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6813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应急预案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应急预案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应急预案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应急预案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应急预案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应急预案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应急预案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应急预案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应急预案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应急预案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docx

《应急预案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急预案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docx

应急预案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

矿负责人应急处置卡

  1、接到现场报警后,如造成人员伤亡,在一小时将事故情况内上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安监部门。

  

2、当需要启动应急预案后,第一时间下令启动预案,到达现场成立应急指挥部,担任总指挥,通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通知应急指挥部各成员。

  

3、根据事故情况,结合各应急指挥部成员意见,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4、如判断企业无法独立完成救援工作,通过指挥部办公室向上级部门请求支援。

  

5、在上级部门应急指挥部成立后,向其移交指挥权,介绍事故情况,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配合开展救援。

  

6、组织重伤以下事故调查处理,抚恤伤亡人员,总结应急工作经验,落实整改措施。

  

抢险救援负责人应急处置卡

1、接到指挥部办公室通知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参加指挥部,接受总指挥指挥。

  

2、电话通知抢险救灾组成员和应急队伍队员到达现场或做好应急准备。

  

3、协助总指挥制定事故抢险方案。

  

4、在总指挥的指挥下,组织抢险救灾组成员和应急队伍按照应急预案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5、当判断企业层面无法进行救援时,向总指挥提议请求外界支援,并组织人员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冷却、隔离、转移重要物资等先期处置工作。

  

6、当外界支援力量到达后,组织人员协助其开展事故救援,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7、事故救援工作结束后,配合开展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

  

地面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卡

1、发现者立即停止作业并大声呼喊传递事故信息,其他人员电话报告矿调度室。

  

2、直接用灭火器对着火点进行灭火,附近其他人员闻讯提(推)灭火器前来支援,同时对其它未着火的地方进行防护,防止火势扩大。

  

3、电气火灾必须切断电源后才能灭火,如果不能确保是否切断电源,严禁使用水灭火。

  

4、若火势扩大,切断总电源。

上报指挥部对火灾现场进行警戒,同时疏散车辆、周边人员及灭火人员,如有人员伤亡,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5、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应急装备(呼吸器、防护服、相应灭火器),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6、做好现场保护等待调查处理。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卡

1、发现者关闭机械设备(如条件允许进行断电处理)并高声呼喊传递事故信息,其他人员电话报告矿调度室。

 

2、附近人员对受伤人员实施抢救,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3、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应急装备,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4、抢险过程中,抢险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5、做好现场保护等待调查处理。

  

常见伤害事故应急处置卡

  1、轻微损伤  

(1)立即用消毒剂清洗伤口周围,但要小心勿触及伤口  。

(2)如无消毒药水,可以用清水洗涤伤口,并用消毒纱布遮盖伤口。

(3)提醒伤者,若伤口发生红肿或刺痛时,应看医生。

 

  2、眼睛受伤  

(1)化学物品入眼,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

  

(2)冲洗时须将眼睛张开,使水能流过眼球,最少应冲洗10分钟。

  

(3)外物入眼或眼睛被碰伤,用纱布将眼睛轻轻盖着,送伤者到医院 。

 

  3、流血  

(1)若伤口没有异物,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并用手紧压该处 。

 

(2)若伤口有异物,在伤口旁施压,包扎前放上敷垫来遮盖伤口包扎,提高并支持受伤部位。

  

(3)如严重出血,马上送往就近的医院。

  

 4、骨折  

(1)稳定支持受伤部位,不要轻易移动伤者。

  

(2)用木棍和绳索进行固定,用护垫保护伤者。

  

(3)将伤者送往医院。

  

5、 休克  

(1)使伤者平躺着,将他的头部靠低,尽量提高并支持他的足踝。

  

(2)松开伤者的衣邻及皮带。

  

(3)切勿给伤者食物、饮料、吸烟,随便移动伤者。

  

(4)马上送往就近的医院。

  

6、处理昏迷的伤者  

(1)评估伤者反应,轻摇伤者肩膀,大声清楚向伤者发问,观察反应程度。

(2)发现伤者无反应,清除伤者鼻咽部位分泌物或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3)检查伤者,如出血要马上止血。

  

(4)使伤者侧卧位躺下,马上送往就近的医院。

  

7、 烧伤  

(1)烧伤,在伤处浇水10分钟,后用消毒纱布遮盖伤处 。

 

(2)严重烧伤,应立刻送伤者到医院。

 

(3)如无法送其去医院,应让其躺下,解开紧束衣物,拨打急救电话。

  

电工岗位应急处置卡

  1、风险提示  

(1)触电。

接触配电设备时,首先用试电笔测试设备表面是否带电,防止触电。

  

(2)电灼伤。

合刀闸、空气开关未侧身,配电部位有故障时会放出电弧光,发生电灼伤。

 

(3)设备烧损或电气火灾。

检查配电设备时,如果各种电器元件接触部位有氧化腐蚀现象,立即断电检查,以防烧损设备或发生电气火灾。

  

  2、应急处置  

 

(1)发生触电,立即切断电源或使人体脱离带电体,进行现场急救;同时向调度室汇报,送医院继续救治。

发生电灼伤,停止操作,远离带电体,断开电源,同时向调度室汇报,将伤者送医院救治。

发生电气火灾后,首先设法及时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扑救;如果不能及时切断电源,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灭火,同时向调度室汇报。

  

电、气焊工岗位应急处置卡

1、风险提示  

(1)火灾。

场地环境等问题,遇明火后容易发生着火事故。

(2)触电或电灼伤。

安全防护装置损坏,拉合电源开关未侧身。

(3)高处坠落。

高空焊接时,架子不稳或未系好安全带 。

(4)、物体伤害。

切割时留下的焊瘤毛刺未清理干净 。

 

(5)、窒息、中毒。

在容器内焊接时,操作人员未佩戴防护用具,容易造成人员窒息与中毒。

2、 应急处置。

(1)发生着火后,首先紧急撤离,最大限度的转移易燃易爆品到安全地点。

(2)、发生触电或电灼伤,立即切断电源或使人体脱离危险源,同时汇报调度室,进行现场急救后,送医院继续救治。

(3)、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洁冷水冲洗,同时汇报调度室,然后送往医院进行处理。

 

(4)、发生高处坠落

①头部先着地,呕吐、昏迷,可能颅脑损伤,立即送医院抢救;  

  ②伤者耳鼻出血,严禁用手帕、棉花、纱布去堵塞;  

  ③伤者腰背部先着地,可能脊柱骨折,下肢截瘫,不要随意翻动;  

  ④顺伤员躯干轴线,滚身移至硬担架或木板床上,取平卧位,运输过程中注意颠簸;  

  ⑤发现伤员立即汇报调度室。

  

(5)发生机械伤害,立即停止操作,脱离危险源,采取止血、包扎等现场急救措施,同时汇报调度室;如果伤情较重,立即送医院救治。

(6)发现人员窒息、中毒,要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和有新鲜空气的地方, 解开领扣和裤带,注意保暖及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同时汇报调度室,送往医院救治。

  

驾驶员岗位应急处置卡

  1、风险提示  

(1)交通事故:

复杂路面的物体、行人以及其它交通工具发生的交通事故,雨、雪、雾特殊天气带来的交通事故。

  

(2)机械事故:

行车过程中,由于车辆部件老化、异常导致的机械事故 。

(3)设备机械伤害:

修车时由于操作不当而发生的设备伤人事故。

  

(4)环境污染:

车辆尾气的污染,以及各种油品的跑冒滴漏,造成的环境污染。

  

  2、应急处置  

(1)复杂天气、路面情况下发生事故,保护现场,拨打110电话报警,同时汇报调度室及总值班矿长。

  

(2)如刹车失灵,观察车辆周围情况,利用手刹车、发动机转速控制车辆速度,减速停车。

  

(3)车辆有机械故障,应紧急刹车,靠边停稳后,下车处理 。

  

高处坠落应急处置卡

  1、迅速将伤者移至安全场地;  

  2、若伤者发生窒息,立即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异物;如伤者出血,包扎伤口,有效止血;若伤者骨折、关节伤等立即固定;

  3、汇报调度室,送医院救治。

 

矿井水灾事故应急处置卡

1、现场作业人员发现涌水时,立即开启涌水区域附近水泵开关进行排水,并及时汇报跟班队长和班长。

2、跟班队长到达涌水地点后,及时启动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迅速将灾情汇报给矿调度室。

同时,瓦斯员随时检查气体浓度,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佩戴自救器。

3、在水灾初期水势不大,可组织现场人员迅速处置,班长组织人员及时打设沙坝、安设水泵加强排水、清理淤泥。

4、若水势凶猛,现场无法抢救,或将危及人员安全时,跟班队长应立即安排电工切断工作面生产电源,迅速沿着规定的避灾路线和安全通道,撤退到上部水平或地面。

5、在突水迅猛、水流急速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躲避到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

如情况紧急来不及转移躲避时,可抓牢顶梁、立柱或其它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打倒或冲走。

6、撤退中,如因冒顶或积水造成巷道堵塞,可寻找其他安全通道出口。

在唯一的出口堵塞无法撤退时,应组织好灾区避灾,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等冒险行为。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卡

1、现场人员发现火灾应立即将自救器佩戴好,及时向矿调度室及跟班队长汇报。

2、跟班队长、班长立即通知全部人员将自救器佩戴好,并安排电工切断工作面生产电源。

3、若火势不大,可直接组织现场人员用水、砂子、干粉、化学灭火器和直接挖去火源等方法灭火。

若火灾范围较大或火势太猛,现场人员无力抢救、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撤离灾区。

4、灭火时要有充分的水量,应先从火源外围逐渐向火源中心喷射水流,避免高温火源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引起爆炸事故,同时防止大量蒸汽和炽热煤块抛出伤人。

5、灭火人员应在火源的上风侧灭火,要防止烟气伤人。

灭火时要保持正常通风,并要有畅通的回风通道,以便及时将高温气体和蒸汽排出。

6、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电源切断前,只能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如沙子、岩粉和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油类火灾也禁止用水直接灭火。

7、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

(1)当火势较小能扑灭时,上风侧人员应立即使用消防水源、灭火器等器材灭火,下风侧人员应立即穿越火区从上风侧参加灭火。

(2)当火势较大无法控制时,上风侧人员应立即迎风流方向进入进风巷道。

当下风侧人员可以穿越火区时,使用水将全身衣物淋湿,防止穿越火区时灼伤;当下风侧人员无法穿越时,佩戴自救器撤至工作面切眼再进入进风巷道。

8、撤退途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风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

9、如遇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等爬行撤退。

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还应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或是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挡头部,以防高温烟气刺激等。

10、到达安全区域后,跟班队长应及时向调度室汇报火势情况及殃及区域并清点人数,对伤员进行简单医疗救护,等待救援。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卡

1、当听到爆炸声时,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任何工作,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就地卧倒,如边上有水坑,可侧卧于水中,暂时屏住呼吸,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并用衣服盖住身体漏在外面的皮肤,以便减少烧伤。

2、跟班队长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同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情况,请求救援。

3、跟班队长下令电工迅速切断工作面生产电源。

4、现场人员应听从跟班队长及班长统一指挥,立即佩戴好自救器,向有新鲜风流地点撤退,切忌乱跑。

5、在撤退的路线上发现有明火,当火势不大时,跟班队长立即组织人员利用灭火器或消防管路水进行扑灭。

6、在撤退的路线上跟班队长应打开喷雾洒水系统,一方面可降低温度,另一方面可降低粉尘浓度防止引起二次爆炸。

7、若瓦斯煤尘爆炸已经将工作面顺槽破坏,撤退路线受阻,遇险员工受伤不重时,应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离。

若撤退路线受阻且难以疏通时,要正确使用好顺槽巷道内的通讯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和供水施救系统并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如木板、风障等在调车硐室或联巷内搭建临时避难硐室。

8、撤退至相对较为安全的地点的避灾人员,应利用一切条件及时寻找更加可靠的安全地点比如避难硐室,直至升井至地面,严禁走含有有害气体的总回风巷。

顶板事故应急处置卡

1、顶板冒顶时,工作面人员立即躲到支架中部,下蹲、面部朝下,紧抓设备牢固部件,且用手护住脸部两侧。

两顺槽作业人员,必须迅速下蹲,双手紧抓能够抓住的固定物体。

2、现场人员迅速将灾害情况汇报给跟班队长,跟班队长查看灾情后汇报调度室,启动顶板冒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工作面立即停止作业。

4、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由跟班队长组织人员抢救冒顶区域受伤或被埋人员。

在抢救过程中应小心的把被困人员身上的煤矸搬开,如果矸石较大,无法搬开,可用撬杠、千斤顶等工具将大块矸石抬起来,用木柱或木垛等撑牢,再将人员救出。

5、在处理顶板事故时,应先由外向里加固冒顶周围的支护,消除进出口的堵塞物,尽快接近堵人部位进行抢救,必要时可以开掘通向遇险人员的专用巷道。

6、若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不能立即恢复时,可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对被压、埋、堵截的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并派专人检查该处的氧气浓度和有害气体浓度。

现场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1、所有现场人员对于事故的发生首先要保持冷静,头脑清醒。

2、在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过程中,要防止二次伤害事故发生,确保人身安全。

3、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救器有效使用时间和人员撤离时间,决定撤离或是进入临时避灾场所。

严禁救护人员在不佩戴呼吸器的情况下进入通风不畅的灾区抢险救灾。

4、戴上自救器后,人员应尽量匀速行走,呼吸要均匀。

化学氧自救器在佩带过程中产生吸气干热、流口水等现象均属正常,在未到达可靠的安全地点前,严禁拿掉口具和鼻夹,以防有害气体中毒窒息。

若使用压缩氧自救器,尽量不要频繁使用氧气增压按钮,以免浪费氧气,缩短自救器有效使用时间。

5、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岔口或进入避难硐室前,要留设指示方向或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的注意。

6、在被困地点待救时,遇险人员应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为外界救援争取时间,并要采取有规律地敲击金属物、顶帮岩石等方法,发出呼救联络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提示避难人员所在的位置。

在此期间,应只留一盏灯照明,其余矿灯全部关闭,以备再次撤退时使用。

7、营救伤员时,要牢记“三先三后”原则,即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8、平时要保证所有的抢险救援器材种类齐全、质量完好、功能可靠。

急救箱在使用时,应注意观察药品名称,防止出现误使用造成二次伤害。

使用担架时,应先将受伤人员固定,护送人员前后步伐应一致,防止受伤人员摔倒。

如现场无急救箱和担架时,可就近取材,使用木板、衣服、布条、裤带、撬杠等物品自制简易设施,进行固定、止血和搬运工作。

9、人员定位系统射频卡闪烁、震动、蜂鸣的意义:

入井后,如果发现定位卡红灯和黄灯同时频繁闪烁并震动且有蜂鸣报警现象,代表矿调度室紧急呼叫,需立即升井撤离;发现定位卡单红灯频繁闪烁并震动且有蜂鸣报警现象,代表矿调度室重要呼叫,需立即撤离到就近安全区域;发现定位卡单黄灯频繁闪烁并震动且有蜂鸣报警现象,代表矿调度室一般呼叫,需尽快和矿调度室取得联系;同时请按下定位卡上“回呼确认”小钮,并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