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6753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31 大小:11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1页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1页
亲,该文档总共1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docx

物流物流管理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物流概述

主要内容:

Ø第一节物流的概念第二节物流的内涵第三节物流的分类第四节物流活动的构成要素第五节物流的性质和作用第六节现代物流学概述

第一节物流的概念

Ø一、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Ø物流概念的发展经过了曲折的道路

Ø物流概念因为经济和军事原因而产生

Ø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开始从国外引进物流这个概念,虽然目前人们对物流概念认知程度远非20多年前所能比拟,但对物流概念望文生义、产生误解甚至完全不理解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很有必要首先考察一下物流概念的来历以及物流概念的正确含义。

物流发展简史

Ø1922年,克拉克(F.E.Clark)在《市场营销原理》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

“影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活动和包括物流的活动。

Ø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定义为:

“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Ø美国的韦勃斯特大词典,在1963年把军事后勤定义为“军事装备物资、设施与人员的获取、供给和运输”

Ø20世纪50年代中叶,日本在经济恢复中,十分重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1956年,日本生产性本部向美国派出了“搬运专业考察团”(也有称为流通技术考察团),此举动对日本未来物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日本于60年代正式引进了“物流”这一概念,并将其解释为“物的流通”,“实物流通”的简称。

Ø日本通产省物流调查会的定义:

“物流是制品从生产地到最终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活动。

具体是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信息等活动组成。

”日本通商产业省运输综合研究所认为:

物流是“商品从卖方到买方的场所转移过程”。

Ø美国国家物流管理委员会于1976年在定义物流管理中指出:

“物流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

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销售情报、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货销售,零配件供应、工厂及仓库的选址、物资采购、包装、退换货、废物利用及处置、运输及仓储等”。

Ø1985年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CALM:

CanadianAssociationofLogisticsManagement)定义物流“物流是对原材料、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成本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

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和内部流动。

Ø1994年欧洲物流协会(ELA:

EuropeanLogisticsAssociation):

“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及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的解释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

”来实现用户要求,以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活动。

Ø从上述介绍的物流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物流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反映出以下几个基本点:

Ø第一、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

Ø第二、物流概念与物流实践最早始于军事后勤,而“物流一词没有限定在商业领域还是军事领域。

物流管理对公共企业和私人企业活动都适用”。

(见DonaldJ.Bowersox1986出版《物流管理》)

Ø第三、物流无论从实物供应(PhysicalDistribution)还是后勤的内涵中都强调了“实物流动”的核心。

Ø第四、物流的功能主要以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信息等所构成。

Ø二、本书对物流概念的界定

Ø综合国内外不同的国家对物流概念的理解,本书将物流定义为:

“物质资料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以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

三、物流的标准用语

Ø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ofLogisticsManagement)是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物流协会,它认为Logistics比PhysicalDistribution包括的范围及涉及的活动更为广泛,早期的文献多使用PhysicalDistribution,后来PhysicalDistribution成了Logistics的一部分,logistics将研究视角定位在整个供应链上,Logistics成为物流的标准用语,文献研究表明,用Logistics代替PhysicalDistribution是科学的,符合物流学科和物流实践的发展,已被广泛接受。

Ø从PhysicalDistribution向logistics的过渡表明,物流理论实现了从一个狭小的应用领域(具体的流通领域或者军事领域)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一般的供应链)的飞跃,这对完善物流系统论的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PhysicalDistribution和Logistics的比较见下表

Ø四、物流概念的未来

Ø人们对物流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的。

人们用不同的眼光、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物流、解释物流,使物流的概念出现了多元化现象。

Ø未来的物流或许使今日的物流概念得到全面的革新,物流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展。

第二节物流的内涵

Ø一、物流中“物”和“流”的概念

Ø物流是由“物”和“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物流中的“物”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

即“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必须可以发生物理性位移。

Ø

(一)物流中的“物”通常与以下几个概念相关:

Ø

(1)物资。

泛指物质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

物资是“物流”中物组成部分。

Ø

(2)物料。

是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

生产企业中除最终产品之外,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X如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物等统称为“物料”,它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

Ø(3)货物。

是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

交通运输领域经营的对象分为“物”和“人”两大类,除“人”之外,“物”统称为货物。

它是物流中“物”的主要部分。

Ø(4)商品。

商品和物流的“物”是互相包含的。

商品中的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都是物流研究的“物”(即不包括无形商品和“不动品”)。

物流的“物”有可能是商品,也有可能是非商品。

Ø(5)物品。

有形物的通称。

Ø总之,物流中所称的“物”,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环节。

Ø

(二)物流中的“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

这种运动也称之为“位移”,而诸如建筑物、未砍伐的森林、矿体等因不发生物理性运动(尽管其所有权会发生转移)就不在物流的研究范畴之中。

但建造建筑物的材料、一经砍伐的树木、一经开采出来的矿物就成为物流的对象。

Ø物流中的流存在于流通领域,也存在于生产领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Ø

(1)生产领域的物流

Ø 无论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还是在电子商务下,生产都是商品流通之本,而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各类物流活动支持。

生产的全过程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便要求有相应的供应物流活动,将所采购的材料到位,否则,生产就难以进行;在生产的各工艺流程之间,也需要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过程,即所谓的生产物流,以实现生产的流动性;部分余料、可重复利用的物资的回收,就需要所谓的回收物流;废弃物的处理则需要废弃物物流。

可见,整个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系列化的物流活动。

Ø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压、缩短生产周期,保障了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

相反,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那无论电子商务是多么便捷的贸易形式,仍将是无米之炊。

Ø

(2)流通领域的物流

Ø在商流活动中,商品所有权在购销合同签订的那一刻起,便由供方转移到需方,而商品实体并没有因此而移动。

在传统的交易过程中,除了非实物交割的期货交易,一般的商流都必须伴随相应的物流活动,即按照需方(购方)的需求将商品实体由供方(卖方)以适当的方式、途径向需方(购方)转移。

Ø二、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Ø商流的概念

Ø以产品的所有权转移为前提,通过买卖活动而发生商品价值形式的变化,叫作商业流通,简称商流。

Ø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Ø商流和物流是商品流通活动的两个方面。

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互相结合,又互相分离。

(一)商流与物流的统一

Ø商流是物流的前提。

物流是商流的保证。

Ø在社会发展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间隔较小,可以直接接触,生产者在转让商品所有权的同时,也把商品实体转交给了消费者,此时,商流与物流是统一的。

Ø所谓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便是商流与物流统一的形象写照

(二)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Ø商流与物流产生分离究其根本原因世上流运动的基础?

a?

a资金,与物流运动的实体?

a?

a物资,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

Ø在商品交易中,也存在只有商流而没有物流的特殊现象。

Ø总之,物流和商流构成了商品流通的两大支柱。

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上述物流与商流合一的情形虽仍存在,但已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当今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增多,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的发展日新月异,商流与物流分离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Ø从图中可以看出订货信息流与资金流的流转路径为:

各零售商一批发商一制造商。

制造商得到有关订货信息后,根据自己的库存情况和生产能力进行回馈答复,而后通过银行间的结算系统完成商品所有权的转让。

商品流路径为:

制造商一批发商一各零售商。

然而,当制造商发货时发现:

零售商3、4、5与制造商的距离较近,所以物资的流转可以不经过批发商,而是本着就近的原则,由制造商直接将货物发往这三个零售商,其余两个零售商所需物资仍通过批发商转运。

这样,物资运动的总路程变短,装卸次数减少,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

Ø这只是一个简化的情形,在实际生活中,整个物流系统的规模异常复杂庞大,各个企业的业务流程也不尽一致,需要有专门的科学方法进行统筹分析、设计和优化,所以有必要将物流提升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

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

Ø

(1)物流在前,商流在后。

Ø物流在前,商流在后的分离形式主要有三种:

Ø①赊销。

赊销是指卖者预先将货物转给买者,经一段时间后取得相应货款的一种购销方式。

这种情形是物流在前、商流在后的分流形式。

Ø②先发货后付款的结算方式。

为了促销商品,打开市场,卖方有时采用先发货后付款的结算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买方具有一定的主动权,而卖方处于被动的地位,卖方首先发出货物一此时物流发生,当买方收到货物并对其数量、质量和型号进行验收确认,核实无误后才发出相应的货款。

买方付款时,可采用?

°信汇?

±或?

°电汇?

±的方式,将其开户行上的资金转移至卖方开户行的账户,此时商流发生;另一种常见的情形是:

卖方采用?

°托收承付?

±的货款结算方式,卖方首先将货物发出,此时物流发生,然后再凭运输凭证向其开户行办理托收货款手续,当买方收到货物经确认同意付款,而且买方账户上的款项已从其开户行转出,此时商流才算真正开始。

先发货后付款的结算方式属于物流在前、商流在后的分流形式。

Ø③分期付款。

在这种方式之下,买方首先支付部分货款,取得商品的所有权,然后通过延期或分期付款的方式将所余货款结清。

这种商业信用方式在当今社会非常流行,买方通常是消费者,如买车购房、购置大额耐用消费品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这种方式也可以看作是物流在前。

商流在后的分流形式。

Ø

(2)商流在前,物流在后。

Ø商流在前,物流在后的分离形式主要有两种:

Ø①预购。

预购和赊销正好相反,预购是指买者预先将货款支付给卖者,经一段时间后取得相应货物的一种购销方式。

这种情形是商流在前、物流在后的分流形式。

Ø②款到发货的结算方式。

为了避免结算风险,大多卖方企业采用款到后发货的结算方式。

这种方式下,买方预先支付全部或部分货款,卖方收到货款后才发货。

当买方付款行为发生时,买方取得了法律上的商品所有权,这时,商流发生了。

但是由于卖方收到货款有一定时日,物流的发生将延迟一段时间,从而形成了商流在前、物流在后的分流形式。

第三节物流的分类

Ø物流存在于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之中,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范围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物流。

所以,为了物流研究的需要,物流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志,进行不同的分类。

我们采取如下的分类:

Ø一、按作用分类

Ø二、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Ø三、按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Ø四、按物流活动范围和业务性质分类

Ø1.按物流研究范围的大小分类

按物流研究范围的大小,物流可分为宏观物流、中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Ø

(1)宏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

1)从物品的角度分,可以分为自然资源物流、能源物流、原料物流、材料物流、机电产品物流、日用工业品物流、日用农产品物流、医药产品物流、文化产品物流、废旧物品物流、垃圾物流和其他物流(包括特殊产品物流、军用物资物流)等十二大类。

2)从物流活动所属产业的角度分,可以分为第一产业物流(农业物流)、第二产业物流(工业物流和建筑物流)、第三产业物流(商业物流、服务业物流和军事物流)等,也可以根据各产业中的具体业态对物流活动作进一步的划分,如钢铁业物流、建材业物流、连锁业物流、餐饮业物流等。

Ø

(2)中观物流

中观也称为半宏观,中观物流是区域性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区域性物流,它是从区域上的经济社会来认识和研究物流。

Ø(3)微观物流

微观物流包括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也包括在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

Ø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Ø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可以把物流划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等。

Ø

(1)地区物流

Ø地区物流系统对于提高该地区企业物流活动的效率,以及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福利环境,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Ø

(2)国内物流

Ø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纳入国家的总体规划。

我国物流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物流系统的发展必须从全局着眼,对于因为部门分割、地区分割所造成的物流障碍应该通过有效的措施来清除。

Ø(3)国际物流

Ø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这种物流是国际间贸易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

Ø3.按物流业务活动的性质分类

Ø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可将其划分为4类:

Ø

(1)供应物流

Ø供应物流是指企业(包括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物质资料从生产者或中间商的供应开始,到购进来投入生产前的物流活动。

Ø

(2)生产物流

Ø生产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投入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开始,到半成品、成品或可出售制品入库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活动,也包括流通过程带有生产性的劳务所产生的物流活动,如包装、流通加工等的物流活动。

Ø(3)销售物流

Ø销售物流是指从企业成品库、流通仓库,或工厂分发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活动,包括生产上的直接销售和流通企业的销售。

Ø(4)回收和废弃物流

Ø回收物流是指生产消费过程和生活消费过程的可再利用物品在回收过程中所产生的物流活动。

Ø4.其他分类

Ø其他分类主要提到以下几种:

(1)自有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Ø自有物流,也称直接物流,是指生产或销售企业自己组建物流配送公司。

Ø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的供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来完成的物流运作方式。

(2)综合性物流和功能性物流

Ø专业化物流企业种类繁多,按照物流企业所完成物流业务范围的大小和所承担的物流功能,可将物流企业分为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综合性物流企业。

(3)集成化物流和非集成化物流

Ø按照物流集成化程度的不同,可将物流分为集成化物流和非集成化物流。

(4)在线物流和离线物流

Ø在线物流和离线物流是在电子商务这种新型商务模式下定义的,它是依据物流实现方式与互联网关系的不同来划分的。

Ø离线物流是相对于在线物流而言的,是指不属于电子化、数字化产品的实物商品的物流活动。

第四节物流活动的构成要素

Ø物流活动由物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物流情报等项工作构成。

上述构成也常被称之为“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

Ø一、包装活动

Ø包装包括产品的出厂包装,生产过程中制品、半成品的包装以及在物流过程中换装、分装、再包装等活动。

Ø包装大体可分为商品包装与工业包装。

Ø二、装卸活动

●装卸活动包括物资在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中进行衔接的各种机械或人工装卸活动。

●在全部物流活动中只有装卸活动伴随物流活动的始终。

Ø三、运输活动

Ø运输活动是将物品进行空间的移动。

物流部门依靠运输克服生产地与需要地之间的空间距离,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用。

Ø运输是物流的核心。

因而在很多场合,把它作为整个物流的代名词。

Ø四、储存活动

Ø储存活动也称为保管活动,是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的距离而形成的。

物品通过储存活动产生了商品的时间效用。

保管活动是借助各种仓库,完成物资的保管、保养、堆码、维护等工作,以使物品的使用价值下降到最小的程度。

Ø五、流通加工活动

Ø流通加工活动又称之为流通过程的辅助加工。

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实现物流的高效率所采取的使物品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功能。

Ø六、配送活动

Ø配送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物流活动。

Ø七、物流信息活动

Ø物流信息包括上述各种活动的有关的计划、预测、动态信息以及相关联的费用情况,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

对物流信息的管理,要求建立情报系统和情报渠道,正确选定情报科目和情报收集、汇总、统计、使用方法,以保证指导物流活动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现代信息采用网络技术、电子计算机处理手段,为达到物流的系统化、合理化、高效率化提供了技术条件。

第五节物流的作用

一、物流的效用

1、物流可以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

2、物流可以创造物品的时间效用

3、物流可以创造物品的形质效用

二、物流的作用

(一)物流在微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1.物流是企业生产连续进行的前提条件

2.物流是商流的必要条件

3.物流可以降低成本、创造利润

第五节物流的作用

(二)物流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1.物流是联结社会生产各个部门有机整体的纽带

2.物流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3.物流的改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通过物流的服务保障,企业以其整体能力来压缩成本和增加利润。

第二章物流管理

主要内容:

Ø2.1物流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Ø2.2如何进行物流管理

Ø2.3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2.1物流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Ø2.1.1物流管理的含义

Ø所谓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货物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2.1.2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

Ø

(1)从管理层次上看,物流管理的内容主要有方面:

Ø①物流战略管理:

企业物流战略管理就是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立场上,就企业物流的发展目标、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战略定位、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服务内容等问题做出整体规划。

Ø②物流系统的设计与运营管理:

作为物流战略制定后的下一个实施阶段,物流管理的任务是设计物流系统和物流网络,规划物流设施,确定物流运作方式和程序等,形成一定的物流能力,并对系统运营进行监控,及时根据需要调整系统。

Ø③物流作业管理:

在物流系统框架内,根据业务需求,制定物流作业计划,按照计划要求对物流作业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对物流作业的质量进行监控。

Ø

(2)从具体业务上看,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Ø①对物流活动各功能要素的管理:

物流活动的功能要素包括运输、仓储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七个方面。

Ø②对物流系统各要素的管理;物流系统的要素主要包括人、财、物、规章制度等内容。

Ø③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

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主要包括计划、质量、技术、服务、客户、营销、经济等。

2.1.2物流管理的三阶段

Ø上述管理内容的具体实施,按照进行的顺序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

Ø①物流计划阶段②物流实施阶段③物流评价阶段

①物流计划阶段

Ø①物流计划阶段——物流计划是为了实现想达到的目标所做的准备性工作。

首先,要确定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的先后次序。

其次,要分析研究在物流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影响,尤其是不利因素,并确定对这些不利因素的对策。

最后,要提出贯彻和指导实现物流目标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具体措施。

②物流实施阶段

Ø②物流实施阶段——物流计划确定以后,要把物流计划付诸实施。

物流的实施管理就是对正在进行的各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

它包括对物流活动的组织和指挥,对物流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对物流活动的调节等活动,因而在物流各阶段的管理中具有突出地位。

③物流评价阶段

Ø③物流评价阶段——物流评价是对物流实施后的结果与原计划的物流目标进行对照、分析过程。

可分为专门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

专门性评价是对物流活动中某一方面或具体活动作出的分析,如仓储中的物资吞吐数量完成情况、运输中的吨公里完成情况等;综合性评价是对某一管理部门或机构物流管理水平的全面分析,如仓库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运输部门的运输成本等。

Ø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曾为大学生出版了一本描述物流管理的小册子,名为《物流职业》。

其中介绍了七种物流工作,即:

库存管理经理、仓储和经营经理、业务管理经理(领导300名职工,负责材料、设备和存货管理与订单处理等业务工作)、业务管理分析与计划员、运输经理、用户服务经理和业务咨询。

2.2如何进行物流管理

Ø关于如何做好物流管理工作,这方面有很多理论原则和具体方法。

但简要地说,必须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战略,建立有效的管理组织,实行严格的物流成本控制、以顾客为核心。

2.2.1基本服务能力

Ø基本服务能力是指物流服务的基本水准,也是顾客服务最基本的三个方面:

可得性、作业绩效和可靠性。

可得性

Ø可得性对物流企业来说意味着拥有存货,能够不断地满足顾客的需要。

可得性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最基本的方法是按预期的顾客订货进行存货储备。

这需要对仓库的数目、地点和储存政策所组成的物流系统进行设计。

Ø可得性的衡量一般采用以下三个绩效指标:

Ø缺货频率—用于衡量一种特定的产品需求超过其可得性的次数。

是衡量存货可得性的起点。

Ø供应比率—用于衡量缺货的程度或影响大小。

Ø订货完成率—用于衡量物流企业完成顾客所预订的全部产品的时间。

Ø将以上三个衡量指标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判断、识别一个企业满足顾客期望的程度,成为评估适当的可得性水平基础。

作业绩效

Ø作业绩效表现为物流企业从顾客订货到产品交付使用的全过程。

一般通过速度、一致性、灵活性、故障恢复能力等来衡量。

Ø目标设计法是美国对交通规划评价中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也可以用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评价。

Ø目标评价法的框架由价值(Value)、目标(Goals)、任务(Objectives)、指标(Measuresofeffectiveness)、标准(Standards)五个层次组成。

Ø其中:

价值是服务对象的定位,目标是价值的定性描述,任务是目标的具体分解,指标是任务的定量描述,标准是指标的数值界定。

Ø一般情况下目标、任务、指标都可以是多个,而每个指标都对应一个标准,或分别表示现状值和目标值的两个标准。

其中“指标”项是评价的内容,英文直译为“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