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6309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26 大小:6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6页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6页
亲,该文档总共1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docx

四上数学板块结构教案

概况

学校:

未央区高铁寨小学教师:

何水云班级:

四年级一班二班学科:

数学

课题:

《数一数

(一)》课型方式:

平台互动式课时形态:

标准课

教学

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自己到生活中去收集数据,感受周围世界中处处有数学。

重难点

1.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达数的实际意义。

2.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评价

内容提要

T

方法&策略

反思与评价

 

前测

1.谈话导入。

2.出示万以内的数。

同桌2人讨论交流,梳理知识。

3’

同桌2人讨论交流。

 

 

中测

3.平台一:

小青妈妈在银行上班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出示1张100元的人民币的图片,以下均可采用图片代替),让学生说说它的面值。

2.说一说10张、100张人民币是多少元?

3.在此基础上,引出一叠人民币(100张百元的人民币)的概念。

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

4.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

“再加上一万是多少?

”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平台二:

推理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

第3页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

……10辆卖多少元?

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万?

10个百万是多少元?

8’

 

10’

 

5’

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1.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

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

1.阅读你知道吗?

小组交流想法。

2.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后测

平台三:

练习活动。

1.说一说,拨一拨。

2.第2、3、4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

14’

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

注释、总评:

 

概况

学校:

未央区高铁寨小学教师:

何水云班级:

四年级一班二班学科:

数学

课题:

《数一数

(二)》课型方式:

平台互动式课时形态:

标准课

教学

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自己到生活中去收集数据,感受周围世界中处处有数学。

重难点

1.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达数的实际意义。

2.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评价

内容提要

T

方法&策略

反思与评价

 

前测

1.谈话导入。

2.复习“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

(同桌讨论交流,梳理知识。

3’

同桌交流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中测

3.平台一:

根据数位顺序表学习较大的数的组成。

3-1复习数位顺序表。

3-2出示较大的数。

思考、讨论、总结较大数组成的方法。

3-3怎样组成较大的数。

思考、讨论、总结怎样组成较大数的方法。

教师强调组成较大的数时要注意的问题。

4.平台二:

实践作业

4-1阅读你知道吗?

小组交流想法。

4-2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4-3在计数器上拨数。

8’

 

10’

 

8’

学生通过数位顺序表,清楚明了的表现出较大数。

讨论交流较大数。

4人小组思考、讨论、总结怎样组成较大数的方法。

 

小组交流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了解这些数的组成。

 

 

后测

5.学完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6.平台三:

作业布置:

找生活中教大的数,进行试读。

(可与家长进行比赛)

11’

学生思考这节课的收获。

注释、总评:

 

概况

学校:

未央区高铁寨小学教师:

何水云班级:

四年级一班二班学科:

数学

课题:

《人口普查

(一)》课型方式:

平台互动式课时形态:

标准课

教学

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重难点

1.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2.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评价

内容提要

T

方法&策略

反思与评价

 

前测

谈话导入。

1’

 

中测

平台一:

读、写更大的数。

1-1交流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数。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1-2总结讨论。

(1)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2)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平台二:

完成试一试,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2-1第7页“试一试”第1题。

2-2第7页“试一试”第2题。

2-3第8页“练一练”第3题,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出示一些数据比较大的数,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4第8页“实践活动”可以安排在新授学习前进行,也可以安排在学习了多位数的读写后进行,这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20’

 

18’

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接着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

在学生写数时,安排一些学生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是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写数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写数的方法,能正确写出各种较大的数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感受到较大数的意义。

因此,组织一组组可以对比的数据,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是写数的基础。

经过学生自己的比较与交流,让他们自己概括出较大数的比较方法。

接着让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接起来。

练习本题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从较复杂的背景中会善于观察,懂得会用排除的方法寻找对应的数。

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数据安排的干扰性可以更大一些,以促使学生认真地观察,并让他们说一说寻找对应数的方法。

 

后测

作业布置:

找生活中较大的数进行读数、写数。

2’

注释、总评:

 

概况

学校:

未央区高铁寨小学教师:

何水云班级:

四年级一班二班学科:

数学

课题:

《人口普查

(二)》课型方式:

平台互动式课时形态:

标准课

教学

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重难点

1.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2.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评价

内容提要

T

方法&策略

反思与评价

 

前测

1.创设问题情境。

2.复习较大数的组成。

3’

 

中测

3.平台一:

根据数位顺序表学生读、写较大的数。

3-1复习数位顺序表。

3-2读较大的数。

思考、讨论、总结读较大数的方法。

3-3写较大的数。

思考、讨论、总结写较大数的方法。

教师强调读、写较大的数时要注意的问题。

4.平台二:

实践练习。

4-1阅读你知道吗?

小组交流想法。

4-2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4-3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23’

 

11’

小动团队成员轮流读出较大的数。

小结读数的方法。

小动团队成员轮流写出较大的数。

小结写数的方法。

 

小组交流想法。

团队成员轮流读出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

 

后测

5.学完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6.平台三:

作业布置:

找生活中较大的数,进行读、写。

(可与家长进行比赛)

2’

1’

学生思考后回答。

注释、总评:

 

概况

学校:

未央区高铁寨小学教师:

何水云班级:

四年级一班二班学科:

数学

课题:

《国土面积》课型方式:

平台互动式课时形态:

标准课

教学

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重难点

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评价

内容提要

T

方法&策略

反思与评价

 

前测

出示一组较大的数。

同桌2人互读交流,梳理知识。

3’

同桌2人互读较大的数。

 

中测

平台一:

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学生交流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大数。

教学时可以从媒体中收集一组改写的实例。

2.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

(1)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可能学生会改写成以“百”、“千”、或“万”作单位,只要学生能改写得正确,教师都应充分地肯定。

(3)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

平台二:

实践练习。

第9页“练一练”中第1题,数据单位的改写是实际生活中记录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而不要将数据单位的改写成为单纯的为改写而改写的局面。

第2题练习“海洋资源”。

8’

 

10’

 

5’

让学生比较、讨论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以让学生体验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体会数据单位的改写是为了数据记录的方便。

将一些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改写中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练习本题时,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具体的各地区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

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在练习“海洋资源”时,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等。

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

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后测

3.学完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4.平台三(练习用所学较大的数进行改写)。

5.作业布置:

找生活中各种较大的数进行改写。

2’

11’1’

进一步巩固大数改写的方法。

注释、总评:

概况

学校:

未央区高铁寨小学教师:

何水云班级:

四年级一班二班学科:

数学

课题:

《近似数》课型方式:

平台互动式课时形态:

标准课

教学

目标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重难点

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评价

内容提要

T

方法&策略

反思与评价

 

前测

出示一组较大的数。

同桌2人讨论交流,梳理知识。

3’

对较大的数进行改写。

 

 

中测

活动一:

交流收集的数据。

1.交流收集的数据,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

2.出示“观察与思考”中的一组数据

活动二:

第11页“试一试”第2题。

引出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的概念。

强调“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

活动三:

实践练习。

第12页第1、2、3题,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地运用到各种近似数,本题的练习目的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运用是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要求是说一说“各数在几万之间”。

分析哪些是“四舍的”、哪些是“五入的”,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原数有几种可能的特点。

8’

 

10’

 

14’

在各种分类中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近似数。

学生发现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

1.学生说一说它们精确的程度,然后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进行讨论。

2.“讨论”,这是一题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考虑原来精确数的范围,分析哪些是“四舍的”、哪些是“五入的”,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原数有几种可能的特点。

学生在练习第1题时,先让他们讨论,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体会到近似数的作用。

第3题,说说数的范围是有多种方法,本题的要求是说一说“各数在几万之间”,因此,学生在比较时,首先就按要求把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精确到万位,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比较。

 

后测

作业布置:

出示大数进行“四舍五入”。

5’

注释、总评:

 

概况

学校:

未央区高铁寨小学教师:

何水云班级:

四年级一班二班学科:

数学

课题:

《数学阅读》课型方式:

平台互动式课时形态:

标准课

教学

目标

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

重难点

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评价

内容提要

T

方法&策略

反思与评价

 

前测

1.谈话导入。

2.出示亿以内的数。

同桌2人读数、改写、求近似数,梳理知识。

3’

同桌2人读数、写数。

 

 

中测

3.平台一(逐一计数)

3-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4人小组自主学习。

3-2选一个团队汇报,团队成员或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3教师进行强调(化繁为简的思想,也是进位制的“原形”)。

4.平台二(不同的进制)

4-1学生阅读,了解不同的进制。

4-2有哪些进制?

各进制怎样表示?

继续以4人小组为单位学习、整理、表达、呈现。

4-3教师说明十进制的起源。

5.知识拓展(阅读教材: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计数符号。

5-1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计数符号。

5-2明确: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计数符号。

10’

 

14’

 

10’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4人小组自主学习。

团队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学生阅读,了解不同的进制。

重点了解十进制。

 

学生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计数符号。

 

后测

6.学完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3’

学生建立映象后回答。

注释、总评:

 

概况

学校:

未央区高铁寨小学教师:

何水云班级:

四年级一班二班学科:

数学

课题:

《练习

(一)》课型方式:

平台互动式课时形态:

标准课

教学

目标

1.对第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进一步体会大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大数的读写法。

2.结合现实情景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3.感受学习更大的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大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大数的读写法。

评价

内容提要

T

方法&策略

反思与评价

 

前测

1.谈话导入。

2.出示亿以内的数。

同桌2人读数、改写、求近似数,梳理知识。

5’

同桌2人读数、改写、求近似数,梳理知识。

 

 

中测

3.平台一:

本单元我们学习什么新知识?

3-1较大的计数单位,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2较大数的组成。

3-3较大数的读法、写法。

3-4较大数的改写。

3-5求近似数的方法。

3-6教师强调学生易错处,并出示对应的题目进行练习。

4.平台二:

读、写大数,再说一说这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

4-1读大数。

4-2写大数。

4-3说一说这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

15’

 

14’

 

10’

 

学生回忆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学生说一说其他几个数中每个数字在数位上的意义。

 

后测

5.学完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6.你读我写,你写我读。

2’

1’

学生进一步巩固读数、写数的方法。

注释、总评:

 

概况

学校:

未央区高铁寨小学教师:

何水云班级:

四年级一班二班学科:

数学

课题:

《练习

(二)》课型方式:

平台互动式课时形态:

标准课

教学

目标

1.对第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进一步体会大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大数的读写法。

2.结合现实情景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3.感受学习更大的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大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大数的读写法。

评价

内容提要

T

方法&策略

反思与评价

 

前测

1.谈话导入。

2.出示亿以内的数。

同桌2人读数、改写、求近似数。

5’

同桌读数、改写。

 

 

中测

3.第13页练习一第2题,学生在认识多位数时,应该知道每个数据在不同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

虽然,教材仅提出其中的一个问题,“5所表示的意义”。

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让他们说一说其他几个数中每个数字在数位上的意义。

第14页第4题,为提高每个学生课堂的参与机会,本题安排的内容可以在同桌学生间开展。

活动可以分两步实施:

第一步一个学生读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以交换角色;第二步一个学生写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

在同桌学生练习的基础上,也可以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15’

 

10’

 

学生回忆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大数的改写。

 

学生说一说其他几个数中每个数字在数位上的意义。

 

后测

4.作业布置:

开展“组数游戏”。

10’

学生代表自己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学生都可以摆一摆。

注释、总评:

 

概况

学校:

未央区高铁寨小学教师:

何水云班级:

四年级一班二班学科:

数学

课题:

《线的认识》课型方式:

平台互动式课时形态:

标准课

教学

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重难点

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评价

内容提要

T

方法&策略

反思与评价

 

前测

用孙悟空的金箍棒导入。

2’

 

 

 

中测

1.线的特征。

(1)直线的认识

(2)认识线段(3)认识射线(4)举生活中的例子

师:

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其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

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把它们完整地画出来,可是直线和射线都是无限长的,不能完整地画出来,所以我们只能用没有端点来表示它们是可以无限延伸的。

(出示平时画的这三种线)

2.线的读法。

(1)线段读法。

出示线段(若干条摆放杂乱无章的的线段)。

学生说教师指。

(故意指错)

老师介绍两点表示法。

(2)直线、射线的读法。

师:

直线我们也可以用两点表示法把它表示出来。

(3)基本练习:

巩固三种线的读法,重点强化射线的读法。

10’

 

14’

 

1.学生想象金箍棒两端无限延长或缩短。

 

2.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学生找出最短的线段。

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认识几种线的特征。

并寻找生活中的这几种线。

体会并总结不同线的特点及画法。

 

学生学习线段、直线、射线的读法,并练习。

 

后测

3、点与线的联系

(1)过一点画直线。

(2)过两点画直线。

(3)两点之间的直线段最短。

14’

学生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

注释、总评:

概况

学校:

未央区高铁寨小学教师:

何水云班级:

四年级一班二班学科:

数学

课题:

《平移与平行》课型方式:

平台互动式课时形态:

标准课

教学

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3.让学生在实际物体或图形重能找出哪些线段是平行的。

重难点

认识平行线,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评价

内容提要

T

方法&策略

反思与评价

 

前测

出示一些图片。

3’

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图中的物体是平行关系。

 

 

中测

一、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平行。

1、移一移,画一画。

2、作品展示,引导分类。

123456

3、说一说。

让学生说一说,图5是怎么移的(平移),引导学生体会铅笔平移前后的两条线条是互相平行,平行线是一条线平移后得到的。

二、试一试。

找平行线。

三、折一折。

四、找一找。

五、画一画平行线。

8’

 

10’

 

5’

让学生在纸上用铅笔移一移,用直线画出前后铅笔的位置。

小组交流有多少种画法。

学生分一分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分?

引导学生根据相交与否分有两类:

1、2、3、4、6和5,理解2和3延长后相交,体会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有困难的学生可用直尺移一移,再判断是否平行。

全班交流。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把互相平行的线用相同颜色画出来。

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平行线。

小组讨论如何画出一组平行线。

指名说一说,并板演,思考为什么可以这么画?

自己画一画,再画给同桌看一看。

 

后测

六、实践活动。

1.给小字典上的每个顶点标上字母。

2.说说哪些线是平行的,并写下来(如AB与CD)。

14’

全班交流,进一步理解平行线。

直尺,三角尺,一张长方形的纸,水彩笔,小字典。

注释、总评:

概况

学校:

未央区高铁寨小学教师:

何水云班级:

四年级一班二班学科:

数学

课题:

《相交与垂直》课型方式:

平台互动式课时形态:

标准课

教学

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线。

2.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重难点

认识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垂线,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评价

内容提要

T

方法&策略

反思与评价

 

前测

出示一些图片。

3’

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图中的物体是相交或垂直关系。

 

 

中测

一、创设情境,动手操作,体会垂直。

(1)画一画。

(2)你能画出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吗?

二、合作探究,认识垂直。

1.作品展示,验证直角。

2.认识垂直和垂足。

(读一读)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下图AO垂直于OB,O是垂足记作AO⊥OB或OA⊥OB(还可以怎么记?

三、折一折。

四、说一说。

五、练一练。

8’

 

10’

 

5’

让学生用尺子在纸上画相交的两条直线。

小组交流有多少种画法。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动手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并读一读,写好记作什么,同桌互相检查,全班交流。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同桌合作完成,思考如何验证互相垂直。

让学生说一说教室里或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说一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后测

六、画一画。

1.画一条直线。

2.过一点画直线的垂线。

七、小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