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2332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docx

煤矿瓦斯治理五年规划

 

王家山煤矿

瓦斯综合治理五年规划

 

二○一七年一月十日

 

第一部分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现状2

一、矿井通风2

二、瓦斯治理4

三、防灭火管理7

四、综合防尘10

五、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2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目标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发展思路:

13

三、工作目标:

14

第三部分工作任务和重点工程14

一、通风管理14

二、瓦斯治理15

三、防灭火管理16

四、综合防尘17

五、完善监控有效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18

六、严格安全管理,实现管理到位。

19

七、全力推进隐患排除工作。

20

 

王家山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五年规划

为进一步加大瓦斯治理力度,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使瓦斯治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杜绝瓦斯事故发生,建立健全防治煤矿瓦斯的长效机制,按照集团公司的安排部署和指示精神,结合王家山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发展现状,明确矿井五年瓦斯综合治理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任务和目标,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特制定王家山煤矿五年瓦斯治理战略性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现状

近年来,王家山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在矿党政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矿、井口、队三级管理机构,以矿井通风为基础,以防灭火管理为龙头,以瓦斯治理为重点,狠抓综合防尘薄弱环节,着力构建“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现就矿井“一通三防”工作现状汇总如下:

一、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王家山煤矿一、四井口均采用独立通风系统,实行分区通风。

2016年矿井通风能力核定为398.24万吨/年,其中一号井为103.32万吨/年,四号井为294.92万吨/年。

矿井风量完全满足井下各采区、采掘工作面、硐室等各用风地点实际安全生产的需要,不存在超通风能力生产的情况。

根据核定后的矿井通风能力,全矿共布置有4个采煤工作面、10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和4个开拓工作面。

其中一号井布置1个轻放采煤工作面、3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和1个岩掘工作面。

四号井布置3个采煤工作面,7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和3个岩巷掘进工作面。

其中东一采区布置1个采煤工作面、2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和1个岩巷掘进工作面。

四号井中、西采区布置2个综放工作面、5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和4个岩巷掘进工作面。

各井均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采区和生产水平以及其他用风地点,都有专门的进、回风巷道,其回风都各自排入采区回风巷或总回风巷,实现了采、掘工作面独立通风。

掘进面均采用高效大功率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通风。

王家山煤矿一号井为片盘斜井开拓,采用集中石门穿煤开采,具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

目前矿井的生产水平为1480、1450水平。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即主井、副井进风,风井回风。

主要通风机型号为FBCDZNO24/2×220型,配套电机型号YBF2-355S4-8,额定功率2×220kw,转速740r/min。

通风机额定风量72~150m3/s,静压3420-1170Pa,等积孔为2.6m2,矿井负压294Pa,目前,矿井总进风量2576m3/min、总回风量2684m3/min。

王家山煤矿四号井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方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其中原四号井主井、四号井副井、四号井新主井、四号井材料斜井及原二号井副井进风,四号井西风井、四号井东风井(二号井原主井)回风。

四号井西风井主要通风机型号为BD-II-8-NO23型,通风机额定风量62-145m3/S,风压:

800-3400Pa,配套电机型号YBFH-355L2-8型,额定功率2×200KW。

东风井(原二号井主井)主要通风机型号为FBCDZ№18型,额定风量30-68m3/s,风压:

506-1913Pa,配套电机型号YBFe315M-8,额定功率2×75KW。

矿井需风量7666m3/min,实际总进风量8283m3/min。

其中原四号井主井进风量1035m3/min、四号井副井进风量1920m3/min、四号井新主井进风量1211m3/min、四号井材料斜井进风量1225m3/min,风压2565Pa。

东副井(原二号井副井)总进风量:

2892m3/min,风压1685Pa。

矿井实际排风量:

西风井5048m3/min,东风井3348m3/min。

矿井有效风量:

8182m3/min,漏风率2.9%,矿井等级孔:

3.5m2。

矿井通风均采用机械通风,运转一台,备用一台。

备用主要通风机和运转主要通风机具备同等能力。

主要通风机均有完善的反风装置和反风设施。

在一号井风井口、四号井东风井口(原二号井主井口)、四号井西风井口分别安装防爆门。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要求,由通灭部牵头,机运部、井口主管通灭副区长、机电副区长、通灭队长、机电队长参加,每季度对矿井反风设施进行一次检查,每六个月对防爆门检查维修一次。

委托白银兴安矿用产品检测检验有限公司,于2015年10月29日,对全矿井进行了一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于2014年7月30日,对一号井矿井主要通风机性能进行了测定。

2014年11月6日,对四号井西风井主要通风机性能进行了测定。

2016年4月8日,对四号井东风井矿井主要通风机性能进行了测定。

经测定,主要通风机安全检测仪器、仪表齐全,性能可靠。

二、瓦斯治理

2016年9月份,对一、四号井矿井瓦斯进行了鉴定,并已呈文上报集团公司。

一号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01m3/min,相对涌出量为1.22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2.9m3/min,相对涌出量3.51m3/t。

四号井瓦斯绝对涌出量3.93m3/min,相对涌出量0.92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6.5m3/min,相对涌出量:

1.53m3/t。

均属瓦斯矿井,日常管理中始终把防治瓦斯事故工作当作通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

一是加强瓦斯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了瓦斯防治工作的责任体系,制定并实施了《王家山煤矿瓦斯管理责任制》、《王家山煤矿矿井瓦斯检查防治管理制度》、《王家山煤矿瓦检员交接班管理制度》、《王家山煤矿瓦斯排放管理制度》、《王家山煤矿瓦斯报表审批制度》及《王家山煤矿瓦斯、一氧化碳超限分级追查制度》,全面落实以总工程师为总负责的通风瓦斯管理责任制,将责任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各职能部室、各井口负责人、班组长及岗位职工。

重点督促落实瓦检员定点巡回检查制度和现场交接班制度,突出重点工作面和区域的瓦斯检查管理,做到定点检查和巡回检查相结合,不漏检、不假检。

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突出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深化煤矿瓦斯整治工作。

确保彻底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

按照瓦斯管理的要求,全矿井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99名,其中一号井应配25人,实配25名,二号井应配25人,实配29名,四号井应配44人,实配45名。

瓦斯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⑴按照瓦斯管理的要求,全矿井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99名,其中一号井应配25人,实配25名,二号井应配25人,实配29名,四号井应配44人,实配45名。

⑵结合矿井瓦斯防治管理,制定完善了《王家山煤矿矿井瓦斯检查、防治管理制度》、《王家山煤矿瓦斯检查员管理制度》、《王家山煤矿瓦检员交接班管理制度》、《王家山煤矿瓦斯一氧化碳超限追查制度》、《王家山煤矿瓦斯排放管理制度》、《王家山煤矿瓦斯报表审批制度》、《瓦检员岗位职责》、《瓦斯检查员操作规范及工艺流程》、《瓦斯检查员安全管理“八条红线”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

针对瓦斯检查员特殊岗位,补充制定了《瓦斯检查工危险源辨识、岗位安全确认说明书》、《瓦斯检查员危险源辨识卡》、《王家山煤矿瓦斯检查员末位淘汰考核管理办法》、《瓦斯检查员操作流程卡》,结合矿组织的各工种技能大赛,通过开展瓦斯检查员岗位技能培训、技术操作、技能演示、技能大赛等形式,大力提升了瓦斯检查员技能水平和岗位职责。

⑶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的要求,安装配备了KJ-95安全集中监测系统,并与集团公司安全信息网互联。

按规定安设的监测传感器主要有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烟雾,风门开关、设备开停、主扇负压等,由调度监测中心负责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环节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反映到调度信息中心大屏幕上,便于险情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

充分发了瓦斯集中监控系统第二道安全防线的效能。

及时收集反馈瓦斯变化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实现了“人机联合、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的监测效能。

⑷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要求,新开工的掘进、开拓工作面,均安设了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每一个采煤工作面装设了瓦斯电闭锁装置。

由调度监测中心、通灭部、机运部、井口通灭队、现场安监员及井口试验各地点包机电工参加,每旬进行一次风电、瓦斯电闭锁试验。

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8%,断电浓度为≥0.8%,复电浓度为<0.8%,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⑸另外遵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年7-8月份采取可采煤层煤样送交鉴定部门对可采煤层自燃倾向性和煤尘爆炸性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鉴定,并完成对三对自然生产矿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鉴定工作,确定瓦斯等级,呈文上报集团公司,为矿井瓦斯治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综合治理,有效的预防了瓦斯的积聚和超限,杜绝瓦斯事故,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三、防灭火管理

1.矿井防灭火基本情况:

王家山煤矿各种自然灾害(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矿压)俱全,“一通三防”方面自然发火灾害尤为严重。

经2016年对全矿井可采煤层的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一、四号井矿井可采煤层均为Ⅱ类自燃煤层,加之受周边小煤窑的干扰破坏,防灭火工作成为矿井安全持续发展的一项首要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因此,为有效地控制自然发火隐患,消除自然发火事故,按规定要求矿逐步建立完善了矿井防灭火灌浆系统、防灭火注氮系统和防灭火束管监测系统。

⑴矿井防灭火灌浆系统:

全矿目前灌浆设备配备情况如下:

一号井地面配备200吨灌浆水池一座,125D×25×5型清水泵2台,水泵功率45KW,流量101m3/h,扬程108m。

灌浆能力56.2万T/年。

灌浆站设置在地面副井口东南方向50m处,泥浆池规格为3×3×3.5m,篦子规格为1.5×1.5m。

使用75型水枪在地面灌浆站冲刷黄土制取泥浆。

灌浆主管路为φ108mm无缝钢管,由地面灌浆站分别沿付井筒和风井筒铺设到1480水平和1420水平。

采掘工作面和采空区灌浆支管路为φ51mm无缝钢管,灌浆用水为井下所排污水,建有一、四号井污水共用管网,泥浆沿灌浆管道送往井下灌浆地点。

四号井东一采区在工业广场西北方向150m处建有一处灌浆站,副井口以东80m处建有一座200吨污水池和泵房,内设型号为100MD×15×8的矿用多级耐磨水泵2台,流量为54m3/h,扬程为120m。

采土场位于灌浆站以西100m处,泥浆池规格为长×宽×高=3.0×3.0×3.5m,篦子规格为1.5×1.5m。

采土场采用755型高压水枪冲刷采土,经地面沉淀池自然沉淀后采用静压送浆。

灌浆主管路为φ108mm无缝钢管,泥浆池经四号井东一采区工业广场、副井筒、1550东段石门、1360轨道上山分别进入1514石门、1466石门,支管路为φ51mm无缝钢管,自主管路延接进入各个工作面和采空区。

四号井中采区现有一座500吨灌浆污水池和泵房、一座篦子间,配备有2台100DX15X8(30KW、54m3/h)水泵和1台高压水枪,泥浆经篦子间通过西风井Ф108mm无缝钢管入井到达井下各个灌浆点。

四号井西采区在西风井有一处灌浆站,一座200吨污水池和泵房,配备有2台100DX16X8(30KW、54m3/h)水泵和1台高压水枪。

泥浆经篦子间通过材料斜井Ф108mm无缝钢管入井到达井下各个灌浆点。

核定灌浆能力为187.3万吨/年。

⑵矿井防灭火注氮系统:

根据矿井防灭火需要,一号井建有一套独立的注氮系统。

制氮机房布置在工业广场,安装CPT1.7N-1000型制氮机二台。

制氮机氮气流量≥1000Nm3/h,氮气纯度≥97%,氧含量≤3%,出口压力0.6MPa。

空气压缩机型号为RS160,排气量51m3/min,排气压力0.8Mpa,功率160KW/380V50Hz。

注氮管路经风井至1480石门至轻放工作面。

四号井东一采区无独立的注氮防灭火系统。

注氮利用四号井集中制氮系统,经地面氮气厂→四号井工业广场→四号井副井筒→1360车场→1360东大巷→1360东轨上山→东一采区1466石门→延接至各采煤工作面机道至采空区。

四号井工业广场设有一个制氮站,采用地面固定变压吸附制氮系统,安装DQ600N2m3/h、KGZD1000m3/h型制氮机各一台,氮气由Φ108mm无缝钢管经副井送到井下,供四号井各工作面注氮。

⑶防灭火束管监测系统:

一号井安装一套KSS-200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束管路数选用12路,在一号井工业广场布置地面束管监测室。

束管自地面束管监测室至副井筒至1420石门至各采煤工作面。

四号井安装一套KSS-200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束管路数选用24路,其中四号井中西采区使用12路,四号井东一采区使用12路。

地面束管监测室设在四号井调度室,束管自地面控制室至四号井副井筒至1550石门后,一路延副井筒至1425石门至综放工作面。

一路经1550东回风大巷至四号井东一采区1550回风石门至1360边界下山至1514石门至采煤工作面。

在每个综(轻)放面的回风巷内上出口以外10-15m设置1个采样头,工作面采空区按照窒息带、自燃带、冷却带间隔15m分别接设采样头。

监测分析的成分有O2、CH4、CO、CO2、N2、C2H4、C2H4、C2H6等,实施24小时连续监测。

2.矿井防灭火采取的主要措施:

⑴掘进工作面穿小窑破坏区时,采取对小窑破坏区巷道喷浆封闭,提升巷道的盛浆能力。

并利用高位钻孔或插管对小窑破坏区域进行注浆,充分充填包裹小窑废巷浮煤,杜绝小窑破坏区漏风,彻底消除小窑废巷遗煤氧化贮热发火。

⑵工作面回采前必须将灌浆管路、注氮管路、集中监测、束管监测系统完善到位。

确保回采期间能够顺利实施预埋管灌浆、架间洒浆、连续注氮等防灭火措施。

⑶工作面回采前,轻放工作面在运输顺槽铺设一趟2寸注氮管路,在回风顺槽铺设一趟4寸灌浆管路,综放工作面在运输顺槽铺设一趟4寸注氮管路,在回风顺槽铺设一趟4寸灌浆管路,回采过程中实施预埋管路灌浆、架间插管注洒浆、采空区注氮措施。

⑷工作面回采前,在工作面两道布置钻场,随工作面推进向采空区逐段施工钻孔,向上分层或小窑破坏区进行网管注浆。

⑸合理配备工作面供风量,回采过程中,对工作面上下隅角码设挡风墙实施堵漏,并严密监控工作面的进、回风量。

⑹加强工作面有害气体检查,充分利用瓦斯监测系统和束管监测系统在线监测配合火区观察员人工检查,强化火灾预测预报工作。

⑺利用工作面敷设的洒注浆系统,及时在工作面架间实施洒注浆措施。

通过精心组织,把防灭火措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渗透到煤巷掘进、采面设备安装、回采、收尾回撤等生产环节,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矿井安全生产和经营效益的稳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综合防尘

1.综合防尘基本情况:

矿井生产中产生的矿尘,不仅严重影响作业现场人员身体健康,煤尘还往往具有爆炸性。

王家山煤矿经2014年对全矿井可采煤层的煤尘爆炸性进行鉴定,一、四号井矿井可采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性,火焰长度均>400mm。

其中一号井二层煤煤尘爆炸指数28.42%,四层煤煤尘爆炸指数38.01%;四号井东一采区二层煤煤尘爆炸指数33.16%,四层煤煤尘爆炸指数32.11%;四号井中西采区二层煤煤尘爆炸指数30.51%,四层煤煤尘爆炸指数38.24%。

综合防尘设施的建设方面,王家山煤矿地面有两座2000t清水池,所属井口都建立了综合防尘管路系统,一号井井口附近有一座200t水池。

四号井综合防尘管路直接与矿井2000t清水池连接。

清水通过Φ108mm钢管经副井到井下,再通过Φ51mm钢管到各个用水地点。

采用安设隔爆水袋棚、风流净化水幕、转载点设置喷雾设施、采煤机、综放支架自动喷雾、掘进湿式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冲洗巷帮、打钻煤层注水、采空区灌浆、个体防尘等综合防尘措施。

地面运输平硐、选煤楼、回煤暗道、所有胶带运输走廊布置完善了防尘供水管路系统。

供水管路采用Ф51㎜的钢管,管路吊挂采用专用管钩或管架设置,并安设支管和阀门。

运输转载点设置喷雾装置,胶带走廊安装净化水幕。

地面储煤场地四周布置取水点,配置1寸支管接头。

取水点连接降尘管路后均能到达最远用水点。

同时在皮带卸煤点设置高压喷雾降尘装置,皮带运转拉煤过程中正常开启降尘,有效抑制地面储煤场地粉尘飞扬。

2.综合防尘采取的主要措施:

⑴为切实做好矿井综合防尘管理,日常工作中,首先从降尘管路的安装铺设入手。

煤、岩掘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及时延接降尘管路,要求降尘管路始终紧跟工作面。

⑵严格落实降尘“三通”阀门及喷雾装置的安设。

所有运输转载点均有完善的喷雾装置,采煤工作面、回风巷,主要进风大巷及进风斜井和掘进工作面均安装净化水幕,水幕能够封闭巷道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好,使用正常。

采煤工作面两道的净化水幕距上下出口不超过30米,掘进工作面距窝头不超过50米,每组净化水幕安设4个伞形喷嘴,喷嘴间距为500mm。

井下运输巷道管路每隔50米设置一个三通阀门,每隔100米安设一组净化水幕,其他巷道管路每隔100米设一个“三通”阀门。

⑶采煤机、综掘机均有内外喷雾装置,雾化程度好,能覆盖滚筒并正常使用。

采煤工作面支架安设架载喷雾,放顶煤时实行架后架间喷雾。

综放面运输顺槽破碎机安装密闭罩和喷雾等防尘装置,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⑷在主要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运输石门、回风石门内均安设主要隔爆棚。

在采煤工作面两道均安设辅助隔爆棚。

主要隔爆棚按照隔爆水棚设置点巷道的实际断面,按每平方米400L水的标准安设隔爆水棚,辅助隔爆棚按照设置点巷道的实际断面,按每平方米200L水的标准安设隔爆水棚。

目前,一号井安设主要隔爆棚2组,辅助隔爆棚8组。

四号井东一采区安设主要隔爆棚4组,辅助隔爆棚6组。

四号井中西采区安设主要隔爆棚7组,辅助隔爆棚7组。

⑸严格实行巷道清扫冲洗降尘制度。

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每天进行一次清扫或冲洗降尘;井下所有煤、岩炮掘工作面均必须采用湿式打眼和放炮使用水炮泥,并实行放炮喷雾和出煤时洒水。

矿井主要运输大巷及进风斜井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洒水降尘,主付井筒每半月进行一次全面洒水降尘。

⑹由通灭部测尘员负责,按照规定每旬对矿井及地面选运系统全尘和呼吸性粉尘进行测定,对粉尘浓度实施有效监测,提出防治粉尘的措施和意见,督促井口现场执行。

⑺包井组人员深入现场,对矿井的综合防尘设施定期进行全面检查。

发现问题立即下发整改通知单,限期进行整改,确保降尘设施的完善和措施的落实。

目前各井的防尘管路系统到位,隔爆设施吊挂规范,喷雾设施完善且能正常使用,煤尘堆积或粉尘飞扬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井下作业环境明显改善。

五、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四号井东、西风井主扇不匹配,通风系统复杂,不便于风量调控或均衡通风。

2.四号井1360水平至1550水平主回风系统上山布置在煤层应力集中区,受采动影响大,巷道失修现象频繁,维修维护困难,通风阻力大。

3.四号井现有的制氮机额定流量为1000Nm3/h,仅勉强满足两个综放面的防灭火需要,不能保证东一采区注氮防灭火所需。

4.一、四号井各生产水平均未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车场或主要大巷、石门内设置消防材料库。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有效杜绝瓦斯事故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瓦斯治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监控有效、管理到位、隐患排除”的瓦斯治理与过程控制体系,进一步加强领导、夯实责任、严格监管、强化监察,把瓦斯治理攻坚战推向新的阶段。

二、发展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

以企业为责任主体,全面落实以总工程师为总负责的通风瓦斯管理责任制,强化部门的监管,加大瓦斯治理投入力度,健全瓦斯治理管理体系和机构,制定中长期瓦斯治理规划及年度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总体推进的原则,从矿井的通风管理、瓦斯治理、火灾防治、小窑防治着眼,高标准、严要求,从采掘工作面方案设计、措施落实着手,规范生产行为,强化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确保制度执行和监管有效。

逐步建立分期建设到全面建设瓦斯治理的有效体系,逐步实现长治久安。

三、工作目标:

1、实现矿井通风系统简单、安全、合理运行,提高大通防系统的可靠性。

2、减少瓦斯超限次数,加强盲巷管理,杜绝瓦斯事故。

3、矿井百万吨发火率控制在0.5以内。

(小窑火灾除外)

4、加强矿井粉尘防治管理,杜绝煤尘事故。

5、杜绝“一通三防”人身伤亡事故。

第三部分工作任务和重点工程

矿井瓦斯治理要求明晰统一规划、技术合理、保证安全的管理理念,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为载体,以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构建科学合理、稳定可靠的大通防系统,提高“一通三防”管理及装备水平是实现高效、安全生产的主导思路。

下面就王家山煤矿2016-2020五年瓦斯治理工作任务和重点工程安排如下。

一、通风管理

1.在2015年巷道维修的基础上,争取集团公司安措专项支持,完成四号井1550东回风大巷剩余300m巷道的维修工程,为四号井形成更合理的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创造条件,确保矿井风量充足,风流稳定,系统安全可靠。

2.申请集团公司将四号井东风井主扇更换为大功率大流量主扇,从根本上解决四号井东采区供风量不足问题,同时为四号井深部开采提供充足的通风安全保障。

主扇更换结束后,完成新更换主要通风机的性能测定和矿井通风阻力测算工作,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3.待四号井1360~1550水平底板回风上山形成,47408工作面和47407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报废现使用的1360至1550新石门段的主要回风系统巷道,进一步调节完善四号井通风系统。

4.根据一号井生产布局,适时规范安装风井口防爆门,完善矿井地面通风设施,降低外部漏风率,增强矿井通风稳定性,提高通风安全保障系数,确保矿井主要通风机安全、经济可靠运行。

5.根据井巷失修状况,逐年制定大修计划,按月分解,跟踪落实巷修进度和质量,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畅通,降低通风阻力,提高通风效率。

尤其要做好四号井1360东西大巷、1550西大巷、1550东一石门、1485石门、西风井、1360-1485回风上山等系统巷道的维修,降低通风阻力,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

6.落实通风设施管理,完善主要风门闭锁装置和开关传感器,加强现场管理,杜绝两组风门同时打开现象,减少风门漏风,提高矿井通风效率。

7.加强局部通风管理,所有掘进工作面供风局扇均实现“三专两闭锁”供电。

由调度监测中心负责,会同机运部、通灭部及各井口主管机电副区长每周共同进行一次风电、瓦斯电闭锁性能试验,并做好记录,确保风电、瓦斯电闭锁性能安全可靠。

同时,严格落实局部通风日常维护管理,减少风筒沿途漏风,确保风筒出口风量,杜绝无计划停风现象。

8.2018年重新测定一、四号井井巷通风阻力,通过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了解矿井通风系统中各条网络支路的风阻及阻力变化情况,掌握评判矿井通风难易程度。

为及时调整矿井通风系统提供理论依椐。

9.矿井水平开拓设计时必须对硐室(炸药库、变电所、水泵房等)的通风系统进行同步设计,在开拓水平进入生产水平前全面形成,并投入使用。

二、瓦斯治理

1.增加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投入,吨煤提取1.50元,并确保瓦斯治理资金到位,进一步提高矿井瓦斯治理装备水平。

(并按照矿井发展需要增加资金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