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拉作业指导书终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800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拉作业指导书终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终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终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终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终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终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终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张拉作业指导书终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拉作业指导书终稿.docx

《张拉作业指导书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拉作业指导书终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张拉作业指导书终稿.docx

张拉作业指导书终稿

目录

一、编制目的-1-

二、编制依据-1-

三、适用范围-1-

四、施工工艺-1-

1、张拉前的准备-1-

1.1机具设备的准备-1-

1.2张拉原材料进场的准备-2-

1.3钢绞线下料-2-

1.4钢绞线穿放-3-

1.5安装锚环及夹片-3-

2、张拉-3-

2.1张拉千斤顶定位-3-

2.2张拉-4-

五、质量标准-5-

1、预应力钢绞线束的制作-5-

2、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6-

六、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7-

七、安全文明施工及其他-8-

 

一、编制目的

明确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张拉工程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要求,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规范施工。

二、编制依据

铁建设[2009]152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TZ203-2008《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科技[2004]120号《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三、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图们制梁场预制T梁的张拉施工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的张拉施工管理。

四、施工工艺

1、张拉前的准备

1.1机具设备的准备

张拉作业前应仔细检查张拉机具,油压表等是否正常,是否在有效工作期限内。

后张梁张拉千斤顶采用柳州雷姆预应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250t液压千斤顶以及配套的ZB4-500型电动油泵进行张拉,额定张拉吨位为最大张拉力的1.2倍,张拉前必须经过校定,校定系数不大于1.05。

千斤顶有效工作期限为一个月(且张拉不超过200次,主要部件更换后应重新检定)。

油压表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为张拉力的1.5—2.0倍,精度采用0.4级,校正有效工作期限为一个月,到时必须校正。

1.2张拉原材料进场的准备

钢绞线进料具有技术条件证明书。

验收按批进行,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批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造的钢绞线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30t。

试验室对其弹性模量、破断负荷、屈服负荷、极限伸长率进行试验。

张拉时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试验室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进行硬度、极限拉力总应变、静载锚固系数性能试验、质检部按批对其外观进行检查。

检验数量为同一种类、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且连续进场的每1000套为一批,不足1000套的也按一批计。

1.3钢绞线下料

⑴.领取钢绞线按试验报告单逐盘检查领料。

⑵.钢绞线下料在特制的存放架中进行,防止钢绞线弹出伤人和扭绞。

⑶.散盘后的钢绞线细致检查外观,发现劈裂、重皮、小刺、折弯、油污等需进行处理。

⑷.钢绞线按实际计算的长度下料。

下料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进行。

钢绞线下料长度与计算或设计误差不得超过±10mm,每束中各根钢绞线长度差为5mm。

⑸.钢绞线下料时切割口两侧各30mm处用铁丝绑扎,下料采用砂轮锯切割。

⑹.钢绞线根据各孔道的长度分别编束绑扎,绑扎用扎丝缠绕扎紧,绑扎间隔不大于1.5米,编束后的钢绞线顺直不得扭结。

⑺.编束后的钢绞线按编号分类存放,搬运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米,端部悬出长度不得大于1.5米。

搬运时不得在地上拖拉。

⑻.钢绞线存放时不得直接放置地面上,要支撑存放。

1.4钢绞线穿放

⑴.钢绞线穿放前清除孔道内杂物,凿除喇叭口处和锚垫板限位槽处多余砂浆和混凝土,利用人工进行整束穿放,穿入孔道内的钢绞线整齐顺直。

⑵.钢绞线穿入梁体后尽快张拉,停放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采取防锈措施。

1.5安装锚环及夹片

⑴.锚环安装前先进行清孔、吹孔使孔内清洁无杂物,确保孔道畅通无阻,并且保证两端头悬出的钢绞线束长度一致,坚决避免一端长一端短和同束内钢绞线长短差别过大的情况出现。

⑵.安装锚环,锚环一定要安装在锚垫板的限位槽内,并用套筒将夹片打紧,使锚环不脱离限位槽为度。

两片夹片的外露量要相等,避免出现夹片错台。

安装工具夹片时在夹片外面包裹一层塑料纸。

⑶.锚具、夹片设专人妥善保管,避免锈蚀、粘污、散失。

2、张拉

2.1张拉千斤顶定位

采用张拉平台或三角支架吊装千斤顶,人工定位。

千斤顶定位时,要使千斤顶轴线、锚环轴线、传力筒以及预留孔道四轴线同心,张拉开始后就可以将导链放松。

2.2张拉

⑴.各阶段强度要求

张拉作业必须在接到试验室张拉通知后进行,张拉分初张拉和终张拉二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梁体强度达到25MPa拆模,达到33.5.MPa进行初张拉。

第二阶段张拉为终张拉,终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后且龄期不少于14天时进行,张拉全部钢绞线达到设计应力,包括初期张拉的钢绞线,补足其因混凝土收缩、徐变、钢绞线松驰损失的应力。

⑵.梁场在试生产和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需对T梁的孔道摩阻进行试验,确定摩阻系数。

⑶.工程技术科根据张拉摩阻实验结果确定摩阻系数,根据试验室校定的张拉千斤顶及油表的回归方程式计算出张拉技术交底单,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张拉技术交底单进行张拉,张拉按设计图纸张拉顺序进行张拉,张拉时要两端同步,缓慢加油,尽可能保证两端伸长量一致。

认真量取并记录油表读数、夹片回缩量、钢绞线伸长量。

以油压表读数控制,伸长值作校核,如果张拉油表读数与计算的油表读数不相符以及实际伸长量超出计算伸长量的±6%时,张拉操作人员要立即停止张拉并通知技术人员进行处理,不得私自继续进行张拉。

⑷.张拉操作程序

张拉时一定要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初张拉操作程序

0→初应力(作伸长值标记)→初张拉控制应力(测伸长值,校核伸长值,持荷2分钟)→回油锚固(测回缩量及夹片外露量)

※终张拉操作程序

(a)经初张拉后的钢束张拉程序为:

0→初应力拉到初张拉控制应力(作伸长值标记)→终张拉控制应力(测伸长值,校核伸长值,持荷2分钟)→回油锚固(测回缩量及夹片外露量)

(b)未经初张拉后的钢束张拉程序为:

0→初应力(作伸长值标记)→终张拉控制应力(测伸长值,校核伸长值,持荷2分钟)→回油锚固(测回缩量及夹片外露量)。

⑸.每一束钢绞线张拉结束放下千斤顶后,立即在刚张拉过的钢绞线夹片位置喷涂红色油漆,便于观察张拉后钢绞线是否有滑丝情况。

⑹.张拉时,每孔梁出现断丝、滑丝根数不大于钢绞线总丝数的0.5%,并不得位于同一侧,且同一束内不得超过一丝。

否则更换损伤严重的钢绞线,重穿钢绞线,更换锚具,重新张拉。

五、质量标准

1、预应力钢绞线束的制作

⑴.钢绞线下料时,按设计孔道长度加张拉设备长度,并预留锚外不少于100mm的总长度下料,下料用砂轮机平放切断。

断后平放在地面上,采取措施防止钢绞线散头。

⑵.钢绞线切割完后须按各束理顺,并间隔1.5m用铁丝捆扎编束。

同一束钢绞线顺畅不扭结。

同一孔道穿束整束整穿。

2、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

2.1预应力设备选用及校正符合下列规定

⑴.张拉千斤顶在整拉整放工艺中,整体张拉和整体放张采用自锁式千斤顶,额定张拉吨位为最大张拉力的1.2倍,张拉千斤顶在张拉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数不大于1.05。

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拆修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

⑵.压力表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为张拉力的1.5-2.0倍,精度采用0.4级,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

压力表发生故障后必须重新校正。

⑶.油泵的油箱容量宜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额定油压数宜为使用油压数的1.4倍。

⑷.压力表与张拉千斤顶配套使用。

预应力设备建立台帐并定期进行检查。

2.2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33.5MPa,即可进行初张拉。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加3.5MPa时且弹性模量达到100%时,混凝土龄期满足14d方能进行终张拉。

为了使梁体不发生早期裂缝,尽早进行初张拉。

2.3在进行第一孔梁张拉时需要对管道摩阻损失、锚圈口摩阻损失进行测量。

根据实测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作适当调整,确保有效应力值。

2.4张拉时按设计图纸张拉顺序张拉,张拉同束钢绞线由两端对称同步进行,且按设计图规定的编号及张拉顺序张拉。

2.5张拉操作工艺

张拉值的大小以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加以校核,实际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应控制在6%范围内,每端锚具回缩量应控制在5mm以内。

2.6有关张拉的其他规定

⑴.张拉钢绞线之前,对梁体作全面检查,如有缺陷,须先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修补完好且达到设计强度。

⑵.每片梁张拉时,必须有专人负责及时填写张拉记录。

⑶.千斤顶不准超载,不准超出规定的行程。

转移油泵时必须将油压表拆卸下来另行携带转送。

⑷.张拉钢绞线时,必须两边同时给千斤顶主油缸徐徐充油张拉,两端伸长基本保持一致,严禁一端张拉。

六、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⑴.通病:

钢绞线的扭结。

防治措施:

下料时理顺钢绞线摆放顺序,捆扎时由一端向另一端绑扎,同一孔道整束整穿。

⑵.通病:

钢绞线在孔道两端长度不一,同一束内钢绞线长度偏差过大。

防治措施:

严格按照下料长度下料,同一长度钢绞线分类摆放,穿孔时用钢卷尺量测外露尺寸以便及时调整。

⑶.通病:

锚环安放与锚垫板限位槽不吻合。

防治措施:

锚环安装到限位槽后打紧夹片,安装千斤顶时不要过大扰动钢绞线,以免将锚环拉出限位槽。

⑷.通病:

夹片未清理干净。

防治措施:

安装夹片时认真检查清理夹片包装纸和污染物。

⑸.通病:

夹片错台。

防治措施:

安装工作夹片时要两片同时安装然后用套筒打紧;回油锚固时缓慢回油。

⑹.通病:

钢绞线滑丝。

防治措施:

存放钢绞线要防止生锈,对已生锈钢绞线要除锈,安装夹片时防止错台。

⑺.通病:

钢绞线断丝。

防治措施:

下料过程中注意不要损伤钢绞线;夹片清理干净,严禁夹片上污染砂子、泥土等;张拉时严格按控制应力张拉。

⑻.通病:

两端张拉不同步,伸长量不均衡。

防治措施:

张拉时两端同步操作;当两台油泵供油速度不一致时,调整供油阀门来控制千斤顶出顶速度。

七、安全文明施工及其他

⑴.油泵上的安全阀调到最大工作油压下能自动打开。

⑵.油表安装必须满扣,高压油管各接头必须紧密,油路畅通,在最大工作油压下,保持5分钟以上,不得漏油,否则修理或更换。

⑶.电路系统检修不准带电操作,油路系统检修不准带压操作。

⑷.张拉过程中,两端油泵司机应统一送油或回油。

工作完毕打开油阀,切断电源,非油泵操作手禁止操作油泵。

⑸.千斤顶不得超过其最大拉力和最大行程。

⑹.在张拉过程中,特别是在高压下,千斤顶正后方不准站人,油管不准踩踏攀扶。

⑺.设备运转声音异常时及时检查修理。

⑻.张拉油泵操作时专心专意,不准与外人交谈,更不准油泵操作手在油泵工作时干其它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