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6366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 96.docx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之路96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永康六中创建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之路

永康市第六中学坐落于永康市经济开发区金山脚下,始建于1985年,前身为永康市综合高中。

2013年6月,根据永康市教育布局调整规划,更名为永康市第六中学。

学校占地132195平方米,建筑面积44334平方米,各功能区布局合理,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绿树成荫,景色怡人。

现有30个班级,在校生1243余人。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高级教师25名,省春蚕奖教师1名,省、市、县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8名,市级以上优秀教师级13名。

学校秉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办学理念,以培养“根植永康五金之都,服务社会多元发展,具有国家责任、公民素养的创新人才”为目标。

教学活动抓常规、重质量;德育工作求扎实、重细节;特色教育抓亮点,重实效。

国学教育,品味经典,传承文明;心理健康教育,播种阳光,塑造心灵;社团活动,百花齐放,释放激情;艺术教育,陶冶情操,发展个性……。

学校师德师风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迅速提升,办学特色日益凸显,社会效益倍受赞誉。

近年来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先进教工团支部”“浙江省禁毒教育示范学校”“金华市艺术特色教育先进集体”“金华市信息化特色学校”“金华市数字校园示范校”等40多项集体荣誉。

创建背景

2013年6月,根据永康市教育布局规划调整,原综合高中、芝英中学和古山中学三校整合,转型为普通高中,更名为“永康六中”,成为了继永康一中、二中之后的第三所城区公办普通高中。

“更名”以后,随之而来的是“改姓”——转型,由过去的“普职混合”转为纯普高,转型之后的永康六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转身”之艰难可想而知,这是一条崎岖而又布满荆棘的路,它等待着“六中人”去勇猛地跨越,可谓“任重而道远”。

学校决定以创建省特色示范学校为契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大胆创新,实现办学质量的新跨越。

第一:

定目标,明方向。

作为一所年轻的刚转型的普高,如何根据学校发展实际,明确办学目标,在深化课程改革中找准发展方向,找对办学思路是学校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

新走马上任的章春归校长带领师生们开始了起航之旅。

在第一次教师会上章校长就向全体教师发出动员令:

“学校的发展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长跑,我们的工作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社会的关注、学生的渴望、家长的希冀,以及学校发展的使命,都决定了我们只有向前,必须跑好这一棒”。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学校重新制定三年发展规划,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心,提出了“转作风、强管理、提质量、促发展”的工作目标,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教师获得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把“争创浙江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作为奋斗目标,力争“一年一小步,两年一大步,三年大跨步”。

第二:

转观念,促提升。

作为一所刚从综合高中转型为普通高中的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非常落后,对新课改的理念知之甚少,开展新课改培训已成当务之急。

转型之初,学校就狠抓“三个转变”,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

一是学校管理从经验管理、粗放管理向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转变;二是学生管理从重点关注优等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变;三是教师管理从职高教师教学水平单薄向普高教师学科能手转变。

学校制定三年发展规划,教师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计划,要求有目标、有措施、有效果。

教师要改变多年来形成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工作方式,重构课堂,重建教学,做课程的开发者,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教学的研究者。

第三:

抓课改,求突破。

教育需求多样化和新课改,需要学校在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方面有所突破。

然而多年来普遍习以为常的“自上而下”的课程体制,使得学校与教师均习惯了课程“执行者”的角色,课程领导力、课程开发能力尚不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多年来形成的以“行政班”为主体的教育管理形式,要转变为与走班教学相应的“教学班”育人模式,也是学校面临的又一大新挑战。

第四:

正视生源,迎挑战。

永康六中定位为公办普通高中保底学校,录取分数紧挨普高最低录取线。

学生在学习能力、升学目标、就业目标、人生规划等方面与重点高中生源有极大差别。

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方法欠缺,偏科现象严重,动力不足,目标不明。

学生的差异和学习需求的不同给学校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为学校开设丰富多元的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面对这样的现实,学校制定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育人计划。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有教无类”,全体教师深入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情感、意志与心理,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与提高。

 

创建工作历程

2014年9月,学校正式向永康市教育局提交了争创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的申请报告,开始了历时三年的艰辛而又坎坷的特色创建历程。

一、重构课程体系,凸显办学特色

(一)课程设计理念

学校对学科和学校办学定位重新进行顶层设计,并组织专家学者指导、各阶层代表反复论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聚焦把学生培养成为“根植永康五金之都,服务社会多元发展,具有国家责任、公民素养的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构建学校“四三三”的“金”字形课程体系。

附:

永康六中课程建设顶层设计示意图

(二)课程体系结构

我们选择“金”字形来呈现永康六中课程的整体设计,我们认为“金”字形课程设置能契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

1、永康六中“金”字形课程体系的整体形象

(1)永康六中“金”字形课程体系以“金”字为整体形状,寄寓课程体系根植永康”五金之都”,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多元发展,人人出彩”。

所谓根植永康”五金之都”,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不甘落后,勇于创新的永康精神和热爱永康、反哺家乡的情怀。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就是尊重个性,发展特长;相互融合,取长补短。

让教师在教中得到发展,体会幸福;让学生在学中获得成功,人人出彩!

(2)永康六中“金”字形课程体系由“四三三”构成。

“四领域”是指学校课程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与科技、人文与社会、体艺与健康四大领域构成。

“三类”是指学校课程由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创新类课程三种逐级递进课程构成。

“三特色”是指国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美术教育三大特色课程。

(3)“金”字形课程体系通过四大领域的“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创新类课程”的递进式培养,完成了一个由“青少年”成长为大写的“人”,由学生个体成长为“根植永康五金之都,服务社会多元发展,具有国家责任、公民素养的创新人才”的过程。

2、永康六中“金”字形课程体系内涵分解:

附:

永康六中“金”字形课程模型

附:

永康六中“四三三”课程结构图

永康六中三大特色课程结构图:

二、强化师资建设,提升业务素养

转型之初,学校师资、生源都比较复杂。

多年的办学实践与思考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要实现新的跨越,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因此,在教师大会上,校长首先郑重承诺:

在六中,要求学生们做到的事情,老师要首先做到;要求老师做到的事情,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首先做到。

学校以师德培训为抓手,大力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构建师德建设体系。

1、铸师魂,培养高尚师德

学校始终坚持“责任、仁爱、严谨、合作”的教风。

全体教师要学习老一辈教育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思想境界。

每一位教师都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责任感,努力争做一名脚踏实地、用心做事、激情工作、敢于担当、学生喜欢、学校放心、家长满意的优秀教师。

教师们要互相扶持、帮助,共同提高。

2、抓培训,促进专业成长

实施“走出去,请进来”,邀请各类专家到校做专题讲座,启迪思想;“走出去”学习取经,拓宽思路、提升理念。

学校校本培训有计划,抓落实。

每学期都要举行“理想课堂”构建培训,请专家名师做引领。

连续三年,委托浙师大组织“‘理想课堂’,构建全员校本培训。

邀请各级名师以“同课异构”的方式示范引领,为教师深入探讨课堂教学改革搭建交流互进的平台。

浙师大附中的周建峰老师、浙师大教师教育学院王良辉博士等分别为老师们做了题为《高考改革与教育新常态》和《优质微课程资源建设》的专题讲座。

举行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班级管理”专题培训,以进一步提升教师生涯规划指导能力,实施以学业设计、职业规划、生涯发展引领学生成长为导向的教育。

邀请德清高级中学陆国民校长做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发展教育》专题讲座;东阳市教育局教科所沈兵所长、浙江师范大学的周红霞教授分别以《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用规划裁剪人生》为题做精彩报告。

先后邀请方张松、吴加澍、陆龙骅、张丰、张志攀、朱昌元、李虹等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讲学。

仅2015学年,学校就组织名师课堂16次,邀请全省各地的学科专家、特级教师,如省特级教师吴加澍,语文特级教师朱红彪,省教研员、特级教师郭剑峰,化学特级教师寿才明,历史特级教师曹心意,政治杨胜大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前来点评指导26人次。

3、练内功,提高教学技艺

学校实施“十个一”工程和读书工程,要求每个教师自我加压,即:

每位教师一学年研究一个实验课题;每位教师一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设计一节优秀教案;讲一堂精品课;出一份标准试卷;接受一次教材教法过关测试;参加一次新课改理论验收;写一份教学反思;制作一件优秀教具(课件、教具或幻灯片);参加一次作业批改大赛。

从课堂教学入手,着力推进科学教研、有效教研活动,开拓思路,优化知识储备,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打造“高效课堂”,开展“最美课堂”评比。

每年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最美课堂”评比活动。

制定“最美课堂”评比实施方案,要求50周岁以下的教师全员参加,邀请市教研室教研员、兄弟学校骨干教师和浙师大有关学科专家担任评委。

“最美课堂”评比,为促进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推动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4、压担子,开辟成才渠道

青年教师要在短期内脱颖而出,必须充分调动他们内驱力,创设外部条件和诱因,使他们的智能和潜能充分释放。

对青年教师既创造机会,又压担子,为他们成长开辟广阔的空间和搭建更高平台。

倡导他们积极承担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上好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促进骨干教师“内驱力”的发展。

启动“名师工程”,开展校内学科“教学能手”评选活动。

进行全校教师技能大比武,评选校内各科“教学能手”。

重视和加强“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的评比和培养,树立典型,打造教育教学精品。

5、结对子,成长找依托

学校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坚持开展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实行“导师制”,通过导师的传、帮、带,促进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成长。

切实关注结对师徒的日常帮带工作,将师徒结对工作纳入到教师成长档案之中,将师徒结对成果考核纳入到教职工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岗位晋升工作之中,作为教职工年度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

通过新老教师的拜师结对活动,有效优化组合学校内部教育资源,为青年教师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6、施关爱,推向成功彼岸

如果说,铸师魂、练内功、压担子、结对子,是青年教师成才的“催化剂”,那么,多关爱、多激励就是青年教师成才的“润滑剂”。

一方面,树立典型,培育先进。

把工作表现好、工作实绩突出的青年教师推荐评优;把有一定教育教学特长和发展潜力大的教师打造为名师;把少数有突出贡献,管理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青年教师推荐提拔到学校中层领导岗位锻炼。

另一方面,充分肯定工作成绩,对教育教学成果显著的青年教师给予奖励。

每年的教师节学校都要对一批优秀的教师进行隆重表彰!

三、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1、教学常规,抓严抓实不松懈

学校健全教学指导机构,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校务会成员带头贯彻“推门听课”制度,深入各科课堂,分析一线课堂教学中的利弊,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每周一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听取各职能部门的汇报,及时给予肯定,提出建议,时时掌握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手材料。

教务处严格制定了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后进生辅导、教学反思等教学常规,加强督查力度,建立教师执行常规档案。

同时,学校通过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学生代表座谈会、班主任会议、学情分析会、质量分析会等系列活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深化课改,咬定青山不放松

课程改革与分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头戏。

学校制定《永康六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向全体教师解读实施新课改的新要求,要求必修课程校本化,在原有选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设其它课程的选修课。

章春归校长提出“选修课程不但要开,而且还要开好,努力开出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的主张,并身先士卒,带头参与了兴趣类选修课《演讲·主持·辩论》的课程开发与授课。

选修课由本校教师开发开设,通过教师自主申报、教务处筛选审核、学生自主选课等步骤在校内推广。

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校专任教师全员参与,在短短三年内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增加到了207门,其中不乏有《photoshop鼠绘实例》等入选省精品课程;《彩铅世界》等入选金华市精品课程,有效确保了自由选择、精品教学。

丰富的选修课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让所有的学生都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

学校实行分层教学,选课走班。

在高一、高二年级进行课堂教学授课模式研究,积极探索分层走班教学新路子,逐步实现从选修课走班到必修课走班的转变,逐步实现从行政教学班到学科教学班的转变。

四、凸显三大特色,铸造办学品牌

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尊重个性,发展特长;相互融合,取长补短。

确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美术教育和国学教育这三大办学特色。

1、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工程,也是我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

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各项德育活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社团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帮助全体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让每一个学生关爱生命,学会生存,懂得生活;一路向善、向美;一路有爱、有梦,一路收获着阳光、幸福。

学校坚持“心育”工程,进行“全员”“全心”“全力”“全程”“全面”育人。

建立心理档案,掌握学生心理动态;成立“小芳谈心室”,搭建师生沟通桥梁;开展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实施阶段重心,实现教育全面高效;创新“心育”模式,绽放多彩人生;完善专业设备,促进心育纵深发展。

心理游戏——探索心灵,促进师生心灵成长;生涯规划——面向未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心理剧场——自我教育,登上释放激情的绚丽舞台;团队训练——寓教于乐,培养坚强合作的团队素质;校本课程——形成特色,呈现轻松快乐的心理课堂。

在我校,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同学们最爱的选修课,因为“这里没有考试的压力,只有学习的快乐”。

每一节课就是一次生命历程,而且不可复制;每一次师生间的思想互动都是一次风云交会,而且同样不可二次咀嚼。

学生和老师都是渐渐绽放的花朵,饱满深情的互相依偎着美丽地绽放。

2、美术教育

学校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品牌优势,实现从“小美术”到“大美育”的教育观念转变,把美术特色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突破口来抓。

学校创新美术教学管理模式,强化美术专业技能的训练,确保硬件设施的保障,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升学的比例,使更多的学生实现求学深造的愿望;普及美术教育,学校在美育选修课中开设素描、国画、色彩、陶艺等课程,让学生真正享受美的熏陶和美的教育;同时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就业的机会。

3、国学教育

作为永康市唯一一所“一校一书读国学”高中试点学校。

学校秉承“读有品位的书,做有根基的人”的终身发展观念,确立“开卷有益”的人生格言。

通过思想激励与制度约束相结合,鼓励师生读书;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大力宣传,带动更多家长参与、支持读书活动。

通过选修课开设、学科渗透、社团活动等途径,融国学教育于系列主题活动。

鼓励教师挖掘自身的特长;选择适合而有特色的国学教材;以经典诵读为抓手,开展多种践行活动,将国学教育常规化。

利用宣传栏、广播站、校刊、板报等宣传阵地,定期开办《弟子规》、《论语》和古诗文专栏,为学生随时随地欣赏国学经典营造良好的环境。

让国学经典在学生口中不停传诵,让书香在校园里静静弥漫,让书香在教学中默默渗透。

五、打造校园文化,营建精神家园

文化是一所学校生存发展的核心,先进的学校文化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动力。

学校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营建充满人文的、诗意的、温馨的精神家园。

1、深化环境育人,营造书香环境。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增加文化的含量,在全校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黑板报、宣传栏、文化墙,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师生文化熏陶的活页。

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让每一个景点都能给人启示,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美的闪现——这是永康六中校园文化建设的追求。

2、丰富社团活动,搭建精彩舞台。

加强社团建设,为学生提供培养兴趣、施展特长的空间。

进一步规范社团活动,强化课程意识,确保活动时间,丰富活动内容。

重视德育内化中实践和体验的作用,让缤纷多彩的德育活动走向社区、企业、乡村。

在校团委的牵头下,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义工助残、孝敬老人、环保清洁、专题教育等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德育实效性。

3、彰显地域文化,开展精神“寻根”。

坚持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永康历史文化中蕴含的主流文化价值,如集成五金文化传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不甘落后、勇于创新的“永康精神”……让学生们通过追寻永康的历史文化,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灿烂,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4、加强艺术熏陶,提升文化品位。

发挥我校美育特色的优势,繁荣校园文化、倡导精神文明、塑造优良品格、陶冶高尚情操,不断积淀学校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引导同学们观察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创建成果及体会

几年来,学校积极稳步地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凸显,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取得以下创建成果。

一、完善课程体系,实现了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学校转变育人模式,加快选修课程建设,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生,促进课程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

1、开足开好规定的必修课程。

每学期按规定要求开设思想政治、体育健康、艺术、技术等必修课。

控制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的课时总量,课时总量与该学科学分相对应。

2、建立并完善了符合本校学生发展需要且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及选修课程开设、教材的审核机制。

学校构建“金”字课程体系,富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制定了《永康六中选修课程建设规划方案》,学校坚持自主开发和合作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学校通过内挖、外引、横联,多渠道开发选修课程。

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满足了同学们个性需求,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潜能。

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原综合高中职教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根植永康“五金之都”的特色,开设金工木工技术、会计、CAD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等职业技能类选修课,充分发挥了学校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强项。

依托学校优越的地理优势,根据永康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培养“本土化人才”的需要,学校设置“企业管理”“五金文化”与“科技创新”等选修课程,致力于培养具有吃苦耐劳,不甘落后,勇于创新的永康精神的适应永康高速经济发展要求的多元化人才。

3、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教育科研,在教学方式转变、评价制度改革以及选课制、走班制、学分制等制度建设方面取得较突出的成绩。

(1)建立选课指导制度。

学校制定《永康六中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并开展人生规划专题讲座,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兴趣爱好科学、理性地做好选课工作。

(2)实行学分管理。

学校制定《永康六中学分认定办法》,并根据课程方案的学分要求形成学年学分分配表,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管理制度。

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程序,规范操作过程。

(3)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和教学检测机制。

研究开发切实可行的高中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案和教学检测方法,构建发展性的评价制度与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检测体系,特别是关于学生成长记录评价的操作与管理方法,保证学生成长记录的真实性与可信性。

二、多元个性发展,实现了学生整体的新成长

丰富的选修课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让所有的学生都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

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和实施途径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以趣育德、以趣引思、以趣导行、以趣展才。

学生打破班级界限,自由开展科技制作、photoshop图像处理、金工木工技术研究、动漫设计与制作等职业技能训练;参与球类、书法、绘画、舞蹈、健美操等兴趣特长活动;参加五金博览会、门博会社会实践,“保护母亲河”环境污染调查,永康民俗文化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故事趣说数学逻辑》等生动有趣的知识拓展类课程中开拓视野、汲取知识的能量……学得有情、有趣、有味。

通过选修课这个平台,学生们各尽所能,各施所长,各得其乐。

通过选修课的学习,他们大都能掌握一种本领,学会一项特长,培养一种技能。

在学校每年的元旦文艺汇演中,兴趣特长类课程班,如舞蹈班、声乐班、形体训练班的学生纷纷走上舞台,展露自己的风采。

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成绩喜人:

舞蹈《茉莉花》获2014年金华市中小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二等奖,舞蹈《万物生》获2015年永康市中学生舞蹈比赛一等奖。

2016年,校健身操队获金华市一等奖;校合唱队获金华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二等奖;原创音乐剧《艺术青春》获永康市一等奖。

在浙江省第四届青少年“法在心中”法制宣传活动——“五水共治”百校辩论赛中,校代表队代表金华参加全省总决赛,战胜名校“杭二中”等代表队,跻身第五名,获得省“十佳辩论队”称号。

学生在省市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奖项,成绩突出,获奖面不断扩大,仅2016年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就有113人次获奖,这些大都是学习成绩不好的所谓“学困生”和“跛脚生”,他们平时经历了屡战屡败的痛苦,但在课程改革中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找到了学习的兴趣爱好,找到了个性发展的机会,获得了其他方面的成功,从而找回了早已丢失的自信,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拓宽培养途径,实现了教师素质的新提升

1、课程培训更加丰富

学校制定了《永康六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方案》。

第一,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层次的学习深造,支持外出学习、研修活动和挂职锻炼,不断提升学科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第二,出台选修课程教师培训办法,鼓励、支持教师参加选修课程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一专多能、开拓创新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第三,邀请省市教育部门的学者专家对深化课改工作进行指导培训。

2、教师专业得到了拓展

新课改的推进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选修课程改革以来,校园内、教师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一群群活跃向上的身影:

练习毛笔书法、研究摄影技巧、讨论教学难题等。

运动场上更是活力无限:

乒乓球、羽毛球、瑜伽、健美操等。

我校教师团队获市佳木斯体操比赛三等奖、市中小学乒乓球比赛第六名、市羽毛球赛第三名,教工气排球、篮球赛也屡屡获奖。

应飞亚、蔡琳老师在市中小学美术写生大赛中获一等奖。

在短短两年间学校林雅老师被评为浙江省教坛新秀,蔡琳老师被评为金华市教坛新秀;蔡琳、林雅两位老师参加省优质课大赛,并荣获二等奖。

在选修课程开发上,老师们也是热情高涨,创新迭出。

王有进老师的《photoshop鼠绘》被评为省精品选修课程,并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被省内外两千余名学生选用并获使用者一致好评。

3、教师培养硕果累累

近年来,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及获奖文章172篇,各级各类获奖和正在研究的课题有25项。

各级各类比赛中,省级3人次,金华市级29人次,永康市级112人次。

蔡琳、林雅、陈小芳三位教师获金华市优质课一等奖;章春归、何文勇、高香花、吴娃四位老师获“永康市优秀教育人”光荣称号;章春归被评为2015年永康市“最美教师”。

老师们参加各项专业比赛和技能比武更是屡获佳绩:

永康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写生比赛中,我校应飞亚、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