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298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docx

五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大版

第三单元

诚信立身

“诚信”二字中的“诚”指的是真实、诚恳,“信”指的是信任、信用。

“诚”“信”二字组合在一起,就是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减信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就无法立足于社会,最终也将一事无成。

我们要牢记古人的教海,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经典驿站

1忠信为宝

1.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管子・枢言》

注释:

结:

纽带。

文意:

诚信,是社会关系的组带。

2.儒有不宝全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儒行》

注释:

儒:

儒学、儒家经典。

这里泛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宝:

动词,珍视看重。

文意:

不看重金玉等钱财,而以忠信为宝。

3.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周易・乾》

注释:

进德:

提高道德修养。

修业:

扩大功业建树。

修辞:

修饰言群。

居:

积累。

文意:

君子要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忠诚守信,这是用来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修饰言辞以树立诚意,是为了更好地积累功业。

4.温馨点击: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精神纽带,是人性中最重要的美徳。

它让我们的灵魂变得高贵,让我们的品格变得高尚。

我们一起查字典,找一找关于“信”字的解释吧!

5.活动广角:

课文中这几句话道理深刻,你能背诵下来吗?

6.你还知道些关于诚实守信的历史小故事?

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我知道”曾子杀猪与“学布一话干金”的改事,还知道......

7.成长阶梯

你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满意吗?

如果能把这几句话背诵下来,就可以把红旗插到C峰上;如果你通过查字典了解了信”字的不同含义,就可以把红旗插到B降上;如果你能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就可以把红旗插到A峰上啦!

2以信待人

1.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晋)杨泉《物理论》

注释:

接:

对待、交往。

妻子:

妻子和儿女。

文意:

以诚信的态度对人,天下人都会信任他;而不以减倍的态度对人,连妻儿都会怀疑他。

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如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

注释:

序:

秩序、次序。

文意:

父子之间有骨肉亲情,君臣之间有上下礼义,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別,长幼之间有尊卑次序,朋友之间有诚意信用。

3.若有人今天一方,忠为衣今信为蒙。

——(唐)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总歌》

注释:

業:

裙子。

古时衣服上身为农,下身为装。

后衣泛指衣服。

文意:

朋友之间即使天各一方,也可以用减信架起友谊的桥梁。

4.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

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榖梁传・僖公二十二年二十二年》

文意:

说出的话之所以被称作“言”,是因为“信”。

说出的话如果没有信用,怎么能被称作“言”呢?

5.温馨点击: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随随便便作出承诺;而一旦作出承诺,就要努力实现自己的诺言。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言而有信的君子,而不要做一个食言而肥的小人。

6.活动广角

你能找出一些关于诚信的成语吗?

我们一起来开个“成语大会”,比比,看谁积累的关于诚信的成语多吧!

7.成长阶梯:

将自己精彩的表现记录下来吧!

如果你能把本课的选文准确流畅地读下来,就可以为自己涂红第一颗“聪明果”;如果你能找到一些关于诚实守德的名言,就可以为自己涂红第二颗“聪明果”如果你填对了上面所有的成语,就可以为自己涂红第三颗“聪明果”。

3无信不立

1.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注释:

立:

立足、存在。

文意:

如果百姓对政府失去信任,国家根本就不能立足

2.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宋)朱熹《孟子章句集注・公孙丑章句上》

注释:

五行:

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中国古代思想家试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

待:

依、凭借。

文意:

诚信就像是五行之中的土一样,默默无闻,没有稳固的地位,没有显赫的威名,然而水、金、木等物质没有不依赖土而存在的。

3.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述也。

——《论语・里仁》

注释:

耻:

以……为耻。

躬:

自己、自身。

逮:

及、赶上。

文意:

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耻。

4.子张问行。

子曰: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故,虽州里行乎哉?

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與则见其倚于衡也。

夫然后行。

——《论语・卫灵公》

注释:

行:

做事通达、行得通。

蛮貊:

古代对南方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州里:

指家乡。

参:

并立。

舆:

车。

衡:

车前的横木。

文意:

子张问怎样才能使自己在社会上行得通。

孔子说:

“只要说话忠实诚信,做事笃实恭谨,即使在野査落后的国家也能行得通。

相反,如果说话不忠实、不诚信,做事不笃实、不恭谨即使是在自己家乡,能行得通吗?

站立时仿佛看见“忠、信、笃、敬’这四个字就立在面前,坐在车中仿佛看见这四个字就在车前的横木上。

能够做到这样,才能行得通。

5.温馨点击:

人的生命无法在谎高中开出美丽的花朵,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原则和底线,他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更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只有拥有诚信,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6.活动广角:

学习了今天的课文,我又有了许多新感悟,我要把它们写下来。

7.《诚信中国》这首歌你听过吗?

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吧!

花就是花,果就是果。

甜就说甜,涩就说涩。

拉钩算数,说了就做。

诚信品德,美好你我。

你说话算话,我一诺千金

你一言九鼎,我一言为定;

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我张口不悔,一锤定音。

诚信为本,土能生金。

天下的人和诚信,你我合作共赢。

诚信人人,人人诚信。

诚信的中国,

心想事成,前程似锦。

4诚者自成

1.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中庸》

注释:

成:

成全。

道:

通“导”,引导。

文意:

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义是自我的引导。

万物的发展要始终以真诚为本,没有真诚就没有万物。

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

2.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中庸》

注释:

自:

由。

诚:

真诚。

明:

明白。

教:

教育、教化。

文意:

由天赋的真诚而明白道理,这是人的天性;由明白道理而使内心真诚,这是教化的结果。

3.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应。

——(明)薛瑄《读书录附续录》

文意:

用真诚感动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用真诚来回应他。

4.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志;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

——(宋)程颢、程顾《二程遗书》

注释:

修学:

学习。

杂:

庞杂、不精。

文意:

学习若没有诚心,则必然学业不精;做事若没有诚心,则必然失败;自己谋划的时候若没有诚心,就是欺骗自己的内心并放弃自己的志向;与人相处若没有诚心,就会丧失自已的德行而增加别人的怨恨。

5治国以信

1.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注释:

庇:

保护。

文意:

诚信,是国家最可宝贵的财富,是百姓获得底护的基础。

2.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

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文意:

小的诚信树立了,大的诚信才会树立起来,所以英明的君主是在不断地积累诚信中产生的。

赏罚不讲诚信的话,那么法规禁令就无法推行。

3.弃信背邻,患孰恤之?

无信患作,失援必毙。

——《左传・僖公十四年》

注释:

背:

背叛。

恤:

同情。

作:

兴起,产生。

毙:

倒台、灭亡。

文意:

丢掉信用,背叛邻国,一且发生灾难,谁还会同情你?

不守信用,灾祸就会产生;丧失援助,国家一定会灭亡。

4.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论语・子张》

注释:

信:

使…信服、信任。

劳:

役使、使…劳作。

厉:

残害虐待。

劝:

劝谏,规劝。

谤:

诽谤、诬蔑,恶意地攻击别人。

文意:

君子必须取得百姓的信任之后才能役使百姓,否则百姓就会以为这是在虐待他们;君子必须取得别人的信任之后才能去规劝别人,否则别人就会以为你是在说他的坏话。

5.温馨点击:

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个国家、民族的生存之基。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社会而言,诚信都是立国之本,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这个大家庭团结稳定的根本所在。

因此,无论在邸个时代,诚信都是取信于民、团结国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

活动广角:

6.诚信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原来有这么重要的意义我要把这几句话背下来。

7.让我们每人制作一张诚信宣传卡,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号召大家一起构建诚信社会吧!

8.看了这幅“考场图”,你有什么感想?

在平时的学习中你该怎么做?

9.成长阶梯:

学习完了这一课,想信你一定收获满满。

请你和老师、父母同学一起对自己的表现作一个全方位的评价吧!

人物长廊

1宋濂守信

宋濂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小时候,他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

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逾期。

正因为这样,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

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不辞辛苦昼夜抄书。

当时正是寒冬时节,天很冷,他母亲说:

“孩子,都半夜了,天这么冷,等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着这书看。

”宋说:

“不管人家等不等着看,到了约定的期限就要还,这是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如果言而无信,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还有一次,宋濂要去外地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两人约好了见面日期。

谁知出发那天下起了鹅毛大雪。

当宋濂背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拦住他说:

“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

再说,老师那里平已大雪封山了。

你就穿着这一件旧棉袄,会冻坏的!

”宋濠说:

“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啊!

风雪再大,我都得去。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称赞他说:

“年轻人,你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温馨点击:

一个人诚实守信,自然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声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人,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其实是失去了朋友。

这无异于“撞了芝麻,丢了西愿”,是得不偿失的。

活动广角:

1.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

与小组内的同学一起交流一下吧!

2.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关于诚信的古诗吧!

商鞅

(宋)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3.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把这个故事与同学们演一演吧!

成长阶梯:

活动中,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让我们一起来点亮“诚信明灯”吧!

看你能点亮几“诚信明灯”。

1.与同学分享学习本课的感想;

2.背诵《商鞅》这首诗;

3.把宋濂守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董仲舒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等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构建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对当时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等问题给子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其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理论,还主张废除社会上其他学派的思想,只尊崇儒家学说。

汉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由此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中国长达两千多年。

1.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2.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3.温馨点击:

汉初统治者奉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

虽然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文景之治”,但在景帝时出现了“七国之乱”统一的国家面临着分裂的危险。

仲舒认为,要现固集中统一的政权,防止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首先须实现政治、思想的统。

于是,他提出了“大一统”的理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3.活动广角:

请你结合注释谈一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看法吧!

4.有一个五字成语叫“三年不园”,说的就是董仲舒勤学的故事,请找出来给同学们讲讲这个故事吧。

5.我能试着将董仲舒这两句话背一背。

6.仅凭这些材料来了董仲舒还不够,让我们课下再集一些有关蓝仲舒的资料,来加深对他的了解吧!

7.成长阶梯:

学完这一课,请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吧!

如果你能结合注释与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董仲部这几句名言的理解和看法,就把第一枚“传统文化小达人”勋章上的五角星涂红;如果你能把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就把第二枚“传统文化小达人”勋章上的五角星涂红;如果你能搜集到其他关于董仲部的资料井和同学们分享,就把第三枚“传统文化小达人”勋章上的五角星涂红。

第四单元

爱国如家

爱国的内涵十分广泛,如热爱祖国的山河、民族的历史关心国家的命运、民生的改善,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国捐躯等等。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儒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爱国的民族精神,让我们起通读儒家经典,做一名热爱祖国、爱护家园的小学生吧!

经典驿站

1尽忠报国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注释:

鞠躬:

弯着身子表示恭谨。

尽瘁:

竭尽心カ。

已:

停止。

文意:

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地工作,至死方休。

2.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

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

——(宋)陆游《太息・宿青山铺作》

注释:

铁石心:

像铁石一样坚硬的心。

轻:

轻视、小看。

文意:

我平生的意志如铁石一样坚硬,置个人家庭于不顾,心只想报效国家。

一定不要小看了书生,书生也可以上马杀敌。

3.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主释:

丹心:

赤诚的心。

文意:

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渴望报效国家,身在他乡、思念家人又不禁使我泪流成行。

4.温馨点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作为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少年,我们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树立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热爱祖国的名山大川,维护中国的形象做一个爱国的好少年!

5.活动广角

让我们一起搜集一些甲午海战的资料,了解丁汝昌和邓世昌这等英雄人物以身报国的事吧!

威海刘公岛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支海军的证生地。

岛上人文景观丰富,既有千年以上的战国遗址,又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皰台等甲午战争遗址。

6.如果有机会,让家长带我们观看一次甲午海战的电影吧!

后人悼念邓世昌的挽联: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7.成长阶梯:

你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满意吗?

如果你能记住课文中的诗句以及作者,就可以把红旗插到C峰上;如果你能明白诗句的意思,并讲给爸爸、妈妈听,就可以把红旗插到B峰上;如果你能讲出这些历史故事,就可以把红旗插到A峰上啦!

2以身许国

1.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左传・昭公四年》

注释:

苟:

如果。

社稷:

指国家。

社,土神。

稷,谷神。

文意:

只要有利于国家,个人的生死就由它去吧!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2。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注释:

吴钩:

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

此处指宝刀。

关山五十州:

此指当时被藩镇割据的黄河中下游大片土地。

凌烟阁:

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魏征等二十四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

后常用它来表示建功立业的意思。

若个:

哪个。

万户侯:

古代封侯要赏给一定户数的人家,万户候是封赏最多的。

后泛指高爵显位。

文意:

男儿在国家有难的时候要挺身而出,身佩宝剑,血战沙场,而不是做一个咬文嚼字的书生。

看看唐太宗为纪念开国功臣而立的凌烟阁,哪个书生能享有万户侯这般的荣耀?

3.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宋)陆游《夜泊水村》

文意:

我一生全力报国,万死不辞,如今两斑白,再也无法唤回年轻的岁月了。

4.温馨点击:

爱国,其实并不难。

国家危难之际,上场杀敌是爱国;和平年代,勤勤地工作是爱国;而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将来成为有用之オ,就是爱国。

5.活动广角

林则徐,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

他在受钦差大臣入广州查处禁烟时曾严正声明: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曾引用《左传》中的诗句写过这样一首诗:

赴院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一)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娲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6.成长阶梯:

让我们来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吧!

如果你能背通本课的三段选文,就可以在“爱国树”上为自己涂红第一颗“聪明果”;如果你能讲出两则古人爱国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就可以在“爱国树”上为自己涂红第二颗“聪明果”如果你能做一个爱国的小少年,就可以在“爱国树”上为自己涂红第三颗“聪明果”!

3治国齐家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大学》

注释:

明:

彰明。

明德:

美德、光明之德。

齐:

整治。

致知:

增长学识。

格物:

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

文意:

古代那些想要弘扬美好的品德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国家;要治理好国家,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态度;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态度,先要有诚心;要想有诚心,先要增长自己的学识。

增长学识的方法就是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注释:

先:

在…之前。

后:

在…之后。

文意:

在天下人忧愁之前优愁,在天下人享乐之后享乐。

3.赤心事上,忧国如家。

——(唐)韩愈《上李尚书书》

注释:

赤心:

忠心。

事:

侍奉。

上:

君王。

文意:

文忠心侍奉君王,忧虑国事就如忧虑自已的家事一样。

4.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注释:

爱:

爱戴。

恶:

厌恶。

文意:

做了有利于国家的事情,百姓就会爱戴你;做了有损于国家的事情,百姓就会厌恶你。

5.温馨点击:

国是由无数个家组成的,家是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家需要国为其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保证家的正常运转;而没有了家的支持,国就是孤立的、空虚的。

所以,我们既要爱国,又要爱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6.活动广角:

我们来举行一个有关治国齐家主题的朗诵会吧!

预设:

我要朗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我来朗诵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我还会唱《国家》这首歌。

7.成长阶梯:

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来评价一下自己吧!

4忧国之患

1.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史记·廉颇藺相如列传》

注释:

私仇:

个人恩怨。

文意:

把国家急难放在前面,把个人恩怨放在后面。

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

注释:

卑:

低微。

忘忧:

忘却优虑。

阖棺:

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

阖,闭。

文意: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人要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3.忧国者不顾共身,爱民者不罔其上。

——(宋)林道《省心录》

注释:

罔:

欺骗、隐瞒。

文意:

忧虑国事的人不会考虑自身的安危,爱护民众的人不会欺瞒他的上级。

4.温馨点击:

“爱国”是一种使命,是对自我精神的最高要求。

从古至今,仁人志士从未停止对爱国精神的践行和传承为了国家兴亡,他们甚至可以舍弃生命。

唐代大诗人杜南就曾经写下《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

”诗中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5.活动广角

活动1:

我们组织一次爱国故事会吧!

我知道文学家朱自清的爱国故事,我来讲给你们听!

活动2:

我还知道陆游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下面这首诗就是他的代表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成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6.成长阶梯

快乐的学习旅程又结束了,你的表现怎么样?

快请同学来评价一下吧请将自己相应表现后面的“智慧星”涂上喜欢的颜色。

·了解《史记》这部史学著作以及它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很好☆较好☆一般☆)

·背诵两首赞颂爱国情怀的古诗。

(很好☆较好☆一般☆)

5誓报国仇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注释:

青海:

指青海湖。

雪山:

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脉。

楼兰:

西域古国名,此处指侵犯西北边境的数人。

文意:

青海湖上空的乌云遮住了雪山,站在孤城上看着远方的玉门关。

边关外的将士身经百战,虽然盔甲都破了,但他们发哲不打败敌人决不还家。

2.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

——《左传・哀公十ー年》

注释:

执:

拿起。

干戈:

武器的统称。

以:

来。

殇:

未成年而死。

文意:

拿起武器,奔赴战场,为保卫国家而战死,没什么成年不成年(葬礼)的区分。

3.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唐)李白《独漉篇》

注释:

雪:

洗去、除去。

文意:

国家蒙受的耻辱还没有洗刷,还谈什么个人名利?

4.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霍去病

注释:

匈奴:

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文意:

匈奴还没有消灭,我怎么能够成家呢?

5.温馨点击: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的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在唐代发展兴盛。

《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2000余首。

这些诗不但是文学发展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价值。

6.活动广角:

唐朝诗人创作了很多边塞诗,我来背诵一首吧!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道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那我也来背通一首: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7.成长阶梯:

学习完了这一课,相信你一定收获满满。

请你和父母、老师、同学一起对自己的表现作一个全方位的评价吧!

人物长廊

1文天祥宁死不降

文天祥,今江西吉安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

宋末,元军攻打南宋,文天祥领兵抗元,最终兵败被俘,被元军关了三年零两个月。

在这期间,元朝千方百计地劝降文天祥,参与劝降的人物之多、威通手段之狐毒、利诱条件之优厚,都超过了其他的宋臣,甚至连元朝皇帝亲自劝降都未能成功。

元世祖召见文天祥,当面许他宰相等高官,文天祥严辞拒绝,表示“只求一死”!

1283年,文天祥慷慨就义,给世人留下了一曲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温馨点击:

文天祥去世后,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1323年,在文天祥的家乡,他的遗像被供奉在先贤堂,与欧阳修等人并列。

1376年,北京建立了文丞相祠。

文天祥的文集、传记在民间流传很广,历久不衰,激励着民族的正气。

活动广角:

读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文天祥的爱国精神,我们来背诵他的《正气歌》,向这位英雄致敬吧!

悠悠我心悲,苍天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我还知道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我来背给你听吧!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成长阶梯:

活动中,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让我们一起来种下“爱国树”吧!

看你能种下几棵“爱国树”。

2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軒,山东济南历城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的称号。

他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并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