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248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docx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

应急避险常识集锦

一、遭遇意外如何脱险

专家提示,如果在参加大型活动时遭遇意外的话,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最重要原因,因此若遇到意外情况,一定要保持镇定,不要盲目逃生,否则越挤越乱,场面会变得难以控制。

只有保持冷静的情绪,理智应对,才能有序撤离危机现场。

1.参加大规模公众活动时,入场前就要看清楚出口所在和各种逃生标识。

切记:

进入场地时的通道未必是最安全的。

2.如果是在足球场、舞厅、大型商场等人多的地方,除了出入通道,还应该事先观察是否有其他逃生途径。

3.体育场内最安全的地方是球场草地,因此如果发生意外的话,没有必要一定从进出通道挤出去。

留在人群后面至少十五分钟,让大部分人散去才离开是一种安全的选择。

4.如果观看的是一场激烈的比赛,双方球迷情绪又比较激动的话,看完球赛后一定不要忘记除去身上表示所拥戴球队的任何标识,以免遭到另一球队的球迷视为报复目标。

据统计,大部分伤亡事件都是发生在比赛后。

5.观看大型演唱会时,一定要注意看台的踏板是否牢固,不要和狂热的歌迷们一起站在踏板上,以防踏板不够牢固,造成摔伤事故。

6.如果大型文体活动现场发生意外事故,不要盲目跟随人群拥挤逃窜,稳定住惶恐心理后,仔细观察周围场地,寻找逃生机会。

7.大型商场在打折时同样会聚集很多人,此时在上下滚梯时一定要注意站在右侧,抓牢扶手,尤其要注意脚下,不要踏空,以防摔伤。

8.如果自己被推倒在地,失去平衡的话,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面向墙壁,双手紧扣置于颈后,这样手指、背部和双腿可能受伤,但保护了最脆弱的部位。

二、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

1.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

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

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3.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

赶快拨打110、999或120等。

三、踩踏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

判断伤势的依据有:

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四、出现混乱局面后的应对方法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

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6.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关闭电源、煤气,不要贪恋财物,尽快撤到楼顶避险。

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

7.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8.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9.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五、高楼着火逃生法

1、保持头脑清醒。

火灾发生时,能够冷静地面对,是得以成功逃生的前提。

2、逃生勿入电梯,楼梯可以救急。

火场上不要轻易乘坐普通电梯。

发生火灾后,电梯往往容易因断电而造成“卡壳”,给救援工作增加难度;电梯口直通大楼各层,火场上烟气涌入电梯井极易形成“烟囱效应”,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逃生时应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有外窗的通廊、避难层等设施。

3、寻找逃生路,向下不向上。

进入楼梯间后,在确定下楼层未着火时,可以向下逃生,而决不往上跑。

因为火灾发生时强大的“烟囱效应”将使火势迅速向上蔓延,使进入者晕头转向,晕厥乃至死亡。

4、平时注意进行避难逃生训练,预先熟悉逃生路线,掌握逃生方法。

(一)火灾报警电话怎么打

④学习自救、互救、灭火、抢修、找、抬伤员的技能相知识。

确定邻里、单位人员震后集中的位置、制定应急抢救的计划。

发生火灾后,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

报警时,不要紧张,简要说清发生火灾地点,如哪个区、哪条路、哪个住宅区、第几栋楼,几层楼,烧什么东西,有条件的到路口引导消防车进来,争取时间让消防队员及时赶到现场灭火、救人。

胸外按压法:

施救者以靠近病人下肢的手(又叫定位手)的中指沿病人的肋缘自下而上移动至肋缘交会处,伸出食指与中指并排,另一手掌根部置于此两指旁,再以定位手叠放于这只手的手背上,手指相扣,贴腕跷指,手指跷起不要压到胸肋,以髋关节(大胯)用力,关节伸直向下压(垂直用力),手掌下压深度为3.5至4.5厘米,每分钟约做100次。

(二)火灾发生时,住在楼上往哪逃

楼下发生火灾,住在楼上的人一定要沉着镇静,既不能听天由命,也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果断想尽一切妥善办法。

有时,楼梯或者门口已经着火,但火势并不大,这时可用湿棉被、床单、浴巾等物披在身上,从楼梯或者门口火中冲出去。

虽然人可能会受点伤,但可避免生命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要早下决心,越是犹豫不决,火势越烧越大就会失去逃生的机会。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

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

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

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如果楼梯或门口被大火封堵,可以通过窗口、阳台、下水管、竹竿等滑下逃生。

如果楼层高,其他出路被封堵,应退到室内,关闭通往着火区的门、窗,有条件的可使用湿布料、毛巾等,封堵着火区方向的门窗,并用水不断地浇湿。

同时靠近没有火的一方的门、窗呼救,晚间可用手电筒、白布摆动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护人员的解救。

如果其他方法都无效,火势又逼近时,也不要仓促跳楼,有可能的话,先在门窗等牢固处拴上绳子,没有绳子的可撕开被单、床单等连接起来,然后顺着绳子或布条往下滑。

需要跳楼时,可先往地下抛些棉被、床褥、海绵垫等物,然后手拉住窗台往下滑。

(三)身上着火怎么办

发生火灾时,如果身上着了火,千万不能奔跑,因为奔跑时,会形成一股风,就像是给炉子扇风一样,火会越烧越旺。

着火的人乱跑,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燃烧点。

身上着火,一般总是先烧着衣服、帽子、裤子。

这时,最重要的是先设法把衣、帽、裤脱掉,如果来不及脱,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灭,或者跳入就近的水池、水缸、小河等水中去,把身上的火熄灭。

在亚洲,印度文学独树一帜。

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获得了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日本的川端康成写的《伊豆舞女》以及大江健三良也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六、如何抢救触电伤者

1、症状较轻者:

即神智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可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2、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

将伤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实施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

亦可针刺人中、涌泉等穴,或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咖啡因、可拉明)。

3、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

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4、呼吸心跳均停止者:

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2比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2次,心脏按压15次。

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也应按2比15的比例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5、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

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如有外伤、灼伤均需同时处理。

6、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

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7、如果触电者有皮肤灼伤,可用净水冲洗拭干,再用纱布或手帕等包扎好,以防感染。

(一)触电者抢救秘笈

1、发生触电时,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先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抢救伤者。

2、切断电源拨开电线时,救助者应穿上胶鞋或站在干的木板凳子上,戴上塑胶手套,用干的木棍等不导电的物体挑开电线。

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不得中途停止,一直等到急救医务人员到达,由他们采取进一步的急救措施。

(二)五种情况最易触电

1、架设供电线路不合规格。

如临时急用线路架设过低;电力线与电话线共用一根线杆,久之绕在一起,刮风下雨人接电话而触电。

2、用电设备损坏或不合规格。

如日常照明用的电灯开关、灯头损坏,插座盖子破损,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不检修,铁壳上不装接地线等。

3、电源进线、临时线路、电力设备不装单独的开关和保险线,因而不能在发生事故后立即切断电源。

4、不遵照安全规程办事,一味蛮干。

如检修安装电灯、电器不拉断开关和闸盒;抢救触电者时,不用绝缘材料去挑开电线等。

5、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故,如放风筝时,线搅在电线上,大风将电线刮落刮断等。

七、遇到性骚扰怎么办

性骚扰是一个人以某种利诱或威胁为要挟,将自己的不正当性要求强加于他人,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愿。

性骚扰不同于“强奸”、“伤害他人”等罪名,其形式往往是对异性进行猥亵的言论和要求,碰触异性的身体,扭拧异性身体的某一部位或企图发生性关系。

被性骚扰者常常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创伤。

现实生活中,在市场、车站、公共汽车上、拥挤的人群中等特殊场合,往往易出现性骚扰者,即使是在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近来性骚扰事件也有增多的趋势。

夏季时冰箱冷冻室常常会结很厚的霜,清除时十分费事,要等霜融化又得很长时间。

我有一个办法很简便,就是把风扇对准冷冻室开到最大挡位,经过风吹霜层会融化得很快,这样再清除时就比较容易了。

什么样的女性容易受到性骚扰呢?

专家告诉记者,以下几种女性容易受到性骚扰:

年轻漂亮,特别是打扮时髦的女性;外表懦弱、胆小怕事的女性;穿着暴露、作风轻浮或有过性过错的女性;处在不良气氛之中(如与他人共同观看淫秽录像)的女性;处于危难境地,孤立无援的女性;缺乏防卫能力,如身患聋哑等残疾的女性和无人看护的幼女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也发生了一些性格懦弱、委曲求全的男性遭遇性骚扰的案例。

专家提示,市民特别是年轻女性,平时要学习一些有关性骚扰方面的知识用以保护自己,特别要警惕那些行为不端的异性骚扰,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一)怎样才能预防性骚扰

1、当在公共场所遇到性骚扰时,应及时回避,同时还应该把你的拒绝态度明确而坚定地表达给对方,告诉他(她)你对他(她)的言行感到非常厌恶,若他(她)一意孤行将产生严重的后果。

2、对于那些总是探询你个人隐私,过分迎合奉承讨好你,甚至对你的目光和举止有异的男性,应引起警觉,尽量避免与其单独相处。

外出时,尤其是陌生的环境,若有陌生的男性搭讪,不要理睬,要注意那些不怀好意的尾随者,必要时采取躲避措施。

3、为了预防性骚扰,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穿过分暴露的衣服去人多拥挤或僻静的地方。

4、女性尽可能不要与陌生人结伴而行,尤其是刚在歌舞厅、朋友家认识的;陌生男人问路,不要带路;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宴请,预防坏人会在食品里下药;不要搭乘陌生人的机动车或自行车,防止落入坏人圈套。

5、家长、老师要教育年轻女孩学会保护自己,警惕那些行为不端的成年男性的骚扰,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和人员。

(二)行夜路时遇到性骚扰怎么办

1、应尽量避免夜间独自外出,尽可能选择灯光明亮、行人较多的大道。

对于行人稀少,没有路灯设施的黑街暗巷,最好结伴而行。

万一独行时,要作出自信刚强的姿态,发现有人尾随或有车跟踪要设法摆脱。

2、对夜色中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拦路者,可假装将其误认作是在等自己的熟人,并解释自己来晚的原因等,这样可使拦路者认为你不只一人,很快会有其他人来,因而不敢轻举妄动。

3、若坏人还死皮赖脸,可告诉他,自己是警察,正在执行任务,不要在此纠缠,否则会受到严厉惩处,并让其迅速离去。

这时说话要采用一种威严的低声警告的方式,切不可大声高喊。

4、对骚扰者高声喝斥,言词要强硬,声音越大越好,以泼辣的姿态将其吓退。

5、如果坏人仍纠缠不休,可趁机抓些硬物在手,诸如梳子、钥匙、瓶子等防身。

6、假使歹徒扑上来,可乘其不备全力还击:

抡起背包不让其靠近;用梳子的尖端戳其脸部;用鞋后跟用力踩跺其脚背;用地上的泥沙、石灰撒向他的眼睛,总之,身边的一切物品都能当做武器,多反抗一分钟就多一分获救的机会。

7、与坏人搏斗时要高声喊叫,尽量向灯光明亮处逃跑,同时打110报警。

8、如果歹徒强悍有力,自己又孤立无援,此时可佯装顺从,尽量拖延时间,并趁其不备全力将他推倒或狠击其致命处,使其丧失攻击力,迅速脱身。

9、记下坏人的相貌特征和穿着打扮,脱险后,马上打电话报警,向警方详细描述匪徒的情况。

(三)公共场所遇到性骚扰怎么办

1、在公共场所,倘若遇到坏人用挑逗性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调戏,可视而不见,让其自讨没趣。

对那些死气白赖的纠缠者要严厉警告,实在不行就叫保安人员来处理。

2、对那些动手动脚的流氓,应当从自身安全考虑,警告他们,并且向周围群众揭露其丑恶行径,以引起周围群众对坏人的斥责和愤慨,从而得到大家的帮助。

3、如果坏人继续为所欲为,就要马上报警,如果无法报警,就要马上高声呼救。

4、打110报警时,切勿在街上的电话亭打电话求助,尤其在僻静的路上,以免在电话亭内被坏人抓住。

(四)在办公室遇到性骚扰怎么办

1、穿着得体,举止端庄,用严谨的形象和言行让同事们都知道你是一个很规矩的正派人。

2、消除贪小便宜的心理,应警惕与个人工作、学习、业绩不相符的奖赏和提拔。

3、凭本事做人,不凭关系做人,加入公平竞争,勇于承担自己工作失误的责任,不为逃避处罚而寻求上司庇护。

4、和一个异性领导或同事单独在办公室时要把房门打开;和异性领导或同事隔着桌子或保持一步以上的距离讲话。

5、遇到性骚扰时,千万不要有怕羞的念头,要态度严肃目光坚定地逼视对方,以鄙夷的口气大声地斥责骚扰者。

八、发生食物中毒怎么办

一日三餐是每个人每天都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误食了过期变质的食品就会引起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吃入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其中也包括化学药物中毒,有单发的也有群体的,轻者影响身体健康,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中毒后应如何自救?

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如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如农药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木薯、扁豆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

食物中毒来势凶猛,时间集中,无传染性,夏秋季多发。

群体食物中毒的表现是,在短时间内,吃这种食物的人单个或同时发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

吐泻严重的,还可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出现这种症状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马上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送中毒者去医院进行洗胃、导泻、灌肠。

有一些本来就有基础病的老人,如冠心病、高血压等要特别注意护理,血液黏稠物增多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特别要注意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提供给医院检疫,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如果超过两个小时,毒物被吸收到血液里就比较危险了。

重症中毒者要禁食半天左右,可静脉输液,待病情好转后,再进些米汤、稀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

要防止食物中毒,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问题:

1、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外出不便洗手时一定要用酒精棉或消毒餐巾擦手。

2、餐具要卫生,每个人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饭后将餐具洗干净存放在一个干净的塑料袋内或纱布袋内。

3、饮食要卫生,生吃的蔬菜、瓜果、梨桃之类的食物一定要洗净皮。

不要吃隔夜变味的饭菜。

不要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和病死的禽、畜肉。

剩饭菜食用前一定要热透。

4、生、熟食品要分开,切过生食的刀和案板一定不能再切熟食,摸过生肉的手一定要冼净再去拿熟肉,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对不熟悉的野生动物不要随意采捕食用,海蜇等产品宜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保存,食用前应冲洗干净。

扁豆一定要焖熟后食用。

6、服用药品时一定要遵照医嘱服用,千万注意不要超剂量服用,以免造成药物中毒。

药物同时服用要遵医嘱,避免混合产生副作用。

敌敌畏杀虫剂和灭鼠药等不能与食物放在一起。

下面介绍几种特别情况:

(一)扁豆中毒怎么办

扁豆中含有皂素等有害物,如果吃了加热不透的扁豆半小时到几小时之内就可发生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血细胞增高。

食用急火炒或凉拌的扁豆发生中毒者多。

中毒轻者经过休息可自行恢复,用甘草、绿豆适量煎汤当茶饮,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二)蘑菇中毒怎么办

一旦误食中毒,要立即催吐、洗胃、导泻。

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催吐,然后用1:

2000至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浓茶水、0.5%活性炭混悬液等反复洗胃。

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三)细菌性中毒怎么办

食物在制作、储运、出售过程中处理不当会被细菌污染。

吃用这样的食物会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催吐后如胃内容物已呕完仍恶心呕吐不止,可用生姜汁1匙加糖冲服,以止呕吐。

生大蒜4至5瓣,每天生吃2至3次。

几天内尽量少吃油腻食物。

(四)亚硝酸盐中毒怎么办

误食亚硝酸盐的人通常会出现胸闷憋气,紫绀的现象。

一旦发生亚硝酸盐中毒应立即抢救,迅速灌肠、洗胃、导泻,让中毒者大量饮水。

切记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应将患者置于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坏境中。

(五)服安眠药过量怎么办

服用过量安眠药会引起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嗜睡、眩晕、恶心、呕吐等表现;重者会出现昏睡不醒、体温下降、脉搏弱等症状。

服药早期,可先喝几口淡盐水,然后用催吐;若服药已超过6小时,应口服导泻药,促使药物排出;有条件的可给予吸氧,还可刺激其人中、涌泉、合谷、百合等穴。

九、地震来临如何避震

1、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地震,要在教师指挥下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2、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避震,应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3、在户外避震时,应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4、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挡在头上。

(一)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

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二)地震谣言如何甄别

1、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类目前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2、要明确,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

对待地震谣传,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

3、学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

4、不要轻信谣言,盲目抢购。

十、如何劝解要自杀者

起火逃生守则一:

对乘客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最近的紧急出口的位置,乘客在登机以后应该数一数自己的座位与出口之间隔着几排。

这样,如果机舱内充满了烟雾,乘客仍然可以摸着椅背找到出口。

如果遇到有人跳楼、跳桥、跳河等突然情况,目击者要以关心、尊重的口气劝说当事人先从高处下来,除了告诉当事人有事好商量外,对于其提出的合理要求可以暂时答应下来。

劝说时,要尽量让当事人开口将自己的难题讲出来,并尽量要把对话进行下去,此时可找些能触动当事人的话题,比如“你现在最割舍不下的是什么”、“父母多大年纪”、“孩子多大了”等,注意不要说教,不要评价他的行为,要着重强调当事人自身存在的价值。

目击者应迅速拨打110、120等紧急电话,并在当事人可能跳下来的地方做好张网、铺垫等工作,以防万一。

进行劝解时要让当事人有这样一个牢固的观念:

自杀获救,还可以抚平对亲友的伤害,弥补错失,如果真的自杀身亡,那才是真的不可原谅。

不要给出诸如“一切都会转好的”、“不要胡思乱想”等没有实质内容的建议,不要与当事人争辩。

切忌聚众起哄看热闹,更不能用“你倒是跳啊”之类的言语刺激当事人。

(一)如何觉察自杀征兆

1、言语征兆。

如果听到身边人一再说“我不想活了”、“还不如死了利索”、“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我再也受不了了”等之类的话,或者总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或开自杀方面的玩笑时都要格外小心。

一旦确认某人确有自杀动向要及时采取救助措施。

2、行为征兆。

如果身边有人流露出极端无助或者无望的心情,突然出现与亲朋告别或频繁出现意外事故或饮酒或吸烟量大增等异常举动时,都应引起注意,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意外发生。

(二)怎样实施有效抢救

1、坠楼往往导致多发性损伤,救护坠楼者时不能顾此失彼,曾经有坠楼伤者因为不合理的搬运,导致碎骨切断了神经,失去了站起来的机会。

正确的方法是,如果伤者较重,先不要搬动伤者,而应迅速打急救电话请专业人员处置。

洗涤打底裤时,尽量选择温水手洗。

切忌用硬肥皂打磨或撒上洗衣粉搓揉,洗的时候最好先用温水泡上半个小时,然后加入洗涤液揉搓一阵,再换一次温水浸泡半小时,就可以开始洗了,一般这样的话对打底裤造成任何不良的损害了。

2、在专业人员到来之前,在现场急救中最快速、最有效的止血法是指压动脉止血法,即用手指压住动脉来止血。

指压止血只要摸准位置,压迫力度够,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止血效果。

3、如果伤者已经没有呼吸,目击者可以先对其进行人工呼吸,捏住病人的鼻孔,口对口地像吹气球似地给病人送气,一边吹气,一边要观察病人胸部是否随着鼓动,隔5秒钟一次,反复进行。

4、一旦发现有人服用过量的安眠药,首先要做的是检查服药者是否还有呼吸和心跳,如果没有,应立刻就地抢救。

反之,则送医院就诊。

在不影响抢救时机的前提下,寻找是否有残留的药瓶,对服药者施行催吐或帮其抠出口腔中可能残留的药物。

(三)避免自杀发生秘笈

1、如果及时发现自杀征兆,可以单刀直入地问“你是否想自杀?

”这样的提问很有必要,也是话题的突破口。

2、保证当事人身边有人,需将一些可能被用来自杀的东西存放保管好。

3、如果当事人明确地表示想自杀,应立即向心理卫生机构求助。

十一、被劫为人质该怎么办

一个人一旦遭遇了恐怖分子劫持,应该怎么办?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武警北京总队某部副中队长徐波及该部队特战队员们。

从国外劫持人质事件的情况看,恐怖分子的手段越来越残忍,劫持人质的数量越来越多,制造的政治影响也越来越大。

因此,尽管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但对劫持事件的防范不能松懈,普通市民也应掌握一些应对常识。

通常恐怖分子就是利用人们惧怕各类恐怖事件的心理来制造事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