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6880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docx

中南大学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测量学》实验指导书

 

(适合非测绘专业)

 

二00五年六月

 

测量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前必须阅读有关教材及本实验指导书,初步了解实验内容、要求与步骤。

2、实验记录书写工整,不可潦草或涂改,并按规定填写实验组号、日期、天气、仪器名称及组员的姓名等。

3、各项记录必须于测量进行时立即记下,不可另以纸条记录,事后抄写。

4、记录者在记录数据时,应向观测者回报读数,以免记错。

5、数据要全,不能省略零位。

如水准尺读数1300,度盘读数

中的“0”均应全部填写。

6、记录数字若有错误,不得涂改,也不可用橡皮擦拭,而应在错误数字上划一斜杠,将改正之数记于其旁。

7、简单计算及必要的检验,应在测量进行时算出。

按四舍六入、五前单进双舍(或称奇进偶不进)的取数规则进行计算。

如数据2.3235和2.3245进位均为2.324。

8、实验结束时,应把实验结果交给指导教师审阅,符合要求并经允许,方可收拾仪器结束实验,并按实验开始时领取仪器的位置,归还仪器与工具。

9、实验完毕后要及时编写实验报告。

并在下次实验课前上交实验指导教师批阅。

测量仪器操作细则

1、测量仪器必须爱护,防止振动、日晒、雨淋,不应坐在仪器箱子上。

2、开箱提取仪器

1)先安置三脚架,将各架腿插入土中,使三脚架稳妥。

启箱取出仪器前应看清仪器在箱中的位置,以免装箱时发生困难。

2)从箱中取出仪器时,不可握拿望远镜,应双手握住基座或远镜望的支架,取出仪器后小心地安置在三脚架上,并立即旋紧仪器与三脚架的中心连接螺旋。

3、野外作业

1)仪器上的光学部分(如镜头等)严禁用手帕、纸张等物擦试,以免损坏镜头上之药膜。

2)作业时须握住支架转动,不得握住望远镜旋转,使用仪器各螺旋必须十分小心,用力要适度。

3)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平衡转动。

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

动作要准确、轻捷,用力要均匀。

4)仪器所在地必须时时有人,做到人不离仪器,并防止其他无关人员使弄仪器。

5)在太阳或细雨下使用仪器时,必须撑伞,特别注意仪器不得受潮。

4、搬移仪器

1)搬移仪器前应使望远镜物镜对向度盘中心。

若为水准仪,物镜应向后。

2)搬移仪器时先检查一下连接螺旋,必须一手握住仪器的基座或支架,一手抱住三脚架,竖向稳妥地搬移,不得横放在肩上或横抱在胸前以免损坏仪器,当距离较长时,必须装箱搬移。

3)搬移仪器时须带走仪器箱及有关工具。

5、使用完毕

1)应清除仪器及箱子上的灰尘、脏物和三脚架上的泥土,将基座的脚螺旋处于大致相同的高度。

2)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PS等电子测量仪器,在野外更换电池时,应先关闭仪器的电源;装箱之前,也必须先关闭电源,才能装箱。

3)松连接螺旋,卸下仪器装入箱子后,应该松开有关的制动螺旋。

4)箱门要关紧,并立即扣上门扣或上锁。

5)工作完毕应检点一切附件与工具,以防遗失。

6、其它工具

1)水准尺、花杆等木制品不可受横向压力,以免弯曲变形,也应该轻取轻放;切勿将仪器工具贴靠树上、墙上或电线杆上,以防跌损。

2)一切仪器工具必须保持完整、清洁,不得任意放置,并需由专人保管,小件工具如测钎、垂球等尤应防止遗失。

7、一切仪器工具若发生故障,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回报,不得自行处理,若有损坏,遗失应写书面检查,进行登记、酌情赔偿。

 

目录

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5

实验二普通水准测量………………………………………………7

实验三光学经纬仪的使用…………………………………………10

实验四水平角观测(测回法)……………………………………11

实验五视距测量……………………………………………………14

实验六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18

实验七图根导线测量………………………………………………20

实验八数字地籍测图的野外采集数据……………………………24

实验九数字地籍测图的内业成图…………………………………25

实验十建筑施工测量………………………………………………27

 

实验一:

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学时:

2学时

实验性质:

基础性实验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S3水准仪的构造,认识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整平和读数;

(3)能测定两点间高差。

二、仪器与工具

每四人一组,领取:

DS3级水准仪一台,单面水准尺一根,记录板一块,尺垫一个,测伞一把。

三、实验步骤

1、水准仪的安置与认识

(1)安置水准仪于A、B两点间(A、B相距约40~50米)。

松开架腿,按需调整其高度并旋紧螺旋固定之,打开三脚架,使其架头大致水平,踩实架腿。

打开仪器箱(注意仪器的放置),取出仪器安置在架头上,旋紧中心螺旋。

(2)认识仪器。

认识各部件的名称,了解各部件的作用与性能;认识水准标尺的分划注记。

2、水准仪的使用

(1)粗平。

通过旋转仪器的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2)瞄准。

用望远镜瞄准水准尺的步骤如下:

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十分清晰;转动望远镜,通过望远镜上的准星和缺口粗略瞄准标尺,旋紧制动螺旋;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水准尺分划十分清晰;旋转微动螺旋,精确瞄准水准尺(使水准尺像的一侧靠近十字丝纵丝);眼睛上下移动检查是否存在视差,并消除视差。

(3)精平。

调节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从目镜旁的气泡观察窗口中观察符合气泡的像是否符合,若符合表示气泡居中。

(4)读数。

DS3水准仪望远镜成像是倒像,水准尺要倒立。

读数时,从上往下数。

读取A点尺上读数,并记录。

同法读取B点尺上读数,记录。

3、计算A、B两点高差:

四、注意事项

(1)脚架要安置稳妥,高度适中,架腿螺旋要旋紧。

(2)每次读数前均要调节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居中。

(3)要注意消除视差。

(4)读数时,应以中丝读取,由小往大读取。

五、应交成果

(1)记录手薄;

班组:

观测者姓名、学号:

日期:

指导教师:

测站

点号

水准尺读数

高差

平均高差

后视

前视

(2)实验报告。

六、思考题

1、脚螺旋和圆水准器、目镜筒、准星和照门、对光螺旋、制动和微动螺旋以及微倾螺旋和水准管各部件的用途和用法?

2、水准仪操作的先后次序是什么?

 

实验二普通水准测量

学时:

2学时

实验性质:

基础性实验

一、目的与要求

(1)根据已知水准点测算待定点的高程;

(2)高程闭合差应

二、仪器与工具

每四人一组,领取:

DS3级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两根,记录板一块,尺垫两个。

三、实验步骤

选定一条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安置4~6测站(最好为偶数站以消除水准尺的零点差引起的误差)。

1、施测第一站,在已知水准点与转点1大约等距处安置水准仪并粗平,在水准点(后视点)上立尺,瞄准、精平、读取后视中丝读数a1;转动望远镜瞄准转点1(尺垫突起处)上标尺,瞄准、精平、读取前视中丝读数b1,记入手簿。

并计算高差h1=后视读数-前视读数=a1-b1,并记入表格。

2、变动仪器高度,再观测一次,仪器高度变化10cm以上,两次高差之差不超过5毫米,取其中数作为该站的高差并记录表格。

若超限,重新观测。

注意:

转点1不能移动。

3、施测第二站,将水准仪迁站至转点1与转点2大约等距处安置并粗平,瞄准、精平、读取转点1上标尺后视读数a2;转动望远镜、瞄准、精平、读取转点2上标尺前视读数b2,记入手簿,并计算高差h2。

同样变仪高再观测一次,取中数。

4、同法继续进行,直至返回原水准点(或另一水准点上),组成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

5、成果检核。

(1)计算检核

(2)计算高差闭合差,看是否符合要求,否则进行重测。

6、计算改正后高差以及待定点的高程。

四、注意事项

1)水准点和待定点上不要放置尺垫;

2)每站只能调节脚螺旋一次,每次读数前要调节水准管气泡居中;

3)读完后视读数仪器不能搬迁,读完前视读数尺垫不能动。

4)读数时,水准尺要立直。

五、应交成果

(1)记录手薄;

测站

点号

水准尺读数

高差

平均高差

改正后高差

高程

后视

前视

计算检核

∑h=

是否超限,若不超限则按与测站成正比分配

(2)实验报告。

六、思考题

1、转点在水准测量中的作用?

2、视差对观测有何影响?

如何消除?

 

实验三光学经纬仪的使用

学时:

2学时

实验性质:

基础性实验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J6级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和各部件功能;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照准、读数的方法;

3)要求对中偏差不超过3毫米,整平误差不超过一格。

二、仪器与工具

每四人一组,领取:

DJ6级经纬仪一台,花杆两根,记录板一块,测伞一把。

三、实验步骤

1、在指定点上安置经纬仪,并熟悉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经纬仪的操作。

(1)对中和整平。

①粗对中(平移三角架);

②精对中(脚螺旋);

③粗平(升降三角架);

④精平(脚螺旋);

⑤观察对中与整平的情况。

直至对中和整平都完成。

(2)瞄准。

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目标,转动目镜使十字丝清晰;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像清晰;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竖丝)的单丝平分,或被双丝夹在中央。

(3)读数。

调节反光镜的位置和读数显微镜,使度盘及分划尺的刻划清晰,读取读数,记入手簿。

3、转动照准部,瞄准目标A,读数,记入手簿。

4、顺时针瞄准目标B,读数并记入手簿。

5、计算水平角。

四、注意事项

1)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目标底部,目标较粗时,用双丝夹住,目标较细,用单丝平分。

2)读数时,分清水平度盘读数窗。

五、应交成果

1)记录手薄;

2)实验报告。

六、思考题

1、经纬仪对中整平的目的是什么?

2、水平角计算时(

),若B读数小于A读数时,其对应角度应为多少?

 

实验四水平角观测(测回法)

学时:

2学时

实验性质:

验证性实验

一、目的与要求

1)进一步掌握经纬仪的基本操作方法——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2)掌握用DJ6经纬仪进行测回法水平角观测的操作、记录和计算方法。

3)每位同学安置经纬仪一次并观测水平角一测回。

二、仪器与工具

每实验小组的仪器工具:

DJ6经纬仪(含脚架)1台,测伞1把,标杆(花杆、测钎)2支,记录板(含记录纸)1块。

三、实验步骤或方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

1、准备工作

①按要求在地面点(B)安置经纬仪和树立目标(距测站30~40米)。

②根据本组人数进行水平度盘配置,设本组人数为n,则初始观测瞄准起始方向时应配置的度盘读数依次为0°、

……

2、观测

①上半测回:

盘左位置照准目标A,读数a左;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照准目标C,读数c左;

②下半测回:

盘右位置照准目标C,读数c右;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照准目标A,读数a右。

3、计算

   

   

时,

4、示例

测站

测回

盘位

目标

水平度盘

水平方向值读数

º′″

水平角

半测回值

º′″

一测回值

º′″

各测回平均值

º′″

B

1

盘左

A

00118

494854

494836

494839

C

495012

盘右

A

1800148

494830

C

2295018

2

盘左

A

900224

494848

49 48 42

C

1395112

盘右

A

2700218

494836

C

3195054

四、注意事项

1)安置经纬仪时,与地面点的对中误差应小于3mm。

2)瞄准目标时,应尽量瞄准目标底部,以减少由于目标倾斜引起水平角观测的误羌。

3)同一测回观测时,切勿碰动度盘变换手轮,以免发生错误。

4)观测过程中,若发现水平盘水准管气泡偏移超过2格时,应重新安置仪器(对中、整平),并重测该测回。

五、应交成果

(1)记录表

测站

测回

盘位

目标

水平度盘

水平方向值读数

º′″

水平角

半测回值

º′″

一测回值

º′″

各测回平均值

º′″

B

(2)实验报告。

六、思考题

1、影响水平角测量的误差因素中,哪些可以由盘左盘右取平均值的方法来消除?

2、设经纬仪的对中误差为2mm,若水平角的两条边的边长均约为40m,试问此对中误差对约180°的水平角将引起多大的误差?

3、设目标偏心误差为2mm,试问此误差对边长为40m的水平方向将引起多大的误差?

 

实验五视距测量

学时:

2学时。

实验性质:

基础性实验。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竖直角的观测及计算方法。

(2)掌握视距测量的操作方法及计算方法。

二、仪器与工具

J6级经纬仪1台,视距尺1根,2M小钢尺1把,计算器(可编程序)1个(自备),记录板1块。

三、实验步骤或方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

1、竖直角测量

1)在某测站点A安置仪器,对中、整平;在另一点B处竖立花杆。

2)盘左位,转动照准部及望远镜,使十字丝中丝切花杆B标记处(或顶点)或附近房顶的避雷针顶点。

3)调节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4)读取竖盘读数L,记入表格,并计算竖直角αL(αL=90°-L(顺时钟刻划))。

5)盘右位,用中丝切准同B目标的同一部位。

6)重复第3)步。

7)读取竖盘读数R,记入表格,并计算竖直角αR(αR=R-270°(顺时钟刻划))。

8)计算竖直角平均值和指标差

α=

(αL+αR)

X=

(L+R-360°)

注意:

若指标差|X|≥60″,则经纬仪需要校正,使其指标差不超限。

2、视距测量

1)仍在某测站点A安置仪器,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i(桩顶至仪器横轴中心的高度,读到厘米位即可),假定测站点地面高程为H0。

2)选择若干个地形点,在每个点上立水准尺,仪器盘左位瞄准水准尺,依次读取上下丝读数、中丝读数v(为计算方便,可取与仪器高相等,即i=v),记入表格相应栏中;

下丝与上丝之差称为视间距l=l2-l1,视距为kl(k为仪器常数,通常取100)。

为了加快视距读数,调节望远镜的微动螺旋使上丝(或下丝)对准整刻划,自上丝(或下丝)向下丝(或上丝)直接读出视距读数,如上下丝之差为12.3cm,则视距为12.3m,记入表格中。

3)调节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L,记入表格并计算出竖直角。

4)计算水平距离和高差,水平距离:

DAB=klcos2α(取至厘米位)和高差:

hAB=DABtgα(取至厘米位).

若地面两点间高差较小,则可使视线水平,即盘左读数为90º。

具体操作步骤是:

首先调节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再旋转望远镜微动螺旋,使90°刻度线与指标线重合,此时,望远镜给出一条水平视线。

在尺子上读取上中下丝读数,记为l1′、v′和l2′,求出视距间隔:

l′=l2′-l1′,计算水平距离:

DAB′=k.l′和高差:

h′AB=i-v′。

四、注意事项

(1)测竖直角时一定要用中丝切同一目标同一部位。

(2)读竖盘读数时注意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3)视距尺要立直,切忌前俯后仰,一保证视距精度。

(4)记录应保持干净、整洁,计算应准确。

五、应交成果

(1)记录数据

竖直角观测记录表

仪器型号:

班组:

观测者姓名、学号:

记录者:

日期:

指导老师: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竖盘读数(°′″)

指标差(″)

竖直角(°′″)

备注

经纬仪视距测量记录

测站名称:

       测站高程:

仪器高:

班组:

      

观测者:

记录者姓名、学号:

日期:

指导老师:

点号

视距读数

视距(m)

中丝读数(m)

竖盘读数(°′″)

竖直角(°′″)

平距(m)

高差(m)

高程(m)

上丝

下丝

(2)实验报告。

六、思考题

(1)观测竖直角采用盘左、盘右观测的目的是什么?

(2)经纬仪能像水准仪那样提供一条水平视线吗?

如果能,该如何做?

若某DJ6经纬仪竖盘指标差为-24″,则竖盘读数为多少时才是一条水平视线?

 

实验六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学时:

2学时。

实验性质:

验证性实验。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全站仪的基本结构与性能及各操作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了解全站仪的操作界面,键盘上各按键的名称及其功能、显示符号的含义;

(3)掌握全站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仪器与工具

全站仪1台,脚架1个,带棱镜的对中杆1根,测伞1把。

三、实验步骤或方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

1.全站仪的安置

(1)在实验场地上选择一点作为测站,另一点安置棱镜。

(2)将全站仪安置于测站点上,对中、整平(详细内容参考经纬仪的安置)。

2.全站仪的认识与功能介绍

(1)全站仪的开机。

按“ON”键开机,将仪器初始化,即松开望远镜的制动螺旋和水平制动螺旋,旋转望远镜和照准部一周。

若仪器给出“X补偿超限”信息,说明仪器没有整平,重新整平即可。

(2)全站仪的基本结构及各操作部件的介绍。

参照仪器实物。

(3)全站仪操作界面的认识。

了解全站仪的操作界面上各按键的名称及其功能、显示符号的含义。

参照仪器实物。

(4)全站仪的功能介绍

全站仪的基本测量功能有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坐标测量,还可以利用全站仪进行放样测量以及应用测量(如,悬高测量、对边测量等)。

3.全站仪的使用

练习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等基本工作。

(1)角度测量

①在角度测量模式下,盘左瞄准目标A,按置零键,使水平度盘读数显示为0°00′00〃,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目标B,读取显示读数。

②盘右瞄准目标B,读取读数,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目标A并读取读数。

③如果测竖直角,可在读取水平度盘的同时读取竖盘的显示读数。

(2)距离测量

在距离测量模式下,设置好棱镜常数与大气改正值等参数,照准棱镜中心,按测量键,当听到仪器嘀嗒嘀嗒的响声后,距离值则显示出来。

斜距和平距通过操作键互换显示。

具体按键参照仪器实物。

对于博飞全站仪再按一次测量键就显示平距;南方全站仪在测距界面按HV软键即可;苏一光全站仪通过按操作界面的三角形符号键即可。

(3)坐标测量

进行坐标测量前,需设置测站坐标、仪器高、棱镜高以及后视点坐标(南方和博飞可以设置后视方位角)等参数。

①在坐标模式下,输入测站点及后视点坐标,以及仪器高、棱镜高。

②瞄准棱镜中心,按测量键,嘀嘀嗒嘀嗒的响声后,得出棱镜点的坐标。

四、注意事项

(1)盘左盘右瞄准目标时,一定要瞄准同一目标同一部位。

(2)全站仪是目前价格昂贵的先进测量仪器之一,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十分注意爱护仪器,操作仪器螺旋时,必须注意力度。

(3)在安装和拆卸仪器时,一定要一手握仪器,一手操作中心螺旋,

必须及时将中心螺旋旋紧。

(4)在阳光下使用全站仪测量时,一定要撑伞遮掩仪器,严禁用望远镜对准太阳等强光源。

(5)禁止用手触摸仪器镜面反光镜面。

(6)在装卸电池时,必须先关断电源。

(7)迁站时,即使距离很近,也必须取下全站仪装箱搬运,并注意防震。

五、应交成果

(1)每人上交全站仪测量记录表1份。

 全站仪测量记录表

仪器号码:

班组:

观测者姓名、学号:

日期:

指导老师:

测站

测回

仪器高/m

棱镜高/m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角观测

°′″

竖直角观测

°′″

距离高差

观测

坐标测量

水平度

盘读数

方向值

或角值

竖直度

盘读数

竖直角

斜距

/m

平距

/m

高差

/m

x

/m

y

/m

H

/m

(2)实验报告。

六、思考题

1、试述全站仪的优点。

2、为什么全站仪对准强光源,会损坏仪器?

3、如何用全站仪测定点的坐标?

实验七图根导线测量

学时:

4学时

实验性质:

综合性实验

一、目的与要求

1)进一步掌握用DJ6经纬仪进行测回法水平角测量的方法。

2)掌握全站仪测量水平距离的方法。

3)掌握图根导线的选点、施测和内业计算方法。

4)边长(平距)用全站仪往返测量,相对误差应小于1/4000;转折角用经纬仪测量一测回,上下半测回较差不大于30″;角度闭合差

(n——为转折角的个数)。

二、仪器与工具

每实验小组的仪器工具:

DJ6光学经纬仪(含脚架)1台,测钎(花杆)3根,木桩6个,小铁钉6个,铁锤1个,记录板(含记录纸)1块,测伞1把。

每班的仪器工具:

全站仪(含脚架)2台,单棱镜(含基座、脚架)4个。

三、实验步骤或方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

1、选点

在指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