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376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docx

政经复习资料+总汇

2008-2009政治经济学考题回忆

一、名词解释(5分*4题=20分)

1.价值

参考答案: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2.通货膨胀

参考答案:

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3.流动资本

参考答案:

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和转化为工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4.资本循环

参考答案:

产业资本依次经历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存在,最后回复到其出发点形式的全过程。

二、多选题(5分*4题=20分)

1. 考察超额剩余价值:

大企业工人个别劳动时间。

2. 考察货币的两种主要职能

3. 考察利息率

三、简答题(10分*2题=20分)

1. 简述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的内涵及其联系与区别

参考答案:

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聚:

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及剩余价值资本化而扩大它的规模

资本集中:

把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成为大资本。

其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是大资本并吞小资本。

第二种方式是把许多分散的小资本集合成为一个大资本。

通过资本积聚的方式来扩大个别资本,速度很慢,很难适应组织先进的大企业的需要,而资本集中,特别是股份公司形式的那种资本集中,则很可能适合需要。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企业的主要形式。

2. 简述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联系

参考答案:

相对剩余价值:

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个别企业为获获取超额剩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由此使得生活资料价值降低。

而劳动力的价值也因此降低。

必要劳动时间随之缩短,也就意味着剩余劳动时间延长,同时代表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

四、论述题(20分*2题=40分)

1. 论述两种剩余价值的涵义、联系与区别。

2.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当前资本主义金融危机。

上网查资料

去年考题猜测

名词解释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3.绝对/级差地租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勒索得到的地租。

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以上的余额。

房价上涨上网查资料

4.流动资本

5.资本有机构成

多项选择

简答题

1.说明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联系和区别

2.什么是价格?

由哪些因素决定?

3.两种级差地租的联系和区别/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联系区别.

以上三题,会考其中两题,考1,2题可能性较大。

但是名词解释的3和简答的3必考一道。

论述题

1.为什么会产生平均利润率?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有什么关系?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与其解决方式。

3.从马克思的观点看资本主义如何走出经济危机

以上三题,会考其中两题,其中第3题必考。

前年考查基本知识点

 题型:

一、名词解释5分*4=20分

      二、多选题  5分*4=20分

三、简答题 10分*2=20分

四、论述题 20分*2=40分、

复习注意的问题

1.货币(四个阶段,四个功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价值和实用价值,价值,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决定因素等等

3.资本的集中,积聚,积累(内在联系)

4.资本的循环(经过几个过程,几种循环方式……)资本的周转时间和次数

5.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划分依据。

6.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7.利息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因素的影响(怎么计算等问题)

8.价值规律:

定义、表现形式

9.资本有机构成(技术和价值)之间的关系

10.级差地租&绝对地租

11.商品价值怎么转化为生产价值

12.价格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价值、供求关系)

13.什么叫“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怎么解释这个矛盾?

(劳动力成为商品)

14.劳动生产率(好像是“单个企业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

15.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联系考虑)

16.怎样提高平均利润率

17.资本主义怎样通过管理应对经济危机(本次危机的根本原因:

“生产和购买之间的断裂”)

注意:

要看清题意,不要早交卷。

多选题为本次新题型,但题目不是很难

简答题写明观点即可,不必很详细;论述题要写得比较详细

05级政经考题

名词解释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流动资本

3、资本积聚

4、资本有机构成

简答题

1、价格的定义及决定因素

2、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论述题

1、两种级差地租的联系与区别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现实性与周期性

06级政经考题:

一、名词解释:

(5*4)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垄断价格

3、绝对地租

4、资本积聚

二、简答题:

(10*3)

1、简述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的涵义和相互关系。

2、说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3、简述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质的关系和量的关系。

三、论述题:

(25*2)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2、非劣等地的租用者要交纳的地租及其决定因素。

07级政经考题

一、名词解释4*5=20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资本循环

3、资本的有机构成

4、资本积累

二、简答题2*15=30

1、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的含义和相互联系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的标准和意义有什么不同?

概念的延伸分别是什么?

论述题2*25=50

1、阐述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和解决

2、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原因和形成机制

辨析:

1、超额剩余价值是企业在追逐相对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2、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在于土地具有优劣不同的等级

计算:

题目:

资本构成/利润率/预付资本周转次数

论述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2、论述利润到平均利润的过程,价值到生产价格的变化过程

3、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如何应对?

《政治经济学》期中检查试题(2009年11月)

一、名词解释(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1、货币:

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必须由金银充当。

2社会必要劳动: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

2、价值规律:

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3、相对剩余价值:

在雇用工人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4、资本循环与周转:

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资本周转是产业资本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商品的二因素是: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和商品价格

C、使用价值和价值D、使用价值和相对价值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

A、价格等于价值B、价格低于价值

C、价格高于价值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D、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4、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

A、社会运动的规律B、生产力运动的规律

C、自然规律D、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

1、超额剩余价值( )

A、是高价出售商品的结果B、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D、只有个别资本家才能获得

E、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2、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储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

3、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区分为( )

A、不变资本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D、流通资本 E、流动资本

4、对G—W—G'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    )

A、它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 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D、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

E、在流通中购买特殊商品劳动力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三、简答题(2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1、请简要说明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是什么关系?

(1)相对剩余价值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是通过各个部门中的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

(2)单个资本家提高了个别劳动生产率,虽然不能降低生活资料价值,不能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能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因而就会产生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现象。

为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资本家之间会进行激烈的竞争,因而,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会普遍提高,此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商品价值下降,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之间的差额不复存在,超额剩余价值消失,但是整个资本家阶级却普遍获得了相对剩余价值,可见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单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其结果却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

2、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要经历哪些阶段?

出现那些循环形式?

在这些阶段中资本的周转速度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有什么影响?

(1)产业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包括了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和销售阶段(

),并分别以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和商品资本(

)三种形式存在。

(2)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连续不断的循环中实际上包含着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

货币资本循环:

生产资本循环:

商品资本循环:

(3)资本在循环中共经历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的资本形态的周转所需要的时间直接影响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购买阶段如果投入市场的货币资本不能买到足够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那么资本就会一直停留在货币形式,不能真正转化为资本。

在生产阶段,如果资本购买了足够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但是不能顺利地进行生产,那么资本会一直停留在生产资本形式,直接影响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商品生产。

在销售阶段,如果商品不能顺利卖出,那么资本就会停留在商品资本形式,直接影响剩余价值的实现。

资本的周转速度是由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次数决定的,而后者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因而资本的周转速度会影响年剩余价值总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会节省预付资本的数量,从而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

但是周转速度不会影响剩余价值率。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10-2011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5分*4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劳动力价值

3、土地价格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二、简答题10分*3

1、资本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的变化趋势是否总是保持一致,如果不是,如何理解不一致。

2、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利润之间的关系

3、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什么,有何意义。

三、论述题50分

1、社会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为何以及如何形成

2、简述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之间的关系

3、请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收益的分配问题

05级政经考题:

名词解释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流动资本

3、资本积聚

4、资本有机构成

简答题

1、价格的定义及决定因素

2、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论述题

1、两种级差地租的联系与区别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现实性与周期性

06级政经考题:

一、名词解释:

(5*4)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垄断价格

3、绝对地租

4、资本积聚

二、简答题:

(10*3)

1、简述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的涵义和相互关系。

2、说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3、简述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质的关系和量的关系。

三、论述题:

(25*2)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2、非劣等地的租用者要交纳的地租及其决定因素。

07级政经考题:

一、名词解释4*5=20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资本循环

3、资本的有机构成

4、资本积累

二、简答题2*15=30

1、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的含义和相互联系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的标准和意义有什么不同?

其概念的延伸分别是什么?

论述题2*25=50

1、阐述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和解决

2、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原因和形成机制

2008学年上学期

名词解释

    1、价值

    2、通货膨胀

    3、资本循环

    4、流动资本

多选

    1、超额剩余价值

       A、是高价出售商品的结果

       B、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D、只有个别资本家才能获得

       E、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2、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3、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区分为

       A、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通资本  E、流动资本

    4、借贷资本的利息率

       A、是利息和借贷资本的比率

       B、受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影响

       C、受借贷资本供求状况的影响

       D、与平均利润率的高低是无关的

       E、它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

简答

    1、试述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涵义及其联系与区别

    2、请简述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论述

    1、请论述两种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及其联系与区别

 2、请结合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分析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09级政治经济学考题

名词解释(5*3)

1.通货膨胀

2.生产价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简答题(15*3)

1.说明货币流通手段职能与支付手段的区别与联系

2.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3.说明资本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的关系

论述题(25*2)

1.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解释当今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原因。

2.论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考查基本知识点

 题型:

一、名词解释5分*4=20分

      二、多选题  5分*4=20分

三、简答题 10分*2=20分

四、论述题 20分*2=40分、

复习注意的问题

1.      货币(四个阶段,四个功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      价值和实用价值,价值,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决定因素等等

3.      资本的集中,积聚,积累(内在联系)

4.      资本的循环(经过几个过程,几种循环方式……)资本的周转时间和次数

5.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划分依据。

6.      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7.      利息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因素的影响(怎么计算等问题)

8.      价值规律:

定义、表现形式

9.      资本有机构成(技术和价值)之间的关系

10.  级差地租&绝对地租

11.  商品价值怎么转化为生产价值

12.  价格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价值、供求关系)

13.  什么叫“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怎么解释这个矛盾?

(劳动力成为商品)

14.  劳动生产率(好像是“单个企业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没记清楚,你自己参考一下书和ppt吧)

15.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联系考虑)

16.  怎样提高平均利润率

17.  资本主义怎样通过管理应对经济危机(本次危机的根本原因:

“生产和购买之间的断裂”)

 

注意:

要看清题意,不要早交卷。

简答题写明观点即可,不必很详细;论述题要写得比较详细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含义:

是拓宽了其研究范围的经济学,而不时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也可以简称为经济学。

我国现在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类型: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的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上述政治经济学出现的先后顺序:

1)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2)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3)无产阶级的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第二章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物质资料。

劳动过程的简单生产要素:

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人类最早出现的和最简单的分工:

是自然分工,即原始社会中以人们的性别和年龄的差异为基础,在纯生理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分工。

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比较:

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因为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是首要的生产力,在生产力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离开了劳动者的劳动,所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一堆死的东西;生产力中物中因素是生产资料,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在生产资料中,作为劳动资料重要构成部分的生产工具对于生产力气发展有着特殊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开始的。

生产力发展的善集中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草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的应用。

生产关系的内容:

包括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所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劳动生产率:

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效率或能力。

经济规律:

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基本经济规律:

在某一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中,有一个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生产发展方向。

社会经济制度:

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有特殊的质的规定性。

第三章

再生产都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物质资料的再生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再生产的规模:

社会再生产按照它的规模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即新生产同来的产品,只够补偿在生产中所消耗掉的生产者资料和生活资料。

扩大再生产是指超过原有生产规模的再生产,即新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补偿生产中已消耗的物质资料外,还有多余的物质资料可以追加到生产中去,借以扩大原有生产规模。

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

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领先扩大生产场所,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

国民经济中主要比例关系:

综合比例;部门之间的比例;部门内部的比例;地区之间的比例;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比例。

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

1)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2)科学技术及其应用3)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5)自然条件6)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7)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社会总产品:

就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分部门和行业的所有企业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年为单位)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国民收入:

就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后,所剩余的那部分社会总产品。

国民生产总值: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动价值的总和。

我国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国民收入加上国展经济各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第四章

自然经济的特点:

首先,自然经济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

其次,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再次,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价值:

是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交换价值:

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形式:

足值的金属货币。

具体劳动:

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

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形成原因:

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这是因为:

第一,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第二,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第三,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货币的职能:

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货币具有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规律:

是商品经济的普遍的客观经济规律。

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发票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行。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价值规律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即配置社会资料。

二、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

第五章

资源配置的基本要素:

资源使用的时间、空间和数量。

资源配置的经济机制:

资源配置的动力机制;资源配置的信息机制;资源配置的决策机制。

市场经济:

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市场机制的核心:

是价格机制。

市场机制的作用:

一、价格机制的作用:

1)价格机制调节生产2)价格机制调节消费3)价格机制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

二、供求机制的作用:

1)价格、竞争、利率等市场机制的作用都离不开供求机制2)供求机制调节生产与消费。

三、竞争机制的作用:

1)它是价格机制、信贷利率机制等市场机制充分展开并充分发挥功能的保证2)它促进企业开展技术革新、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3)它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促进商品流通和生产要素交流4)它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联系:

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2)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3)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第一,市场是商品生产者和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