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050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docx

自学蛙泳教程总结

蛙泳是模仿青蛙游泳动作的一种泳姿,由于蛙泳动作省力,容易抬头呼吸,深受很多初学者喜爱。

游泳竞赛规则规定:

游蛙泳时,身体应保持与水面平行的俯卧姿势,臂和腿的动作始终是同时和对称的,并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

一、腿部动作

(一)动作要点

1.收腿

收腿是翻脚和蹬腿的准备动作。

滑行时,由于本身的重量,膝关节开始弯屈下沉,这时由大腿带动小腿,两膝边收边分,小腿和脚应始终收在大腿的后面,以避开迎面水流,减少小腿前收时的阻力(图)。

收腿结束时,大腿与躯干之间的夹角约为130度-140度(图),两膝间隔距离约与肩同宽(图),脚尽量靠近臀部,小腿与水面接近垂直。

与蹬腿相比,收腿速度较慢,动作也较放松。

要点:

①收。

勾脚收腿。

与肩同宽,强调这一点,可以使学员尽快掌握翻脚动作。

很多人喜欢收大腿,形成撅臀的动作,这时可提示收小腿,让脚后跟朝臀部收。

如果脚掌露出水面,那就是小腿收得太多了,反之让他收大腿。

要控制收腿的宽度,两膝之间太宽,往往会形成脚掌对水的动作,减少了对水面积,动作效果不好。

如果收腿太用力,只收大腿、不收小腿还会使人倒退。

收腿做好了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2.翻脚

蛙泳蹬水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脚的技术。

 

翻脚动作一般是在收脚接近臀部时开始,大腿稍内旋,小腿外展,两脚外翻,并勾脚掌,使脚和小腿内侧对准蹬水方向(图),像英文字母"W".

要点:

②翻。

翻脚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所以是教学中的难点。

翻好的脚是脚尖朝外、脚心朝天、脚跟在臀部两侧,像英文字母"w"。

有的人脚腕很硬,翻不过来,此时可以用加大两膝之间的宽度来弥补。

翻脚其实就是生活中的勾脚动作,由于不常做,开始做的时候有些不习惯。

有些人的脚腕又硬又粗,常常为翻不好脚而苦恼。

可以坐在池边(臀线在池边的前沿),先伸直腿勾脚,然后收腿让脚跟碰池壁,注意观察是否保持了勾脚的姿势;还可以扶墙站立,另一只手下垂,做收腿和翻脚的动作,注意脚主动去碰手。

在做蛙泳腿动作时,勾、绷脚的动作是变换的,有的学员分不清楚,教员就可以先一直让他勾着脚做全部动作。

这样做也可以改正"芭蕾脚(始终绷着脚)"的错误动作。

熟练了翻脚动作后,再做正规的动作。

3.蹬夹水

实际上是腿伸直的过程(展髋、伸膝),由腰腹和大腿同时发力,以小腿和脚内侧同时蹬夹水,先是向外、向后、向下,然后是向内、向上方蹬水,就像画半个圆圈。

向外蹬水和向内夹水是连续完成的,也就是连蹬带夹。

蹬夹水完成时双腿并拢伸直,双脚内转,脚尖相对。

蹬水的速度不要过猛,要由慢到快地加速蹬水,两条腿将近伸直并拢的时候蹬水速度最快。

要点:

③蹬。

蹬水的时候用脚和小腿的内侧蹬水,即先向外蹬再向里夹,蹬夹动作是连贯完成的,所以蹬水路线是弧形的。

千万不要蹬完了以后再夹水。

两膝太宽、脚腕硬而翻不过来脚的人,都是用脚掌蹬水,蹬水的面积减小,效果自然就差了。

4.漂

双腿并拢伸直后有一个短暂的滑行(1~2秒)。

在蛙泳教学中,技术动作的教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进行。

第一个层次是明确动作概念,让学生明确收、翻、蹬、漂这4个动作的概念,尤其勾脚和绷脚的动作概念;第二个层次是教学生如何用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员是混合进行的或者忽视了第二个层次,这样教学效果就不好。

要点:

④漂。

双腿并拢伸直停顿3~5秒。

有的教员只有3个动作,收、翻、蹬,没有"漂"的练习,这样会给后面的配合练习埋下隐患。

那种抬头的蛙泳错误动作的形成就是没有"漂"这一动作的练习,双脚在不停地蹬,双手也就在不停地划了。

别小看这个"漂",几秒钟的停顿就可以完成呼吸动作,建立动作节奏,肌肉就可以有短暂的放松休息,加长游泳距离。

总结:

1.蛙泳腿的教学重点是收腿,难点是翻脚;

2.默念顺口溜:

边收边分慢收腿,向外翻脚对准水,用力向后蹬夹水,并拢"伸直漂一会儿,做动作时默念顺口溜有暗示和诱导作用,可帮助学员记住动作要点,顺利掌握技术动作。

顺口溜是游泳教员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动作要点的高度概括。

要熟练掌握蛙泳腿的连贯动作,才可以做下一部分的教学。

(二)陆上模仿练习

1.勾绷脚练习

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做勾脚和绷脚(芭蕾脚)的练习。

勾脚时要求脚尖朝天,绷脚时脚尖指向泳池对岸。

重点是让学员明白什么是勾脚(翻脚),当教练员下达指令时学员能够准确做出。

2.陆上坐撑蛙泳腿练习

坐地上,双腿伸直,身体稍后仰,两手在体后撑地,按照收、翻、蹬、停4拍做动作。

口令"1"收腿,用眼观察收腿时双膝的宽度是否同肩宽,脚后跟是否靠近大腿;"2"翻脚,脚后跟翻在臀部外边,脚尖朝外;"3"蹬腿,强调"弧型,蹬水路线蹬水的动作;"4"停,双腿伸直,脚尖绷起成芭蕾脚。

3.水中坐撑蛙泳腿练习

同样的动作,坐在池边,双腿放在水中再做,这时还可以体会到蹬水时水对于脚内侧和小腿的阻力。

 4.俯卧凳上或池边的蛙泳腿练习

有时由于条件限制,让学员俯卧在地上做,只能体会收小腿和翻脚的动作。

最好的方法是半陆半水的俯卧蛙泳腿练习:

双手前伸,上体俯卧在池边上,髋关节在池沿处,双腿在水中,仍按收、翻、蹬、停4拍做动作。

做此练习时因没有视觉的帮助,学员完全凭感觉来做动作,教员的提示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个层次明确动作概念,做15次×5组,每次注意一个要点,第五组顺一遍。

第二个层次"用力"的练习,做15次×2组,第一组慢收快蹬练习,第二组加速蹬水练习,一开始不要用力蹬水因为水是流动的,一开始就用大力会把水蹬跑,而由慢到快的加速蹬水,就能始终蹬上水,提高动作效果,找到蹬水的感觉。

如果有听到教练说揣水时,那么请你要注意啦~~~~~~~~~他(她)一定是无证教练,你可以要求场馆换教练啦!

呵呵......

(三)水中练习

1.扶池边蛙泳腿练习

由于身体全部浸入水中,有的人会害怕,这时可让学员睁开眼睛,看着水中周围的情况,可以减少一些害怕心理。

扶池边的蛙泳腿练习要结合呼吸进行。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憋气蛙泳腿练习:

要在这个练习中让学员正确熟练地掌握蛙泳腿技术。

(2)加呼吸的蛙泳腿练习:

方法是3次腿1呼吸一2次腿1呼吸一1次腿1呼吸。

为什么用多腿少呼吸的方式呢?

因为这时呼吸动作还不熟练,在一个蛙泳腿的动作周期内还不能把气完全吐光,而用多腿少呼吸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3次腿完成前,气也快没了,这时抬头吸气,就能够吸到气,避免了"假呼吸"的动作,随着呼吸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腿的次数减少,最后达到1次腿1呼吸。

练习次数是3次腿1呼吸(3口气12次腿X3组);2次腿1呼吸(5口气12次腿X3组);1次腿1呼吸(9口气10次腿×3组),当这个练习结束后,大多数学员就可以掌握好带呼吸的蛙泳腿练习技术了。

在学员做练习的时候,教练员要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2.扶板蛙泳腿练习

先做半陆半水的模仿练习,即身体在岸上,腿在水中,双手拿着板子,尽量接近水中扶板蹬腿练习。

按照收、翻、蹬、漂4拍做,在停的时候抬头换气,用力吐气说"啪"字。

停的时候可让学员坚持3秒钟,换完气低头后再收腿。

有一点必须重点强调--先低头,后收腿。

第一次扶板蹬腿,可以允许学员做抬头的蛙泳蹬腿8×25米,第二次练习必须加上呼吸动作,做蹬腿和呼吸配合的练习。

组织教法:

慢收腿快蹬腿,就可以游进了。

有一些学员把打水板当成了船,缩着肩膀,屈着肘关节,拼命压打水板。

这时要提醒他肩膀放松、肘关节伸直,肩膀放松了人也就漂起来了。

还有的学员不往前走反而后退,这是由于大腿收得太多太用力。

这时可让他别收大腿,把脚后跟朝臀部收,而且动作要慢。

由于是第一次脱离池边进行练习,只有这一次可以做不带呼吸的蛙泳腿,当他们能够在水中保持平衡后,要马上把呼吸动作加上。

二、臂部和呼吸动作

(一)动作要点

1.外划(划手)

双手前伸,手掌倾斜大约45。

(小拇指朝上)。

双手同时向外、向后方划,继而屈臂向后、向下方划。

2.内划(收手)

掌心由外转向内,手带动小臂加速内划,手由下向上并在胸前并拢(手高肘低、肘在肩下),前伸。

注意:

"3"点(手关节,肘关节,肩关节3点)"1"一线(手掌,手臂,下额)的角度。

3.前伸

双手向前伸(肘关节伸直)。

外划是放松的,内划是用力的、加速完成的,前伸是积极的。

重点:

蛙泳手的动作可以概括成为3部分:

外划、内收、前伸。

向外,手要划到肘关节的外面,否则就躲水了;

向下,肘高手低;

向后,手不过肩。

初学的人往往双手向后经大腿划至腹部下面才收手往前划,划手动作很大。

为了改正这个毛病,就让学员向后划的时候手不能过肩。

向内,收手时肘关节下去手上来,手高肘低,在下颔处双手并拢,如果手和肘一样平,就是摸水了。

其实蛙泳划手的动作就是划小圆圈,为了使手能并拢后再前伸,可以把手的动作比喻为在脸前双手合十。

常见错误:

划手太大。

手外划在斜前方大约45度的时候就要做收手的动作,也就是用眼睛的余光还能看到手的时候就要收手了。

看不见手时再收手就晚了。

可以采用踩水练习的方法改进划手动作,因为在踩水的时候可以看到划手的动作过程和幅度。

如果学员年龄小,就指导他们用手划小圆圈。

还有一种改进配合技术的练习--多腿少手的配合练习,具体的练习形式是:

3腿1手25米×2 2腿1手25米×2  1腿1手25米×2。

(二)陆上模仿练习

1.站立蛙泳手练习

身体前倾,双脚开立,双手向前伸直。

口令"1"划手(外划);"2"收手(内划);"3"前伸。

2.站立蛙泳手加呼吸练习

站立姿势同上。

口令"1"分手抬头吸气;"2"收手低头憋气;"3"双手前伸吐气。

具体动作形式:

俯卧池边,头和上肢在水中,池边与腋窝齐平,先练划手,然后再加上呼吸

(三)水中练习

2.浅水池

在浅水池进行教学,蛙泳手的教学比较容易。

站立在游泳池中,水位最好在胸口处,先教划手,然后再教划手和呼吸配合(要求同模仿练习)。

在学员做练习的时候可以边走动边划手,学员可以更好地体会到划手推动身体前进的徽果。

还可以安排双人练习,即一个人俯卧在水中,另一个人用双手架住他的双腿,给他支撑,使他能够做划手动作。

3.教法提示

(1)蛙泳手的教学重点是内收动作,难点是划手与呼吸的配合。

(2)呼吸动作:

手一动(开始外划)就要抬头,当嘴露出水面时用力吐气,吹开嘴边的水换气,收手低头稍憋气,手前伸吐气,如此循环。

早呼吸的动作,可以使学员的嘴露出水面,初学者划水力量不足或划水效果不好,晚吸气时会使身体失去支撑而头抬不出水面。

三、完整配合动作

(一)动作要点

完整配合动作是指划手、打腿和呼吸的完整配合。

双手外划时抬头换气,双手内划时收腿低头稍憋气,双手前伸过头时蹬腿吐气。

蛙泳配合的顺口溜将这一配合动作讲解得十分清楚:

"划手腿不动,收手再收腿,先伸胳膊后蹬腿,并拢伸直漂一会儿。

"从顺口溜中可以看到,手的动作是先于腿的动作。

一定要在收手后再收腿,伸手后再蹬腿。

(二)陆上模仿练习

1.练习形式

(1)站立蛙泳配合模仿:

直立,双臂上举,双手并拢。

用口令进行练习:

"1"划手、"2"收腿、"3"反脚、"4"收手、"5"伸手、"6"蹬夹、"7"滑行(漂)、。

 

(2)半陆半水蛙泳配合模仿:

俯卧在池边,头放在水里或者把脚放在水中都可以,练习蛙泳的配合动作。

口令同前一个练习。

(三)水中练习

1.练习形式

水中的蛙泳配合练习有以下几种,可根据学员的情况选用。

(1)推拉板练习:

此种方法适用于胆子比较小的人。

方法是双手抓住打水板,全身伸直俯卧水中,抬头吸气的时候肘关节弯曲,把板子拉到胸前,收腿、翻脚。

低头吸气时把板子推出去,肘关节快伸直的时候蹬腿。

 

(2)扶池边配合练习(深水池用):

一只手抓住池边,另一只手和腿练习配合,然后换手再做一遍。

(3)利用浮漂做配合练习:

转动浮漂,把浮漂放在胸前练配合,这样戴浮漂会使人有一些安全感。

(4)憋气配合练习:

减少了呼吸动作,减低了动作难度,比较容易掌握配合动作。

(5)完整配合练习。

以上的练习方法,教员可根据学员情况和场地条件选用。

3.教法提示

(I)蛙泳配合教学的重点是手、腿、呼吸的配合时机。

难点是配合中的滑行动作,没有滑行动作,就不能持续游较长的距离。

(2)蛙泳配合模仿动作熟练后才能下水练习。

(3)有了200~400米的蛙泳腿的体能基础,学习蛙泳配合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是有人因恐水心理,一离开池边就什么都忘了。

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是先做手腿配合,再做手、腿、呼吸配合。

无论是推拉板、扶池边还是利用浮漂练习,无非是增加安全感。

由于从有支撑的练习到无支撑的练习对某些人来说心理障碍较大,我们应遵循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根据学员的接力循续渐进的教学原则。

(4)做了呼吸动作但吸不到气,游了几个动作后就得停下来喘气,这就是所谓的"假呼吸",造成这种错误动作的原因就是在水中不敢把气吐尽,应该在气快吐光的时候再抬头。

除了掌握正确的呼吸技术外,手与呼吸的配合也非常重要。

手与呼吸配合的关键动作是手一往外划就马上抬头吸气,因为双手在前边有支撑,抬头吸气容易。

这是早呼吸技术,初学者用早呼吸技术比较好。

吸不到气的人往往是双手划到肩的部位才抬头,没有了支撑,头抬不起来,所以就吸不到气了。

呼吸动作常见的错误还有抬头太高、太猛,这些动作会引起下肢下沉,导致吸完气后头部也下沉很多,再吸气时头上不来了。

呼吸只是很短的一瞬间的事,抬头时一定要把气吐光。

有的人在呼吸时喜欢晃脑袋,用手去抹脸上的水,这些多余动作在熟悉水性阶段就应该被纠正,如果在游蛙泳配合时还有这些毛病,那就是教员的责任了。

(5)游蛙泳时撅臀部,主要是大腿收得太多,没有收小腿。

可以提醒学员将小腿收向臀部,而不是膝盖收向腹部。

如果脚露出水面,那就是小腿收得太多了。

(6)游泳时干使劲儿不往前走,原因是收腿与蹬腿的力量用得一样多,收腿和蹬腿的速度一样快,要慢收快蹬。

游泳实际上就是巧妙利用水的阻力,与前进方向一致的动作要少用力,与前进方向相反的动作要多用力,如果掌握了这个原则,即使是倒着游,也会游得很好。

教员在教蛙泳腿的时候一定要教会学员如何用力,尤其是加速用力的动作要掌握好,用力过猛还容易拉伤大腿根部的肌肉。

(7)蛙泳配合常见的错误动作是收手的同时收腿,伸手的同时蹬腿。

改进的方法是做模仿练习,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收手后再收腿,伸手后再蹬腿)。

不带呼吸的蛙泳配合,可一边做一边默念蛙泳配合的顺口溜,教员要提醒学员游泳不仅要用体力,更重要的是要动脑筋;能够正确、熟练地完成蛙泳配合动作后再加呼吸动作。

(8)划手太大。

手外划在斜前方大约45度的时候就要做收手的动作,也就是用眼睛的余光还能看到手的时候就要收手了。

看不见手时再收手就晚了。

可以采用踩水练习的方法改进划手动作,因为在踩水的时候可以看到划手的动作过程和幅度。

如果学员年龄小,就指导他们用手划小圆圈。

还有一种改进配合技术的练习--多腿少手的配合练习,具体的练习形式是:

3腿1手25米×2 2腿1手25米×2  1腿1手25米×2。

(9)游泳不是人类的本能,它是后天学习的动作,是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

对水中环境不适应是做不好动作的主要原因。

人在水中游泳,在水的包围之中,看不见也听不见,做动作时只能凭肌肉感觉。

而初学游泳者由于在水中比较害怕,这种感觉很差,往往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动作。

动作的肌肉感觉会随着游泳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俗话说熟能生巧,游多了,感觉自然就会有。

但这种感觉有时会因水温、疲劳等原因而产生变化,教员要及时发现学员的动作变化并给予指导。

在初学阶段,昨天还正确的动作也许今天就变了,经常观察学员的动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

四、呼吸

1.提高呼吸的连贯性

在动作学习中练习吸气-闭气-呼气的连贯性。

在完成熟悉水性的基础上,心手和腿的配合动作学习,只有这样循环渐进,才可能更好的掌握动作技术。

此时由于动作技术要求提高,更要求呼吸水平也要有所提高,方可实用新动作的学习。

我们要求学生在呼吸上必须做到游泳中调节呼吸的连贯性,练习顺序如下:

A.学习手与脚的连接动作。

B.练习在水中呼气,在出水后深呼气,马上入水闭气,而后再呼气并依次加快反复练习。

C.借助物体,身体漂浮起来,连续做吸气-闭气-呼气的练习在这一阶段练习中,由于学员有了初步熟悉水中的体验,应该适合地增加训练中的密度,此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头部抬到水面后,不能吸到气,而无法再回到水中闭气。

同时还会出现头部出水后,水会顺着面部流下,而用手抹去面部上的水的现象。

故此原因的产生,主要由于在水中呼气时,未使体内的气体全部排出,而往往会出现出水后先吐气再吸气,这样,便是达不到连续的效果。

平时,就应该要求同学在水中去练习呼气,同时用口和鼻,由慢到快,最后加速,在嘴接近水面时,完成呼气的全过程。

当嘴部露出水面时,就快速即使张开最吸气。

倘若吸气的速度慢,水就会流下来,进入口腔和鼻子中,便会出现呛水的现象。

在这一个阶段和动作节奏的配合。

动作配合呼吸才可算得上技术完整。

2.呼吸和动作应该紧密相连

然而,只有掌握了游泳中的基本呼吸方法,还有不能算过了“呼吸关”。

因为,游泳呼吸除了它本身所含有的特点外,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正确的技术,是要求呼吸动作与头、手动作紧密配合,所以,只有在游泳过程中,解决了呼吸问题,才能算真正过了“呼吸关”。

在熟悉水性的阶段里,初学者站在水中只是单一做呼吸动作,而并未与头、手动作配合起来。

这只是初学者过“呼吸关”,也就是掌握呼吸与头、手配合动作。

由于呼吸是难关,初学者不可能一下子掌握,必须加以反复练习,并且要在掌握要领的同时,融入到各种泳式,配合在一起。

只要到了这个阶段,才可说明初学者真正掌握某种泳式已为期不远了。

掌握呼吸方法和手腿基本技术动作为基础,这两者缺一不可。

通常,我们可以在熟悉水性教学中逐步得以掌握。

在完整配合技术的教学中,对“第一次呼吸”的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们知道,呼吸主要是在头和手臂动作协调配合中进行。

头和手臂动作能否协调与呼吸配合起来将直接影响到呼吸的效果。

同时,还会影响完成配合动作的效果。

呼吸与头、手配合的一般规律如下,在蛙泳和蝶泳中手臂一开始向下,向后划水时就抬起头呼气,吸完气立即低头闭气,手臂向前时呼气。

在游泳中,当同侧手臂完成推完水并向上提臂时转头吸气,随后,转入闭气,呼气。

游仰泳时,也是当一个手臂向上提开始移臂时吸气,接着闭气,呼气。

通常,呼气应该借助向上的升力和惯性进行,此时吸气是整个配合中的最佳时机。

我们经过多次游泳速成教学实践可以发现,要想掌握游泳技术中的呼吸,就必须大量地做呼吸和头、手配合练习,特别是手臂与吸气的练习。

任何事物没有一定的量,就没有质。

只有一定量的积累,才会带来一定的质变。

所以,呼吸和头、手配合练习必须够成一定的数量。

然而,大量的练习会使人产生单调、枯燥的感觉。

所以,我们练习时,必须以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不断变换练习的形式,这样才会收到更好的练习效果。

3.动作的节奏和呼吸相配合

在练习动作过程中,很多人的困难主要在动作节奏和呼吸上无法配合。

也正是因为这样配合得不协调,而造成在游泳的过程中,无法把头抬出水面,或是刚抬出水面时,身体便会下沉。

到了此时,就会有很多人,干脆把头露到水面上开始游进。

然而,对初学者来说,头一直露在水面上,一旦有水溅到脸上,不会唤起,一直等到憋不住气,才会停下来。

这些动作都是不正确的,都是呼吸与动作节奏不协调而造成的。

此时,应该注意:

A.要求在抬头吸气的时候,头部应该向前出水,而不能向上出来。

B.抬头呼吸时,应在划水分手时进行,随后在入水后完成呼气。

C.抬头的动作不能过大。

最好只是嘴出水面的程度。

同时要求身体尽量平衡。

入水后闭气。

在整个游泳的教学中,特别是对初学者的教学,把呼吸困难克服了,就是消除了最大的心理障碍。

学生再也不怕呛水、喝水。

解决好了呼吸问题,能够更有利地学习动作,以及提高动作质量和纠正错误的动作。

所以游泳呼吸教学应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去学习、探讨、研究。

游泳项目中的呼吸要求吸气动作深、快,呼气动作可以按游泳动作节奏地快慢决定的。

一般来说,吸气动作过慢,抬头吸气时间太长会导致身体下沉。

蛙泳的整个配合练习中,在双臂初步做动作时,身体在水中所处于的位置,对初学者来讲,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此刻,若是由于身体位置较高,口距水面位置较近,在完成呼吸的过程中,练习者的口部就能较为容易地露出水面,也就利于在水面上获得相对较长的时间去完成呼吸的过程。

如此一来,对于初学者的心理上,会起到相应稳定作用,便于完成吸气。

相反,此时的身体位置如果处于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口部露在水面的时间就长一些;那么口部露出水面吸气的时间也就响应地缩短。

这样,则会给初学者学习吸气动作完成上,带来不利的影响。

蛙泳的呼吸,由于最新规则的制定,每次划臂,头部要破一次水面;这样,有利于提高蛙泳的速度,同时,对蛙泳中呼吸的头部位置,也得到了一定的放松,使呼吸动作变得更有节奏感。

蛙泳中正确的吸气时机;应在于手臂向内侧划水结束时,抬头吸气。

若是在手臂外划才开始吸气,会破坏整个动作的完成,造成在进行呼吸过程中,身体姿势偏高。

水中呼吸时,头部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头始终抬起不动,造成上体过分地上抬。

头部上下摆动过猛,使头处于的位置太低,也同样会造成不良的身体姿势。

吸气时,要看着前方池边贴近水面的地方,脸在如水的时候,头部可全部没入在水中。

然而水中前伸时,看着手可以克服往下颏过分下收。

手臂充分伸直,能使人体在水中获得良好的游泳姿势。

总结:

掌握各种游泳式的呼吸节奏和时机,是提高整个配合技术的关键。

呼吸的节奏应随配合技术的变化而调整,呼吸的节奏是整个配合技术节奏中的一部分,不应该忽视呼吸节奏而破坏了整个配合技术。

另外,各种泳式的呼吸方法在各自的技术要求上,都有其技术的特点,但也有共同的规律之处。

掌握这些规律会使我们对呼吸技术的教学和训练,以及把握对呼吸技术的及时调整都是有益处的。

呼吸技术的强调,不应该影响或是破坏整个配合技术的发展,而应该去适应配合技术和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吸气过程。

其方法是:

呼气要由小到大,逐渐加大呼气量(口鼻同时呼气),口部一露出水面,立刻用力把气吐完,并用口快而深地吸气,呼与吸这间无停顿。

掌握合理的腿部动作。

蛙泳的腿部动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动力。

由于两腿在蹬夹水并拢时,随着有向下压的动作,此动作既能使身体上升,又有利于滑行,使身体在是水中处于较合理的位置,可以直接影响到呼吸过程完成的好坏。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收腿时,脚踵向臀部靠拢;B.收腿时,脚掌外翻,使小腿处于垂直部位,加大对水面积;C.蹬夹水的速度要快,一定要蹬到位为止,即两腿、两脚靠拢。

调整身体在水中的位置。

利用两次至多次腿部动作结合一次手臂动作、一次呼吸做配合练习。

主要是利用两次甚至多次的腿部动作来调整蹬夹水后,身体在水中位置偏低的问题,使初学者尽快掌握呼吸方法,减轻其心理压力,而后再进行下一次的呼吸,手臂及腿部动作的正确配合练习。

闭气滑行,吐气吸满。

在进行完整的呼吸配合练习时,要求练习者闭气向前游进。

当滑下时开始吐气,去逐步加大呼气量,口部一露出水面,立刻用力把气吐完,在不停顿的情况下,快而深地用口吸满气。

在练习中,不要过多地强调用早吸气或是晚吸气的方法,而是强调该如何“吐尽、吸满”。

综上所述,游泳中的呼吸是非常重要的。

呼吸动作的掌握和游进时与动作节奏配合,有很大的关系。

同时呼吸不再是单一性的。

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控制好呼吸节奏才不会使身体出现失去平衡,身体下沉等现象。

在整个游泳的教学中,特别是对初学者的学习,把呼吸的困难解决了,心理障碍自然也就克服了,然而,经过了这一步骤的完成,也就标志着学会了游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