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6834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

《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猪场常见疾病Word下载.docx

4、猪水肿病

溶血性大肠杆菌。

最典型症状是肌肉运动失调,步态蹒跚,盲目前进或作圆圈运动,喜倒卧,口吐白沫,肌肉震颤,抽搐,四肢动作呈现游泳状。

水肿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

仔细检查时,眼睑、眼结膜甚至前额皮下水肿。

本病的发病率不高,死亡率却达90%以上。

加强饲养管理,切忌饲料改变过快或饲料蛋白含量过高,预防可对适龄猪使用抗病促长宝、全能99药物定期用消毒剂消毒。

投喂氟苯尼考粉、混感快克。

5、初生仔猪假死

1)病因:

母猪产道狭窄、产程过长、接产员责任心差。

仔猪从产道出来后,浑身瘫软不动,只有心跳。

从脐带的跳动可感知。

加强对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预防难产。

接产人员不能脱岗,发现假死及时将新生仔猪口、鼻粘液擦干净,用左手和右手分别握住假死仔猪的前胛后肢,将仔猪往腹部握压;

也可将新生仔猪头部向下,用左手提住后腿,右手拍打仔猪胸、腹部;

还可以用一盆温水将假死仔猪放在温水中清洗;

用酒精棉球刺激仔猪鼻孔。

6、初生仔猪低血糖症

母猪饲养不当,初生仔猪受冻。

初生仔猪,尤其是体重较弱小的仔猪生后,不能正常吮乳或吮乳能力不强,喜卧不动,远离母猪哺乳,数小时后突然吐白沫,浑身发白,有神经病症状。

眼结膜上翻,四肢呈游泳状,不久死亡。

加强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加强初生仔猪防寒保暖,对有上述症状的仔猪,及早使用10%葡萄糖口服或腹腔注射。

7、仔猪脐疝

遗传因素、初生仔猪脐带处理不当。

公母仔猪在脐口处出现球状胞肿物,用手按压有波动,能回收到腹中。

淘汰有脐疝的种公猪,加强接人员责任心,不能过度牵引脐带,做好脐带消毒工作。

治疗办法:

将仔猪保定四肢朝上,在疝肿外围行皮下麻醉后,将疝内肠管轻揉回腹中,对疝孔小的行皮下袋口缝合,对疝孔大的,可外科割开皮肤(避开公猪外阴)、肌内层,保留腹膜层和肠内容物共同还纳腹中,对疝孔进行缝合,然后对肌层缝合,多余皮肤可以剪去再缝合整齐。

做好手术后护理和消炎治疗工作。

8、仔猪腹股沟疝

公母猪遗传因素、抓猪过猛、方法不当。

母仔猪在腹股沟部出现肿胀物,状似脐疝,有波动感,轻揉能还纳腹腔;

公仔猪在阴囊单侧或双侧(少见)出现肿大,有波动,倒提能还纳腹腔(又称阴囊疝)。

淘汰公母猪遗传猪,注重抓猪方法,不能过猛,出现母仔猪腹股沟疝,手术方法同脐疝。

出现公仔猪腹股沟疝(阴囊疝)在阉割时就能处理,方法是:

将仔猪倒提,先用常规方法除去正常侧睾丸,然后将病侧睾丸用手挤到创口处,用刀片轻轻割开皮、肌肉层,用力挤压睾丸,睾丸头会在鞘内膜包裹下挤出刀口外,将鞘内膜钝性锉离结扎后,将包裹睾丸的鞘膜和睾丸一起剪除,缝合创口,消炎。

做好术后治疗和护理工作。

9、附红细胞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

发热,体温40-42℃,皮肤潮红,后变得苍白,有的可见黄疸,血红蛋白尿(茶褐色尿),有的猪腹部皮下出血,呈密布的蓝点,有的末梢皮肤紫红,后坏死。

仔猪和生长猪死亡率较高,病猪厌食,嗜睡,体温升高,贫血黄疸,皮肤紫红,指压不褪色,便秘或拉稀,也有的后肢麻痹,流涎,呼吸困难,咳嗽等,严重的眼睑粘连,发绀。

部分母猪早产、流产、死胎,偶见母猪乳房或外阴水肿,不发情或屡配不孕母猪体温同样升高,乳腺皮下与阴唇水肿,发生流产或早产。

典型病变是浆膜、黏膜黄疸,血液稀薄呈苋菜水样(淡紫红色),肝脏肿大,脂肪变性,胆囊肿大,胆汁浓稠,心、肾、淋巴结、脑的针状出血。

加强饲养管理,驱除蚊、虱、蚤等吸血害虫。

消除各种应激因素。

治疗选用磺胺六甲氧拌料。

图5皮下出血图6母猪流产后阴唇联合处的出血斑

图7流产胎儿(大小一致,皮肤充血潮红)

10、仔猪链球菌病

链球菌。

急性败血型:

体温突然升高到41-42.5℃,呼吸困难,结膜发绀,体表皮肤紫红,严重的从鼻部流出粉红色泡沫样液体,结膜或巩膜有出血点或瘀斑,多在3-5天死亡。

脑炎型:

体温升高,极少数体温正常,表现共济失调、转圈、角弓反张、空嚼、磨牙、神经症状呈阵发性发作,多在1-2天内死亡。

关节炎型:

表现为一肢或多肢的关节肿胀、疼痛、跛行。

脓肿型:

主要经创伤感染,表现局部脓肿或局部淋巴结脓肿。

病死猪有的部分内脏也可见到脓肿。

3)防治:

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在新建场,可给母猪及仔猪做链球菌氢氧化铝灭活苗。

母猪每年3次。

仔猪25日龄注射。

对于脓肿型链球菌可行外科污染创手术治疗。

对于关节炎型可肌注青链霉素+安痛定。

对于败血型,可使用复方磺胺类药物和VC肌注。

凉开水灌肠等辅助治疗,加强护理。

图8右颊部脓肿图9跗关节脓肿

图10巨脾症

11、猪丹毒

胞内菌猪丹毒丝菌

急性型呈败血症,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慢性则主要发生心内膜炎和关节炎。

对青霉素敏感,急性病例可用速效青霉素治疗,一天两次,连续三天。

图11丹毒前期图12丹毒中期

图13丹毒后期(坏死皮肤逐渐脱落,为新生仔猪取代)

12、猪球虫病

猪球虫。

腹泻是主要临床症状,粪便呈黄色到灰色。

临床发病猪一般食欲不佳、精神萎顿、身体消瘦、有的表现为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严重病例中可见空肠和回肠黏膜出现纤维素性坏死,小肠出血性炎症,淋巴泡肿大,有点状坏死灶,小肠黏膜上可见球虫和卵囊。

环境卫生对预防新生仔猪球虫病至关重要:

产房及时清理猪粪,圈舍可用50%以上的漂白粉或氨水复合物熏蒸消毒,以杀灭环境中的卵囊;

限制人员进入产房,以免由鞋子或衣服携带卵囊在产房中传播。

保健:

采用百球清拌料饲喂仔猪对球虫病有一定效果,但单纯通过药物预防本病效果不理想。

图14小肠黏膜充血出血

13、猪钩端螺旋体病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

临床症状大多呈隐形感染,急性病例以发热、血红蛋白尿、贫血、水肿、流产、黄疸、出血性素质、皮肤和黏膜坏死为特征。

主要通过皮肤、黏膜及消化道感染,鼠、兔等啮齿类和肉食类动物为主要宿主。

管理:

做好猪舍的卫生消毒工作,清理和清除污染用具、场舍;

及时发现、淘汰和处理感染猪和疑似猪;

禁止养犬、鸡、鸭,搞好灭鼠工作,防止水源、饲料等受到鼠类粪尿的污染。

链霉素、土霉素等四环素类抗生素有一定的疗效。

感染猪群可用土霉素拌料,连喂7天,急性病例应结合强心利尿剂、Vc进行对症治疗。

图15病猪发热,全身皮肤黄染图16面部皮肤有出血斑点,眼结膜黄染、并见点状出血

图17流产死胎,皮肤上常见斑点状出血图18肾脏黄染,表面有大量斑点状出血灶

14、母猪难产

产道狭窄、母猪太肥、胎位不正、仔猪过大。

羊水破后有一个小时还不开始产仔,有努责行为,努责后,有少量阴道分泌物及羊水和胎粪从阴户流出,就是不见胎儿。

母猪情绪不稳。

部分呼吸加快,少数出现体温升高,尤其是在夏季猪舍内温度过高时。

部分有奶水从乳头中自然流出。

加强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工作,不能将母猪养得太肥,加强接产员责任心,不能脱岗。

出现难产后,首先用手抚摸母猪胸腹部,可上下左右抚擦,这时可见母猪开始收缩胸腹并努责,据报道,这种刺激和注射催产素原理相同,具有催产作用,但这种方法比较安全,三分之一的母猪受到这种连续刺激后很快会排出胎儿,如果不能排出,就实行徒手助产,剪磨指甲,清洗消毒手及手臂后抹润滑剂或戴皮手套,再抹润滑剂后,经清洗消毒后阴,须慢慢进入产道,努责时不能进行,摸清产道及胎儿情况,如果胎位不正,可将胎儿推回去,再进行较正胎位工作,可慢慢拉住胎儿,轻轻向外拉,由于胎儿过大,上述方法不能成功,可采用助产绳等工具助产,实在不行,只有破坏胎儿或剖腹产取出胎儿,保仔淘母的方法强行接产。

15、临产母猪热射病

身体硕大,无法排热,夏季猪舍内温度高,湿度大。

临产母猪发热,张口呼吸,站卧不安,头部在栏上磨擦,可见皮肤擦破现象。

部分严重者浑身发抖,身体远端发绀。

加强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确保妊娠后期猪舍控制在28℃以内,发生上述病例,首先将病猪轻赶到阴凉通风处,用水轻浇母猪躯体,耳静脉放血,测体温,发热者用安乃近20亳升配青霉素、链霉素肌注,1小时后再测体温,如还发热,可肌注10亳升安乃近,退烧就不重注。

这种办法临床效果很好,许多猪场因为处理不当发生悲剧,造成损失。

16、猪疥螨病

猪疥螨。

临床常见皮肤痒,在墙体和猪栏上擦痒,有的将毛都磨断了或掉了。

有的皮肤都磨出血结痂,在耳、眼、鼻周围出现小痂片,后发展为直径5毫米的斑块。

耳部的病灶消失后,臀部、肋腹部和腹部出现灶性红斑丘疹,随后浆液、皮肤和汗液干涸后凝结成痂片。

慢性疥螨常见于成年猪。

耳内部、颈部周围、肢下部,尤其是后踝关节处有灰色、松动的厚痂,慢性疥螨常伴有大量的掉毛。

加强饲养管理,发现病例多可在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连用1周,少数病例可用杀螨剂喷雾。

17、渗出性皮炎(油皮病)

葡萄球菌。

1-4周龄仔猪易感,且感染后病情重。

损伤首先见于眼周围,鼻、唇、牙床和耳后皮肤呈现红褐色斑点,斑点变大,可发展为水泡和脓疱。

由于皮肤汗液和浆液相互混合形成的油状渗出物使皮肤很快变得潮湿、油腻。

红斑覆盖全身,皮肤表面的渗出物变厚,结痂皮肤显得较干燥。

当痂膜脱落后,露出粗糙而高度红肿的皮肤,脚部冠状部和足跟常出现糜烂。

损伤可发生于眼结膜周围,引起眼肿胀,相互粘连,患猪便秘,偶见腹泻伴有消瘦脱水症状,3-5天死亡。

增加日粮中锌和VB,或喷皮肤消毒剂,可肌注青霉素+链霉素+地米,预防继发感染。

图19图20

油皮猪

18、副猪嗜血杆菌(猪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

猪副嗜血杆菌。

发热,反应迟钝,逐渐食欲不振,厌食。

呼吸困难,疼痛(由尖叫推断),关于肿胀,跛行,颤抖,共济失调,可视粘膜发绀,侧卧。

随之可能死亡。

急性感染可留下后遗症,即猪流产。

公猪慢性跛行。

普通猪群中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乱是主要临床症状。

加强饲养管理,可疫苗预防,一旦症状出现,按大剂量注射青霉素全群进行注射,单独治疗无效。

饮水添加阿莫西林有一定预防效果。

19、咬尾

拥挤、通风不良、中断饮水和饲料供给不足。

虽然断尾,但还是相互咬尾,一栏中尤其是1-2头体重较好的去咬其它猪只。

咬流血后其它猪也去舔嗜猪尾巴上的血,感染后,猪尾发炎,化脓。

部分猪发生跛行,直至瘫痪死亡。

注意观察在一个栏中主动去咬别的猪只的个体,挑出单独饲养。

有几个挑几个。

用碘酊、紫药水抹咬伤部,严重可肌注抗菌素。

防止继发感染,可在栏中丢石块,饲料袋分散猪注意力。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通风、温度控制、圈舍面积、饲槽大小和饮水设施等。

20、胃溃疡

饲料颗粒小、围栏圈舍压抑猪只等。

表面健康的猪突然死亡,尸体急剧苍白。

如果失血缓慢,贫血的症状就很明显,如苍白、精神萎顿、虚弱、呼吸频率增快、食欲下降或废绝。

此外,可能会出现黑粪,有些猪表现出腹痛症状,如磨牙、弓腰,可能发生呕吐,发病猪的直肠温度经常低于正常。

尽可能提供全价料,饲料加工尽可能减少含有面粉和过细的现象,淀粉凝结和添加的脂肪变酸都能引起胃溃疡;

降低存栏密度,减少促生长剂的使用,减少猪应激和压抑。

原则是镇静止痛、抗酸止酵、消炎止血;

抗酸药物可选择碳酸氢钠、投服次硝酸铋保护溃疡面,同时静脉注射葡萄糖液,注意补充Fe和电解多维。

图21胃底黏膜浅层大面积出血图22黏膜坏死、脱落,形成凹陷

图23幽门部溃疡图24胃底部深层溃疡

21、霉菌毒素中毒

饲料霉变产生霉菌毒素(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

临床青年猪较成年猪、种猪多见,更易中毒。

精神沉郁,厌食,进一步发展为贫血、腹水、黄疸和出血性腹泻。

生长缓慢,营养不良。

母猪流产,产死胎,表现为繁殖障碍。

中毒一般是群发疾病,初生小母猪和后备母猪多阴户红肿,经产母猪产道脱垂都与此有关。

停饲霉变饲料,没有特效解毒药,提高日粮中硒和增加高品质蛋白质和VK、VD,饲料中使用脱霉剂。

图25黄曲霉毒素中毒

22、急性肠臌气

吃到变质饲料,慢性结肠炎。

育肥大猪或种猪,头一天一切正常,突然死亡,死后发现肚子鼓胀,肛门多外翻。

3)防治注意观察猪粪便发现有血痢,及时用肠道抗生素和止血药配合使用。

注意检查饲料,包括料槽中饲料。

发现变质饲料,立即清除。

23、锌缺乏症

缺锌。

厌食,生长缓慢,饲料效率低下,角化不全,分娩时间延长,死胎率增加,初生仔猪体重降低和产仔数减少,脱毛,伤口愈合慢。

饲料中添加硫酸锌。

24、猪应激综合症

基因问题。

在调栏或卖猪驱赶时,发现病猪突然发病,浑身颤抖,呼吸困难,浑身皮肤颜色不一致。

有的地方白,有的地方红,尾巴摇晃。

远端皮肤和粘膜发绀,半数迅速死亡。

加强饲养管理,驱赶猪动作慢,善待猪,发现病猪可以使用肌肉松弛剂硝基呋海因或类似物,还可以对病治疗酸中毒、高热、缺氧等,必须让病猪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休息,降低环境温度;

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有一定效果。

25、直肠脱垂

腹泻、便秘、驱赶过度、用力等物理因素。

直肠从肛门中脱垂出来,症状轻者呈“乒乓球”状粉红色,症重者呈“火腿”状,色青紫,常发生猪咬及擦伤而破裂出血。

加强饲养管理,发现病例,保定后用0.1%高锰酸钾水清洗脱垂直肠,然后整理内翻,将直肠送入肛门,然后袋口状缝合,留小手指大小口排便;

加强护理,饲喂麸皮类饲料,可肌注抗生素预防发炎和继发感染。

26、锁肛

近亲繁殖,基因遗传。

初生仔猪无肛门,吃奶正常,不易发现。

只有到1-2天,仔猪腹围变大,不能吃奶,才被发现。

观察淘汰携带基因公猪、母猪;

发现病例,将仔猪垂直倒提,拉直尾巴,在正对尾根下1公分处画“十字架”,碘酊消毒后用手术刀片割开“十字架”中心皮肤,再将仔猪头朝上提,小猪叫唤时,会发现被割开“十字部”有一个小气泡状粘膜,随着叫唤而外突,用持针钳或体温计钝性将小气泡捅破,随后会排出大量黄色稀粪,仔猪腹围会迅速变小,恢复正常。

关注病猪1天后发现伤口长住,重复上述方法,一般可治愈达80%以上。

27、初生仔猪产床擦伤

摩擦外伤。

初生仔猪跪哺时,往往造成前肢膝关节和肘关节外皮摩擦而出血发炎增生,易造成继发感染,甚至影响选种,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尽可能的把产床铁漏缝地板表面用沙轮打磨光滑,做好初生仔猪固定奶头工作,可用医用纱布将种猪苗易出现磨伤的部位缠住,个别外伤严重的可外涂碘酊,肌注抗生素防止发生继发感染。

28、母猪产后阴户出血

外伤。

母猪临产和产仔过程中,外阴极度水肿发亮,皮肤很薄,产仔过程中母猪将外阴擦到产床上挤压住肿胀的外阴,倒置的外阴内迅速出现紫色大血球,形似鸡蛋,部分淤血会将外阴胀破,从而造成严重失血。

出现病例,最好让母猪保持安静,用止血钳夹住出血处血管,然后用纱布或棉球沾碘酊后填塞,按压外阴破裂处,同时肌注止血敏,一般可止血。

待母猪产完后,再将纱布和棉球取出,外伤处理。

29、母猪子宫内膜炎

细菌感染、配种、难产、死胎、木乃伊等均可导致。

多发于母猪产后,发烧,厌食,从阴户中开始流出灰色污物,3天左右流出灰红色污物,母猪有努责、不安现象,尿频,无乳。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疫苗注射工作。

产仔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严格进行消毒,尤其是发生难产后,必须时行输液抗菌治疗。

母猪产后肌注20单位催产素和长效土霉素等抗生素,发现出现灰红色污物,必须进行输液抗菌治疗,不严重的可以配合使用达力朗等产道丸剂送入,严重的可配合0.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子宫投抗生素。

图26性成熟后的正常卵巢图27卵巢囊肿

30、母猪乳房炎

外伤感染及内因。

多于产后开始发生,有单个乳房和多个乳房发生炎症的现象,病猪发热,厌食,泌乳差,拒哺乳。

用手触摸肿胀,乳房发现度高,整个乳房是硬的,用手挤乳头有少量黄白色乳汁。

加强饲养管理,喂料量和拌料水分均匀,仔猪犬牙必须剪干净。

发现病猪肌注退烧药和青链霉素配用,局部早期24小时冷敷,24小时后热敷。

经常用手挤掉生病乳房的乳汁,严重的可在乳房基部分点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

31、种猪蹄叶炎、蹄裂

外伤、VB7(生物素)缺乏。

种猪蹄壳出现线状裂缝,严重的可见裂缝和肉垫出血现象,有的出现感染,病猪跛行。

驱赶猪动作要慢,病猪多的情况下,可在饲料中添加生物素,对病猪患肢可用硫酸铜水溶液涂抹患处,有一定效果。

32、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是一种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主要是D型)和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C型)引起的猪呼吸道慢性传染病。

鼻炎,颜面部、鼻甲骨甚至鼻腔变形、萎缩或消失,引起全身钙代谢障碍,仔猪发育迟缓、生长迟滞、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性能下降,有时伴有急慢性支气管炎。

早期发现可用阿莫西林、林可霉素、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隔离淘汰病猪、做好仔猪、母猪的预防接种。

3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最急性型:

体温升高至41℃,早期无明显呼吸道症状;

后期心衰,鼻、耳、眼及后躯皮肤发绀,晚期呼吸极度困难,常呆立或呈犬坐式,张口伸舌,咳喘,并有腹式呼吸;

病死猪的腹部、双耳、四肢发绀,口、鼻流出带血的泡沫,解剖可见肺急性出血。

急性型:

发病较急,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极度困难,咳嗽。

亚急性型或慢性型:

一般表面体温升高,食欲减少、精神沉郁,不愿走动、喜卧地,呈间歇性咳嗽。

加强饲养管理,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栏舍彻底的消毒与空栏;

及时的呼吸道药物保健;

疫苗接种。

34、弓形体

1)病因:

是由弓形体感染动物和人而引起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又称为弓浆虫病或弓形虫病。

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动物死亡和怀孕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

对急性病例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猪舍定期清洗、消毒,猪场要建立防鼠、防猫措施。

35、前腔静脉采血技术要点

1)器材:

哺乳仔猪用6*25针头,保育仔猪用9*25针头,育肥、种猪用12*38针头,将针头装在5ml一次性注射器上。

2)保定:

哺乳仔猪、保育仔猪采用仰卧保定,育肥和种猪采用绳套保定。

3)方法:

将针头垂直刺入猪颈部下颌与前肢交界处凹窝处,大猪进针约3cm左右,突然感到刺空感,见有血流到注射管内即可,若不见回血,可适当调整深度和方向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