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桥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6834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桂桥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吴桂桥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吴桂桥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吴桂桥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吴桂桥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吴桂桥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吴桂桥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吴桂桥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建设方案.docx

《吴桂桥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桂桥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建设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吴桂桥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建设方案.docx

吴桂桥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建设方案

吴桂桥煤矿有限公司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

 

二0一一年三月八日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步伐,提高建设标准,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简介

本矿井所属矿区为确山矿区,该矿区位于驻马店市确山县古城乡境内,主要有吴桂桥井田和安里井田。

吴桂桥井田中心西距京广铁路马庄车站6km,北距驻马店市12km。

京珠高速公路从井田中部穿过,交通十分便利。

井田地处华北冲积平原南缘,地形平坦,地势西高东低,标高68~82m。

井田往南10~15公里为贯山、金牛山等低山丘陵,呈北西-南东向分布,标高230-284米,属伏牛山脉大乐山东延余脉。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

矿井井田范围西起朱庄窑场,东至张教庄,最长7km;南起付庄、吴桂桥,北至杜庄,最宽3km,井田面积14.9573km2。

根据掌握的资料,井田水文地质属于复杂类型,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

煤层自然倾向性等级为Ⅲ级,自然倾向性属于不易自燃煤层。

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尘爆炸指数17.31%。

六大系统现状: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煤科总院重庆研究院型号KJ90N。

.

人员定位系统煤科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型号KJ69N;

消防防尘管路为108×4无缝钢管;

地面购置有LGFD185/337D型螺杆空气压缩机3台;

通讯系统为煤科总院重庆研究院型号JSY2000-06D通讯交换机1套;

安全避险配备有ZL60过滤式自救器1200台;

二、建设完善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的目标要求:

(一)、建设完善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速等动态监控,为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强化系统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完好,系统灵敏可靠。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值班、带班人员责任,监控系统中心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迅速采取断电、撤人、通知作业等应急处理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

(二)、建立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严格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做好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或具有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确保能够及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

进一步完善制度,发挥人员定位系统在定员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三)、建设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监督总局令第29号)要求,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

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在自救器所能提供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范围内建设避险硐室或救生舱。

(四)、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

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火灾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压风自救系统,设置供气阀门。

井下压风管路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

(五)、建设完善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置三通及阀门,在采掘作业地点和人员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供水阀门。

加强供水管路的维护,不得出现跑、冒、滴现象。

(六)、建设完善通讯联络系统。

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在主副井口、井底车场、井下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硐室和采掘工作面安设符合规定的电话。

井下避险硐室(救生舱)、水泵房、变电所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

积极推广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井下广播系统。

发现险情时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三、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规划和方案

我矿“六大系统”今年完成五个系统建设,共计投入资金224.59万元,紧急避险系统为2011年的重点规划项目。

其中安全监控系统,投入80.15万元;人员定位系统投入33.41万元;压风自救系统投入40.85万元;供水设施系统投入42.65万元;通讯系统投入27.53万元。

(一)安全监控系统

我矿现使用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为煤科总院重庆研究院生产的KJ90N型系统,KG9071A型低浓瓦斯传感器38台,备用13台同型号低浓瓦斯传感器,,GFW15型风速传感器6台,备用5台同型号风速传感器,GW50A型温度传感器9台,备用2台同型号温度传感器,GTH500B型一氧化碳传感器6台,备用16台同型号一氧化碳传感器,GQFO-1B台,备用1台同型号烟雾传感器,GT-LA型机电设备开停状态传感器27个,备用15台同型号开停传感器,KDG3K型远程控制开关11台,备用5台同型号远程控制开关,GFK40T型矿用风门开闭状态传感器6台,备用6台同型号风门开闭状态传感器,KG9501型矿用负压传感器1台,没有备用负压传感器,KJ90-F16型通用监控分站8台,备用2台同型号通用监控分站,KJ90-F8型通用监控分站10台,没有备用监控分站,KGU9901型水位传感器2台,备用2台同型号水位传感器。

存在问题:

服务器、主控、热备机设备配置较低,造成传输速度较慢、容易出现信息堵塞。

服务器与主控、热备机对时不准,造成储存数据有时不能达到24小时要求,客户机使用数量限制:

KJ90N采用共享文件的方式读取服务器端的数据,由于操作系统对共享连接数的限制,导致客户机的使用数量存在限制。

(二)人员定位系统

我矿选用煤科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KJ69N型矿用人员定位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地面监测主站、井下2个监测分站(监测分站数量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12个动态目标识别器、及按矿灯数量配备的900只无线编码发射器组成。

人员定位系统的主干电缆经办公楼机房避雷器由副井引至井下,井筒信号电缆为矿用阻燃光缆,井下主干信号电缆均采用4芯MHY型阻燃信号电缆。

系统功能:

(1)井下人员监测查询功能:

可实时查询当前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任一指定井下人员在当前或指定时刻所处的区域、任一指定井下人员本日或指定日期的活动踪迹;选定某一区域可以获得当前该区域的人员信息;选定某一分站接收探头可以获得经过该分站探头所有人员的时间信息(包括历史信息);可对特定的人员进行实时跟踪。

(2)统计考勤功能:

可具体显示每个下井人员确切的下井时间和上井时间。

并根据工种(规定足班时间)判断不同类别的人员是否足班,从而确定其该次下井是否有效。

在月统计报表中对下井时间、下井次数(有效次数)等分类统计,便于考核。

还可打印月考勤报表、任意时间段下井统计等有关报表。

(3)信息联网功能:

作为矿井信息管理系统网的信息源,可向信息系统网提供有关人员的实时和统计信息。

存在问题:

(1)通过设定下井时间,对下井超过一定时间的人员提示不能报警;在井下一些重要峒室、危险场合(如盲巷等)没有配备语音站,不能有效地阻止人员违章进入,不能将违章人员记录在案;特定危险区域超过规定的安全人数时不能自动报警,不能有效地阻止其他人员继续进入。

(2)发射器配备数量不足,损坏严重,维护非常困难。

我矿决定准备在2011年底对整套人员定位系统进行更换,2012年初正式投入使用。

(三)压风自救系统

吴桂桥煤矿地面主井南30m压风机房内装备有空压机,通过副井井筒对井下供风,压风实行双回路供风,确保矿井压风施救系统的可靠性。

井下主管路采用Ф159×5无缝钢管管路,主要沿轨道大巷敷设,从副井底敷设至南北翼轨道迎头,全长2.2km,在轨道巷顶部吊挂,离地高度不小于2.2m。

主管路在大巷内每隔100m预留一个分支三通,配备DN19球阀,用于大巷供风施救。

支线管路采用Ф108×4型号的管路,其中Ф108×4支管全长5.5km;分别通过各个联巷和车场敷设至皮带巷、回风巷和各个采掘头面,分支管路在巷道内每隔50m预留一个分支三通,配备DN19球阀,用于巷道的供风施救。

目前该系统除个别地点需增加压风自救装置以外,已可以实现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

(四)供水施救系统(洒水系统)

吴桂桥煤矿地面主井东侧设有供水池,通过主井井筒对井下供水,供水实行单回路供水,确保了矿井供水施救系统的可靠性。

井下主管路采用Ф108×4无缝钢管管路,主要沿轨道大巷敷设,从副井底敷设至南北翼轨道迎头,全长4.7km,在轨道巷顶部吊挂,离地高度不小于2.2m。

主管路在大巷内每隔100m预留一个分支三通,配备DN25球阀,用于大巷供水施救。

支线管路采用Ф108×4型号的管路,通过各个联巷和车场敷设至皮带巷、回风巷和各个采掘头面,分支管路在巷道内每隔50m预留一个分支三通,配备DN25球阀,用于巷道的供水施救。

但目前该矿供水施救系统中各个巷道内的DN25球阀和软管存在时间长、已老化、不灵敏的问题。

(五)通讯系统

调度电话选用JSY2000-06D型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安装在矿井调度室内。

地面主要负责人办公室、绞车房、通风机房、压风机房、变电所、机修车间等设电话分机;井下变电所、排水泵房、皮带机头尾、回采面顺槽、掘进面及局扇安装处等设本安电话分机。

在地面和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设置矿用选号式报警广播电话机,并以专线连接,构成电力直通电话。

救护队设与调度室直通的电话,并配备一套地面无线对讲系统。

综采工作面配备了ZK-2型通信、信号及控制装置,作为采煤工作面的运输机、转载机和破碎机控制及通讯设备。

下井通讯的主干电缆经副井井口房安全耦合器沿副井各各敷设两根30对矿用阻燃通信电缆至井底电缆分线盒,分线盒间设联络电缆,以确保井下电话用户的畅通和安全。

本矿井至附近电信电缆交接箱敷设一条50对电话电缆,以满足矿井对外通信联络的需要。

(六)紧急避险系统

1、我矿目前使用的是ZL60型过滤式自救器1200台,自救器使用人数是850人,自救器配备数为1200台,自救器配备率为141%,井下人员使用率为100%,自救器数量能够满足要求。

2、无避难硐室

我矿计划在主井底建设一个避灾硐室(长约4米,宽2米,高2米),2012年计划在独头巷道掘进时,每掘500米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或救生舱。

今年联系救生舱制造厂家,2011年完成本矿救生舱设计并预购置,最迟计划2013年初投入使用。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规划要求:

避灾硐室或救生舱,能够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和井下用水进入,并配备满足当班作业人员1周所需要的饮水、食品、,配备充足的自救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急救药品和照明设备,以及直通到地面调度室的电话,安装供风、供水管路并设置阀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我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我矿决定成立吴桂桥煤矿建设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统一领导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各项工作。

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负责日常工作。

各有关区队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落实分管责任人和具体分管部门,加大安全投入,科学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早建设、早使用,按照规定时限和要求全面完成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二)加大日常检查力度。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日常检查,做好系统维护和管理工作,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安全培训,每年至少开展1次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联合应急演练,充分发挥其避险作用;煤矿安全监察部门要按照职责,将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日常维护情况作为检查重点,并加大处罚力度。

(三)搞好工作协调。

矿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汇总全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工作进度,督促各有关单位落实工作措施;要定期通报工作进度,研究分析问题,重大问题及时提请矿领导小组研究解决。

矿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沟通情况,形成合力,扎实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四)加大安全投入。

煤矿要按照建设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需要,制定投资计划,从安全费用中足额提取专项资金并保证资金落实,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五)建立督导机制。

矿领导组织有关部门成立督导组,每季度对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督查。

(六)严格责任追究。

各级矿领导、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区队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落实责任。

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的,要从严进行处理。

(七)强化大众监督。

办公室加强对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附页

成立“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

陈长河

副组长:

谷勇陈玉华李均生胡新营

成员:

陈国强李自本张玉才孔令奇王长玉马栓林蒋云灵李宏举杨国立古君

具体分工:

(一)安全监控系统杨国立负责

(二)人员定位系统王长玉负责

(三)压风自救系统蒋云灵负责

(二)供水施救系统蒋云灵负责

(二)通讯联络系统王长玉负责

(二)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古君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