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7984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docx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

《上海蓝皮书: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

弹性城市——2017年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的核心主题

2017年3月9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7年上海绿色发展形势分析报告会暨《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上海在全国的城市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上海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人口集聚、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的压力,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在上海的发生频率不断变高,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城市气候脆弱性开始凸显。

面对着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危机与挑战,如何适应各种新变化,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上海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以弹性城市为主题,分总报告、专题篇、实践篇和国际借鉴篇四大部分,共计11个报告。

《上海蓝皮书: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总报告从社会弹性、经济弹性、生态弹性、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治理等五个评价领域构建了弹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上海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近10年来城市弹性指数总体上表现出上升趋势,经济弹性和基础设施表现较好,生态弹性在所有评价领域中得分最低,反映了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强烈干扰,削弱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蓄能力。

在高强度城市背景下,上海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变弱,城市排水设施难以满足发展需要,高密度城区弹性化改造更新难度大,弹性城市建设也面临着技术支撑不足等挑战。

未来上海城市弹性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构建弹性城市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建设分布式城市弹性设施,研发弹性城市建设的智能分析技术,注重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并加强长三角弹性城市建设的协同发展。

专题篇分别从城市发展和城市脆弱性、中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挑战、上海城市气候脆弱性等不同维度,深入研究城市脆弱性、面临挑战以及适应战略。

报告指出弹性理念不会取代现有的预防、防护或者风险管理方案,更多地聚焦城市整体,弹性城市理念的成功要素包括:

具有适应能力的弹性空间结构整体蓝图、融为一体的城市发展方案、注重“做出回应”的行动选择。

报告指出尽管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绿化系统等方面做了积极响应,中国城市仍难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需要建设气候友好型和气候适应型城市。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上海在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海平面上升、海洋灾害增加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增加等方面面临挑战,需要推进弹性城市建设,实现转型发展。

实践篇聚焦上海水污染治理、水生态重建、区域水环境治理、水治理转型、气候变化的公众参与等内容。

报告指出上海水污染治理的重点环节集中在四个方面:

城市面源污染防治侧重加强中心城区泵站放江污染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侧重大力推进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水源地综合整治侧重全过程保障饮用水安全、以城市转型升级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

上海河流生态修复要遵循“外源减排、内源清淤、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科学理念。

报告指出上海水环境治理开始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转向制度规制为主,从以命令控制为主转向市场调节为主,从集中整治为主转向长效治理为主,从减少人类活动对水环境影响为主转向恢复水体自身修复能力为主。

报告指出完善上海与周边区域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治理合作,一是充实既有的水环境治理协调机制的功能,使之综合化。

二是采取多样化的资金和技术等支持方式,加大对上游区域的激励力度。

三是创新水权购买机制,完善区域应急联动机制。

国际借鉴篇探讨了纽约弹性城市建设和墨尔本水敏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报告指出在弹性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筑、基础设施、海防工程升级应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开拓弹性城市建设资金渠道,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开展城市间、地区间、与科研领先机构间合作;制定扶持政策,创新弹性城市政府治理模式。

报告指出在推进弹性城市建设中应出台风险管理规范,加强项目设计、建设、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管控。

从城市水循环系统整体看,灰水、黑水的循环使用对增强城市弹性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指出——

上海弹性城市建设成效与挑战并存

2017年3月9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7年上海绿色发展形势分析报告会暨《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从社会弹性、经济弹性、生态弹性、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治理等方面,对上海城市弹性发展的最新动态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弹性城市是指对经济、环境、社会和制度等领域可能发生的各种冲击,具有承担、恢复和预防能力的城市,强调的是一个城市的应变能力。

当前气候变化、资源短缺、自然灾害等给上海带来的压力不断增加,如何通过建设弹性城市,承接新的环境形势带来的挑战,成为上海必须正确面对和及时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上海市城市弹性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

报告指出,上海市近10年城市弹性指数总体上表现出上升趋势,反映了上海市城市弹性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城市应对各种环境风险冲击的能力有所增强。

1.经济弹性和基础设施在上海城市弹性发展中表现较好

上海在经济弹性、生态弹性、社会弹性、基础设施和城市治理等五大领域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别,经济弹性和基础设施在五个评价领域中较为领先。

在经济弹性方面,2014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占比已经达到64.8%,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比超过了20%,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在各省份中排第一位,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城市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有很大改善,大大提高了上海经济系统对外界变化的消化吸收能力。

在基础设施方面,2014年上海市排水管道密度为3.31千米/平方公里,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88万吨/日,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76.8%,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电力、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升了城市应对突发性环境风险的能力。

2.生态弹性在上海城市弹性发展中表现较弱

生态弹性在上海城市弹性发展的各领域中表现相对较弱,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上海城市建成区面积也随之不断扩大,2014年上海市建成区面积占比为15.8%,比2005年增加了22.5%,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侵蚀增加,整体上仍削弱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

虽然人工生态系统建设也在同期进行建设,如上海市人工湿地面积近十年来增加了约18倍,2014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等分别达到38.43%和13.53%,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人工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与自然生态系统尚存在不小差异,城市生态系统应对环境风险冲击、并保持其结构和服务功能的能力受到削弱。

(二)上海弹性城市建设面临四大挑战

1.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变弱

近三十年来,上海经历了一个快速城市化的过程,大规模的林地、绿地、湿地、耕地用地类型等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大量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消失。

按照相同的调查口径,2015年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显示,自然湿地面积比第一次湿地调查减少了5.05万公顷,下降率为15.8%。

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造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生态系统应变弹性的丧失。

虽然近年来人工生态系统的建设力度不断增加,但人工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相对有限,而且城市绿化建设用地日趋紧张,未来能发挥的调节和吸纳能力有限。

2.城市排水设施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上海防汛排水设施建设尚不平衡,易涝地区排水能力不足。

上海中心城区发生暴雨内涝的风险大大高于郊区,而中心城区等易涝地区按照现行标准建设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易涝地区排水设施的更新难度非常大。

城市排水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理念滞后,体现在对雨水的管理侧重于末端快速排放,缺乏对雨水进行源头减少和资源化管理的规划和实践。

低影响开发模式、海绵城市、弹性城市等可持续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还没有广泛形成。

3.高密度城区弹性化改造更新难度大

高密度城区难以提供充足的地表空间用于建设低影响开发或弹性基础设施,建筑的地基、地下停车场、人防工程、地铁、商业设施等城市地下深层构筑物等又将地下调蓄空间占据。

目前上海的地下空间建设面积占中心城区面积的比重已经超过了7%,且这一比重还在继续增加。

对已建城市地表和地下空间的弹性化改造和更新难度很大。

而且已建成的高密度城区的弹性化改造和更新涉及到许多不同的企业、机构和居民,会面临单位和个人对相关改造、拆迁的理解、支持和协调等难题,对城市更新的制度安排和创新提出挑战。

4.弹性城市建设技术支撑不足

弹性城市建设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理论和实践探索都还刚刚起步,有限的经验和技术也多为借鉴国外有关城市建设弹性城市、水敏城市的实践案例,由于每个城市的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和气象特征等因素都很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城市的建设目标有很大差别,这也决定了弹性城市建设技术具有显著的地方独特性,国外相关较为成熟的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何合理地选择适合本地基础条件的技术成为上海弹性城市建设的迫切需求。

(三)推进上海弹性城市建设的建议

1.构建弹性城市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

将弹性城市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弹性城市的相关建设要求和指标应在城市总规、控规及有关专项规划中得到体现,建立弹性城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弹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探索和制定符合上海城市发展条件的弹性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指南及方法、标准图集等,编制《弹性城市规划设计导则》;构建符合上海城市发展需要的弹性城市测评体系,使城市弹性能力的定量评价具有可操作依据。

2.实施分布式城市设施弹性改造策略

精确识别自然环境冲击下的城市脆弱性程度的空间分布,实现不同的城市空间单元有精确反映其特征的自然环境风险参数,为实施分布式的城市基础设施弹性改造和精细化规划提供支撑,并重点关注易发城市内涝等自然灾害的空间单元,率先进行基础设施更新与改造;提高分布式绿色基础设施的比重,发挥蓄水和滞洪的作用,将城市大型楼宇改造成为雨水的收集和调蓄设施,形成应对雨水冲击的弹性单元,避免雨水收集后长距离输送和集中排放。

3.发展弹性城市建设的智能分析技术

建立弹性城市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数据库,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基础智慧技术,实现雨水收集与排放、管网系统调度、灾害预警、水质监测的智能应对,实现对突发的自然环境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快速反应。

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合作机制,开展基于大数据和智慧城市的弹性城市建设技术研发合作,初步建立弹性城市建设技术储备优势。

4.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弹性城市协同发展

打造长三角弹性城市群,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制定弹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评价标准等区域准则,探索高强度城市化地区弹性城市群建设路径;推进长三角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的共享,建设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打造区域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对可能发生的流域水环境风险进行预防和应急,加强流域水环境治理合作,提高区域弹性发展水平。

(参见《上海蓝皮书: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p16-2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2月)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指出——

上海城市水治理开始转型

2017年3月9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7年上海绿色发展形势分析报告会暨《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上海经过长期的水环境治理,在水治理思路、模式、手段上已经开始转型,或者呈现出转型的迹象。

1、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转向制度规制为主

水治理基础设施包括治理水污染的截污纳管基础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及保障用水安全的水源地建设设施等。

无论哪个国家或经济体,水治理的初始及首要手段都是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市从2000年开始进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这其中有很大部分是弥补以往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

随着水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未来工程建设的空间相对有限,而越来越依赖于制度、政策及发动广泛的公众参与。

从本质上看,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是通过人工手段从末端物理上减少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是一种直接和线性的方式。

而制度创新是通过新的有效的制度规制,建立一种多维的、多方参与的水治理模式。

2、从以命令控制为主转向市场调节为主

环境保护管理早期基本是单一运用命令控制手段,随着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形势的变化,政策工具的种类和范围不断扩大,基于经济激励的环境保护政策工具日渐丰富。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中,命令控制政策较为成熟,以经济激励为主的市场调节政策仍处于摸索阶段。

尽管以往也实施了一些以价格为主的环境经济政策,如排污费等,但问题在于排污收费标准过低,不能反映实际的污水处理成本,无法将排污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也就无法起到经济激励的作用。

上海第六轮环保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完善环境价格机制,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完善生态补偿等,表明上海越来越重视以经济激励等市场调节手段改善企业环境行为。

3、从集中整治为主转向长效治理为主

自1998年上海市政府发布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办法开始,全市经历了近20年的河道集中整治的历程。

在上海经历了从苏州河整治——市区骨干河道——郊区骨干河道——万河整治这一系列的集中整治行动后,市内地表水水质未有显著改善。

实际上水环境的自然属性与集中式的运动式的整治原本就是互相矛盾的,集中整治只能在短期进行一些工程治理,而伴随着上游污染水体的流动新的污染物又重新富集。

未来对照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方案要求,建立水环境长效治理机制和政策。

近年来,市水务局财政预算支出中,每年约有9000万元用于河道养护,2015年市水务局出台了河道管理养护工作考核办法,一定程度上表明长效的河道养护机制逐渐建立。

但未来应将污染防治与河道养护相结合,建立能够长足改善河道水质的长效机制。

4、从减少人类活动对水环境影响为主转向恢复水体自身修复能力为主

需要看到的是,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水管理制度创新,主导思想是通过各种手段减少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或通过人为手段帮助河道提高环境容量为人类所用。

未来应在现有基础设施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将水治理的指导思想转移到恢复河流自然生态,通过水生态系统自身调节优化水环境的方向上来。

为了顺利实现上海水治理的转型,建议上海应按照水环境的自然属性,制定长期的、分阶段实施的河道水质改善目标;加强全市水体基础环境能力及污染源排放影响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削减水污染物排放;将污染源削减与河流自然恢复相结合;并将河道水质改善目标纳入河道治理财政资金考核机制。

(参见《上海蓝皮书: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p181-18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2月)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指出——

上海水环境治理需要完善长三角合作

2017年3月9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7年上海绿色发展形势分析报告会暨《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上海的水资源与水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上游区域的影响,因此,上海治理水资源与水环境不能仅依靠自身努力,而应当谋求增进与周边区域的合作。

上海与周边区域在水资源与水环境治理方面已经形成一定合作机制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协调机制“综合性”不够强、缺乏经济激励机制等问题需要改进。

1.上海治理水资源与水环境离不开长三角合作

上海的水资源与水环境主要在以下两方面面临上游区域的影响:

一是太湖上游输入型污染加剧上海的水质性缺水,二是枯水期上游来水减少易造成或加剧长江口咸潮,三是汛期上游洪水会加剧上海的洪涝灾害。

这种外来输入型影响决定了上海治理水资源与水环境离不开与周边区域合作。

2.上海与周边区域的水治理合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上海与周边区域在水资源与水环境治理合作方面已经采取了若干重要举措并取得较大成效。

首先,建立了多个水环境治理的协调机构或机制,如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席会议、长三角地区环境保护合作联席会议都是比较重要的协调机制;在这些协调机制下,边界联合环保执法和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联动等工作已经制度化、常态化。

二是沪苏浙跨省的流域双向生态补偿试点正在等待环保部的批复后启动,若两个行政区域交界处的水质达到规定或约定标准,下游需补偿上游,反之,上游需补偿下游,由此形成一种有效的奖惩机制。

三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划,上海将与江苏开工共建吴淞江泄洪工程;建成后,将分流相当一部分来自太湖的洪水,减轻上海压力。

3.上海与周边区域水治理合作仍有一定不足之处

当然,上海与周边区域在水资源与水环境合作方面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现有的合作协调机制“综合性”不够强。

如长三角地区环境保护合作联席会议仅仅是环保一个条线的协调机制,没有将与水资源、水环境相关的水务、林业等条线涵盖进来;由此导致合作的议题也受限,如防汛抗洪、海绵城市建设等就没有被囊括进来。

二是关于边界处水体的治理,上下游行政区域的利益诉求分歧较大且缺乏较好的利益协调机制。

例如,在黄浦江上游、边界处的太湖流域水体,上海需要其达到水源地标准即II类水体目标;而江浙将该处水质目标定位为IV或V类,并将大量工业企业布局在此地,给下游的上海水质造成很大压力。

三是应对咸潮袭击的应急联动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上海已经在考虑建设连接苏州浏河水源地和本市宝钢-陈行两水源地的工程,从而在咸潮来袭时能够从苏州调水应急;但由于跨省水源地合作的利益协调难度较高,目前该工程只是停留在研究阶段。

4.完善上海与周边区域水治理合作的建议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上海与周边区域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治理合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一是充实现有的水环境治理协调机制的功能,使之变得“综合化”。

例如,将长三角三省一市环保联席会议的功能充实为“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联席会议”,然后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名义下将水务、林业等部门纳入联席会议,从而体现大环保概念。

二是采取多样化的资金和技术等支持方式,加大对上游区域的激励力度,促使他们在边界地带减少工业生产规模并强化水环境治理。

三是在水权购买等方面创新机制,促使苏州市同意上海在咸潮来袭时动用该市水源应急,将两地水源地的连接工程从设想变为现实。

(参见《上海蓝皮书: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p141-16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2月)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指出——

中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2017年3月9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7年上海绿色发展形势分析报告会暨《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对中国290个城市适应气候变化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当前中国各城市气候变化压力依然巨大,尽管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绿化系统等方面做了积极响应,我国城市仍难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

中国城市应从城市规划、基础设施、绿化系统、海绵城市、灾害风险管理几方面,提升应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气候友好型和气候适应型城市。

(一)中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面临巨大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已高达56.1%,这也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

受气候变化以及水环境变化、气候灾害等影响,极端高温、风暴潮、极端降雨、洪水、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气候变化也将与城镇化问题出现叠加,中国尤其是东部地区城市将成为气候变化的高风险地区。

面对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中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面临的压力也不断增大,主要表现为:

人口增长尤其是人口迁移造成东部地区人类活动的加剧,能源资源消耗不断增长造成温室气体大量排放进而加剧气候变化风险,工业企业在东部和内陆经济发展地区集聚造成污染排放高居不下等方面。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压力,而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水平依然不足,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经济发展地区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依然高居不下。

(二)多重挑战成为中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达摩斯之剑

面对不断加剧的气候变化压力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不足,中国各城市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态绿化系统等方面做了积极应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受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上升到人类历史较高水平,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中国也面临严峻挑战,城市绿化、基础设施、城市管理能力滞后等问题的存在,如同悬在中国城市头上的达摩斯之剑,表现为:

一是极端天气气候风险加剧,2015年是我国自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2016年,我国强降雨更是远超过常年平均水平;气温持续升高加剧了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造成强烈影响,强降雨更是加剧了城市的洪涝风险;二是环境质量水平依然堪忧,表现为社会经济对能源、水资源等的消耗也逐年增大,废气、废水、固废也不断增长;三是环境基础设施落后,我国排水管道、绿化水平等环境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标准依然有很大的差距,如我国城市排水管网设计暴雨重现期一般为1-3年,而欧美国家大多在10年甚至50年以上;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不到40%,而东京、香港等在60%以上。

可见,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气候变化、极端气候变得愈发严峻,当前我国城市(尤其是沿海地区城市)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依然难以应对风暴潮、台风、洪水、海平面上升、极端高温等气候灾害,我们的城市依然处于危险之中,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迫在眉睫。

四是中国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能力滞后,表现为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不足,城市规划缺乏协同战略定位,以及缺乏气候变化适应规划等。

(三)多管齐下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

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而中国城市人口密集、经济社会聚集程度高,受气候变化影响也更大。

积极适应气候变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应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城市规划之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设计与建设标准,建设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生态绿化,建设海绵城市以保障城市水安全,提升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系统水平,多管齐下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

(参见《上海蓝皮书: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p50-8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2月)

 

《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指出——

适应气候变化上海急需转型发展

2017年3月9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7年上海绿色发展形势分析报告会暨《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上海位于海洋、河口与陆地的交汇地带,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气候变化对上海的影响较大。

上海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气候变化因素缺乏预先规划,导致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不足,为此上海急需转型发展。

(一)上海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存在不足

受气候变化影响,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倒灌以及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现象频发,对上海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面对气候变化,上海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压力也不断增加。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人口压力。

2008-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年均增长1.7%,人口规模增加,同时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口结构趋于脆弱。

第二,资源压力。

2008-2015年,上海人均能源消费量波动上涨,资源依赖较强。

第三,环境压力。

污染物排放维持高位,废水排放量居高不下,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依然较高。

(二)上海城市气候脆弱性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上海市为适应气候变化,一方面抓紧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上海市在一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应对城市气候脆弱性方面仍然面临挑战。

主要表现在:

第一,极端气候事件增加,不利于城市的稳定运行。

一方面,近年来上海高温天气日数明显增加,客观上加强了居民对于能源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1981-2015年,上海强降水事件共发生362次,强降水事件频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加剧了城市内涝风险。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人均道路面积约为芝加哥的1/4,城市排水管道密度约为德国的1/3,与国外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