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6409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docx

整理安徽农业大学牛生产学总结

绪论

中国养殖业利润为什么不高?

一、市场价格不稳定。

二、风险高,疾病因素太多。

三、饲料成本每年在上升。

四、中间环节捞取利润太高。

我国发展牛业有着巨大的潜力

消费市场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我国具备扩大种植牧草的条件

我国也具备发展牛业的潜力

加速发展我国牛业的建议

1、确定国策2、改变观念3、调整产业结构4、建立试点

养牛业优势

牛是一种多用途的家畜,既能产奶、产肉,又可给农业生产提供动力和优质粪肥。

牛皮及其副产品是轻工业和出口贸易的重要物资。

1、养牛业是节粮型畜牧业

2、提供优质肉、奶(最宜婴幼儿中老年人)

3、奶牛的饲料转化效率高

4、有效的净化环境

5、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牛业现代化的实质:

⏹改造传统产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可

持续发展

⏹现代牛业的发展方向:

高效优质集约生态

现代牛业的发展路径

⏹一是推进规模养殖。

是发展现代牛业的基础环节。

⏹二是推进健康养殖。

是发展现代牛业的有力保障。

三是推进生态养殖。

是发展现代牛业的重要支撑。

养牛业发展的趋势

1、政府扶持的力度不断加大

2、推进奶源和牛肉制品的无公害生产和认证

3、加强良种牛的引进、扩繁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4、“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目标养殖模式正在推广

第二章牛种及其品种

野牛变为家牛

牛的动物学分类

Ø牛在动物分类上属: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偶蹄目反刍亚目洞角科牛亚科

Ø牛亚科(Bovidae)

Ø家牛属(Bos)

Ø普通牛(Bostaurus)黄牛

Ø瘤牛(Bosindicus)

Ø牦牛属(Poephagus)四大牛种

Ø牦牛(Bosgrunniens)

Ø水牛属(Bubalus)

Ø亚洲水牛(Bubalusbubalis)

Ø菲律宾水牛(Bubalusmindorensis)

Ø印尼水牛(Bubalusindonesia)

Ø非洲水牛

Ø准野牛属(Bibos)

Ø野牛属(Bison)

Ø非洲野水牛属(Syncerus)

牛的经济学分类-----人工选择的结果(品种)

肉用型牛乳用型牛兼用型牛役用型牛

奶牛品种

荷斯坦牛原产于荷兰北部的北荷兰省和西弗里生省生产性能高,遗传性稳定,适应性强,尤其抗寒,但不耐热,

娟姗牛小型乳用品种,原产于英吉利海峡的娟姗岛为世界乳牛品种中乳脂产量最高者

爱尔夏牛瑞士褐牛更赛牛

肉牛品种

1、中、小型品种海福特牛具“六白”特征安格斯牛短角牛

2、大型品种利木赞牛夏洛来牛难产率较高。

皮埃蒙特牛眼肌面积大,肉质鲜嫩而著名比利时兰白牛----世界上肌肉最发达的肉牛

3、含瘤牛血液的品种契安妮娜牛-也是世界最大的牛婆罗门公牛

世界上价格最高的肉牛-----和牛

第五节、兼用品种

兼用型牛的特点:

1、兼具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经济用途;

2、生产性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方面都较突出;

3、体型外貌介于主要经济类型牛之间;

4、在某种社会经济条件下饲养兼用型牛在经济上更为有利

1、西门塔尔牛-----我国黄牛改良第一品种。

2、弗莱维赫牛(德国花斑牛)源于西门塔尔,优于西门塔尔。

属大型乳肉兼用品种。

3、丹麦红牛

4.德国黄牛

第六节、中国牛种资源概况

中国黄牛的典型代表品种(7个)

中原黄牛(4个):

秦川牛、南阳牛、晋南牛、鲁西牛

北方黄牛(2个):

延边牛、蒙古牛

南方黄牛(1个):

温岭高峰牛

秦川牛、南阳牛、晋南牛、鲁西牛、延边牛

中国荷斯坦牛的培育

◆引入纯种荷斯坦牛经过纯繁,并用纯种荷斯坦牛与中国当地

黄牛杂交级进杂交(3-4代),高代杂种相互横交固定,后代自

群繁育,经长期选育而成的唯一的奶牛品种

中国水牛品种简介

按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和体型大小,分滨海型、平原湖区型、高原平原型和丘陵山地型。

东流水牛山区水牛富钟水牛西林水牛江淮水牛(安徽省2011年挖掘新的遗传资源)

●中国牦牛遗传资源保护重点品种(3个)

九龙牦牛、天祝牦牛、青海高原牦牛

第三章牛的生物学特性及体型外貌

v牛的生物学特性

牛作为反刍动物,具有庞大的复胃或称四室胃:

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真胃)犊牛有20枚,成年牛有32枚牙齿

瘤胃:

容量大,寄生大量的微生物,是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场所-有“发酵罐”之称。

瘤胃内的温度通常高达39℃~41℃;pH变动于5.5~7.5瘤胃有三大功能:

消化、吸收、合成

反刍-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射过程:

由4部分组成:

逆呃  重咀嚼   混合唾液  吞咽

瘤胃微生物的作用

1、碳水化合物分解和利用。

2、蛋白质和NPN分解和合成。

3、合成维生素

4、瘤胃发酵及调控

牛采食粗饲料的意义

(1)粗纤维含量高的粗饲料具有一定粗硬度,能有效地刺激反刍和促进唾液分泌,维持瘤胃内的正常环境(PH值),保证瘤胃内微生物的繁殖和发酵活动。

(2)能起到瘤胃填充的作用,刺激前胃壁,促进胃蠕动和胃内容物的混合与后送。

(3)避免因饲喂高比例精饲料,由于粗纤维含量低而引起乳脂含量的下降。

CF应占日粮干物质一定的比例,适当的长度。

各种用途牛的外貌特征(整体)

1、奶牛的外貌特点----细致紧凑体型

从整体来看,奶牛外貌上的基本特点是:

体躯高大,全身清瘦,棱角分明(皮薄骨细,血管显露),被毛细短而有光泽;中躯较长且胸腹宽深,后躯和乳房较发达,细致紧凑型特点表现明显,体躯成“楔形”。

2、肉牛的外貌特点------细致疏松体型

从整体上看,肉牛的外貌应体躯低垂,皮薄骨细,全身肌肉丰满、浑圆、疏松而匀称。

前视、侧视、背视和后视均应呈长方形。

3、役用牛的外貌特点------粗糙紧凑体型

从整体来看,役用牛的主要外貌特点是:

皮厚骨粗,肌肉强大而结实,皮下脂肪不发达,全身粗糙而紧凑,属粗糙紧凑体型。

役牛的体型与正常奶牛的体型相反,它的前躯较后躯强大,表现前高后低,腹线前低后高,形成“梯子形”体型。

根据牙齿鉴定(成年牛)

判断牛的年龄较为准确的方法是采用牙齿鉴定法,即通过观察门齿的出生和磨面情况来鉴定

⏹奶牛五岁以前(乳齿换永久齿),换一对牙:

2岁,2对牙:

3岁,3对牙:

4岁,5岁以后,主要看齿面磨损情况和牛齿的结构。

钳齿在6岁时呈方形;7岁呈三角形;8岁呈四边形;10岁呈圆形,出现齿星;12岁后圆形变小;13岁时呈纵卵圆形

⏹5岁之前看脱换,6-9岁看磨面,10岁以后看齿星出现。

第四章牛的生产能力及其评定方法

性能测定的概念

确定家畜个体性状表型值的一种育种措施。

根据测定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个体性能测定系谱测定同胞测定后裔测定

性能测定的目的

✓为家畜个体的遗传评定提供信息

✓为群体遗传参数估计提供信息

✓为群体生产水平的评价提供信息

✓为畜牧场的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为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信息

性能测定的一般原则

✓测定性状应有足够的经济意以及充分的遗传和生物学基础。

✓测定方法应有广泛的适用性,并不断改进。

•既适用于测定站测定,也适用于场内测定

•随经济和技术条件的改进而改进

✓测定工作的实施应具中立性和权威性,同时,应保证其连续性和长期性。

测定结果应便于统计分析和遗传评定。

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

---从实施性能测定的场所来分

测定站测定(目前只有在猪、鸡上采用)

场内测定(On-farmtesting)——牛、羊

从性能测定的目的来分

大群测定抽样测定

奶牛生产能力的测定与计算

产乳力:

产乳量、乳脂率、泌乳均衡性、排乳速度。

产奶量的度量指标年产奶量泌乳期产奶量305天产奶量成年当量

乳成分的度量指标乳脂率乳脂量4%标准奶量乳蛋白率乳蛋白量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

1)遗传因素①品种②个体

(2)生理因素①年龄②泌乳阶段③体型④初产年龄

(3)环境因素①饲养管理:

②挤奶次数与挤奶技术:

③产犊季节④疾病与药物⑤泌乳期长短

机械挤乳技术

1.清洗与按摩乳房(第1消毒乳头);2.先挤弃前三把乳 ;3.套乳杯 ;4.挤尽乳汁 ;5.杜绝空挤 6.卸乳杯(第2次消毒乳头)。

肉牛的生产力评定

产肉力:

经济早熟性、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屠宰率、膘厚、眼肌面积、肉品质。

胴体品质(Carcassquality)测定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瘦肉率

肉质品质(Meatquality)评定

✓肉色(Meatcolor):

按5分制评分;

✓pH:

宰后45min在倒数3~4肋间测得的pH。

✓系水力(Waterholdingability):

失水率:

滴水损失:

✓大理石纹(Marbling):

一块肌肉范围内,可见的肌肉脂肪的分布情况,5分制评分。

影响肉牛生产性能的因素

(1)品种类型、体型①类型:

肉用牛>乳用牛>役用牛及乳牛。

②品种③体型:

(2)年龄、性别①年龄:

幼年>老年②性别

(3)饲养水平和营养状况

(4)杂交对肉牛生产性能影响三元杂交优于二元杂交。

(5)影响牛皮质量的因素

第六章牛营养需要与常用饲料

1)饲料:

动物为了生存、生长、繁衍后代和生产,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

(2)营养物质(养分/营养素):

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3)饲料中养分:

可以是简单的化学元素,如:

Ca、P、Mg、Na、Mn、Zn、Se、I、Co等,也可以是复杂的化合物。

•基本概念

营养:

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命活动、生产产品的过程。

牛饲料按营养特点分为八类(国际分类):

•粗饲料、青贮饲料、青绿饲料---基础日粮

•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增产需要

•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和添加剂饲料---高产、特殊需要。

日粮应当:

•满足动物营养需要

•发挥动物最大生产潜能

•使畜牧生产获取最大利润

奶牛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可以分为五部分:

•一、能量需要;二、蛋白质需要;三、矿物质需要(常量元素有钙、磷、钾、钠、氯、硫、镁;微量元素有铜、铁、锰、锌、碘、钴、硒等);四、维生素需要;五、水。

影响奶牛采食量的饲料因素

饲料含水量日粮干物质采食量与日粮含水量呈负相关

中性洗涤纤维(NDF)提高日粮NDF含量会降低干物质采食量

粗精比

脂肪

其他因素采食习惯和奶牛行为冷环境刺激采食量,热应激降低采食量;■使用全混合日粮(TMR)较精粗料分开的饲喂方式有利于提高采食量;与每日2次饲喂相比,每日饲喂4次的采食量更高;拴系饲养降低采食量,开槽自由采食提高采食量;精料饲喂顺序与采食量可能有关;

为了达到产奶牛最大进食量,需要考虑:

u粗饲料质量要好,每Kg的NEl最好在5.5MJ以上;u饲喂次数每天在3次以上;u严格限制尿素喂量;u减少应激影响;u使用全混合日粮(TMR)饲喂。

瘤胃酸中毒起因于进食大量淀粉或其他快速发酵的碳水化合物

控制瘤胃酸中毒发生的几种措施

控制淀粉进食量中和瘤胃中产生的部分有机酸调控瘤胃有机酸的产生和利用

♦1、牛常用饲料有哪些,如何加工?

♦2、简述奶牛、肉牛营养需要特点。

第七章奶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饲养管理包括犊牛、育成牛和青年牛、泌乳牛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后备母牛的饲养管理

后备母牛包括犊牛、育成牛和妊娠青年母牛

1、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是指出生到6月龄的牛

(1)初生犊牛的护理

犊牛由母体产出后应立即做好如下工作:

即消除犊牛口腔和鼻孔内的黏液,剪断脐带,擦干被毛,饲喂初乳。

初乳的特点

✓初乳色深黄而黏稠;

✓有特殊气味;

✓较大的黏度与常奶相比,初乳干物质含量高(24%),其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是常奶的几倍至十几倍;

✓较高的酸度(45-50T)出生犊牛皱胃不能分泌胃酸,因而细菌易于繁殖,而初乳酸度较高,有杀菌作用;

✓大量的抗体(2-12%)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犊牛可通过吃初乳来获得免疫能力;由于母牛胎盘的特殊结构,母体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不能在胎儿时期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因而新生犊牛免疫能力较弱;

✓较多的镁盐,镁盐具有轻泻作用,有利于犊牛胎便的排出;

✓丰富宜消化的营养物质。

蛋白高(4-7倍)、脂肪多(1倍)、脂溶性维生素(10倍)、矿物质丰富。

(2)犊牛饲养

①犊牛的哺育方法

犊牛随母牛自然哺乳和人工哺乳人工哺乳又可分为全乳充裕哺育法(因而此法多用于小白牛肉的生产。

)、全乳限量哺育法(乳用后备牛的培育多采用此法)和脱脂哺乳法等

②植物性饲料的饲喂----适时补饲

③早期断奶

犊牛饲技巧:

合理喂奶(定时、定量、定温)、

适时补料(精料、干草、青贮)、

及时断奶(生长发育良好、连续3d采食精料1kg左右)。

(3)哺乳期犊牛的管理

①编号、称重、记录②卫生③健康观察④独笼(栏)圈养⑤饮水⑥刷拭⑦运动⑧去角⑨剪除副乳头⑩预防疾病

2、幼牛的饲养管理(断奶至产犊阶段的饲养管理)

(1)断奶至6月龄犊牛的饲养管理

(2)7~15月龄育成牛的饲养(3)配种至产犊青年母牛的饲养(4)断奶至产犊阶段的管理

①称重

②测量体高和体况评分

③育成母牛的管理

Ø适时配种:

母牛达16月龄,体重达350~380kg时进行配种。

一般南方为350kg,北方为380kg;

Ø多喂粗料:

育成牛采食大量粗饲料,必须供应充足的饮水;

Ø合理调教:

适时配种:

母牛达16月龄,体重达350~380kg时进行配种。

一般南方为350kg,北方为380kg;

Ø多喂粗料:

育成牛采食大量粗饲料,必须供应充足的饮水;

Ø合理调教:

Ø修蹄

Ø户外运动

④青年母牛的管理(带胎青年母牛)

Ø加大运动量,以防止难产;

Ø防止驱赶运动,防止牛跑、跳、相互顶撞和在湿滑的路面行走,以免造成机械性流产;

Ø防止母牛采食发霉变质饲料及饮冰冻的水,避免长时间雨淋,加强母牛的刷拭,培养其温驯的习性;

Ø从妊娠第五至第六个月开始到分娩前15d为止,每日用温水清洗并按摩乳房一次,每次3~5min,以促进乳腺发育,并为以后挤奶打下良好基础;

Ø计算好预产期,产前两周转入产房。

小结:

Ø3-6月龄

生理特点:

是犊牛生长发育极快的时期,但瘤胃容积小、消化机能弱。

营养与日粮:

CP16-18%,优质精料(2kg左右)和青粗饲料,不喂秸秆。

Ø7-12月龄

生理特点:

是育成牛体长生长最快的时期(中轴骨发育关键时期),但瘤胃容积、消化机能仍然有限。

营养与日粮:

CP15-16%,优质精料(2-2.5kg左右)和青粗饲料,少喂秸秆。

Ø13-18月龄

生理特点:

是育成牛短骨和扁平骨长势最重要时期,更是乳腺、性器官和消化器官发育的重要阶段,瘤胃容积、消化机能都较强。

营养与日粮:

CP14-15%,优质精料(2.5kg左右)和青粗饲料,可喂一定量的秸秆。

Ø初孕牛:

生理特点:

自身生长发育平稳,但胎儿生长加快(跳跃式),瘤胃容积、消化机能都强。

营养与日粮:

CP12-14%,妊娠前期(7个月)优质精料(2.5kg左右),妊娠后期(2个多月)优质精料(5kg左右),青粗饲料中可大量利用秸秆。

第二节 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

成年母牛是指初次产犊后的母牛(和30月龄以上的青年母牛))。

从第一次产犊开始,成年母牛周而复始地重复着产奶、干奶、配种、妊娠、产犊的生产周期。

1、泌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1)泌乳期

泌乳盛期:

产后15-100天

•生理特点:

能量负平衡

•饲养上:

使用最好的日粮,并采用“料领奶走”(每天增加0.25kg精料直至产奶量不再增加为止)。

泌乳中期:

产后101-200天

生理特点:

采食量(DMI)达到最高水平;产量较高且平稳

---饲养上:

饲料保持相对稳定;

泌乳后期:

产后201天——干奶

生理特点:

产奶稳步下降(幅度每月不超过10%-12%/);

体重增加;

多数奶牛已妊娠

----饲养上:

增加粗饲料,采用“奶领料走”(每天逐减精料)

干奶期

•生理特点:

休息、补损、积蓄

确保干奶期不少于60天;

饲养上:

(1)粗饲料为主,精料<4公斤;(低能高蛋高纤维)

(2)要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确保营养齐全和平衡;

(3)体膘维持在3.5-3.75分,不得超过4分

----管理上:

(1)防止流产;

(2)防止奶牛过肥或过瘦;

(3)对于奶量少于5公斤/天的已妊奶牛,可考虑提前干奶。

围产期:

产前15天——产后15天

•围产前期:

(1)必须进产房,以适应环境防应激;

(2)逐渐变成产后奶牛饲料(但必须低钙)。

•分娩:

(1)环境清洁卫生;

(2)尽可能自产;

(3)助产应需兽医指导;(4)观察胎衣等;

(5)麸皮盐水可加入磷酸氢钙等(6)新生犊牛护理。

•围产后期:

(1)勤观察,治疾病;

(2)慎加料,防积食;

(3)无疾病,精神佳,食欲好,方可出产房。

影响牛奶成分的因素

•品种

•泌乳期

•饲养管理:

饲料组合氨基酸补饲脂肪

奶牛热应激及反应

荷斯坦奶牛基本需要:

低温、干燥,优质粗料

小结:

减轻奶牛热应激只有采取综合性措施

饲养(被动--)能有效缓解------

(1)调整日粮组成:

a增加过瘤胃脂肪(整棉籽替代玉米),降低“热增耗”

b提高日粮蛋白水平(增大蛋白质饲料比例20%-30%)

c少喂或不喂玉米青贮,降低“热增耗”

d增加K+、Na+、Mg++喂量(出汗、排尿多)

e增加维生素A(高出1倍)

f增加小苏打喂量(占精料1%提高到1.5-2%)

(2)改善饲喂方式:

a增加饲喂次数b调整饲喂或挤奶时间c改用粥料饲喂d增加饮水

管理(主动--):

(1)防暑降温(直接的---)

a牛舍屋檐高不得低于4mb屋顶用隔热材料c减少牛的头数d装配风扇e牛场绿化

目前效果最好的方式:

冷水喷淋风扇降温系统(或冷风机)

启用要求:

环境温度﹥25℃,饲喂区、待挤厅

(2)合理安排产犊季节

10月分-11月中旬少配种或不配种。

DHI为英文DairyHerdImprovement(意为奶牛场牛群改良计划)的缩写

第五节种公牛的饲养管理

种公牛具有“三强”,即记忆力强、防御反射强及性反射强。

后备公牛10~12月龄时须穿鼻戴环

小结:

配合牛的日粮应注意的问题:

牛的日粮组成与猪禽的不同,青粗饲料是基础,充分利用副料,合理补充精料。

1、适宜的标准(最新国标,增减10%左右);2、适口性(味道、粒度);3、体积适中;4、当地廉价;5、饲料多样化(青粗料不少于3种、精料3-5种);6、相对稳定(1周以上的过渡);7、不用霉变或有毒的饲料(不喂抗生素-哺乳期可用);8、混合均匀。

泌乳牛的管理要点:

1、分群饲养(高产牛、泌乳盛期、头胎牛。

);

2、保证充足运动;

3、经常刷拭牛体;

4、加强护蹄;

5、充足饮水;

6、注意观察发情。

奶牛养殖技术的运用与变革(实践环节)

全混合日粮技术应用的好处

✓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生长、工作健康;

✓有利于瘤胃机能和奶牛长寿;

✓最大限度减少、避免泌乳初期的消化不良;

✓提高日粮适口性,减少奶牛挑食(可喂食脂肪、尿素、动物蛋白、副产物等);

✓最大程度利用饲料中的能量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与散放结合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

✓提高产奶潜能、提高繁殖率

第八章肉牛生产与管理

架子牛的管理分群驱虫饮水称重运动

我国肥育牛的饲养方式①放牧②舍饲 

肉牛肥育方式按肥育对象不同,肉牛肥育可分为犊牛肥育、幼龄牛强度肥育、架子牛肥育、成年牛肥育。

Ø架子牛的选购

A.选购杂交牛,利用杂种优势

B.选购公牛:

不去势公牛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均明显高于阉牛,且胴体的瘦肉多,脂肪少。

C.选择适龄牛:

年龄对肥育牛增重影响很大,最好选择1~2岁的牛进行肥育。

在生产实践中,应把年龄的选择与饲养计划、生产目的及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D.选购具有适宜体重的牛:

一般认为,在同一年龄阶段,体重越大、体况越好肥育时间就越短,肥育效果也好。

Ø架子牛的育肥方法

A.高能日粮强度肥育法:

B.酒糟肥育法:

C.青贮料肥育法:

D.氨化秸秆肥育法:

高档牛肉色泽、新鲜度好、脂肪含量高、大理石状明显、嫩度好、食用价值高的称为“高档牛肉”。

高档牛肉主要指牛柳、西冷、眼肉和上脑四块分割肉,现阶段无论是持续育肥、强度育肥和架子牛育肥均能生产出高档牛肉

影响高档牛肉生产与牛肉品质的因素

遗传:

外貌特征:

去势:

年龄:

饲料:

肉牛异地育肥面临的问题---疫情、价格和应激的考虑

建议:

1、购买架子牛,要立足于本地区、本省,因饲料、气候等条件相近,牛购回后很快适应,如必须到外省购买,千万注意不要到疫区购买(同时要索取健康和检疫证);

2、选购架子牛是一门综合技术,大多数地方没有地磅,尺子,无论是估重,还是出肉率,要请有经验的人才不会上当;

3、架子牛—突出的是架子要大,体躯长,宽深,较瘦;

4、一定要是杂交牛,而且要健康(皮毛有光泽、行走自如),公牛,年龄不超过2岁;

5、应选择健康无病的牛搞短期育肥,千万不要选择病牛育肥。

肉牛管理要点

1、采用“五定”管理方式定人员、定量、定时、定桩、定刷拭

2、牛舍、牛槽及牛场保持清洁卫生

3、冬季要防寒,避免冷风直吹牛体

4、每日饮水两次,

5、每天对牛进行刷拭,

♦1.简述我国肉牛产业的主要经营模式和我国肉牛养殖生产模式。

♦2.能繁母牛、犊牛、架子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简述肉牛肥育的原理。

♦3.我国肥育牛的饲养方式和肉牛肥育方法有哪些?

♦4.肉牛养殖场(户)的生产技术管理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分析肉牛养殖经营活动?

第九章牛群管理与牛场经营

1、奶牛场的生产管理

•牛场生产计划是在总结分析上年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下,经过市场调研,分析技术生产条件,根据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定额,编制的指导全场新年度生产的一项生产计划。

•奶牛生产计划包括:

繁殖计划,牛群周转计划,产奶计划饲料计划。

现代化奶牛场的目标、理念与标志

◆四个目标:

优质、高产、高效、环保

◆四个理念:

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

◆八大标志:

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设施化

自动化、电子化、数字化、标准化

—奶牛养殖(生产区)的规划设计

◆八大功能区要按程序紧凑安排:

泌乳牛及挤奶区;重胎牛及产房区;

后备牛区;普通病及传染病疑似牛区;

饲料供应区;粪尿处理区;

生产技术管理区;机电保障区。

◆奶、牛、料、粪四流畅通,距近及平面交叉少

第十章牛的卫生保健与疫病控制

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技术

1、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2.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

3.坚持消毒制度加强隔离封锁

ß(1、设置消毒池及消毒设备

(2、病牛应隔离饲养,死亡牛应送到指定地点妥善处理

(3、当暴发烈性传染病时严格隔离病牛

4.建立定期检疫制度

5.定期执行预防接种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