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5606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docx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doc

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

(语文)

(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考生注意:

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监考教师注意:

只须装订“答题卷”,本“试题”让学生带回、保存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4分)

(1)前合后(yǎn)

(2)错(kān)贤愚

(3)惊(è)(4)羽扇(guān)巾

(5)(càn)头(6)罪(niè)

(7)冠(miǎn)堂皇(8)残羹冷(zhì)

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5分)

(1)散文《热爱生命》的作者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

(2)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莱特》、《》、《》、《麦克白》。

(3)《》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是。

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佳节又重阳,,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

(2)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4)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8)今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用一句话点评人物形象。

(3分)

示例:

诸葛亮——智慧和忠诚的化身。

(写出人物特点,不拘泥于例句的句式)

窦娥哈姆雷特周朴园鲁侍萍(从中选一个)

——(3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相如奉璧奏秦王奏:

(2)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论:

(3)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让:

(4)衡下车,治威严下车: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进行分类,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赢得仓皇北顾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③武能网纺缴

④单于壮其节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⑥宁许以负秦曲

⑦樯橹灰飞烟灭⑧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⑨单于愈益欲降之

A.①⑦⑧/②/⑧⑤/④⑥⑨B.①⑤⑦/②④/③⑧/⑥⑨

C.①⑦/②④⑥/③⑤⑧/⑨D.①③⑧/②⑥/⑤⑦/④⑨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见犯乃死,重负国。

译:

(2)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译:

三、课外古诗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试题。

(10分)

少年游·早行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

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8.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

(3分)

答:

9.诗人写“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3分)

答:

10.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下阕的抒情方式呈现了怎样的变化?

请结合诗句说明。

(4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试题。

(15分)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

王莽时为郡更,政教①大行。

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

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

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

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

“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

”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

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烹②之。

平叩头曰:

“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

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

“属③与贼期,义不可欺。

”遂还诣贼。

众皆大惊,相谓曰:

“常闻烈士④,今乃见之。

子去矣,吾不忍食子。

”于是得全。

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

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

“愿以身代府君。

”贼乃敛兵止,曰:

“此义士也,勿杀。

”遂解去。

萌伤甚气绝,有顷苏,渴求饮,平倾其创血以饮之。

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后举孝廉,拜济阴郡丞,太守刘育甚重之。

会平遭父丧去官.服阕⑤,拜全椒长。

政有恩惠,百姓怀感。

刺史,太守行部,狱无系囚,人自以得所。

不知所问,唯班诏书而去。

后以病免。

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荐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

至皆拜议郎,并数引见。

平再迁侍中。

在位八年,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后汉书·刘平传》)

【注】①政教:

政令规章等。

②享:

通“烹”,煮.③属:

刚才。

④烈士:

此指忠勇正直,坚忍不屈的人。

⑤服阕:

指服丧完毕,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

汉代任官者遭父母亡必须离职。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属与贼期期:

期限

B.冒白刃伏萌身上冒;冒险

C.贼乃敛兵止敛:

聚集

D.狱无系囚系:

关押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仲为贼所杀困顿不知所为

B.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C.常闻烈士,今乃见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

D.仲不可以绝类后以病免

1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具体表明刘平“重诚信”“尽忠义”的一组是(3分)

A.平抱仲女而弃其子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

B.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C.常闻烈士,今乃见之号泣请曰:

“愿以身代府君”

D.“属与贼期,义不可欺。

”遂还诣贼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

(3分)

译:

(2)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3分)

译: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鉴赏(10分)

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回答试题。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哦?

你说说看。

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

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苦痛)哦!

鲁侍萍这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

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

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15.周朴园说“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和鲁侍萍说“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这两处的“忽然”,在表情达意上是否一样?

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样,都是表示对事情的发生事前还没有觉察,以致都感到意外。

B.一样,都是用来掩盖自己了解事件底细这一真相,把自己装扮成局外人。

C.不大一样,虽然两个都是为表示不了解事件的底细,但前者是有意推脱自己的罪责,后者为了掩饰自己。

D.不一样,前者是有意推脱自己的罪责;后者指周朴园改变初衷,仍用这个词,具有讽刺意味。

16.周朴园为什么把当年的侍萍说成是“年轻的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3分)

 

17.鲁侍萍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表达了她什么感情?

(2分)

答:

18.选文中,“苦痛”“汗涔涔地”属于戏剧语言的①,周朴园“苦痛”是因为②,“汗涔涔地”又是因为③

(3分)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鉴赏(25分)

狭的天地石灵

(1)法国公园附设的动物园里,有两头狮子,当清晨或薄暮,往往发出一种动人的吼声。

每次听了之后,不自觉地有一缕由激动或凄清交织成的酸意,升到胸际。

接着是许多遐想,挤掉手中的工作,挤断正常的思考。

(2)我想到,它在深山大谷里的情形。

(3)赤日西堕,黄云蔽空,长风怒啸,景色为昏。

是它出现的最好的背景。

于是它或穿越溪涧,或踞伏崖岭,发为长吼,群山响应,声震山林。

如果是秋天,败叶萎枝,簌簌地下落。

不要说猿鹿狐兔,各自潜隐,即山精魑魅,也将不敢显出身形。

(4)但它现在在笼里。

(5)挨着狮栏的另一个栏里,是一只文豹。

它不会吼,但据说,它的性子比狮子还急。

每次看它不是在栏里彷徨窜走,就是睡在木板上;睡在木板上,却并非在休息,它睁着两只灰碧的眼,一瞬不瞬,射出一股近乎疯狂的愤怒的光。

它在恨,我想这时候,即使是好心的开栏放走它的人,也逃不掉它的抓啮。

(6)过了不久,再去看它的时候,它已不见。

问人,知道并不是搬了家,而是死了。

那原因是很明白的。

它死得对。

如果有人学为批评家,说它是懦夫,是弱者,我将投反对票。

(7)我不是狮子,不是文豹,更不是英雄。

然而我却渐渐地明白了狮子的吼,文豹的不瞬地睁着的眼。

(8)小时候,从家里到学堂,约二里路,每次走起来,都要愤慨怎么这样远,大起来,在外面住了若干年,再回去,有时探探旧日的脚迹,往往觉得走不了几步,就已经到了。

这时候,心里会起一种异样的蠕动,好像有一种什么东西已经失掉了,逝去了。

但现在对于有着走不完的马路和弄堂,看不完的脸孔和人事的上海,却又起了一种相反的感觉。

是第一次。

(9)马路两旁,高耸着房屋,像撞不破的铜墙铁壁。

即使转弯抹角,绕过了一道,顷刻间面前又矗立起一道,绕过一道,又是一道。

似乎永远绕不出个豁然开朗的面目。

要看到天,是要在那些铜墙铁壁面前注册的,而它们又多么吝啬,永不给你一个一望无际的视野,一方块一长条,是豆腐干和米达尺①。

即低下了仰起的头,顺着马路看去,虽然电杆是数不尽的,街车是数不尽的,但是,在你的眼睛还没有用足了力的时候,它已经转了弯,它已经断了头,心里被挡住了去路。

一着急,身上淌下了汗,呼吸也窒闷起来。

我厌倦,我想有一副狮子的声带,有一双文豹的眼睛。

广大的原野呵,我思念着你,像思念着一切亲爱的人和物一样。

(10)我怀疑我是不是合适住在城里。

(11)近来去公园,发现动物园的局面,又有些变过了,两只分栏居住的狮子,已经迁到一个栏里。

我注视栏里的两个动物,恍然地悟出来,为什么好久好久以来,清晨或薄暮,没有听到那摇撼心灵的吼声。

狮子原不过也是一种平凡的动物呵!

但它却有可爱的地方,它直率。

它大概也明白,发不出饱满的又壮又悲的吼声,倘不知趣,是徒然会招来看客的讪笑的。

(12)人是善于恶作剧的。

(13)人不但会为凶猛如狮子的动物制出铁栏,设下圈套,使它住在里面,连本性也渐渐失去。

有时还会为自己制出铁栏,设下圈套。

但这是极悲哀的事。

住在别人的铁栏和圈套里一朝觉悟,还可以发下冲出去的愿心。

住在自己的铁栏和圈套里,是永远没有脱笼的希望的。

(14)倘遇东风的机缘,从百老汇②大厦里,每每传来妖声妖气的怪叫,那不是狮子,那是兽中的狈。

(选自《石灵文集》,略有删改)

[注]①米达尺:

学生用直尺的俗称。

②百老汇:

此处指娱乐场所。

19.本文以为线索展开,层次清晰。

(3分)

(3)段的①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该段画线句的作用是什么?

③作者联想到狮子“在深山大谷里的情形”,意图是什么?

(6分)

答:

21.第(9)段画线句写出了城市生活的什么特点?

(4分)

22.①文章首段,狮子发出吼声是因为什么?

②第(11)段,狮子不再发出吼声又是因为什么?

③文中两次写狮子的吼声,起到什么作用?

(6分)

答:

23.纵观全文,简要归纳作者的思想感情。

(6分)

答:

六、作文(6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①选择②取与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4分)

(1)偃

(2)勘(3)愕(4)纶(5)孱(6)孽(7)冕(8)炙

2.(5分)

(1)蒙田

(2)奥赛罗李尔王(3)汉书班固

3.(8分)

(1)玉枕纱厨

(2)一尊还酹江月(3)竹杖芒鞋轻胜马(4)栏杆拍遍

(5)舞榭歌台(6)梧桐更兼细雨(7)徒慕君之高义也(8)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3分,任选1个,能写出人物特点即可得2分,概括准确的得3分)

答案示例:

窦娥——感天动地的奇女子。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5.(4分)

(1)呈献,进献

(2)判罪(3)责,责备(4)指官员初到任

6.(2分)

B(①⑤⑦名词作状语,②④形容词的意动刚法,③⑧名词作动词,⑥⑨动词的使动用法。

7.(4分)

(1)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2分。

关键词:

见;乃;重;负)

(2)(张衡)(被)举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不去就职。

(2分。

关键词:

举;不行;辟:

不就)

三、课外古诗文阅读(25分)

(一)(10分)

8.作者描写了早霞已散、晓月犹明、残星未落、寒霜犹重等来表现“早”。

(3分。

答出l点1分,答山其中二点可得满分。

如仅抄写开头两句,未加说明,得1分。

9.清幽静谧(消静),以动衬静(反衬)。

(3分。

答出l点2分,答出两点3分。

10.诗人的心境是轻松愉悦的。

有直接抒情:

尽管霜重天冷,但诗人心情轻松,便觉马行轻快。

间接抒情:

以景写情,心情愉悦,便觉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

(4分。

“心境”2分。

直接写心情1分,间接以景写情1分,结合诗句说明方可得分。

(二)(15分)

11.D(A期:

约定。

B冒:

顶着,冒着。

C敛:

收起。

12.A(前“为”是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后“为”是动词,做。

B组两个“于”均为介词,可译为“在”。

C组两个“乃”均为副词,可译为“才”。

D组两个“以”均为介词,可译为“因为”。

13.D(A组上句主要表明刘平重兄弟情义,与“重诚信”有一定的距离:

下句是表明刘平奉孝道,不能表明“尽忠义”。

B组上句亦是表明刘平重兄弟情义而不顾念己子,与“重诚信”持不上钩;下句通过“饿贼”的所感和所为,表明刘平重诚信,与题干“尽忠义”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也持不上钩。

C组上句是“饿贼”称赞刘平的话,不是“重诚信”的具体表现;下句写刘平身陷困境时愿意用白己代替府君,符合题干“尽忠义”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

D组上句既有刘平重诚信的表白,又有“还诣贼”的践约行动,符合题干“重诚信”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

下句写孙萌死后,刘平为其发丧,并护送孙萌的遗体回到他的家乡,符合题干“尽忠义”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

综上所述,D组两项完全符合题干的要求,故此题的正确选项为D。

14.①希望能先放我同去,等到让母亲吃完饭,回来再受死。

(3分,译出大意给1分,“食”“就”各1分。

②贼人见他极为真诚,就同情他而放走了他。

(3分,译出大意得1分,“哀”“遣”各1分。

【参考译文】

刘平字公子,是楚郡彭城人。

王莽时担任郡吏,政绩显著。

那以后,每当下属的县里有强盗进犯,就让刘平去守卫,他所到的地方都能平定,因此全郡的人都称赞他的能力。

更始年间,天下大乱,刘平的弟弟刘仲被贼人杀害。

后来贼人又突然到来,刘平搀扶侍候着母亲,奔走逃难。

刘仲的遗腹女儿才一岁,刘平抱着刘仲的女儿而放弃了自己的儿子。

刘平的母亲想回去抱刘平的孩子,刘平不同意,说:

“凭我们现有的力量不能同时使两孩子活下来,刘仲不能因为这样而没有后代。

”于是离开而不再顾惜自己的孩子,和母亲一块躲藏在野地中。

刘平早晨出去寻找食物,遇到了饥饿的贼人,贼人将要烹杀他。

刘平叩头说:

“今天早晨替老母亲找点野菜充饥,老母亲还在野地里等我的食物活命,希望能先放我回去,等到让母亲吃完饭,回来再受死。

”于是流泪哭泣。

贼人见他极为真诚,同情他就放走了他。

刘平回去,等到让母亲吃完饭后,就告诉母亲说:

“我刚才已经跟贼人约定好了,根据道义不能欺骗他们。

”于是就回去找到贼人。

贼人都大惊,对他说:

“经常听说忠勇正直之人,今天才见到,你走吧,我们不忍心吃掉你。

”于是,刘平得以保全性命。

建武初年,平狄将军庞萌在彭城造反,打败了郡守孙萌。

刘平当时又在担任郡吏,顶着刀剑趴在孙萌身上(为他遮挡),身上遭受七处刀伤,身陷困境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大声哭泣着请求说:

“我愿意用自身代督郡守。

”贼兵于是收起兵器停止作恶,说:

“这个人是义士,不要杀害他。

”就散去了。

孙萌伤势太重一时断了气,过了一会儿苏醒过来,渴了找水喝。

刘平就倾尽自己的伤口的血让他喝。

过了几天,孙萌终于死了,刘平才包扎好自己的伤口,为孙萌发丧,并护送孙萌的遗体回到他的家乡。

后来刘平被举荐为孝廉,被授予济阴郡丞的官职,太守刘育非常看重他。

正赶上刘平遭父丧而弃官,守丧完毕,被授予全椒县长官的职务。

政绩有恩惠,百姓对他心怀感激。

刺史、太守下来巡视,见监狱里没有关押的囚犯,人们都认为自己各得其所。

刺史、太守不知道问什么好,只好颁布诏书后就离去了。

后来刘平因为有病被免官。

显宗初年,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推荐刘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

他们到朝廷后都被授予议郎的官职,并多次被皇帝召见。

刘平两次升迁,升为侍中。

他在位八年,因年老多病而上书告老还乡,死在家里。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鉴赏(10分)

15.D(2分)

16.以他的身份打听一个使女会让人觉得奇怪,所以称“年轻的小姐”;(1分)强调“很贤慧,也很规矩”意在避免别人的猜疑;(1分)对初恋的怀念。

(1分)(言之成理即可)

17.表现鲁侍萍痛苦(悲愤)的内心和对周朴同的不满(讽刺)。

(2分)

18.①舞台说明(1分)②有内疚的成分(猝不及防面对真相的直接反应)(1分)③听到有人知道详情,觉得白己的丑行将要被人知晓而变得紧张、害怕。

(1分)(言之成理即可)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鉴赏(25分)

19.动物园中的(或笼中的)狮子(3分,只写“狮子”得2分)

写狮子在广阔的山野白由飞奔啸吼的情形。

(1分)②衬托深山大谷里狮子的威猛。

(2分)③与狮子被圈禁在笼里的惨状作对比,(2分)表达了作者对剥夺动物生存空间和自由行为的愤慨之情。

(1分)

21.生活空间狭窄,(2分)获得广阔空间、获得自由异常艰难。

(2分)

22.①被剥夺了生存的空间和自由而产生的悲愤和抗议(2分)②圈禁太久已被驯化(本性渐渐火去)(2分)③前后照应(对比)(1分),突出了广阔空间和白由的可贵。

(1分)

23.①对被罔禁动物充满悲悯之情。

②对现代都市文明心生厌倦。

③对拥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和自由的渴望。

④对人类自下圈套,自我圈禁的反思和悲哀(6分。

意思对即可,不拘泥于答案字眼。

答对1点2分,答对3点即可给满分。

六、作文(60分)

24.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