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3287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

制粉岗位作业指导书

1、适用围………………………………………………….1

2、岗位职责………………………………………………….1

3、素质要求及应知应会………………………………1

4、工艺操作标准………………………………………….2

5、设备操作、维护标准………………………………4

6、安全作业指导书…………………………………….10

7、环保作业指导书…………………………………….11

8、交接班容…………………………………………….12

 

1适用围

本标准适用于普阳炼铁厂制粉岗位。

2岗位职责

2.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公司、分厂的各项规章制度。

2.2严格执行设备摘挂牌制度,确保制粉系统安全生产。

2.3负责制粉设备操作维护,按照质量要求制备出足量合格的煤粉。

2.4每班对设备进行点检和维护,发现故障、隐患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通知班长或维修人员,将结果记录在点检表和交接班本上。

2.5负责本岗位危险源的检查、监控,发现问题即时报告、处理,确保本岗位及相关岗位的安全生产,杜绝人身和设备事故。

2.6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工艺操作,并监控、治理本岗位的跑冒滴漏。

2.7清理所属区域的卫生及绿化管理工作。

2.8负责本岗位环境因素辨识、监控。

2.9完成领导安排的临时工作。

3素质要求及应知应会

3.1素质要求

3.1.1初中以上文化水平。

3.1.2经过本岗位的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技能。

3.1.3积极上进,有团队精神。

3.1.4身体健康,反应灵敏,能适应工作需要。

3.2应知应会

3.2.1应知

3.2.1.1本工种的生产工艺流程。

3.2.1.2煤粉质量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3.2.1.3高炉喷吹对煤粉质量和粒度的要求。

3.2.1.4制粉系统设备的构造、性能、规格,各种仪表的用途。

3.2.1.5高炉煤气的理化性质。

3.2.1.6煤气中毒的预防和急救知识。

3.2.2应会

3.2.2.1根据标准要求适当调整工艺参数,保证煤粉质量符合喷吹要求。

3.2.2.2会制粉的一般操作。

3.2.2.3能处理制粉设备的一般故障。

3.2.2.4维护和跟换本岗位设备的备品、备件。

3.2.2.5能熟练掌握空气呼吸器、煤气报警器、灭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1

4工艺操作标准

4.1使用材料

序号

使用材料名称

相关标准

主要技术要求

备注

1

无烟煤

Q/XPB04009

Aa<14%,S<0.5%

4.使用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中速磨

HRM1400M

2台

6#7#喷煤各1

2

中速磨

ZGM95G

2台

8#9#喷煤各1

3

收粉器

FDPM120-2X4

2台

6#7#喷煤各1

4

收粉器

FDPM96-2X9

2台

8#9#喷煤各1

5

烟气炉

YQL2500-4000

2台

6#7#喷煤各1

6

烟气炉

YQL3200-6000

2台

8#9#喷煤各1

7

锁风皮带秤

MDGV-3

2台

6#7#喷煤各1

8

锁风皮带秤

DPG-40

2台

8#9#喷煤各1

4.作业方法及条件

分类

作业方法

作业条件及要求

生产准备

接班前了解上班的生产、质量情况并提出本班要求

接班后对设备运行情况、煤粉水份和粒度、生产工具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

对设备进行检查

 

制粉

无烟煤由煤粉仓经过锁风皮带秤,经烟气炉加热烘干后,进入中速磨

分离器转速不得低于30Hz;各监控点要求:

出口温度70~90℃,入磨温度200~350℃,磨压差7000Pa以下

收粉

粉磨后的煤粉经分离器,由引风机抽到收粉器中,由回转下料器卸到煤粉仓中储存

观测烟囱是否冒黑烟,个监控点要求:

入口温度65~84℃,压差12000Pa

储存

合格的煤粉储存到煤粉仓中,待喷吹使用

煤粉储存时间严禁超过8小时,料位控制在离粉仓顶部一米,煤粉仓温度严禁超过80℃。

生产结束

下班前整理好操作记录并由班长检查后签字认可,安排好岗位交接班工作

下班时做好卫生清理和设备维护保养

 

2

4.4质量控制标准

生产工序

控制项目

控制标准

控制周期

控制方法

负责人

异常时措施

记录

煤粉

粒度

-200目≥70%

12小时

取样分析

制粉工

调分离器转速

制粉操作记录

水份

≤3.0%

12小时

取样分析

制粉工

调磨机入口温度

4.5工作时注意事项

4.5.1出现工艺、质量等问题时及时向班长、调度汇报。

4.5.2气源压力低,及时向炼铁厂调度汇报。

4.5.3煤粉水份偏高,适当提高入磨温度,或减少磨煤量,保证煤粉水份合格。

4.5.4备煤仓不下煤,打开下煤口侧门检查处理。

4.5.5中速磨入口温度不得超过350℃,出口温度控制在70~80℃,最高不得超过90℃。

4.5.6中速磨入口氧含量小于10%,出口氧含量小于12%,收粉器氧含量小于12%否则用氮气调整系统含氧量。

4.5.7为避免中速磨下煤口堵塞,密封胶带机底部联网风阀门常开,风量根据原煤水份情况灵活调节。

4.5.8磨煤期间严禁磨辊与磨盘碰撞。

4.5.9如制粉系统任意一处防爆膜损坏,立即停机更换。

4.5.10每小时观察一下润滑系统油压表,并检查润滑油泵运行情况。

4.5.11每两小时点检一下设备运行情况。

4.6应急措施

4.6.1出现备煤仓不下煤情况,要立即切断煤气阀门、卸压、抬辊,同时打开下料斗人孔进行捅料,等下煤正常后进行投煤。

4.6.2中速磨出现剧烈震动,应立即降低磨辊压力,若震动没有消除,要及时停机检查。

如煤量变化要及时调整煤量,如中速磨有异物(棉纱或铁块、石块),打开中速磨入口进行清理,故障排除后按开机顺序正常磨煤。

4.6.3电脑死机,要立即重新启动,并通知有关人员(调度、计算机室、班长)。

4.6.4遇到停电,要立即关闭煤气阀门,热风阀门,然后插禁棒阀。

4.6.5中速磨着火,要立即关闭煤气阀门,紧急带负荷停引风机,紧急带负荷停引风机,打开氮气手动阀门充氮气,用灭火器,水管进行灭火,同时向调度室汇报。

4.6.6分离器故障停机。

4.6.6.1应立即重新关闭分离器电机、引风机电机、回转下料器电机。

4.6.6.2通知电工合闸送电。

4.6.6.3打开煤粉仓顶部卸粉管道,插上筛板把粗粉过滤出来。

4.6.7煤粉粒度、水份超标

3

4.6.7.1降低引风机风量。

4.6.7.2适当提高磨机出口温度。

4.6.7.3分气包应及时排水。

4.6.8烟气炉热风阀故障

4.6.8.1热风阀出现故障,要立即停止生产,关闭烟气炉前的所有煤气阀门,并马上汇报调度。

4.6.8.2中速磨出口温度超过95℃,收粉器入口温度超过90℃,要立即充氮气防止着火。

4.6.8.3充氮气时要关闭中速磨所有出口,并要两人带上煤气报警器协同作业。

4.6.8.4在生产过程中需手动对煤气调节阀进行开关时,必须两人以上作业,严禁一人直接开启煤气作业。

4.6.8.5热风阀修好后,立即恢复生产,并组织当班和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措施。

4.6.9烟气炉点火注意事项

4.6.9.1烟气炉点火烘炉时,必须两人以上作业,并站在上风口,一人拿着煤气报警器,一人进行操作。

4.6.9.2先点燃焦炉煤气,然后再开启高炉煤气。

4.6.9.3在生产过程中需手动对煤气调节阀进行开关时,必须两人以上作业,严禁一人直接开启煤气作业。

4.6.9.4停止生产时,应立即切断高炉煤气。

4.6.9.5设备点检时,必须两人以上,必须带煤气报警器,发现漏煤气应立即报告班长。

5设备操作、维护标准(设备操作、维护规程)

5.1制粉岗位操作标准

5.1.1设备主要性能参数

5.1.1.1中速磨性能参数

项目

性能参数

项目

性能参数

规格型号

HRM1400M

磨辊直径

1100mm

生产能力

23t/h

磨盘转速

47r/min

出磨风量

40000m³/h

传动方式

齿轮

出磨气体温度

60~90℃

润滑油泵

CB-B100

磨盘中径

1400㎜

油冷却器

GLC2-3.5

减速机型号

ML20G-HF-00改

减速机速比

21.128

电动机型号

Y2-355L1-6

电动机功率

220kW

液压缸

SDG125/70

液压站油泵

C5-6-1E13S*R

蓄能器

NXQA-6.3/20-H

 

4

5.1.1.2烟气炉性能参数

项目

性能参数

项目

性能参数

出口温度

100~800℃

电动蝶阀

D341W-1DN900

炉膛温度

500~1250℃

电动蝶阀

ZKJW-0.6DN600

助燃风机型号

9-26-4.5A

助燃风机风量

1174~2281m³/h

助燃风机转速

2890r/min

助燃风机电动机型号

Y112M-2

助燃风机风压

4603~4297Рa

助燃风机电动机功率

4kW

5.1.1.3引风机性能参数

项目

性能参数

项目

性能参数

引风机型号

M9-29-14D

引风机风压

11051~11032Рa

引风机转速

1450r/min

引风机电动机型号

Y355L1-4

引风机风量

50988-59482m³/h

引风机电动机功率

280kW

5.1.1.4收粉器性能参数

项目

性能参数

项目

性能参数

收粉器规格型号

FGM96-7

收粉器箱体(个)

7

收粉器布袋型号

Ф125×3000

收粉器波纹膨胀节

ZSTB450×4F

布袋数量(条)

672

收粉器气缸型号

QGBF-MF1Ф100×300

回转下料器

GLJW4400×400

5.1.2设备操作标准

5.1.2.1开机前检查

5.1.2.1.1检查风机和润滑油站的冷却水水压、水温是否正常,油箱油温是否正常,润滑回路是否畅通。

5.1.2.1.2锁风皮带漏斗、收粉管道篦子、中速磨是否清理干净。

5.1.2.1.3中速磨、引风机等设备不允许带负荷启动,磨清空,磨门关闭。

5.1.2.1.4各部位阀门动作是否灵活、可靠。

5.1.2.1.5提前打开烟气炉煤气管道上的手动蝶阀。

5.1.2.1.6检查中速磨磨辊、磨盘间隙是否合适,抬辊。

5.1.2.1.7确认通往收粉器氮气管道上的手动蝶阀处于开启状态。

5.1.2.2岗位设备操作顺序

5.1.2.2.1挂上操作牌

 

5

5.1.2.2.2按下列程序开机

接到开机指令后,经检查确认具备开机条件,按下列顺序进行设备操作:

烟气炉分离器—引风机—润滑油泵—中速磨—星型给料器—锁风皮带秤—烟气炉热风阀—落辊(加压)。

5.1.2.3设备运行检查程序

5.1.2.3.1观察煤气是否着火。

5.1.2.3.2观察排风出口是否有黑烟冒出。

5.1.2.3.3检查各部供油供气系统是否正常。

5.1.2.3.4检查各部螺栓是否紧固。

5.1.2.3.5在主控室观察各仪表显示数值是否在规定围。

5.1.2.4岗位设备停机顺序

接停机指令后,按下列程序停机:

烟气炉—关闭热风阀门—锁风皮带秤—卸压(抬辊)—中速磨—引风机(布袋收粉器)—星型给料器—分离器—润滑油泵。

停机后摘掉操作牌。

5.1.3设备交班标准

制粉操作人员对设备点检,操作、维护、保养等的工作情况以及下班工作应注意的事项按交接班制度要求认真交接并填写记录。

5.1.4设备常见故障处理

设备部位

故障情况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磨体

磨机振动响声异常

加压过高,磨辊和磨盘相撞

调整压力

段煤或投煤量小

调整煤量

摇摆臂限位松动或断裂

紧固或更换限位

清扫刮板脱落

通知维修修复焊接

地脚螺丝松动

紧固螺栓

磨有杂物

停机打开中速磨入口清理

电机

电流高

磨煤量大

调整煤量

加压过高,磨辊与磨盘相撞

调整压力

电机故障

通知电工

收粉器

气缸不工作

换向阀损坏

通知维修更换

气缸损坏

通知维修更换

轴承

温度高

冷却水段

疏通

油位低缺油

加补油

5.1.5紧急情况处置

设备部位

紧急情况

产生原因

处置方法

 

6

摇摆臂限位

断裂

受力不均或备件质量问题

通知配合维修停机更换

清扫刮板

断裂

清扫力过大

通知平配合维修停机更换

减速机

声音异常

齿轮打齿

通知配合维修停机更换

收粉器

烟囱冒黑烟

布袋破损

停机换布袋

磨辊护皮

撕裂

高温烘烤受力不均

停机更换

5.2设备维护标准

5.2.1点检标准

5.2.1.1点检设备

中速磨—锁风皮带秤—回转下料器—收粉器—引风机—烟气炉—煤气管道—阀门

5.2.1.2点检部位及正常值

5.2.1.2.1中速磨点检部位及正常值

设备部位

点检容

正常情况

电机

温度

≤60℃

振动

平稳

电流

≤200A

联轴器

柱销胶圈

无磨损

声音

无异常

摇臂

润滑

正常

螺栓

无变形

磨盘

衬板

无松动

磨辊

运转正常

减速机

油位

不低于油标2/3处

油压

0.15~0.25MPa

水压

小于油压1.05MPa

油温

25~40℃

密封

无泄漏

振动

平稳

5.2.1.2.2液压系统点检部位及正常值

设备部位

点检容

正常情况

电机

温度

≤60℃

振动

平稳

 

7

油泵

运转

无杂音、无泄漏

油缸

动作

灵活,油管无泄漏

5.2.1.2.3分离器点检部位及正常值

设备部位

点检容

正常情况

电机

温度

≤60℃

振动

平稳

减速机

声音

无异常

油位

不低于油标2/3处

无泄漏

密封良好

扇叶

紧固

无开焊

三角带

紧度

适中

5.2.1.2.4锁风皮带秤点检部位及正常值

设备名称

点检容

正常情况

托辊

运行

平稳

电滚筒

声音

无异常

密封

无泄漏

皮带

胶面

无损伤

带边

无缺损

风罩

密封

良好

5.2.1.2.5烟气炉点检部位及正常值

设备部位

点检容

正常情况

炉体

烧嘴

无烧穿、无堵塞

炉衬砖衬

无脱落

助燃风机电机

温度

≤60℃

振动

平稳

煤气管网

阀门

无泄漏

管道

5.2.1.2.6收粉器点检部位及正常值

设备部位

点检容

正常情况

气缸

动作

灵敏

 

8

管道

密封

无破损、无泄漏

换向阀

动作

灵敏

箱体

密封

良好

布袋

无破损

给料机

运转

平稳、无杂音

油量

不低于油标2/3处

5.2.1.2.7引风机点检部位及正常值

设备部位

点检容

正常情况

电机

温度

≤60℃

振动

平稳

电流

100~260A

轴承器

柱销胶圈

无磨损

声音

无异常

轴承箱

油量

不低于油标2/3处

温度

≤60℃

振动

平稳

5.2.1.2.8制粉系统其它点检部位及正常值

设备部位

点检容

正常情况

各部螺栓

紧固

无松动

安全装置

护罩、防爆膜、安全阀

齐全可靠

5.2.1.3点检执行点检管理程序,按点检表容按时填表上报。

5.2.2润滑标准

5.2.2.1中速磨

序号

润滑部位

润滑点数

润滑方式

油脂品种牌号

加油

周期

油量

1

磨辊轴承

4

涂抹

二硫化钼

二硫化钼

15天

2.5㎏

2

摇摆臂两端轴瓦

4

油枪

二硫化钼

二硫化钼

4天

1.5㎏

3

油缸两端耳孔

8

油枪

二硫化钼

二硫化钼

4天

1.5㎏

4

分离器减速机

1

油浴

100#机械油

68#机械油

12天

5㎏

5

分离器转速轴承

2

油枪

二硫化钼

二硫化钼

4天

0.5㎏

6

主减速机

1

油浴

工业齿轮油

工业齿轮油

1天

195㎏

 

9

5.2.2.2烟气炉

序号

润滑部位

润滑点数

润滑方式

油脂品种牌号

加油

周期

油量

1

阀门减速

1

油浴

100#机械油

68#机械油

6个月

0.3㎏

5.2.2.3引风机

序号

润滑部位

润滑点数

润滑方式

油脂品种牌号

加油

周期

油量

1

引风机轴承箱

1

油浴

100#机械油

68#机械油

6个月

30㎏

5.2.2.4皮带秤

序号

润滑部位

润滑点数

润滑方式

油脂品种牌号

加油

周期

油量

1

胶带机电滚筒

1

油浴

100#机械油

68#机械油

6个月

10㎏

5.2.2.5回转下料器

序号

润滑部位

润滑点数

润滑方式

油脂品种牌号

加油

周期

油量

1

1#回转下料器减速机

1

油浴

100#机械油

68#机械油

15天

2㎏

2

2#回转下料器减速机

1

油浴

100#机械油

68#机械油

15天

102㎏

3

箱体气缸

1

油雾

100#机械油

68#机械油

30天

0.3㎏

5.2.3卫生标准

设备本体完好,无油污、无积灰,现场定置有序。

6安全作业指导书(安全操作规程)

6.1作业指导书

6.1.1劳保用品穿戴齐全,穿好防静电工作服,烟气炉点火时带好防护面罩。

6.1.2严格执行设备摘挂牌制度,中速磨在运转时严禁做任何修理和清洁工作。

6.1.3操作人员要经常巡回检查,注意压力表、温度表等的波动情况,及时调整。

6.1.4发现中速磨突然断料,立即切断煤气。

6.1.5进入磨机工作前必须通知操作室人员,切断电源。

经氧气检测仪检测氧含量、煤气报警器检测煤气含量、确认氮气阀门关闭无泄漏、燃烧炉停止燃烧后,

 

10

方可进入工作,且照明使用安全电源,人口旁设专人监护。

6.1.6现场操作人员必须和主控室人员取得联系确认后,方可启动设备和停机。

6.1.7无特殊情况,系统中的各设备不得带负载停车,防止积煤自燃。

6.1.8严禁将煤粉管道、煤粉仓、布袋箱体做电焊的接地装置。

6.1.9中速磨停机后,收粉器运行15分钟后方可停机,确保清除全部积煤,防止自燃。

6.1.10发现布袋着火,要立即停机,同时向布袋箱体充氮气。

6.1.11无特殊情况,要等待系统停电后更换布袋。

6.1.12当系统停机后,要密切监视布袋入口温度的变化趋势,防止发生着火现象。

6.1.13制粉系统再运行中,严禁动火。

如需动火作业。

必须严格按照动火审批程序进行,清扫残余煤粉后方可进行。

6.1.14随时检查煤气管道及阀门是否泄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班长。

6.1.15点火前,检查焦炉煤气压力是否在2KPa以上,蒸汽是否正常。

经煤气做防爆试验合格方能点火作业。

必须使用状态良好的煤气报警器,检查无煤气危害后方可进行工作。

如检测出有煤气泄漏,严禁在区域停留或检修。

翻眼镜阀时必须使用煤气报警器检测作业区域煤气浓度和佩戴呼吸器。

6.1.16点火时燃烧系统应具有一定负压,点火前必须经煤气防护人员检查确认,先点燃火种后引煤气。

如送煤气后不着火或火又熄灭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并经煤气防护人员再次检查确认,方可点火,以防炸膛。

6.1.17必须使用状态良好的煤气报警器,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6.1.18磨机出口温度不得超过90℃,根据出口温度调节烟气燃烧温度。

6.1.19发现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等紧急情况时,执行煤气泄漏、着火爆炸应急预案。

6.2岗位粉尘浓度小于10㎎/m³。

6.3一氧化碳含量和工作时间的关系

一氧化碳含量(ppm)

允许工作时间

小于24

可较长时间工作

达到40

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h

达到80

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min

达到160

连续工作时间为15~20min

160以上

必须佩带防毒面具

7环保作业指导书

7.1岗位环境因素

7.1.1电、水、煤气消耗。

 

11

7.1.2废油、垃圾、废油棉制品的收集。

7.1.3煤粉的异常排放。

7.1.4煤气潜在泄漏着火爆炸。

7.2作业指导

7.2.1按岗位工作标准操作方法,调节中速磨进出口温度,使布袋收粉器温度在88℃以下,防止布袋损坏。

7.2.2随时对布袋收粉器排气口进行观察,发现跑煤粉立即分析原因,进行处理。

7.2.3设备润滑执行“五定”要求,漏油采用接油盒。

7.2.4循环水温不超过50℃,不允许补充新水。

严禁用水冲洗地面。

7.2.5制粉结束10分钟,关闭电设备。

7.2.6检查煤气管道及阀门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班长。

7.2.7废油棉制品,废油存放规定处。

7.2.8垃圾存放在工段指定地点,严禁焚烧垃圾。

7.2.9点火时,燃烧系统应具有一定负压,点火前必须经煤气防护人员检查确认,先点燃火种后引煤气。

如送煤气后不着火或火又熄灭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并经煤气防护人员再次检查确认,方可点火,以防炸膛。

8交接班容

8.1上班必须为下班准备2/3仓质量合格煤粉。

8.2负责认真填写制粉岗位交接班记录,把当班的生产情况,设备、工艺影响及发生的特殊情况做好记录。

8.3对口交接本岗位所负责设备运行情况,保证交接班时设备完好,运行牌齐全、摘挂牌记录清楚、准确;当班的设备问题当班处理。

有特殊情况不能处理的应说明并做好记录。

8.4对口交接现场及设备卫生,交接中有异议的向班长协商解决。

8.5做好其它事项的交接工作。

8.6接班人员应提前15分钟,劳保穿戴齐全到达岗位检查设备,提前5分钟向班长汇报检查情况,由班长布置工作任务。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