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4950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江苏苏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第Ⅰ卷(选择题 共76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祠堂祭祖属“展亲大礼”,也称之为“报本之礼”,是宗族的头等大事。

这种现象源自于我国古代的(  )

                                 

A.宗法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科举制

2.“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此观点出自(  )

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

3.唐代宰相会议在最后决策时,通常采取协商一致通过的方式,宰相必须在议决后上报皇帝的奏章联合署名,如某一宰相拒绝在奏状上署名,则此状即成为废状。

这一做法有利于(  )

A.提高宰相议事的效率B.削弱皇帝的决策权

C.避免官僚之间的内斗D.加强相权间的制约

4.宋代梅尧臣曾作诗云:

“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对应的是下列哪一幅图的信息(  )

A

B

C

D

5.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富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其爱国思想的真实写照是(  )

A.“存天理,灭人欲”B.“天下为主,君为客”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它是李鸿章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

它不断扩充,先后建有十几个分厂,能够制造枪炮、弹药、轮船、机器。

但是它在管理上仍然存在着浓厚的衙门习气。

”“它”是(  )

A.江南制造总局B.发昌机器厂C.汉阳铁厂D.轮船招商局

7.这场战争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民族危机,在国家主权严重丧失和外国资本大量渗透的同时,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据此判断,该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阅读下列革命党人发布的军事命令。

该命令反映的是(  )

一、本军于今夜十二时举义,兴复汉族,驱除满虏。

八、武昌弹药枪支,暂由楚望台军械库接济。

A.太平天国运动B.北伐战争C.辛亥革命D.南昌起义

9.下表是1912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发展变化表。

影响其变化的外因是(  )

行业

类别(单位)

时间

1912年

1920年

卷烟业

资本额(万元)

138

1680

机械采煤业

矿产量(吨)

416558

327975

A.民族资产阶级投资热情高涨B.欧洲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明显增多

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10.中国工人阶级以自己特有的组织性和斗争的坚定性,在运动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11.“吴佩孚的势力被歼灭于两湖,孙传劳的五省联军也被打败,最近张作霖又在河南败绩。

”上述革命成果的取得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2.中国工农红军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坚定信念、坚强意志等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

反映了红军创造“人间奇迹”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长征D.解放战争

13.抗战初期,国内一度弥漫着失收、悲观情绪,蒋介石在和战问题上也不无踌躇,但他最终能以国家存亡、民族利益为重,领导了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抗战。

下列史实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A.淞沪会战粉碎日军计划B.百团大战主动出击日军

C.中国派远征军入缅作战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14.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壮举,把敌人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

解放军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可以进逼长江,瞰制南京、武汉,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

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壮举是(  )

A.血战台儿庄B.挺进大别山C.发动辽沈战役D.进行渡江战役

15.著名报人徐铸成在日记中写道:

“今天是中国人民大喜的日子,第一部人民的宪法将诞生了!

仑儿来信,说我参加决定中国历史进程的两个大会——开国的政协和第一次全国人大,是莫大的光荣。

”日记中提及的“第一部人民的宪法”(  )

A.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初步形成了政治协商制度

C.体现中共八大的探索成果D.确立了中国根本政治制度

16.毛泽东说:

“政协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也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

”毛泽东这一论述的背景是(  )

A.解放后共同筹建新中国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D.“文化大革命”中制度破坏

17.民生轮船公司原名“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国民族资本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56年9月民生公司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其完成改造的方式是(  )

A.实行公私合营的模式B.国家直接没收的政策

C.建立生产合作社的途径D.走集体化道路的方式

18.“弱国无外交”这一法则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离我们远去。

在正确的外交政策的指引下,70年来我国外交成就硕果累累。

以下属于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参加万隆会议

C.重返联合国D.中美建交

19.“像是改革开放元年的第一只报春燕,代表大陆亿万同胞给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胞送去新春第一声亲切的问候。

融化了两岸之间长达三十年不相往来的坚冰,开启了海峡两岸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发展的大门。

”材料描述的是(  )

A.首倡“一国两制”B.两岸“三通”基本实现

C.“九二共识”的达成D.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20.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以及福建的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3月将“出口特区”正式改名为“经济特区”。

由“出口特区”到“经济特区”的转变说明(  )

A.中央决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被打破

C.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深D.出口特区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21.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型国家”。

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多种经济所有制的发展

D.外国资本的大量进入

22.《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喜剧作品的巅峰之作,是最富幻想色彩的浪漫情调喜剧。

在轻快的节奏中展现出人们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该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理性主义B.禁欲主义C.人文主义D.民主主义

23.海权不但涉及以武力控制海洋的海军,也包括平时的商业与航运。

“海权理论之父”马汉认为获得制海权的国家就掌握了历史主动权。

17世纪掌握“历史主动权”的是(  )

A.西班牙B.法国C.荷兰D.英国

24.“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这样,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从此,英国不再发生革命,和平与渐进成了社会变革的手段。

”材料表明英国(  )

A.国王从此“统而不治”B.议会制度开始产生

C.社会秩序从此稳定D.议会政治趋向完善

25.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

下列启蒙时代的著作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伟人

著作

制度设计

A

马丁·路德

《九十五条论纲》

因信称义、王权至上

B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C

卢梭

《社会契约论》

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D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暴力革命、共和制度

26.1765年,当时英国纺织业中“纱荒”严重,特别是在纺织业中心兰开夏郡。

几年之后,有人惊呼:

“到处是棉纱棉纱棉纱!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机的推广B.垄断组织增多

C.电气时代到来D.圈地运动兴起

27.“共产主义同盟这个在当时条件下自然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1847年11月在伦敦举行的代表大会委托我们两人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这个党纲是(  )

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四月提纲”D.《和平法令》

28.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更加全面地控制市场(横向联合)或者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纵向联合),他们组成了大型的工业联合体。

这种“工业联合体”出现于(  )

A.新航路开辟后B.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C.经济大危机后D.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29.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提及:

“小国有自由,大国有力量。

十三个州就是一个个小国,现在要让渡权力建立起一个大国……”这是托克维尔对美国1787年宪法哪项内容的评价(  )

A.保留《邦联条例》内容B.赋予总统国家大权

C.以联邦制取代邦联制D.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30.布尔什维克党在“四月提纲”的指引下,深入工厂和农村,宣传组织群众认清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扩大党在苏维埃中的影响。

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  )

A.推动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出现B.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专制统治

C.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响应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31.面对经济危机时期严重的失业问题,罗斯福说:

“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遭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他们自力更生的意志,他们的勇气和决心。

”以下新政措施当中最能体现罗斯福这一想法的是(  )

A.颁布《社会保险法》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性指导

C.整顿银行金融系统D.推行以工代赈的政策

32.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指出: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这里的“安全网”是指(  )

A.凯恩斯主义政策B.以工代赈措施

C.混合经济模式D.社会保障制度

33.“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社会主义,用资本家捡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

”这评述了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一项措施。

“措施”是(  )

A.收取固定的粮食税B.废除实物配给制

C.实行自由贸易政策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4.1933年,苏联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该“历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通过实施(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35.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一起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美国实施这一“建议”的经济行动是(  )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经济互助委员会D.华沙条约组织

36.法国、德国曾是历史“宿敌”,惨痛的历史教训使它们形成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这种“政治智慧”的伟大实践是(  )

A.支持并参与不结盟运动B.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D.一定要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

37.1993年生效的某国际组织条约规定:

“(本组织)决心实现它们经济的强大和同步发展并依据本条约的规定建立一个包含一种单一及稳定的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

”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

A

B

C

D

38.它克服了关贸总协定“松散”的缺陷,具有法人资格,在各国境内享有执行职能时所必要的法律权力、特权及豁免权。

这里的“它”是(  )

A.欧洲联盟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4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题,每题12分,共计24分。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天下后,群臣就如何治理国家问题展开激烈争论。

丞相王绾认为:

燕、齐、楚等故地,距离首都咸阳过于遥远,如果不设置诸侯,恐怕很难镇守。

李斯提出异议:

周王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但后来彼此相互诛伐,周天子也无力控制。

材料二 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

后来,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

材料三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如何治理国家的两种不同观点,秦始皇在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上采用了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朝初年,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汉武帝时,又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是如何对地方进行管理的?

(2分)

(4)综上所述,请概括出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4分)

40.(12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蔓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使美国农业受到进一步打击。

如果以1967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为100的话,1928年这一指数为64.8,1932年只有29.5,其中谷物和牲畜的价格指数分别下降了63%和56%。

农场主的现金收入也从1929年的113亿美元降至1932年的47.5亿美元,农场纯收入由61.5亿美元降至20.8亿美元,分别下降了58%和67%。

到1930年负债农场达252万个,占农场总数的38.5%。

——徐更生《美国农业政策》

材料二 (苏联)国家通过农业税(后改所得税)义务交售、实物支付等方式,拿走了集体农庄很大一部分产品。

这种方式实际上带有近乎无偿占有或半无偿占有的性质……使庄员很大程度上失掉了对自己生产成果的物质兴趣。

——包雅玮《评析我国高级社与苏联集体农庄之差异》

材料三 1984年邓小平考察江苏,当地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他受到鼓舞,从中看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

他在会见外宾时曾说:

“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据萧冬连《从计划到市场:

突破如何成为可能》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农业方面缓解危机的措施及影响。

(4分)

(2)据材料二指出苏联农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和影响?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在农业建设中应吸取哪些经验。

(2分)

一、选择题

1.A 【解析】祠堂祭祖是血缘宗族关系的表现,故选A项;分封制是指分封诸侯国,排除B项;世袭制是指世袭继承,排除C项;科举制是隋唐开始的选官制度,排除D项。

2.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忠恕”以及“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可知这是儒家思想,D项正确。

3.D 【解析】材料中宰相实行的“协商一致”,体现出集体议政的特点,这样做可以加强宰相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故D项正确;A项中提高效率难以说明;B项中皇权至高无上;C项中内斗显然不可避免。

4.C 【解析】据材料“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筒车,故选C项;A项是翻车,需要人力,排除A项;B项是冶铁工具,排除B项;D项依靠的是风力,排除D项。

5.D 【解析】根据材料“富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可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顾炎武爱国思想的真实写照,D项正确;A项是朱熹的观点,排除;B项是黄宗羲的观点,排除;C项是李贽的观点,排除。

6.A 【解析】由题干信息“李鸿章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能够制造枪炮、弹药、轮船、机器”可知,“它”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创办的最大军事工业,故本题答案选A项。

发昌机器厂是陈启沅创办的民族工业,排除B项;汉阳铁厂是张之洞在湖北创建的民用工业,排除C项;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创办的民用企业,排除D项。

7.C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民族危机,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故C项正确。

8.C 【解析】根据“武昌弹药枪支,暂由楚望台军械库接济”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故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与“武昌弹药枪支,暂由楚望台军械库接济”不符,排除A;北伐战争是1926年,1927年南昌起义,清朝统治已经被推翻,不符合“兴复汉族,驱除满虏”,排除B、D。

9.D 【解析】根据表格可知,在1912年至1920年期间,我国的轻工业发展较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春天,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项正确;A、C两项是内因,排除;这一时期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因此B项排除。

10.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五四运动,C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弱小,未登上历史舞台,排除A;义和团运动主要是农民阶级,排除B;国民大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排除D。

11.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北伐的主要斗争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是19241927年国民革命时期重要的革命成果,故A项正确。

12.C 【解析】根据材料“工农红军”“坚定信念、坚强意志等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可知,这一历史事件是长征,C项正确;北伐战争时期、南昌起义、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的部队称呼都不是工农红军,A、B、D三项排除。

13.A 【解析】根据材料“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等信息,可知考查的是抗战初期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淞沪会战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百团大战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敌后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不符合题意,故B、D两项错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发生在19421945年,不符合抗战初期,故C项错误。

14.B 【解析】1947年6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进逼长江,瞰制南京、武汉,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故B项正确。

15.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人大,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D项正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排除A;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形成,排除B;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排除C。

16.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题干中毛泽东对政协性质的论述背景应该是在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后。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故本题答案选B。

17.A 【解析】民生轮船公司属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公司合营,故选A项;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是和平赎买的政策,没有直接没收,排除B项;三大改造中农业是采取建立生产合作社的途径,排除C项;三大改造中,农业和手工业是采取走集体化道路的方式,排除D项。

18.C 【解析】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这是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故选C项;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排除A项;参加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排除B项;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是在70年代末,不是在70年代初期,排除D项。

19.D 【解析】根据“改革开放元年”“融化了两岸之间长达三十年不相往来的坚冰”可知时间是197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故D项正确;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2008年两岸基本实现“三通”,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A、B、C三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0.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出口特区体现了对外开放的单一性,而经济特区的内涵更丰富、更广泛,故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深,C项正确。

出口特区的设立已经是对外开放政策的体现,排除A。

材料强调的是对外开放,没有涉及经济体制改革,排除B。

出口特区也是对国情认识的反映,经济特区则是更深层次的认识,更有利于对外开放,故排除D项。

21.A 【解析】据材料“不再是单一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型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一国两制”即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故A项正确;经济特区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故B项排除;多种经济所有制的发展属于经济体制改革,与材料无关,故C项排除;外国资本的进入属于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与材料无关,故D项排除。

22.C 【解析】由“莎士比亚”“展现出人们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时代精神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C项正确;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A项错误;禁欲主义是文艺复兴反对的观点,B项错误;民主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要求,D项错误。

23.C 【解析】17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获得了制海权,故选C项;到17世纪,西班牙丧失了海上主动权,排除A项;法国拥有强大的陆军,没有获得过制海权,排除B项;17世纪后期,英国打败荷兰掌握海上霸权,排除D项。

24.D 【解析】根据材料“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7世纪《权利法案》的颁布,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国王从此“统而不治”是在18世纪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故A项错误;英国议会制度产生于中世纪,故B项错误;材料“和平与渐进成了社会变革的手段”说明社会矛盾依然存在,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说明议会政治趋向完善,故D项正确。

25.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史实和评价上符合“启蒙时代”,著作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相对应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的奠基人孟德斯鸠,B项正确;马丁·路德领导宗教改革,反封建的同时,并没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设计,A项错误;卢梭和康德的著作,强调了对民主和理性的理论分析,不符合“制度设计”的要求,C、D两项错误。

26.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效率,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故A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垄断组织,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C;圈地运动兴起与“到处是棉纱”无关,排除D。

27.A 【解析】“共产主义同盟”“1847年11月在伦敦举行的代表大会”表明这个党纲是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故选A项;B、C、D三项材料中未体现。

28.D 【解析】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公司要“全面地控制市场”,控制“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实行横向或者纵向联合,即“垄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D项正确。

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