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请客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274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兔请客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兔请客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兔请客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兔请客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兔请客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兔请客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兔请客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兔请客教学设计.docx

《小兔请客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兔请客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兔请客教学设计.docx

小兔请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兔请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49~50页“小兔请客”。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与第一单元、第六单元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加减法”的学习内容。

“小兔请客”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也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问题:

①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②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生尝试解答。

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数的计算掌握较好。

根据我课前的了解,少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对于看图编故事和看图提问题,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

教具:

课件

学具:

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快乐复习

  师:

亲爱的孩子们,上课前我们先来一场快乐比赛,好吗?

(好)分6个小组进行,答的又对又快的加一颗星。

(多媒体显示)

2个十是()3个十是()

5个十是()8个十是()

90里面有()个十100里面有()个十

70里面有()个十40里面有()个十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数的组成,为本节课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

你们的表现老师非常满意,今天啊正好是小白兔的生日,一大早,它就到果园里去摘了好多新鲜的果子,想邀请好朋友小猴、小松鼠、小刺猬一起来庆祝生日。

板书课题:

小兔请客。

设计意图:

以学生熟悉的“小兔请客”情境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1)师:

(多媒体出示主题图1)这就是生日会现场,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

小白兔先端来3盘果子,又端来2盘果子,每盘10个果子。

 

(2)师: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1:

5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果子?

生2: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3)师:

孩子们提的问题都不错。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列算式呢?

 

生1:

20+30=

生2:

30+20=

师:

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吗?

 

生3:

求一共有多少,表示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所以用加法。

师:

30+20等于多少呢?

你是怎样计算的?

(先想想,然后把你的算法告诉你的同桌,有困难的孩子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比比谁的方法最妙,开始吧!

)(学生活动,师巡视)

  (4)师:

谁愿意大声地说出你的计算方法吗?

  生1:

我是用小棒摆的。

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就是5捆小棒,5捆小棒就是5个十,5个十就是50。

所以30+20=50。

(学生边说边上台演示)

  生2:

我是用计数器拨的。

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先拨3个珠子,表示30,再拨2个珠子,表示20,合起来是5个珠子,表示50。

即30+20=50。

(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3:

因为3+2=5,所以30+20=50。

  生4:

我是这样算的,30里面有3个十,20里面有2个十,3个十加2个十是5个十,就是50。

生5:

数一数的方法:

十个十个的往后数,10、20、30、40、50,一共有50个果子。

师:

同学们真聪明!

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发现了20+30这么多的算法,在这么多的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请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自己的同桌听一听。

(5)加法算式个部分名称

师:

孩子们,老师想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咱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加法算式里的三个数字宝宝也有名字,想知道吗?

“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结果叫和”(师边说边板书:

加数+加数=和)

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计算时,倡导算法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算法的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

小刺猥是最顽皮的一个,为了让大家高兴,它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说着就来了一个前滚翻,没想到把一盘子的果子都扎在身上带走了,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课件出示情境图2)

(1)师:

通过这段故事和这幅画,谁能说说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接着能提什么问题?

生1:

50个水果,小刺猬拿走了10个,还剩几个?

生2:

50个水果,还剩40个,小刺猬拿走几个?

(2)师:

好,那我们一起来解决“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谁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生1:

50-10=40。

师:

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吗?

生2:

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来计算。

(3)师:

50-10你是怎么计算的呢?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生1:

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

1捆小棒有10根,先摆5捆即50根,从5捆中拿走1捆,还剩4捆小棒,4捆小棒就是4个十,就是40根,所以50-10=40。

生2:

我是用拨计数器的方法。

先在十位上拨5个珠子,表示50,再从十位上拨去1个珠子,表示10,还剩4个珠子,表示40。

所以50-10=40。

生3:

我是用数的组成。

50和10都是整十数,从5个十中减去1个十,剩4个十,也就是40。

所以50-10=40。

(4)减法算式里个部分的名称

师:

孩子们,减法算式中的每个数也有自己的名字,减号前面的是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是减数,结果是差。

(师边说边板书:

被减数-减数=差)

设计意图:

让学生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很容易从加法类推到减法,由此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体验整十数减整十数的算理。

四、揭示课题,教师小结

师:

今天表现真棒,请孩子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每个算式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

30+20=50(个)50-10=40(个)

师:

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最快?

生:

都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十位相加或相减,个位不变,都是0。

设计意图:

观察算式,总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看图列式。

(练一练第1题)

  师:

淘气和笑笑也给我们出了两道题,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先让学生说说两幅图的意思,再列式计算出得数。

(注意引导学生两幅图进行比较)

2、根据数线列算式。

(练一练第2题)

3、开火车计算第3题。

4、帮鸡妈妈找孩子。

(练一练第4题)

  师:

生日party结束后,鸡妈妈回到家找不找自己的孩子了,可着急了,你能根据鸡妈妈身上的号码帮它找回自己的孩子吗?

(能)

  请小朋友们翻开数学书50页自己完成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口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

巩固练习部分的安排,通过从简单到抽象,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和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掌握并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本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今天我们通过小兔子请客学会了整十数的加减,你们都学会了吗?

七、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50页练一练第5题,这是谁?

他们在干什么?

你能编一个数学故事,让大家来解决里面的数学问题吗?

这就是今天留给大家的作业。

板书设计:

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30+20=50(个)50-10=40(个)

加加和被减差

数数减数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探讨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以及算法。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作以下的反思:

好的地方:

1、在揭示课题时我创设学生喜欢的故事情境,直截了当地揭示课题,进而很快地开始本课的教学。

2、教学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和拨计数器,找到了情境图与算式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接着抽象出算式,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自己根据算理探索算法。

3、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

童话故事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它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生在观察情境图时,看到小刺猬扎走了许多果子,他们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融入到了情境中,讲出了非常有趣的故事,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在学生注意力下降、身体疲劳时,我设计富有童趣的练习题,又一次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并把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关注数学的人文价值。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素材,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懂礼貌的品德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