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8428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docx

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中图版必修1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

(时间:

6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流星现象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天文现象。

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流星体属于(  )

A.绕火星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绕月球公转的天体

2.进入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A.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

B.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解析 图示流星体属于太阳系内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流星体进入大气后绝大部分燃烧掉了,可以减少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答案 1.B 2.C

(2017·河南南阳高一检测)读图,完成3~4题。

3.上图所示天体系统属于(  )

A.星系B.恒星系统

C.行星系统D.总星系

4.关于该天体系统中心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

B.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C.主要组成物质为岩石

D.黑子和耀斑等现象均发生在其光球层

解析 第3题,图示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属于恒星系统。

第4题,图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为太阳,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答案 3.B 4.B

下图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5~6题。

5.与四川盆地相比较,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ab沿线云量基本一致,但太阳辐射量差异明显,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B.气象C.下垫面D.大气环流

解析 第5题,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故D项正确。

第6题,ab沿线云量基本一致,纬度一致,故影响到达地面太阳辐射与纬度、气象因素无关,排除A项和B项;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大气环流形式没有本质区别,排除D项;而a处海拔更高,故C项正确。

答案 5.D 6.C

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

读图,完成7~8题。

7.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8.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解析 第7题,结合中国政区图判断,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关系:

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负相关;安徽省正相关与负相关的面积大约相同;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第8题,太阳黑子是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所发生的现象,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黑子和耀斑往往相伴而生,故D项错误。

太阳黑子强盛,说明太阳活动剧烈,其发出的各种带电粒子会影响地球的电离层,干扰通信卫星信号,B项正确。

从图中看出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正相关、负相关均有,故A项错误。

漠河地区纬度低于北极圈,不会出现极昼现象,并且极昼现象的发生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和太阳黑子没有关系,C项错误。

答案 7.D 8.B

下图所示为我国四个卫星发射中心。

读图,完成9~10题。

9.有关图中四个卫星发射中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转线速度④地大于①地

B.自转角速度②地大于①地

C.随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②地大于③地

D.③地随地球自转一周的真正周期是24小时

10.仅从发射节省能源角度考虑,最合适的地点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第9题,图中四个卫星发射中心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自转线速度越往高纬越小,即④>③>②>①;四地随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都相等,其真正周期是23时56分4秒。

第10题,在四个卫星发射中心中,④地纬度最低,发射时获得的初速度最大,可以节省能源。

答案 9.A 10.D

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图,完成11~12题。

1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对应图中的(  )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

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

1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⑤位置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北京的昼长变长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北京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D.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解析 第11题,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在②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而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故②对应春分,③对应夏至,④对应秋分,①对应冬至。

第12题,太阳直射点在⑤位置时,是在夏至之后,太阳直射点不断南移,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答案 11.C 12.D

如下图所示,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的交替B.四季的更替

C.运动物体偏向D.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4.此时,P地(  )

A.正值日出B.正值日落

C.正值白昼D.正值夜晚

解析 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昼夜的交替。

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图中的P点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

答案 13.A 14.A

15.(2013·江苏学业水平考试)一条河流沿北纬35°自西向东流,河中有一沙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岸沉积作用强烈

B.北岸受冲刷严重

C.沙坝将与南岸相连

D.沙坝将与北岸相连

解析 北半球河流向右偏转,河流南岸侵蚀,北岸沉积,故沙坝将与北岸相连。

答案 D

(2013·浙江学业水平考试)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读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节气,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最大的是(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17.当太阳光线为②时,该日浙江(  )

A.正处梅雨季节B.正处伏旱季节

C.全省冰雪覆盖D.各地昼夜等长

解析 第16题,夏至日,浙江省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光线照入车棚内车位上的面积最小,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也就最大。

第17题,当太阳光线为②时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此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答案 16.B 17.D

下图为某日在北京时间6时30分拍摄的央视大楼照片,当时天气状况是晴朗。

据此完成18~19题。

18.此时埃及开罗(东二区)时间是(  )

A.12时30分B.0时30分

C.6时30分D.9时30分

19.这一天北京的昼夜情况是(  )

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D.无法判断

解析 第18题,当东八区为6时30分时,东二区为0时30分。

第19题,当北京时间为6时30分时,北京仍处于黑夜,说明北半球昼短夜长。

答案 18.B 19.A

(2017·河南实验中学期中)读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  )

A.6月6日左右B.8月8日左右

C.9月9日左右D.2月2日左右

21.若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该日可能为北半球(  )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解析 第20题,M点到6月22日,经过了47日左右,而6月22日到N点也经历这样的时间,所以是8月8日左右。

第21题,根据该地物影方向的变化可知,该地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5°,说明该地离太阳直射的纬线相距35°,故该日可能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答案 20.B 21.D

(2016·江苏地理)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

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

读图回答22~23题。

22.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

A.①B.②C.③D.④

23.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第22题,图示地区位于华北,一年中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南方。

根据图中太阳能热水器朝向可知,房子左侧为北,右侧为南。

落叶阔叶树夏季遮荫效果好,布局在南侧;冬季,华北地区盛行偏北风,常绿针叶树防风效果好,布局在北侧,故选C。

第23题,冬至日该地(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40°+23°26′)=26°34′,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倾角与当地的太阳高度互余,D项符合题意。

答案 22.C 23.D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

据此完成24~25题。

24.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25.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界面为古登堡面

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

解析 第24题,地下岩浆主要位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中。

第25题,地幔与地壳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两种地震波均能在该界面通过。

地震波由该界面向下传播时速度明显加快。

由于大陆地壳较厚,因此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大陆部分较大。

答案 24.B 25.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北京时间2015年9月28日23时30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一项有关火星的“重大科学发现”:

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

根据地球和火星的有关资料(如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

(108千米)

赤道半径(千米)

公转周期

自转

周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1.496

6378

1年

23时56分4秒

1

1

23°26′

2.279

3395

1.9年

24时37分

0.11

0.15

23°59′

(1)火星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________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________(填“长”或“短”)。

(2)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的________(填“高”或“低”)。

(3)火星上发现液态水活动的证据为什么被称为重大科学发现?

(4)你认为火星上会有高级智慧生命“火星人”吗?

根据上表数据分析说明。

解析 本题以统计资料为背景考查太阳系中火星及地球的基本特征。

由于太阳引力作用,距太阳越近其公转周期越短,火星轨道与地球相邻,在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方面和地球有许多接近之处。

分析火星上没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的原因时,应首先从生命生存所需具备的条件入手。

答案 

(1)4 长

(2)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低

(3)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火星上有液态水说明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4)不会有“火星人”。

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不具备发育高级智慧生命的条件。

27.如下图所示,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ab表示晨昏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分)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________,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

(2)线段ab与经线夹角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_。

(3)假设线段ab与该经线夹角为15°,那么直射点在____________。

(4)假设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简要说明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解析 第

(1)题,全球日期变化的界线有两条:

一条是日界线,另一条是0时所在经线,而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或18时,据此判断M点为0时所在经线,N点为日界线——180°经线,又由于相邻的两条经线相差6个小时,N点在M点的东侧,故N点为6时,ab线为晨线;据地方时计算公式,算出与北京时间在同一日期范围的是90°E向东到180°。

(2)题,晨昏线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相等。

太阳直射赤道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夹角为0°;太阳直射回归线时为最大,为23°26',因此其范围是0°~23°26′。

第(3)题,线段ab与经线夹角为15°,且为晨线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当太阳直射15°S,此时90°E为0时,90°W为12时,即太阳直射的经度,直射点坐标为15°S,90°W。

第(4)题,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即为23°26',太阳直射23°26'S,这一天北半球昼短夜长,晨昏线将纬线划分的两部分差值达最大,昼最短,夜最长,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答案 

(1)180° 90°E~180°

(2)0°~23°26'

(3)15°S,90°W

(4)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

28.下图为地球俯视光照图,图中虚线表示极圈或回归线。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该图反映的日期是________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2)

是晨昏线,其中晨线为________段。

(3)此时A、B、D三地的地方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A地昼长________小时。

(5)再过三个月,B地处在________季。

解析 第

(1)题,根据地球逆时针旋转,确定中心极点为北极点,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则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根据向西增大为西经原则,判断直射点的经度为45°W。

(2)题,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为晨线,则

为晨线。

第(3)题,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

00,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

00。

据此判断A为15时,B为6时,D为21时。

第(4)题,A位于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

第(5)题,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再过三个月的日期为9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的秋季。

答案 

(1)6月22日 (45°W,23°26′N)

(2)

 (3)15时 6时 21时 (4)24 (5)秋

29.下图是某地地下室采光示意图,①②③分别代表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通过朝南的反光镜的角度调节,可以保证室内获得充足的光线。

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①②③代表的正午太阳光线照射情况中,表示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的是________,表示夏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的是________,表示春秋分正午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的是________。

(2)正午太阳高度H=90°-(所求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结合图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判断,该地位于________。

A.热带B.北温带

C.南温带D.北寒带

(3)当正午阳光如②所示照射时,恰好北京时间为14时,则该地的经度是________。

(4)当正午太阳光线照射如③所示时,该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图中所示,光照①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应为夏至日太阳光照情况;光照③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应为冬至日光照情况;光照②为春分或秋分的太阳光照情况。

(2)题,光照②所示时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即春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是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该地的纬度为45°,由于反光镜朝南,可以判断该地在北半球。

因此是北温带。

第(3)题,北京时间14时,也就是120°E的地方时是14时,光照②表示的是正午太阳高度,那么此时该地的地方时是12时,因此该地与120°E的经度差30°,其经度为90°E。

第(4)题,冬至日该地昼最短夜最长。

答案 

(1)③ ① ② 

(2)B (3)90°E (4)昼最短夜最长(昼短夜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