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067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docx

南京博物院青铜器

兽首垂腹尊

西周晚期

  青铜通高19.3厘米1930年仪征破山口出土。

上腹部饰一道云纹带,并出二兽首,圈足上亦饰一道云纹带,余皆为素面。

 

重金络壶

战国

  青铜通高24厘米1982年盱眙南窑庄出土。

  身错金银,络套由长龙和梅花组成,中上部有一横箍,交替出兽首衔环和立兽各四个。

壶的口沿内侧、圈足内外侧皆刻有铭文。

 

立鸟壶

战国

  青铜通高63厘米1965年涟水三里墩出土。

  盖钮上立一飞鸟,盖周与足下均立三飞鸟,耳上作兽面,通体错银并镶嵌绿松石。

 

兕觥

西周早期

  青铜通长25.5厘米1954年丹徒烟墩山出土。

  器呈牛角状,身饰云雷纹。

 

凤鸟纹盉

西周晚期

  青铜通高29.8厘米1930年仪征破山口出土。

  盖钮作三又形,较少见,盖饰凤鸟纹,肩部饰鸟纹和环状纹。

 

兽首盉

 西周早期

  青铜通高30.5厘米1954年丹徒烟墩山出土。

  盖钮及鋬皆为兽首,肩部饰一道花纹带,造型简洁。

 

兽首双耳罍

 西周晚期

  青铜通高19.9厘米1930年仪征破山口出土。

  身饰斜方格纹,内填圆点纹,两耳上出兽首,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

 

三羊罍

商代晚期

  青铜通高29.0厘米

  1973年江宁县征集。

  肩部出三羊首,间以扉棱,将整体分为三个面,每面饰一饕餮纹,肩部则以夔纹组成与主体纹饰相错的饕餮纹,地纹皆为云雷纹。

 

棘刺蟠虺纹尊

春秋

  1958年武进淹城内城河出土

  口径27.1高26厘米

  三段式造型,扁鼓腹、高圈足。

腹部满饰蟠蛇纹,上有细密的棘刺。

上下边缘各有一周连珠纹,作为腹部的界纹。

腹部、颈下和圈足部饰锯齿纹和几何纹。

 

独耳尊

西周

  1982年丹徒磨盘墩出土

  口径34.5底径24.1厘米

  口沿下有一半环耳,腹饰云雷纹及四组乳钉。

 

鸟纹尊

西周晚期

  1930年仪征破山口出土

  口径19.8足径14.1高25.8厘米

  三段式造型,中腹饰变体鸟纹,中腹上下各饰二道凸弦纹。

 

素面鼎

西周晚期

  1930年仪征破山口出土

  口径31高34.7厘米

  垂腹、千底、立耳、三柱足。

上腹饰一道凸弦纹。

 

扁足铜鼎

商代晚期

  口径21.4厘米高27.3厘米

  直耳、浅腹、团底、兽形扁足、腹饰兽面纹,腹内壁有“亚行父父庚”铭文五字。

 

提梁卣

商代晚期

  高29.3宽24.9提梁高32.3厘米

  扁圆体、斜肩、垂腹、圈足。

瓜楞形纽,索状提梁。

盖周沿饰菱形雷纹,卣体上腹饰两对称牺首和菱形雷纹带,纹带上下饰连珠纹。

 

餮饕雷纹爵

商代晚期

  长19.2高21.4厘米

  深腹、长流、圜底、撇足,流上有二菌形柱,腹饰兽面纹,间有三条扉棱。

 

商代中期

  口径12.6高19.5厘米

  腹饰两组兽面纹、足座上饰云雷纹,上遗有十字铸孔。

 

鸟兽纹铜壶

东汉1970年徐州出土

侈口、束颈、鼓腹、圈足。

立虎形鋬,昂首卷尾,管状流、上栖一栖鸟。

 

垂鳞纹方壶

战国1958年江苏邳县刘林出土

敞口、直颈、鼓腹下垂、方座。

颈部有一对环状耳。

饰象鼻夔龙纹、龙纹上有羽。

四脊上饰变体兽耳,上刻阴线夔龙纹,腹饰细密的垂鳞纹。

云纹铜油灯

东汉1975年江苏睢宁刘楼出土

由牛身、灯座、灯盖三部分组成。

牛造型浑圆,背负灯座,可任意转向,灯罩顶部有云纹穹隆形盖,内有圆管状烟道连于牛身,导烟炱于牛腹。

錞于

春秋晚期1984年丹徒北山顶出土

一套三件,大小相次。

整体呈椭圆筒形,虎形钮。

盘内、肩部和口部均饰以变体云雷纹,隧部两侧各有八条小龙组成的装饰图案。

兽面纹铙

商代1974年江宁横溪出土

两面饰兽面纹,突出双目,兽面由细密的钩连卷云纹组成,地纹为连珠纹。

鼓部也饰小型兽面纹,舞部有卷云纹。

柄中空,与内腔相连。

甚六鼎

春秋晚期1984年丹徒北山顶出土

深腹、圈底、蹄足、附耳。

有盖,盖的捉手为九条小龙同衔一圆环。

捉手向外为三周夔纹带,夔身饰羽状纹上腹饰三周夔纹带,间以一道突起的绳索纹。

盖内及腹内皆有铭文。

八行四十七字。

凤鸟纹兕觥

西周早期1954年丹徒烟墩山出土

形似四足兽,兽身为园角长方形,上有兽纽盖。

腹饰对称的凤鸟纹,云雷纹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