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671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3.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7页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1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报告.doc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报告

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研发项目》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报告

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5月20日

77

编制说明

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及其材料、含氟材料的研发、销售。

公司拟投资500万元于若水路388号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D栋606室建设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含氟锂盐研发测试新建项目。

本项目仅为锂盐的研发,不涉及生产,研发规模属于小试,年开展研发项目二氟草酸硼酸锂1kg、双草酸硼酸锂1kg、甲基氟代二氟丙二酸硼酸锂1kg、双甲基氟代丙二酸硼酸锂1kg、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醇1kg。

本项目现已获得苏州工业园区行政审批局审批,项目备案号为:

苏园行审备[2020]84号。

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研发新建项目租赁的研发楼(研发用地)占地面积为259m2,建筑面积为259m2,总建筑为九层,项目位于六层。

企业员工共5人,年工作250天,实行一班制,每班8小时,年运行2000小时。

工作场所布置主要为办公区域、中央实验台、通风柜、药品柜、防爆柜、危废暂存点。

办公区与实验区采用防火材质墙面隔开,研发实验室设有防渗地面,可有效放置化学品渗漏,不会直接进入外环境。

研发区和检测区安装监控系统,可实现24小时在线监控。

由于项目实验过程中使用了一些电气设备,化学药品等,主要存在火灾、爆炸、中毒、触电、机械伤害等潜在事故危险。

为了贯彻和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我公司成立工作组对研发工艺、原辅材料、设备、平面布置方案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编制了该项目的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报告。

目录

编制说明 I

1综合分析目的、依据和范围 1

1.1综合分析目的 1

1.2综合分析依据 1

1.2.1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 1

1.2.2主要标准和规范 3

1.3综合分析范围 5

2建设项目概况 6

2.1建设单位概况 6

2.2建设项目概况 6

2.2.1项目选址 7

2.2.2总平面布置及主要建(构)筑物 11

2.2.3运营期实验流程简述 14

2.2.4建设项目涉及的主要原辅材料名称、数量、储存及理化特性 23

2.2.5建设项目选用的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名称、型号(或者规格)、数量 27

2.2.6建设项目配套和辅助工程名称 29

3项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31

3.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特性分析 31

3.2实验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 73

3.3物料储存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75

3.4人的因素造成的危险 75

3.5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爆炸、火灾、中毒、灼烫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76

3.6建设项目作业过程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亡的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76

3.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76

4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分析 79

4.1建设项目选址、行政许可符合性 79

4.1.1建设项目选址符合性 79

4.1.2建设项目行政许可符合性 79

4.2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符合性 79

4.2.1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 79

4.2.2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安全间距的符合性 80

4.3项目平面布置符合性 80

4.4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的影响 81

4.5主要技术、工艺或者方式和装置、设备、设施及其安全可靠性 82

4.6配套和辅助工程能否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情况 83

5安全对策措施 85

5.1平面布置及建筑物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85

5.2设备、设施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92

5.3消防设施的安全对策措施 94

5.4物料使用、储存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96

5.5职业危害的安全对策措施 99

5.6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的安全对策措施 100

5.7电气的安全对策措施 102

5.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安全对策措施 104

5.9建筑内部装修的安全对策措施 105

5.10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105

5.10.1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105

5.10.2事故应急救援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109

6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分析结论 111

1综合分析目的、依据和范围

1.1综合分析目的

开展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是为了提高建设项目的安全程度,从源头上促进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的安全,做好项目建设前的预测、预防工作,贯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安全生产。

本综合分析以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标准为依据,对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研发项目》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等进行分析,对建设工程潜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

本综合分析将识别建设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对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合理的安全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并最终得出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结论。

为提高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度和安全管理水平方面,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避免事故的安全对策措施,为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决策参考和设计依据。

1.2综合分析依据

1.2.1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014年12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9年5月1日实施;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4号修改,2013年12月7日施行;

4)《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5号,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5)《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第586号令,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2011年1月8日修正版)》国务院令第588号;

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3号, 根据2015年5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0号修改;

8)《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

10)《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80号令修订,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2011]第140号令;

12)《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10部/局2015年第5号公告,2015年5月1日实施;

13)《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

14)《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年版);

1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

1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

1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12号;

18)《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2013]第24号令,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19)《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2012]119号,自2012年11月1日实施;

20)《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2010]36号令,[2015]77号令修改;

21)《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2000]第81号令;

2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68号;

23)《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质检总局[2009]第117号令;

2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

25)《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

26)《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2016年7月29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10月1日施行;

27)《江苏省消防条例》2003年4月21日第三次修正;

28)《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苏安监[2007]196号;

1.2.2主要标准和规范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

7)《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8)《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10)《安全色》GB2893-2008;

11)《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12)《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13)《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

14)《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17;

15)《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1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18)《交流电气装置接地规范》GB50065-2011;

1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T5001-2009;

2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

2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2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

24)《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25)《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2013;

26)《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2013;

27)《毒害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2013;

28)《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

29)《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2009;

30)《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1-2015;

31)《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2010;

3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33)《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34)《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

3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

3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37)《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

38)《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JGJ91-93。

1.3综合分析范围

本综合分析范围仅限于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研发项目》,对项目周边环境、平面布置方案、实验过程、设备设施、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等进行分析论证,对项目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消除或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本项目所涉及的环境保护、消防、危险化学品厂外运输等方面的内容,应严格执行国家、政府部门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规定和标准。

2建设项目概况

2.1建设单位概况

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05月29日,注册住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若水路388号,公司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经营范围:

“研发、分装、销售:

生化检测试剂(不含危险品)、生化检测仪器、医药中间体、化工助剂(不含危险品)、生物缓冲剂、耗材,并从事相关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57万元,本项目租赁苏州工业园区若水路388号D203室用于实验室研发项目。

公司员工人数为10人,年工作日250天,实行常日班八小时工作制。

2.2建设项目概况

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04月18日取得《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化检测试剂研发新建项目》环评批复(档案编号002147300),原项目地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长阳街415号,由于该地址厂房消防不符合项目落户需求,因此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停止在长阳街415号建设实验室研发项目,决定将实验室进行搬迁。

搬迁地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若水路338号D203室,并在在2018年06月07日取得苏州工业园区行政审批局备案(苏园行审备[2018]197号)。

租赁的研发楼(研发用地)占地面积为478m2,建筑面积为478m2。

总建筑为9层,项目位于第2层。

二层的布置主要为办公区域、中央台、通风柜、实验室、天平室、检测室、干燥间、样品室、药料暂存室、易制爆存放室、易制毒存放室、剧毒品存放室、危废暂存点。

办公区与实验区采用防火墙和防火门隔开,研发实验室设有防渗地面,可有效收集泄漏的化学品,不会直接进入外环境。

研发区和检测区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可监测可燃气体甲醇、乙醇浓度并报警。

2.2.1项目选址

1)企业地理位置

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建实验室研发项目租赁苏州工业园区若水路388号D203室。

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

2)企业周边环境

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南角,园区北侧为纳祥路,路北为生命之源广场,南侧约30m为若水路(路宽22m)。

东侧为东平街(路宽12m),路东为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园区设置了3个出入口,有2个货物出入口朝北设置,出入口为纳祥路。

主入口朝南设置,出入口为若水路,交通便捷。

本公司D栋建筑北侧23.5m为产业孵化研究楼F,产业孵化研究楼E与D-2通过连廊进行连接,连廊长度为17m。

西侧约63m处为办公楼,距离东侧东平街约35m,距离南侧若水路约50m,园区四周设置宽约4~6m的环形消防车道。

项目周边环境见图2-2。

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图2-1项目地理位置

图1-1地理位置图

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产业孵化研究楼D-2

35m

22m

若水路

东平街

50m

63m

办公楼

17m

23.5m

12m

产业孵化研究楼F

产业孵化研究楼E

图2-2项目周边环境图

图1-2项目周边环境图

空地

2.2.2总平面布置及主要建(构)筑物

1)建设项目主要建(构)筑物见表2-1。

表2-1建设项目的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占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层数

火灾类别

耐火等级

建筑分类

备注

1

研发楼

1848

15538.09

9

二楼高层公共建筑

其中:

本公司租赁第二层局部,建筑面积为478m2

2)总平面布置

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建实验室位于D栋建筑物内第2层,主要呈长方形结构,东西长约30m,南北宽约15m。

二层的布置主要为办公区域、中央台、通风柜、实验室、天平室、检测室、干燥间、样品室、药料暂存室、易制爆存放室、易制毒存放室、剧毒品存放室、危废暂存点。

办公区与实验区采用防火墙和防火门隔开隔墙全部采用石膏板隔墙,原有建筑的隔墙也是石膏板的,隔开的门使用的也是普通木门不是防火满

,研发实验室设有防渗地面,可有效收集泄漏的化学品,不会直接进入外环境。

研发区和检测区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可监测可燃气体甲醇、乙醇浓度并报警。

总平面布置见图2-3。

实验室平面布置见图2-4。

图2-3项目平面布置图

图1-3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苏州固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图2-4实验室平面布置图

2.2.3运营期实验流程简述

1)3,3',5,5'-四甲基联苯胺

(1)工艺流程图:

4-溴-2,6-二甲基苯胺、10%氢氧化钠溶液

甲酸、水合肼、钯碳(催化剂)

加药,搅拌

加热至75℃,反应

抽滤

S1-1

萃取

二氯甲烷

S1-2

干燥

无水硫酸钠

抽滤

旋转蒸馏

二氯甲烷

(回用至萃取)

加热

乙醇

G1-1二氯甲烷、L1-1

冷却结晶

抽滤

S1-3、L1-3

干燥

成品

S1-4

干燥纸

G1-2乙醇

滤液

下层二氯甲烷层

滤液

浓缩余液

L1-2

检测

G1-3甲醇

L1-4、S1-5

图2-53,3',5,5'-四甲基联苯胺研发工艺流程图

(2)工艺说明:

加药,搅拌:

向玻璃反应器中加入一定比例的4-溴-2,6-二甲基苯胺、10%氢氧化钠溶液、甲酸、水合肼和钯碳(催化剂),打开自动搅拌器搅拌均匀。

加热至75℃,反应:

打开恒温水浴锅加热(电加热),温度上升至75℃左右,4-溴-2,6-二甲基苯胺、甲酸和水合肼在碱性条件、钯碳催化作用下反应得到产品,反应原理如下:

抽滤:

反应完毕用抽滤瓶抽滤,去除催化剂钯碳(钯碳不溶解,为固体),该工序有固废S1-1产生,主要为废滤纸(含钯碳)。

萃取:

向滤液中倒入一定量的二氯甲烷进行萃取,二氯甲烷使用过程中,极少量二氯甲烷挥发产生废气G1-1。

萃取后溶液分上下两层,产品进入下层的二氯甲烷层,上层废液形成固废L1-1。

干燥:

向二氯甲烷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溶液中的水分。

抽滤:

用抽滤瓶抽滤,去除固体(水合硫酸钠),该工序有固废S1-2产生,主要为废滤纸、废滤渣(水合硫酸钠)。

旋转蒸馏:

滤液用旋转蒸发仪蒸馏,蒸出的二氯甲烷经自来水间接冷凝后可直接倒入分液漏斗进行萃取,产品进入浓缩余液。

旋转蒸馏采用真空泵抽真空,真空泵类型为循环水式,采用水提供动力,水中溶解了一定量的废气,COD较高,产生真空泵废液L1-2。

加热:

向浓缩余液中加入乙醇,该过程极少量乙醇挥发产生废气G1-2,打开恒温水浴锅加热(电加热),浓缩余液充分溶解。

冷却结晶:

自然冷却结晶,析出固体。

抽滤:

结晶完毕用抽滤瓶抽滤,得到固体粗品,该工序有废滤纸S1-3、废滤液L1-3产生。

干燥:

固体粗品用干燥纸包裹好放入烘箱中干燥,干燥纸取下成为固废S1-4。

检测:

干燥后经过一系列的质量检测控制合格即为成品,该工序有甲醇废气G1-3、检测废液L1-4、废玻璃试管S1-5产生。

检测工序:

用全自动电位滴定仪检测产品含量,该工序产生有机废液;用液相色谱仪检测产品纯度,有甲醇、乙腈、水的混合废液产生;用微机熔点仪检测产品的熔点,有一次性废玻璃试管产生;用KF水分测定仪检测产品中所含水分,有卡尔费休试剂废液产生;使用比色法检测产品的外观,有废液产生;用浊度仪检测产品的溶解性,有废液产生;使用pH计检测产品的pH值,有废液产生。

2)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

(1)工艺流程图:

3,3',5,5'-四甲基联

苯胺粗品、盐酸

加热溶解

褪色

抽滤

活性炭

搅拌

盐酸

冷却结晶

洗涤

S2-3、L2-2

抽滤

S2-1

干燥

盐酸

S2-4

干燥纸

滤液

抽滤

S2-2、L2-1

G2-2HCl

G2-3HCl

G2-1HCl

检测

成品

G2-4甲醇

L2-3、S2-5

图2-63,3',5,5'-四甲基联苯胺盐酸盐研发工艺流程图

(2)工艺说明:

加热溶解:

向玻璃反应器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盐酸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粗品,盐酸使用过程中,少量盐酸挥发产生废气G2-1。

打开搅拌器搅拌均匀,打开恒温水浴锅加热(电加热)使粗品充分溶解并反应,溶液呈现微黄色,反应原理为:

褪色:

加入少量活性炭使粗品溶液褪色。

抽滤:

褪色完毕用抽滤瓶抽滤,产品进入滤液中,该工序有固废S2-1产生,主要为废滤纸(含废活性炭)。

搅拌:

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搅拌均匀。

盐酸使用过程中,少量盐酸挥发产生废气G2-2。

冷却结晶:

自然冷却结晶析出固体。

抽滤:

结晶完毕用抽滤瓶抽滤,得到盐酸盐粗品,该工序有废滤纸S2-2、废滤液L2-1产生。

洗涤:

用盐酸对粗品进行洗涤。

盐酸使用过程中,少量盐酸挥发产生废气G2-3。

抽滤:

洗涤完毕用抽滤瓶抽滤得到产品,该工序有废滤纸S2-3、废滤液L2-2产生。

干燥:

固体产品用干燥纸包裹好放入烘箱中干燥,干燥纸取下成为固废S2-4。

检测:

干燥后经过一系列的质量检测控制合格即为成品,该工序有甲醇废气G2-4、废液L2-3、废玻璃试管S2-5产生。

检测工序同“3,3',5,5'-四甲基联苯胺检测工序”。

3)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

(1)工艺流程图:

5-氯-2-硝基苯甲酸、10%氢氧化钠

硫化钠溶液、碘化钾-碘溶液

加热,反应

析出产品

纯水

抽滤

恒温溶解

析出产品

S3-2、L3-2

抽滤

盐酸

干燥

成品

乙酸

干燥纸

S3-1、L3-1

滤渣

S3-3

G3-1HCl

G3-2非甲烷总烃

检测

G3-3甲醇

L3-3、S3-4

图2-7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研发工艺流程图

(2)工艺说明:

加热,反应:

向玻璃反应器中加入一定比例的5-氯-2-硝基苯甲酸、10%氢氧化钠、硫化钠溶液和碘化钾-碘溶液,打开搅拌器搅拌均匀,打开恒温水浴锅加热至50℃(电加热)反应,反应原理为:

Na2S+

析出产品:

由于产品是溶于酸碱而不溶于中性溶液,反应完毕后加入盐酸中和掉氢氧化钠,溶液呈中性,析出固体产品。

盐酸使用过程中,少量盐酸挥发产生废气G3-1。

抽滤:

用抽滤瓶抽滤,得到固体产品,该工序有废滤纸S3-1、废滤液L3-1产生。

恒温溶解:

向固体产品中加入乙酸,打开恒温水浴锅加热至50℃(电加热),固体溶解。

乙酸使用过程中,少量乙酸挥发产生废气G3-2。

析出产品:

加入一定量纯水,稀释乙酸溶液的弱酸性,溶液呈中性,析出固体产品。

抽滤:

用抽滤瓶抽滤,得到固体产品,该工序有废滤纸S3-2、废滤液L3-2产生。

干燥:

固体产品用干燥纸包裹好放入烘箱中干燥,干燥纸取下成为固废S3-3。

检测:

干燥后经过一系列的质量检测控制合格即为成品,该工序有甲醇废气G3-3、废液L3-3、废玻璃试管S3-4产生。

检测工序同“3,3',5,5'-四甲基联苯胺检测工序”。

4)3-氨基苯二甲酰肼:

(1)工艺流程图:

乙酸、乙酸酐

3-硝基邻苯二甲酸

溶解

冷却结晶

水合肼

S4-2

抽滤

溶解

抽滤

乙酸

析出固体

抽滤

铁粉

S4-1、L4-1

S4-3、L4-2

恒温反应

溶解

反应

冷却结晶

S4-4

抽滤

S4-5、L4-3

抽滤

NaOH溶液

盐酸

浸泡清洗

滤液

1%乙酸钠

抽滤

S4-6、L4-4

干燥

成品

S4-7

干燥纸

G4-2HCl

G4-1非甲烷总烃

检测

G4-3甲醇

L4-5、S4-8

图2-83-氨基苯二甲酰肼研发工艺流程图

(2)工艺说明:

溶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