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消防器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8624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救护消防器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救护消防器材.docx

《救护消防器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护消防器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救护消防器材.docx

救护消防器材

本矿建立一个兼职辅助救护队,兼职辅助救护队的设施,按规定配备。

兼职辅助矿山救护队共10人,设专职队长及装备维修工,队员由符合条件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兼职组成,队长及队员要定期进行救护业务学习和演练。

救护队装备有:

自救器、自动苏生器、干粉灭火器、呼吸校验仪,一氧化碳检定器、瓦斯检定器、氧气充填泵及氧气瓶、氧气检定器、温度计、采气工具、灾区电话以及矿工斧、锯、绳、毯、担架等。

第六节矿山保健

在工业场地灯房浴室联合建筑内设有井口保健急救室,负责矿井职工保健及事故急救。

在井底车场内的井下等候硐室内设有井下保健室,硐室采用锚喷支护。

井上、下保健室装备有复苏器械、麻醉机、抗休克裤、充气止血带等急救器材和急救药品。

1.建立院前急救组织和指挥系统做好院前急救必须有组织机构的保证,应由企业的卫生主管部门、卫生处会同安检部门,建立健全院前急救总指挥机构,并依次按需要组建矿、井口的院前急救组织。

各级组织要做到平战结合,临战指挥有效,人员变动应及时调整。

2.配备院前急救各类设备与必要的急救器材井口保健站要备有院前急救专用箱,专用箱放置位置固定,随用随取。

3.要完善院前急救制度和实施措施逐级建立院前急救各项制度及人员职责,发生工伤时做到分工明确,层层负责。

组建素质较高的院前急救队伍,平时做好理论学习、技术培训和模拟演习,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器械设备性能,并能有效操作。

医院急诊科要做到受令即出,随时前赴出事现场,参与现场急救。

生产单位、井口保健站、地方医院之间,要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与运输系统。

配备救护车,以确保为工伤病人创建一条通讯、运输、急救的绿色通道。

四、传输设备及器材选型

(一)传输设备及器材选型原则

1.传输设备的选择原则应符合:

系统先进、可靠、适用。

2.监测监控系统巡检周期不大于30s。

3.传输距离及要求:

主站距分站的距离不小于15km,分站至传感器的距离不小于2km。

4.网络中的各个工作站做到资源共享,信号传输可靠。

(二)传输设备及器材型号、数量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系统主站通过KJJ14传输接口设备,采用总线制传输技术,使用使用MHYV321×4×1/1.38、MHYVR1×4×7/0.52型矿用阻燃信号电缆与地面、井下各分站互联通信。

分站到传感器之间的信号线传输距离不小于2km;传输传输电缆采用MHYVR1×4×7/0.43型矿用阻燃信号电缆。

模拟量传感器信号为200~1000Hz或其它信号;开关传感器信号为1、5mA或无电位接点。

五、监测设备各类传感器布置

(一)概述

监测设备各类传感器均按低瓦斯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环境进行设备的选型与布置,传感器为本质安全型。

其中瓦斯等传感器是矿井主要监测设备,本系统所选择的瓦斯传感器具有性能稳定(稳定周期不小于10天)、监测数据准确、精确度高、具备就地显示、声光报警、断电功能,检修、维护、更换方便。

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设备详见表11.1-1。

表11.1-1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设备表

序号

设备器材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安全监控主、备机(工控机)

研华酷睿22.0G/2G250G19’液晶

2

2

系统软件

KJ95N

1

3

网络集线器

10/100M

1

4

传输接口

KJJ14

1

5

防雷器

 

2

6

UPS不间断电源

山特STK2KVA/2h

1

7

分站

KJF16B

18

8

本安电源箱

KDW16A

18

9

瓦斯传感器

KGJ16A

24

10

一氧化碳传感器

KGA5

25

11

温度传感器

KG3007A

23

12

风速传感器

KGF3

4

13

烟雾传感器

KGN1

4

14

风门开关传感器

KGE22

7

15

开停传感器

KGT15

16

16

风筒开关

KG5009

4

17

远动开关

KDG15A

6

18

馈电传感器

KDG15A

6

19

粉尘传感器

 

5

20

负压传感器

KGY3

3

21

二氧化碳

 

10

22

氧气传感器

 

12

23

湿度传感器

2

(二)低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传感器选型、布置原则和控制要求

1.瓦斯传感器

该矿为瓦斯矿井,回采工作面瓦斯传感器应布置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T0,回风流靠近工作面<10m处T1,回风巷口10m~15m处T2。

其T0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5%,复电浓度为<1.0%。

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1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5%,复电浓度为<1.0%。

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2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0%,复电浓度为<1.0%。

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采煤机设置机载式瓦斯断电仪,其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5%,复电浓度为<1.0%,断电范围为采煤机电源。

回采工作面瓦斯传感器数量为3个。

瓦斯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上方,距顶≯300mm,距巷壁≮200mm,不影响行人和行车,安装维护方便。

2.其他传感器设置

一氧化碳传感器:

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及工作面回风巷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CO。

温度传感器:

在工作面回风巷口10m~15m处中设置1个用于测量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30℃。

风速传感器:

应设置在工作面回风巷道前后10m内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测风断面的地点,设置1个风速传感器。

当风速低于或超过设计风速值的20%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粉尘传感器:

在工作面上隅角设置1个粉尘传感器。

(三)掘进工作面传感器选型和布置原则和控制要求

1.瓦斯传感器

监测综采工作面瓦斯变化情况,掘进工作面应在靠近工作面≤5m和掘进巷道口10-15m处各设1个瓦斯传感器(T1、T2).其T1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5%,复电浓度为<1.0%。

断电范围为掘进工作面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其T2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复电浓度为<1.0%。

断电范围为掘进工作面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掘进机设置机载式瓦斯断电仪,其报警浓度为≥1.0%,断电浓度为≥1.5%,复电浓度为<1.0%,断电范围为掘进机电源。

掘进面瓦斯传感器数量为2个。

采用双巷掘进时,在工作面混合回风流处设置1个瓦斯传感器。

瓦斯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上方,距顶≯300mm,距巷壁≮200mm,不影响行人和行车,安装维护方便。

2.其他传感器设置

CO传感器:

在回风流距掘进巷口10~15m处中设置1个CO传感器。

CO报警值为0.0024%,CO传感器除用于环境监测外,还可作为自然发火的预测。

温度传感器:

在回风流距掘进巷口10~15m处中设置1个用于测量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并作为自然发火的预测。

CO、温度传感器均安装在巷道上方,垂直悬挂,距顶≯300mm,距巷壁≮200mm。

掘进工作面开停传感器:

设置2个局扇开停传感器,对综掘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开停状态进行监测。

风筒传感器: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风筒末端设置1个风筒传感器;

(四)其他地点传感器选型和布置原则和控制要求

1.井底水仓

在井底水仓设置2个水位传感器。

2.带式输送机机头

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m~15m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值为0.0024%,设置1个烟雾传感器。

3.机电洞室

机电洞室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34℃;

4.井下变电所

设置1个温度传感器和相应数量的远程断电器,同时在被控开关的负荷测设置馈电开关。

5.避难硐室

在避难硐室过渡室(舱)内的氧气、一氧化碳,生存室(舱)内的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温度、湿度和避险设施外的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进行检测或监测。

6.避难所

在避难所内外分别设置1个CO、CO2、O2、CH4、温度传感器。

7.其他

风门传感器:

主要风门装设风门传感器。

详见井下安全监测布置图C1128A-174-1。

六、矿井各类传感器装备量

(一)矿井传感器装备标准

1.矿井灾害类型和程度要求

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性,属地温正常。

2.矿井管理水平及操作要求

矿井设置安全监控管理机构及详细的作业制度来保证矿井安全监测装置的正常运行和事故处理,操作要求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内容。

(二)矿井装备水平和发展趋势

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不留隐患,传感器按较高水平进行装备。

同时考虑经济合理及后期维护服务等因素,均选用国产优质产品。

根据生产管理的需要,也可装备部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价格适当的国外产品。

(三)各类传感器装备量的确定

根据矿井的布置情况,各类传感器的装备量见表11.1-2。

(四)各类传感器的备用量的确定

根据“装置”报废原则,系统中的设备老化或者超过使用年限的老旧设备、通过修理仍能工作但费用不经济的设备、严重失爆不能修复的设备或其他原因造成损坏的设备均应及时更换。

为保证不因更换设备而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安全监测系统中的设备必须留有20%的备用量以备随时更换。

矿井传感器备用量详见表11.1-2。

(五)各类传感器的装备总量

考虑到备用量后,矿井共设18台分站,其中备用3台。

矿井各类传感器装备总量为154个,其中备用量为29个,详见表11.1-2。

表11.1-2矿井各类传感器装备表

分站编号

地点

瓦斯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气

风速

温度

烟雾

开停

风筒

远动开关

馈电

水位

粉尘

风门

湿度

负压

合计

FZ1

井下变电所、水泵房

 

 

 

 

 

1

 

3

 

5

5

2

 

 

 

 

16

FZ2

避难硐室

2

3

2

3

 

2

 

 

 

 

 

 

 

 

 

 

12

FZ3

避难硐室

1

2

1

2

 

2

 

 

 

 

 

 

 

 

1

 

9

FZ4

4-2煤大巷胶带机头

 

1

 

 

 

1

1

 

 

 

 

 

 

 

 

 

3

FZ5

14205工作面带式输送机机头

 

1

 

 

 

1

1

 

 

 

 

 

 

2

 

 

5

FZ6

避难所

3

3

3

3

 

3

 

 

 

 

 

 

 

 

 

 

15

FZ7

14205综采工作面

2

2

 

 

 

 

 

 

 

 

 

 

1

 

 

 

5

FZ8

综掘工作面

2

1

 

 

 

1

 

2

1

 

 

 

1

 

 

 

8

FZ9

综掘工作面

3

1

 

 

 

1

 

2

1

 

 

 

1

 

 

 

9

FZ10

普掘工作面

2

1

 

 

 

1

 

2

1

 

 

 

1

 

 

 

8

FZ11

14205工作面回风巷

1

1

 

 

1

1

 

 

 

 

 

 

 

2

 

 

6

FZ12

避难所

2

2

2

2

 

2

 

 

 

 

 

 

 

 

 

 

10

FZ13

回风斜井

1

1

 

 

1

1

 

 

 

 

 

 

 

 

 

1

5

FZ14

主斜井胶带机头

 

1

 

 

 

1

1

 

 

 

 

 

 

 

 

 

3

FZ15

通风机房

1

1

 

 

1

1

 

4

 

 

 

 

 

2

 

1

11

 

小计

20

21

8

10

3

19

3

13

3

5

5

2

4

6

1

2

125

 

备用量

4

4

2

2

1

4

1

3

1

1

1

1

1

1

1

1

29

 

装备量

24

25

10

12

4

23

4

16

4

6

6

3

5

7

2

3

154

第二节其它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一、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监测系统

(一)系统概述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精神,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做好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煤矿井下人员管理系统利用射频传输和数字编码识别技术,能成功识别煤矿井下人员及动态目标,可以及时反馈井下人员的各种信息,一旦发生事故,可使救治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有效展开,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所以人员管理系统对应用于煤矿的自动化安全生产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是提高矿井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整个系统通过对井下人员信息的收集管理,通过软件形成各种文件,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查询各种信息,可以有效的对矿井人员进行考勤,了解人员在井下的具体位置、实际作业情况。

(二)系统选型

根据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需求,本次设计选用KJ279井下人员管理系统。

系统由识别卡、传输分站、无线读卡器、监控主备机及系统软件组成。

当持卡人或装有识别卡的移动物体进入分站辐射区范围时,识别卡被激活,识别卡将卡号传回分站,并记录在分站存储器内。

若干个定位分站将各处采集来的人员流动信息通过综合自动化网络传入数据提取服务器。

系统软件经过处理,将进出矿井的人名、时间等信息显示到计算机显示屏,同时将系统定位数据显示到计算机屏幕、大屏显示系统,并可根据需要统计打印报表。

上级单位可通过企业信息网远程查询相关信息。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可对煤矿入井人员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和定位,随时清楚掌握每个人员在井下的位置及活动轨迹。

如果发生灾变,双向呼叫识别卡可进行紧急寻呼,从监控终端上查询事故现场的人员位置分布情况、被困人员数量、遇险人员撤退线路等信息,为事故抢险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可利用系统的日常考勤管理功能,对矿井人员进行考勤管理。

(三)系统组成

KJ279井下人员管理系统由主机(即地面中心站)、KJ279-J一般兼矿用本质安全型RS485传输接口、KJ279-FA矿用本质安全型数据监测分站、KJ279-FB矿用本质安全型无线监测分站、KJ279-K矿用本质安全型标识卡、KJ279-Z矿用本质安全型RS485中继器、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电源箱、电缆、接线盒、485信号防雷栅、电源防雷栅和其他必要设备组成。

系统组成图见图11.2-1。

图11.2-1KJ279井下人员管理系统组成图

(四)系统设计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监控中心设于地面办公楼调度室内,配置两台监控主机,双机热备份,一台工作,一台热备;选用高性能研华双核工控机,配置KJ279监控软件,同时通过配置传输接口设备使井下分站和地面中心站进行数据传输。

KJ279井下人员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

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为了更好的发挥考勤定位系统的性能,实现矿井管理的目标,具体布置方案如下:

在工业场地副井井口各设置1台人员传输分站,在井下各分叉路口、工作面出入口、掘进工作面出入口、运输巷和材料道巷道必经口、避灾硐室各入口等设置5台人员定位分站,系统共设置6台人员定位分站,34个无线读卡器,人员定位系统标识卡350张。

矿井人员定位装备量详见表11.2-1。

表11.2-1矿井人员定位装备量表

序号

分站编号

分站位置

所带读卡分站数量(个)

备注

1

FZ1

矿灯房分站

主井井口

 

主井与管子道交叉处

副井井口

副井中部

副井井底

2

FZ2

井下主变电所

井下主变电所

井下主主排水泵房

14205工作面辅助运输巷入口

14205工作面辅助运输巷与4-2煤回风巷交汇处

管子道与4-2煤辅助运输巷交叉处

爆炸材料发放硐室

3

FZ3

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入口

 

避难硐室入口

避难硐室内

14204辅助运输掘进巷入口

4-2煤辅助运输巷与4-2煤回风巷交叉处

4

FZ4

14205工作面带式输送机机头硐室

14205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巷入口

 

主井与4-2煤带式输送机巷交汇处

4-2煤带式输送机巷

14205工作面避难所入口

14205工作面避难所入口

14205工作面避难所内

14205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巷

14205工作面辅助运输巷

5

FZ5

14204工作面工作面掘进

14204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巷掘进入口

 

14204辅助运输巷与4-2煤回风巷入口

4-2煤带式输送机巷

6

FZ6

消防材料库

14205工作面回风巷入口

14205回风巷避难所入口

14205回风巷避难所入口

14205回风巷避难所内

消防材料库

4-2煤辅助运输巷与4-2煤回风巷交叉处

4-2煤辅助运输巷

合计

 

34

 

读卡器的分布原则是:

主巷道的分布距离为400-1000米左右,分巷道酌情分配,人员集中的地点必须分配,如变电站、水泵房等地点,人员工作区域可60米左右分布,十字交叉路口在距离路口30米左右分布,以判别人员行进方向。

井上设备主要集中在调度中心机房,由数据接收服务器、数据传输接口、系统防雷设备、UPS电源和系统软件等组成。

可以显示井下各区域目标分布、特定目标所处区域及位置信息,实现目标定位、跟踪、呼叫控制;实现系统配置、维护与管理,查看、记录、打印系统运行信息;实现对系统设备的控制与监测,查看、记录、打印系统设备运行信息;接受各个矿用人员定位分站传回的数据,将信息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同时保存到数据库中,以备随时查询、调阅、回放;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分类、统计、提示、告警功能;配置不间断电源保证系统不间断工作,电池工作时间不少于2小时;有线路和电源防雷措施,配置信号避雷器和电源避雷器。

井下人员通过佩带标识卡进行定位,标识卡可以根据需要佩带在矿工腰带上或者黏贴在矿灯帽或者矿灯上。

井下车辆分别配置标识别卡进行定位,标识卡固定在车辆上,用来识别车辆位移信息。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图、布置详见附图C1128A-262-3、4。

二、煤矿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

矿井可采煤层为易自燃煤层,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必须建立能连续监测采空区气体成分变化的监测系统。

在地面区队办公楼设置束管监测控制室,配置1套JSG-8型束管色谱微机监测系统,由工控机、地面抽气泵、气体采样控制柜、束管专用色谱仪、分析仪器柜、色谱数据处理器、32路系统输出控制器、工业控制型微机等设备和井下束管、分路箱等组成,并配置系统分析控制软件,通过束管取样,分析采空区、密闭区及巷道中的气体成分和浓度,实现对矿井自然发火情况的早期预测预报,为火区启封及确定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的注氮数量和质量提供依据。

工控机将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处理后通过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将信息上传至矿调度中心。

本系统地面设备配置见表11.2-2。

表11.2-2JSG-8型束管监测系统地面设备配置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32气体采样控制柜

JSG-8Z

1

2

束管专用色谱仪

SP3430

1

3

色谱数据处理器

CT-21

1

4

I/O控制器

PCL-724

1

5

32路系统输出控制器

PCLD-785B(防静电抗干扰)

1

6

爆炸三角形软件

JSG-RJ

1

7

工业控制计算机

研华P4

1

8

激光打印机

HP1022

1

9

水环式真空泵

2SK-1.5

2

10

循环水箱

 

2

11

高纯氢发生器

SGH-300

2

12

大型低噪音空气发生器

SGK-5LB

2

13

高纯氮气瓶+气+压力表

40L

2

14

矿井专用标气

矿井专用8组分

2

15

UPS电源

C1KS1H

1

16

束管清理压缩机

0.28mm3/min

1

17

净化电源

JJW-5KVA

1

18

工作台

1500X700

2

19

工作椅

 

2

20

专用工具

 

1

三、矿压监测系统

矿压监测系统采用KJ216矿压监控系统,本系统配接顶板压力分机和顶板检测传感器,能够对工作面支架来压进行监测、分析,并对巷道顶板位移进行监测和跨落前预报。

对综采工作面的物理指标进行客观描述,方便技术人员对采煤安全进行分析、判断,给矿领导及相关人员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科学、细致的指挥安全生产。

系统软件能比较直观,动态的监测顶板的顶板压力、顶板的位移、老顶与伪顶的离层量,并通过表格直方图、曲线、报表等形式,对顶板压力数据进行实时或历史显示,并通过声、光等多种形式进行实时预警预报。

并能自动显示、打印、保存数据。

顶板压力分机安装在综采支架的立柱上,能够预测预报岩层运动、岩体应力,并对支护初撑力进行判断,提醒支架操作人员按规操作预防局部冒顶,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通过上位机以图表曲线等形式反映给工作人员,方便实时了解矿井压力的动态变化过程。

给技术人员提供分析判断的原始依据。

顶板检测传感器安装在顺槽的顶板上,监测直接顶之间的位移,直接顶与伪顶之间的位移。

通过就地显示和上位机图表,曲线显示,实时监控巷道的变化趋势,为采煤安全提供科学的依据。

KJ216矿压监控系统由监控主机、通信分站、压力检测分站、围岩移动传感器、锚杆/索应力传感器以及矿用隔爆兼本安电源和通信电缆组成。

在工作面设计顶板压力检测分机,采面每隔20米安装一台。

其左中右压力通道分别对应监测支架的前、后立柱以及平衡千斤的压力变化数据,其数据通过安装在设备列车上1台通讯分站通过综合自动化网络将信息上传至调度中心矿压监测主机。

在工作面进回风巷安装围岩移动传感器、锚杆/索应力传感器,每隔100米安装1台围岩移动传感器或锚杆/索应力传感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