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5218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业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业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业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业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农业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农业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农业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农业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农业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技术.docx

《农业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技术.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技术.docx

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

 

清末,近代农业科学教育开始在武汉传播。

1904年湖北农务学堂建于武昌武胜门外多宝庵,分农学、蚕学、林学、畜牧四科,并附设有试验场及育蚕室,是湖北省第一所培养农业专门人才的学校。

随后,19lO年创建武昌南湖农业试验场,设有稻作、豆作、棉作、麦作诸系,是湖北省最早的农业试验机构。

民国时期,设有湖北省农业改进所,引进农作物及家畜的改良和推广试验,但成效不大。

解放后。

农业科研事业进展专门快,在武昌狮子山兴办华中农学院,建立湖北省农科院及其所属的粮食、经济作物、棉花、植保等13个所,建立武汉市农业、畜牧、蔬菜、水产、林业研究因此及各区、县的农业研究所等,逐步形成了农业科研体系。

【新品种培养】水稻1952-1957年,华中农科所水稻系先后引种和选育出的早稻有“南特号”、“红脚早”和二季晚粳“1059”等早熟丰产品种,可作双季稻栽培。

在籼稻改粳稻方面,选育和引进适合江西、湖北、湖南三省栽培的早粳3号、16号和晚粳“四上裕”、“老来青”等高产品种。

1958-1966年,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系引进推广的水稻品种有390矮脚南特、珍宝矮、二九矮、农垦58等矮秆品种,使湖北省粮食产量大幅度增产;育出早熟新品种有鄂早1、2、3号。

于1961年撰写了《水稻品种间杂交后代选留方法的初步探讨》论文,对水稻穗数、穗长、粒数、着粒密度、空壳率及千粒重等6个性状的有关关系分析颇详,为选育水稻新品种和栽插密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华中农学院农学系水稻育种研究在胡仲紫、谢岳峰、彭仲明等教授的指导下,育成早熟矮秆水稻品种华矮4、8、14号和中热矮秆水稻品种华15、17号等,对水稻生产作用明显。

1972-1973年,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中稻育种的研究,育成的新品种内,中稻有“525”、“鄂中2号”,晚稻有“鄂晚3、4、5号”。

其中鄂晚5号表现早热、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深受农民欢迎以,种植面积在500万亩以上,成为湖北省晚稻当家品种之一。

该成果获1984年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现在期在培养手段方面,开始采纳水稻杂交育种、水稻远缘杂交育种和水稻花培养种等新技术。

1973年,武汉大学在湖北省农科所、华中师范学院的协作下,完成“水稻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为湖北省利用水稻杂交优势取得首次成功。

1974年,华中师范学院开始进行“人工诱导花粉单倍体培养水稻新品种”和粳型水稻三系的选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选育出“鄂花一花”、“鄂花二花”和“农进二号AXC57”、“桂花黄46AXC57”、“农进二号AX幸吨”等粳稻新品种。

其中农进二号AXC57和农进二号AX幸吨两组合,表现早熟,耐迟播迟插,增产明显,曾被选送参加1979年、1980年南方稻区杂交粳稻区域试验和1981年的全国区试。

从1975年起,华中农学院开展水稻白叶枯病的抗病机理及抗病品种的研究,培养出抗白叶枯病早稻品种“32239”和“7833”,并在国内外发表了10多篇有关学术论文。

80年代水稻研究取得许多重大成果,要紧的有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通过某种化学诱剂处理稻种育出的高蛋白水稻新品种;武汉大学遗传研究室完成的“杂交水稻同工酶与细胞学研究“、“野生稻遗传学研究”和“水稻初级三倍体的培养”等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通过武汉大学、华中农学院、湖北省农科院等单位10余年的协助攻关,对1973年由湖北省沔阳县沙湖原种场石明松首次发觉的农垦58中的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遗传、生理、生化、转化机制及选育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培养出一批新型光敏核不育系水稻。

这一重大研究成果表明国内水稻育种正在由70年代初的三系杂交转向两系杂交,是世界水稻种植史上第三个里程碑。

光敏核不育系水稻的推广,使水稻亩产提升25-40%。

小麦小麦育种以适合棉麦两熟或稻麦两熟栽培制度为主,要求品种早熟;因此小麦育种研究重点放在选育二熟制裁培的高产、早熟、抗赤霉病和锈病的新品种。

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后为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从1951年起,开始征集省内外的小麦原始材料,并进行小麦杂交育种和引种鉴定试验,引进的小麦优良_品种“金大2905”、“南大2419”、“矮立多”、“白玉皮”等。

为适合湖北省栽培的优良品种,同时还选出早熟品种“武昌三月黄”和耐涝品种“崇阳红麦”。

1958-1978年,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有“鄂麦8号”、“23021”、“847”等,其中鄂麦8号需肥较少,适宜于肥力中等偏低的丘陵岗地种植;“23021”具有耐寒、耐旱的特点,适于鄂西北山区种植。

1975年,华中农学院用毛颖阿夫做母本、宜麦6号作父本杂交,育成“2133”小麦新品种,具有成穗率高、抗赤霉病强等优点,在沔阳、安陆、咸宁、监利等棉区试种成效较好,安徽、江苏、江西等省均大量引种,1979年国家农林部调种子分发各省试种。

该品种1980年获农业部改进三等奖。

该院在70年代中,还开展了小麦品种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积存了大量的实验材料,阐明高湿、低光、高温是造成不孕、小穗增多、千粒重量下降的要紧缘故。

1978-1985年间,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出一批小麦新品种,其中鄂麦9号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病能力强、品质好等优点,成为湖北省的当家品种,种植面积达300万亩。

这次成果获1984年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玉米华中农学院60年代初开始玉米研究。

在刘纪麟教授领导下,通过近30年的系统研究,取得要紧成果有:

1.选择出属于S组群、抗病性强的唐徐型雄性不育胞质,]977年育成唐徐M017cms和双M017cms两个优良品种,1977-1978年试种,平均亩产分不为386.2公斤和440.4公斤,比单105和新单1号分不增产58.9%和34.5%;1978-1979两年参加湖北省早熟组合区域试验,成绩均居第一位,1980年通过鉴定,定名为华1号,同年获农业技术改进三等奖。

2.育成复原型雄性不育杂交种华玉2号,在国内大面积推广,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从引进印尼柏拉玛地选系和牛2-1中发觉和选择出玉米大斑病新抗源,育成柏拉玛地HtNB和HE牛2-1Ht2B新抗源系,并成功地转育成一系列新抗病系。

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1964年组织科技力量到恩施建立玉米研究基地,总结群众种植玉米体会,运用科学技术,试办丰产样板田,以点带面,对推动当地农业生产取得良好成效。

1972-1978年,先后育出玉米单种鄂单一号和二号,分不在汉阳和郧阳等地栽培。

棉花张之洞主鄂时,曾于1893年引进34担美国优良棉籽,分发给农民试种,因抗病虫害能力不强,适应性差,成熟期晚,不适于棉麦轮作,未能推广。

民国期间,农商部设在武昌武胜门外的第三棉业试验场、湖北棉业改良委员会下设的第一、第二试验场和湖北农业改进所下设的徐家棚棉业试验场等,都曾进行过棉花良种的培养工作,选育出爱字棉、脱子棉、百万华棉、孝感光字棉等优良棉种,得到推广。

孝感光字棉品质好,绒长约一英寸,尤受农民欢迎。

解放后,湖北省农科所余传斌培养出“鸭棚棉”,原华中农科所经作系培养出鄂棉一至十二号,还有华中农学院培养出华棉二、四、七号等新品种。

其中鄂棉六号是一种需肥少、吸肥力强、适应性广的中熟、中秆、大桃、高衣分品种,亩产皮棉高达105.75公斤,每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是湖北省的要紧棉花品种。

鄂棉六号获1978年全国和省科学大会奖。

油料华中农学院于1954年开始系统地开展油菜遗传育种研究。

在刘后利教授领导下,与华中农科所协作,1958年育成甘蓝型油菜中熟品种363、408、409号等新品种,替代中晚熟品种胜利油菜,在湖北大面积推广,增产效益明显。

60年代起,刘后利开展油菜杂交育种试验,系统探究种间杂种发育规律及育种方法,育成全国第二个种间杂种新品种“华油三号”。

这项研究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开展高产、早熟的研究,培养出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甘油三号”,平均亩产100-125公斤,比白菜型油菜产量增产一倍以上。

70年代开始,华中农学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分不开展甘蓝型杂交油菜研究。

华中农学院先后育出211、271、291等自交不亲和系,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中国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贺源辉副研究员等选育出“甘油五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取得明显增产成效,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国勋等培养出的“鄂豆二号”、陈翠云副研究员育成的“中芝7号”,经各地采纳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分不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1983年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80年代,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贺源辉副研究员还育成“中油821”。

1985年,华中农学院在刘后利主持下,育成“955"、“2328”等甘蓝型油菜新品种。

其中955和中油821两个品种在长江流域备省示范推广,增产明显。

果树解放前,湖北除鄂西地区盛产柑桔外,其他地区水果产量较少,武汉地区更少栽果树。

解放后,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从1950年着手在武昌磨山以南、毛家岭以北,大小李村以西的滨湖红壤丘陵地区建立东湖果树试验场。

1951年,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园艺系组成,开展果树、蔬菜、花卉3个专业的研究工作。

当时引进的有桃品种27个、苹果品种8个、葡萄品种60个、梨品种22个以及板栗实生苗等;调查总结了广东潮汕、湖南衡山草市、宜昌等地柑桔选种、丰产栽培的体会,1958年已选出适合湖北省种植的桃、梨、苹果、葡萄等优良品种,并得到推广。

1959年,湖北省果树茶叶研究所、华中农学院等单位在湖北省科委、省农业厅组织领导下,对全省果树资源进行调查,于1960年写成《湖北果树志》初稿,挖掘各种地点优良果树品种70余种、砧木品种12个。

在全省普查的基础上,提出湖北省果树区域规划意见,对制订湖北省果树进展规划和实现良种区域化有一定参考价值。

在果树良种选育方面,华中农学院章文才教授解放前在成都任教期间,曾选育出“鹅蛋柑二十号、二十六号”(现名为锦橙、先锋橙),但未得到重视和推广。

直到解放后,这两个品种先在鄂西后在其他许多地区推广,后进展到3700万株。

华中农学院、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通过多年研究,选育出一批良种,有湖北省农科

院果树茶叶研究所选育的“金水苹”、“金水梨一号、二号、三号”;有华中农学院和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共同培养的“桃叶橙八号、十八号”;“黄陵无核甜橙”、“脐橙三十三号、三十五号”和“国庆一号、四号”早熟蜜柑等。

这些水果品种肉质脆嫩,富有香味,均被评为全国良种。

在理论研究方面,章文才教授总结多年实践体会,撰写了《有用柑桔栽培学》、《柑桔新品种选育》和《果树研究法》等专著。

在章文才教授的大力推广与指导下这些优良水果树种和栽培技术,已在20个省、市和900多个县推广。

武汉、黄石过去不产柑桔,现也显现了成片的果园。

茶叶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在1960-1962年,完成老青茶及红茶初制技术的研究,并进行粮茶双丰收和群众茶园栽培体会的调查总结。

1963-1978年,通过对鄂东茶叶生产情形的实地调查,了解到“龟山岩绿茶”的采制技术及鄂东茶园铺草防旱、投放腊肥的生产体会。

1979年,完成炒青绿茶加工新工艺及“金水翠峰”茶加工工艺的研究,通过1977-1979年连续3次全省炒青绿茶鉴定会,认为该工艺制作的“金水翠峰”茶已达到名茶的要求。

蔬菜为做到多品种、质量鲜嫩的蔬菜均衡上市,市农业科研部门引进渡淡的品种有无锡的双季茭白、山东四号大白菜、澄海六号花菜、早丰和津研六号黄瓜、早魁、早丰和无支架蕃茄、苏州花藕、合肥白莲藕等十多种早熟或适合淡季生长的新品种,填补了武汉淡季蔬菜供应的缺口。

在新品种选育方面,武汉市蔬菜研究所选育出“武白一号”大白菜、“武红二号、三号”番茄、杂交“三白”和“武青一号”萝卜、“8126”和“8135”早熟新藕种等。

其中“武青”和“三白”两个萝卜品种具有抗病、高产、优质的特点,已在许多地区推广。

1978年开始,从两万余株小白菜中获得4株不育株,通过两年4代繁育,选育出大白菜一代杂种小白口AB系×3411(即“武白一号”),是中熟的优良品种。

东西湖慈惠墩农场1978年从华中农学院引进“华椒一号”,通过4年试种,证明结果早、产量高,比本地“矮脚黄”椒提早7天成熟。

每亩产量达1250-1300公斤,平均每亩增产26.1%。

1981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与洪山区蔬菜局协作,研究采纳莲籽育苗代替种藕种植的新方法获得成功(但农民仍适应用藕种栽种)。

华中农学院选育出华椒一、二、十七号及十月红紫菜苔,是早熟品种,且产量高,专门受菜农和消费者的欢迎。

【栽培技术】水稻解放后,华中地区在进展双季稻生产中普遍存在早稻提早播种容易烂秧以及晚稻产量不稳固的咨询题。

1953-1959年,原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出采纳早中稻品种作二晚栽培,可达到早熟和稳产的目的。

该所粮作系以湖南衡南县和江西宜春县为试点,找到秧田在保持潮湿状态的情形下防止烂秧、培养壮秧的方法,在湖北、湖南、江西3省得到普遍推广,对进展双季稻生产起了一定作用。

60年代初期,薄膜育秧试验成功。

70年代中期,湖北省农科所粮作系开展“水稻厂房无土肥水育秧中苗机插配套技术”研究获得成功,为育秧工厂化、秧苗标准化、插秧机械化探出一条新的途径。

此项成果曾获1978年全国、全省科学大会奖。

同时,还开展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湖北省农科所从1973年起,连续3年进行双季稻高产栽培试验,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分不获得双季稻亩产超1000公斤的产量。

旱地作物解放后,推广麦棉、麦苞、芋苞等连作套种,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小麦、棉花过去均采纳撒播方法,田间耕作治理困难,棉苗因受荫蔽,阻碍生产,阻碍棉麦两熟,产量不高。

为克服棉麦套种予盾,中南农科所于1951年在黄冈、孝感、襄阳等地区进行改小麦撒播为条播的试验,宽行种棉,窄行种麦的套种技术,结果小麦增产8.4%,棉花增产16.6%。

湖北省农科所按照多年试验结果,1951年提出湖北播种棉花的适宜时期,1959年又提出湖北省小麦播种的适宜时期,对保证棉麦丰产具有重大意义。

该所在1960年还总结出“麦收四快”(麦黄熟时收割快,收麦后赶墒快中耕除草,快追肥提苗和快间苗、防虫)的体会。

实践证明,凡坚持“四快”体会的,麦收后棉苗迅速长壮,达到早熟丰产。

1975年,新洲县显现棉蕾而不花症,经华中农学院研究,系土壤中缺硼所致,确定含硼量为60.2ppm是棉花蕾而不花症的临界指标,并研究出一套施硼肥的方法,在84个点连续3年试验,平均每亩增产籽棉61.75公斤。

该项成果分不获1980年农业部农业技术改进二等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80年代,湖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开展“两熟棉田合理用肥研究”,通过大面积示范,经济效益明显,该所张驹研究员对“两熟复种”进行配套耕作栽培技术研究,选择出短季棉新品种“鄂棉545”,在全省7个县示范结果,增产明显,操作简便,专门受棉农欢迎。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赵合驹研究员等完成“长江中游地区及水田三熟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经全国农村采纳,经济效益明显。

该项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蔬菜栽培解放前,市郊农民多采纳土垱子育苗,遇上连阴雨就会倒苗。

1952年,华中农学院举办温床育苗培训班,推广应用酿热物提升温度的育苗方法,对提升育苗成活率起过一定作用(后因酿热物马粪来源缺乏未能推广)。

1956年,武昌农场第一推广冷床育苗方法。

60年代,市郊推广塑料小棚育苗方法。

70年代,应用塑料大棚和温室育苗相结合的方法。

80年代,推广武汉市蔬菜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杨三德等研究的“地膜覆盖”技术和高级农艺师萧斯铨等研究的“工厂化育苗”方法。

“地膜覆盖”技术对提早蔬菜上市及丰产有明显成效,得到迅速推广。

该项成果获农牧渔业部一等奖。

【植物爱护】50年代,着重于农林作物要紧病虫生活史及其发生规律的研究。

在防治技术上,要紧抓农业防治、越冬防治,以农业防治研究为主。

60年代,以作物为对象进行昆虫群落调查,同时侧重于研究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

70年代,主动开展生物防治、抗性鉴定利用。

80年代,开展应用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提出了较为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

稻、麦、棉等要紧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50-60年代,要紧采纳高残毒的有机氯和剧毒的“1605”等农药杀死农作物害虫。

为了克服长期使用农药带来的副作用,70年代中期,华中农学院、华中师范学院、武汉师范学院、湖北省农科院等单位开展新农药与生物防治的研究。

在化学防治方面,华中师范学院与武汉农药研究所协作,于1973年7月初合成出新农药水扬硫磷。

通过大面积试验,证明水扬硫磷是一个高效低毒、具有广谱性能的优良农药,对三化螟、棉铃虫等有较好的防治成效。

该院1975年研制的“水胺硫磷”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残毒农药,能防治20多种棉、粮、果的要紧害虫,对各类红蜘蛛、棉铃虫、稻螟虫、棉蚜和伏蚜等病虫害有突出防治成效。

该院1980年研制出“甲基异柳磷”新农药,在河南、山东、四川等地试用表明,该药对蝼蛄、蛴螬防治成效突出,使全国近2亿亩遭受蝼蛄、蛴螬害的农田有了理想的农药。

该成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生物防治方面,1961年,原湖北省农科所植保系研制成细菌杀虫剂青虫菌(又名苏云金杆菌),能防治10多种要紧害虫,1965年列为中南科委重点研究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

1962年,该所开展稻田昆虫群落调查。

华中师范学院生物防治科研组与荆州地区微生物站协作,在1974年分离和选择出棉铃虫病毒和斜纹夜蛾病毒,其杀虫成效优于农药1605+DDT,相当于25%西维因的成效,为微生物农药增加了新品种。

1974-1976年,在湖北省科委主持下,武汉师范学院、湖北省农科所、汉阳县科委组成天敌昆虫利用协作组,在汉阳县3000亩棉田进行昆虫综合防治,获得成效。

该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以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为主组成“湖北省稻、棉害虫及天敌资源调查和利用科研协作组”,对全省不同生态类型地区进行普查,取得一批科研成果。

该所编辑了《湖北省稻、棉要紧害虫天敌的种类和分布》、《水稻害虫及其天敌图册》,华中农学院整理出《湖北省天敌资源名录》、《湖北省粮棉害虫的天敌名录》和《农作物害虫天敌图册》等。

专门是省农科院植保所王少南主持编撰的《水稻害虫及其天敌图册》,收集水稻益虫、害虫种类多,在已报导的209种水稻害虫和天敌中,属于湖北省和国内首次报导的分不为112种和30种。

该书于1979年和1980年分不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和湖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武汉师范学院取得“棉花害虫综合防治”和“棉田草蛉虫发生规律”的研究成果。

武汉大学与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协作,进行“赤眼蜂人工寄主卵研究”,解决了中间寄主的咨询题,为人工培养赤眼蜂制造了条件。

该项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协作组于1982年春参加了在法国召开的世界第一届赤眼蜂会议。

1976年,汉阳县科委在4.68万亩农田中开展以赤眼蜂为主、菌蜂结合防治粮棉害虫的试验,获得明显成效。

为适应生物防治需要,该县于1976年建成赤眼蜂工厂。

蔬菜病虫害防治菜粉蝶是甘蓝、白菜、萝卜、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的要紧害虫。

武汉市蔬菜研究所对此害虫发生的规律及其防治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防治措施。

1978-198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市洪山蔬菜研究所协作,研制成“菜粉蝶颗粒体病毒W1-78杀虫剂”,对杀死菜粉蝶有专门好成效。

华中农学院闻名蔬菜病害专家王就光研究用升汞水处理番茄种籽,对防治番茄枯萎病有明显成效。

1982年,武汉市蔬菜研究所完成“黄瓜疫病的研究及其防治”,分离和鉴定出武汉地区黄瓜疫病的病原菌,阐明该病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提出该病抗性鉴定方法和农药防治措施。

此后,湖北省生物防治实验站、武汉市蔬菜技术推广站、武汉市蔬菜病虫测报站、华中农学院、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合作,完成“无公害蔬菜生产”研究,1984年在武汉市郊推广应用。

1984年与1983年相比,一是农药费用减少;二是降低了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量,小白菜、大白菜的农药残留量降低60-80%,茄子、黄瓜、红豆差不多不含有机磷农药;三是爱护了害虫天敌,菜的产量和质量有明显提升。

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从1951年开始,对由湖南引入的温州蜜柑进行抗寒研究,提出“矮秆高培土”的防冻措施,确保了柑桔的生长。

原华中农业科研所在1953年春冻以后,对柑桔产区冻害进行调查,结合东湖果树试验场显现的病害情形,进行苹果几种生理病害防治、苹果腐根防治、桃树夏季落叶缘故分析等课题。

1954年,从浙江移植大红瓢虫来湖北宜都,秭归等地获得成功,至今仍操纵着柑桔要紧害虫。

同年,在宜昌地区园艺场的协助下,完成了“宜昌甜橙大实蝇生活习性观看及防治试验”,提出把“三关”(羽化关、产卵关、蛆柑关)的有效防治措施,1956-1958年已有部分课题取得成果与进展。

如落叶果树品种比较观看。

已选出适宜湖北省栽培的桃、梨、葡萄等优良品种,几种果树的病虫害防治在生产上应用发挥了效益。

1958年,在总结群众体会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如双篱式8年生玫瑰香葡萄,深耕施肥,生长期多次摘心,防治黑痘病成效明显。

调查总结鄂东果农体会,秋旱期间对桔树充分灌水,施采后肥,冰冻期间施入尿水,对减轻冻害与春季复原树势有明显作用。

葡萄黑痘病及苹果腐根病在湖北和江南地区发生最为普遍,常常造成果树大面积死亡。

1957年,华中农业科研所与华中农学院合作,完成“湖北省苹果腐根病的研究”和“葡萄黑痘病的防治研究”,摸清了发病规律及病原菌,提出了露根刮治、加大栽培治理等防治措施。

1960-1962年,湖北省果树茶叶研究所进行“湖北省果树病虫害调查”,差不多上查清全省要紧果产区病虫害分布与为害情形,共有虫害137种、病害69种;进行“柑桔溃疡病防治研究”,在修病枝病叶、增施肥料的基础上,喷洒600单位链霉素加O.2%牛胶,防治成效明显。

此期间,宜昌窑湾乡柑桔受到锈壁虱的危害,落花落果严峻。

华中农学院章文才教授研究出用“六合一”(2·4D、九二○、尿素、草木灰、代森锌、敌百虫)喷施,不仅杀死害虫,还使当年当地的柑桔产量比未喷药前高两倍半。

那个方法已在全国推广。

对国内柑桔的增产起了专门大作用。

1963年,湖北省畜牧特产研究所果树特产系进行柑桔抗寒栽培技术研究、苹果芽枯病防治试验、金绿吉丁虫防治试验等课题;1973年重点进行柑桔抗寒育种、柑桔脚腐病防治试验等植保课题,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的“吸果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1978-1985年累计防治面积67-75万亩,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

在茶叶防治方面,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有“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及其应用技术”,在病毒生产方法上有所创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示范推广面积达8000亩左右,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