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放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136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放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功放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功放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功放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功放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功放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功放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功放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功放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功放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功放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功放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功放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功放课程设计.docx

《功放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放课程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功放课程设计.docx

功放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1.设计题目: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2.设计任务和要求:

要求:

设计并制作一个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电路形式不限),负载为扬声器,阻抗8

基本指标:

频带宽50HZ~20kHZ,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电路输出功率大于2W;

输入灵敏度为100mV。

3.整体电路设计

3.1.1功率放大器:

从能量控制和转换的角度看,功率放大器与其他放大电路的本质上没有根本的区别,只是功放既不是单纯追求输出高电压,也不是单纯追求输出大电流,而是追求在电源电压确定的情况下,输出尽可能大的功率。

3.1.2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指标:

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为最大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

3.1.3功率放大器的类型:

常见的功率放大器有:

A类(甲类)放大器,A类(甲类)放大器,是指电流连续地流过所有输出器件的一种放大器;B类(乙类)放大器,B类(乙类)放大器,是指器件导通时间为50%的一种工作类别;AB类(甲乙类)放大器,AB类(甲乙类)放大器,实际上是A类(甲类)和B类(乙类)的结合,每个器件的导通时间在50—100%之间,依赖于偏置电流的大小和输出电平,该类放大器的偏置按B类(乙类)设计,然后增加偏置电流,使放大器进入AB类(甲乙类);C类(丙类)放大器,C类(丙类)放大器,是指器件导通时间小于50%的工作类别。

除了以上4类常见的类型外,其实还有其他的类型,在这就不一一列出。

3.2.1方案比较与选择

1.运用晶体管设计。

下面是一个用晶体管设计的15W纯甲类功率放大器。

电路分析如下,实验电路看如图1。

图1

由VT1、VT2组成差动放大电路。

R3为VT1的集电极负载电阻,VT1与推动级VT4之间为直接耦合。

输出级由两只型号相同的NPN型大功率晶体管VT5、VT6组成。

输出管VT6对于负载(扬声器)来说是共发射极电路,而VT5则是射极输出电路,因此是不对称放大。

VT4为集-射分割式倒相电路,分别由其集电极和发射极输出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信号。

VT4对于输出管VT6来说为射极输出电路,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

从VT4集电极输出的信号通过交流电阻很小的发光二极管VD1,加到输出推动管VT3的基极。

VD1的正向导通压降约为1.9V左右,可看作一个噪声很小的稳压二极管,它使得VT3的发射极电阻R7两端的直流电压UEC基本不变,约比VD1的稳压值小0.7V。

对交流信号而言,R7是与VT3的发射结电阻相并联的。

VT3和VT5组成同极性达林顿式复合管。

因此推挽放大的上臂是由一级共射放大电路(VT4)和二级射极输出电路(VT3、VT5)构成的,而推挽电路的下臂是则由一级射极输出电路(VT4)和一级共射放大电路(VT6)构成,可见是不对称的推挽放大电路。

优点:

(1)功率输出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不需配对;

(2)频率响应好;(3)输出电压幅度大。

缺点:

(1)差分电路的对称点难易调制,难达到差模输入的目的;

(2)晶体管的配对选择和参数的选择比较难配和。

2.运用集成运放设计。

通过TDA2030,LM386,LM2877等集成运放来设计。

下面是一个采用UA741运算放大器设计的功率放大电路。

如图2所示:

图2

如上图所示,运算放大器UA741为电路的驱动级电路,而四个晶体管构成功率输出级由双电源供电的OCL互补功放对称电路,为了克服交越失真,由二级管和电阻构成输出级的偏置电路,使输出级工作于甲乙类状态,而且电路引用了电压串联负反馈,稳定了输出电压和功率增益,减小了失真。

优点:

(1)输出功率肯能很大;

(2)输出电压幅度大;(3)所需元器件简单,电路简单。

缺点:

(1)频率响应不太好,受反馈放大倍数的影响;

(2)运放工作时散热问题要处理。

比较两种类型的放大电路,最后我选择的用运放设计的功率放大电路。

因为采用运放的功率放大电路更容易实现,需要的元件更少,同时采用运放的计算更容易让人懂,而用晶体管设计的试调比用运放的设计的难,运放可以代替多数的晶体管,让电路更简洁。

4.电路原理

4.1整体电路框图:

整个电路有偏置电路,驱动级运算放大电路,电路保护,信号输入,信号输出,负反馈这几部分组成。

其电路的整体电路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4.2工作原理和理论数据计算:

本次模电设计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

图4

1.电路分析:

本次设计采用单电源的OTL电路,OTL电路不需要变压器中间抽头,但需要在输出端接上大电容,故在输出端接入C32.2mF的大电容。

驱动级电路采用了两个TDA2030对信号进行放大,两个放大的倍数都不会很大,因为要保持频率带的宽带。

信号是从运算放大器TDA2030的同相输入端输入,而电路又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所以驱动级作为了一个同相比例运算放大器,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

图中R4,R3,C2,R8,R7,C6构成交流负反馈,控制交流增益,对于音频信号,可以近似地认为C2,C6短路,故功放的增益为1+R3/R4=1+47k/4.7k=11约为11倍;1+R8/R7=3.98约为4倍,总的放大倍数为4*10=40约为40倍。

而对于直流信号,可认为C4断路,所有输出信号到负反馈,故直流增益为1。

对于OTL电路,静态时要保证输出电压为1/2倍VCC,所以由100K电阻R1,R2组成偏置电路,对VCC进行分压,这样就可以把输入端的电位抬高到1/2的VCC。

C1是输入耦合电容,同交流,阻直流。

R5,C7对8Ω的扬声器进行相位补偿。

D1和D2采用1N4001二极管,作用是保护芯片免受扬声器的感应电压而损坏。

C5为滤波电容,C6为高频退耦电容。

2.电路组成部分:

电路由偏置电路,驱动放大电路,负反馈电路,保护电路,相位补偿组成。

下面图5为信号输入和偏置电路,图6为驱动放大电路和负反馈电路,图7为保护电路,输出电路和相位补偿电路。

图5偏置电路图6驱动放大电路和负反馈电路图7保护电路和相位补偿电路

根据模电所学的知识得出:

输出电压:

反馈系数:

电压放大倍数:

输出功率:

代入电阻的阻值得出:

输出电压

电压放大倍数

3.原件清单:

元件

数量

型号

电阻R=100k

R=100

R=4.7K

R=47K

R=120K

R=20K

2

1

1

2

1

1

1/4W碳膜式电阻

 

1/4W碳膜式电阻

电容C=100nF

C=1uF

C=220uF

C=2.2uF

C=10uF

C=2.2mF

2

1

1

1

1

1

瓷片电容

 

电解电容

运算放大器TDA2030

2

集成运放

二极管

2

1N4001

TDA2030介绍:

1脚是同相输入端

2脚是反相输入端

3脚是负电源输入端

4脚是功率输出端

5脚是正电源输入

图8

TDA2030特点:

1、开机冲击极小;2、外接元件非常少;3、TDA2030输出功率大,Po=18W(RL=4Ω);4、采用超小型封装(TO-220),可提高组装密度;5、TDA2030A能在最低±6V最高±22V的电压下工作在±19V、8Ω阻抗时能够输出16W的有效功率,THD≤0.1%;6、内含各种保护电路,因此工作安全可靠。

主要保护电路有:

短路保护、热保护、地线偶然开路、电源极性反接(Vsmax=12V)以及负载泄放电压反冲等。

5.Multisim仿真

1.当输入信号

=100mV,输入频率f=1KHz,直流电源电压为15V,负载电阻为8

时,测得波形如图9:

图9

由图可得:

由此算出,

,符合设计要求。

2.设计电路的通频带宽数值可以由波特图示仪观察得出,如图10所示:

图10

如图所示,频率

频率

由此算出,频率带宽

,符合设计要求。

3.设计电路的通频带输出波形和输入波形:

从波形图8我们可以知道,放大倍数不是刚好40倍,而是大于40倍,与理论值有一定的差异。

6.电路焊接及电路试调

1.在焊接前,先对电路板进行初步布局,整理好焊接的线路,尽量简洁,而且不使用跳线。

2.在焊接原件时,不能把电烙铁停留太久,以防烧坏原件,特别在焊接TDA2030的时候。

3.焊接完后,要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检测是否出现短路,断路的情况,同时检查点解电容是否的正负极是否接错,发现问题的及时改正。

4.检查完后,将电路接入15V至18V电压,用示波器观察电路波形。

5.输入有效值为100mV的电压,讲频率由50Hz调至20KHz。

观察波形是否失真,观察输出的峰-峰值,并记录好数据。

7.实测数据

频率

50Hz

1KHz

20KHz

理论数据

11.313V

11.313V

11.313V

实测数据

11.003V

12.346V

11.023V

实测得出:

实测数据基本符合要求,而且波形在50Hz到20KHz里不失真。

8.误差分析

误差的来源主要有系统误差(固有误差)和偶然误差(随机误差)。

而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有:

仪器本身的缺陷、理论公式和测量方法的近似性、环境的改变和个人存在的不良测量习惯等。

系统误差来源有工具误差、装置误差、人身误差、外界误差、方法误差等。

偶然误差主要是某种未知的偶然因素对实验者、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

本设计中,最主要的误差是TDA2030在工作时的发热量影响的电路的运行。

TDA2030在15V的电压下工作产生大量热,会影响运放内部的原件,使运放参数有所改变,所以TDA2030的散热问题是主要的误差来源;另外在焊接电路时,锡线使用不当,使用太多的锡线会导致电路的电阻增大,影响结果;还有元件的放置,一些元件并排在了一起或者靠得很近,这样会产生原件间的影响;最后的是,在买元件时没有考虑电阻和小的瓷片电容的功率限制,有些元器件是有功率限制的,没有考虑上,例如这次选择的电阻是1/4W碳膜式电阻,在功率方面可能不太足够,这也是对电路的影响之一。

9.总结和心得体会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一开始我是通过网络寻找资料,然后对找到的功率放大电路进行细致分析,再用Multisim进行电路的仿真。

在仿真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我通过查找书本的知识,用理论来分析出现的问题。

发现Multimis仿真的结果是与理论是有出入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不能太信赖仿真的软件,现实和理想是存在差距的。

知道仿真的结果不太可靠后,我就按照书本的理论和网上收集的资料进行了电路的重新设计,最后还做出了实物。

做出实物后,我多次跑去实验室测试,虽然结果不太理想,经常出现一些问题,不过最后在多次修改后,还是成功地完成了由TDA2030组成的音频功率放大器。

这一切让我知道,只要你用心去做一件事,最终的结果是不会辜负你的。

这次课程设计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让我能够充分地利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和现实实践相结合。

除了这个,我查找资料的能力,分析电路的能力,设计电路的能力都有所提高,让我明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

在这三个多星期中我受益匪浅,不单单是模拟电子方面的知识更加巩固了,而且还大大的拓宽了我的知识领域,同时还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自己的动手能力,只有通过实践得来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总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意识到自己以前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想要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我就要不断地去学习和实践,只有两者相结合,才是最快的进步路途。

 

参考文献:

1、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2、赵淑范王宪伟,《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

 

附录:

电路总图

电路装配图,正面:

 

电路装配图,反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