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7633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1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4 地理计算题突破.docx

高考地理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专题04地理计算题突破

2013年高考地理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专题04地理计算题突破

近年考试试题中的地理综合计算题,从解题思维过程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提供信息材料,运用教材中相关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加以计算;二是提供信息材料和计算公式(

教材中未涉及的计算方法)来计算。

具体有以下四种类型。

1.图形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大多以示意图或统计图的形式展示地理信息,要求考生从图中提取有效数据信息,运用地理规律、原理,计算出相关的地理结论;并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判断、评价相关地理信息。

2.表格型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以表格形式展示地理数

据信息,要求考生从表格中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运用地理概念、原理,通过数据的计算来分析、判断、评价相关的地理事物。

3.图表结合型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以图像和表格相结合的形式提供地理数据信息,要求考生从图、表格中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运用地理规律、原理通过数据的计算来分析、判断、评价相关的地理事项,是上述两种题型的综合。

4.文字材料型综合题该试题以文字形式展示有关地理计算信息,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或材料中提供的有效计算信息加以计算得出正确的数据;或根据所得的相关数据推断地理结论。

今后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提取试题中各类图文资料的地理信息,并对其做出判断和思考,明确考查的知识和能力范围;②调动运用有关的地理规律、原理,回忆出能达到试题结果的计算公式;③调用相关公式,结合试题材料和要求,通过一定的运算,求出各种地理数据。

【难点突破】

难点1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计算

1.(2012·课标全国文综,10

~11)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

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据此完成

(1)~

(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难点2 地球自转运动的时间计算

2.(2012·广东文综,6)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

20、6:

20、7:

20、8:

20。

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

05°E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

春分日,各地日出地方时均为6:

00。

105°E日出地方时为6:

00计算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7:

00。

丙地日出北京时间7:

20与7:

00最接近,故C项正确。

3.(2012·海

南地理,19)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

甲地经度为15°E。

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

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甲地时间为(  )。

A.5日5时20分    B.6日6时20分

C.6日5时20分    D.5日6时20分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区时计算。

15°E位于东一区,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通过计算可知东一区区时为6日6时20分。

注意计算过程中是否需要日期增减。

难点3 地球公转运动的计算

4.(2012·山东文综,6)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

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题。

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从题中材料可知,从P地出发的日期大约为2月21日,距春分(3月21日)一个月,昼长为11小时;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P地昼长为12小时,由此可见,出发日和春分时间相差1个月,昼长相差1小时;4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其时间和春分也相差一个月,故推出,返回P地时,P地昼长约为13小时,故C正确。

5.(2012·浙江文综,11)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α,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

若H等于α,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  )。

A.21.5°至68.5°    B.11.5°至68.5°

C.21.5°至78.5°    D.11.5°至45°

难点4 人文地理计算

6.(2012·福建文综,8~9)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

读图,回答

(1)~

(2)题。

(1)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2)该河最有可能是(  )。

A.塔里木河    B.松花江    

C.淮河    D.珠江

答案:

(1)C 

(2)A 

解析:

(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进行比较概括,并总结出影响日蒸发量的主要因素。

从图的左半部分看,水体的日蒸发量最大,耕地次之,而耕地是因为灌溉,

【易错点点睛】

高考试题中的地理计算题,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提供信息材料,运用教材中相关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加以计算。

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关于地图的计算、关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计算等,具体内容如比例尺的计算、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计算、温度计算、时间的相关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人口方面的计算及农业和工业方面的计算等。

二是提供信息材料和计算公式(教材中未涉及的计算方法)来计算。

其所给材料包括图形材料、表格材料、图表结合材料和文字型材料等。

易错点1 与地图相关的计算

1.读右图,回答问题。

(1)图示区域内的最大高差接近________。

(2)a、b两点间的坡度范围是________。

(3)c陡崖处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

(4)若此处修筑的大坝海拔为100米,水库的储水面积大约是________。

【解析】第

(1)题,图示区域内最高海拔为600~700米,最低海拔为0~100米。

交叉相减,最大高差接近700米。

(2)题,a、b两点间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相对高度为200~400米,坡度范围为200/250到400/250,即4/5到8/5。

第(3)题,c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100米,

【易错点点睛】

与地图相关的计算,高考常考内容归纳如下表:

计算类别

相关原理

地理坐标(经纬度)的计算

①1°经线长约为111km,1°纬线长约为111cosφkm(其中φ为纬度);②北极星的地平高度等于当地纬度

比例尺的相关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放大=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比例尺缩小=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分数倍数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等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可根据:

(n-1)h≤H<(n+1)h(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h表示等高距)

流域面积的计算 

作出流域的分水岭(山脊线),由分水线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

坡度的计算

坡度=两地的相对高度/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

陡崖高度的计算 

(1)陡崖顶部海拔高度的计算:

A≤H

(2)陡崖底部海拔高度的计算:

B-h

(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n-1)h≤H<(n+1)h

(其中n表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h表示等高距,A表示陡崖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B表示陡崖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

易错点2 与地球运动相关的计算

2.右图中N为北极点,O为昼半球的中心点,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非阴影部分位于东半球。

读图,回答

(1)~

(2)题。

(1)当PN最短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日在宜昌看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B.非洲大陆上的动物向南迁徙

C.阿尔卑斯山南坡的雪线达一年中最高值

D.南极点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

(2)若P点昼长为14小时,则此时北京时间是(  )。

A.2时20分    B.3时30分

C.14时20分    D.15时20分

与地球运动相关的计算,高考常考内容归纳如下:

计算类别

相关原理

时区、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

①某地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若余数大于7.5,则时区数等于商加1;若余数小于7.5,则商数即为时区数)

②某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点的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

③某地的区时=已知地点的区时±1小时×两地的时区数差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计算

Vφ=1670cosφkm/h;注意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上除极点外的任意一点的角速度相同,但线速度比对应地面上的点要大

不同日期的分界线及范围的计算

零时经线以东至日界线(180°经线)为地球上的“今天”,以西至日界线(180°经线)为地球上的“昨天”。

如果将地球分为“今天”和“昨天”,那么,“今天”所占地球的比例为180°经线的地方时/24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方法一:

H=9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点的纬度之差)

方法二:

利用垂直物体的正午日影计算

cotH=影长/物体高度

昼夜

长短的计算

方法一:

昼(夜)长=昼(夜)弧÷15°

方法二:

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日出日落时刻必须为当地地方时)

方法三:

南北半球对应纬度昼(夜)长和为24小时

太阳直射点坐标的计算

太阳直射点的特征:

①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②太阳高度最大的经线,也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

飞行器上昼夜交替周期(T)

T=360°÷(地球自转角速度±飞行器角速度)

当飞行器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取“+”号,反之取“-”号

中心对称点的计算

地球上某点A(X,Y)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坐标(X′,Y′),Y′=180°-Y(与X相反的经度),X′与X的数值相等,处于相反的半球

易错点3 与大气温度相关的计算

3.右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

回答

(1)~(3)题。

(1)根据上图,气温在10℃时,1m3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为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40g,气温应达到(  )。

A.15℃    B.25℃

C.30℃    D.35℃

(2)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

测得一封闭实验箱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是50%,如果要使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37.5%,箱内温度应调节为(  )。

A.35℃    B.25℃    

C.15℃    D.5℃

(3)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知,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其一般规律是(  )。

①气温高,相对湿度小 ②气温低,相对湿度小 ③清晨相对湿度最大 ④午后相对湿度最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易错点点睛】

1.与大气温度相关的计算,高考常考内容归纳如下:

计算类别

相关原理

气温计算

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

气压梯度的计算

单位距离的气压差

热量平衡的计算

根据全球多年的热量平衡原理,某一地区热量的多年平均值是不变的,其收入等于支出

对流层逆温的计算

对流层中温度的垂直递减率小于0.6℃/100m时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2.计算方法

易错点4 与人文地理相关的计算

4.(2011·四川文综,1~2)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

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

据此回答

(1)~

(2)题。

(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

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易错点点睛】

与人文地理相关的计算,高考常考内容归纳:

计算类别

相关原理

有关人口计算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算术平均密度=人口总量/总面积

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总人口×100%

人口性别比是总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个男性人口来表示

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计算

复种指数是指一农业地区一年内农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

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垦殖指数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的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用百分数表示,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

工业区位的计算

工厂偏向运输费用最低的区位,假定某个工厂其原料来自两个地区,那么原料地和市场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区位三角形,在区位三角形内存在着一个总运费的最低点,这个点就是工厂的最理想的区位。

如上图所示,生产1吨产品供应市场N,需用M1地原料3吨,M2地原料2吨,工厂区位则应是三角形M1M2N的重心。

各类构成比例的计算

主要是农业产值构成、工业产值构成、能源消费构成、GDP中各产业的构成等计算

易错点5图像型计算综合题

该类试题大多以示意图或统计图的形式展示地理信息,要求考生从图中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运用地理规律、原理,计算出相关的地理结论;并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判断、评价相关的地理事象。

【例5】读我国某河流水文站的气候直方图和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回答:

(1)7、8两月该地降水量约为_______mm.

(2)7、8两月降水约占年降水总量的(将正确的选项代标填入题后括号内)

A.33%B.43%

C.53%D.63%

(3)4月份的峰值流量达______m3/s,造成此峰值流量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_,它对农业生产的益处是______。

易错点6表格型计算综合题

该类试题以表格形式展示地理数据信息,要求考生从表格中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运用地理概念、原理,通过数据的计算来分析、判断、评价相关的地理事物。

【例6】下表中人口、GDP、铁路长度为1999年资料。

读下表,回答1~

4题。

云南

贵州

陕西

甘肃

青海

人口(万人)

4192

3710

3618

2543

510

GDP(亿元)

1856

912

1488

932

238

铁路长度(km)

1873

1654

1941

2323

1092

年均降水量(mm)

1000~1500

1100~1400

500~1000

30~860

20~700

面积(万k㎡)

38

17

19

39

72

1.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

A.青海、甘肃、陕西、贵州、云南B.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

C.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D.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

2.各省人均GDP远低于全国人均6500元的水平,其中

A.云南的人均GDP约为5500元

B.青海的人均GDP最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C.贵州的人均GDP仅达全国平均水平的50%

D.陕西的人均GDP约为4100元

3.各地区降水存在差异()

A.青海因海拔高且多山而少雨

B.陕西的纬度介于云、贵和甘、青之间,故降水量也居中

C.云、贵秋季有丰沛的西南季风雨

D.甘肃部分地区处于非季风区,故降水量较少

4.交通一直是限制这些地区发展的因素。

青海省单位面积铁路线为15km/万k㎡,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为改变此状况,“十五”期间将建成()

A.青藏铁路B.青新铁路C.兰青铁路D.川青铁路

正确。

第3题是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要地推导说明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并解释各地区降水存在差异的原因。

第4题是一个热点问题,主要考查考生识记重要地理事物名称和空间位置的分布。

第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五”计划提出扩大西部铁路网,建设青藏铁路,题目中青海省“十五”期间将建成的铁路就是指由青海格尔木到西藏拉萨段的青藏铁路,故A项正确

【答案】1B

2D3D4A

易错点7图表结合型计算综合题

该类试题以图像和表格相结合的形式提供地理数据信息,要求考生从图、表格中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运用地理规律、原理,通过数据的计算来分析、判断、评价相关的地理事象。

是上述两种题型的综合。

【例7】人类不恰当活动,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了水体环境。

图1、图2及表格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的实测结果。

据此回答:

(1)该河月均流量最低值与最高值之比约为________分之一。

(2)当地的黄金生产及造纸、食品加工等乡镇企业的排污造成该河段枯水期富营养化严重,在凌晨5:

00,河水的DO(溶解氧)含量的饱和度仅为____%,但在午后,DO出现过饱和,DO的饱和度可达110%。

其主要原因是:

①_____,②____。

  

(3)因地制宜地控制该地水污染的措施有___________。

【易错点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柱状图的读图能力和学生对环保知识关心和了解的广度和深度,此类设问对教学和未来高考都具有导向性。

(1)小题要求考生从图1中读取流量最低值(3月)

【2013高考突破】

1.山西大同市位于40°N、113°E,平均海拔约为817米,7月地面平均气温约为23°C。

根据上述资料,推测大同市东南方的“北岳”恒山主峰(海拔2017米)的气温。

解析:

山顶气温=23-(2017-817)×0.6÷

100=15.8。

答案:

15.8°C。

2.图乙中,能表示当日P地太阳高度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侧视图,且A、B两点的地方时相同,两点的自转线速度相同,O点和D点分别与地心连接而成的夹角为45°,B点正午树影总朝北,据此回答3-4题:

3.据图反映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是昼半球的一部分

B、该图是夜半球的一部分

C、该图跨昼夜半球

D、该图是昼半球或夜半球的一半

4.若图中C或D可能为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上的点,则两条日期分界线之间的最小经度差可能为()

A、45°B、90°C、135°D、180°

答案:

C

解析:

图中C或D可能为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上的点,而且C、D两地的经度相差90°,O点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根据计算两条日期分界线之间的最小经度差可能为135°。

5.下图为全球水循环模式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按照全球多年水量平衡原理,M、N分别为:

 (   )

A.7、26B.16、7C.7、23D.7、77

答案:

C

解析:

海洋上蒸发了84份水,降落了77份,故输送到陆地上的水气M为7份,陆地上蒸发了16份水气,加上从海洋上输送到陆地上的7份,故陆地上降落的水气N共为23份。

6.读下表,根据所给资料信息,如果在距离城市1Km处的土地上种植下列农作物,其经济效益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项目/作物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kg)

5.00

3.00

2.00

1.00

生产成本(元/kg)

2.50

2.00

0.80

0.40

运费率(元/kg.km)

o.50

0.30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kg)

20

15

4

10

A.水稻>甘蔗>花卉>蔬菜B。

花卉>蔬菜>甘蔗>水稻

C.花卉>甘蔗>蔬菜>水稻D。

蔬菜>甘蔗>花卉>水稻

答案:

B

解析:

运用表中数据进计算,得出单位面积上花卉、蔬菜、甘蔗、水稻的纯收入分别为40元、10.5元、5.9元、4.76元。

读某交通网络图,回答7-8题

7.交通通达指数是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上图甲中通达度最好的点是()

A.AB。

CC。

DD。

E

8.交通的连结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其中通常用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来计算与比较,那么上图中交通网络发达性比较正确的是()

A.丙>乙>甲B。

甲>乙>丙C。

甲>丙>乙D。

乙>丙>甲

答案:

A

解析:

根据公式计算,贝塔指数数值越大者交通网络越发达,甲、乙、丙三个图的顶点数量相同,都为5个,而边的数量分别为4、5、8。

9.下图中从A城驾驶汽车到C城,只有两种选择:

过甲处的跨海大桥或经B城绕道走。

据测算,甲处大桥造好后,有关费用、距离如下表所示,通过计算可知,由A到C过桥的费用和绕道的费用分别是

汽油价值

5元/升

路程

AB

90千米

耗油

10千米/升

汽车折旧率

1元/千米

BC

110千米

时间价值

20元/小时

AC

100千米

车速

100千米/小时

过桥收费

20元

 

A.190元和340元B.340元和170元

C.140元和270元D.190元和80元

答案:

A

解析:

由图和表可知,过桥的费用为:

汽油50元、汽车折旧100元、时间价值20元,过桥费20元,计190元;绕道费用为:

汽油100元、汽车折旧200元、时间价值40元,计340元。

10.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分析回答:

(1)发达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从1980~2001年,上升%。

这表明。

(2)发

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从1980~2001年,上升%。

这表明。

(3)从城市人口看,在年代内,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到2000年,两者之比约为,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右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读图判断

(1)~

(2)题。

(1)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

标是。

(2)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乙地日出时刻是,中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夜长为小时。

解析:

(1)根据北极圈及其以北各纬度出现极昼现象,可判断该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经过甲、乙两地是从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因此甲、乙两地正好在晨线上,又因为甲地在赤道上,因此其地方时为6时;再根据120°和150°经线位置关系可知其为东经度,图中相临两条经线相隔30°,因此甲乙两地的经度分别为90°E、60°E。

这样可以计算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12时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80°。

(2)由于甲地地方时为6时,其经度为90°E,因此北京时间为8时。

由于乙地正好处在晨线上(即此时当地正好日出),其经度为60°E,可以计算出其日出时刻为4时。

由于中国南极中山考察站在南极圈以内,此时期正处在极夜范围之内。

答案:

(1)夏至23°26′N、180°

(2)8424

12.我国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

下面是研究小组获得的有关材料。

材料一 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 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下降0.5℃。

到某一高度后,空气渐干爽,气温每百米下降0.8℃,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1℃。

材料三 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乙。

(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

B两地的气温:

A.________;B.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