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3176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ocx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造气车间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造气开车前准备工作

1.1微机室操作人员检查逐个阶段的百分比时间,送风排队顺序,调节好百分比(时间)处于正常运转要求。

1.2通知现场操作工盖好炉盖等工作,做好开车前准备工作。

1.3检查汽包液位是否在指标之内,打开汽包出口阀,关闭汽包放空阀,安全阀下的截止阀应在打开的位置状态,各炉的阀门是否在开或关的正确位置。

1.4调节减压后的蒸汽压力,应符合工艺指标的要求。

1.5按油泵站开车要求开启油泵,出口压力保持在4.0-5MPa之间。

1.6巡检工接到机房主操开车通知后,开启炉条机。

1.7手动操作将吹风气放空3-5个循环,取吹风气分析,当O2≤0.5%,可送入气柜;转入自动状态,观察正常运行后的所有现象是否正常。

1.8开车后,根据工艺指标调节生产出合格的煤气并入生产系统。

2、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1造气安全操作主要事项

2.1.1严格控制好O2含量

O2含量是危及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在生产中一定要按规程控制好炉温,检查好阀门,防止空气中的O2燃烧不完全进入系统或阀门起落不正常,空气中的O2不经过炉内而直接进入系统。

2.1.2严格监控好各控制点温度、压力,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比如:

A:

软水压力过低,夹套汽包或联合废锅加不进水,会造成缺水,如果时间较长,处理不及时,会造成爆炸。

B:

油压过低或波动大,易造成阀门起落不正常,出现憋压、过氧等,严重时,会造成系统爆炸。

2.1.3根据气量大小,严格控制好气柜高度

油压跳闸:

根据气柜高低情况,及时减量生产处理,直至停车。

循环水跳闸:

及时处理,必要时减量,直至停车。

软水跳闸:

及时处理,必要时减量,直至停车。

2.1.4在炉况正常的条件下,要尽量做到调节幅度要小,发现问题要早,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2.1.5每班要保证下灰次数,下灰时班长或操作人员必须在现场。

由下灰的质量和数量来调节工艺参数稳定工况,下灰时必须停炉,根据炉况来调节工艺参数。

2.1.6主操作要加强同合成分析的联系,要分析数据,及时掌握合成氢气与氢氮比的波动情况,尽量减少合成循环氢的大幅度波动。

2.1.7当蒸汽、煤质等原料发生变化时,及时与当班班长或调度联系,首先保证入炉煤的质量确保炉况稳定正常。

2.1.8及时、准确的通知吹风气岗位所送吹风气的台数与炉号。

2.1.9如气柜降至低线指标时,要及时与当班班长、调度联系,绝对不允许气柜抽负压的情况发生。

2.1.10微机操作面板除主操作外,任何人不得调节操作参数。

2.1.11要按时巡检,重点检查油管、溢流水封、阀门起落是否正常。

2.1.12坚决杜绝炉底带水淹炉子现象。

2.1.13进入煤气生产系统区域内,务必使劳动防护用品穿戴齐全规范。

并且禁止携带烟火。

2.1.14不可完全依赖仪表指示和信号传递装置,相关人员须时常认真观察各汽包液位,并密切注意防止出现假液位。

2.1.15注意检查汽包上的各个阀门是否完好,处于正常开关位置。

切记:

关放空阀门必须开启出口阀门。

2.1.16严格执行各种信号规定。

2.1.17气柜巡检人员,须时常探看气柜实际高度状况,并与仪表指示对照其准确性,防止仪表指示失灵,给安全看护带来误导。

2.1.18开启炉盖点火后观察炉面时,应侧身以手挡面探看,避免发生灼伤事故。

2.1.19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风机先于煤气炉停止运转,启动前务必需用蒸汽置换空气总管和鼓风机,否则不允许启动风机。

2.1.20运行中的煤气炉或热备炉,较长时间停止运行时,需进行有效的停车处理置换后,方可从检修作业。

2.1.21煤气炉排灰、设备清理时必须开炉盖点火。

绝不允许与加炭作业同时进行。

2.1.22煤气炉排灰、加炭作业完毕后,应先将运行联锁投好,方可开车。

2.1.23炉条机的启用,要本着同煤气炉同步开停的原则。

防止在加炭排灰过程中,发生漏炭、塌炭事故,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2.1.24不得用水熄灭电器火灾。

在用水冲洗地面或其它部位,需仔细看清是否有带电设备,以防出现触电或电器短路事故。

2.1.25造气工段范围内的安全阀门,需定期校验,确保其灵敏完好,并保证在安全压力范围内,任何人不得私自调节。

2.1.26所有转动设备靠背轮,风叶应加防护罩,启动前应先盘车检查,在确保完好安全的情况下,方能启动。

2.1.27煤气炉各工艺阀门,必须按正常工作循环程序要求启闭,如发现微机工作程序紊乱,阀门开关失常,应及时停车处理,防止空气、煤气相遇混合而引发爆炸事故。

2.1.28正常生产时,气体洗涤塔必须确保有足够入塔水量并保持溢流,防止煤气倒流现象,以免引发火灾事故。

2.1.29气柜水槽排水时,必须先打开钟罩上的放空阀门或拆卸人孔,避免抽瘪钟罩事故。

2.1.30煤气生产系统检修动火时,严格实施隔绝、置换措施,按要求认真填写“动火作业证”,确保动火作业的绝对安全。

2.1.31进入容器作业须办理“进入容器作业征”。

通过彻底置换使有毒气体达到安全要求的允许浓度后,方可进入作业。

作业期间,容器外务必有专人监护,防止发生意外。

2.1.32旋风除尘器内的积尘灰在正压排放时,万不可在煤气炉处于闷炉状态下操作,否则会因烟囱效应的作用,空气从排灰孔处进入系统而发生爆炸。

2.1.33煤气生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保持处于正压状态,万不可形成使系统出现负压的条件,杜绝空气进入系统。

2.1.34炉上温度偏低而点火困难时,宜采用正压点火法。

否则,会出现较长时间没能引燃而发生炉上或附属设备爆炸事故。

2.1.35运行中的煤气炉因故障临时停车检修,一定要挂牌明示,并悬挂于操作台前,严防被误启动而发生不测。

2.1.36所有玻璃管液位计,必须安装保护管,以防碰碎喷出蒸汽伤人。

2.1.37若气柜出、入口水封的水源来自气柜水槽,在使用此水源封闭出、入口水封时,务必密切注视气柜高度,防止因气柜高度太低,在水槽水位下降过程中致使钟罩被抽瘪。

2.1.38进入炉内作业,必须切断煤气和蒸汽来源,即在洗涤塔入口处和总蒸汽阀门出口处插加盲板并置换彻底,以防发生烫伤、中毒和火灾爆炸事故。

2.1.39停修或冷备的煤气炉,应在回收阀、煤总阀处插加盲板并关闭总蒸汽手轮阀,确保人员入炉而造成的伤害事故。

(一)、微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开车前的安全

1.1对系统内部要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安全。

1.2对夹套锅炉、废热锅炉进行试压调压,合格后开放空阀,并检查安全阀、液面计、压力表齐全可靠。

1.3对炉条、供料器进行不同速度的试运转,炉条要做到快速运转2小时。

1.4送水提压进行各管线试漏。

1.5对各自动阀门进行开关试验和2小时以上的冷运转。

1.6切断介质的阀门除外,各手动阀都要进行开关试验。

1.7各发生炉灰门要进行开关试漏。

1.8按技术要求规定进行装炉。

2、运行中的操作安全。

2.1操作人员要经常观察气柜升降情况,根据实际与总调度联系来增减供气量。

要做到调节负荷及时。

2.2注意送风排队,风量、煤汽压力、炉上炉下温度、水洗塔温度、炉条机速度、甘油泵的开停确保其正常。

2.3密切注意水煤气吹风气中O2、CO2、CO、N2成份的含量,维持其正常指标,根据仪表指示,进行数据分析、调节工艺,做到优质、高产、低耗、安全。

2.4根据系统用量及气柜高低,决定加、减量及开、停、蹩炉并及时通知上水岗位操作工。

2.5联系按排炉子的下灰,并协同现场探火,每班全面量炭层一次。

检查二楼扒块等,掌握火层、灰层、炭层情况。

2.6经常注意信号灯及自动控制系统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消除。

2.7根据温度、风量等仪表指示协助现场控制好炭层。

2.8蓄热器温度达500℃时,方可使用二次风。

3、微机岗位控制工艺指标

3.1O2≤0.5%,CO+H2≥72%,循环氢H2:

60~65%,CO2:

6~10%(没有加氮)

3.2系统置换惰性气:

CO+H2≤5%,O2≤0.5%

3.3制气循环时间:

120s

3.4泵站油压:

4.0~5.0MPa,油温:

<50℃

3.5入炉蒸汽压力:

0.06~0.10MPa

3.6炉上温度<350℃,炉下温度:

200~300℃

3.7煤气炉空程:

1.7±0.2m

3.8污水泵压力:

≥0.2MPa

3.9气柜储存范围:

5000~15000m³

3.10水夹套液位:

1/3~1/2,气柜入口半水煤气温度:

≤50℃,洗气塔出口温度:

≤60℃

3.11鼓风机出口压力:

≥0.025MPa

4、煤气炉安全操作规程

4.1夹套液位控制在1/3~1/2,严禁缺液位或满液位。

4.2严格控制炉顶底出口温度,炉上温度<350℃,炉下温度:

200~300℃,煤气温度≤50℃。

4.3严格控制气体成分,O2≤0.5%,CO+H2≥72%,循环氢H2:

60~65%。

4.4严格控制空程高度,空程:

1.7±0.2m。

4.5按时排灰,按时加煤。

4.6保证炉况,保持煤层位置适当,温度均匀,适气性良好。

3.7实行“三高一短”操作法,即高碳层、高风速、高炉温、短循环。

4.7严格控制炉顶点温度,严禁超高,烧坏顶底设备管道。

4.8密切注视气体成分的变化,严禁氧含量超高,进入系统造成爆炸。

4.9下灰必须停炉点水,开吸引,置换合格,以防爆炸。

4.10严格注意吹风排队,严禁多台炉同时吹风。

4.11严格控制夹套液位,严防缺水或满液位。

4.12密切注意蒸汽压力、空气总管压力、软水压力、炉顶和炉底压力的变化,严)禁超压。

4.13密切关注各阀门的开关到位情况。

4.14精心操作、稳定炉况,防止误操作。

4.15严格控制气柜高度(5000~15000m³),防止放空或抽负压。

5、运行中事故的安全操作处理

5.1自动机处于自动停车位置。

5.1.1空气总管压力,蒸气总管压力低于规定3Pb接点动作时,要进行试送电开车,同时找出引起事故的原因并做相应的处理。

5.1.2若欠电压时,应及时与生产总调度联系处理。

5.1.3若仪表连锁失灵,仍送不上电时,应停车处理并发出事故信号。

5.2爆炸

5.2.1炉底爆炸

5.2.1.1二次上吹短或没有做二次上吹时,应延长二次上吹加大蒸汽量。

5.2.1.2电气或机械连锁失灵,关小循环水,送风排好队。

5.2.2空气支管防爆板爆破。

5.2.2.1发生炉压风使煤气压力大于空气总管压力,应立即停车通知中控岗位。

5.2.2.2防爆板腐蚀,关空气手动阀,支管手动阀或关水循环处理。

5.2.3空气总管爆炸,发出全厂停车信号并与总调度联系。

5.2.4炉上爆炸(包括蓄热器内爆炸)。

5.2.4.1若炉上温度低于500℃用二次空气时,停用二次空气。

5.2.4.2若下灰时炉上温度太低,炉面不着时,盖小火孔开车提起炉温。

5.2.5洗涤塔爆炸着火或防爆板鼓破。

5.2.5.1若煤气中氧含量高时,做蒸汽吹净转送风停车。

5.2.5.2防爆板腐蚀严重,关洗涤塔出口含少氮阀,或用吹风气,蒸汽置换洗涤塔。

5.3灰渣结块和挂壁

5.3.1若火层温度过高超过灰熔点时,应适当加大蒸汽量。

5.3.2炉条机故障因没有及时发现造成炭层过高,查找故障原因,并加快炉条机转速来处理。

5.4鼓风机突然停车。

若因停电或闪电引起的,应严禁送风,联系生产总调度停车处理。

5.5全部油泵突然停车。

若因停电或闪电引起的,立即发出事故信号进行全停处理。

5.6循环水停。

若1#泵房出现故障时,立即发出事故信号进行停车处理。

6、安全操作的防护

6.1严格遵守分公司安全技术规程及操作法。

6.2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不串岗位、不打闹、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情。

6.3岗位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工艺介质的种类、性质及其防护措施,并能正常进行急救。

6.4岗位人员应知道生产现场防护器材、消防器材的具体存放位置,并能正确地使用,要妥善保管。

6.5严格控制煤气中的氧不大于0.2%。

6.6电气着火时,应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6.7发现头晕呕吐、中毒,应及时汇报工长,并撤离毒区,必要时通知气体防护站。

(二)鼓风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开车前的安全

1.1风机开车必须两人进行操作。

1.2操作人员要检查油箱油位。

1.3用手摇泵轴瓦加油,开冷却水,攀车2-3圈,并检查仪表。

1.4戴绝缘手套按电钮,试运行时,认真检查机身振动、杂音、电流、轴瓦温度及润滑情况。

2、鼓风机正常操作规程

2.1保证风机出口压力≥0.025MPa。

2.2保证冷却水压力≥0.2MPa,注油系统正常。

2.3保证轴承温度<65℃。

2.4定时巡检,温度、压力、电流、噪音、振动,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处理。

3、鼓风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1关闭出口阀、放空阀。

3.2检查冷却水是否正常。

3.3检查压力表,电器部分。

3.4手动盘车,待风机轻松转动,方可启动。

3.5启动运转后,先开放空阀,根据生产所需在开出口阀。

3.6启动风机必须有电工和维修工在现场。

3.7停机时:

3.7.1打开放空阀。

3.7.2关闭出口阀。

3.7.3停风机电源。

3.7.4待风机停稳后关闭冷却水。

3.8日常注意:

3.8.1风机电流。

3.8.2油位油温。

3.8.3前后轴瓦的温度。

3.8.4异常响声。

3.8.5冷却水压力。

4、安全操作的防护。

4.1严格遵守分公司的安全技术规程及岗位操作法。

4.2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不串岗位、不打闹、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情。

4.3岗位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工艺介质的种类、性质及其防护措施,并能正确进行急救。

4.4岗位人员应知道生产现场防护器材、消防器材的具体存放位置,并能正确地使用,要妥善保管。

4.5对运转设备的安全罩,接地线及其它安全防护设施,要经常检查、维护、保养。

4.6操作电气设备时应配戴绝缘手套,电气着火时切断电源。

工艺处理至安全位置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4.7操作工在上班期间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特别女同志不能免冠操作。

4.8本岗位动火必须有动火证,未经过处理的氧气管道不准动火。

4.9清理卫生时不准擦试转动设备。

(三)现场下灰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开车前的安全

1.1操作人员要对系统内部进行检查。

1.2对夹套锅炉、废热锅炉进行试压调压,调整合格后,开废热锅炉手动阀放空,夹套锅炉支起安全阀并检查安全阀、液面计、压力表齐全且安全可靠。

1.3试油压,对炉条机进行不同速度的试运转。

1.4对自动阀门进行试验和2小时以上的冷运转。

1.5各灰门,控制器,加料系统阀门进行开关试验。

1.6各供水点要进行通水试验(温水缸、小夹套、水洗塔、灭火器)。

1.7按技术要求规定进行装炉。

2、运行中的操作安全

2.1按工艺条件严格控制炭层,均匀地向炉内加料维持炭层平稳。

2.2经常对发生炉系统各部位进行检查,保证运行正常。

2.3经常向工长,中控岗位汇报设备运行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工长进行处理。

2.4每四小时下灰一次,下灰时要灭火。

2.5增减负荷时严格听从工长、中控人员的指挥。

2.6计量槽的加料操作。

发生炉检修前的处理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法的规定执行。

2.7下灰的安全操作。

2.7.1安排好运输工具。

2.7.2向灰箱内加水、加水时间不超过20分钟。

2.7.3与中控联系,并服从工长、中控指挥。

2.7.4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下灰操作步骤进行下灰。

3、运行过程中事故的安全操作处理。

3.1计量槽爆炸。

圆盘阀未关严,应做手动操作,往上吹或蒸汽吹净送风停车。

3.2空气支管防爆板爆炸。

立即停车通知中控岗位进行处理。

3.3空气总管爆炸。

认真分析原因,按操作法上的规定进行处理。

3.4鼓风机突然停车。

若因停电或晃电引起的,严格按操作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3.5循环水停。

若因1#泵房故障造成的,应联系中控各炉立即停车,具体操作按操作法规定执行。

4、安全操作的防护。

4.1严格遵守分公司的安全技术规程及岗位操作法。

4.2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不串岗、不打闹、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情。

4.3岗位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工艺介质的种类、性质,及其防护措施,并能正确进行急救。

4.4岗位人员应知道生产现场防护器材、消防器材的具体存放位置,并能正确地使用,要妥善保管。

4.5电气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4.6发生炉现场一氧化碳浓度超过国家规定30mg/m3时,应向车间领导反映,消除泄漏。

若泄漏严重时立即停车处理。

(四)油泵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开车前的安全

1.1吹除:

将整个系统的管路分段进行吹除,选用的压力空气不得小于0.8MPa。

1.2试密:

将整个系统接通小于0.8MPa的压缩空气,检查各焊口、接头部位是否泄漏。

1.3清洗泵站:

清洗泵站的油箱,并注入经120目三级过滤的液压油使液位达到正常。

1.4动力泵站接通电源,阀站电磁阀接通“造气炉控制微机”的输出信号,并将泵站、阀站接上地线。

1.5将泵站溢流阀全关,节流阀全开。

1.6打开换向阀站总进油口、总出油口的阀门。

1.7启动泵站的电机,使动力泵站投入运行,注意齿轮泵的转动方向是否正确。

1.8调压时,应顺时针缓慢旋转溢流阀手轮。

应注意油压从低到高,及从高到低的变化,再逐步调整到设计压力。

2、油泵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1控制油位1/2~2/3。

2.2备用泵要与所开泵轮流倒换开。

2.3保持冷却系统正常完好,油箱油温<40℃,压力油管油温<50℃.

2.4定期清洗进口滤网。

2.5防止油泵抽空、噪声、发热、振动。

2.6严格控制油泵出口压力<6.0MPa,压力过高,泵体发热,响声大,同时易使泵密封部分渗油。

2.7定期清理泵进出口滤网,防止泵抽空。

2.8防止水汽进入油中,含水油易乳化,产生“气穴”现象

3、运行过程中事故的安全操作

3.1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禁止在系统运行中检修和调整。

3.2系统即使发生微小泄露或局部喷泄,应立即进行停车处理。

3.3系统中出现不正常声响时,应立即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

4、安全操作和正常维护

4.1蓄能器充气或检查蓄能器应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工作。

4.2凡是高速运转的设备均应加安全罩。

(五)蒸汽缓冲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开车前的安全

1.1检查各个阀门,仪表是否正常。

1.2各个管道进行分段吹除。

1.3缓冲罐试压、试漏合格。

2.蒸汽缓冲罐安全技术操作

2.1勤观察缓冲罐上的液位计,如果液位高,要及时排水,保证蒸汽温度。

2.2停车时,要及时关减压阀前首轮阀,开各炉汽包放空阀,缓冲罐上放空阀,保证缓冲罐压力不超过(P<0.2MPa)。

2.3开缓冲罐放空阀时,要注意风向,避免放空管中冷凝液出来烫伤人。

(六)夹套汽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开车前的安全

1.1检查各个阀门,仪表是否正常。

1.2各个管道进行分段吹除。

1.3汽包试压、试漏合格。

2.夹套汽包安全技术操作

2.1正常运行时你,要保证汽包液位在1/2~2/3,汽包压力不超过2.6MPa。

2.2做各炉夹套碱度时,必须由两人进行,一个人用量杯取样,一个人看好汽包液位,开夹套排污阀,开时不易过大,1/4圈就行。

取样时,先排一会,在取样后关好夹套排污阀。

2.3在进行夹套试压时,由主操和液位工进行操作,检查夹套排污阀,要关严,当液位加满后,关严汽包出口阀,用副线进行打压,液位加满至放空管溢流,关严放空阀。

当压力达到设定值后,关严加水阀进行保压。

然后打开排污阀,打开放空阀,将液位降到正常位置。

(七)煤气冷却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开车前的安全

1.1检查各个阀门,仪表是否正常。

1.2各个管道进行分段吹除。

2.煤气冷却器安全技术操作

2.1注意洗气塔出口煤气温度,勤调节洗气塔加水阀,保证出洗气塔煤气温度不超50℃。

2.2洗气塔溢流管中的水位要正常溢流。

2.3停车检修时,待检修置换合格后,把洗气塔上下人孔打开,保证洗气塔中气流畅通。

人进入洗气塔前,冷却器出口加盲板并要办理进塔入罐证,要有专人监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