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5187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docx

编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作业设计

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

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

1.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阳能B.煤C.石油     D.天然气

2.当今人类使用的三大化石燃料为(  )

A.煤、石油、氢气           B.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

C.甲烷、天然气、乙醇        D.煤、石油、天然气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           

B.实验室不能用CaCO3和稀H2SO4反应制取CO2

C.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催化剂就是在化学反应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4.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能源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既然油价上涨,应该禁止所有机动车辆上路行驶

B.随着油气价格上涨,“西气东输”工程将显得毫无意义

C.在农村,建议农民将农作物秸秆收好以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

D.天然气、可燃冰、氢能必将成为人类日后的新型能源

5.下列观点中,你不赞成的是(  )

A.煤在为人类提供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同时,也埋下祸根     

B.氢气让人欢喜让人忧

C.“煤气化”能提高市民的生产质量,同时也隐伏着无形杀手     

D.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6.日本地震引起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核泄漏引起人们对能源安全重视,下列能源使用安全环保的是()

A.煤      B.天然气      C.石油       D.太阳能

7.(2016•黄石)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乙醇

二、填空题(共5题;共13分)

8.石油是古代海洋生物、动植物的遗骸埋在土里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是一种黏稠状的液体,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________元素。

9.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

(1)化石燃料是现今社会的最主要能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

 

(2)“雾霾”天气与大气中含有大量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有关.下列做法有助于减少雾霾天气的是 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校园内垃圾就地焚烧                B.机动车采取限行措施

C.节日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调整上下班时间,各单位错峰出行

(3)煤气化提高煤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方法。

煤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关于水煤气,下列叙述合理的是________。

A.具有可燃性           B.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

C.点燃前应先验纯         D.完全燃烧无污染,属于清洁燃料

(4)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一边镀锌,另一边镀二氧化锰,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金属、锂及碱性化合物的污染问题,因而可作为一般的家庭废物加以处理。

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D.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10.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

A.天然气    B.沼气      C木材     D.________

11.目前汽车的主要燃料是汽油和柴油。

(1)汽油和柴油都是用________加工的产品;

(2)汽油和柴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_______。

12.当今世界的三大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综合题(共2题;共14分)

13.能源的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1)现用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是根据沸点不同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石油分馏的过程属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燃烧时,这些元素常常转化为________等气体污染物。

(2)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常见形式,图A、B是关于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

①图A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由此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②图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式程为________。

 

(3)破坏燃烧条件可以灭火,避免火灾。

①图C所示的“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

“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②CO2用于扑灭一般可燃物引起的火灾,利用了它的________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14.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1)下列物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写字母编号)________。

A.乙醇 B.石油 C.氢气 D.煤

(2)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制取氢气,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煤中含有的硫在燃烧时会以SO2的形式排放,污染大气,某工厂有含硫0.8%的煤5000t,回答下列问题:

①5000t含硫0.8%的煤中,所含硫的质量是________t;

②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上述煤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是________t;

③SO2可用于生产硫酸,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H2O==2H2SO4。

参加反应的SO2与生成的H2SO4的质量比是 ________,如果将上述SO2全部转化,可得到H2SO4的质量比为________t(精确到0.1)。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12分)

15.

(1)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天然气属于________(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2)【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________(填化学式),可能有CO2和CO。

(3)【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将燃烧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验证猜想。

 

【现象与结论】①观察到A中________,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2。

②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③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________色,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交流与讨论】(4)小武认为:

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

为了得到更可靠的结论,同学们建议在B、C之间连接一个与A相同的装置,则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5)小文则提出:

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________。

(6)【解释与应用】日常生活中厨房里的燃气不完全燃烧也会产生CO,人吸入较多CO会发生中毒,中毒的原理是CO与人体血液中________结合使它失去输氧功能,因此厨房里要注意经常开窗通风透气,防止发生中毒事故。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2.D3.D4.C5.D6.D7.D

二、填空题

8.碳、氢

9.天然气BCDC+H2O

CO+H2ABCDC

10.A煤或石油

11.石油一氧化碳

12.煤石油天然气

三、综合题

13.

(1)物理SO2、NO2(或氮氧化合物)

(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4P+5O2

2P2O5

(3)B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14.

(1)BD

(2)2H2+O2

2H2OZn+H2SO4═ZnSO4+H2↑

(3)40648032:

49122.5

四、实验探究题

15.

(1)不可再生CH4+2O2

CO2+2H2O

(2)H2O

(3)变浑浊干燥气体或吸收水分紫红或红CuO+CO

Cu+CO2

(4)除去或吸收CO2CO2+2NaOH==Na2CO3+H2O检验或确认CO2已经除尽

(5)没有处理尾气,会污染空气

(6)血红蛋白

赠送中考化学知识点训练

聚焦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专题八:

燃料及其利用

考点一:

燃烧

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B.提供氧气

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鉴别H2、CO和CH4常采用的方法是()

A.根据燃烧的产物B.根据气体的颜色

C.根据燃烧时火焰D.根据能否发生爆炸

3.燃烧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C.酸雨D.臭氧层破坏

4.下列是火柴头中含有的四种物质,火柴被点燃时,能闻到一股气体的刺激性气味,已知这种气体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

火柴点燃时生成这种有害气体的物质是()

A.二氧化锰B.氯酸钾C.红磷D.硫

5.我们的现代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⑴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SO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会造成酸雨的是。

⑵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将全面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相应阶段的各项工作。

液氢液氧是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其中氧气的作用是。

使用的太阳能电池从太阳能最终转化为___能。

⑶在日常生活使用燃气的过程中,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

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

灭火原理

1.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钠可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2.如下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人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⑴燃烧的是(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A.温度降低B.氧气耗尽白磷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⑵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填化学式)进人空气,这样设计的优势是。

3.某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的一个装有液化气等轻烃的罐区发生爆炸。

消防官兵在灭火中使用了很多水炮对着火的罐体不断喷水,经46小时终于将火扑灭。

环保部门监测发现:

空气中粉尘颗粒增多,比正常值超出八倍。

⑴水炮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⑵目前计人空气污染物的项目为: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人颗粒物、等。

⑶当地某化学小组想探究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气体。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

【实验原理】①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②3CO+Fe2O3

2Fe+3CO2(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他能与Fe2O3,反应的物质)。

【实验仪器】

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

丙→乙→甲→乙。

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第一次的作用是。

②根据实验中出现的或现象,能判断出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样品中有较多CO。

装置乙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该如何改进?

考点三:

燃料的利用与开发

1.南海是我国固有的领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氢气B.一氧化碳C.甲烷D.氧气

2.“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的是()

A.可燃冰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CH4

C.可燃冰属于化石燃料D.可燃冰燃烧实现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3.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蕴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天然气是混合物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4.“地球一小时”响应关爱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下列做法不属于“节能减排”低碳理念的是()

A.尽量开私家车上下班B.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生活用品

C.使用太阳能系列产品D.选用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5.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

B.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是由于成本高和储存困难

C.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

6.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X,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X+3O2

2CO2+3H2O。

则X的化学式为()

A.CH3OHB.CH4C.C2H5OHD.H2

7.2011年被第63届联合国大会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是()

A.开发太阳能、风能B.推行“限塑令”

C.推广乙醇汽油D.焚烧秸秆

8.有五种常见气体:

氧气,

氢气,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甲烷。

请选择适当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可用来制汽水的是;

在冶金工业上用来还原金属氧化物的是;

能燃烧的是。

9.亚洲最大垃圾焚烧厂北京市鲁家山垃圾焚烧厂建成运行,采用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方式焚烧发电,将垃圾成为再生新能源。

它的主要过程是: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垃圾焚烧发电与直接堆放或填埋相比较带来的优点有(至少一点)      。

⑵生活垃圾还可用于生产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

沼气燃烧可用于供热或发电,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垃圾是放错位的资源”。

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还有。

10.有一瓶气体,它是由H2、CO2和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用它进行以下实验:

将该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未出现沉淀。

在导管口将该气体点燃,气体安静燃烧。

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

把烧杯迅速倒转起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回答下列问题:

该气体的组成可能是;

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

11.某同学为了测定珍珠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2.1g研碎的珍珠粉末,进行四次高温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记录数据如下:

请通过计算回答:

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克;

求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聚焦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专题八:

燃料及其利用参考答案

考点一:

燃烧

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B.提供氧气

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C

2.鉴别H2、CO和CH4常采用的方法是()

A.根据燃烧的产物B.根据气体的颜色

C.根据燃烧时火焰D.根据能否发生爆炸

【答案】A

3.燃烧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C.酸雨D.臭氧层破坏

【答案】C

4.下列是火柴头中含有的四种物质,火柴被点燃时,能闻到一股气体的刺激性气味,已知这种气体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

火柴点燃时生成这种有害气体的物质是()

A.二氧化锰B.氯酸钾C.红磷D.硫

【答案】D

5.我们的现代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⑴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SO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会造成酸雨的是。

⑵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将全面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相应阶段的各项工作。

液氢液氧是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其中氧气的作用是。

使用的太阳能电池从太阳能最终转化为___能。

⑶在日常生活使用燃气的过程中,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

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CO2;SO2⑵支持燃烧电⑶加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考点二:

灭火原理

1.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钠可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D

2.如下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人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⑴燃烧的是(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A.温度降低B.氧气耗尽白磷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⑵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填化学式)进人空气,这样设计的优势是。

【答案】⑴aB⑵P2O5化学实验绿色化,不污染空气等。

3.某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的一个装有液化气等轻烃的罐区发生爆炸。

消防官兵在灭火中使用了很多水炮对着火的罐体不断喷水,经46小时终于将火扑灭。

环保部门监测发现:

空气中粉尘颗粒增多,比正常值超出八倍。

⑴水炮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⑵目前计人空气污染物的项目为: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人颗粒物、等。

⑶当地某化学小组想探究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气体。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

【实验原理】①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②3CO+Fe2O3

2Fe+3CO2(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他能与Fe2O3,反应的物质)。

【实验仪器】

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

丙→乙→甲→乙。

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第一次的作用是。

②根据实验中出现的或现象,能判断出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样品中有较多CO。

装置乙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该如何改进?

【答案】⑴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⑵二氧化氮;⑶①检验原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②甲中药品由红变黑乙中石灰水第一次不变浑浊,第二次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③在d处将尾气点燃(或在d处用气球收集尾气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考点三:

燃料的利用与开发

1.南海是我国固有的领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氢气B.一氧化碳C.甲烷D.氧气

【答案】C

2.“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的是()

A.可燃冰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CH4

C.可燃冰属于化石燃料D.可燃冰燃烧实现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D

3.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蕴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天然气是混合物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答案】B

4.“地球一小时”响应关爱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下列做法不属于“节能减排”低碳理念的是()

A.尽量开私家车上下班B.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生活用品

C.使用太阳能系列产品D.选用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答案】A

5.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

B.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是由于成本高和储存困难

C.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

【答案】D

6.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X,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X+3O2

2CO2+3H2O。

则X的化学式为()

A.CH3OHB.CH4C.C2H5OHD.H2

【答案】C

7.2011年被第63届联合国大会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是()

A.开发太阳能、风能B.推行“限塑令”

C.推广乙醇汽油D.焚烧秸秆

【答案】D

8.有五种常见气体:

氧气,

氢气,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甲烷。

请选择适当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可用来制汽水的是;

在冶金工业上用来还原金属氧化物的是;

能燃烧的是。

【答案】⑴CO2⑵H2、CO⑶H2、CO、CH4

9.亚洲最大垃圾焚烧厂北京市鲁家山垃圾焚烧厂建成运行,采用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方式焚烧发电,将垃圾成为再生新能源。

它的主要过程是: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垃圾焚烧发电与直接堆放或填埋相比较带来的优点有(至少一点)      。

⑵生活垃圾还可用于生产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

沼气燃烧可用于供热或发电,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垃圾是放错位的资源”。

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还有。

【答案】⑴节约土地资源;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防止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大气污染等,以及浪费土地等⑵CH4+2O2

CO2+2H2O⑶太阳能或风能、潮汐能等。

10.有一瓶气体,它是由H2、CO2和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用它进行以下实验:

将该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未出现沉淀。

在导管口将该气体点燃,气体安静燃烧。

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

把烧杯迅速倒转起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回答下列问题:

该气体的组成可能是;

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⑴CH4或CH4、H2的混合物,⑵2CO+O2

2CO2;CH4+2O2

CO2+2H2O

CO2+Ca(OH)2=CaCO3↓+H2O

11.某同学为了测定珍珠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2.1g研碎的珍珠粉末,进行四次高温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记录数据如下:

请通过计算回答:

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克;

求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⑴4.4⑵8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