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2592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docx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

操作标准文件

XXXXXXXXX

文件编号

SOPGC0003

文件

名称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

序页/总页

1/2

制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制订日期

年月日

审核日期

年月日

批准日期

年月日

发布日期

年月日

生效日期

年月日

版本号

00

颁发部门

工程部

分发部门

1.目的:

建立纯化水系统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正确操作,为生产提供合格的纯化水。

2.范围:

适用于纯化水处理系统的日常操作。

3.职责:

工程部、纯化水处理系统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程序:

本纯化水处理系统由以下各单机与设施组成。

1)水处理予处理系统:

其中包括石英砂过滤器,锰砂过滤器,活性碳吸附器和精

密过滤器等四种设施组成。

2)电渗析器,其中包括:

电渗析水泵、电渗析、缓冲箱。

3)反渗透纯水机,其中包括:

精滤器、高压泵、反渗透纯水机、缓冲水箱。

4)离子交换柱,包括:

交换柱水泵、离子交换柱、纯水水箱。

5)超滤器。

6)紫外灭菌。

对纯化水系统的各单元与设施的具体操作规程,按下述文件分别予以叙述,即:

SOPGC0003—1YCL4000-4A型水处理予处理系统操作规程;

SOPGC0003—2DSX-4000型电渗析器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SOPGC0003

文件

名称

纯化水系统操作规程

序页/总页

2/2

SOPGC0003—3FS2000-IB型反渗透纯水机操作规程;

SOPGC0003—4LJHQ-2000型离子交换柱操作规程;

SOPGC0003—5CCLQ-2000型超滤器操作规程;

SOPGC0003—6紫外灭菌操作规程。

操作标准文件

XXXXXXXXX

文件编号

SOPGC0003—1

文件

名称

YCL9000-4A型水处理

予处理系统操作规程

序页/总页

1/4

制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制订日期

年月日

审核日期

年月日

批准日期

年月日

发布日期

年月日

生效日期

年月日

版本号

00

颁发部门

工程部

分发部门

1.目的:

水处理予处理系统为纯化水系统组成部分,建立水处理予处理系统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正确操作,为纯化水系统提供合格水源。

2.范围:

适用于水处理予处理系统的日常操作。

3.职责:

工程部、水处理予处理系统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程序:

4.1.系统组成与概述:

水处理予处理系统由石英砂过滤器、锰砂过滤器,活性碳吸附器和精密过滤器构成。

四种设备的外壳体均为优质不锈钢SUS304材质制成。

石英砂过滤器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杂质,内装介质为精制的石英砂,本设备还具有气体冲刷功能,能最大限度地清除介质上及床层中污垢,提高出水水质。

活性碳吸附器除具有上述特点外,因装填有巨大的表面积和很强吸附力的活性碳,对水中的游离氯吸附率达99%以上,对有机物及色度也有较高的去除率。

锰砂过滤器除具有石英砂过滤器的作用外,还对水中含有的铁离子有一定的脱除能力。

本设备石英砂过滤器采用双层滤料,上层为0.4~0.6mm粒径的细石英砂,下层为粒

文件编号

SOPGC0003—1

文件

名称

YCL9000-4A型水处理

予处理系统操作规程

序页/总页

2/4

径1.6~3.2mm的石英砂垫层。

锰砂过滤器采用1.6~3.2mm粒径的锰砂装填。

活性碳过滤器滤粒为φ2×5mm颗粒活性碳。

4.2.石英砂过滤器与锰砂过滤器的操作规程:

4.2.1.滤料清洗:

装料后按反洗方式清洗滤料,打开上排水阀,下进水阀,再打开总进水阀进水(见

示意图),进水量按9~10米3/时,同时打开进气阀,送入压缩空气,进气量5升/(秒、米3),气压0.1MPa左右,此过程一般需几小时,直至出水澄清。

清洗时须密切注意排水中不得有大量正常颗粒的滤料出现,否则应立即关闭进气阀和减少进水量以防止滤料冲出。

过滤器示意图

4.2.2.正洗和运行:

滤料清洗干净后,打开下排水阀、上进水阀、关闭下进水阀和上排水阀,进入正洗

文件编号

SOPGC0003—1

文件

名称

YCL9000-4A型水处理

予处理系统操作规程

序页/总页

3/4

状态。

正洗时进水量控制在9~10米3/时,时间为15~30分钟左右,当出水水质达到要求后,打开出水阀,关闭下排水阀进入正常运行,进入下级过滤器。

4.2.3.反洗:

过滤器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大量悬浮物的截留使过滤器进出水压差逐渐增大,当

压差≥0.08MPa时,必须对过滤器进行反洗。

打开上排水阀,关闭出水阀,再打开下进水阀进水,并可适度通入气体。

反洗强度与滤料清洗时完全相同,时间约为10分钟。

4.3.活性碳吸附器的操作:

4.3.1.活性碳予处理:

颗粒活性碳进过滤器前应在水中浸泡,冲洗去除污物,内衬胶可装入滤器,用5%HCl

及4%NaOH溶液交替动态处理一次,用量约为活性碳体积的3倍左右,处理后淋洗至中性。

4.3.2.正常运行:

打开排空阀、上进水阀、总进水阀,待排空阀有水排出后,打开出水阀,关闭排空

阀。

4.3.3.反洗:

活性碳吸附器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悬浮物的截留使其进水压差逐渐增大,当压差

≥0.08MPa时,必须对其反冲洗,打开上排水阀,关闭出水阀,开启下进水阀,关闭上进水阀,缓慢开启总进水阀进水。

由于活性碳比重小,故进水量控制在7米3/时,此时可适度通入压缩空气,控制其流量,2升/(秒、米3),气压0.1MPa,反洗时须密切注意排出水中不得有大颗粒活性碳出现,否则应关闭或关小下进水阀。

4.3.4.正洗:

刚经过反洗投入使用的活性碳吸附器的出水须排放,关闭下进水阀,开启上进水阀

和下排水阀,然后关闭上排水阀。

正洗流量7~10米3/小时,时间约15分钟。

待出水合格后,打开出水阀,关闭下排水阀,进入正常运行。

4.3.5.更换活性碳:

活性碳一般用来吸附余氯、有机物等,当经过一段时间后(一般约为半年),活性

碳吸附量达到饱和(可以出水水质判断)此时应更换活性碳,方法是打开上部人孔和下

文件编号

SOPGC0003—1

文件

名称

YCL9000-4A型水处理

予处理系统操作规程

序页/总页

4/4

部手孔,对活性碳全部更换。

4.4.精密过滤器:

为使反渗透,电渗析等后续设备,不因非常原因造成的水质恶化,以致破坏其正常

运行,特此增设‘把关’保安过滤器。

精密过滤器由壳体,上帽盖和数根滤芯组成,壳体和上帽盖由联接螺栓及胶垫连接

在一起,滤芯为P·P喷溶液芯,孔径为3µm。

4.4.1.操作规程:

首先打开上帽盖上的排气阀,开启进水阀,当上帽盖上排气阀有水排出时,将其关

闭,开启出水阀,出水进入下级设备。

设备进入正常运行。

4.4.2.更换滤芯及清洗:

当过滤器前后压差≥0.05MPa时,说明滤芯已堵塞。

此时当拆开清洗或更换新滤芯。

4.4.2.1.将上帽盖和壳体间的连接螺栓拆下,然后用手把滤芯拔出。

把新滤芯带“O”

型圈部位朝下,插入壳体底部插座上,安好帽盖,即可恢复使用。

4.4.2.2.清洗:

用5%的盐酸把堵塞的滤芯浸泡20~30分钟,用刷子刷洗滤芯的表面,去除杂物。

刷洗完毕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操作标准文件

XXXXXXXXX

文件编号

SOPGC0003—2

文件

名称

DSX-4000型电渗析器

操作规程

序页/总页

1/3

制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制订日期

年月日

审核日期

年月日

批准日期

年月日

发布日期

年月日

生效日期

年月日

版本号

00

颁发部门

工程部

分发部门

1.目的:

电渗析器处理后的原水,可当反渗透提供盐分更少的优质原水,保证后续设备更好工作,生产出合格的纯净水,满足生产需要。

2.范围:

适用于电渗析器的日常操作。

3.职责:

工程部、纯化水处理系统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程序:

4.1.设备适用条件:

4.1.1.原水的浊度≤1毫克/升(1°以下)。

4.1.2.含铁总量<0.3毫克/升,含锰<0.1毫克/升。

4.1.3.有机物高锰酸钾耗氧量一般不大于5毫克/升。

4.1.4.水温10~40℃(最高温度22~40℃)。

4.2.开车(包括调试)前的准备:

4.2.1.检查整流器接地是否良好,熔断器是否缺相。

4.2.2.检查原水槽、中间水槽有无杂物。

4.2.3.检查管路有无泄漏。

4.2.4.检查民渗析器主机机体上有无金属杂物及周围环境是否整洁。

文件编号

SOPGC0003—2

文件

名称

DSX-4000型电渗析器

操作规程

序页/总页

2/3

4.2.5.检查进水浊度应符合要求,若不合格要检查予处理设备,找出原因加以解决,

否则不能开车。

4.3.操作步骤:

4.3.1.打开进水总管道阀及本机上放气阀。

4.3.2.使本机出口浓、淡水均排空(或流入原水池,或回流入浓水循环池)。

4.3.3.开启水泵,缓慢地同时开启浓、淡、极水阀。

4.3.4.开启整流器,切入负载逐步升高电压到预定的操作电压值,测定淡水出口水

质,待水质合格后,开启淡水阀使淡水进入水槽。

4.4.停车步骤:

4.4.1.打开淡水排空阀,同时关闭淡水进槽阀门。

4.4.2.电压降至零,切断整流器电源。

4.4.3.继续通水2~3分钟后,打开进水管总回流阀,关闭浓、淡、极水阀。

4.4.4.停泵。

4.5.倒换电极操作步骤:

4.5.1.将淡水阀关闭,打开倒极后的浓水阀门。

4.5.2.使电压降至零。

4.5.3.继续通水2~3分钟后,按下倒相按钮,逐步升高电压至操作值。

4.5.4.打开倒极后的淡水阀和取样阀,测定淡水水质待合格后,关闭取样阀,使淡

水进入淡水池(槽)。

4.6.注意事项:

4.6.1.开车时先通水后通电,停车时先停电后停水。

4.6.2.开车或停车时,要同时缓慢开启或关闭浓、淡、极水阀门,以保证交换膜两

侧受压均匀。

4.6.3.浓、淡水压要稍高于极水压力(一般高于0.01~0.02MPa)。

4.6.4.要缓慢开、关阀门,防止空然升高或降压,致使膜堆变形。

4.6.5.通电后膜堆有电,切勿碰、摸,以免触电或损坏膜堆。

4.6.6.进电渗器浓、淡水的压力不得大于0.25MPa。

文件编号

SOPGC0003—2

文件

名称

DSX-4000型电渗析器

操作规程

序页/总页

3/3

4.6.7.定时倒换电极,一般在2~4小时倒换一次电极。

4.6.8.定期酸洗,在水质、电流下降,压差增大的情况下,需要酸洗,酸洗时切断

整流器,用3%的盐酸溶液打入浓、淡、极室,循环2小时左右,pH值稳定后,再用清水冲洗,至出水的pH值与原水相等时方可投入运行。

4.6.9.当上述两项方法不见效时应拆机检查,发现破裂的膜与隔板应更换,结垢严

重应在3%的盐酸溶液里浸泡1~2小时,再冲洗干净,然后重新组装调试。

 

操作标准文件

XXXXXXXXX

文件编号

S0PGC0003-3

文件

名称

FS2000-IB型反渗透纯化水机

序页/总页

1/3

制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制订日期

年月日

审核日期

年月日

批准日期

年月日

发布日期

年月日

生效日期

年月日

版本号

00

颁发部门

工程部

分发部门

生产部、设动科、各生产车间、机修车间

1.目的:

建立反渗透纯化水机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正确操作,为离子交换柱提供合格水质。

2.范围:

适用于反渗透纯化水机的日常操作。

3.职责:

工程部、纯化水处理系统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程序:

4.1.概述:

反渗透是一种先进和节能的膜分离技术。

由于膜孔微小(约在10Å左右),因此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可高达97-98%。

4.2.组成初功能:

本系统中除装有若干RO(反渗透)膜元件外,还有其它配套设置及仪表,主要有:

保安过滤器、高压泵、进水阀、逆止阀、浓水阀、淡水阀、电导仪、压力表等,其主要功能是:

⑴保安过滤器:

主要是防止微粒进入高压泵和膜元件,以免损坏高压泵和污染膜元件。

⑵高压阀:

增压,满足于RO膜元件进水压力要求。

⑶进水、浓水、淡水阀:

用于调节RO进水量、产水量、进水压力、浓水压力、

文件编号

S0PGC0003-3

文件

名称

FS2000-IB型反渗透纯化水机

序页/总页

2/3

回收率。

⑷止回阀:

主要用于停机后,防止RO压力管中水回压而损害高压泵。

⑸电导仪:

监测RO进出水电导率。

⑹压力表:

监测RO进水、浓水的压力。

4.3.设备的适用条件:

4.3.1.进水的污染指数(FI或SDI)

SDI是反映水中酸体含量的污染指数。

不同结构的膜件有不同要求,本机现行采用的为复合膜,要求进水SDI≤4或浊度≤1度。

4.3.2.余氯

复合膜对余氯的要求是﹤0.1mg/L。

当水中余氯≥1mg/L,可用NaHSO3(或Na2SO3)来去除。

应定期测定水中余氯含量,初期每3个月测一次,中期每月测一次,后期每天测一次;或根据活性碳吸附量计算值,确定活性碳吸附器总运行时间,控制到该时间,便更换活性碳。

4.3.3.进水温度

最佳温度为20-25℃,最高操作温度不能大于40℃。

4.3.4.操作压力

超低压复合膜最佳操作压力为1.05-1.4Mpa,低压复合膜则为1.5-1.8Mpa。

4.4.操作程序

4.4.1.运行前准备

4.4.1.1.开机前,将RO系统中每个组件的出水阀全部开启,关闭所有取样阀;关闭淡水阀和清洗进水阀;开启淡水排放阀及电控箱上主电源、自动开关。

4.4.1.2.低压冲洗:

低压冲洗一般用于新RO膜元件投入使用及刚刚化学清洗后。

(当予处理运行正常,出水水质符合RO系统进水指标时)开启RO系统浓水阀,淡水排放阀,调节RO进水压力在0.3Mpa-0.5Mpa左右,使RO系统处于低压冲洗状态,浓水、淡水全部排放,一般冲洗时间为2-6小时。

4.4.2.RO系统运行

上述准备工作完毕后,开启RO前级增压泵,当RO进水压力≥0.05Mpa时,RO高

文件编号

S0PGC0003-3

文件

名称

FS2000-IB型反渗透纯化水机

序页/总页

3/3

压泵自动起动(也可关闭自动开关,手动开启RO高压泵)。

然后慢慢调节RO进水阀及浓水阀,使之达到设定的产水量及浓水排放量(即1∶0.6)。

当纯水电导小于进水电导率乘以0.05即可以开启淡水阀,关闭淡水排放阀,设备进入正常运行。

通常对于第一次已调好的阀门开度可不再调整。

4.4.3.停机前,启动清洗泵(一级反渗透装置为中间水箱泵),开启清洗阀,用RO出水冲洗RO膜元件2-5分钟,浓水排放,冲洗完毕后,关闭泵及清洗阀。

4.5.停运保护

4.5.1.短期停运:

停运5-30天,一般称为短期停运,在此期间可采用下列保护措施:

A、用低压冲洗方法来冲洗RO装置。

B、也可采用运行条件运行1-2小时。

C、每2天重复上述操作一次。

4.5.2.长期停运:

停运一个月以上,一般称为长期停运,长期停运时可采用取下列保护措施:

A、用PH2-4盐酸溶液,把RO装置清洗干净,清洗时间为2小时。

B、酸溶液清洗完毕后,再用予处理水(最好是RO出水)把RO装置冲洗干净,清洗到进水PH约等于出水PH值,清洗完毕。

C、清洗完毕后,RO装置用含有1%NaHSO3的保护液进行保护(冬季应用1%

NaHSO3+20%丙二醇溶液保护,以防冻裂),RO装置注满保护液后,关闭所有阀门防止空气进入RO装置。

注:

所有PH2-4HCl溶液,1%NaHSO3和20%丙二醇溶液保护液,均须用RO出水配制,试剂须用化学纯。

长期运行后应进行清洗,可按设备使用说明书、提供的参考配方,配制清洗液,并按清洗要求认真执行。

 

操作标准文件

XXXXXXXXX

文件编号

S0PGC0003-4

文件

名称

LJHQ-2000型离子交

换柱操作规程

序页/总页

1/4

制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制订日期

年月日

审核日期

年月日

批准日期

年月日

发布日期

年月日

生效日期

年月日

版本号

00

颁发部门

工程部

分发部门

生产部、设动科、各生产车间、机修车间

1.目的:

建立离子交换柱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正确操作,为生产提供合格的纯化水。

2.范围:

适用于离子交换柱的日常操作。

3.职责:

工程部、纯化水处理系统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程序:

4.1.概述

离子交换除盐是水处理的终端设备。

本机设在膜分离之后,将剩余的盐类最终去除至用水要求,使出水电阻率控制在1-18Ω·cm之间,交换柱的壳体采用有机玻璃,便于监控和操作。

根据水质和使用要求,在前设的各种水质净化设备情况下,按—阳—脱气塔——阴——混形式并采用双套设计组合,完全可以满足纯化水的水质制取要求。

4.2.交换终点的监测控制

⑴阳床:

本机以出水酸度下降(即pH值增大)作为交换终点。

⑵阴床:

以出水pH值降低作为交换终点。

⑶混床:

利用电导仪测定最后出水的电阻率值

4.3.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S0PGC0003-4

文件

名称

LJHQ-2000型离子交

换柱操作规程

序页/总页

2/4

4.3.1.开机及运行

4.3.1.1.打开全部排空阀,上进水阀。

4.3.1.2.开启阳床上进水阀,开启总进水阀并调节其流量为2000L/h,当阳床排空

阀出水后,开启阳床出水阀,关闭阳床排空阀。

4.3.1.3.当阴床排空阀出水后,开启阴床出水阀,关闭阴床排空阀。

4.3.1.4.当混床排空阀出水后,开启混床出水阀,不合格水排放阀,关闭混床排空

阀。

4.3.1.5.当混床出水电导率小于2μs/cm,开启混床合格水排放阀,关闭不合格水排放阀,设备投入正常运行。

4.4.停机

4.4.1.开启混床不合格水排放阀,关闭合格水出水阀。

4.4.2.关闭总进水阀,关闭中间水箱泵。

4.4.3.当进水流量计上部压力表显示值小于0.02Mpa后,关闭混床不合格排放阀,

依次开启混床、阴床、阳床的排空阀。

4.5.阳、阴单床的再生操作

4.5.1.反洗

反洗并非每次都做,其间隔时间与进水浊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时隔5-10个运行周期在再生前进行一次反洗,较彻底清除树脂层截留的污物及松动树脂层。

流速:

阳床为10-15米/小时(流量:

1600L/h),阴床为8-10米/小时(流量:

1200L/h),时间10-15分钟,也可以以树脂层膨胀高度作为反洗流速的控制指标,以排水清晰透明为清洗终点,每次反洗后再生,需适当加大再生剂的使用量。

4.5.2.排除积水

开启排气阀,下排水阀,排除柱内积水,以避免再生液的再稀释。

4.5.3.进再生液

关闭下排阀,打开进酸(碱)阀,将配好的定量再生剂用酸(或碱)泵泵入交换器内,为得到好的再生效果,应严格控制再生条件,即再生液浓度,再生剂量,再生时间。

4.5.4.正流

文件编号

S0PGC0003-4

文件

名称

LJHQ-2000型离子交

换柱操作规程

序页/总页

3/4

关闭进酸(或碱)阀,打开上进水阀,待排空阀出水后,打开下排水阀,关闭排空阀,以10-15米/小时(流量:

1600L/h)的流速进行正洗,以出水水质符合运行控制指标为终点(转入运行)。

此处应注意,因为柱体正常出水时,阳床呈酸性pH=3-4,阴柱呈微碱性pH=8-9,故冲洗阳床冲洗剂pH=3-4,阴床pH=8-9即可投入使用。

4.6.混床的再生操作

4.6.1.反洗分层

反洗流速10米/小时(流量:

1200L/h),反洗时间15分钟,一般用树脂层的膨胀率控制反洗流量,反洗结束时应该缓慢关闭反洗阀,使树脂颗粒逐步沉降,以沉降后阳、阴树脂层界面是否清晰判别分层效果。

如一次操作未达要求,可重复操作以获得满意的分层效果。

4.6.2.排除积水

将柱内积水排至树脂层面以上50-100mm处,避免不必要的再稀释。

4.6.3.进再生液及清洗

4.6.3.1.同步再生法

关闭下排水阀,打开进酸阀、进碱阀、中排阀,以相同的再生流速5米/小时(流量:

650L/h)同时在下部进酸,上部进碱,再生残液由中排口排出,并控制中排阀的开启程度,使柱内液面保持不动。

再生液泵完后可再泵入清水,仍以流速5米/小时(流量650L/h)上下同时进入清水,由中排口排除,以冲去管道中残留的再生液。

然后关闭进酸、碱阀,用相当于混床进水的水质冲洗,一般以阴床出水冲洗,由流量计及上进水阀,下进水阀控制,分别从上下进入等量的清水,由中排口排出,清洗以达到规定的酸碱度为终点,一般pH值达到7-8即可。

4.6.3.2.异步再生法

将5%的稀NaOH溶液自上而下地流过树脂层,在通NaOH的同时,纯化水自下而上地通过阳树脂层作为支持水,与废NaOH再生液同时在阴阳二树脂分界的中排管排出。

阴树脂清洗完毕后,酸由底部进入,酸的浓度为5-7%废酸液,在阴、阳树脂分界

文件编号

S0PGC0003-4

文件

名称

LJHQ-2000型离子交

换柱操作规程

序页/总页

4/4

面的中排管排出,为防止酸液上溢,影响阴树脂,上部通入一定量的纯水,纯水进入流速和酸液进入流速5米/小时(流量:

650L/h),通酸完毕后,上下同时以相同流速通入纯水进行清洗。

或从上而下通入进行清洗,pH=5-6即可。

4.7.混合

树脂清洗合格后,反冲一下使树脂层松动,然后将柱内积水排至树脂层以上100-150mm处,使树脂层有充分活动空间。

再从底部通入压缩空气进行混合,进气压力0.1-0.15Mpa,进气量2.5-3.0M3/(M2·min),混合时间一般为5-10分钟,以柱内树脂充分混合为终点。

混合结束后要用最快的速度从上部进水,从下部排水,使树脂迅速沉降,防止树脂在沉降过程中重新分离。

同时防止树脂露出水面,否则树脂间会产生气泡影响出水水质。

可用相当于混合床进水的水质进行正洗,以排水符合出水水质指标为终点,正洗流速一般为15-30米/小时(流量2000L/h)。

4.8.再生过程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4.8.1.混合床阳、阴树脂分层困难

一般完全失效的混合床比较容易分层,故直接用自来水反冲有利于分层。

因其可加速柱内树脂的失效。

若反复几次还分层不理想,可加入5-7%的NaOH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