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白日”、“山”两个意象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黄河”、“海”两个意象,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

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至于“黄河”。

当然也是写实。

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

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

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

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

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

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1.3.主谓补句型

例(3):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诗法分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主谓补主谓补

意象意境:

野草离离,生生不已。

离离是生长的态势;岁岁枯荣是其生命之律动过程,其意蕴是规律和永恒。

然而永恒的生命并不是在平庸中延续的。

诗人把它放在熊熊的烈火中去焚烧,在毁灭与永生的壮烈对比中,验证其生命力之顽强。

野火焚烧象征生命之艰辛和考验;春风吹又生言其顽强不屈,执著不移;侵古道、接荒城则言其无所不往,势不可阻。

如此的野草,才有资格成为宇宙间一切生命的象征,才拥有值得人赞美的生命意义。

尾联扣送别之意,“又”字暗示离别乃古今人事之所难免;别情如春草萋萋,亦人之常情。

2.系腰带法

所谓系腰带法,置于诗句中间,像系腰带一样,犹今称主语谓语之间加状语。

研究诗法的学者,给“主状谓句型”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系腰带法。

例(4):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法分析:

以前教授蒙童,江浙有一种常用的方法。

例如诵读至“白日依山尽”时,由教书先生先带读“白日—尽”,学生齐诵“白日—依山—尽”;先生又喊“黄河—流”,学生齐诵“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如此,学生初步知道“依山”(实)和“入海”(虚)皆是“系腰带”,描摹了“白日”的运行轨迹和“河流”的流动方向,动感十足,富有韵味。

意象意境:

两句中用了“日”、“山”、“河”、“海”等意象,展现了一个美丽的画面。

这只是此地所看到的景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境就和盘托出了。

这句诗传唱至今,生命力极其旺盛。

例(5):

王维《山居秋暝》

诗法分析:

暝(míng),形声字,它的本义是天色昏暗,后来引申为日落、黄昏。

其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松间”和“石上”两个意象,也是“系腰带”。

意象意境:

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

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

泉水、青松,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例(6):

王安石《江亭晚眺》

诗法分析:

“无限”和“不胜”也是系腰带,借“清”与“青”谐音,与“白”相对。

意象意境:

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

3.穿靴法

所谓穿靴法,犹今称主语谓语之后加补语。

因置于句末,故形象地称之为穿靴。

研究诗法的专家,将“主谓补句型”,专门列出,赋予了一个专属名称,叫穿靴法。

例(7):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诗法分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补语补语

私塾教法:

读“野火烧不尽”时,先生带读“野火—烧”,学生续诵“野火—烧—不尽”;又喊“春风—吹”,学生再续诵“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如此,学生从语感上知道“不尽”和“又生”皆是“穿靴”。

诗法花絮(诗词格律):

启功先生讲过一则故事,说有位名叫鹤孙的贵族子弟专爱戏弄杨先生,有次至“野火烧不尽”时偷偷喊了声“野火烧羊肉”,因为“羊”与“杨”谐音,其他三位学生哄堂大笑,秩序大乱。

杨先生遂令学生以鹤孙的“野火烧羊肉(仄仄平平仄)”当堂作出对句。

对“老树酸梅子(仄仄平平仄)”者,先生批曰“平仄顺风,打回”。

对“佳晴纵马蹄(平平仄仄平)”者,先生点赞“恰宜”。

最后那位想讨好先生,打击一下鹤孙,对出“滚汤浇鹤孙(仄平平仄平)”,先生批曰“平仄无误,然出语刻薄,有失儒雅。

打回”。

如此结合对仗训练,既能启发学生读诗兴趣,又诲人以仁善,也不啻(chì)一种好方法。

例(8):

杜甫《泊松滋江亭》

诗法分析:

江湖深更白,松竹远微青。

谓补谓补

乍看,像连谓式句式。

其实,是一个形容词谓语,一个形容词补语。

前者因“江湖深”而显得“更白”;后者因“松竹远”而显得“微青”。

两句分别从空间和色彩的不同角度进行描摹,其程度更为加重,基调更为明确,主旨更为深远。

意象意境:

《泊松滋江亭》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古诗,共八句四十个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白”、“微青”自言“清白”,抒发了甘做“老人星”的逍遥心态,诵之即解。

刁斗(diāodǒu):

古代军中白天来烧饭,晚上用来敲击巡更的铜制用具。

诗法分析:

远烟平似水,高树暗如山。

谓补谓补

意象意境:

“山”、“水”皆作虚用,使“烟”、“树”非复寻常景色。

“远烟”、“高树”一联,工写景物,余不甚佳。

写景切绝,合“野”有法,全诗之神。

塞上诗多壮丽,此独清新,意言边境不宁也。

4.倒置(装)句法

所谓倒(装)置法,就是打破现代汉语的常规语序或改变词语位置,出现前置或后置的现象。

大体有因果倒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等几种。

4.1.因果倒(装)置

例(10):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huàn)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法分析:

“竹暄”因何故呀?

“莲动”又因何事呀?

答案就在诗句中。

因为“浣女”“归”,“竹”不“暄”也“暄”,是典型的以闹景衬静境;因为“渔舟”“下”,“莲”自然“动”,以动景衬静境。

意象意境:

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

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诗人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例(11):

诗法分析:

“星”为何“垂”?

“月”为何“涌”?

因为“平野阔”,“星”才会“垂”;因为“大江流”下,“月”才会“涌”。

意象意境:

第三、四句写远景:

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诗的字面意思只有“喜”,不见“哀”。

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

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

如《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十分动人。

4.2.状语后(装)置

例(12):

诗法分析:

从译文可以看出,因“怜光满”应在前面,却后置了。

意象意境:

天将明,因为爱惜满屋光亮,不忍心吹灭灯盏;起身披衣出户,感觉到秋露含凉。

说明心情是脆弱的,触物易伤。

4.3.主宾倒(装)置

例(13):

杜甫《秋兴》: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

这一句不仅主宾倒置,而且目的语也倒置了,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

5.省略法

5.1.省略时间地点与主人公,例(14):

诗法分析:

我们诵读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

读“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必然会想:

“谁在此门中?

”当然是崔护,诗中省去,作者退去。

“今年今日此门中”7个字又在何处?

答案“正在诗中。

崔护省去,没有明说”。

敢问“今年今日,人面如何?

桃花如何?

”答曰“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表面上看,是一般的背诵,实则已由读声渐入读法阶段。

明眼读者皆知,崔护此诗有二法可取,首句用省略法,巧妙转换了时空,然后融入分合法,先合说“人面桃花相映红”(彼时的空间人事),然后第三四句分说“人面”和“桃花”(此时的空间人事变化),而且省略了人物崔护、省略了时间和空间“今年今日此门中”。

如此读法,也是砍柴得兔,无妨捎带点意外收获。

意象意境:

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寻春遇艳,偶遇一美丽少女。

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

于是题写此诗。

这段记载颇具传奇小说色彩,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5.2.对话省略

例(15):

李清照《如梦令》:

  现将词中省略的词语用括号括起,表达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女主人)浓睡不消残酒。

(早晨女主人)试问卷帘人(今天景色如何),(侍女)却道"海棠依旧"。

(女主人纠正说: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5.3.诗句中常常省略介词、连接词、动词、副词、谓词等。

在诗词中,常常把"于"、"则"、"而"、"有"等字省略了的。

这种省略比较容易理解,某些省略了动词、谓词的句子就比较费琢磨些。

  例(16):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两句按常规语法应是"明月照于松间,清泉流于石上。

"这里省略了个"于"字,并且把动词的"照"、"流",和宾词的"松间"、"石上"换了个位置,也可算作倒装句。

例(17):

杜甫《送远》

"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鼙Pí鼓。

"

鼙,古时军中的一种小鼓。

这两句的意思是"故国犹遭兵马之灾,他乡亦闻鼙鼓之声。

"

例(18):

杜甫《喜观即到》:

"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

"这两句的意思是:

"江阁久凭,嫌津柳之碍目;风帆渐近,数shǔ驿亭以慰心。

诗法分析:

这四句诗里用了两个典故:

“布帆无恙”,运用《晋书·顾恺之传》的典故:

顾恺之从他上司荆州刺史殷仲堪那里借到布帆,驶船回家,行至破冢,遭大风,他写信给殷仲堪,说:

“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此处表示旅途平安。

“鲈鱼鲙”,运用《世说新语·识鉴》的典故:

西晋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因时局混乱,借秋风起,想到家乡菰gū菜、鲈鱼鲙的美味,遂辞官回乡。

意象意境:

李白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反常态,把他四方之志漫游江南的豪迈、洒脱的情致,充分表达出来了。

古人作诗词,很讲究引用典故、神话和各种知识,几乎无所不涉,兴之所至,总是希望把他全部的学问投入到作品中去。

7.列锦法

所谓列锦法,就是将“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陈“列”(一一呈现)出来,让美好的东西来一次集体亮相,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

列锦法,犹如过去供销社疋头门市部,将布疋一捆一捆地摆放,让顾客挑选一样。

7.1.例(20):

王维《使至塞上》

诗法分析:

两句中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四个意象,排在一起,犹如“锦”一般,煞是好看。

如果两两连在一起,就是“大漠孤烟(直)”和“长河落日(圆)”了,有点像汉诗。

当然,在四言诗里,曹操是是伟大的了。

加上“直”和“圆”两个单字,就成了五言了,这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也很了不起。

意象意境: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

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

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

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

不见草木,断绝行旅。

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

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

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

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

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

这是一个特写镜头。

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

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

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

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

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香菱学诗里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

日自然是圆的。

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7.2.例(21):

白居易《卖炭翁》

诗法分析:

诗中“黄衣者”和“白衫儿”,两个三字的名称,叠加一起。

这不是七言呀。

那就必须补上一个字。

你看,白居易不是加上了一个“使”吗?

黄衣使者白衫儿,味就出来了。

意象意境: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写出了官吏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样子,与卖炭翁弱小、贫穷的形象形成对比。

诗法分析:

诗中一二句拆成三字句来看,就成了“少小离”、“老大回”、“ 乡音改”、“鬓毛衰”了。

如同前理,第一句在加上一个“家”字、在第二句加上一个“无”字,七言诗就到位了。

意象意境:

风华正茂时离开家园,回家时已经两鬓苍苍,家乡的儿童也把他当成外来客。

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这一切怎能不让他伤怀呢?

时光易逝,世事沧桑,弹指间的感慨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自然地抒发出来。

无论是双字列锦法,还是三字列锦法,都有一个共同点:

单字游离其中,可三可五,位置灵活自由。

  诗法分析:

漂泊江湖的亲戚朋友故旧不寄一封信,音讯全无。

年老多病(时年57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只有孤零零的一只船伴随自己,飘零不定。

可以看出,无音讯与有孤舟,形成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反差,对人的心灵深处有强烈的撞击力。

意象意境:

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也写出了当时国家的处境。

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

可见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影响有多大:

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

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

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

这两句诗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诗法分析:

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

意象意境:

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

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更加悲惨,其身世更可同情。

诗法分析:

作者自永贞革新失败,不断遭受打击、迫害,先被贬为永州司马。

十年后,又被贬为柳州刺史,柳州离京城长安约六千里,前后被贬僻荒正好十二个年头。

这两句排比、铺陈,对仗工整:

“一身”,形象地说明身世的孤零,“万死”,沉痛地诉说了遭遇的历尽艰危。

“去国六千里”,展示了离开京城的遥远路程;“投荒十二年”,表明了被贬僻荒的漫长岁月。

意象意境:

此联以距离的遥远、时间的久长来表明去国投荒的分外可悲。

这都是以加一倍、进一层的写法来增加诗句的重量和深度。

每一个字都渗透着作者的悲愤不平之情。

诗法分析:

“万里梦”,点空间,魂飞万里,极言乡关京国之遥远,此为虚写;“五更愁”,点时间,竟夕萦愁,极言客居他乡时忆念之殷深,此为实写。

这样,将诗人对故乡的满腔思念之情表达得生动形象感人。

意象意境:

颔联直抒胸臆,不事雕琢,然而却时间与空间交感,对仗工整而自然。

从整首来看,诗人抒写了客居他乡时乡愁诗人对故乡的满腔思念之情。

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

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

诗法分析:

“万里船”从空间上讲,“千秋雪”从时间上说,诗人身居草室,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前两句,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后两句,雪远景,船近景。

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诗中的画境是前后衔接的,即便是跳动的镜头也总有其内在的联系,不可能近、远、远、近的跳来跳去。

让我们把第三、四句联系起来分析一下吧。

第三句说从窗里看到西山上的积雪,一个“含”字,显示了透视的眼光,即,作者主要是看窗,连同四方形的窗口一起看到西岭的雪峰。

意象意境:

“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

“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

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

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

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

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

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例(28):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银台金阙夕沈沈,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诗法分析:

今夜月色(指十五日夜新满之月)分外明朗,我独值禁中,寂寞难耐,对着月色在想念你;你远在二千里之外,想必也在赏月,也在想念着我。

意象意境:

“新月色”与“故人心”相映衬,以己之心,推友之心,友情之重,千里同思,形诸笔端,有感人之力。

例(29):

诗法分析: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丈夫。

①貂锦:

这里指战士,指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

②无定河:

在陕西北部。

③春闺:

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意象意境:

《陇西行》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虚实相对,现实与梦境叠加出现,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恰似影视里的时空穿越,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泪下首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

11.点线法

点与线,是数学中几何学的概念。

大家知道,一点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是线。

在文学作品或诗词里,常常借用这种方法,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例(30):

李白《将进酒》

诗法分析:

我们可以想一想,“黄河之水天上来”,何以见得?

未见“黄何之水”前,我们可能先听到了“黄河之水”的声音。

声音的发源地,就是一个点。

其次是“黄河”“奔流”这条线。

这里的点线,是人的五官所感知内容的物化。

 意象意境: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