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985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docx

石板滩宣传画册文案

,画册结构

石板滩镇政府规划画册方案

 

封面

 

扉页

石板滩历史文化名镇

石板滩省唯一客家文化重镇

石板滩市级重点镇

石板滩区东部中心

是东山五场之首

是成都外东门户,东郊明珠

是新都区融入成金快速通道、成南高速路的“桥头堡”

是成达、成渝铁路的重要枢纽

是川东、川中和川北进入成都的金三角重要门户

石板滩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小镇……

目录:

P1镇情篇:

3-4第一章:

概况

5-6第二章:

旅游

P11实力篇:

“钱”

13-22第一章:

城建

23-24第二章:

经济

25-30第三章:

资源

31-32第四章:

产业

33-40第五章:

配套

P41服务篇:

43-44第一章:

服务设施

45-46第二章:

便民服务

P47招商篇:

“侯”

P1-2

第一篇:

镇情篇

继承石板滩前面的优良传统。

P3-4

第一章:

概况

石板滩概况——丰饶富足,人文厚土

打开“天府之国”四川的版图,在北纬30°43′、东经104°10′的西江河畔,有一个美丽富饶的集镇。

  这就是川西重镇石板滩。

  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树竹葱笼,田园秀丽,人民勤劳,民风朴实。

全镇幅员面积27.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1000人(90%系广东客家人),其中城镇人口4600人。

早在清乾隆年间,这里就已形成集镇。

清道光(1832)年以来,便是"东山五大场镇"之首。

这里的土地和人民曾经生长过多少有些空灵和浪漫的艺术,悲壮过许许多多英雄卓绝的故事。

1902年,一代民杰廖观音领导的义和团,高举"反清灭洋"的大旗,于石板滩武装起义,年仅十七岁血洒川西;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九十五军军长黄隐将军率部起义,为解放西南呕心沥血,功不可磨。

其弟黄子谷、黄慕颜都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他们都生于斯,长于斯,从这里投笔从戎,走向革命.....

配石板滩地图

P5-6

秀丽石板滩——人文胜迹,千年传承

石板滩是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因古老的街面全由石板铺设而得名。

1696年—1765年,数十客家人迁入石板滩,石板滩场镇最初为柴草交易场所,后在三邑桥附近开设店铺多达二十余家。

1765年(乾隆三十年),在现今正兴街修建南华宫,之后逐步修建关帝庙、文昌宫等庙宇民居。

1823年(清道光三年)场镇更名为“仁和场”,取“仁者人和”之意。

东山客家方言区有24个场镇,东山五场为石板滩仁和场、清泉镇廖家场、洛带镇甑子场、龙潭寺隆兴场和西河场,“仁和场”位居东山五场之首。

石板滩仁和场历史上建有火神庙(关帝庙)、文昌宫、玉皇阁、观音庙、土地庙、川王庙、药王庙、水观音庙、广东会馆、湖广会馆等10座庙宇会馆,现仅存火神庙、文昌宫、水观音庙3座。

配石板滩历史文化代表图

P7-10

第二章:

旅游

异样石板滩--客家民俗独具一格

客家风情诗情画意

石板滩镇土城村传承客家(该村95%系广东客家人)人脉文化,其区位正处于东山客家聚集区内的中心地带,至今客家民俗、建筑风貌和方言保存完好,这片神奇的土地浅丘起伏有致,碧波荡漾的西江河像一条彩带环绕城区蜿蜒而过,青苔石板清爽快意、水墨河滩渔舟唱晚、夕照古街雕梁画柱、临水而建的客家风貌建筑依次蔓延……这里散发着客家独有的温润婉约气息,让人心底触摸到石板滩“客家风情田园”的写意诗画。

配石板滩街道图

追随时代变迁独特应运而生

独具一格的客家精神,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节日,客家祭祀等等。

石板滩的客家建筑风格别具一格,整体规划建成后将是全川最大的客家集中居住区。

客家人进入四川已有几百年,现在的客家人后裔已经完全川化,与原来的客家人及现在广东、福建的客家人在生活、习俗、语言上也有很大差别。

在建筑形态上,最先的圆形土围建筑的形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已完全不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

四川的客家民居由于受到地区建筑材料的限制和蜀人文化的影响,居住建筑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川西风格。

 

配当地客家人物和建筑等图片

深化客家风格继承悠久传统

  土城、集体项目区的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客家风格,比如梅州客家民居建筑的代表——围拢屋对该项目就有显著的影响。

石板滩的建筑围着中间的20亩的菜地,远看就像是一朵花盛开在田间一样。

这样的建筑在居住区已经设计了好几个。

本着既有利于节约土地、保护耕地,又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满足城乡建设发展用地需求的原则,面积适度、布局合理、功能齐备,推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

在土城集体拆院并院项目的拆迁、建设等工作上,尊重当地民居的生活习俗与精神观念在;发展定位上,该项目依托当地浓厚的客家人文基础,打造客家风情,客家民俗的建筑风格特色,通过旅游业的发展,繁荣当地商贸经济,创新增收,继承“东山五场之首”的悠久传统。

配土城相应图片

P11-12

第二篇:

实力篇

“钱”

石板滩实力雄厚,“钱”程似锦。

P13-14

第一章:

城建

建设石板滩——科学规划创造传奇

规划区现状城镇建成区主要分布在四大片区。

石板滩新城片区的现状建成区主要依托新石路、石木路、东风西街、东风街四条路修建;石板滩老镇呈半岛状,主要依托正兴街、和平街、环城路三条路修建;合兴片区的现状建成区以新华街、新民街、顺河街三条路为依托;义和片区则依托石洛路及与之垂直的蜀龙街而建。

 作为成都市重点镇的新都区石板滩镇紧紧围绕“东山五场之首、客家风情田园、农机产业重镇”的发展定位,抓住农机产业园区、城镇结构调整暨场镇改造和统筹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的发展机遇,主动融入新都区做好“五大功能区”建设,构筑田园、创业、宜居和旅游四大优势,挖掘生态资源、拓展文化底蕴,突出自然人文特色。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和现代产业体系,实现追赶跨越、创新发展,统筹协调发展农村与中心城镇的对接,在推进创新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规模、形成效益中全面提速,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示范镇,演绎成都东郊“客家风情田园”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速度传奇,同时,这里田园的清新雅逸和独有的“西江水韵”也凝聚着人们回归大自然的人气……

配石板滩城镇图、客家围龙屋图,以及农业相关图。

P15-16

人居石板滩——环境优美,前程似锦

规划区内现状居住用地大部分为城镇居民自建房,少部分为单位的职工宿舍。

除石板滩老镇区、合兴片区大部分为三类建筑外,其余建筑质量均较好。

现状有2所中学、2所小学、1处幼儿园、2处农贸市场。

居住用地多为三类居住用地。

现状居住用地65.71hm2,占现状建成用地的31.45%。

《新都区分区规划》确定石板滩镇为新都区的两个二级规模城镇之一,并确定石板滩镇镇域总人口至2020年为9万人;城镇化水平至2020年为70.98%。

镇区人口规模至2020年为6.5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为5.24km2。

规划石板滩镇区居住用地185.13hm2,占城镇建设总用地的35.30%。

人均居住用地28.48m2。

配石板滩相应图片

P17-18

百变石板滩——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发展小历史

石板滩,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隶属新都县,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隶属华阳县。

石板滩在清道光年初,名为仁和里,1823年更名为仁和保,民国28年至1954年,又名仁和乡,属华阳县管辖;1954年8月,划归新都县管辖,1958年改名高丰人民公社,1961年取名石板滩人民公社,1981年改人民公社为石板滩乡,1984年,实行镇管村体制,设立石板滩镇。

2004年,在成都市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大背景下,石板滩镇被列为成都市30个重点发展的小城镇,由于涉及到与龙泉驿义合集镇、青白江区合兴镇在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协调,同年将合兴镇及所辖的6个行政村和义合集镇(含回龙村)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并入石板滩镇。

P19-20

展望大未来

2006年成都市城乡体系规划在新的发展机遇中,从城乡区域满覆盖的角度,对2003年编制完成的成都市总体规划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在城乡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在全成都市建立18366的城乡等级结构,即成都市城乡体系分为5个等级,由1个特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30个小城市、60个新市镇和600个中心村(即新型农村社区)组成。

新都城区位于成都市北部成青走廊发展区,是成都市城乡体系中第一级成都市特大城市中的6个新城之一。

石板滩镇是新都区内规划的2个小城市之一。

配新都区和石板滩布局规划图

P21-22

强实石板滩—群家踏来,强企备至

强企领先踏来

规划区内目前共有工业企业共48家,主要分布在新石路和石木路相交角区域内(大部分为东郊搬迁企业,约22家);其余工业企业则分布在合兴、义和、老镇区等几个现状组团中。

现状工业用地77.98hm2。

占现状建成区的37.32%。

配代表企业的插图

盼君随后备至

根据石板滩建设生态文化城镇的要求以及镇域现状工业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规划按照“大集中”的原则,在现状已有的工业集中发展的基础上,在铁路以北、新石路以西形成城镇工业的集中发展区。

结合工业区的南北向绿化带建构工业区的生态景观轴,以提升工业区的环境品质;在工业区中部规划东西向的管理服务轴,以完善工业区的配套服务。

按照“退二进三”的原则,将工业用地从老旧区和新镇区新石路以东区域分期分批迁出。

城北新城居住片区、城东公共服务片区、义和滨水居住片区、老镇-合兴传统居住片区原则上不再布置工业用地。

规划工业用地规模为95.16hm2,占城镇建设总用地的17.32%,人均14.64m2。

P23-24

第二章:

经济

活力石板滩——经济活跃,革新典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篇章,春回大地,百舸争流。

面对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石板滩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勇敢地汇入了中国的改革洪流,去开拓、奋进、创造……。

1980年轰动全国的首例农民购买汽车的新闻就在这里爆发;1981年石板滩在全国继广汉向阳乡之后第二个撤社建乡,同年被四川省确定为集镇建设试点镇,1984年被列为省市县综合体制改革的试点镇,1995年被列为成都市小城镇建设的试点镇,走出一条“科技兴镇、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市场带镇、兴民建镇”的新路子。

2006年石板滩镇确定为重点镇以后,按照重点镇的发展要求,对发展思路和规划进行了调整,明确了发展思路和场镇定位。

市上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重点镇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优先发展镇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新都区结合现阶段我区村镇建设发展的实际,出台了《关于扶持重点镇和区域中心镇的实施意见》有的放矢地制定了有利于推动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

近年来石板滩镇经济快速发展,趋势良好,2010年石板滩镇三次产业增加值49520万元,工商各税收入完成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50.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99元,完成场镇重大建设投资31500万元,启动了“一纵三横”、绕城路等场镇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新老城区的发展空间,为启动旧城改造奠定基础。

P25-26

第三章:

资源

强势石板滩——资源丰富,地大物博

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

石板滩是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因古老的街面全由石板铺设而得名。

1696年—1765年,数十客家人迁入石板滩,石板滩场镇最初为柴草交易场所,后在三邑桥附近开设店铺多达二十余家。

1765年(乾隆三十年),在现今正兴街修建南华宫,之后逐步修建关帝庙、文昌宫等庙宇民居。

1823年(清道光三年)场镇更名为“仁和场”,取“仁者人和”之意。

东山客家方言区有24个场镇,东山五场为石板滩仁和场、清泉镇廖家场、洛带镇甑子场、龙潭寺隆兴场和西河场,“仁和场”位居东山五场之首。

石板滩仁和场历史上建有火神庙(关帝庙)、文昌宫、玉皇阁、观音庙、土地庙、川王庙、药王庙、水观音庙、广东会馆、湖广会馆等10座庙宇会馆,现仅存火神庙、文昌宫、水观音庙3座,而且破坏较为严重。

石板滩老场镇历史上共建有4座碉楼,据考证它们都位于进入场镇和居住区的要道上,充分体现了客家聚落强调防卫的空间特色。

另外,老场镇历史上还有大量的传统民居和祠堂,现尚存多处传统民居和祠堂。

石板滩镇客家文化沉积深厚,人文气息浓郁。

石板滩镇95%的人口为客家人,客家方言、生活习俗至今还能很好地传承,体现出客家文化极强的生命力。

配客家围龙屋及客家镇景图片

P27-28

丰富的水利电力资源

1、春灌生产用水

针对今年初冰雪灾害后,上游来水小,以及地震灾害造成上游水利设施受损的实情,积极落实各项春耕用水准备工作。

召开了春灌用水工作会,制定用水预案;恢复健全了各级用水、管水机构;指导各镇、街办开展农毛渠掏修,检修各种提灌设备;向各镇、街办派驻水利工作人员,协助镇、街办开展用水工作。

因“5.12”地震灾害影响了我区用水工作,我局实行了春灌工作24小时工作制度以及昼夜轮流灌溉措施。

截止6月1日,全区泡田面积达29.05万亩,占全区泡田面积的97.11%,比计划时间提前5天实现了芒种前关秧门的目标任务。

2、工业和环境用水

实现工业输水1000万立方米(占目标任务的50%),在创建文明城区工作中,狠抓城市环境用水,实现城市环境输水400万立方米(占目标任务的40%)。

3、农村饮水惠民工程

在木兰、泰兴等镇实施农村饮水惠民工程。

投入资金2200万元,铺设三河至石板滩镇供水主管13.7公里,启动了全域供水工程建设和石木供水工程配套管网建设工作。

投入资金580万元,对区内33所中小学实施用水改造惠民工程建设,惠及约1.72万名学生。

4、城镇自来水供应

强化水厂规范化管理和供水质量管理,确保了水质、水压等各项指标达标,自来水卫生合格率达100%。

P29-30

丰厚的天然气资源

石板滩镇现有天然气配气站两座,原有配气站主要供应镇区居民生活及商业用气,供气能力约2万m3/日。

新建配气站主要供应工业用气,并可向老配气站送气,供气能力约20万m3/日,由龙泉洛带输气管网供气,镇区内现状供气干管管径108mm。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石板滩镇全镇属岷江二级阶地,界于龙门山断褶带与龙泉山褶皱带之间,地形西北偏高,东南偏低,自西北向东南角微微倾斜,海拔470-510m之间。

石板滩镇属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较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大陆季风性气候显著。

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928mm,主导风向为东北向。

镇域主要河流为西江河,属沱江水系,经镇域东北部流至金堂县汇入沱江,汇水面积400km2,平均年径流量1.8亿m3。

P31-32

第四章:

产业

科技石板滩——高新科技,领先发展

利用石板滩镇靠近成都的近郊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以新谊和回龙村为中心,建设3平方米的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园区,促进一产业向三产业延伸,一三产业互动;依托石板滩火车站和成青路、成南路、石龙路、新石路等路网,挖掘客家文化资源,以客家民俗、庙会和餐饮为特色,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P33-40

第五章:

配套

时尚石板滩——都市魅力,美仑美奂

商业金融

商业金融用地相对集中布置,布局在城镇中心位置,在产业发展区设置相应的金融、咨询、服务等配套用地,对老镇区传统的沿街设置的商贸设施规划给予保留和改造。

规划对现状的2处专业市场和老镇区内的1处农贸市场予以保留,并作相应的改造。

规划在城北新城居住片区、城东公共服务片区、义和滨水居住片区各设置一处配套的农贸市场。

娱乐

在城东公共服务片区、义和滨水居住片区各规划1处集中的文化娱乐用地,分别安排影剧院、文化馆、展览馆的设施。

学校

考虑到人口出生率下降,学龄儿童比例降低,以及学校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要求,规划区布置2所中学、3所小学,幼儿园根据服务半径共设9处。

其中,中学为现状的两所中学,规划对石板滩中学、合兴中学进行原址扩建;保留现状的石板滩小学,规划将工业用地内的马家小学置换到城镇东北部,在义和滨水居住片区新规划小学1所。

医疗卫生

规划扩大现状石板滩镇医院的规模,按二级甲等的标准进行建设,保留完善义和组团和老镇的现状卫生院,搬迁合兴卫生院至现福利院东侧,另在城北新城居住片区规划1所卫生院。

交通

新城区位于铁路以北,现状城镇道路有:

石木路东与新石路相连接,西至木兰与新泰路相连接,长约1000m,道路宽度24.5m。

东风街路宽18m,长1200m与新石路相连接。

东风街分东风东街和东风西街。

合兴片区通过跨西江河的石板滩大桥相连,现状城镇道路有:

东西向的新华街,长约6.5m,红线宽度16m;东西向新民街,长430m,红线宽度8m;沿西江河的顺河街,长约300m,红线宽度8m。

义合片区通过金三角大桥与石板滩组团相连,目前共有一纵两横三条街红线宽度在8-24m之间。

通讯

(1)市话需求量预测

规划区通信规划要体现高起点、高标准,保证高效运转。

考虑区内公建用地较多的特点,电话装机门数按照住宅、公建、工业建筑等分类预测。

远期市话装机门数预测见表11-3所示。

表11-3远期市话需求量预测

序号

用地性质

分类

代码

用地面积

(hm2)

市话密度

(门/hm2)

装机数

(门)

备注

1

居住用地

R

218.78

120

26254

2

公共设施用地

C

65.60

140

9184

3

工业用地

M

95.16

60

5710

4

仓储用地

W

8.58

30

257

5

对外交通用地

T

1.10

10

11

6

道路广场用地

S

104.39

5

522

7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

5.15

50

258

8

绿地

G

50.90

5

255

Σ

城镇建设用地

549.66

42451

公用电话

1线/百人

650

合计

43101

(2)局所设置

在规划区内规划电信分局一处,位于地块D-a-1-4,占地规模0.61hm2,规划容量50000门。

(3)通信线路规划

规划通信线路主要采用管道电缆方式,考虑采用6孔管块为基数进行组合,单孔容量按1200对计算,线路中考虑长、市话及农话业务、数据通信、备用等需求。

次干道和支路当总容量在200对以内,电缆根数在4根以下,对景观要求不高的地段采用架空电缆。

(4)邮政规划

根据“布点均匀,因地制宜,方便群众,服务半径合理”的原则,建设好石板滩新镇区邮政服务设施。

在规划区中心布置邮政支局一处,位于地块D-c-1-4,占地0.33hm2。

按服务半径0.5km,在人流较为密集的地段分设邮政所。

规划共设4处邮政所,建筑面积≥200m2/处,

(5)广播电视

台(站)规划:

保留现有广播电视中心,要求具有自制自办节目、录播直播、卫星接收、微波传送等功能。

线路规划:

实现光纤到户,规划区网络覆盖达100%,实现全数字化传输。

线路考虑与通讯电缆同沟敷设。

区内有线电视入户率在规划期内达到100%,有线电视以光缆传输为主,采用埋地敷设方式,与通信管道同侧,并位于其外侧。

有线电视运行方式为前端→光站→干放→幢放→单元寻址器→用户。

(6)宽带光纤规划

规划宽带光纤线路主要采用管道电缆方式,与通讯光纤同管敷设。

次干道和支路当总容量在200对以内,电缆根数在4根以下,对景观要求不高的地段采用架空电缆。

公共设施

行政办公用地

保留石板滩政府用地和现状的行政办公用地,在城西现代工业片区规划1处行政办公用地,为工业区提供的管理服务设施;

在城东公共服务片区规划1处行政办公用地,形成新镇区的办公服务中心;

在义和滨水居住片区的西部规划1处行政办公用地,为远期工业发展区的建设服务,并形成镇区西入口的标志性形象。

商业金融用地

商业金融用地相对集中布置,布局在城镇中心位置,在产业发展区设置相应的金融、咨询、服务等配套用地,对老镇区传统的沿街设置的商贸设施规划给予保留和改造。

规划对现状的2处专业市场和老镇区内的1处农贸市场予以保留,并作相应的改造。

规划在城北新城居住片区、城东公共服务片区、义和滨水居住片区各设置一处配套的农贸市场。

文化娱乐用地

在城东公共服务片区、义和滨水居住片区各规划1处集中的文化娱乐用地,分别安排影剧院、文化馆、展览馆的设施。

医疗卫生用地

P41--42

第三篇:

服务篇

石板滩启动抛砖引玉,全心全意为您服务。

P43-44

第一章:

服务设施

诚信石板滩——高效服务,勤政为民

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是本次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小学、农贸市场、电信局等设施已划定明确的用地界线(具体情况见“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设施一览表”);配套设施(包括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邮政所、开闭所、公厕、居委会等)没有划定明确的用地界线,但须按照相应的控制规模在本规划规定的地块的建设开发中具体落实。

(1)幼儿园

幼儿园根据合理的服务半径共设9处,用地面积≥4000m2/处。

分别位于地块B-b-1-2、B-d-3-3、D-b-3-3、C-c-4-1、E-a-4-4、E-c-2-1、E-e-2-3、F-a-3-2、F-c-6-2。

(2)社区服务中心

各个社区结合社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配建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50m2/处。

根据居住区的分布特点共设4处,分别位于地块B-c-2-2、D-b-3-4、E-b-6-2、F-c-2-5。

(3)邮政所

规划区内规划邮政支局一座,各街区按服务半径0.5km分设邮政所。

规划共设4处邮政所,建筑面积≥200m2/处,分别位于地块A-d-1-3、B-a-4-4、E-b-6-1、F-c-2-1。

(4)开闭所

综合考虑规划区用电负荷的分布、合理的供电半径,在规划区内设置开闭所9处,用以转供电量。

建筑面积≥200m2/处,所处地块详见“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纲图则”。

(5)公厕

居住组团200-250m半径布置一处公厕;老城核心区基于人口密度和人流量较大,100-150m布置一处。

规划区内共布置公厕34处,建筑面积≥50m2/处,所处地块详见“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纲图则”。

(6)居委会

各个社区结合社区服务中心配建居委会,规划共设4处,建筑面积≥115m2/处(含警务室≥15m2、服务站≥50m2)。

分别位于地块B-d-1-3、D-a-3-3、E-b-6-2、F-c-1-4。

P45-46

第二章便民服务

服务石板滩--诚信为本服务至上

配便民服务相关图片

P47-48

第四篇:

招商篇

“候”

石板滩恭候您的光临,欢迎您的加入。

P49-50

招商引资--齐头并进互惠共赢

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石板滩镇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筑巢引凤,着力打造投资兴业新高地,高新技术的孵化发展领航区。

有建筑面积60公顷的工业集中发展点一个,现入驻规模以上企业30余户,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加工和现代建材为主的产业集群。

如四川海河胶管有限公司、四川元舜磐石新型建材公司、成都鑫旺阳机械有限公司……石板滩工业集中发展点的街面很是热闹,各类企业矗立其间,入驻企业机器轰鸣,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四川海河胶管有限公司、四川元舜磐石新型建材公司、成都鑫旺阳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内景图片。

石板滩工业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石板滩致力于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以科研孵化、要素集聚、产业发展、创新创业为主要功能,定位于科技型、生态型、开放型的科技产业园区。

“十年磨一剑”,石板滩镇奋力向前奔跑:

到2011年,力争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3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700万元,人均生产总值达25000元;2020年,石板滩将建成“四位一体”的新都东部副中心工贸型重镇。

P51-52

目前招商重点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